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清明》.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876561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大班教案《清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幼儿园大班教案《清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幼儿园大班教案《清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幼儿园大班教案《清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幼儿园大班教案《清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园大班教案《清明》.docx

《幼儿园大班教案《清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大班教案《清明》.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园大班教案《清明》.docx

幼儿园大班教案《清明》

幼儿园大班教案《清明》

幼儿园大班教案《清明》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

以下是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清明》,欢迎大家分享。

  1、体验音乐与古诗词的意境,学习在音乐的伴奏声中有节奏地吟诵古诗词,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作品。

  2、探索用动作表现音乐内容,愿意与同伴一起参与音乐活动进展表演。

  3、尝试根据古诗情境进展绘画。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让学生了解清明的习俗。

  1、幼儿在语言活动中已经会吟诵《清明》这首诗歌,并对清明节有一定的认识。

  2、材料准备:

《清明》图片,音乐,纸,颜料等

  1、在情境中创编动作,初步用动作表现诗歌《清明》

  师:

你们知道古诗里描绘的是哪个季节吗?

猜猜诗人杜牧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评:

古诗对幼儿来说是比较难以领会的,因此我决定用音乐,动作来帮助幼儿更好的体会古诗的含义)

  2、按节奏吟诵《清明》

  

(1)教师朗诵《清明》,同时出示图片,幼儿欣赏。

  (评:

在第一个环节中大部分使用听觉帮助幼儿理解,而在这个环节中我追加了视觉,运用图片帮助幼儿,更上一层楼。

  

(2)教师再次示范朗诵歌词,并以稳定拍的节奏配合拍手,幼儿跟随教师按稳定拍的节奏拍手。

  (评:

稳定的节奏帮助幼儿稳,准地熟悉古诗。

  (3)引导幼儿结合稳定拍,进展歌词的朗诵,注意重拍的运用。

  (4)教师用动作提示,与幼儿进展歌词的对答,教师说前半句,幼儿对下半句。

如,教师说“清明时节”,幼儿接“雨纷纷”,以此类推。

  (评:

以不同的方式帮助幼儿重复学习,记住古诗)

  (5)幼儿跟着音乐完整地朗诵,吟唱歌词。

  3、根据理解绘制图画

  幼儿根据自己对古诗的理解,画出他们想象中的《清明》图

  (评:

这个环节是自主性比较强的,希望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意愿,用画画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古诗的理解。

  4、交流欣赏

  幼儿介绍和欣赏小朋友的图画,加深对《清明》的理解。

  1、评价

  2、总结

  1、体验音乐与古诗词的意境,学习在音乐的伴奏声中有节奏地吟诵古诗词,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现。

  2、探索用动作表现音乐内容,愿意与同伴一起参与音乐活动进展表演。

  3、尝试根据古诗情境进展绘画。

  幼儿在语言活动中已经会吟诵《清明》这首诗歌,并对清明节有一定的认识。

材料准备:

《清明》图片,音乐,纸,颜料等。

  1、在情境中创编动作,初步用动作表现诗歌《清明》

  师:

你们知道古诗里描绘的是哪个季节吗?

猜猜诗人杜牧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2、按节奏吟诵《清明》

  

(1)教师朗诵《清明》,同时出示图片,幼儿欣赏。

  

(2)教师再次示范朗诵歌词,并以稳定拍的节奏配合拍手,幼儿跟随教师按稳定拍的节奏拍手。

  (3)引导幼儿结合稳定拍,进展歌词的朗诵,注意重拍的运用。

  (4)教师用动作提示,与幼儿进展歌词的对答,教师说前半句,幼儿对下半句。

如,教师说“清明时节”,幼儿接“雨纷纷”,以此类推。

  (5)幼儿跟着音乐完整地朗诵,吟唱歌词。

  3、根据理解绘制图画

  幼儿根据自己对古诗的理解,画出他们想象中的《清明》图

  4、交流欣赏

  幼儿介绍和欣赏小朋友的图画,加深对《清明》的理解。

  1、体验音乐与古诗词的意境,学习在音乐的伴奏声中有节奏地吟诵古诗词,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现。

  2、探索用动作表现音乐内容,愿意与同伴一起参与音乐活动进展表演。

  3、尝试根据古诗情境进展绘画。

  幼儿在语言活动中已经会吟诵《清明》这首诗歌,并对清明节有一定的认识。

材料准备:

《清明》图片,

  音乐,纸,颜料等。

  师:

你们知道古诗里描绘的是哪个季节吗?

猜猜诗人杜牧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1)教师朗诵《清明》,同时出示图片,幼儿欣赏。

  

(2)教师再次示范朗诵歌词,并以稳定拍的节奏配合拍手,幼儿跟随教师按稳定拍的节奏拍手。

  (3)引导幼儿结合稳定拍,进展歌词的朗诵,注意重拍的运用。

  (4)教师用动作提示,与幼儿进展歌词的对答,教师说前半句,幼儿对下半句。

如,教师说“清明时节”,幼儿接“雨纷纷”,以此类推。

  (5)幼儿跟着音乐完整地朗诵,吟唱歌词。

  幼儿根据自己对古诗的理解,画出他们想象中的《清明》图

  幼儿介绍和欣赏小朋友的图画,加深对《清明》的理解。

  1.理解四季轮换,感知清明是春天的节日,产生进一步探索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兴趣。

  2.喜欢古诗、古画等一些表达方式,在欣赏与体验中加深对我国节日文化的了解与喜爱。

  3.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

  清明上河图、有关清明照片。

  一、猜猜讲讲,理解四季轮换。

  1.演示画面一,看到这个图形你想到了什么?

  小结:

一年从1月开始,从12月完毕;新的一年又从1月开始,从12月完毕。

  2.演示画面二,现在,你们又想到了什么?

  小结:

一年有四季,一年中,我们从春天开始,然后经过夏天和秋天,紧接着是冬天,这之后又是春天。

一年又一年,季节就是这样在不停的交替着。

  3.演示画面三,前些时候我们在日历上发现了一些节气,想一想,她们可能会在什么季节?

  4.小结:

一年从春天开始,过了立春,是惊蛰,过了春分,是---,过了大寒,又是立春,节气能告诉我们季节的变化。

  二、看看找找,感知清明。

  1.现在我们处在什么季节?

  2.春天里除了有立春、惊蛰、春分这些节气,还有哪些节气?

(引出清明)。

  3.从文字上看,清明可能是什么意思?

  4.今天王老师准备了许多图片,请小朋友来找一找,哪些与清明有关?

幼儿分组商讨。

(再现与迁移已有经历:

咏柳、游园不值、清明时节等古诗)。

  5.小结:

清明不仅是春天的节气还是春天的重大的节日,是我们的节日。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踏青到大自然的怀抱,享受着春天温和的气候和万物苏醒带来的欢乐,感谢先烈、祖先给我们创造的美好生活。

  三、视听欣赏,感受传统艺术。

  1.清明这个节日在中国古代就有了。

中国古代的人不仅用文字、古诗记载了清明,还用绘画的方式进展了记录。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中国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名画,你们想不想看看那时清明节的热闹场面?

  2.幼儿欣赏《清明上河图》。

  3.提问:

有什么感觉或?

(帮助幼儿简单理解画面内容)

  4.教师朗诵古诗进展小结: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墓笙歌收拾去,万珠杨柳属柳莺。

  1、知道《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北宋时期的优秀绘画作品,感受画面所表现的繁荣与热闹。

  2、欣赏画面上的人、物及人们的活动,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画面的美。

  3、对方形、圆形,线条等涂鸦感兴趣,并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4、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展装饰。

  1、挂图16号。

  2、家长帮助幼儿了解北宋是我国古代的一个历史朝代,它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所在位置。

  3、画笔,画纸。

  一、谈话引出主题。

  小朋友,你们清明的时候会和家里人做什么?

你知道古时候的人们清明节期间做些什么吗?

我这里有一幅北宋时期著名画家张择端的.画,名字叫《清明上河图》,画的是北宋时期都城汴京的人们在清明节期间的活动。

这幅画很长,我们一起来欣赏其中的一部分画面。

(教师事先准备有关张择端的相关事迹)

  二、欣赏整体画面。

  教师出示挂图,提问:

这幅画画的是什么地方?

看来这幅画你有什么感觉?

(热闹,繁荣)

  三、欣赏画面中的人和物。

  幼儿观察讨论。

  提问:

画面中桥上、桥下及桥边各有哪些人?

他们在做什么?

他们的表情怎样?

他们的穿着打扮和我们有什么不同?

  那时候人们使用哪些交通工具?

  那时候的房子是什么样的?

你见过这样的房子吗?

在哪里见过?

和现在我们住的房子有什么不同?

  集体交流,进一步欣赏。

  各种人:

桥上的行人、卖东西的人、看热闹的人、桥下的人、船上的人、桥边店里的人。

  各种交通工具:

毛驴、马、独轮车、轿子、船等。

  各种建筑:

桥、茶馆、饭店等。

  四、总结。

  这幅画描绘的是一千年前北宋都城汴京(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开封)桥头繁荣热闹的景象。

这幅画总长528.7厘米,一共画了1643个人,每个人做的事情都不一样。

在我国历史上,没有一个画家能到达这样的水平,所以说《清明上河图》是和珍贵的。

现在它被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馆里。

  五、学学画画。

  幼儿选择画面中喜爱的人物、交通工具或建筑画一画,或将自己周围人们赶集、逛街的场景画一画,将幼儿的作品贴在墙上。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作品。

我请学生一边观看图片,一边找到课文中描写这一片段的文字,通过朗读,体会画作的内容。

接着,我让学生找出这副画的特点。

从而让学生比较好地理解了《清明上河图》的价值。

新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是大教育,要提倡穿插学习,我想:

只要学生学到了知识,得到了能力,课堂就是成功的。

  课前布置学生预习,了解《清明上河图》及其作者张择端的相关资料,上课已始让学生相互交流,到达资源共享。

在此根底上,根据阅读提示让学生读课文,整体了解这幅画,之后让学生自学,自读课文将字读准,并反复读文标出自已的感受,突出略读课文的特点。

在学生交流感受时,我再对学生的读进展指导,并引导看图,特别是图的长高,及图上的人物数量及牲畜的数量,当与现实的进展比较学生感知了图后,孩子们不禁对图有了一种佩服的感觉。

接着我让学生自已选自已喜欢的那一段仔细读一读体会一下。

结尾时对整篇课文进展了总结,分析了课文的描写顺序(总分的构造)。

最后是播放课件,欣赏古画《清明上河图》,并让学生谈谈感受,感悟我国古代人民的艺术才能,进而突出了教学重点。

这篇课文主要让学生欣赏图,通过图片播放,学生从整体感知,再详细出示部分图片让学生详细欣赏,结合作者的描述到达合作者共鸣。

与现实的进展比较学生感知了图后,学生们不禁对图有了一种佩服的感觉,还激发了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

  1、A段八拍一个乐句,乐句的前四拍是4下剪的动作,后四拍那么变一个造型。

  2、教师在B段中的示范动作尽量要优美。

用教师自己的体态去感染孩子。

  3、教师B段音乐中,做前、后、左转、右转吊线暗示,教师鼓励幼儿理解后应尽快按暗示的方向变化身体位置和姿势。

  1、感受乐曲的欢快气氛,体验与同伴一起合作扮演角色“放风筝”的快乐。

  2、通过观察教师的示范,掌握B段音乐老爷爷收放风筝的动作。

  3、倾听音乐,根据音乐的变化完整表现出放风筝的情景。

  1、音乐《放风筝》、风筝图片的PPT

  2、幼儿有过放风筝的经历

  1、导入:

  从前有一位老爷爷特别爱扎风筝,他扎的风筝啊栩栩如生、造型各异。

  (播放PPT,幼儿观察)

  老师出示四只不同种类的风筝图片。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老爷爷都做了哪些风筝呢?

  过渡语:

你们看哪些风筝来了?

它是怎样出来的。

  

(1)教师根据音乐变风筝造型,幼儿观察并发现教师变造型的规律。

  指导语:

老师的风筝是怎样变出来的的?

  

(2)幼儿边听音乐边按节奏变风筝造型。

  (l)继续讲述情境:

你们猗猜后来风筝们飞上天了吗?

可是没有老爷爷的线他们怎么飞得起来呢。

不过就在这时老爷爷回来了,他不但没有生气,还带着这些风筝在天上自由自在飞翔,这些风筝都很聪明,老爷爷风筝线往哪边扯,他们就往哪边飞。

他们飞啊飞直到,天黑才砸家呢。

  

(2)倾听音乐,幼儿当风筝,教师当老爷爷,师生一起坐在座位上随音乐节奏自由模仿风筝向不同方向飞的动态。

  

(1)教师当老爷爷,师生一起玩放风筝游戏1-2遍。

  

(2)教师引导幼儿发现按节奏、飞得有美感的“风筝”,并请其示范。

  (3)请个别幼儿上来当老爷爷放风筝。

  (4)重点练习如何当老爷爷来指挥风筝飞舞。

  (5)幼儿两两合作,一人当老爷爷,一人当风筝玩游戏。

  引导幼儿评价:

合作得怎样?

动作是否优美、是否有节奏、是否看了主人的指挥

  过渡语:

今天老爷爷扎了一条巨龙风筝,你们能把这个大家伙变出来吗?

  

(1)引导幼儿讨论:

如何变成一条龙,如何飞起来。

  

(2)教师当老爷爷,放飞“中国龙”。

  我的小花园

  大班音乐——《我的小花园》

  一、目的:

1、通过图谱教学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2、唱准弱拍起唱的歌曲,开展幼儿的节奏感。

  3、感受歌曲清新、优美的特点。

  二、准备:

1、花园情景图一张,节奏谱假设干,图谱一张;

  2、录音机一架,磁带一盒,钢琴一架。

  三、过程:

(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1、律动《舞》入室

  2、发声练习《逛公园》,要求愉快地演唱并唱准弱拍起唱的乐句。

  3、节奏练习:

  我的花园种满了什么?

(鲜花)

  0//0/

  ——————

  0X/XXXX/X0

  ——————

  这里有什么颜色的花?

(白花)

  0//0

  ————

  0X/XXX/X0

  ————

  那里有什么颜色的话?

(红花)

  0//0/

  ——————

  0X/XXXX/X0

  ——————

  

(二)结合图谱,理解内容

  1、出示图谱,引导幼儿观察。

  2、师有表情地示范清唱一遍歌曲,表现歌曲清新、优美、舒畅的特点。

  3、提问:

听了刚刚这首歌,你有什么感觉?

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三)学习歌词,掌握节奏。

  1、幼儿完整跟读。

  2、分句朗诵并根据歌词用体态节奏表示。

  3、幼儿根据图谱按节奏完整朗诵歌词。

  (四)熟悉旋律,学唱歌曲。

  1、按旋律朗诵歌词。

  2、提醒幼儿注意休止符,唱准弱拍起唱的乐句。

  3、认识图谱中“”(连贯)“”(放声唱)“”(弱拍起唱)的符号。

  4、重点练唱弱拍起唱的句子,引导幼儿利用打拍子的方法帮助掌握并唱准音。

  5、幼儿练唱,采用合唱、轮唱、分组唱、个别唱等形式学唱歌曲。

  (五)幼儿复习舞蹈《拾豆豆》。

  (六)律动《兔子舞》出室。

  一、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民歌的特点。

2.学习采茶舞的根本动作,乐意用舞蹈的形式表现情感。

二、活动准备:

1.乐曲:

《采茶扑蝶》2.能表现采茶情景的图片或音像资料三活动过程:

1.请幼儿欣赏乐曲《采茶扑蝶》,说说听完之后的感觉。

2.结合有关的图片或音像资料,讲述舞蹈动作及其所表现的采茶情景。

3.示范采茶舞,鼓励幼儿用不同的动作表现采茶、拔树枝、背着茶篮回家等情景。

4.在教师的提示下,想象蝴蝶出现的情景,讨论如何用舞蹈动作表现蝴蝶出现和扑蝶的情景。

(如蝴蝶飞得高,蝴蝶停下来,蝴蝶有飞走了等)5.鼓励幼儿随着音乐有节奏地舞蹈。

  音乐活动设计:

懒惰虫和勤快人

  1、在游戏中学唱歌曲,感受和表现歌唱中的弱起节奏。

  2、借助歌唱,动作表演和人际交流,体验和表现歌曲中的幽默。

  3、大胆仿编歌词,产生对“懒惰虫”的否认情绪,知道要做勤劳的孩子。

  师:

这是怎么了?

伸出我们勤快的小手,来一下吧!

  这里刚刚还好好的,怎么一下子变成这样了呢?

一定有个懒惰虫,让我来找找吧!

  1、教师清唱二遍,边唱边逐个指点幼儿,点到最后一幼儿问:

“你是不是懒惰虫?

  2、引出歌曲的图谱。

  师:

看来这个懒惰虫不是你们,那是谁呢?

她藏在哪里呢?

……哦,找到了,原来在这里呢!

  1、出示图谱,清唱歌曲一遍

  提问:

歌曲里唱了些什么?

(教师根据幼儿的答复用歌声回应)

  2、我再来唱一遍,你们仔细听一听,然后告诉我听了这首歌心里有什么样的感觉?

  (教师用肢体语言,边唱边表演有趣的动作)

  提问:

谁来告诉我你听了这歌,心里有什么样的感觉呢?

(有点滑稽、好笑、幽默、有趣)

  3、幼儿看图谱学唱

  4、看谱慢速唱一遍(懒惰虫很懒,我们唱懒惰虫的时候应该快些还是慢些呢)

  5、边表演边唱,选择幼儿自己创造的动作来演(我们一起来表演一下这个懒惰虫吧!

  1、提问:

你是懒惰虫吗?

那你在家会帮爸爸妈妈做什么呢?

幼儿自由答复:

  2、尝试创编第二段:

我是勤快人

  (教师选择幼儿的一种答复,出示图谱)

  看图谱跟唱:

  师:

刚刚×××说,她会洗手帕,我觉得她是个勤快的人,我要来唱唱最这个勤快人。

  ×××小朋友还会扫地,我们也来唱一唱会扫地的勤快人吧。

  边动作边唱

  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做一做这些勤快人吧。

  师:

除了洗衣服、扫地,你还会做些什么?

让幼儿尝试把说的唱进歌曲里。

  1、大家可真能干,本来这首歌是唱懒惰虫的,我们又给它编了第二段“勤快人”,那我们就把这首歌取个《懒惰虫和勤快人》的名字吧(出示歌名)

  2、一起把两段连起来唱一唱,随琴声完整唱一遍。

  3、集体表演:

  

(1)要求前奏做简单的动作,随音乐一起表演(提示:

表现出不同的速度和表情,第二段根据要求动作做)

  

(2)继续游戏:

教师用动作告诉幼儿第二段唱什么。

  (3)邀请爸爸妈妈、客人老师一起表演。

  1、点兵点将游戏中尽量让每个幼儿有游戏的时机。

  2、演唱歌曲部分:

幼儿边唱边做相应的动作。

  3、游戏形式逐渐递增,提高幼儿的参与兴趣。

  【活动准备】

  1、草帽17顶、老爷爷的装扮一套、带绳子的塑料筐两个。

  2、听过故事《猴子学样》。

  1、感受黄梅戏的曲调风格,体会其中的诙谐和幽默。

  2、尝试根据情节、角色创编动作帮助理解记和忆歌词。

  3、乐于参加戏剧表演,注意在游戏的过程中不要拥挤。

  1、欣赏黄梅戏《新猴子学样》,导入课题。

  (l)教师:

你们听过黄梅戏吗?

黄梅戏是安徽的一种地方戏曲。

  

(2)教师完整地表演黄梅戏《新猴子学样》,幼儿欣赏。

  2、初步熟悉歌词,理解戏曲内容,了解戏中角色。

  

(1)教师:

戏曲里表演的是什么故事?

  

(2)教师再次完整演唱并提出要求。

  教师:

戏曲里有哪些角色?

他们怎么唱的?

  3、幼儿初步学习戏曲中的对唱部分。

  

(1)教师:

老爷爷做了哪些动作?

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他心里是怎么想的?

  幼儿回忆戏曲中的爷爷角色唱段并学唱。

  

(2)教师:

小猴子怎么学样的?

师生互动,交换角色进展表演。

  (3)游戏“草帽在哪里”。

  以一对一、一对二、一对多人的递进的方式帮助幼儿掌捏对唱部分,注意根据幼儿的掌握情移时调整速度和韵味。

  4、幼儿尝试完整地演唱黄梅戏《新猴子学样》。

  5、师生分角色完整表演戏曲,鼓励幼儿根据歌词内容大胆表演。

  

(1)提出表演要求,幼儿进展黄梅戏表演唱。

  教师:

小猴子怎样发现草帽的?

他们说了什么?

  幼儿学说黄梅戏中的说白,并学唱戏曲中的猴子角色唱段。

  

(2)利用道具完整表演。

  (3)延伸游戏内容:

启发幼儿最后不再学样,改变故事的情节,激发幼儿游戏兴趣。

  摘草莓——大班幼儿歌曲教案

  活动

  在翻阅《歌唱活动》一书时,我看到了“摘草莓”这个活动,歌曲旋律很轻快、活泼;歌曲内容也有些情节性,易于孩子理解,很适合孩子来演唱。

但是,这个活动的第二声部设计得比较难把握。

于是,我针对自己班孩子的能力水平进展了全面修改,并开展了此活动,应该说活动选材的灵感完全学习,书本。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轻快的情绪,初步学习用两个声部进展演唱歌曲。

  2、在图谱的帮助下演唱歌曲。

  3、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歌唱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图谱。

  活动过程:

  练声。

  “孩子们,让我们先来亮一亮咱们的嗓子吧!

  学习歌曲。

  1、欣赏教师范唱,了解歌曲与内容。

  “今天,有位小姑娘,她也要上山摘草莓,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好听吗?

”“这首歌曲比较轻快,非常的好听。

歌曲的名字就叫《摘草莓》。

”出示背景图。

  2、再次欣赏教师范唱。

  “再来仔细地听一听,听听歌曲里唱了什么?

  根据孩子的答复,取出大图谱,放于黑板。

  摆放图谱。

  “谁来把这些图谱根据歌曲摆一摆?

”“摆得对不对呢?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4、看图完整演唱第一声部,将歌词与图谱匹配。

  “让我们看着图谱跟着老师轻轻地来唱一唱。

  三、练习两个声部。

  1、讨论、了解第二声部演唱的位置。

  “老师这儿还有一些小图谱,为了使歌曲更好听,我们还要在歌曲里参加小图谱,放在哪儿呢?

  “不仅要唱大图谱,还要唱小图谱,小图谱怎么唱呢?

  2、教师唱第一声部,并用体态提示幼儿演唱第二声部。

  “我们来试一试唱这首歌,你们唱大图谱,我来唱小图谱。

  3、将幼儿分成两个声部演唱2——3遍。

  “在唱歌的时候,我们要一边唱歌,一边听别人的声音,和别人的声音和谐一致就好听了。

  完毕:

“我们把这么好听的歌去唱给弟弟妹妹们听听吧!

  反思:

  1、图谱与歌曲的结合。

  在活动前,我准备了背景图、大图谱以及小图谱,活动中,我先利用大图谱来学习歌曲的第一声部,在用小图谱来学习歌曲的第二声部,吸引、调动孩子来参与活动,并通过摆一摆、看一看,使孩子们从中理解了歌词,记忆了歌曲。

  2、动作与歌曲的结合。

  由于孩子是初次尝试演唱两声部的歌曲,对于第二声部的切入,孩子们不能很好地把握节奏,所以在活动中我利用肢体动作来提示孩子,被分成两部分的孩子看了指挥就能很好地演唱歌曲了。

  3、活动流程层层递进,过渡流畅。

  用《摘苹果》的曲调来唱《摘草莓》练声,从两声部练声到学习新歌,再参加第二声部,环节层层递进、环环相扣。

  过渡时,紧接练声时的情景衔接道:

“有位小姑娘,她也要上山摘草莓”来引出新歌,引出老师的范唱。

在出示大图谱时,由于每张大图谱上有两句歌词,所以范唱完让孩子说,当孩子说出一句的时候,我会追问与之一起的另一句,“除了风轻轻吹,还有什么在飞?

”“什么在风中飘香味?

”“一颗颗红草莓好象什么?

唱了几次?

”等等语句组织得很自然、流畅。

  当然,“有完美的教案,没有完美的课堂。

”课堂是活的,总会存在一些缺乏,或者说有些地方可以上得更好。

在这个活动中,让孩子摆大图谱的时间控制得再短一点,再紧凑一些,在请两三个孩子摆完后,我就可以清唱来纠正孩子摆放的对错与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