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内容.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870509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72 大小:2.9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内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内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内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内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内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内容.docx

《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内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内容.docx(7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内容.docx

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内容

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资料

请各位教师务必按以下内容进行培训,主要培训网络操作和电子表格新内容,同时复习Word操作、PowerPoint操作及文件压缩操作。

其中,理论教学16学时(周六、日白天),上机练习15学时(周一、三、五、六、日晚上)。

建议16学时理论教学安排如下:

电子表格:

8学时

网络操作(结合Word、PPT操作):

8学时

培训纲要

一、电子表格

Excel是微软公司办公自动化套件Office家族成员之一,是一个通用的表格制作软件。

利用该软件,用户不仅可以制作各种精美的电子表格,还可以用来组织、计算、统计和分析各种类型的数据,方便地制作复杂的图表和统计报表,具有简便、易学、功能丰富等特点。

1.1创建工作簿

工作簿是Excel用来运算和存储数据的文件,每个工作薄都可以包含多个工作表,因此可以在单个工作簿文件中管理各种类型的相关数据。

1.1.1基本概念

在创建工作簿之前,先介绍一些有关工作簿和工作表的基本概念,以利于后面的学习。

Excel的基本信息元素包括工作簿、工作表、单元格和单元格区域等,下面分别进行介绍:

1.工作簿

在Excel中存储数据的基本单位是工作簿,每个工作簿通常由多张工作表组成,可在一个工作簿中管理多种类型的相关信息,工作簿文件扩展名为XLS。

2.工作表

工作表是一个由若干行和列组成的表格。

对于复杂的数据处理,如果涉及多个报表,可以在工作簿中建立多张工作表,并根据需要在多个工作表中建立链接,相互引用,合并计算,协同工作。

3.工作表标签

工作簿窗口底部的工作表标签上显示工作表的名称。

如果要在工作表间进行切换,请单击相应的工作表标签;也可在工作表标签上右击来添加、删除工作表,或对工表的改名。

Excel默认有三个名为Sheet1,Sheet2,Sheet3的工作表。

4.单元格

单元格是工作表各行列交叉的中间区域,是工作表的基本要素,也是Excel独立操作的最小单位。

用户可以向单元格中输入文字、数据、公式,也可以对单元格进行各种格式的设置,如字体、颜色、长度、宽度、对齐方式、表格线等。

单元格的位置是通过它所在的行号和列标来确定的。

例如,C10单元格是第C列和第10行交汇处的小方格.

5.单元格坐标

工作表每列分配一个列标显示在工作表网格的上方,列标从A一直到IV(A,B,…,Z,AA,AB,…AZ,BA,…,IA,IB,…IV)。

每行分配一个数字,以行号的形式显示在工作表网格的左边,从1到65536。

单元格坐标由其所在列标与行号组成,例如位于A列和第一行的单元格坐标为A1,称为单元格的名称。

在Excel中使用单元格坐标引用该单元格保存的数据。

6.编辑栏

位于Excel窗口上方的条形区域,用于输入、编辑单元格或图表中的数据及公式。

编辑栏显示了活动单元格中存储的常量或公式。

要想显示或隐藏编辑栏,请单击“视图”菜单中的“编辑栏”命令。

7.名称框

位于编辑栏左端的下拉列表框,用于指示当前选定的单元格、图表项或绘图对象。

名称框也就是单元格名,可在当前工作表或其他工作表中引用该单元格的值。

实例1.1(例题素材):

工作表Sheet1中单元格A1为100,B1为20,在C1单元格中输入:

=A1+B1,并回车,则C1的值等于120;

实例1.2(例题素材):

接上题,我们也可在工作表Sheet2中引用它们的值,在Sheet2的C10单元格中输入:

=Sheet1!

A1+Sheet1!

B1,则C10的值等于120。

(注意:

在当前工作表中引用其它工作表中要加上“工作表名!

”。

图3-1Excel窗口

1.1.2创建新的工作簿

启动Excel时,系统将自动创建一个新的工作簿,并在新建工作簿中创建三个空的工作表Sheet1.Sheet2、Sheet3,如果用户需要创建一个新的工作足可以用以下两种方法来实现:

1.单击“文件”-“新建”命令,在弹出的“新建工作簿”任务窗格中单击“新建”选项区中的“空白工作薄”超链接。

2.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新建”按钮。

用户可以随时保存工作簿,并在所建的工作簿取个文件名。

1.2单元格操作

1.2.1单元格的选择

1.单个单元格选择

用鼠标单击该单元格,此时对应的行号与列标用粗体显示,单元格坐标显示在名称框中。

如果要对单元格中的数据进行修改,则双击该单元格。

2.单元格区域选择

图3-2单元格区域选择

连续的一组单元格区域选择:

这样的一组单元格构成了一个矩形区域,Excel用构成该区域的对角顶点单元格坐标标识,如B1:

D4、D4:

B1、B4:

D1、D1:

B4表示同一个单元格区域。

可用鼠标沿矩形对角线拖曳进行选择,可从B1拖曳至D4产生(图3-2)。

注意:

“:

”与“,”的区别,如(B1:

D4)为一个矩形区域,而(B1,D4)为B1和D4两个单元格。

3.选择多个不相邻的区域

选择了某个单元格或单元格区域后,按住Ctrl键再选择新的区域。

如选择了B1:

D4后,按住Ctrl键从F3拖曳至G4产生的,观察其效果,书写形式为(B1:

D4,F3:

G4)。

4.选择行或列

整行或整列:

只需单击行号或列标。

相邻的行或列:

从起始行(列)拖曳至终止行(列)。

不相邻的行或列:

可按住Ctrl键选择。

1.2.2设置单元格格式

在Excel中,单元格是用来输入、生成和存放数据的,而数据具有一定的格式。

Excel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格式编排功能,使用这些功能既可以使工作表的内容正确显示,便于阅选、又可以美化工作表,使其更加赏心悦目。

例如,我们要创建一个员工信息工作表:

编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身高(m)

部门

工资

01001

林方圆

1960-11-12

1.735

技术部

2800.92

01002

张瑞

1980-04-06

1.702

技术部

1956.23

03001

陈丝丝

1976-06-13

1.718

办公室

2008.36

03002

王俊

1982-07-02

1.817

销售部

1900.20

06001

林娟

1972-08-19

1.620

销售部

2633.33

1.

图3-3单元格格式

设置数据类型

对于以上表格,在输入数据前我们应先考虑各列的数据类型及小数位数,形成统一的格式,Excel提供了设置单元格格式的对话框。

操作步骤:

选择要设置的列,如身高列—“格式”—“单元格”—“数字”—“数值”,小数位数3—确定。

(图3-2)

⏹编号列:

选定“文本”型,否则编号中的第一个0系统将默认为数值而省略;

工资列:

可用“数值”型或“货币”型,小数位数2位;

出生日期列:

可选用“日期”型或“文本”型;

其他列:

默认为“常规”或设置为“文本”型均可。

2.设置对齐格式:

设置单元格中文字的对齐格式。

3.设置字体:

包括设置文字的字体,大小,颜色等。

4.设置边框

Excel中默认的单元格的边线为虚线,预览或打印时是不出现的,若用户想打印预览边框,可在这个“边框”选项卡中设置边框的线型、粗细及颜色等。

1.2.3添加行列与单元格合并

1.添加行列

有时需要在已由的数据表中插入其他数据,可通过插入行和插入列来处理,只须右击当前行(列),在快捷菜单中选择“插入”,则可在当前行的上方(左边)插入空行(空列)。

2.合并单元格

选中要合并的多个连续单元格,点击格式工具栏上的“合并并居中”按钮

,就可将其合并成一个单元格。

例如要输入表格的标题等。

3.调整行高列宽

若要改变一行(列)的高度(宽度),则可将鼠标指针指向行(列)号间的分隔线,按住鼠标左键并上下左右拖动即可(或者用“格式”菜单中的“行”和“列”子菜单来完成)。

1.3公式与函数及其引用

分析和处理Excel工作表中的数据,离不开公式和函数。

公式是函数的基础。

它是单元

格中的一系列值、单元格引用、名称或运算符(+,-,*,/等)的组合,可以生成新的值。

函数是Excel预定义的内置公式,可以进行数学、文本、逻辑的运算或者查找工作表的信息,与直接使用公式相比。

使用函数进行计算的速度更快,同时减少了错误的发生。

1.3.1基本概念

1.公式

Excel中的公式是由数字、变量、函数和运算符等符号组成的序列,在建立一个公式时必须在单元格或编辑栏中先输入等号。

它可以对工作表数值进行加、减和乘等运算,也可以引用同一工作表中的其他单元格、同一工作簿不同工作表中的单元格或者其他工作薄中工作表的单元格数据。

实例1.3(例题素材):

下图3-4是2006年某公司在各地区的产品销售情况,请用公式法计算各地区销售合计。

操作步骤:

单击B6单元格;输入公式:

=B2+B3+B4+B5;回车。

结果见图3-5。

2.函数fx

函数是Excel系统内部提供的公式,共有200多个函数,利用这些函数可以进行数学、文本、逻辑等的运算或查找工作表的信息。

与直接用公式计算相比,函数计算更精确。

用户可函数对单元格区域进行计算,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常用的函数

SUM:

求和;

AVERAGE:

求平均值;

COUNT:

计数,一般用于统计行的数目;

MAX:

求最大值;

MIN:

求最小值;

SIN:

求正弦函数。

⏹函数应用

如果能记住函数的名称与参数,直接从键盘输入也许是最快捷的方法。

所有的函数都是由函数名和位于其后用括号括起来的一系列参数组成的,如:

SUM(A1,A2,A3,A4),SUM(A1:

A4)。

但用户对函数名的拼写及参数的引用经常出错,可使用Excel菜单操作:

“插入”—“函数”—在插入函数对话框中选择类别和选择你所要的函数—“确定”。

实例1.4:

在上例中,请用函数法计算各地区销售合计。

操作步骤:

单击B6单元格—单击菜单“插入”—“函数”—在插入函数对话框中“选择类型”为:

常用函数—“选择函数”为SUM—“确定”—在“函数参数”对话框中观察自动选择的正确与否,错误错误修改,正确的话按“确定”,结果见图3-5。

3.引用

公式中的变量是单元格或单元格区域时,称为引用。

引用使公式的值随着单元格或单元格区域的值的变化而变化。

在公式应用中,某个单元格中的引用方式,可能要复制到其他的单元格中去。

Excel通过相对引用、绝对引用实现。

相对引用:

在单元格中创建公式时,单元格或单元格区域的引用通常与该单元格的相对位置有关。

例如,单元格B6包含公式=A5;Excel将计算出A5与B6的相对位置,即B与A的列差为1,6与5的行差为1,因此取单元格B6的上一行、上一列单元格(即B6左上方的单元格)的数值,填入B6。

这就是相对引用。

在复制包含相对引用的公式时,Excel将自动调整公式中的引用,以便引用相对于当前公式位置的其他单元格。

单元格B6中含有公式:

=A5,A5是B6左上方的单元格,当公式复制至单元格B7时,其中的公式已经改为=A6,即单元格B7左上方单元格处的单元格。

绝对引用:

如果在复制公式时不希望Excel调整引用,那么要使用绝对引用。

例如,如果公式为单元格A5乘以单元格C1(=A5*C1),在将公式复制到另一单元格时,则Excel将调整公式中的两个引用。

如果不希望C1起相对变化,可以在不希望改变的引用前加上美元符号($),这样就能对单元格C1进行绝对引用。

即在公式中加入美元符号:

=A5*$C$l。

4.填充柄

单元格右下角的一个黑点,当鼠标移动到该处时,鼠标的形状由原来的空心十字变成了实心黑十字。

用处:

是可复制并引用来自上下左右的内容和公式

用法:

是在实心黑十字处压住鼠标的左键并拖动到要复制的位置。

实例1.5(例题素材):

下图3-6是2006年上半年某公司在各地区的产品销售情况:

(1)在H列添加“各区合计”列,在第6行添加“月合计”行;

(2)计算月合计;(3)计算各区合计。

图3-6原始数据

操作步骤:

(1)在H1单元格中输入:

各区合合计,在A6单元格中输入:

月合计;

(2)先在B6单元格中用函数法计算出“一月份”的合计值,结果见图3-7,将鼠标移至B6单元格右下角的黑方块上,此时鼠标变成黑十字(填充柄),压住鼠标左键并水平拖动填充柄到G6单元格,这样,B6但单元格中的公式就被引用到C6,D6,…,G6单元格中;(3)根据第二小题方法,自行练习。

图3-8绝对引用

图3-7相对引用

实例1.6(例题素材):

下图3-8是2006年某公司在各地区的产品销售情况,请计算各地区销售额占该年销售总额百分比(两位小数)。

操作步骤:

(1)先在合计行计算销售总额;

(2)在C2单元格中输入公式:

=B2/$B$6,然后拖动填充柄到C5单元格;(3)选择C列,设置单元格数据格式为“百分比”及小数位数为2。

注意:

这里应该用绝对引用,如果用相对引用C2=B2/B6,那么当使用填充柄将C2引用到C3,有C3=B3/B7,而B7目前并没有值(默认为0),这样0当分母显然是错误的。

1.3.2两个统计函数

Excel提供了许多统计函数,这里介绍两个常用的统计函数。

1.相关系数

函数格式:

CORREL(Array1,Array2);

函数功能:

求出两组数据的相关系数,就是两组数据关系的密切程度,越趋近于1表示关系越密切。

实例1.7(实例素材):

计算下列工作表中在H8单元格中计算“平均收入”与“一月”的相关系数。

操作步骤:

单击H8单元格—单击菜单“插入”—“函数”—选择“统计”函数中的CORREL—在“函数参数”对话框,单击数组Array1刷入“平均收入”列的数据区域(H2:

H5),单击数组Array2刷入“一月”列的数据区域(B2:

B5)—“确定”(备注:

Array1和Array2两列数据刷入的先后次序,不影响最后的统计结果),结果见图3-9。

图3-9相关系数

2.预测函数

函数格式:

FORECAST(X,Array_y,Array_x);

函数功能:

根据以往的数据,对未来的发展给出一个预测值。

实例1.8(实例素材):

根据2004,2005,2006三年销售量,预测2007年各地区的销售量。

操作步骤:

单击E2单元格——单击菜单“插入”——“函数”——选择“统计”函数中的FORECAST——在下图中分别刷入如下的数据区域,但要注意相对引用和绝对引用的区别,这就是为什么下图3-10中有些区域应加上“$”的原因,最后“确定”。

(备注:

X为预测结果所在的列名称;K_y为预测所需要的现有数据,K_x为预测所需要的现有数据的列名。

而后再次点击“插入”-“函数”可对选择的单元格区域作修改)

图3.10预测函数

注意:

在使用函数时一定要看清默认的单元格区域是否正确,不正确的修改它即可。

1.3数据清单与填充

1.数据清单

数据清单是用来浏览数据或添加、删除一组数据。

具体作法:

先选择一个包括表头和部分数据组区域——单击“数据”菜单—“记录单”——出现一个对话框(包括相关字段、及一些按钮),接着作相应的操作。

2.填充

图3-11序列填充

其功能是将某些具有一定规律的单元格内容用“填充柄”来填充附近单元格的值。

例如:

在A1单元格中输入:

星期一。

往右或往下拖曳填充柄就有:

星期二、星期三、……。

还有一种方法是从菜单“编辑”—“填充”—选择“等差”、“等比”、“步长”等例如:

在A1单元格中输入:

1,选择A1:

A10单元格区域,操作如图3-11。

(备注:

生成一个序列很好用)

1.4排序

我们在WORD中也曾用到排序功能,但其功能较弱。

EXCEL具有较完善的排序操作。

1.对某个字段进行排序,切记一定要选择一个完整的排序区域,使其它相关的数据相应随着排序。

2.是否有标题行的区别,若有标题行,则标题行不参加排序;否则,标题行也参加排序。

这里的标题行是指各列的标题。

实例1.9(例题素材):

(1)对“工资总额”进行降序排列;

(2)主排序为“单位”,升序,次排序为“工资总额”,降序。

操作方法:

选择A2-G13单元格区域—单击菜单“数据”—“排序”—根据题目要求选择排序关键字、升降序等。

1.5数据筛选

筛选数据清单可以使我们快速寻找和使用数据清单中的数据子集。

筛选功能可以使Excel只显示出符合我们设定筛选条件的某一值或符合一组条件的行,而隐藏其他行。

在Excel中提供了“自动筛选”和“高级筛选”命令来筛选数据。

一般情况下,“自动筛选”就能够满足大部分的需要。

不过,当我们需要利用复杂的条件来筛选数据清单时,就必须使用“高级筛选”才可以。

1.自动筛选

先选择要筛选的一列或几列,单击“数据”——“筛选”——“自动筛选”,接下来可以点击该列上的下三角形,作特定的选择,如自定义等。

实例1.10(例题素材):

列出成绩工作表中“高数”不及格的考生情况。

2.高级筛选

自动筛选每次只对单列进行操作,如果要对多列进行选择,那就需要用到高级筛选。

在作高级筛选之前,必须先在当前表中的空白处创建一个条件区域。

实例1.11(例题素材):

列出成绩工作表中“高数”、“英语”都及格且总分在230以上(含230)考生情况。

操作步骤:

(1)根据题意创建一个条件区域G1-I2如右图3-12所示;

(2)选择要筛选的数据区域A1(表头)-E12;(3)单击“数据”—“筛选”—“高级筛选”—刷入条件区域—“确定”。

图3-12高级筛选

3.取消筛选

在“数据”—“筛选”—“全部显示”,可以取消“自动筛选”和“高级筛选”,并显示全部全部数据。

1.6分类汇总

分类汇总顾名思义就是先分类,而分类的意思在这里解释为排序,排序后才能汇总,这里汇总的意思有:

求和,求平均值,计数,最大值等等。

操作方法:

单击菜单中“数据”—“分类汇总”—“选择分类字段”(也就是排序的字段)—确定数据的汇总方式:

如总和、计数、平均值、最大或最小值—选择要汇总的数据(要的打勾,不要的不打勾)—“确定”。

实例1.12(例题素材):

计算各职称的人数。

操作操作:

(1)先对职称进行排序(升序,降序均可);

(2)按以上方法在“分类汇总”对话框(图3-13)中选择字段:

职称,汇总方式:

计数,选定汇总项:

在职称前打勾;最后“确定”即可。

图3-13分类汇总一

实例1.13:

计算各单位的工资总额。

(1)

如果已经存在某一分类汇总,如果分类的对象未更改,则可直接在原有汇总的基础上作另一项汇总。

如计算各职称工资的平均值等,并选择“不替换当前的分类汇总”——“确定”,即可。

对职称进行排序(升序,降序均可)按以上步骤进行得到如下结果。

若改变了分类的对象,如本题分

类对象为“单位”,进入下一步;图3-14分类汇总二

(2)可删除原有的分类汇总或直接对“单位”进行排序……,汇总结果见图3-14。

注意:

汇总后的数据如果要生成图表,一般用按Ctrl键选择必要的数据或数据区域。

1.7数据透视表

分类汇总每次只对一个对象进行分类及汇总,对于多个对象的统计操作可用数据透视表来完成。

操作方法:

选择对象区域—“数据”—“数据透视表和图表”—查看区域选择的正确性与否—“下一步”—“布局”—选择必要的页、行、列字段到指定位置—选择数据:

将要统计的字段拖放到数据区——用双击可改变确定数据的汇总方式:

如总和、计数、平均值、最大或最小值等——确定“数据透视表显示位置”(新建工作表和现有工作表)——“确定”。

实例1.14(例题素材):

用数据透视表计算各职称的人数以及各单位的工资总额,页字段为“姓名”,列字段为“职称”,行字段为“单位”,并将结果存放到名为“数据统计”的新工作表中。

操作步骤:

(1)根据上面的操作方法到“布局”对话框——将“姓名”拖到“页”,将“单位”拖到“行”,将“职称”拖到“列”——再将“职称”拖到“数据”区,双击,选择汇总方式为“计数”,将“工资总额”拖到“数据”区,双击,选择汇总方式为“求和”,最后“确定”,得到下图3-15:

图3-15数据透视表

(2)最后系统会自动生成一个新工作表Sheetx,把工作表的名称改为“数据统计”,完成。

如果要求结果存放在“原有工作表”,那么就在当前工作表中刷出按要求的矩形区域即可。

1.8图表

对于数据表格来说,图表是提供信息的一条有效的途行,通过图表可以迅速、准确地获取大量的数据信息。

同普通的数据表格相比,采用图表将使得枯燥乏味的数据资料变得形象、直观,易于理解。

在Excel中,提供了多达十几种类例的图表。

对任何一种图表来说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在使用图表表现数据之前,行先需要解决好如何根据不同的数据类型选择合适的图表。

1.8.1常用图表简介

1.柱形图

柱形由横轴和纵轴组成。

用来显示一段时期内数据的变化或者描述各项之间的比较。

分类项水平组织,数值项垂直组织。

这样可以强调数据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例如柱形图可以用于对比几个地区在一年四季中销售情况的差异;

2.条形图

条形图和柱形图相似,都注重录据的比较,只是在条形图中分类项为垂直组织,数值项为水平组织。

这样可以突出数值的比较,而淡化数值随时间变化;

3.折线图

折线图用来比较等间隔上数据的变化趋势。

拆线图主要适用于显示产量、销售额或股票市场行情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4.饼图

饼图是将圆形分成若干个扇区,一个扇区表示某组数据系列中的一项数据。

它能够显示数据系列中每一项占该系列数值总和的比例关系(百分比)。

它一般只显示一个数据系列,在需要突出某个重要数据项的时候十分有用。

1.8.2图表操作的基本方法

使用菜单“插入”—“图表”命令打开“图表向导”,并根据向导来完成,一般分为五个步骤。

选择正确的数据区域;

选择图表类型,根据不同的需求建立相应的图表;

分清要表示的是行还是列上的数据,以图例为准;

给生成的图表设置图表选项,包括图表的标题、坐标轴、是否显示图例等选项。

在要制作的图表中,不显示图表的图例、数据表,显示数值轴上的主要网格线,其他的选项取默认值;

选择图表的存放位置。

可以生成一个新的工作表放置图表,也可以将图表作为一个对象插入到原有的工作表中。

1.8.3图表应用

实例1.15(例题素材):

作出各省销售额的比例饼图图表,显示百分比,图表放在当前工作表的A10-D18单元格内。

实例1.16(例题素材):

作出各省销售额的折线图图表,图表标题为:

“各省销售额折线图”,并存放在新工作表中,取名为:

“各省统计图”。

实例1.17:

作出依省份各月的数据点折线图图表,图表放在当前工作表的A19-E25单元格内。

在本题中要特别注意:

图表表达数据源应该产生在“列”上,而上题应该是行。

主要可根据图例内容来决定并更正。

实例1.18(例题素材)根据实例3.12的分类汇总结果,作出各职称人数的比例饼图图表,数据标志为“显示值“,图标并存放在新工作表中,取名为:

“各职称统计”。

(这里主要问题是在数据的选择方式上,结合Ctrl选择必要的不连续的数据)

实例1.19(例题素材):

作出四季港湾的收盘价的走势图。

我们知道对于走势图最好的图表类型为折线图,经编辑后的结果如下:

上机练习

Excel实验一

在Excel中打开“实验材料”文件夹中ex01.xls工作簿,要求完成如下操作:

(1)利用数据记录单在“产品”工作表第8—10行补充如下数据;

A-7刘七CD-45640014.15

A-8白云飞AB-12315036.75

A-9孙刚EF-78930022.5

(其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