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考试习题样卷.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8468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考试习题样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育学考试习题样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育学考试习题样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教育学考试习题样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教育学考试习题样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学考试习题样卷.doc

《教育学考试习题样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考试习题样卷.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学考试习题样卷.doc

教育学(选修)练习2010.12.2

教育学练习1(NEW)

一、 填空题

1.班级的功能有:

(归属)、(社会化)、个性化功能、(选择功能)、(保护)。

2.捷克的教育家夸美纽斯于1632年写成的《大教学论》一书,是近代最有影响的一部教育著作;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于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一书。

标志着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3.(教育目的)就是依据一定社会需要和对人的认识而形成的关于教育对象总体发展规格的预期设想或规定。

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协调教育工作的根本问题。

4.人类(劳动)的进行,是教育产生的最根本条件。

5.人的身心发展的个体差异性要求教育必须做到__因材施教____。

6.课程设置必须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选择性)、(结构化)。

7.教学系统的要素有四个,即教师、(学生)、(内容)与(环境)。

8.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有: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9.(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10.德育过程的基本要素包括:

(教育者及其活动)、教育者及其活动、(德育内容与方法)。

11.教育的文化功能有(传承)文化、(改造)文化、创造、更新文化。

12.(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地开发的课程,其开发主体是()

13.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课程目标要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和形成()的过程。

二、判断题(下列各题,你认为正确的,请在题干的括号内打“√”,错的打“×”。

1.活动和交往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

()

2.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脱离教育性的教学是不存在的。

()

3.体育的根本任务在于提高运动水平。

()

4.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都只是教育的“一半”。

()

5.“五育”全面发展就是平均发展。

()

6尊师重教是一个国家社会风尚好坏,文明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

()

7.课堂上师生之间的问答越多,证明启发越成功。

()

8.教育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范畴,具有永恒性,所以教育的性质是永恒不变的。

()

9.备课的基本内容就是钻研教材和编写教学计划。

()

1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这句名言说明教师的劳动特点具有示范性。

()

11.有人说,既然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那么“儿童中心主义”也是正确的。

()

12.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

13.为了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对学生只能表扬鼓励,不能批评。

()

14.教育学实质上是教学经验的汇编。

()

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A)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

A、环境B、遗传C、教育D、社会活动

2.目前,我国学校的教学仍以(B)为基本组织形式。

A、个别教学;B、班级授课制;C、现场教学;D、道尔顿制。

3.当代,教育的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应是(C)

A、经济发展先于教育的发展B经济与教育同步发展C、教育先于经济的发展D二者的发展互不相干。

4.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要求应该是(D)

A、从知开始,按照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B、从情开始,按照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C、从行开始,按照行、知、意、情依次进行;

D、视学生知、情、意、行的不平衡情况和教育内容的要求,可以有多种开端。

5.长期以来的教学实践证明,中小学必须做到:

(D)

A、全部工作用于教学B、教学和科研并重C、教学科研、生产三中心D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

6.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D)

A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B理论与实践相结合C知识与能力相结合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7. 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指它的()

A、社会性B、生物性C、继承性D、永恒性

8. 依据一堂课完成任务的多少,课的类型一般可分为()

A、新授课和复习课B、单一课和综合课C、讲授课和实验课本D、理论课和实践课

9. 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A、党的基本方针B、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C、现阶段党的教育方针、政策

D、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10.最先提出“启发式教学,因材施教”理论的著名教育家是()

A、韩愈B、赞可夫C、杜威D、孔子

11.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专门性最突出的标志是:

()

A.校长B.教师C.学生D.校舍

四、简答题

1.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1、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目的性。

2、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系统性。

3、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选择性。

4、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专门性。

5、学校教育具有教强的基础性。

2.简要归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六大目标。

答:

1、改革课程目标/功能(学会学习、正确价值观)2、改革课程结构:

均衡性、选择性、综合化3、改革课程内容:

现代化基础知识与技能4、改革课程实施:

能力5、改革课程评价:

发展功能6、改革课程管理:

三级课程管理

3.班主任主要有哪些职责?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班级日常管理组织班级活动协调整合教育力量

4.班主任应如何做好学业不良学生的指导工作?

五、实例分析题

1.珠海某学校改革评“三好”的办法。

把“三好学生”改称为“全面发展好少年”,另外设立二十多个单项奖,如语文之星、体育之星、艺术之星等。

一时间,学校变得满天星,连平时很自卑的学习差的同学也成了“星”。

家长们对此褒贬不一。

你认为此举有何积极意义?

如有负面因素,该如何完善之?

**根据班级学生评价的理论,此举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增强自信心,通过评选活动,能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其特长,促进全面发展。

防止过于泛滥,如限制每个单项的获奖人数,限制学生个人的获奖总数,以确保奖项的含金量,使大家懂得珍惜。

六、论述题

1.结合实际情况,试述现代教师应具备哪些素养?

A基本素质:

专业精神(爱岗敬业进取奉献)师德修养(教书育人关爱学生为人师表)业务素质(文化科学知识、学科知识、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B前瞻性素质①教育家的意识;②创新精神和改革意识;③教育研究的意识和能力;④健康的心理素质;⑤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⑥法律意识。

观点,结合实际,展开论述.

2.联系德育实际,试述应如何组织实施德育过程?

1、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组织教育性活动与交往

2、激发受教育者的心理内部矛盾发挥其道德主体性,是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动力。

促进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3、加强各方联系与沟通保证教育影响的连贯性、一致性、长效性。

观点,联系实际,展开阐述

教学工作环节:

1备课2上课3作业布置与批改4课外辅导5考查与考试

现代教育原则:

答1人道性原则2、个性原则3、创造性原则4、活动性原则5、民主性原则

1、分析现代教育的创造性教育原则的涵义,并谈谈你将如何培养学生创造力?

答:

(一)创造性教育原则

(二)培养创造性人才是社会发展需要,没有创造就没有发展

(三)培养创造性要做到:

1)培养好奇心2)培养冒险精神3)培养学生的自信心4)教师要有创造力5)传授学生创造知识6)鼓励多样性和个性7)给学生创造丰富多彩的表现创造力的机会。

教育学练习2(NEW)

一、 填空题

1.最早的教育专著:

思孟学派的《学记》,古罗马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

2.影响人发展的基本因素有:

遗传、环境、个体实践活动。

3.教育产生的条件主要有(劳动)(语言)。

4.人的身心发展的个体差异性要求教育必须做到因材施教__。

5.课程设置必须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6.教授策略主要有:

呈现技巧、内容转化策略、指导行为策略、教学管理策略和策略。

7.教学的作用概括起来就是:

授受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发展基本能力、促进个性健康发展。

8.备课的基本工作内容包括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学样式,拟定教学计划。

9.现代社会条件下,流行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10.教育艺术的特点有情感性、(双边性)、(创造性)和审美性。

11.教师的经济地位应与其受教育水平、(教师劳动价值)、(劳动的专业化程度)和(劳动强度)相匹配。

12.我国中小学课程编制的三个层次包括(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

13.自我教育包括自我认识、(自我判断)、(自我调节)、自我管理和(自我激励)。

14.劳动技术教育是传授基本的生产技术知识和生产技能,培养(劳动观点)和(劳动习惯)的教育。

二、判断题(下列各题,你认为正确的,请在题干的括号内打“√”,错的打“×”。

1.上课是学校里的中心工作,也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

2.古人云:

“多学近乎智”、“无知即无能”,说明知识越多,智能也就越高。

()

3.搞好教学工作就是指要上好每一堂课。

()

4.人才为立国之本,教育是育才之本,所以教育对政治经济起决定作用。

()

5.学校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环境,在一定的前提下,他对个体发展起着相对的主导作用。

()

6.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好功课。

()

7.教师的提问,要面向全班,先提后问。

()

8.中学生有时表现出不听话,不服管,都属正常现象。

()

9.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教,就是为了不教。

()

10教学有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IT认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