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论讲稿.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881399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94 大小:305.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总论讲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总论讲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总论讲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总论讲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总论讲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总论讲稿.docx

《总论讲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总论讲稿.docx(9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总论讲稿.docx

总论讲稿

上篇总论

第一章中医外科学发展概况

【目的要求】

1.了解中医外科在我国历史上对人民健康事业所作出的伟大贡献,为学生树立学习中医外科学的专业思想。

2.了解中医外科在世界医学领域中有过领先地位的成就和近年的发展,引导学生为创建中医外科的新成就去探索。

【教学内容】

1.介绍中医外科学的起源、形成、发展、成熟。

2.讲解历代外科医学的主要学术成就、著述和创造发明。

重点介绍陈实功、王维德,高锦庭三大流派的主要学术思想和代表著作。

3.强调近年来中医外科学的发展和新成就。

【教学时数】

0.5学时。

中医外科学历史悠久,几千年来,中医外科自身经历了经验的积累、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临床治疗方法的建立与完善等过程,并受到所处时代科学技术水平、中医学整体发展及西医外科学等外部大环境的影响,其学科体系逐渐成熟,学科特色更加鲜明,成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中医外科学发展简史

(一)中医外科学的起源

1.外科的起源:

在原始社会,人们在劳动和生活中与野兽搏斗,与气候抗争,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创伤,从而产生了用植物包扎伤口、拔去体内异物、压迫伤口止血等最初的外科治疗方法。

以后,发展到用砭石、石针刺开排脓治疗脓肿。

2.外科医师的出现与记载:

周代《周礼.天官》中所载“疡医”,即指外科医生,主治肿疡、溃疡、金创和折疡。

3.外科疾病和治疗方法的记载:

殷商时期出土的甲骨文已有外科病名的记载,如“疾自(鼻)、疾耳、疾齿、疾舌、疾足、疾止(指或趾)、疥、疕”等。

《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书,书中已有痈、疽、创伤、痔疾、皮肤病等许多外科病的记载,并叙述了砭法、灸法、熨法、熏法、角法、按摩等疗法。

(二)中医外科学的古代发展史

1、秦汉以前:

(1)《黄帝内经》

*(以下简称《内经》)为中医药学建立了系统的理论基础。

*《内经》涉及的外科疾病近30种,包括《素问》中的丁、痤、痱、痔、口疮、疝、厉风、瘕等及《灵枢》篇中人体不同部位的痈疽17种。

*书中阐述的痈疽疮疡的病因病机,现仍是外科疮疡类疾病证治的理论基础,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中的“膏梁之变,足生大丁(丁与疔同)”等。

*书中还记载了针砭、按摩、猪膏外敷等多种外治方法。

*并最早提出用截趾手术治疗脱疽。

(2)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对中医外科的贡献较大。

*书中提出的辨证论治理论,对外科疾病的证治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并对肠痈、寒疝、蛔厥等外科病证的诊治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所载大黄牡丹皮汤、薏苡附子败酱散、乌梅丸等,至今仍为临床所采用。

(3)汉末华佗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外科医生,他第一个应用麻沸散作为全身麻醉剂,进行死骨剔除术、剖腹术等,堪称外科鼻祖。

2.两晋、南北朝时期

(1)龚庆宣所撰的我国现存第一部外科专著《刘涓子鬼遗方》问世。

*书中主要内容是痈疽的鉴别诊断与治疗,载有内治、外治处方140个。

*该书最早记载了用局部有无“波动感”辨脓,并指出破脓时,切口应选在下方。

*首创用水银膏治疗皮肤病,比其他国家早了6个世纪。

(2)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记载了许多简易有效的医方与外治方法。

*他提出用海藻治瘿,是世界上最早应用含碘食物治疗甲状腺疾病的记载。

*提出用狂犬脑组织外敷伤口治疗狂犬咬伤,开创了用免疫法治疗狂犬病的先河。

3.隋唐时期

(1)隋代巢元方所著《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现存最早论述病因病机的专著,书中对许多外科疾病包括40余种皮肤病的病因病理进行了阐述,如指出疥疮由虫引起,对炭疽的感染途径认识到“人先有疮而乘马乃得病”。

(2)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临床实用百科全书。

*书中记述的手法整复下颌关节脱位,与西医学的手法复位相似;

*而其用葱管导尿治疗尿潴留的记载,比1860年法国发明橡皮管导尿早1200多年。

*该书记载的脏器疗法如食用动物肝脏治疗夜盲症等经验被后世医家证实了其科学性及有效性。

(3)此外,王焘的《外台秘要》载方6000余首,其中有不少是外科方剂。

4.宋元时期

(1)宋代对外科学贡献较大的有王怀隐的《太平圣惠方》。

*书中记载了痔、痈、皮肤病、瘰疬等外科病证治,

*补充和完善了判断外科疾病转归及预后的“五善七恶”学说,

*提出扶正祛邪、内消托里等内治法则。

*该书还记载了用砒剂治疗痔核的方法。

(2)金元时期,医学思想异常活跃,出现了金元四大家,这对当时的外科学发展也有较大的影响。

这一时期外科学的代表著作有:

陈自明的《外科精要》、朱震亨的《外科精要发挥》、齐德之的《外科精义》以及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

*以《外科精义》影响较大,他首次把26部脉象变化和外科临床紧密结合起来,还指出外科病是阴阳不和,气血凝滞所致,为外科整体观念的建立作出了贡献。

*《世医得效方》是一本创伤外科专著,对伤科的发展有很大贡献,其提出的对脊柱骨折采用悬吊复位法,比西方提出悬吊复位法要早600多年。

5.明清时期

中医外科学进入自身发展的黄金时期。

此时,外科专著大量涌现,名医辈出,学术思想活跃,出现了不同的学术流派。

(1)最有代表性的外科三大主要学术流派为:

以陈实功的《外科正宗》为代表的正宗派、以王维德的《外科全生集》为代表的全生派以及高锦庭的《疡科心得集》为代表的心得派。

(2)汪机的《外科理例》,主张外科病治疗“以消为贵,以托为畏”,并首创玉真散治疗破伤风。

(3)陈司成的《霉疮秘录》是我国第一部梅毒病专著,书中指出梅毒由性交传染且可遗传,并详细记录了应用砷、汞剂治疗梅毒的方法。

此外,吴谦等著《医宗金鉴.外科心法》、余听鸿著《外科医案汇编》等,至今仍是学习外科的重要参考书。

(三)中医外科学近代发展史

近代外科方面有代表性的专著如吴师机的《理瀹骈文》,该书集外治法之大成,主张以外治法通治内、外诸病,载方1500余首,以膏药疗法为主,治病范围遍及内、外、妇、儿、伤、五官等科。

此外,还有马培之的《外科传薪集》及张寿颐的《疡科纲要》等十几种外科专著。

二、中医外科学主要学术流派

中医外科学历史上最具影响的学术流派是明清时期的正宗派、全生派和心得派。

(一)“正宗派”

1.代表人物:

明·陈实功

2.代表著作:

《外科正宗》

3.学术特点:

(1)“列证最详,论治最精”,该书内容丰富,条理清晰,体现了明以前外科学的主要成就,对中医外科学的发展影响很大。

(2)重视脾胃,指出:

“盖脾胃盛则多食而易饥,其人多肥,气血亦壮;脾胃弱,则少食而难化,其人多瘦,气血亦衰。

故外科尤以调理脾胃为要。

(3)主张应用外治法和进行外科手术,外治法有熏、洗、熨、照、湿敷等,并记载手术方法14种。

(二)“全生派”

1.代表人物:

清·王维德

2.代表著作:

《外科全生集》

3.学术特点:

(1)主要学术思想为“阴虚阳实”论,创立了外科证治中以阴阳为核心的辨证论治法则,指出:

“红肿乃阳实之证,气血热而毒沸;白疽乃阴虚之证,气血寒而凝。

(2)对阴疽的治疗,提出以“阳和通腠,温补气血”法则;

(3)并主张“以消为贵,以托为畏”,反对滥用刀针;

(4)创立了阳和汤、阳和解凝膏、犀黄丸和小金丹等治疗阴疽名方,至今仍广为运用。

(三)“心得派”

1.代表人物:

清·高锦庭

2.代表著作:

《疡科心得集》

3.学术特点:

(1)“外疡实从内出论”,对外科病病因病机的阐释,注重外证与内证的关系,指出:

“夫外疡之发,不外乎阴阳、寒热、表里、虚实、气血、标本,与内证异流而同源者也。

(2)将温病学说引入外科病证治,用三焦辨证揭示了外科病因与发病部位的规律,指出:

“疡科之症,在上部者,俱属风温风热,风性上行故也;在下部者,俱属湿火湿热,湿性下趋故也;在中部者,多属气郁、火郁,以气火俱发于中也。

(3)在治疗上善于应用治疗温病的犀角地黄汤、紫雪丹、至宝丹等治疗疔疮走黄。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中医事业的发展,中医外科学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在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专科专病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一)学科建设:

1954年首先在北京成立中医研究院。

1956年,各地相继建立了中医学院,聘请了一批著名的中医外科专家到中医学院任教,开始较为全面系统地教授中医外科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

1988年南京中医学院还首次创办了中医外科专业,在中医外科学本科教育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

近年来,许多中医研究单位或医疗机构都设有中医外科,有些地方还成立了中医外科的专病研究所或医院,为中医外科的临床实践及科学研究提供了基地。

此外,中华全国中医外科学会设有疮疡、皮肤、肿瘤、周围血管、乳房病、男性病、蛇伤、小针刀等专业委员会,为广泛开展中医外科学术交流,促进中医外科学术的繁荣创造了条件。

(二)人才培养及教材建设

在人才培养和教材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几十年来,在总结历代医家外科专著的基础上,对中医外科学的理论体系及临床常见疾病的辨证论治规律进行归纳、总结,编写了中医外科学的系列教材。

从1960年中医研究院编著的《中医外科学简编》,到1960与1964年上海中医学院两次主编的《中医外科学》讲义,直至1980年广州中医学院主编的《外科学》(中医专业用),逐渐产生了全国中医院校中医外科学的统编教材。

中医院校使用的几个不同版本的《中医外科学》教材,各具千秋,带有各个不同时期、不同地方的风格,均为中医外科学的发展与中医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

目前,全国已有中医外科专业博士培养点6个和博士后流动站3个,为培养中医外科高层次人才奠定了基础。

(三)临床专科专病的研究与发展

在临床方面也取得了很大进展,主要体现在一些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专科专病的建设上,有些科研成果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1.急腹症:

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以中医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得以广泛开展,取得了一定成绩。

如应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通里攻下的方药,结合针灸、电针、穴位注射、耳穴压贴等方法,治疗急性阑尾炎、急性上消化道穿孔、肠梗阻等均取得了肯定的疗效。

中医中药作为一种治疗手段,有机地施用于某些急腹症的各型各期中,成为非手术综合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骨髓炎:

慢性骨髓炎的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显著成绩,尤其对于已有死骨、形成窦道者,局部以升丹为主的药捻蚀管祛腐,剔除小型死骨,中西药液冲洗,并配合内服清热解毒、祛瘀通络、补髓养血韵中药,可将治疗化脓性骨髓炎的总有效率提高到80%以上。

3.乳房疾病:

乳房疾病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对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研究,上海龙华医院将治疗肛瘘的挂线疗法运用于乳晕瘘管的治疗,手术简便,疗效好,并且大多可以保持乳房外形。

中医中药防治乳腺增生病取得了较大进展,以北京东直门医院研制的乳块消为代表,陆续出现了乳癖消、乳康片等。

实验研究表明,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病可能是通过调整性激素水平、平衡内分泌功能而发挥作用。

4.周围血管疾病:

中医治疗周围血管疾病利用外治与内治的综合优势,如中药内服或静脉滴注中药,外敷、药熏、药熨、药浸、药浴、针刺、艾灸等,必要时与手术、介入疗法并用,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不仅对疾病早期治愈率高,而且对疾病后期的治疗效果也比较理想,降低了复发率和致残率。

实验研究证实,中药有改善血管弹性以及抗凝、溶栓等作用。

5.烧伤:

对烧伤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中药制痂法和湿润暴露疗法的研究方面,中药制痂疗法使多数病例得以在痂下愈合,为深Ⅱ度烧伤的治疗提供了简便有效的方法;烧伤湿润暴露疗法是利用中药湿润烧伤膏,使烧伤疮面保持在暴露的、湿润而不浸渍的环境内修复,不仅具有抗感染、减少渗出、消炎止痛的作用,而且由于外敷药形成屏障,有防止疮面再感染及促进疮面愈合和上皮再生、减少疤痕形成的作用。

6.肛门直肠疾病:

中医治疗肛门直肠疾病取得了较大发展,采用切开挂线法解决了高位肛瘘的难治之点;外剥内扎术是治疗混合痔的改进手术,不仅疗效显著,而且防止了西医环切术后所导致的肛门狭窄、黏膜外翻等后遗症;消痔灵硬化剂注射治疗内痔效果满意,并得以推广。

7.男性病:

中医诊治泌尿男科疾病也取得了很大进展。

20世纪70年代初对尿石症采用中西医结合总攻疗法,提高了排石率、缩短了疗程。

对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表明,瘀阻、湿热及肾虚为其主要病理改变,治疗上以祛邪为主,或攻补兼施,并配合按摩、热敷、灌肠给药等综合疗法,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

在治疗男性不育症、性功能障碍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可喜成绩。

8.肿瘤:

应用中医药治疗肿瘤具有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及调整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

中医药配合手术、放疗、化疗,可以促进术后恢复,减轻毒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基础实验研究表明,中医药具有直接杀伤癌细胞、双向调节免疫功能、抗转移及诱导细胞分化等作用。

9.皮肤病:

在皮肤病的治疗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应用中医药提高了真菌病、湿疹、皮炎的临床疗效。

在中医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结缔组织疾病中,雷公藤制剂的运用对改善症状、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均有很好的作用。

从中草药中筛选抗艾滋病病毒药物,以期有效地改善艾滋病患者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将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中医药现代化战略的实施,我们相信中医外科学将会与时俱进,取得更大的成就。

第二章中医外科学范围、疾病命名及基本术语

第一节中医外科学范围

【目的要求】

1.了解中医外科的范围、特点、疾病命名原则。

2.掌握外科基本术语。

【教学内容】

1.介绍中医外科学的范围和特点。

2.举例说明中医外科疾病以部位、穴位、脏腑、病因、形态、颜色、疾病特征、范围大小、病程长短、传染性进行命名的原则。

3.讲解外科基本术语。

【教学时数】

0.5学时。

一、传统中医外科学的范围

中医外科学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经过长期临证经验的总结,从理论到实践不断充实和完善,逐步形成了具有独立性和显明特点的学科,成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医事分科最早始于周代,在《周礼·天官篇》中有疡医的记载,主治肿疡、溃疡、金疡和折疡。

金疡是指被刀、釜、剑、矢等利物所伤,折疡是指击仆、坠跌等所致的损伤。

唐宋时代,外科范围主要是疮疡及骨伤,包括肿疡、溃疡、皮肤病、骨折、创伤等。

元代医事则分为13科,将外科称金疮肿科,包括金镞与疮疡。

至明清时期,医事分科更细,骨伤、耳鼻咽喉、眼科等疾病一般开设专科分治。

这一时期,外科统称为疮疡科,其范围以疮疡、皮肤和肛肠疾病为主体,但在当时的许多外科专著中所论述的病种却大大超出这一范围。

如明代陈实功的《外科正宗》和清代高锦庭的《疡科心得集》中所论病种,除疮疡、皮肤、肛肠疾病外,还包括男性前阴、乳房、颈部、四肢等各部疾病以及金创、跌仆、烧伤、虫咬、岩瘤、内痈等。

顾世澄的《疡医大全》更是集古今医家之大成,论述范围涉及人体内、外各部疾病。

总而言之,传统中医外科学的范围虽然随着历代医事制度的变革而有所变化,但其学科界限划分的主要依据是指发于人体体表,一般肉眼可见,有形可征及需要以外治为主要疗法的疾病。

如疮疡、肛肠、皮肤、男性前阴、乳房、外周血管疾病、瘿、瘤、岩、口、眼、耳、鼻、咽喉等部位的疾病及跌仆闪挫、金刃损伤、水火烫伤、虫兽咬伤等等。

二、现代中医外科学的范围

由于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和渗透,确切地对中医外科学范围进行界定有一定难度。

根据国务院学位办公室下发的有关文件,中医外科学属于中医学的二级学科,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阐述外科疾病证治规律和预防保健的一门临床主干学科。

结合近几十年的临床实际和学科发展,现代中医外科学的范围在原来的基础上又有所更新和变化,其范围除了疮疡、乳房、瘿、瘤、岩、皮肤、肛肠、男性前阴、周围血管及其他外伤性疾病外,还应包括内痈(如肝痈、肠痈等)、急腹症、疝、泌尿生殖和性传播疾病等。

当然,学科范围的界定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学术的发展,各个学科都在不断分化,新的学科逐步产生。

因此,伴随着学科之间的渗透和融合,中西医互相取长补短,学科的内涵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有所变化和调整。

第二节疾病的命名原则

中医外科著作浩如烟海,加之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差别较大,气候不同,方言各异,而中医又以师承家授相传,所以外科疾病的命名繁多而不统一,并且存在同病异名、同病多名或异病同名等现象,给后学者带来一定困难。

一、中医外科疾病命名存在的问题

中医外科疾病命名繁多而不统一,存在着:

(1)一个病名包括多种性质疾病;

(2)同一性质疾病因部位、阶段、形态不同,而有几个病名;

(3)中西医外科之间病名相同而性质绝然不同的疾病等,这是外科领域中存在的一大问题,也是有待于今后解决的问题。

这给大家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

如:

尚《实》西医病名顾《实》中医病名

西医:

痈中医:

有头疽

西医:

蜂织炎、化脓性淋巴结炎中医:

西医:

颈部淋巴结结核中医:

瘰疬

有头疽——脑疽、搭手疽无头疽——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等。

二、中医外科疾病命名规律

然而,外科疾病的命名虽然繁多,但从其命名方法来看,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

一般是依据其发病部位、穴位、脏腑、病因、形态、颜色、特征、范围、病程、传染性等分别加以命名的。

以部位命名者,如乳痈、子痈、对口疽等。

以穴位命名者,如人中疔、委中毒、膻中疽等。

以脏腑命名者,如肠痈、肝痈、肺痈等。

以病因命名者,如破伤风、冻疮、漆疮等。

以形态命名者,如蛇头疔、鹅掌风等。

以颜色命名者,如白驳风、丹毒等。

以疾病特征命名者,如烂疔、流注、湿疮等。

以范围大小命名者,如小者为疖,大者为痈等。

以病程长短命名者,如千日疮等。

以传染性命名者,如疫疔等。

另外,两种命名方法同时应用者也经常存在,如乳岩、肾岩翻花等,既含有部位,又具有疾病的特征。

以上所述仅是外科疾病一般常用的命名原则,个别疾病的名称例外,但临床上应用较少。

第三节基本术语

在阅读中医外科专著中,常常会遇到一些专用术语,为了便于学习和领会其中的内涵,兹将临证中常用的基本术语介绍如下:

疡:

又称外疡,是指一切外科疾病的总称。

疡科即外科。

疮疡:

广义上是指一切体表外科疾患的总称;狭义是指发于体表的化脓性疾病。

肿疡:

指体表外科疾病尚未溃破的肿块。

溃疡:

指一切外科疾病溃破的疮面。

胬肉:

疮疡溃破后,出现过度生长高突于疮面或暴翻于疮口之外的腐肉,称为胬肉。

需要说明的是,中医眼科所讲的胬肉攀睛(即翼状胬肉)与外科所指的胬肉不尽相同。

痈:

痈者,壅也。

指气血被邪毒壅聚而发生的化脓性疾病。

一般分为外痈和内痈两大类。

外痈是指生于体表皮肉之间的化脓性疾患;内痈是指生于脏腑的化脓性疾患。

疽:

疽者,阻也。

指气血被毒邪阻滞而发于皮肉筋骨的疾病。

常见的有有头疽和无头疽两类。

有头疽是发生在肌肤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相当于西医的痈。

无头疽是指多发于骨骼或关节间等深部组织的化脓性疾病,相当于西医的骨髓炎、骨结核、化脓性关节炎等。

根盘:

指肿疡基底部周围之坚硬区,边缘清楚。

根盘收束者多为阳证,平塌者多为阴证。

根脚:

指肿疡之基底根部。

一般多用于有如钉丁之状粟粒状脓头的疔的基底根部的描述。

根脚收束多为阳证,根脚软陷为成脓,根脚散漫或塌陷者,多提示可能发生走黄。

应指:

指患处已化脓(或有其他液体),用手按压时有波动感。

护场:

“护”有保护之意,“场”为斗争场所。

所谓护场,是指在疮疡的正邪交争中,正气能够约束邪气,使之不至于深陷或扩散所形成的局部作肿范围。

有护场说明正气充足,疾病易愈;无护场说明正气不足,预后较差。

袋脓:

溃后疮口缩小,或切口不当,致使空腔较大,有如口袋之形,脓液不易排出而蓄积袋底,即为袋脓。

痔:

痔有峙突之意,凡肛门、耳道、鼻孔等人之九窍中,有小肉突起者,古代均称为痔。

如生于鼻腔内者称鼻痔(鼻息肉);生于耳道内者称耳痔(耳道息肉)等。

由于痔的发病以肛门部最多见,故归属于肛门疾病类。

漏:

指溃口处脓水淋漓不止,尤如滴漏。

它包括两种不同性质的病理改变,一是瘘管,指体表与有腔脏器之间的病理性管道,伴有脓水淋漓,具有内口和外口;或溃口与溃口相通的病理性管道。

二是窦道,指深部组织通向体表的病理性盲管,伴脓水淋漓,一般只具有外口而无内口,不与体内有腔脏器相通。

痰:

是指发于皮里膜外、筋肉骨节之间,或软或硬,或按之有囊性感的包块,属有形之征,多为阴证。

临证中以痰取名的疾病,归纳起来大致有两类:

一类是疮痨性病变如流痰、子痰等;一类是囊肿性病变如痰包、痰核等。

还有一些疾病虽不以痰命名,但其病因与痰有关,如气瘿、肉瘿等。

结核:

即结聚成核、结如果核之意。

是泛指一切皮里膜外浅表部位的病理性肿块。

非指西医之结核病。

如形容瘰疬肿大之淋巴结为“结核累累,有如串珠”,描述乳房内肿块性疾病之“乳中结核,形如梅李”等。

岩:

病变部肿块坚硬如石,高低不平,固定不移,形似岩石,破溃后疮面中间凹陷较深,状如岩穴,故称之谓岩。

岩与癌相同。

毒:

凡是导致机体阴阳平衡失调,对机体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统称为毒。

中医外科以毒取名的疾病很多,包括范围较广,通常是指有传染性的疾病,如时毒;或火毒症状明显、发病迅速的一类疾病,如丹毒;或某些疾病尚难以定出确切病名者,如无名肿毒等。

五善:

“善”就是好的征象,在病程中出现善的症状,表示预后较好。

“五善”包括心善、肝善、脾善、肺善、肾善。

心善为精神爽快,言语清亮,舌润不渴,寝寐安宁;肝善为身体轻便,不怒不惊,指甲红润,二便通利;脾善为唇色滋润,饮食知味,脓黄而稠,大便和润;肺善为声音响亮,不咳不喘,呼吸均匀,皮肤润泽;肾善为身无潮热,口和齿润,小便清长,夜卧安静。

七恶:

“恶”就是坏的征象,在病程中出现恶的症状,表示预后较差。

“七恶”包括心恶、肝恶、脾恶、肺恶、肾恶、脏腑败坏、气血衰竭(脱证)。

心恶为神志昏惚,心烦舌燥,疮色紫黑,言语呢喃;肝恶为身体强直,目难正视,疮流血水,惊悸时作;脾恶为形容消瘦,疮陷脓臭,不思饮食,纳药呕吐;肺恶为皮肤枯槁,痰多音喑,呼吸喘急,鼻翼煽动;肾恶为时渴引饮,面容惨黑,咽喉干燥,阴囊内缩;脏腑败坏为身体浮肿,呕吐呃逆,肠鸣泄泻,口糜满布;气血衰竭为疮陷色暗,时流污水,汗出肢冷,嗜卧语低。

顺证:

“顺”就是正常的征象,但并不是指生理功能的正常情况,外科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按着顺序出现应有的症状者,称为“顺证”。

如阳证疮疡表现为初起疮顶高突,红肿疼痛,根脚不散;脓成顶高根收,皮薄光亮,易脓易腐;溃后脓稠色鲜,腐肉易脱,肿消痛减;收口期疮面红活,新肉易生,疮口易敛。

逆证:

“逆”就是反常的征象,外科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不以顺序而出现不良的症状者,称为“逆证”。

如阳证疮疡表现为初起疮顶平塌,根脚散漫,不痛不热;脓成疮顶软陷,肿硬紫暗,不脓不腐;溃后皮烂肉坚无脓,时流血水,肿痛不减;收口期脓稀淋漓,新肉不生,色败臭秽,疮口难敛。

善证与恶证多指全身表现;顺证与逆证多指局部表现。

临证中善证与恶证、顺证与逆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所以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和护理措施,尽可能转恶为善,转逆为顺。

第三章中医外科疾病的病因病机

【目的要求】

1.掌握外科疾病的致病因素及特点。

2.掌握外科疾病形成、发展过程中的发病机理。

【教学内容】

1.致病因素:

阐明外感六淫、情志内伤、饮食不节、外来伤害、劳伤虚损、感受特殊之毒、痰饮瘀血等的致病特点。

2.发病机理:

从邪正盛衰、气血凝滞、经络阻塞、脏腑失和方面说明外科疾病的病理基础。

【教学时数】

1学时。

外科各类疾病大多生于体表,易于诊断,但每一种外科疾病都有其不同的致病因素,病因不同,发病机理也不同。

中医学历来主张“审因论治”,不同的病因病机,治疗方法也不同,因此,掌握病因病机对诊治外科疾病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一节致病因素

外科疾病的发生,大致有外感六淫、情志内伤、饮食不节、外来伤害、劳伤虚损、感受特殊之毒、痰凝血瘀等7个方面的因素。

一、外感六淫

在长期医疗实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