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理学讲稿第一章 肌肉活动的能量供应.docx
《运动生理学讲稿第一章 肌肉活动的能量供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动生理学讲稿第一章 肌肉活动的能量供应.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运动生理学讲稿第一章肌肉活动的能量供应
第一章肌肉活动的能量供应
教学目标:
一、掌握肌肉活动时直接能源和间接能源的来源及其相互关系。
二、了解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过程;理解糖、脂肪、蛋白质及水、盐在体内的作用和代谢过程。
三、掌握人体内三种供能系统的供能特点及其与运动的关系。
四、了解肌肉活动时能量的代谢特征;掌握能量连续统一体理论及其在体育运动实践中的应用。
五、了解肌肉活动时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及其分析。
教学重点:
一、肌肉活动的直接能源和间接能源及其相互关系。
二、人体内三种供能系统及其与运动的关系。
三、能量连续统一体理论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一、糖、脂肪、蛋白质的代谢。
二、三种供能系统与运动的关系和能量连续统一体的应用。
教学内容:
第一节肌肉活动的能量来源
一、物质能量代谢概述
(一)物质代谢:
人体与周围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的物质交换。
(包括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
(二)物质代谢的过程:
1.消化与吸收(自学教材P13-15)
2.中间代谢:
物质在体内组织细胞中的合成与分解过程。
3.代谢尾产物的排泄(详见第八章)
△自学并回答问题:
(1)什么是消化?
分为哪两种方式?
人体内主要消化的部位有哪些?
简述消化的过程?
(2)什么是吸收?
人体内营养物质的吸收部位主要有哪些?
(三)能量代谢:
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的能量的释放、贮存和转移的过程。
(四)拓展内容—酶:
1.概念:
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1)使人体能在常温下完成各种化学反应。
(2)目前有2000多种,只能提取、不能合成。
2.种类:
(1)单纯酶:
酶分子完全由蛋白质组成。
(2)结合酶:
(复合酶)酶分子由蛋白质和非蛋白质物质共同构成。
3.酶的活性及活性中心:
(1)酶的活性:
指酶的催化能力。
(2)酶的活性中心:
酶分子与底物结合并起催化作用的区域。
4.酶的作用原理:
分两步
(1)酶分子与底物结合为中间产物。
(2)中间产物再分解为生成物并释放出酶。
5.酶的作用特点:
(1)不稳定性:
指其活性受温度、酸碱度、浓度等影响而变化。
(2)高效催化能力:
可高出一般催化剂106--1010倍。
如催化CO2+H2O→H2CO3较在体外快107倍。
(3)酶的特异性:
酶对底物有严格的选择性。
6.影响酶作用的因素:
(1)底物浓度:
底物浓度适当增加,可提高反应速度。
(2)酶的浓度:
酶的浓度越高反应越快。
(3)温度:
在0--40℃之间,最适合温度大多在37℃。
低温不损坏酶的结构,使酶暂时失活。
高温使酶变性,彻底失去活性。
(4)酸碱度:
最适合PH值为7--7.35。
7.运动训练对酶的影响:
(1)训练可提高酶的活性。
(2)不同形式的训练可提高不同酶的活性。
①耐力训练可提高氧化酶的活性。
如柠檬酸合成酶活性提高2倍,SDH(琥珀脱氧氢酶)活性提高,脂肪酶活
性提高2--4.5倍,增强了有氧工作能力。
②力量和速度训练可提高ATP酶和CPK酶的活性。
二、能量的直接来源和间接来源
(一)能量的直接来源--ATP
1.三磷酸腺苷ATP
一个大分子腺苷和三个磷酸根组成,磷酸根之间的结合键蕴藏着大量的化学能。
每克分子ATP末端键断裂时可释放自由能29.3—50.2千焦(7—12千卡)。
2.ATP的分解与合成
ATP←→ADP+Pi+E,
2ADP←→ATP+AMP,CP+ADP←→C+ATP;
△ATP存在于细胞中,含量较少,2--5mg/㎏肌肉(24.4mmol/㎏干肌),以最大功率输出仅能维持1--3秒。
必须是边分解边合成的过程。
ATP的分解与合成即是高能键的断裂与再连接的过程(在活细胞中永无休止)。
(二)能量的间接来源--糖、脂肪、蛋白质
磷酸肌酸(CP)、糖、脂肪、蛋白质的分解释放能量供ATP再合成。
由于CP在体内含量有限,故不列入间接来源。
三、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
(一)糖代谢
1.糖在体内的存在形式:
(1)糖元:
由葡萄糖组成的大分子多糖。
(葡萄糖为单糖)
主要存在于肝脏(肝糖元)和肌肉(肌糖元);肝糖元含量占肝重的5%左右。
(成人肝重1--1.5㎏)。
肌糖元含量占肌肉湿重的1--2%,剧烈运动后,肌糖元可减少70--80%,肝糖元也大幅度降低。
(2)血糖:
指血液中的葡萄糖。
健康人空腹时血糖水平为80--120mg/100ml。
*血糖来源:
(1)肠道对糖类的消化吸收;
(2)肝糖元分解。
2.糖在体内的作用:
(1)人体组织细胞的结构成分。
(糖蛋白、糖脂、核糖……)
(2)能量的主要来源,占70%;(最经济的能源物质)
(3)可转变为蛋白质和脂肪。
3.糖在体内的代谢过程:
(1)分解代谢:
①有氧氧化:
糖元或葡萄糖在有氧气的条件下,彻底氧化而生成CO2和H2O并释放大量能量的过程。
糖元(葡萄糖)→丙酮酸→乙酰辅酶A→三羧酸循环→CO2+H2O+E
△三羧酸循环:
是三大代谢产物彻底氧化的唯一途径。
是乙酰辅酶A、草酰乙酸和柠檬酸的循环化学反应。
消耗乙酰辅酶A,放出大量能量。
由于反应的第一步是形成具有三个羧基的柠檬酸,故称为三羧酸循环。
②无氧氧化—糖酵解
指人体在缺氧或氧供应不足时,组织细胞内的糖元仍能经过一定的化学反应,
产生乳酸并释放一定能量的过程。
糖元→丙酮酸→乳酸+E
△说明:
1分子葡萄糖完全氧化放出的能量可生成38分子ATP,而1分子葡萄糖酵解放出的能量只能生成2分子ATP,并产生2分子乳酸。
A、乳酸的去处:
堆积在肌肉中和进入血液;
B、生成的含义是ADP→ATP。
(2)合成代谢(拓展内容):
①糖异生作用:
非糖物质生成糖的过程。
肝脏能将甘油、脂肪酸、乳酸、氨基酸转变为肝糖元。
(肝内有异生酶体系),饥饿或中毒时,肾和肌肉也可进行一定的糖异生。
△糖异生的意义在于:
弥补体内的糖量不足和消除体内代谢物质—乳酸(避免能源物质的损失)。
②乳酸循环(Cori氏循环):
表明了肌糖元、血糖、肝糖元和乳酸的转换关系。
△肌糖元不能直接变成血糖,
血糖可变为肌糖元。
(骨骼肌内没有
磷酸葡萄糖酶)
4.运动与血糖的变化:
(1)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①来源:
食物、肝糖元。
②去路:
A、氧化供能;B、合成糖元;C、合成非糖物质;D、随尿排出。
(2)血糖与运动的关系:
①短时间剧烈运动后血糖浓度上升。
(交感—肾上腺系统兴奋性增加,促进肝糖元分解所致)
②长时间运动后血糖含量下降。
(血糖氧化和补充至肌糖元的量大于肝糖元分解入血的量)
③长距离(大于1小时)比赛前15min或2h服一定量糖可提高运动能力。
(肌糖元贮量是运动员速耐和耐力素质的物质基础。
优秀运动员肌糖元储量可达700克)
原因:
15min时,正好吸收入血,2h已完成肌糖元或肝糖元的合成。
如果在1h内服糖会产生胰岛素效应,使血糖下降。
④服糖量一般为1g/㎏体重,不能超过2g。
如果超过2g/㎏体重,运动员会产生胃部不适并伴有头晕、恶心等。
(因为可以使胃或血液长时间处于高渗状态,产生吸水效应和电解质紊乱等,同时血流速度减慢,给心脏造成负担。
)
●拓展:
运动与补糖
(1)补糖时间与补糖量
•目前一般认为,运动前3-4小时补糖可以增加运动开始时肌糖原的贮量。
运动前5-15分钟内或运动开始时补糖效果较理想。
一方面,糖从胃排空→小肠吸收→血液转运→刺激胰岛素分泌释放,需要一定的时间;另一方面,可引起某些激素如肾上腺素的迅速释放,从而抑制胰岛素的释放,使血糖水平升高;同时还可以减少运动时肌糖原的消耗。
•应当注意的是,在比赛前一小时左右不要补糖,以免因胰岛素效应反而使血糖降低。
•进行一次性长时间耐力运动时,以补充高糖类食物作为促力手段,需在运动前3天或更早些时间临时食用。
在长时间运动中,如马拉松比赛,可以通过设立途中饮料站适量补糖。
运动后补糖将有利于糖原的恢复。
耐力运动员在激烈比赛或大负荷量训练期,膳食中糖类总量应与其每日能量消耗的70%,有利于糖原的恢复。
•运动前或赛前补糖可采用稍高浓度的溶液(35%-40%),服用量40-50克糖。
•运动中或赛中补糖应采用浓度较低的糖溶液(5%-10%),有规律地间歇补充,每20分钟给15-20克糖。
(2)补糖种类
•低聚糖是一种人工合成糖(目前多使用由2-10个葡萄糖单位聚合成的低聚糖),渗透压低,分子量大于葡萄糖。
研究表明,浓度为25%的低聚糖的渗透压相当于5%葡萄糖的渗透压,故可提供低渗透压高热量的液体,效果较理想。
•对糖原恢复的研究发现,淀粉、蔗糖合成肌糖原的速率大于果糖,但果糖合成肝糖原的效果则比蔗糖或葡萄糖为佳。
因此,补糖时应注意合理选择搭配糖的种类,同时,运动员膳食中应注意保持足够量的淀粉。
5.糖代谢的调节(拓展):
(1)神经系统对糖代谢的调节
血糖低于70mg/100ml血液时,糖中枢兴奋,可加速糖元分解。
(2)内分泌对糖代谢的调节
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甲状腺等都可以调节血糖浓度。
(3)肝脏调节。
(4)肾调节(160mg%为肾糖阀)。
(二)脂肪代谢:
1.脂类在体内的存在形式与生理作用:
(1)存在形式:
脂类是指脂肪和类脂的总称,是一类不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的有机化合物。
人体内脂类简称体脂。
①脂肪:
甘油三酯。
贮存于脂肪组织,称为贮脂,又称可变酯。
是体脂的主要部分,参与氧化供能。
②类脂:
固醇、磷脂和糖脂等,是组织细胞的组成部分,又称为固定脂或基本脂(不受营养状况和机能活动的影响)。
(2)生理功能:
①是细胞的组成部分(类脂);
②参与氧化供能(脂肪);
③合成胆汁和类固醇激素(胆固醇);
④帮助人体吸收维生素(吸收脂溶性维生素)(脂肪);
⑤保护作用(减小摩擦、缓冲撞击,防止体温扩散)。
(3)含量与能量:
①含量:
成年男子占体重14--19%,成年女子占体重20--25%;
肥胖者达40--50%;(脂肪贮存时不伴有水,故脂肪贮存时较同质量糖占体重更小。
)
②氧化1g脂肪可放出39.7千焦(9.3千卡)的热量,是氧化1g糖或蛋白质的2倍,但耗氧量较大。
2.脂肪代谢过程:
(1)合成:
脂类物质经消化→甘油、脂肪酸和胆固醇等→吸收入血→构成组织、生成血脂(磷脂、胆固醇)、生成特殊分泌物、皮下储存、氧化供能。
(2)分解:
氧化供能过程:
脂肪酸+辅酶A→脂肪酸辅酶A→三羧酸循环→CO2+H2O+E。
3.运动中脂肪代谢与糖代谢的特点比较:
(1)动员慢。
(2)耗氧量大。
(3)能量效率低。
4.运动对脂代谢的影响:
(1)耐力训练可提高脂肪供能能力(提高脂肪供能比例和提高脂肪酶的活性);
(2)改善血脂异常:
长期坚持体育锻炼能降低血脂,改变血脂组成,加速胆固醇的清除与排泄。
△血浆内所含脂类统称为血脂,包括甘油三酯(TG)、磷脂、胆固醇(TCH)及其它脂。
△慢跑可使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增高,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下降(后者是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和患冠心病的一个因素)。
(3)减少体脂积累或使体脂减少,控制肥胖和减肥。
(强度低、长期坚持)
*机理:
肌肉活动,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促进脂肪分解供能。
同时抑制脂肪酸合成。
(使脂肪分解加强,合成减弱,达到减少体脂的目的)
5.拓展内容--关于酮体:
(1)酮体是脂肪酸在肝脏中的氧化不完全而生成的中间产物的总称。
包括乙酰乙酸、β-羟基丁酸和丙酮(比例分别为30%、70%、极少)。
(2)生成酮体是肝脏特有的功能。
肝脏中虽有活性很强的生成酮体的酶,却缺少利用(分解)酮体的酶。
而肝外组织(肌肉、心脏、肾脏、大脑)则有氧化酮体的能力。
因此酮体必须进入血液后,在肝外组织中进入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利用。
(丙酮不能被氧化,而是从肺或肾排出)
(3)人体在饥饿、应激或剧烈运动时,脂肪动员加速,肝内酮体生成与输出增多,有利于肌肉和脑组织的供能,对维持机体工作能力有重要作用。
(4)当血液中酮体过多时,可抑制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不利于肝糖元的恢复。
长跑(马拉松)运动后及时补充糖可抑制脂肪的进一步氧化,抑制酮体的生成,促进肝糖元的恢复,保护肝功能。
(因为运动后2h内还在利用脂肪供能)
(三)蛋白质代谢:
1.人体内氨基酸的来源与去路:
来源
(1)食物蛋白消化分解。
(2)各组织蛋白质降解。
(3)其他物质经中间代谢转化而来。
去路
(1)合成蛋白质,更新和修复组织。
(2)合成肽类激素、激酶和核酸碱基等含氮类物质。
(3)脱氨基氧化供能。
(4)脱氨基合成糖、脂肪等储存。
(5)再合成新的氨基酸。
蛋白质→氨基酸→吸收入血→合成组织蛋白、转化为糖类、脂肪、酶、激素等,脱氨基→三羧酸循环→CO2+H2O+E。
2.代谢特征—氮平衡(拓展内容)
(1)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是C、H、O、N,(极少量S、P、Fe、Zn、I等)其中N的含量恒定,平均为16%。
(2)正常情况下,蛋白质不能在体内贮存,而是摄取量等于消耗量。
一般成人1g/公斤肌肉每天(30--50㎏体重),儿童、少年2.5--3g/公斤肌肉每天。
(3)氮平衡:
指人体每日摄入的氮量与排除氮量的关系。
A、蛋白质在体内的代谢情况可通过测定食物中的含氮量和从尿中排出的氮量来计算。
通常用氮平衡指标表示。
B、摄入氮等于排出氮时,称氮总平衡。
(正常人)若摄入量大于排出量,称为正平衡。
(儿童、孕妇、病后恢复)若排出量大于摄入量,称为负氮平衡。
(饥饿、消耗性疾病)
四、拓展内容—水盐代谢:
(一)水的作用:
1.细胞的主要成分(65%);2.加速反应,促进代谢;
3.维持体温;4.润滑作用。
△口渴反射:
水↓→渗透压↑→口腔粘膜兴奋→传入N→大脑皮质→产生口渴感。
(二)无机盐的作用:
1.细胞的组成成分(Ca2+、P3+);2.维持渗透压和酸碱度(Na+、K+);
3.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Na+、K+);
△人体内六大营养素:
糖、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
第二节人体内三种供能系统
一、人体内三种供能系统
(一)磷酸原系统(也称为ATP-CP系统或高能磷化物系统)
ATP←→ADP+Pi+E,2ADP←→ATP+AMP,
CP+ADP←→C+ATP;
1.含量:
ATP主要存在于肌肉中,2--5mg/㎏肌肉(24.4mmol/㎏干肌),维持运动时间1--3秒。
CP的含量是ATP的3--5倍,约7mg/㎏肌肉(84.3mmol/㎏干肌),维持运动时间5--8秒;
△可认为CP是ATP在细胞内的一种储存形式,是体内可快速动用的“能量库”,剧烈运动时,肌肉内CP的含量迅速减少,而ATP的含量变化不大。
△有资料显示,依靠ATP--CP供能所能支持的时间为7.5秒。
2.特点:
无氧代谢,供能最快,含量少。
是人体一切高功率运动(如冲刺、投掷、跳跃举重等)的供能基础。
△磷酸原系统供能能力(或容量)为420J/㎏湿肌。
输出功率为56J/㎏秒(70㎏的人)。
△运动训练可提高ATP--CP系统的供能能力。
是评定高功率运动项目训练效果和
训练方法的一个重要指标。
(二)乳酸能系统(无氧氧化供能系统或糖酵解供能系统)
1.特点:
无氧代谢,供能较快,能源物质含量大,生成ATP有限,易疲劳,有副产品乳酸产生,维持运动时间33秒左右。
△乳酸供能的最大容量约为962J/㎏体重。
最大输出功率为29.3J/㎏·秒。
2.训练可提高乳酸系统的供能能力:
在完成同一定量工作时,有训练
者血乳酸较无训练者低。
在完成短时
间的极量运动后,有训练者的血乳酸
水平比无训练者高20--30%。
△人体最大乳酸供能能力随年龄而变化。
△人体依靠糖酵解供能易疲劳的原因
是产生乳酸、破坏内环境的酸碱稳态,
同时阻碍肌糖元或葡萄糖继续进行无氧
代谢,直接影响ATP的再合成。
△乳酸系统供能的意义在于氧供应不足时,仍能快速供能以应付身体急需,如400m、800m跑等。
(三)有氧氧化系统(简称为有氧系统)
指糖和脂肪在有氧气的条件下氧化分解供能的过程。
特点:
有氧代谢,供能慢,能源的物质含量大,生成ATP多,维持运动时间长,达2--3小时。
△有氧系统的输出功率较低,约为15J/㎏秒。
△三种供能系统特点比较见P22表1-2。
二、运动与糖和脂肪的动用:
运动中糖和脂肪的供能比例和时间取决于运动强度和运动持续时间以及训练程度的影响。
(一)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的影响:
1.运动强度大,持续时间短的运动中以糖能源为主(主要是糖酵解)。
2.运动强度小,时间长的运动中,脂肪成为主要能源(80%ATP合成是脂肪有氧氧化供能)但在强度较低,时间较长(3000—10000米)和运动的开始和结束阶段,糖被大量利用。
(二)膳食的影响:
1.混合型食物(糖55%、脂肪30%、蛋白质15%):
长跑运动开始时糖被大量利用,随着运动的继续,糖才缓慢而平稳地低于脂肪的利用。
能工作2小时;
2.高脂肪食物:
运动时较早的利用脂肪,只能工作85分钟。
3.高糖食物:
首先使用糖,然后混合使用,能工作4小时,但胃负担大,能量利用率较低。
三、几种跑的供能特点:
(一)短跑(400米以内)
1.60--100米,ATP—CP供能。
2.200--400米,ATP—CP、糖酵解供能(400米以糖酵解为主)。
(二)中跑(800米--1500米)
以糖酵解为主,有氧氧化供能为辅。
(三)长跑(3000--10000米)
主要是糖、脂肪的有氧供能。
(80%~90%)。
(四)超长跑(越野跑、马拉松)
95~98%为糖、脂肪的有氧供能(80%为脂肪供能)。
第三节肌肉活动的代谢特征及影响因素
一、肌肉活动时能量的代谢特征
(一)ATP供能的连续性
在完成所有运动时,能量供应必须是连续的,否则肌肉工作会因能量供应中断而无法实现。
即ATP的消耗与再合成必须是连续性的。
(二)耗能与产能之间的匹配性
运动强度越大,耗能也越大,产能速率必须与耗能强度相匹配,才能维持该强度的运动。
三个能量系统输出功率不同,分别满足不同运动强度的需要。
(三)供能途径与强度的对应性
肌肉在完成不同运动强度的运动时,优先启动不同的供能系统,与运动强度相对应,这是由耗能与产能之间的匹配关系决定的。
(四)无氧供能的暂时性
运动强度大,则无氧供能的比例大,但无论是CP供能还是糖酵解供能都只能是暂时的。
(五)有氧代谢的基础性
人体在安静时、低强度的长时间运动时,无氧代谢产物的清除、能源物质的恢复都必须依赖有氧代谢来完成。
二、能量(连续)统一体理论及其应用。
(一)概念:
不同类型的运动项目所需能量之间,以及各种能量系统的供能途径之间,相互联系所形成的一个连续的整体,称为能量(连续)统一体。
(二)能量统一体的表现形式:
1.以无氧和有氧供能的百分比表示(P25图1-6)
表现出两个特点:
(1)不同项目的有氧和无氧供能的百分比不同;
(2)在众多的项目中,常以某一供能系统产生的ATP为主。
2.以运动时间为区分标准的表现形式:
(P25表1-3)
(1)某一项目、一般总是两个以上供能系统参与供能。
(2)可分为四个明显不同的区域。
(P26图1-7)
(三)能量(连续)统一体在体育实践中的应用:
1.着重发展起主要作用的供能系统;
2.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
详见P27表1-4和P28表1-5。
讨论:
100米跑的主要功能系统是什么?
采用那一种练习可以较好的发展100米跑的专项功能系统?
三、肌肉活动时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及其分析
运动强度与时间是影响人体能量代谢的直接因素。
讨论:
(一)最大强度的短时间运动(什么能量系统供能为主?
)
爆发式非周期性运动或连续式周期性大强度运动—ATP-CP供能(100米跑),大强度--糖酵解供能为主(400、800米跑)。
(二)中低强度的长时间运动(什么能量系统供能为主?
)
有氧供能为主(90%以上),运动的开始和结束阶段糖被大量利用(糖酵解供能)。
运动的中后期脂肪被大量利用。
(三)递增强度的力竭性运动(什么能量系统供能为主?
)
运动的开始阶段启动有氧系统供能,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动用无氧系统,一般主要是糖酵解供能,直至力竭。
(四)强度变换的持续运动(什么能量系统供能为主?
)
各种球类、技击等对抗性项目,有氧和无氧混合供能(以无氧供能为特征,以有氧供能为基础)。
一般是ATP-CP供能和有氧供能混合。
(五)训练水平、技术、肌纤维类型、膳食的影响
1.能量利用的节省率:
A、动作协调自如,无关肌肉活动较少。
(对抗肌肉放松)
B、技术动作的完善。
C、呼吸循环机能水平的提高及呼吸与动作的协调一致。
2.体内能源物质的储量和动员速度。
拓展内容:
关于能量代谢的几个相关概念
一、热价和呼吸商
(一)食物热价:
每一克食物完全氧化时所产生的热量。
糖:
17KJ(4.1千卡);脂肪39KJ(9.3千卡);蛋白质体内17KJ,体外23KJ(5.49千卡)。
N氮不能在体内氧化。
(二)氧热价:
食物在体内氧化时,每耗1L氧所产生的热量。
由于不同营养物质中C、H、O的含量不同,因此完全氧化时耗氧量与产生的CO2也不同。
糖的氧热价为20.93KJ/L(5.05kc),脂肪19.68KJ/L(4.7kc),蛋白质为18.84KJ/L(4.5kc)。
(三)呼吸商:
机体在同一时间内CO2生成量与耗氧量的比值即CO2/O2。
1.不同营养物质的呼吸商不同。
糖的呼吸商为1,脂肪为0.7,蛋白质为0.8。
2.通过测定吸氧量和CO2的排出量,可计算出某一混合食物的呼吸商,根据呼吸商计算成氧热价表
二、基础代谢:
(一)基础代谢:
指人体在清醒、空腹、无肌肉和紧张的思维活动(静卧)和20℃的环境条件下的能量代谢。
(上述状态又称为基础状态)
(二)基础代谢率:
每小时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基础代谢。
男:
195.53~149.06KJ/㎡/h(11~50岁)
女:
172.50~138.59KJ/㎡/h(11~50岁)
三、运动时净能耗量的计算及意义
(一)运动时净能耗量的计算:
运动时净能耗量=总能耗量-安静时的能耗量(同一时间内)
△通常用运动的净需氧量结合呼吸商和氧热价进行计算。
运动净需氧量=运动中的吸氧量+恢复期吸氧量-安静时吸氧量×(运
动时间+恢复时间)
(二)利用运动时能耗量评定运动强度:
1.相对代谢率RMR—肌肉活动时能耗量与基础代谢的比值
运动强度(相对代谢率)=运动时能耗量/基础代谢
根据RMR,可将运动或体力活动的强度分为三级,即:
轻:
3RMR,重:
3--8RMR,很重:
大于9RMR。
2.梅脱(met)--人体安静时能耗量的倍数
梅脱met:
是一种运动强度的衡量单位。
是以安静时的人体能量消耗为基础,表达各种活动时的相对能量代谢水平。
1met相当于人体安静时的能耗量或代谢率。
(若以吸氧量来表示安静时的能耗量,则1met等于吸氧量250ml/min或3.5ml/min㎏氧)。
本章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糖的有氧氧化和糖酵解?
2.三个能量系统各有什么特点?
不同距离跑的供能有什么特点?
3.三种能源系统为什么满足不同强度的运动需要?
4.糖作为能源物质为什么优于脂肪?
5.如何理解肌肉活动能量代谢的动态变化特征?
6.什么是能量统一体?
其表现形式有哪两种?
如何应用?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