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经济法课程讲义.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884067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56.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级经济法课程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初级经济法课程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初级经济法课程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初级经济法课程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初级经济法课程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级经济法课程讲义.docx

《初级经济法课程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级经济法课程讲义.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级经济法课程讲义.docx

初级经济法课程讲义

第一章 经济法概论

前 言

  一、课程总体安排

  根据大纲和教材的要求,结合历年考试规律,全面提炼课程知识精华,侧重讲解重点、难点和考点。

在较短时间内,强化学员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提高学员驾驭和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使学员真正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按章组织讲解,每章内容分为概述、重点难点讲解、总结等三部分进行讲解。

  二、本课程学习建议

  1.明确学习目的及依据

  2.熟悉试题题型及题量

  

(1)单选题:

25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2)多选题:

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3)判断题:

10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4)计算分析题:

3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5)综合题:

1题,共10分

  3.注重学习方法与技巧

  

(1)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

  

(2)熟读教材重点难点部分的内容,配合习题方式巩固知识点

  三、本课程内容框架

  2009年教材共有8章

  第一章经济法概论

  第二章会计法律制度

  第三章税收法律制度概述

  第四章流转税法律制度

  第五章所得税法律制度

  第六章财产、行为和资源税法律制度

  第七章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

  第八章支付结算法律制度

第一章 经济法概论

  本章内容(三节):

  第一节 法和经济法的概念(次重点)

  第二节 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重点)

  第三节 违反经济法的法律责任

  本章大纲要求:

  

(1)掌握法、法律和经济法的概念

  

(2)掌握法律规范与法律关系、法律事件与法律行为

  (3)掌握仲裁、民事诉讼、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法律规定

  (4)熟悉违反经济法的法律责任

  (5)了解法的本质、特征、形式和分类,法律体系与经济法律关系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内容在考试中多以客观题形式考核。

最近两年本章考试题型、分值分布

年份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判断题

合计

2007年

4分

8分

1分

13分

2008年

3分

8分

2分

13分

  

第一节 法和经济法的概念

  一、法和法律

  

(一)法的本质与特征

  1.法与法律的概念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着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2.法的本质

  法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的体现。

  3.法的特征

  【例题1·单选题】下列关于法的本质与特征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范

  B.法是全社会成员共同意志的体现

  C.法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

  D.法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而获得普遍遵行的效力

  【答疑编号921010101】

  【答案】B

  

(二)法的形式和分类(了解)

  1.法的形式

  我国法的形式主要有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法规、特别行政区法、行政规章、国际条约等。

(注意:

由不同机关制定,其法律效力和地位不同)

  【例题1·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在我国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是( )。

  A.宪法

  B.民族自治地方条例

  C.国际条约

  D.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答疑编号921010102】

  【答案】A

  【例题2·单选题】不同法的形式具有不同的效力等级。

下列各项中,效力低于地方性法规的是( )。

  A.宪法

  B.同级政府规章

  C.法律

  D.行政法规

  【答疑编号921010103】

  【答案】B

  2.法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法作不同的分类。

  【例题·单选题】下列对法所作的分类中,以法的空间效力,时间效力或对人的效力进行分类的是( )。

(2008年)

  A.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B.根本法和普通法

  C.一般法和特别法

  D.实体法和程序法

  【答疑编号921010104】

  【答案】C

  二、法律规范与法律体系

  

(一)法律规范(掌握)

  1.法律规范的概念

  法律规范,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则。

它赋予社会关系参加者某种法律权利,并规定一定的法律义务。

  2.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

  通常由假定、处理、制裁三个部分构成。

  假定,是指法律规范中规定的适用该法律规范的情况和条件。

  处理,是指法律规范中规定的允许人们作什么,禁止作什么或者要求作什么的部分,实际上即为规定权利、义务的行为规则本身。

  制裁,是指法律规范中规定的在违反本规范时,将要承担什么样的法律后果。

  3.法律规范的种类(近10年考试中,01、03、06、07年均考过)

  

(1)按法律规范的性质和调整方式,法律规范可分为义务性规范、禁止性规范和授权性规范。

  

(2)按法律规范的强制性程度,法律规范可分为强制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

  【例题1·单选题】按照法律规范的性质和调整方式分类,我国《会计法》关于任何单位不得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或者资料进行会计核算的规定属于( )。

  A.义务性规范

  B.禁止性规范

  C.授权性规范

  D.任意性规范

  【答疑编号921010105】

  【答案】B

  【例题2·单选题】《会计5法》第九条第一款规定“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按照法律规范的性质和调整方式分类,该法律规范属于( )。

  A.义务性规范

  B.禁止性规范

  C.授权性规范

  D.任意性规范

  【答疑编号921010106】

  【答案】A

  【例题3·多选题】“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该法律规范属于( )。

  A.授权性规范

  B.禁止性规范

  C.义务性规范

  D.任意性规范

  【答疑编号921010107】

  【答案】AD

  【例题4·多选题】根据会计法律制度的规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关于该法律规范性质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

  A.该法律规范属于义务性规范

  B.该法律规范属于禁止性规范

  C.该法律规范属于授权性规范

  D.该法律规范属于强制性规范

  【答疑编号921010108】

  【答案】AD

  

(二)法律体系(了解)

  1.法律体系与法律部门的概念

  【例题·判断题】一个国家的现行法律规范分为若干个法律部门,由这些法律部门组成的具有内在联系的、互相协调的统一整体构成一国的法律体系。

( )(2008年)

  【答疑编号921010109】

  【答案】√

  2.我国法律体系的部门划分(略)

  三、法律关系(掌握)

  

(一)法律关系的概念

  法律关系,是指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的行为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即法律上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举例】A公司(买方)与B公司(卖方)签订一份100万元商品买卖合同,约定2008年12月交钱交货,A与B形成商品买卖法律关系。

  

(二)法律关系的要素

  1.法律关系的主体

  法律关系主体,又称权利主体或义务主体,是指参加法律关系,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

如公民(自然人)、机构和组织(法人)、国家、外国人和外国社会组织等。

  2.法律关系的内容

  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法律关系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3.法律关系的客体

  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如物、精神产品、行为、人身等。

  (三)法律事实

  法律事实,是指由法律规范所确定的,能够产生法律后果,即能够直接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者消灭的情况。

通常划分为法律行为和法律事件。

  1.法律事件,是指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法定情况或者现象。

  事件可以是自然现象,如地震、洪水、台风、森林大火等不因人的因素造成的自然灾害;也可以是某些社会现象,如爆发战争、重大政策的改变等,虽属人的行为引起,但其出现在特定法律关系中并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

  2.法律行为,是指人们实施的、能够发生法律上的效力、产生一定法律效果的行为。

  【例题1·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能直接引起经济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终止的是( )。

  A.法律规范

  B.法律事实

  C.法律行为

  D.法律事件

  【答疑编号921010110】

  【答案】A

  【例题2·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法律行为的有( )。

  A.订立合伙协议

  B.签订合同

  C.签订和解协议

  D.签发汇票

  【答疑编号921010111】

  【答案】ABCD

  【解析】选项ABCD均能够直接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者消灭。

  【相关链接】非法律行为:

不受法律调整、不发生法律效力、不产生法律后果的行为。

  四、经济法的概念

  

(一)经济法的概念(概念和范围一直存在不同观点。

是我国现行法律体系7个主要法律部门之一)

  经济法律关系由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和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三个要素构成。

  1.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参加经济法律关系,依法享有经济权利和承担经济义务的当事人。

包括:

(1)国家机关(主要指国家行政经济管理机关);

(2)经济组织和社会团体;(3)经济组织的内部机构和有关人员;(4)个人。

  【例题1·单选题】国家机关是经济法律关系中最重要的主体。

在该类主体中,具有特殊地位、担负组织管理和协调经济职能的是( )。

  A.各级立法机关

  B.各级行政机关

  C.各级人民法院

  D.各级人民检察院

  【答疑编号921010112】

  【答案】B

  【例题2·判断题】经济组织的内部机构不能成为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

  【答疑编号921010113】

  【答案】×

  2.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

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经济法律关系主体所享有的经济权利和承担的经济义务。

  经济权利与经济义务密切联系,不可分离。

  【例题·多选题】下列权利义务中,属于经济法律关系内容的有( )。

  A.所有权

  B.纳税义务

  C.经营管理权

  D.服兵役义务

  【答疑编号921010114】

  【答案】BC

  【解析】经营管理权属于经济权利;纳税义务属于经济义务。

  3.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

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

  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种类包括:

物、非物质财富、行为。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能够作为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有( )。

  A.商品

  B.商标

  C.公民

  D.组织

  【答疑编号921010115】

  【答案】AB

  

(二)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略)

  

第二节 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

  当今社会经济生活中,经济法律关系普遍存在,其实质、灵魂是主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当权利与义务发生矛盾即产生经济纠纷时,如何解决?

解决的途径或方式是?

  一、经济纠纷解决途径的选择

  【例题·判断题】有效的仲裁协议可排除法院的管辖权。

( )

  【答疑编号921010201】

  【答案】√

  【解析】本题考核仲裁协议的效力。

仲裁协议具有排除诉讼管辖权的效力,因此本题的表述是正确的。

  【提示】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经济纠纷,当事人双方没有签订仲裁协议,或者所签订的仲裁协议无效,或者当事人放弃仲裁协议,法院可以行使管辖权。

  二、仲裁

  仲裁是指由经济纠纷的各方当事人共同选定仲裁机构,对纠纷依法定程序作出具有约束力的裁决的活动。

仲裁具有三个要素:

  1.以双方当事人自愿协商为基础;

  2.由双方当事人自愿选择的中立第三者进行裁判;

  3.裁决对双方当事人都具有约束力。

  

(一)仲裁适用范围

  1.适用仲裁:

平等主体(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

  2.不能提请仲裁:

(关注)

  

(1)关于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

  

(2)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

(不平等主体之间经济纠纷)

3.不适用于《仲裁法》:

(关注)

  

(1)劳动争议的仲裁;

  

(2)农业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农业承包合同纠纷的仲裁。

  【例题1·单选题】下列纠纷中,可以适用《仲裁法》解决的是( )。

  A.甲乙之间的土地承包合同纠纷

  B.甲乙之间的货物买卖合同纠纷

  C.甲乙之间的遗产继承纠纷

  D.甲乙之间的劳动争议纠纷

  【答疑编号921010202】 

  【答案】B

  【例题2·多选题】下列纠纷不适用仲裁方式解决的有( )。

  A.房地产转让纠纷

  B.收养纠纷

  C.婚姻纠纷

  D.纳税人不服税务机关的税务处罚决定的税务纠纷

  【答疑编号921010203】

  【答案】BCD

  

(二)仲裁的基本制度

  1.协议仲裁。

当事人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选择仲裁方式解决纠纷。

不能达成仲裁协议的,不能适用仲裁方式。

  2.一裁终局。

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例题1·判断题】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由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

( )

  【答疑编号921010204】

  【答案】√

  【解析】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由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

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例题2·判断题】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度,诉讼实行两审终审制度。

( )

  【答疑编号921010205】

  【答案】√

  【例题3·单选题】仲裁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不能再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

这体现仲裁的原则是( )。

  A.自愿原则

  B.一裁终局

  C.两审终审制

  D.仲裁组织依法独立行使仲裁权

  【答疑编号921010206】

  【答案】B

  (三)仲裁机构

  1.仲裁机构包括仲裁协会和仲裁委员会。

  2.仲裁委员会:

  

(1)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

  

(2)独立于行政机关,与行政机关没有隶属关系。

  (3)仲裁委员会之间也没有隶属关系。

  【例题·多选题】根据《仲裁法》的规定,下列关于仲裁委员会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仲裁委员会是行政机关

  B.仲裁委员会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

  C.仲裁委员会独立于行政机关

  D.仲裁委员会之间没有隶属关系

  【答疑编号921010207】

  【答案】BCD

  (四)仲裁协议

  1.形式:

应当书面形式,口头的意思表示无效。

  2.内容

  

(1)有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

  

(2)有仲裁事项;

  (3)有选定的仲裁委员会。

  对上述

(2)、(3)未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事项,当事人可以补充协议;达不成补充协议的,仲裁协议无效。

  【例题·多选题】根据我国《仲裁法》的规定,仲裁协议应当包括的内容有( )。

  A.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

  B.有仲裁事项

  C.有选定的仲裁委员会

  D.有具体的仲裁事由

  【答疑编号921010208】

  【答案】ABC

  3.效力

  

(1)仲裁协议独立存在,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或者无效,不影响仲裁协议的效力。

  

(2)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一方请求仲裁委员会作出决定,另一方请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的,由人民法院裁定。

  【例题·判断题】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的,一方请求仲裁委员会作出决定,另一方请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的,由仲裁委员会裁定。

( )

  【答疑编号921010209】

  【答案】×

  (3)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一方向法院起诉未声明有仲裁协议,法院受理后,另一方在首次开庭前提交仲裁协议的,法院应当驳回起诉,但仲裁协议无效的除外;另一方在首次开庭前未对法院受理该案提出异议的,视为放弃仲裁协议,法院应当继续审理。

  【例题1·判断题】甲公司与乙公司解除合同关系,则合同中的仲裁条款也随之失效。

( )

  【答疑编号921010210】

  【答案】×

  【例题2·综合题】南方工业公司与国华机械厂签订合同,约定由国华机械厂为南方工业公司生产10台符合一定标准的机床;并约定南方工业公司预付货款3万元,机床安装使用后,如无质量问题,再支付其余货款;同时双方签订仲裁协议,约定合同履行过程中如发生纠纷,则向某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载。

  南方工业公司将机床安装投入生产后,加工的产品废品率大大超过合同规定标准。

经检查,产生废品的原因是机床的一个重要参数不合格,国华机械厂多次派人对机床进行修理,仍不能达到合格标准。

为此给南方工业公司造成5万元的经济损失。

  南方工业公司遂通知国华机械厂解除合同,要求退回机床并返还预付款,同时要求赔偿其经济损失5万元,国华机械厂拒绝了南方工业公司的要求。

南方工业公司认为合同已经解除,仲裁协议也随之失效,于是向法院提起诉讼。

法院受理后,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

开庭前,国华机械厂向法院提交了与南方工业公司的仲裁协议。

法院裁定驳回起诉。

  根据上述情况和合同法等法律制度的有关规定,回答下列问题:

  

(1)

(2)(略)

  (3)南方工业公司认为合同解除,仲裁协议也随之失效的观点是否正确?

为什么?

  (4)法院裁定驳回起诉是否合法?

为什么?

  【答疑编号921010211】

  【答案】

  (3)南方工业公司认为合同解除,仲裁协议也随之失效的观点不正确。

  根据《仲裁法》的规定,仲裁协议独立存在,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或者无效,不影响仲裁协议的效力。

  (4)法院裁定驳回起诉合法。

法律规定,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未声明有仲裁协议,人民法院受理后,另一方在首次开庭前提交仲裁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驳回起诉。

  (五)仲裁裁决

  1.管辖:

不实行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仲裁委员会应当由当事人协议选定。

  2.组成:

由1~3名仲裁员组成,按多数仲裁员的意见作出裁决。

在仲裁庭不能形成多数意见时,按首席仲裁员的意见作出。

  【教材例题】甲、乙因合同纠纷达成仲裁协议,甲选定A仲裁员,乙选定B仲裁员,另由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1名首席仲裁员,3人组成仲裁庭。

仲裁庭在作出裁决时产生了两种不同意见。

根据《仲裁法》的规定,仲裁庭应当采取的做法是( )。

  A.按多数仲裁员的意见作出裁决

  B.按首席仲裁员的意见作出裁决

  C.提请仲裁委员会作出裁决

  D.提请仲裁委员会主任作出裁决

  【答疑编号921010212】

  【答案】A

  【解析】仲裁裁决应按多数仲裁员的意见作出。

在仲裁庭不能形成多数意见时,裁决应当按首席仲裁员的意见作出。

  3.仲裁应当开庭进行。

但一般不公开进行。

  【例题·判断题】除涉及国家秘密的外,仲裁应公开进行。

( )(2005年)

  【答疑编号921010213】

  【答案】×

  4.申请仲裁后的三种解决:

(1)自行和解(可反悔);

(2)仲裁庭调解;(3)仲裁庭裁决。

  调解书与裁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5.生效:

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6.仲裁裁决执行:

当事人应当履行裁决。

一方不履行,另一方可依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向法院申请执行,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的中级法院管辖。

  【例题1·判断题】仲裁裁决作出以后,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 )

  【答疑编号921010214】

  【答案】√

  【例题2·多选题】当事人申请执行仲裁裁决案件,由( )中级法院执行。

  A.被执行人住所地

  B.被执行人工作地

  C.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

  D.被执行人注册登记地

  【答疑编号921010215】

  【答案】AC

  【例题3·多选题】下列各项中,符合我国《仲裁法》规定的有( )。

  A.仲裁实行自愿原则

  B.仲裁一律公开进行

  C.仲裁不实行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

  D.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答疑编号921010216】

  【答案】AC

  【例题4·多选题】下列有关仲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

  B.仲裁实行自愿的原则

  C.由于仲裁组织要依法独立行使仲裁权,所以仲裁委员会与其他的行政机关没有任何的隶属关系

  D.仲裁的裁决作出后,当事人一方不服从裁决的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答疑编号921010217】

  【答案】ABC

  二、行政复议

  

(一)行政复议适用范围

  行政复议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对社会的行政管理职责过程中,作为行政管理主体的行政机关一方与作为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一方,对于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具体行政行为发生争议,由行政管理相对人向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行政机关提出申请,由该行政机关对引起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作出相应决定的一种行政监督活动。

  1.可以申请行政复议的事项(11项)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符合行政复议法规定范围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2.不能申请行政复议(关注)

  

(1)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或者其他人事处理决定,可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提出申诉。

  

(2)不服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或者其他处理,可依法申请仲裁或者向法院提起诉讼。

  【例题1·单选题】对下列哪些情形,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不能申请行政复议( )。

  A.对行政机关限制人身自由的决定不服的

  B.对行政机关做出的关于吊销营业执照的决定不服的

  C.对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决定不服的

  D.申请行政机关依法发放抚恤金,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办理的

  【答疑编号921010218】

  【答案】C

  【例题2·多选题】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下列情形中,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申请行政复议的有( )。

  A.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没收违法所得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

  B.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财产权利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履行的

  C.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合法的经营自主权的

  D.不服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的

  【答疑编号921010219】

  【答案】ABC

  

(二)行政复议申请

  1.时间:

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2.形式:

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

  【提示】仲裁协议必须是书面形式,口头的无效。

要注意两者的区别。

  (三)行政复议参加人和行政复议机关

  行政复议参加人包括:

申请人、被申请人和第三人。

  1.申请人: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2.被申请人:

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

  3.第三人:

有利害关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4.行政复议机关:

履行行政复议职责的行政机关。

  【提示】行政复议机关受理行政复议申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