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考试大纲.docx
《中职生考试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职生考试大纲.docx(8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职生考试大纲
1.语文课程考试大纲
为了方便我省中等职业学校参加对口升学考试,减轻升学考试压力。
本大纲规定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综合运用的能力。
本科目考试时间可参考为30分钟,总分为50分。
一、考试范围及要求
(一)基础知识
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考查范围以语文社第三册附录中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为主)。
2.识记汉字的字形和工具书的使用(考查范围以语文社第一册常用汉语工具书及使用方法简介和第四册容易读错的字为主)。
3.正确规范使用标点符号(考查范围以第二册附录中的标点符号用法为准)。
4.正确使用常用词语(包括成语);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含义(考查范围以第四册常用成语使用举例为主)。
5.能辨析语句的含义并修改语句(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累赘、结构混乱、表达不明、不合逻辑)。
6.能辨析和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比喻、排比、夸张、对比、对偶、比拟、设问、反问)。
7.识记课本涉及的古今中外重要作家和作品,了解与基本课文相关的文学发展常识。
8.识记记叙文(包括小说、报告文学、散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的文章、文体知识。
9.了解常用文言文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实词的用法含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词义;常用虚词指盖、则、而、故、于、为、之、以、已、则、其、然、也、者。
10.理解常见文言文的句式(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及其用法。
11.默写基本篇目名句名篇。
(二)基本技能
1.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把握文中重要的句子。
2.分析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能理解作者的思路,能辨别和筛选文中的重要信息。
3.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和表达方式。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
5.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理解和翻译文中句子,辨析文意及作者观点态度。
6.具有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形象。
语言、表达技巧)。
(三)综合运用能力
1.正确运用应用文知识写作通知、条据、启事、书信(含一般书信和专用书信)。
2.正确综合运用语言和文章的有关知识理解一般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应用文。
3.能够根据试题要求把握题意,联系实际、选取角度,谋篇布局、有所创新。
(四)现代文阅读、应用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以及名句名篇默写
不超出基本篇目范围。
(五)小作文:
指日常应用文写作,字数限100以内
二、试卷结构及题型
1.基本题型
填空题:
10分;单项选择题:
10分;多项选择题:
10分;简答题:
10分;作文题:
10分。
2.内容比例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约25%;名篇名句默写约3%;现代文、应用文阅读约50%;应用文写作约20%;文言文阅读约2%。
3.难易比例
较容易题约50%;中等难度约35%;较难题约15%
三、考试参考教材与基本篇目
考试参考教材分别为:
国家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语文》(基础版)第一、二册。
国家规划教材语文出版社《语文》(基础版)第一、二、三、四册。
国家规划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基础版)第一、二册。
考试基本篇目(35篇):
第一册:
共10篇
1.《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2.《纪念刘和珍君》
3.《胡同文化》
4.《雨中登泰山》
5.《内蒙访古》
6.《拿来主义》
7.《包身工》
8.《诗经·氓》
9.《论语二章》
10.《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第二册:
共11篇
1.《药》
2.《荷花淀》
3.《项链》
4.《装在套子里的人》
5.《群英会蒋干中计》
6.《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7.杜甫《登高》
8.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9.白居易《琵琶行》
10.《赤壁赋》
11.《鸿门宴》
第三册:
共9册
1.《简笔与繁笔》
2.《等下漫笔》
3.《荷塘月色》
4.《我的空中楼阁》
5.《灯》
6.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7.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8.《廉颇蔺相如列传》
9.《石钟山记》
第四册:
共5篇
1.《眼睛与仿生学》
2.《南州六月荔枝丹》
3.《雷雨》
4.《劝学》
5.《师说》
2.数学课程考试大纲
本考试大纲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及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的实际情况,依据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而制定,以大纲中的基础模块教学内容作为数学学科统考的命题范围。
数学学科的考试,按照“考查职业岗位和生活中所必要的基础知识的同时,侧重考查相关技能与能力”的原则,将知识、能力与素质的考查融为一体,全面检测考生的数学文化素养。
数学学科考试要发挥数学作为基础科目的作用,既考查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又考查考生进入高校继续学习的潜能。
一、考试内容的知识要求、技能与能力要求和个性品质要求
1.知识要求
知识是指《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中的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以及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
对知识的要求,依次为了解、理解和掌握三个层次。
(1)了解:
要求对所列知识的含义及其背景有初步的、感性的认识、知道这一知识内容是什么,并能(或会)在有关的问题中识别它。
(2)理解:
懂得知识的概念和规律以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
(3)掌握:
要求对所列知识内容有较深刻的认识,能够理解、举例或变形、推断,并能利用知识解决一些问题。
2.技能与能力要求
技能与能力是指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和数据处理技能,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1)计算技能:
根据法则、公式或按照一定的操作步骤正确地进行运算求解。
(2)计算工具使用技能:
正确的使用科学型计算器及常用的数学工具软件。
(3)数据处理技能:
按要求对数据(数据表格)进行处理并提取相关信息。
(4)观察能力:
根据数据趋势,数量关系或图形、图示,描述其规律。
(5)间想象能力:
依据文字、语言描述或较简单的几何体及其组合,想象相应的空间图形;能在基本图形中找出基本元素及其位置关系,或者根据条件画出图形。
(6)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
能对工作和生活中的简单数学相关问题,作出分析并运用适当的数学方法予以解决。
(7能力:
依据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类比、归纳、综合等方法,对数学及其应用问题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判断、推理和求解;针对不同的问题(或需求),会选择合适的模型(模式)。
3.个性品质要求
个性品质是指考生个体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认识数学的价值,形成审慎思维的习惯。
要求考生克服紧张情绪,以平和的心态参加考试,合理支配考试时间,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解答试题,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体现锲而不舍的精神。
4.考查要求
数学学科的命题,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注重对数学技能与能力的考查,努力实现全面考查综合数学素养的要求。
(1)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要即全面又突出重点,对于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重点内容,要占有较大的比例,构成数学试卷的主体,不刻意追求知识的覆盖面。
(2)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是对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的考查,反映考生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理解。
(3)对数学能力的考查,以数学知识为载体,从问题入手,把握学科的整体意义,用统一的数学观点组织教材,侧重体现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二、考试内容与要求
第1单元集合
考试内容
考试要求
说明
了解
理解
掌握
集合、元素及其关系,空集
√
重点:
集合的表示和集合之间的关系
集合的表示法
√
集合之间的关系(子集、真子集、相等)
√
集合的运算(交、并、补)
√
充要条件
√
第2单元不等式
考试内容
考试要求
说明
了解
理解
掌握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
重点: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区间的概念
√
一元二次不等式
√
含绝对值的不等式[|ax+b|c)]
√
第3单元函数
考试内容
考试要求
说明
了解
理解
掌握
函数的概念
√
重点:
函数的概念,函数的图像及函数的应用
函数的三种的表示法
√
函数的单调性
√
函数的奇偶性
√
函数的实际应用举例
√
第4单元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考试内容
考试要求
说明
了解
理解
掌握
有理数指数幂
√
重点:
实数指数幂与对数的运算,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性质及应用
实数指数幂及其运算法则
√
幂函数举例
√
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
对数的概念(含常用对数、自然对数)
√
利用计算器求对数值(lgN、lnN、logaN)
√
积、商、幂的对数
√
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实际应用举例
√
第5单元三角函数
考试内容
考试要求
说明
了解
理解
掌握
角的概念的推广
√
重点:
三角函数的概念,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正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弧度制
√
任意角的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
√
利用计算器求三角函数值
√
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
sin2a+cos2a=1、tana=sina/cosa
√
诱导公式:
2kπ+a、-a、π+a的正弦、余弦及正切公式
√
正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
余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
利用计算器求角度
√
已知三角函数值求制定范围内的角(限于与特殊角相关的角)
√
第6单元数列
考试内容
考试要求
说明
了解
理解
掌握
数列的概念
√
重点:
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
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
√
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
√
数列实际应用举例
√
第7单元平面向量(矢量)
考试内容
考试要求
说明
了解
理解
掌握
平面向量的概念
√
重点:
平面向量的运算及其坐标表示
平面向量的加、减、数乘运算
√
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
√
平面向量的内积
√
第8单元直线和圆的方程
考试内容
考试要求
说明
了解
理解
掌握
两点间距离公式及中点公式
√
重点:
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和圆的标准方程,用坐标法解决直线、圆的相关问题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
直线的点斜式和斜截式方式
√
直线的一般式方程
√
两条相交直线的交点
√
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
√
两条直线垂直的条件
√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
圆的方程
√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
直线的方程与圆的方程应用举例
√
第9单元立体几何
考试内容
考试要求
说明
了解
理解
掌握
平面的基本性质
√
重点:
对直线、平面位置关系的判定;柱、锥、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及其表面积、体积的计算
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
√
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所成的角
√
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