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图黄帝内经80课时讲稿.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847279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5.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洪图黄帝内经80课时讲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王洪图黄帝内经80课时讲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王洪图黄帝内经80课时讲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王洪图黄帝内经80课时讲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王洪图黄帝内经80课时讲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王洪图黄帝内经80课时讲稿.docx

《王洪图黄帝内经80课时讲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洪图黄帝内经80课时讲稿.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王洪图黄帝内经80课时讲稿.docx

王洪图黄帝内经80课时讲稿

王洪图黄帝内经80课时讲稿

      北京中医药大学王洪图黄帝内经80课时讲稿  第1课《黄帝内经》简介  各位同学,现在我们开始学习《内经》课,先自我介绍一下。

有幸和大家一起来学习《黄帝内经》这门课程。

  课程所属的层次  我想先介绍一下这门课程有关的情况。

《黄帝内经》是我们国家、是我们中医学的第一部经典著作,内容是博大精深的,所以学习起来可以分成不同的层次。

我今天讲的呢,大致是大学本科生的层次,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曾经下达过的教学计划,本科生的《内经》课程是72学时,当然又允许各个学校可以有些放松,所以我讲的课是准备讲80学时,所使用的教材,是使用21世纪课程教材的《内经讲义》,是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出版的。

这个教材当初设计的课时的时候,是70到100学时之间,所适用的对象是大学五年制本科生和七年制、也就是本硕连读制的学生共同使用的,也就是所说的“五七共用”。

我讲课的时候就按照这本教材的顺序,但于它是本硕连读的,所以有些内容我们讲不了那么多。

特别是这部书分上、中、下三篇,下篇的内容我们是基本不讲。

  《黄帝内经》这门课程的性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曾有过规定,当然是在专家论证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

是一个本科生的后期提高课。

所谓后期,我想是在大学教育整个课程系列当中排在相对靠后的阶段,也就是说,是在学过一些普通医学基础课、甚至于学了某些临床课的时候才开的课程,是后期;提高,也就是它是在理论方面的提高、临床文献的提高,还有在知识面、  1    甚至学习方法方面的提高。

  下面我就想介绍一下再进一步的情况,也就是说大学本科、当然据我所知,现在中医的研究生绝大多数的专业也要学《内经》课,有一些中医专业的博士生还要学习《内经》课。

为什么在中医各个层次的学习当中,都要学习《内经》课呢?

因为它在我们整个中医学、整个中医教育当中,它所处的地位的问题,我想先给各位作一个初步的介绍。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经典著作,是中医学理论与防治疾病技术的渊源。

它包含《素问》与《灵枢》两个部分,每一部各包含81篇文章。

我们大致地说,这些文章主要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作品,因为关于《内经》的成书问题我们后面还要进行专题讲解的。

这些文章、春秋战国好几百年的事呀,它们不是同一时间写成的,也不可能是一个人写成的,可以说他是众多医学家论文的汇编。

什么时间汇编成书的呢,据研究,是定在西汉时期才汇编成《黄帝内经》一部书。

  这部书,我们所看到这些材料,是在《汉书·艺文志》中可以看到,在当时、也就是在秦汉,或者说在西汉时、再往后一点,可以看到除了《黄帝内经》之外,当时还有一些其它的医学经典著作,比如有《黄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白氏内经》、《白氏外经》,还有一部叫《旁篇》等7部医学经典著作,但这些都已经失传,唯独有《黄帝内经》还存于今世,所以我说它是现存的最早的。

  历代中医学家把《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一起称为四大经典,不过,后三部都出自《内经》之后,《金匮》、《伤寒》是东汉张仲景所著,他在序中就说过嘛,他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胎胪药录》,其中《素问》、《九卷》说的就是《内经》,《九卷》就是灵枢嘛。

  2    当然,在中医学里,还经常把《脉经》、《难经》、华佗《中藏经》、《太素》等书也都称为经典,而这些书就更晚于《内经》。

因此说《内经》一是现存、一是最早。

当然也有比《内经》更早的,比如说在1973年湖南马王堆出土的《五十二病方》、《足臂十脉经》、《阴阳十一脉灸经》等文献,它们同样是医学文献,从考察来看,它们不比《内经》晚,甚至比《内经》的一些文章要早。

但是,无论从内容的丰富程度,还是理论的系统性、完整性,马王堆出土的这些宝贵的文献都不足以称之为经典,不能和《内经》相提并论。

  《黄帝内经》之所以被历代医家奉为经典,是因为它不仅记载有科学而系统的医学理论、丰富而多彩的防治疾病的技术,同时还从宏观的角度论证了天地人之间的相互联系,也就是“天人合一”思想,天人合一也是整个中国古代的一种思维方法、一种认识客观世界的工具。

并且运用古代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来分析和论证医学科学的最基本的课题,也就是生命规律,从而建立起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所以说《黄帝内经》的问世,使中医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在此之前的一些文献,都是零散认识、知识的积累,到《黄帝内经》就标志着我们中医学有了系统的理论,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

  2000多年来,历代医学家正是在《内经》所创立的理论和原则、技术及其所采取的方法论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地实践、探索与创新,才使得中医学得到持续的发展。

也就是说,一部雄伟壮阔的中国医学史,无处不体现了《内经》的指导作用。

光彩纷呈、众多的医学流派,无不以《内经》为其理论的渊源。

古今无数作出卓越贡献的医学家,或者是在理论上独树一帜,或者是在防病技术上效验如神,然而,究其成功之路,却均以研究《内经》为其著书立说之根本。

比如被后世医学家尊为医圣的张仲景,他自己在《伤寒杂病论》原序中就说以《素问》、《九卷》为依据,《伤寒》书中处处体现了《内经》  3    的理论和治疗的法则。

被尊为药王的唐代医家孙思邈,其不朽著作《备急千金要方》中第一篇、《大医习业》突出地讲:

“凡欲为大医”,必须熟悉《素问》、《针灸甲乙经》、《黄帝针经》,《黄帝针经》就是《灵枢经》,他把研习《内经》作为“大医”的必修的和首要的功课。

大家熟悉的清代的名医叶桂、叶天士,那是在我们中医学的历史上作出突出贡献的,也就对外感温热病、从《伤寒论》之后又一个飞跃,形成了温病学说,叶天士、他也是在研究《内经》的理论并把它用之于临床,为其温病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从而使中医对外感温热病的诊治产生了飞跃。

  此外,参透《内经》的要旨、并根据这些要旨加以发挥而标立新说的,代有人在,每个时代都有这样的名医出现。

比如金元时期的四大家,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明清间的俞昌、俞嘉言,他以《秋燥论》和《大气论》而名著医林。

而以《内经》为指导医学家们不仅在临床各科以及一些基础学科,比如《中药学》、《方剂学》、《诊断学》等各个学科,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即使是专门研究《内经》这部书而作出贡献的、并且能够垂范后世者,也不乏其人,比如唐代的杨上善,他撰著了《黄帝内经太素》;明代的马莳撰著了《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这此论述仍然是研究《内经》的宝贵文献。

现代中医教育家任应秋先生一生著作30余部,他这些著作不仅都以《内经》的理论为主要依据,而且还专门写有研究《内经》的著作,比如《病机十九条临证分析》里面的“十九条”,就是《内经·至真要大论》中的十九条,他加以研究分析就成了一部著作嘛,任应秋先生还写了《黄帝内经章句索引》作为工具书,写了《黄帝内经研究论丛》。

  尤其不可忽视的是,研究《黄帝内经》的不仅仅是我们中医学界,自古以来就有很多其他学科的专家对其进行研究,或者说加入研究《内经》的行  4    列,而且取得了可观的研究成果。

据我们统计,到1990年,在我们集体写一部《黄帝内经研究大成》的时候,古今有关研究《内经》的著作就有400余部。

正是于《内经》的理论及其所构建的学术体系,造就了无数的中医学家,保证了中医学不断地发展与进步。

所以,自从1956年我国成立中医大学开始,也就是从开展高等中医教育开始,《内经》一直被列为中医专业教育的必修课和主干课程。

国家组织统一规划编写的本科生的教材已经修订了7版,这些教材和其它刚才所说的400余部的专著一样,都是研究《内经》、使其学术不断发展的重要的文献,重要的材料。

  下面谈一下我们应该怎样学习的问题。

我们这个课程的性质,它是属于基础理论的性质,因为《内经》课和《中医基础理论》两门课程合起来叫做《中医基础理论》,这是国家教育部门的规定,是这样一个学科界限、学科的限定。

但从课程系列来说,它又不同于中医基础理论课,《中医基础理论》课是大学本科生的早期课程、前期课程,而《内经》课是作为后期提高课,所以它们是有区别的。

当然,《内经》课的主要内容是限定在《内经》本身及其有关的研究成果方面。

另外,作为后期课,它的内容要求也与前期课不同,它的提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提高中医理论的水平;二是提高运用中医理论分析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学了它诊防疾病时将会到好;三是提高和扩大与中医学相关的理论和知识,也就是扩大知识面的问题,当然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们学习和研究中医能力的问题。

  在学习方法方面我提几点供各位参考:

一是抓住重点和关键问题,作为后期提高课,有它特殊的重点和关键问题,就全书而言,应该是教材中的第二篇--经文选读,就是从原文里选出来的一些重要的东西。

而关键问题则应该是上篇的第二章--学术体系的问题,只有掌握了《内经》的学术体系及其特点,  5  

  

  

      发明出来的,所以说那个时候是中华民族的起源。

  以上这些是中华民族崇尚祖先,还给我们保留了很多的文化遗产。

那么医学著作、为了让它更好的流传,也托名于黄帝,所以就叫《黄帝内经》。

但为什么叫“内经”呢?

刚才我说了,在《黄帝内经》同时代还有其它一些著作,有《黄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旁篇》。

这个“内”和“外”,据考证,没有太多的深意,只不过像我们现在写书分成上下篇,这样一个分法而已,因为现在的古籍中还有很多的这种分类方法。

比如说《庄子》有内外篇,《韩非子》有内外储,都是以内、外来分的。

但是“经”字倒是很重要的,“经”的本义是丝织品的纵线,经纬嘛,横的叫纬,但纵线又可以引申为“主干”,再引申就有“基础”的、最原则的、最重要的,所以在文献上一称为经的,那就说明是最重要的原理,就是大家必须遵循的,这就是经。

也就是说,《黄帝内经》是研究人体最经典的医学理论。

  《素问》的命名。

《黄帝内经》《素问》、《灵枢》两部书构成。

为什么叫“素问”呢,过去的解释有很多种,《讲义》特别引证了《新校正》的话,《新校正》是宋代校正医书的著作,《新校正》关于“素问”的论述是:

引《乾凿度》云,“夫有形者生于无形,故有太易、太初、太始、太素。

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

”所以“素”是质的意思,“问”字还是学问的意思。

素问就是研究人体的“质”的理论,“质”就是体质、气质,生理、病理都有质的存在,有了形与质的存在,才有其它一切可言。

说“气形质具,而疴瘵(zhài)是萌生”,疴瘵就是疾病。

  再就是《灵枢》的命名。

《灵枢经》的命名有个流传的过程,当然就这两个字来说,灵就是灵验、枢就是枢纽,就是说经络作为人体的枢纽,用针灸刺激它非常灵验,它讲的主要是针刺经络穴位的问题。

但《灵枢》共有9卷,  11    一开始并没有名字,曾经就叫“九卷”,所以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序文里就说引用《素问》、《九卷》,这里的《九卷》就是后来的《灵枢》。

《灵枢》的名字是后人给起的,从名字上看它有道家的意味,所以有是唐代的王冰把《九卷》改为《灵枢》的说法,当然还有其它的名字了,后面我们还要讲。

因为王冰是信道教的,王冰我们一会儿还要说。

我们现在所读到的《素问》就是王冰整理的,要不经过他整理,说不定我们现在也见不到、早已经失传了。

  《素问》、《灵枢》为什么各有81篇文章呢,因为九九八十一,从中国传统观念上说,九为数之极,没有再大的了,表示我这个医学理论是天、地、人无所不包,是最完善的理论,恐怕各定为81篇文章有这种意思。

  《黄帝内经》的成书年代及作者的问题,成书年代有3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就是黄帝写的书,别人写不了这么高明的著作出来,当然这种说法不太可靠,因为那个时候是文化创始阶段,不太可能写出这样完善的医学著作。

第二种说法说是春秋战国时候的著作,这种说法有可能,因为我们读《黄帝内经》162篇文章里,确实有些篇章的文字、语言、用词以及涉及的社会背景,确实涉及到春秋战国时期了。

但话说回来,文章可能是那个时候的文章,因为春秋战国本身就有几百年,可是从有一些、比如甲篇和乙篇在学术观点不同,在用词考据上前后可能差几百年,甲篇是春秋早期的东西,乙篇用的话是后几百年的话,间隔时间很长,所以说春秋战国形成系列篇章是可能的。

但是,这些篇章还没有成为一部书,换句话说这么多篇章不可能是一个人写的,所以有一个最简单的结论:

“非一时一人之作”。

那么何时汇编成册的呢?

这个就是要重点研究的问题了,古籍中最早能见到《黄帝内经》名字的,是班固所著的《汉书·艺文志》,他是根据《七略》这部书“简其要”而成的,12    而《七略》是刘向和刘歆父子作为图书分类目录来做的,是他们领导、一个叫李柱国的人来分管校正医技类时的东西,李柱国校正的具体时间是西汉成帝河平三年,也就是公元前26年。

我们从以上的推论可以看出,《黄帝内经》最晚也得在公元前26年就成书了,不然的话,《七略》上不可能写《黄帝内经》的名字,《七略》不写《汉书·艺文志》也就不会写。

  上面说的是成书下限的问题,而下限是什么时候呢?

《讲义》第3页认为最早也早不过司马迁写《史记》那个时候,因为《史记》作为皇家的收录,它记述得非常详细,《史记》关于医学家的内容也记了不少,什么公乘、阳庆、仓公、扁鹊,可唯独没有《黄帝内经》的名字,如果《黄帝内经》已经成书,我们想,司马迁肯定要把它写进《史记》里面去。

司马迁是公元前99年入狱并开始著述《史记》,因此《黄帝内经》成书的下限是公元前99年。

因此,主流的看法是在公元前99年至公元前26年之间成书,中医学成为一个单独的学科。

  当然了,成书的上下限问题,还有些专家另有看法,还有从别的角度来研究的,比如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14部医学文献,墓主是西汉初年被封于长沙的轪(dài)侯利仓之子,下葬的年限是汉文帝十二年、也就是公元前168年。

但是这些文献很简略,就只从经脉来说,它是《足臂十一经脉炙经》、《阴阳十一脉炙经》,而《黄帝内经》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十二经的理论,最完善的是《灵枢经》的第十篇-《经脉篇》,这十二经既分了阴阳,又分了手足,阴阳、手足同时又和脏腑联系,可是马王堆3号墓出土的没有这么完善的名称,而且只有十一条经脉。

因此从医学理论粗略与完善来看,十一经肯定要早于十二经的理论,学术的发展总是从不完善到完善,十二经是很完善的理论,我们一直延用到今天啊。

  13    我们再从《黄帝内经》的理论体系来看,全书一个重要的学术特征,是广泛地运用了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几乎每篇都涉及到。

阴阳、五行是一种哲学思想,从中国的思想发展史可以看到,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都有古老的源头,并且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之内各自是独立发展的,两个学说的合流、结合,是始自战国末期的阴阳家邹衍,而《内经》很好地运用了阴阳五行,所以说它肯定成书于战国末期以后。

换句话说,《内经》所运用的正是汉代流行的阴阳五行学说,因此我们现在把它汇编成册的时间定为西汉时期,当然,其中的162篇文章的成文可能要相关几百年的时间。

  我们下面说《内经》的流传。

东汉张仲景在著述《伤寒》的时候,《素问》、《九卷》都是他重要的参考书,但是在流传过程中,因为古代的传抄、抄写,刻在竹简上、或者是用纸张上的条件比较差,传写当中经常有散失、错乱,所以到唐代的时候就比较乱了,多亏了唐代的王冰,道号叫启玄子,他在唐代的宝应年间,面对残缺不全的《素问》、《九卷》的流传本,感到很苦恼,他到自己的老师张公家里去看到一本“秘本”非常好,秘不外传之本,或者相对来说比其它的流传本要好,他就以“张公秘本”作为蓝本,参校其它的版本作了整理、注释和编次,因为原来的比较乱,有的同一内容有两个篇名,有的是同一篇名但内容不同,有的句子也念不通,经他整理后书名叫《黄帝内经素问》“王冰次注”,意思是他编排的次序和的注解,你看人民出版社这本书,这一页上面的就是原文,下面的小字就是王冰对原文的注释,现在我们所能读到的《素问》就是经王冰整理的,这个版本有相当程度的权威性,除此之外没有完整的《素问》了。

尽管杨上善的《黄帝内经太素》比王冰的早,但杨上善是把《内经》的《素问》、《灵枢》根据内容分类了,不是按原篇章下来的,所以我们现在能读到《素问》,应该感谢王冰。

王冰在整理的过  14    程中,有的地方念不通时,原来的字是用的黑笔、墨笔,他自己改的地方用朱砂笔写成红字,表示说我很负责任。

但是在后来一千多年的传抄过程中,红字也被改为黑字了,尽管我们现在看来有的字可能是王冰改的,那是猜测,有的很明显知道是改的了,有些就看不出来,所以哪是红笔王冰改的、哪是原文的,一时也分不大清楚。

因此《黄帝内经素问》,我们读到的是王冰的本子,那是最早的。

当然了,我们现在读不到王冰写的那本了,现在能见到的最早的本子大概是明代的版本,图书馆有,是线装书。

  《素问》还是一直流传下来了,但是有一些丢失,王冰把《九卷》改成24卷了,其中第七卷给丢了,到宋代之后又有人补上了两篇,名叫《素问遗篇·刺法论》、《素问遗篇·本病论》,但后人补的就不是《内经》的原样了,加上这两篇一共是现在的81篇。

  还不止是这们,《内经》当中讲“五运六气”的7篇大论,经研究也不是《内经》原来的文章,而是王冰补入的,当然它不是王冰自己的著作,也是古时候研究五运六气的著述。

因此《素问》81篇文章是这样情况,全书是经过王冰整理,五运六气的7篇是王冰采用大概是汉代的古文补入,但在流传过程中丢失了第7卷的2篇,宋代的人再次补入了《本病论》和《刺法论》。

虽然有个别遗失,但是毕竟主要的东西都保留下来了。

  关于《灵枢》的流传。

《灵枢》很早的时候叫《九卷》、《针经》,因为这本书的第一篇就有“针经”一词,在王冰之前还有的叫《九灵》,经王冰整理后取名叫《灵枢》,到了宋代的时候,林亿等人校正医书,《素问》不是他们校正的吗、叫《新校正》,他们校正的时候《灵枢经》已经找不到了,我们现在读到的,是北宋时高丽国换书,换书中就包括《灵枢经》,当时高丽国想拿《灵枢经》来换中国的《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治国良策啊,有的大臣(苏  15  

  

      东坡)认为不能换,说治国方略不能交给他们,但是皇帝最后还是决定换,把《灵枢经》换回来了。

《灵枢经》以针灸为主,当然也有很多中医理论。

现在看交换对了,否则我们现在就读不到《灵枢经》了。

当然后来有一段时期我们又找不到了,北宋不是老打仗吗,因此我们现在读到的,是南宋时期史崧的家藏本整理的。

  好,下课。

  第3课《黄帝内经》学术体系的结构、形成  下面学习第二章,《黄帝内经》的学术体系,我想只粗略地介绍,大家主要是自学。

  《黄帝内经》的学术体系结构是从两个方面来谈的,一个是医学理论的结构,主要是藏象学说,也有人叫藏象理论,没关系,学说也是理论。

这个藏象学说从原则上来说应该包括经络学说,但经络学说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所以历版的教材就把藏象、经络分成两个章节来讲的就比较多。

  它的学术体系有藏象、经络、病机(包括病因、发病、病理、传变)、病症、诊法、治则、疗法(针刺疗法、取嚏疗法、寒冷疗法、饥饿疗法、洗浴疗法、艾灸疗法)、养生(又叫摄生、现在叫康复),这些是各位过去学习《中医基础》的时候就学过的,其实《中医基础理论》基本上是从《内经》理论产生出来的。

换句话说,《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是从60年代开始,它是把《内经讲义》概论部分抽出来,又加以充实,形成了《中医基础理论》,当然它也补充了后世的一些东西。

我们讲的时候,是从后期提高的角度来讲。

关于藏象、诊法、经络、病机等具体的内容,我们在这里就不再多讲了,以后还要学到。

  《内经》的医学基础有:

哲学、天文历法、地理气象、数学、社会学,16    也就是说在《内经》产生的时代所涉及的相关学科,没有这些学科,《内经》就很难产生,或者说可能有些某些医学著作出来,也不可能有这样的伟大的成就。

  《内经》的哲学观点是非常多的,有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有精气学说,这都是古代的一些哲学思想。

其它的基础就不细讲了,当然《内经》是把它们作为一种工具来使用,作为说理的依据,用来说明人体的生理、病理问题,我应该怎样治疗、预防的问题。

另外还有教育、军事、民俗、语言、文学等各个方面,都用到《内经》里来使用的。

  《黄帝内经》学术体系  藏象疾病诊法论治养生医学理论医学基础精脏经气腑络神病因病病机症疹病方法断病治治疗摄康法则法法生复则哲学天文历法地理学气象学数学社会学    发病病理传变17    下面我们讲《内经》学术体系的形成问题。

它的形成,既有长期的医疗实践为基础,又与古代的人文自然科学的知识相渗透,特别是哲学思想对医学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①医疗实践的观察与验证:

解剖学基础、人体生命现象的观察、医疗实践的反复验证。

  解剖学基础:

强调解剖的问题在《内经》里有明显的反映,比如《灵枢·经水》说“:

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

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十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血多气、与其皆少血气、皆有大数。

”《讲义》上说了,在没有显微镜的情况下,那时的大体上的解剖还是很细微的,比如14页说消化道与食道的比例是尺︰尺,近似于︰1,注意“消化”2个字应该改成“肠”,这个比例和现代解剖学的比例34︰1是基本一致的。

《内经》的“肠胃篇”、“平人绝谷篇”都有这们的记载。

《讲义》还说,依靠古代的解剖去考虑一些问题有时行不通了,于是乎就求助于理性的思辨,从而使中医学走上了“精于气化、略于形质”这们一个独特的发展道路。

确实是这样的,我们中医先生们在看病的时候也看到解剖了,但他更想到的是整个功能的问题、气化的问题。

  对人体生命现象的观察,既有医学的、也有生活的观察,比如说夏天的时候人就爱出汗,人出汗时尿就少,而天冷时人就少汗,出汗少尿就多,古人就认为冷热对人体水液的代谢影响就非常大,这些现象在《灵枢》里都有明确记载。

再比如人一生气眼睛就瞪起来了,眼珠子就红了,头也发晕了,当然也有的人一生气两胁就发胀了,那么它就都和肝、目和怒都联系起来了。

《讲义》举例说,人一受了寒,鼻子就不通气了、流清鼻涕了、咳嗽了、然  18    后又怕冷了,他就把肺、皮毛和鼻子等联系起来了。

把这些东西联系起来、积累的经验多了,就逐渐上升为理论了。

《讲义》上说,基于对相关生命现象系统、有序地观察,再经过理性思维,进而整合为藏象学说中的各种功能模型,这是中医理论形成的重要方法之一。

比如中医说肝系统,它不单单是指西医的肝脏,而是与肝有直接功能联系的肝与体表、经络的大系统。

  医疗实践的反复验证。

这是更重要的,这是有意识地观察,是理论与实践的反复结合,这个过程当然是相当长久的了,是经过反复地验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

因此这样形成的理念是非常可靠的,因为它有广泛的、长期的实践基础。

《讲义》上说,这就造就了中医学经验、知识与理论的客观真实性。

  比如《素问·玉机真藏论》说,“五实死,五虚死。

”同时在一个病人身上见到5种实性的症状,这个人就很危险了,因为他的五脏都被实邪所充斥了,这样的病是很难治的。

当然了,《内经》所说的死无非就是难治、难愈而已,不要理解为就得死了、活不成了,不好那么说;也不是我这么说,古代的东家也曾经说过,“《经》言其必死,但治疗得法,有可生者。

”当然《内经》也说到有“可生者”,它说实证“身汗得后利,则实者活”,意思是说身上出汗了、大使通畅了,尽管是五实证,可能可以活,这就是他在实践中观察来的啊。

上升到理论上也可以呀,实证如果出汗了,起码要表实的出汗(?

),邪气就从汗解了;如果是里实的,大使通畅了,“得后利”嘛,里实的邪也可以排除了。

所以“表邪汗解、里实大使通”,邪就有了出路,尽管是五实证,也可以恢复。

  另外说“五虚证”怎么才能活呢?

说是“浆粥入胃,注泄止,则虚者活。

”浆粥之类好消化的东西到了胃里头可以补胃气,胃是后天之本,是五脏六腑  19    之大源,就是正气有来源了;“注泄止”,本来虚证当中有一个泻泄不止,泻不止正气大虚,不再消耗了,所以五虚证也可以好。

这些问题既是理论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中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