第十三课 辛亥革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884722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509.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三课 辛亥革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第十三课 辛亥革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第十三课 辛亥革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第十三课 辛亥革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第十三课 辛亥革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十三课 辛亥革命.docx

《第十三课 辛亥革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三课 辛亥革命.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十三课 辛亥革命.docx

第十三课辛亥革命

  第十三课 辛亥革命

 

一、教学目标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2.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重点

 

爆发原因、《临时约法》、评价辛亥革命。

 

难点

 

三民主义、袁世凯篡权、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教材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课导入

 

1925年3月12日,一位伟大的医生病逝于北京的协和医院,他就是孙中山。

在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十几万民众自发前去悼念,更有数万群众护送其灵柩一路步行到西山下葬,充分表达了各界对孙先生的高度拥戴。

3月12日是植树节,当我们播种绿色的生命让世界变得更美好时,别忘了孙中山和辛亥革命烈士们洒下的鲜血。

 

在那样一个军阀混战,魑魅横行的年代,孙中山的伟大实践越来越被广大民众所认同。

年轻的孙中山认识到“医术救人,所济有限”,唯有“医国救族才能解救亿兆穷苦大众”,从此,作为革命家的孙中山担负起了医治中国的重任。

倾其毕生精力,他要使中国走向独立、统一、民主、富强,让中华民族自立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而这一切理想的实现都必须通过革命打造现代化的制度方能完成。

当“中体西用”的洋务运动惨败,“救亡图存”的戊戌变法遇挫,“扶清灭洋”的义和团运动被剿杀后,辛亥革命能完成对中国腐朽肌体脱胎换骨般的改造吗?

让我们一起走近孙中山,走近辛亥革命来寻找答案。

 

教材分析

 

首先,应明确辛亥革命是近代以来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压迫所导致的一次革命能量的大规模释放,是社会矛盾激化,内忧外患的必然结果,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顶峰,是资产阶级三次救国方案中承上启下的行动,是二十世纪对中国历史进程影响最大的三大事件之一。

其次,作为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之下的一个专题,作者试图通过这样的思路设计来诠释辛亥革命,即中国近代是一个外受侵略内受压迫的畸形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是阻碍中国进步的最大桎梏,因此,反帝反封是中国民主革命最主要任务,先有农民阶级发动的太平天国,后有资产阶级发动的辛亥革命,都因其主观的不足和客观条件限制而功败垂成,而这一伟大的历史任务最终由中国共产党完成了,这是中国特殊国情所决定的历史必然结果,因此辛亥革命的发生和失败同样也是历史的必然。

第三,本课以辛亥革命的发展历程和对辛亥革命的评价为中心,通过三个子目加以简明的阐释。

 

第一目,“武昌起义”。

辛亥革命从兴起到爆发将近二十年,从全国整体来看它是古代与近代、主观与客观、根本与直接、政治与经济、偶然与必然多种因素汇集而成的结果。

教师要通过对事件的条分缕析,层层剥笋,切实提高学生认知重大历史事件的时代背景和条件之能力。

从各省来看,湖北从地理、历史、政治、经济、阶级等方面都具有其他各省所不具备的优势,在武昌拉开革命的序幕,也体现一切依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的辩证唯物主义原理,探究中应悉心体会。

 

第二目,“中华民国的成立”。

1912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创立,资产阶级实现了梦寐以求的目标,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无论是政体设置、首都选择、历史纪元、国旗与国名的认定都彰显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决心开辟中国灿烂未来的希冀和愿望,尽管它运作了两个多月就宣告夭折,但从其人员的构成、体制的构建、法律的颁布,都表明这是一个真正的资产阶级政府,它体现了以一国之民而治一国之事,则事无不治;以一国之民而享一国之权,则权无越限的政治构想。

孙中山把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学说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了五权、三民、三步走的民主发展战略,希望彻底实现主权在民、民为邦本的目标,然而仅仅两个月孙先生的目标就化为了泡影。

 

第三目,“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

辛亥革命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无论从哪个方面讲,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都不具备彻底铲除腐败社会机制,建立更新机制的能力。

从主观角度看,中国民族资本自身发育严重不良。

从客观角度看,阻碍中国进步的反动力量远远大于资产阶级,辛亥革命的失败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尽管如此,辛亥革命仍可称是近代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因为它对封建体制的冲击、对社会生产力的推动、对进步意识的弘扬、对风俗习惯的革故鼎新与激浊扬清都是空前的,尽管它没有完成反帝反封最根本的任务,但是它留下的经验和教训成了一笔宝贵的财富,为薪火相传的后来者提供了极好的借鉴。

毛泽东同志正是从前辈的革命历程中悟出了革命纲领、革命政党、农民问题、武装斗争、革命中心等关键性问题的解决方法,才积小胜为大胜,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由此可见,简单地讲辛亥革命成功还是失败都不是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应该进一步拓宽历史的视界,而不是简单下结论。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①导言的设计

 

每当“五一”和“十一”这样的重大节日,孙中山先生的巨幅画像总会摆在天安门广场,与天安门城楼正中的毛主席的巨幅画像遥相面对,作为一位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孙先生何以在一个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里有如此崇高的地位呢?

陈天华,一个正当风华正茂的热血青年为了祖国的独立、统一、民主和富强何以有如此大的胆魄,以赴汤蹈海牺牲生命为代价来唤醒亿万同胞呢?

邹容、吴樾、秋瑾、宋教仁,一个个闪光的名字,他们用鲜血谱写了振兴中华的华彩乐章,让我们通过本课来回顾这段悲怆而辉煌的历史,在缅怀中珍惜美好的今天。

 

②三个子目相互关系的设计

 

首先,通过设计提问,让学生明确辛亥革命在近代前期表现为三个层次的向西方学习过程中,在三个资产阶级救国方案和二十世纪三次巨变中所处的地位,增强学生宏观化历史的感觉。

 

其次,以表格为载体,以师生共同探究为形式,完成对辛亥革命时代背景知识意义的构建。

 

 

 

通过对本表的操作,使学生对时代背景的领悟具备一定的穿透力,同时也为其同化和顺应新的知识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的模式和思路。

 

其三,辛亥革命的酝酿是一个长达近二十年的较长过程,进行历史时空的动态研究才是历史思维的高级形式。

辛亥革命的酝酿从经济发展到阶级的强大、从思想理论的提出到组织的建立、从人民的斗争到革命党的起义、环环相扣,一度前行,节奏很快。

一次大的革命行动往往要有一定的时间来聚集能量,而辛亥革命的能量聚集正是从1894~1911年的过程,武昌起义是其能量的释放,在这之后的种种变化又在为新的革命聚集能量。

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则聚集了最大能量,一举荡涤了旧的尘埃,完成了对旧制度的初步改造。

我们在教学中可利用哲学化的思考来诠释历史,看看辛亥革命前有着怎样的积累能量之过程。

在师生的活动中首先归纳出辛亥革命酝酿的五个方面,再提供材料对其进行深层分析。

经济发展是辛亥革命的物质基础,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提供了革命的伟大力量。

对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和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则要进行重点分析,对于军事斗争略讲即可。

 

其四,关于辛亥革命的爆发,则可以充分利用辛亥革命形势示意图,让学生充分发掘本图所包含的历史信息:

保路运动、武昌起义、三镇光复、湖北军政府、全国响应、南京政府、南北对立、台港澳的殖民化等。

 

其五,辛亥革命的高潮。

可以提供一个临时政府构成的成员名单,借以强调其资产阶级性质。

绘制一幅西方代议制示意图,使学生能更加直观地认识民主共和整体架构。

引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重要条文,归纳其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议会内阁、总理负责、总统象征的具体内涵,使学生真切感受这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对民主共和的热切追求。

 

其六,辛亥革命的失败及其评价很易搞成生硬的一言堂形式,可以从多种角度把学生思维调动起来。

比如通过介绍学术争鸣,辛亥革命胜利说,失败说和有胜有败说,使学生能够既学会以史实支持观点的基本方法。

同时这也可以更深切地认识我们所说的历史是客观的真实和后人的主观活动交互作用的结果,人类所认识的历史只是客观历史的一个仿真品。

因此,迷信任何一个固定不变的结论并不是尊重历史本身,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评论。

还可以就社会性质、政权转移、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变革、社会意识进步与风俗习惯的变迁作革命前后的比较与思考,这样比干背条文要更易被学生吸纳。

把马克思、列宁的有关革命最精彩的言论提供给学生,同时也适当介绍一点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理性认知的方法,如怎样理解历史与阶级的局限,怎样认识事件的功绩与不足,怎样把握评价的标准等。

评价是学生认知的最高层次,多给学生以实践的机会,才能逐步提高学科能力。

 

2.教学案例

 

案例1 关于辛亥革命的时代背景:

1911年10月4日,清廷谕令内阁,典礼院会同礼部各衙创作“国乐”,声称声词壮美,定为“国乐”(国歌)。

 

其歌曰:

巩金瓯,承天帱,民物欣凫藻,喜同袍,清时幸遭,真熙臬,帝国苍穹保,天高高,海滔滔。

 

今译曰:

保牢疆土,靠老天庇佑,百姓欢欣鼓舞,庆幸生于清平盛世,真是幸福吉祥,心情舒畅,大清帝国有上苍保佑,象天不会坍下,象海不会枯干。

 

当时百姓倒悬,歌词却说其乐融融;天下已大乱,歌词却说歌舞升平;清覆亡在即,歌词却说固若金汤,清廷行将就木而不自知,没几天国歌变挽歌,今天看来不失为笑料。

这段材料出现在武昌起义的前一周,又是以国歌的面貌出现,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非常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兴趣并对清朝的腐朽有更深刻的认识,教学中可以择机采用。

 

案例2 关于清朝的“新政”和“宪政”

 

20世纪初,清朝为维持统治,先后推出了“新政”与“宪政”,其力度大大超过了洋务运动,其措施归纳如下:

 

政治:

裁冗官衙及军机处、设内阁、资政院咨议局、初行三权分立、地方自治。

 

法律:

颁《大清新刑律》,仿西方体例,刑分主刑从刑,刑民分开。

 

经济:

1902清上谕,工商业为富强之根本,设立商部,出台保商措施。

 

教育:

1904通过《癸卯学制》,分学前、小、中、大、职等教育层次,是现代教育开端。

 

军警:

编练新军,仿照西方设立警察制度。

 

这段材料的运用对于激活学生的思维,突破权威定论很有帮助。

历史本身是完全客观真实的,但主观的认识却差异很大,我们通过此材料使学生能站在更公正、全面的立场上而不囿于某种定论很有帮助。

比如,辛亥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短暂春天出现的原因,各种版本课本都未提及清政府及北洋政府所起的作用,这显然是片面的。

此外通过这些很有见地措施与清朝辛亥年间的土崩瓦解结果之间的相互悖离,提醒学生历史的因果因素是相当复杂的,主观愿望与客观效果有时一致,有时完全悖离是经常出现的,需要寻找其答案。

 

案例3 关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没有卢梭就没有法国大革命。

 

──拿破仑

 

凡是要想推翻一个政权,首先是制造舆论,搞意识形态,搞上层建筑,革命如此,反革命也是如此。

 

──毛泽东

 

利用以上这两段历史名人的言论再结合书上的《革命军》的材料,充分认识思想动员为革命所起的鸣罗开道作用,思想解放是革命的前提和先导已经被无数革命或改革所证明,法国大革命、中国真理讨论都表现了思想动员所起的伟大作用。

 

案例4 关于三民主义

 

我们绝不能让先烈们的鲜血白流,我们要使我们这个国家在上帝的保护下,得到自由的新生,使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长存。

 

──林肯《葛底斯堡演说》

 

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族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司以须臾缓。

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

……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证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想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以上三段材料的合理运用可以帮助解决如下几个问题:

 

首先: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借鉴了林肯的三民主义,但有所发展;其次,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其民族观、政治观、经济观的具体体现;第三,三民主义的内容、手段、积极性与局限性应是分析的重点;第四,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是想既调整生产关系,又不打倒地主,又不两级分化,不适合中国国情,不可操作。

 

案例5 关于武昌起义

 

武昌起义前,革命党机关被清破获,三位领导人牺牲,当时清方搜出名册一本,内有新军多名。

有人给湖广总督瑞徵献计,说香帅(张之洞)处理此类方法是将名单当众烧掉,可安军心。

瑞觉得有理:

“我也当众烧掉,但要抄录一份保存”。

这席话不久传开,新军中革命者更不安,也是加速武昌起义原因之一。

 

1911年5月由清朝铁路国有政策引发了保路运动,四川最为猛烈,甚至产生了全国第一个革命政权,清朝急调三批鄂军入川镇压,湖北防务大大削弱,客观上为武昌起义提供了大好时机。

孙中山曾说:

若无四川保路起义,武昌起义要迟一年半载。

 

武昌起义前,湖北的革命党总部被破坏,群龙无首,熊秉坤是革命党在新军第八工程营总代表,发展了二百多人。

10月10号他主动承担起指挥之责,一举攻占武昌城,取得了辛亥革命第一个胜利。

孙中山亲切地称熊为“熊一枪”,高度赞扬他在辛亥革命中的功绩。

 

以上材料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辛亥革命的第一枪为什么首先在武昌打响,除了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的侵略压迫与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这个导致革命的根本因素外,在发生革命的必然性之外还有许多偶发因素在影响着革命的发生,联系前面所说的辛亥革命发生的深刻社会背景,就会使学生对历史事件背景的考察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案例6 关于南北议和

 

首先,要学生参照辛亥革命的形势图,尽可能提取更多的信息,保路运动、武昌起义、各省响应、南北对立、建立民国。

 

其次,选用材料:

 

……我认为,行动的时间已经到了。

如果列强不欲担负使北京政府瘫痪的后果,袁世凯必须得到支持,因为只有他是稳定的保障。

 

──德国驻华公使·哈豪森

 

用此段材料帮助学生认清列强严守中立与策划南北和谈的目的。

 

案例7 关于中华民国的成立

 

国号:

中华民国正式提出是在1905年同盟会大会上,南北议和时有人主张用中华共和国、大汉民国,但未采用。

 

国旗:

湖北军政府用十八星旗,南京临时政府用五色旗,1914年孙中山组建中华革命党时采用青天白日满地红为国旗,1921年孙中山在广州任非常大总统时废十八星旗和五色旗,正式以青天白日满地红为国旗、军旗。

 

国歌:

民国初年,杂然纷陈未能统一,直到1924年孙中山为黄埔军校训词定为国歌。

歌词为:

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进大同,咨尔多士,为民前锋。

夙夜匪懈,主义是从,矢勤矢勇,必信必忠,一心一德,贯彻始终。

 

公历纪年:

公元与民国纪年换算方法是具体某年后二位数加减11即可,公元换算成民国减11,民国换算成公元加11。

如1912年,后二位12-11=1,民国1年。

民国三十八年,38+11=49即1949年。

以上这些民国初建的小常识,可以使学生兴趣更浓厚。

 

案例8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要害怕这个国家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

 

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开,自由也就不存在了。

如果司法权同立法权合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

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法官便握有压迫者的力量。

如果同一个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的同一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即制定法律权、执行公共决议权和裁判私人犯罪或争讼权,则一切便都完了。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这段材料的采用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孙中山民主共和的思想主要来自法国启蒙思想,临时约法所规定的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代议内阁无不是西方资产阶级政治价值观的体现,也是导致西方强大的精神力量,然而规则的制定,必须遵循一个最根本的原则,暴力最强者说了算,这是一条元规则,是决定规则的规则,古今中外概莫例外。

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首先用暴力推翻旧体制,成了掌握国家权力的暴力最强者,然后再以政权为杠杆,按照自己的意志去改造国家,在改造中完善规则。

而孙中山当时并没有成为暴力最强者,自然也就不能左右规则的执行,袁世凯与北洋军阀为什么玩议会、约法、政党于股掌之中?

皆因他们是封建势力代表,又是暴力最强者,这充分证明一个真理,武器的批判是批判的武器的前提条件,完不成武器的批判,批判的武器发挥不了作用,毛泽东同志枪杆子打天下,邓小平推行改革开放正说明此点。

 

案例9 对辛亥革命的评价

 

文已循途东归,自美到欧,皆密吾要人,中立之约甚固……

 

──武昌起义后孙中山电告国内

 

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洲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于条约期满为至。

其缔结于革命起事以后则否。

 

──《临时大总统告各友邦书》1912年1月

 

1913年江苏第一师范学校出了一份考卷,应考者300多人,有一道题要求考生列举崇拜的人物,统计结果是:

崇拜孔子157人,孟子61人,孙文17人,颜渊11人,诸葛亮8人,岳飞7人,王守仁、黎元洪各6人,大禹、华盛顿、程德全(江苏省都督)各3人,康有为、袁世凯各2人……。

 

──摘自《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

 

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达470多家,投资近1亿元,加上原有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相当于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中国工厂使用的蒸汽动力,1913年为43448马力,1918年为82750马力,约增加1倍。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

 

民国建立后,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倒台,引发了以传统政治为基础的旧有伦理与价值体系的松动,男人剪辫子、女人放足、青年离家、自由恋爱、神位被黜、洋货畅销、西学昌盛……这些社会生活的表征,实际反映的是传统价值观念,开始失去在社会中的正统地位。

 

──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辛亥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为中国先进分子探索救国道路打开新的视野。

辛亥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的民族民主革命,虽然未改变旧中国社会性质和人民悲惨境遇,但为中国的进步潮流打开了闸门。

 

中国共产党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忠实继承者,始终把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视为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发展。

 

──江泽民在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资产阶级革命面前只有一个任务,就是扫除、摈弃并破坏旧社会的一切桎梏。

任何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了这个任务,也就是完成了它应做的一切,它加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列宁

 

革命是历史发展的火车头。

 

──马克思

 

评价是史学的最高层次,也是学生认知的最高层次。

以往教学多是要学生干背教条,缺乏生动活泼的活动方式,本课尝试做一些变化。

 

首先,应明确评价的标准,生产力、实践、社会的进步是最主要的衡量尺度。

 

其次,要引导学生从以上提供的丰富多彩的史料中选取哪些材料反映的是导致革命失败的原因,哪些材料反映了革命的巨大影响,并能具体从不同角度阐述。

使学生牢固树立“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意识,引导学生先占有理解材料,再下结论。

 

第三,应指明学生评价的一个明确的路径,如社会性质、政权转移、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变革、社会意识进步与风俗习惯的变迁等,使学生在前后对比当中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第四,“神入”一词由西方历史教学界传入我国,是指研究者要置身于历史发展的环境中去观察历史,站在历史人物的立场上去研究历史。

这种教学方法的操作就要帮助学生尽量站在历史人物的立场上去观察当时的世界,像他们那样思考,尽可能的深入历史人物所处的时代、环境、条件、经历、经验,不要迷信现成的定论,事实上像黎元洪为何被逼上任、南北和谈、孙中山去职、告友邦书等都有许多未定的疑点,大胆鼓励学生去探究,文字的历史永远都不是绝对的,客观的历史不可能完全被人类所掌握,只能求得更接近真实。

 

第五,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有许多精彩的论述,常有画龙点睛之功效,理性认识的一般理论问题应循序渐进地传导给学生。

 

说到底,评价能力的高低取决于学生综合学科能力的高低,教师要不断在教学中精心策划聚沙成塔,学生的史学能力才能得到稳步的提高。

 

四、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19世纪90年代走在时代前面的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为什么会在民主革命思潮兴起后,发表这样的言论?

 

解题关键:

首先要读懂题文立意,然后解剖题型结构(分出提示项、限定项、中心项和求答项),确定基本题型(述、析、评、比),筛选二基(基本知识、基本观点),发表独到见解,规范文字。

 

本题的提示项为查找,确定了分析类题型,限定项为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民主革命思潮兴起后,中心项为康有为发表言论。

求答项为查找原因,注意应以史带论,以论驭史,史论结合。

 

思路引领:

首先,应回顾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际国内的大背景及中国面临的问题。

其次,明确在当时面临国家危亡,出现了维新、保皇、立宪、革命等代表进步政治倾向的派别,其共性都属于民族资产阶级,但其继承性、手段策略、追求的形式,又有其个性。

第三,进一步挖掘造成资产阶级不同派别手段不同的内在原因及外部条件。

最后,根据分析得出结论。

 

答案提示:

①鸦片战争以来,面对内忧外患,各界有识之士就开始了追求强国富民道路。

②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面临亡国灭种危机,在此关头几乎同时出现了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

③这两派在挽救民族危亡,追求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方面有其共性。

④维新派代表了民族资产阶级上层主张借鉴日俄经验,实施变法,建立君主立宪的资本主义国家。

而革命派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下层,主张借鉴法美经验,用暴力推翻清王朝,建资产阶级共和国。

⑤两派围绕国家体制、斗争策略以及土地政策发生了一系列争论。

⑥最终事实说明,由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造成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经济上的先天不足,不管它用什么样的手段,都没有改造中国的能力,结果只能是失败。

 

【探究学习总结】

 

本课测评

 

结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分析它所体现的民主精神。

 

解题关键:

首先要弄清民主精神的内涵与外延,其次,抓住每一项具体条款阐释民主精神的精髓。

 

思路引领:

从《临时约法》的产生过程、主权的归属、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国体与政体的运作四个方面考察新旧体制的本质区别。

 

答案提示:

 

①《临时约法》吸收了西方民主政治的精华。

 

②这部宪法是通过民主程序由参议院制定的。

 

③宪法就权利归属实现了从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由人治到法制的转换,赋予公民人权与自由,使人从臣民转变为公民。

 

④在政体运作方面,实行三权分立,保障权力的制约与平衡,通过内阁总理制实现政党、代议制,选举等诸多民主机制的运行,保障民主法制的真正实现。

 

⑤这部宪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对于反对封建专制,推动中国的民主化进程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学习延伸

 

收集外国资产阶级革命成功后封建势力妄图复辟的材料,同辛亥革命后封建势力的复辟活动进行比较,认识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的历史作用。

 

答案提示:

 

1923年12月17日北京大学25周年纪念日民意测验结果:

 

 

 

这次民意测验发生在辛亥革命十年之后的中国,它反映的主流民意是:

革命救国,亲苏远美,列宁和孙中山两位革命家如日中天。

这份材料是对那个特定时代关于革命、民主、共和、领袖、民意等诸多历史元素最生动的反映。

 

1660~1688年是英国复辟王朝时代,能否发现类似的反映主流民意的材料,对于从社会角度把握时代的特征大有好处,同学们可以寻找最基层的材料来解读这段历史,XX、雅虎、谷歌是很好的工具。

 

五、资料与注释

 

1.原始资料

 

兴中会宣言论时局

 

中国积弱,非一日矣!

上则因循苟且,粉饰虚张;下则蒙昧无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