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882004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新课标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新课标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新课标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新课标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标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docx

《新课标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课标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docx

新课标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第四单元单元备课

课题

主备人

教材

分析

教学

目标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课时

安排

本单元教学可用2课时

1.可能性

(1)……1课时

2.可能性

(2)……1课时

 

1、通过求商,使学生初步认识并了解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意义,能正确区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2、掌握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能用循环小数表示除法算式的商。

3、通过认识循环小数,使学生自主探究,通过经历发现、提出、解决问题的赛程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2、理解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意义,掌握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用循环小数表示除法算式的商

3、学情教 学 目 标 1、通过求商,使学生初步认识并了解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意义,能正确区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4、2、掌握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能用循环小数表示除法算式的商。

 

5、3、通过认识循环小数,使学生自主探究,通过经历发现、提出、解决问题的赛程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6、课时:

 时间:

14.10. 

7、周     第  节  重点 理解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意义,掌握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难点 用循环小数表示除法算式的商 

8、学情 分析 

9、学生通过“商的近似数”这一节的学习,已经接触过循环小数,也初步了解了无限小数。

但是“循环小数”这个概念比较抽象,这是教学的一个难点。

如果由教师讲解,学生会听得很枯燥,这课时的部分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教:

质疑引导,创设问题情境。

学:

自主探究,发现知识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讲“循环故事”):

从前有座山,山上有个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

老和尚给小和尚讲故事,讲什么呢?

从前有座山,山上有个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

老和尚给小和尚讲故事,讲什么呢?

„„(提问):

这个故事有个什么特点?

(故事内容依次不断的重复)(“循环”):

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事物也是依次不断的重复,比如一年四季的春夏秋冬,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一周的7天也是从周一到周日依次重复的。

像这种“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现象叫做“循环”(板书)(板书课题):

在数学计算中也会遇到这种循环现象,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循环小数”。

修改/意见二.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教学例7)1、发现问题师:

观察例7的情境图,你从图中了解到哪些信息?

师:

你们能算一算他平均每秒跑多少米吗?

(提问):

观察所列的竖式,你发现这个竖式有什么特点?

(a、永远除不完;b、余数总是25;c、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

)2、初步认识“循环小数”师:

像这种情况,如果不需要一个完全精确的结果,我们可以利用前一次学习的“商的近似数”用近似数表示结果,保留两位小数的话就是约等于5.33。

但是需要一个完全精确的商,就只能这样表示:

400÷75=5.333„。

(“循环小数”):

像5.33„这样,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就叫做“循环小数”。

三.进一步认识循环小数1、引导学生自学新知(P33、34)(提示):

a、什么是循环小数?

循环小数的定义中重点词语是哪些?

b、什么是循环节?

c、怎么用简便的写法写出循环小数?

2、学生汇报,教师检测四.理解“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意义1、“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提问):

15÷16与1.5÷7的商有什么不同?

两个商的小数部分的位数有什么不同?

(提问):

两个数相除,如果不能得到整数商,所得的商会有哪些情况?

(“有限小数”):

如果两个数相除,除得尽,所得的商的小数部分的位数就如15÷16的商一样是有限的,就算这个商的小数部分的分数有1000位,它也是有限的,这样的小数是有限小数。

(“无限小数”):

反之,如果两个数相除,除不尽,所得的商的小数部分的位数就是无限的,这样的小数就是无限小数。

(“循环小数”与“无限小数”的关系):

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中的循环节是不断重复的,也就是无限循环的,所以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

那无限小数一定是循环小数吗?

2、(提问):

计算除法时,除到哪一位就可以不除了,可以知道商是一个循环小数?

(首先,两个数相除,除不完。

当商的小数部分里出现重复的数字,并且重复数字的余数也和前一个重复数字的余数一样时,就可以知道商是个循环小数)3、练习:

P37(7、9)五.课堂小结师:

什么是循环小数?

什么是循环节?

怎么用简便的写法写出循环小数?

循环小数是有限小数还是无限小数?

无限小数是不是一定是循环小数?

 

利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P29例10、做一做,P31练习五第7—9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生通过计算器能独立探索、发现规律,在观察中找到规律并应用;

2、过程与方法:

在独立思考和交流中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推理的数学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意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到信息化时代,计算器是探索数学知识的有力工具,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运用计算器计算,发现算式的规律。

教学难点:

能运用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商。

教学准备:

课件、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揭示主题。

1、下面我们用计算器来玩一个“猜数字”的游戏。

从“1——9”这9个数字中选一个你最喜欢的数想在心里。

别说出来,如;我喜欢的数字是“2”,就输入9个“2”,然后把它除以“12345679”。

除完以后你只要把结果告诉我,我很快就能知道你最喜欢的数是几。

(学生算出的数除以9就是他喜欢的数)

2、计算器是人们发明的一种计算快捷、方便的计算工具,它不但可以帮助我们计算较大的数字的运算,它还有一个特别的功能,就是帮助我们发现数学计算的规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和学习计算的规律。

(板书课题)

二、亲历体验,探索规律。

1、出示例10:

1÷112÷113÷114÷115÷11

(1)用计算器算一算1÷11,显示0.090909091。

由于1÷11的结果是一个循环小数,所以0.090909091是一个近似数,我们把它还原成循环小数:

0.090909…

(2)进一步独立操作,汇报结果:

1÷11=0.0909…2÷11=0.1818…

3÷11=0.2727…4÷11=0.3636…

5÷11=0.4545…

(3)思考:

你发现了什么?

在小组内说一说。

A、商是循环小数;B、循环节都是9的倍数。

(4)不计算,用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后几题的商。

(5)师:

你是根据什么来写的商?

(根据以上商的规律)

(6)用计算器验证。

(7)通过刚才的计算、观察和直接写商,你有什么感想?

引导学生谈谈,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体会发现规律和运用规律的乐趣。

三、运用巩固,深化认知。

1、数字宝塔P29“做一做”

2、寻找奥秘P31第7题

用计算器计算前三题,直接写出后三题的得数。

1234.5679×9=1234.5679×18=

1234.5679×27=1234.5679×36=

1234.5679×45=1234.5679×54=

3、考考你的眼力!

P31第8题

不用算,用规律直接写出得数。

6×7=42

6.6×6.7=44.22

6.66×66.7=()

666.6×666.7=()

4、按规律填数。

(1)6.252.51()()0.064

(2)73.51.75()()0.21875

四、总结课堂、拓展提高。

(1)通过学习,你想到了什么?

(2)阅读课本第31页:

你知道吗?

什么是“数字黑洞”?

数字黑洞是指自然数经过某种数学运算之后陷入了一种循环的境况。

例如,任意给出四个互不相同的数字,组成最大数和最小数,并用最大数减最小数,对所得结果的四个数字重复上述过程,最多七步,必得6174

教材分析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感受发现规律的乐趣,同时体会计算器的工具性作用。

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已经基本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但是还并不完全认识计算器在学习、生活中的工具性作用,所以教学中还要让学生进一步加深认识;在数学计算过程中,学生已有一定的通过计算结果寻找计算规律的经验,通过进一步探讨,体会发现规律是学习捷径,感受其中的乐趣。

教学目标1、能借助计算器探求简单的数学规律。

2、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推理的数学能力。

3、让学生感受到计算器给学习与生活带来的便捷。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

1、能让学生发现简单的数学规律。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

难点:

1、帮助学生培养观察、推理的数学能力。

四人小组合作组数,计算。

讨论刚才的过程,发现结果总得6174.学生能发现:

1商是循环小数;2第二题的被除数是第一题的2倍…3第二题的商是第一题的2倍…学生能应用所发现的规律填出后几题的商叙述发现的规律。

独立完成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活动从一——9中选出四个不相同的数字,分别组成最大数和最小数,并用计算器计算最大数减最小数,再用所得结果的四个数字重复上述过程,你会发现什么?

巡视,指导学生讨论出示例题10,让学生观察等式的变化,发现规律。

不用计算,用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后几题的商。

用计算器验证所填得数。

出示题目:

先找规律,再按规律填数6×7=426.6×6.7=44.226.66×66.7=444.222…6.6666×6666.7=6.66666×66666.7=0.412.51÷0.1=1×103×100=3÷

板书用计算器探索规律1÷11=0.0909…2÷11=0.1818…3÷11=0.2727…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几倍,商就扩大几倍4÷11=0.3636…5÷11=0.4545…6÷11=0.5454…

 

【第六课时】解决问题

一、教学目标

1.会解决有关小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2.能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

3.体会小数除法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会解决有关小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掌握分析方法。

三、教学难点

能根据实际情况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

四、教学具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课件出示:

张燕家养了3头奶牛,在养牛过程中她遇到了一些问题,我们一起看看。

出示:

张燕家养的3头奶牛每天的产奶量是31.5千克,每头奶牛一天的产奶量是多少千克?

学生列式解答:

31.5÷3=10.5(千克)

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明确是要把31.5千克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

2.改编实际问题。

这是一道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你能通过改变条件把它变成一道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吗?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改编,汇报交流,并说说自己改编的想法。

(二)交流探索,解决问题

1.出示例11:

张燕家养的3头奶牛上周的产奶量是220.5千克,每头奶牛一天产奶多少千克?

对比例题与复习题,哪个条件发生了变化?

使学生观察到:

“每天的产奶量是31.5千克”变成“上周的产奶量是220.5千克”。

教师引导:

除了数据的变化,叙述上也发生了变化,“上周”是什么意思?

使学生明确:

“上周”这个词中隐含着一周7天这个条件。

请你再认真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引导学生找出条件:

3头奶牛,一周(7天),总产奶量是220.5千克。

问题:

每头奶牛一天产奶多少千克?

2.分析问题

“每头奶牛一天产奶多少千克?

”这个问题能一步求出来吗?

三个条件中哪两个条件有直接联系?

小组讨论。

使学生明确:

(1)总产奶量220.5千克和3头奶牛有直接联系,可以先求出1头奶牛一

周的产量,再通过1头奶牛一周的产量和一周7天,就可以求出每头

奶牛一天产奶多少千克。

(2)总产奶量220.5千克和一周7天有直接联系,可以先求出3头奶牛1

天的产量,然后再求出1头奶牛1天的产奶量。

3.列式解答

(1)先算1头奶牛一周的产奶量:

220.5÷3=73.5(千克)

再求每头奶牛一天的产奶量:

73.5÷7=10.5(千克)

综合算式:

220.5÷3÷7

=73.5÷7

=10.5(千克)

答:

每头奶牛一天产奶10.5千克。

(2)先算3头奶牛一天的产奶量:

220.5÷7=31.5(千克)

再求每头奶牛一天的产奶量:

31.5÷3=10.5(千克)

综合算式:

220.5÷7÷3

=31.5÷3

=10.5(千克)

答:

每头奶牛一天产奶10.5千克。

4.根据算式让学生再整理叙述解题思路。

[出示动画:

两位同学总结计算过程]

5.出示做一做:

小毅家上个月的用水量是14.5吨,每吨水的价格是2.50元。

小毅家有4口人,平均每人付水费多少元?

学生读题,独立思考,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计算。

(1)根据小毅家上个月的用水量是14.5吨,和每吨水的价格是2.50元,可以先算出一共要付多少元。

通过小毅家一共付的水费,和小毅家有4口人,再算出平均每人付水费多少元。

算式:

14.5×2.50=36.25(元)36.25÷4≈9.06(元)

(2)根据小毅家上个月的用水量是14.5吨,和小毅家有4口人,可以先算出平均每人的用水量。

通过平均每人的用水量,和每吨水的价格是2.50元,再算出平均每人付水费多少元。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结果。

算式:

14.5÷4=3.625(元)2.50×3.625≈9.06(元)

6.小结:

分析应用题时要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再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解答。

(三)联系生活,深入学习

1.出示例12

(1),学习“进一法”

学生独立读题,列式。

2.5÷0.4=6.25(个)

引导学生观察计算结果,需要准备的瓶子个数能是小数吗?

应该准备多少个瓶子?

怎样求出整数结果?

学生讨论,交流。

用四舍五入的方法,6.25≈6,需要准备6个瓶子,但6个瓶子装不下2.5千克香油,只能装2.4千克,所有需要准备7个瓶子。

告诉学生这种方法叫“进一法”。

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里用到进一法?

如租游船、纸箱装货等。

2.出示例12

(2),学习“去尾法”。

学生读题,列式解答。

25÷1.5=16.666……(个)

礼盒的个数应该是整数,根据生活实际说说能包装几个礼盒?

告诉学生这种方法叫“去尾法”。

想想生活中哪里还用到“去尾法”?

3.出示做一做:

张老师带100元去为学校图书室买新词典,每本18.5元,他可以买回几本词典?

学生读题后独立完成。

说说把计算结果取整数用的是什么方法?

为什么用去尾法?

4.小结:

一般情况下采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但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实际需要取商的近似数。

(四)巩固提高

1.2台同样的抽水机,3小时可以浇地1.2公顷,1台抽水机每小时可以浇地多少公顷?

答案:

1.2÷3÷2=0.2(公顷)

答:

1台抽水机每小时可以浇地0.2公顷。

2.一条高速公路长336千米,一辆客车3.2小时行完全程,一辆货车3.8小时行完全程。

客车的速度比货车的速度快多少?

答案:

336÷3.2=105(千米)

336÷3.5=96(千米)

105-96=9(千米)

答:

客车的速度比货车的速度快9千米。

3.美心蛋糕房特制一种生日蛋糕,每个需要0.32千克面粉。

李师傅领了4千克面粉做蛋糕,他最多可以做几个生日蛋糕?

答案:

4÷0.32=12.5(个)

答:

他最多可以做12个生日蛋糕。

4.果农们要将680千克的葡萄装进纸箱运走,每个纸箱最多可以盛下15千克,需要几个纸箱?

答案:

680÷15=45.33……(个)

答:

需要46个纸箱。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可能性》教学设计板书设计教案

第四单元:

可能性

教材分析

可能性是学习数学四个领域中“统计与概率”中的一部分,“统计与概率”中的统计初步知识学生在之前的学习已经涉及,但概率知识对于学生而言还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是学生以后学习有关知识的基础。

本单元主要教学内容是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并能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教学关键是如何让学生把对“随机现象”的丰富的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统计知识,对现实生活中的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并有一定的简单分析和判断能力,但学生只是初步的感知这种不确定事件,对具体的概念还没有深入地理解和运用。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教师做出适当引导,学生就会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的。

所以教材选用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境引入学习内容,设计了多种不同层次的、有趣的活动和游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体会数学学习与现实的联系,为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创造机会。

教学中,教师要利用这些情境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使学生在大量观察、猜测、试验与交流的过程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逐步丰富对不确定现象及可能性大小的体验。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能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数学思考:

培养学生简单的逻辑推理、逆向思维和与人交流思考过程的能力。

问题解决:

能由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逆推比较事件多少。

情感态度: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能够运用可能性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逐渐对统计与可能性知识产生兴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会用“可能”“不可能”“一定”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能够列出简单试验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教学难点:

能根据可能性的大小判断物体数量的多少。

课时安排:

3课时1.可能性………………………………2课时

2.掷一掷………………………………1课时

第四单元:

可能性

(1)

教学内容:

教材P44例1及教材练习十一第1、2、3、4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在观察、交流、动手、思考、验证的过程中探索新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

教学难点:

会用“可能”、“不可能”正确地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方法:

采用游戏教学法,将教学情境真实地搬到现实生活当中,让学生在游戏中,真实地参与中积累与学习知识。

教学准备:

师:

多媒体、抽签卡纸、盒子、彩色球、铅笔。

生:

棋子。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1.导入: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小小的礼物,猜一猜是什么?

让学生猜一猜,学生猜可能是文具,可能是玩具,可能是书….2.师揭题:

学生说的这些都是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在数学上都是些不确定性事件。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板书课题:

可能性)3.出示谜语:

小黑人儿细又长,穿着木头花衣裳。

画画写字它全会,就是不会把歌唱。

学生可能会说:

铅笔。

师追问:

确定吗?

让学生肯定回答一定是铅笔或确定是铅笔。

4.出示奖品铅笔,并说明这是奖励表现最优秀的学生的,希望大家都能努力。

二、互动新授1.引入:

下周班会,老师想组织大家表演节目,每个人都有机会表演。

但节目形式不能重复,每个类型只能有一个节目,大家讨论一下,我们应该怎样确定每一个同学演什么节目呢?

组织小组讨论,大部分同学会想到用抽签的方法来决定。

2.活动:

出示三张卡片,上面分别写上唱歌、跳舞、朗诵,找同学上来抽一张,引导学生先思考一下,会抽到什么?

学生会想到:

可能是唱歌,可能是跳舞,也可能是朗诵。

这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师小结:

每位同学表演节目类型是一件不确定的事件,有三种可能的结果。

3.抽签指生抽一张。

(以抽到跳舞为例)师引导:

如果再找一名同学来抽签,可能会抽到什么?

生可能回答:

可能是唱歌,也可能是朗诵。

引导学生质疑:

有没有可能会抽到跳舞?

指生回答:

不可能,因为剩的两张签里没有跳舞。

找生抽一张,验证学生的猜测是否正确。

(以学生抽到的是朗诵为例)4.引导:

最后只剩一张了,你们能猜一猜这一张可能是什么吗?

生可能会回答:

一定是朗诵,因为只剩下朗诵这张卡片了。

5.师小结:

刚才在猜测会抽到什么节目时,第一次同学们用的词是“可能”,第二次同学们用的词是“不可能”,第三次用的是“一定”。

一般事情的发生都有“可能”“不可能”“一定”三种情况,当然,不同情况下,它们有时也会发生变化。

(板书:

可能不可能一定)三、巩固拓展1.完成教材第45页“做一做”。

出示:

两个盒子,一号盒子放的全部是红棋子,二号盒子放的有红棋子和绿棋子。

引导学生先说一说,哪个盒子里一定能摸出红棋子?

哪个盒子里可能会摸出绿棋子?

哪个盒子里不可能摸出绿棋子?

等问题。

让学生在小组内组织摸一摸活动,并验证,再集体汇报。

2.完成教材第47页“练习十一”第1题。

让学生说一说,并说明理由。

3.完成教材第47页“练习十一”第2题。

先让学生自主连一连,教师发彩色球让学生验证摸一摸,再说一说为什么这么连。

4.说一说:

教师引导学生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说说自己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四、课堂小结师:

这节课你们学了什么知识?

有什么收获?

引导归纳:

1.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几种情况:

可能、不可能、一定。

2.能结合实际情况对一些事件进行判断。

其中“不可能”和“一定”是能够在完全确定的情况下做出的判断,而“可能”是在不能确定的情况下做出的判断,它通常包含经常、偶尔两种情况。

作业:

教材练习第47页第3、4题。

板书设计:

可能性

(1)可能(不能确定)可能性不可能(完全确定)一定回复

第四单元:

可能性

(2)

教学内容:

教材P45~46例2、例3及练习十一第5、8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过程与方法:

进一步学习比较多种结果事件可能性的大小方法:

先得出结果总数,再看哪种结果在总数占的比例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归纳和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

会比较两种结果事件的可能性大小。

教学难点:

能根据可能性的大小逆向思考比较事件数量的多少。

教学方法:

游戏教学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多媒体、盒子、彩色棋子。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出示:

(1)用合适的语言描述下面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①太阳()从东边落下。

②明天()考试。

③冬天()会下雪。

④掷一枚硬币()正面朝上。

(2)盒子里有3个红棋子和1个黄棋子,任意摸一个可能是什么颜色的棋子?

为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可能是红棋子也可能是黄棋子。

因为盒子里面既有红色棋子也有黄色棋子。

质疑:

你觉得摸到哪种颜色的棋子最有可能呢?

为什么?

引导学生思考,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学生可能会说,红色棋子摸到最有可能,因为盒子里红棋子比黄棋子多。

2.导出课题:

看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今天这节课咱们就来研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板书课题:

可能性的大小)二、互动新授1.体验可能性有大有小。

出示教材第45页例2情境图。

(1)引导:

在盒子里有红色和蓝色两种棋子,任意摸出一个棋子,可能是什么颜色?

(可能是红色,也可能是蓝色。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自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