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地道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836638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128.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地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南地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南地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南地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南地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地道施工组织设计.docx

《南地道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地道施工组织设计.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南地道施工组织设计.docx

南地道施工组织设计

京石客专工程南地道框构中桥施工组织设计

一、编制说明

1新建北京至石家庄铁路客运专线新建铁路工程南地道框构中桥设计说明和初步设计图纸。

2《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57号

3《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03)

4《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5《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6《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

7《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1-2009)

二、编制原则

1、按业主、项目部要求的工期制定施工进度计划。

2、严格遵守合同文件明确的各项技术规范和质量验收评定标准,遵守施工规范和操作规程,确保规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3、采用定制钢模板及支架体系进行混凝土的浇筑。

4、根据施工任务特点,充分发挥施工队伍特长,合理部署施工力量,合理配置资源的原则。

三、工程概况

1、工程简况

南地道框构中桥位于石家庄市南二环与军供街交口北侧,中心里程位于新建北京至石家庄客运专线DK285+567.92里程处,(2-10)m框构中桥。

本铁路框构桥采用现浇法施工,施工完毕后框身与挡墙回填至原地面,防止框内积水。

 

2、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位于石家庄市南二环与军供街交口北侧,该地形平坦,待拆除废弃线路、清理道渣后可进行基坑开挖作业。

3、地质水文及气象条件

地质状况为:

框构范围内自上而下底层分布为为新黄土、中砂、粉土、粉质粘土、粉土、粉砂、粗砂。

基底位于粉土层,基本承载力满足强度要求。

石家庄市地处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节气候,市区多年平均降水量534.6mm,按对铁路工程影响的气候分区石家庄属温暖地区。

4、设计概况及设计技术标准

1设计技术标准

南地道框构中桥线路中心轴线与京石正线的夹角为87°3′。

结构采用双孔连体式框构中结构,净跨为2-10m,框构中桥顶板顶面距京石正线钢轨底面为1.676m。

框构中桥结构总高度9.3m,结构净高7.6m,顶板厚0.8m,底板厚0.9m,边墙厚0.8m,中边墙厚为0.8m,顶板加腋均采用0.6×1.8m,底板加腋均采用0.3×0.3m,框构中桥现浇制作,其中主体长度为43.27m,分两节浇筑,长度为16.8米和26.47米,节间设一处3cm沉降缝。

 

2、本桥主体均采用C35抗渗P10混凝土,钢材使用HRB335钢筋。

栏杆采用C35钢筋混凝土,电缆槽采用C40钢筋混凝土。

3、本桥顶板两侧均设置钢筋混凝土立柱及栏杆,立柱采用现浇,栏杆墙采用预制栏杆墙,栏杆内侧设双室C40钢筋混凝土电缆槽,电缆槽尺寸为38cm*(30+30)cm。

4、边墙外侧设聚氨酯防水层,三桥顶面防水采用基层处理剂处理,然后铺设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防水卷材上设C40钢纤维混凝土保护层,设5‰流水坡。

5、桥顶板设置泄水管,泄水管下端接PVC泄水管,将桥上水集中后用PVC管道引入桥下道路排水系统。

5、主要工程数量

项目

材料

单位

数量

备注

CFG桩

根/米

534/9078

垫层

碎石

m3

870

桥身基础

C25混凝土

m3

281

挖土方

m3

21197

弃土外运

m3

4805

桥身混凝土

C35混凝土

m3

2538

桥身钢筋

HRB335

t

442

洞内回填

原土

m3

16392

四、施工组织机构

本项目部分设两个工区,以南二环为界,以北为一工区、以南为二工区。

本框构桥属于一工区施工范围。

工区采用标准化架子队1152配备,架子队人员与职责详见下表:

1、人员配置表:

配置

人数

姓名

架子队长

1

郭海明

技术负责人

1

李高峰

技术员

4

王帅,徐宏雷,贾龙,杨艳志

安全员

1

李铁锁

质量员

1

李铁锁

材料员

1

陈爱国

实验员

1

周智武

领工员

4

王成平,毛永胜,张永明,蔡立宝

工班班长

2

2、各人员职责:

队长

1.负责组织和协调架子队各项管理工作,对管理负全面责任。

2.严格落实项目部制定的管理方针和目标,并根据生产计划,组织施工。

3.按作业指导书、技术交底要求组织施工。

4.负责组织对施工质量、安全、工序、分项工程和隐蔽工程进行自检。

5.负责提供完成工程量、劳务用工和劳务费结算资料。

6.配合项目部完成对劳务队伍的考核评价工作。

7.参与项目经营核算管理,参加成本分析活动。

技术负责人

1.负责架子队的技术管理工作。

2.负责组织技术人员熟悉与审查图纸,并组织落实项目部施工组织方案。

3.负责按项目部技术交底内容,对作业工序和环节向领工员和工班长进行书面技术交底。

4.负责提供劳务人员使用计划。

负责劳务人员完成工作量的审核确认。

6.负责提供索赔原始资料。

7.负责“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8.参与竣工资料的编导和竣工总结的编写。

技术员

1.费用则施工组织方案的落实。

2.负责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及时处理发现的技术问题。

3.负责劳务人员完成工作量的确认。

4.协助技术负责人收集、整理索赔原始资料。

5.参与竣工资料的编制。

质量员

1.负责落实架子队施工质量的各项控制措施,形式监督检查职能,并及时就有关情况向队长反馈报告

2.负责监督施工人员按程序、按图纸和规范施工,杜绝使用不合格原材料、半成品。

3.负责施工现场质量检查,并做好相关记录。

4.协助队长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5.参加分项、分部工程的质量检查和质量评定、竣工预验。

6.协助队长做好施工人员的质量培训工作,并做好相关记录。

7.负责督促质量检查中的有关技术、质量问题的整改。

安全员

1.认真遵守国家有关劳动保护法规和集团公司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2.负责落实施工环境和劳务人员职业安全健康的各种控制措施,行使监督检查职能,并及时就相关情况向队长反馈。

3.协助队长做好施工人员、特别是新引进人员施工安全教育工作,教育他们爱护和正确使用劳动用品,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开展好班前安全讲话,班中安全检查和班后安全总结工作及记录。

4.施工中认真做好跟班检查,随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的安全隐患,监督施工人员对安全用品、用具的正确使用。

5.有权制止任何人违章指挥、违章作业,遇有紧急情况时,有权命令停止作业,并及时向领导汇报。

6.发现安全事故立即报告,并积极参加抢救工作。

试验员

1.负责现场试验技术业务和内页资料的工作。

2.负责制定并实施施工区段内试验方法及质量判定标准。

材料员

1.参与编制材料需求计划。

2.负责物资的验收、储运、保管保养、发放管理;负责办理物资领用手续。

3.负责周转材料和小型机具的使用、保管保养。

4.建立材料的收、发和使用台账,控制物资消耗,并提供材料成本分析基础资料。

5.负责物资月盘点。

6.积极参与项目部物资人员的业务培训。

7.负责本队机械设备租赁的管理工作。

领工员

1.安排工班人员按照技术交底、作业指导书组织施工,对现场作业过程进行全面管理和控制。

2.参加架子队组织的技术交底、熟悉所分管的施工区段的作业内容。

3.按照施工计划给工班下达施工任务单,并负责对用功结算的审核确认。

4.对施工现场质量、安全、。

文明施工进行有效监控、严格控制每道工序。

5.统筹协调作业区段的施工管理,解决现场出现的问题,做好上下协调、及时沟通。

工班长

1.负责组织班组人员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遵守劳动纪律和作业规程,事先安全、文明生产。

2.负责组织班组人员完成任务单下达的施工任务,对作业区段内的每个工序和作业面跟班作业。

3.负责抓好班组管理的基础工作,据实统计班组人员每日用工情况。

4.主持召开班组的生产、安全交接班会议,根据施组安排及工程进度,提供合理化建议。

5.负责班组的日常管理工作,认真做好班组人员的考勤记录。

五、大临施工部署

1、临时设施布置

开工前,施工现场做到“四通一平”,即:

通水、通电、通路、通讯和施工现场平整。

2、钢筋加工场布置

在桥址南侧靠近军供街公路与南二环交口北侧建设一处钢筋加工场。

钢筋加工场明确划分加工区,成品区,半成品区,原材区,废弃区等几个不同的区域。

在钢筋加工场建立满足正常工作生活的办公室、住房、会议室、宿舍、食堂、厕所等,生活办公区均设围挡封闭。

3、施工场地

施工区设置钢筋成品存放区、模板堆放区和仓库。

基坑周围有足够的施工空间,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4、施工便道

施工便道利用既有军供街公路,军供街南直通南二环公路,西接胜利南街。

钢筋加工场门口位于军供街公路东侧,框构基坑设计运输马道直通军供街公路。

 

5、施工、生活用水、用电、通信

在现场安装500kw变压器引入电源以满足施工生活用电。

施工现场供电线路均采用三相五线制供电线路。

为确保安全,施工场地照明用电,采用220V低压供电线路。

施工用水及生活用水使用当地自来水。

在项目部设固定电话、传真机等通信工具,24小时驻人以保持与甲方、监理单位、设计院、工务、电务、通信、供电等单位随时联系,保证工程施工顺利进行。

六、总体施工方案

1、道渣清理完毕后平整场地,满足基坑开挖施工条件。

2、基坑开挖分两次开挖,第一次挖5米深,采用1:

0.6放坡开挖,第二次开挖4.2米深,预留2米的放坡平台,采用1:

0.75放坡开挖。

 

3、基坑开挖完毕后CFG地基处理,CFG桩完成后进行碎石垫层铺设和混凝土垫层的铺设。

4、混凝土垫层上为框构主体,框构中主体分为底板、翼墙和顶板两阶段施工。

钢筋在钢筋加工场集中下料加工,成品直接运至工地绑扎,模板使用定制钢模板,顶板排架使用碗扣式脚手架。

5、框构主体完成后进行防水层施工、沉降缝施工、附属工程施工以及出入口施工。

七、工期及施工进度安排

1、总工期计划

根据项目部总体施工安排,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框构计划于2011年1月18日开工,于2011年4月15日完工,总工期为86天。

2、施工进度安排

施工准备2011年1月16-2011年1月17日

基坑开挖2011年1月18日-2011年1月27日

CFG桩施工2011年1月28日-2011年2月13日

垫层和基础施工2011年2月14日-2011年2月19日

框构桥主体施工

底板钢筋绑扎2011年2月20日-2011年2月25日

底板模板支护及混凝土浇注2011年2月26日-2011年2月27日

边墙钢筋绑扎2011年2月28日-2011年3月4日

脚手架搭设2011年3月5日-2011年3月8日

顶板内模及边墙模板的支护2011年3月9日-2011年3月14日

顶板钢筋绑扎2011年3月15日-2011年3月21日

边墙外模支护及加固2011年3月22日-2011年3月25日

边墙及顶板混凝土浇注2011年3月26-2011年3月27日

混凝土养护2011年3月28日-2011年3月31日

防水施工及附属工程2011年4月1日-2011年4月6日

出入口基础施工2011年4月7日-2011年4月10日

出入口施工2011年4月11日-2011年4月15日

八、主要项目施工工艺及方法

1、基坑开挖施工

采用机械开挖,人工配合。

由于地质条件良好,土质满足放坡开挖要求。

 

2、地基处理

2.1、CFG桩地基处理施工

CFG桩以线路左线中心布置,间距1.5m见方。

框构主体与出入口基础外多布设一排,提高地基的承载力。

CFG桩施工采用长螺旋钻、管内泵压混合料灌注成桩施工方法。

CFG施工注意事项详见项目部编制的CFG桩作业指导书。

2.2、碎石垫层及混凝土垫层施工

2.2.1碎石垫层施工

CFG施工完毕后,清理桩间土、截桩头至设计标高。

选择满足设计要求的碎石进行垫层铺设施工,碎石垫层厚度为50cm,分两层铺设,每层25cm,高差满足±50mm之内。

第一层碾压满足强度要求后铺设第二层。

碎石垫层铺设的尺寸为:

出入口为11.76×12.4米,主体为为24.4×47.24米。

 

2.2.2混凝土垫层施工

碎石垫层施工完毕后测量放样出碎石垫层的位置,支护模板,混凝土垫层采用强度C25混凝土进行铺设。

采用泵车浇注,机械捣固。

混凝土垫层尺寸为22.8×43.64米。

垫层高度为20cm。

混凝土垫层一次浇筑完成。

3、主体预制

三桥主体均分为两节,节间均设有3cm沉降缝,施工时采用同时施工的方法,模板同时安装,混凝土同时浇筑。

主体施工分两个阶段进行,即底板,边墙、顶板。

支立模板均采用定制钢模角隅配竹胶板,设φ16拉筋0.9×0.9m设置,顶板排架采用碗扣式脚手架及钢支撑。

主体使用C35P10抗渗商品混凝土,泵车浇注,机械捣固。

3.1、原材料

3.1.1所有施工用料有出厂合格证或检验报告单,并经试验合格后再放行使用。

3.1.2所有原材料送检由监理工程师见证再取样,试验合格后报验,监理工程师签认后再正式使用。

3.1.3建立健全材料检查管理制度,包括试验管理、岗位责任、仪器设备管理、标准养护管理、试验委托管理等。

3.2、钢筋加工及绑扎工程

3.2.1钢筋使用甲方供应钢材,进场带出厂合格证,检验合格后才可加工。

钢筋加工、焊接、绑扎严格按照施工和验收规范。

3.2.2框构桥主体钢筋采用HRB335,直径为25、22、16、12mm,。

3.2.3主体钢筋加工需作钢筋成型平台,平台用20mm厚钢板加工制成,钢筋型号较多,对不同编号的各类钢筋做好成型模型,主管钢筋加工的技术人员、质量检查人员必须亲自对样板筋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大批下料,并作好钢筋加工过程中的抽检工作。

3.2.4钢筋焊接:

主筋采用闪光对焊,并进行纵向打磨;钢筋骨架均为双面焊接。

3.2.4.1主筋采用闪光对焊,焊接位置符合规范要求,钢筋进料时选用12m定尺钢筋。

钢筋对焊由持证且有经验的人员操作,正式施焊前先确定焊接工艺,经试焊合格,监理工程师签认后正式施焊,焊接试件按规定送检。

3.2.4.2采用对焊的钢筋焊缝位置及配置在同一截面内的受力钢筋接头符合规范要求(不超过50%)。

3.2.4.3外观:

⑴接头密闭完好,并有适当而均匀的镦粗变形。

⑵钢筋接头外表面没有横向裂纹。

⑶与电极接触的钢筋表面无明显烧伤。

⑷接头弯折角度不大于4°。

⑸接头偏心,其轴线偏移不大于0.1d,并不大于2mm。

3.2.4.4力学性能试验

抗拉试验、冷弯试验。

接头经检查和试验合格后才能进行成型,防止在焊接过程中出现未焊透、氧化、过热、脆断、烧伤、塑性不良、接头弯折或偏心等现象。

采取措施:

钢筋接头150mm范围内铁锈污泥清除,钢筋端头弯曲部分调直或切除。

夹紧钢筋时,应使钢筋两端面的凹凸部分相接触,以利加热,保证焊缝与钢筋轴线相互垂直。

焊接完毕后带接头处由白红色变成黑红色才能松开夹具,平稳的取出钢筋,以免引起接头弯曲。

当调换焊工或更换钢筋的规格和品种时先制作对焊试件进行抗拉冷弯试验,合格后再成批焊接。

钢筋接头应严格按施焊点加工。

3.2.4.5本框构中桥跨度大,主筋直径大,对焊难度高,我们选派了在钢筋加工方面有丰富施工经验的优秀钢筋工进行焊接工作,并且采取以下措施对直径28、25钢筋进行对焊:

⑴对焊机尽可能的靠近变压器,保证对焊机的电压,避免电缆过长引起电耗,使对焊机电压不足。

⑵对焊钢筋预热时,对比其他类型接头根据实验适当延长时间,保证适宜的接头温度。

⑶对焊时,多加对焊操作员,保证对焊时有足够的顶压力。

3.2.5钢筋绑扎:

3.2.5.1主筋的绑扎满足结构尺寸及保护层要求。

垫块采用与主体同标号的砂浆制作,并尽量减少垫块数量。

钢筋型号较多,绑扎时有顺序进行。

3.2.5.2本桥钢筋较密,为不影响混凝土浇注及振捣,将双筋并排布置绑扎,三筋采用梅花形布置绑扎。

3.2.5.3为保证钢筋位置的正确,绑扎时顶、底板上弹线,每根钢筋都必须按照技术放线进行摆放,双筋采用并排布置绑扎,三筋采用梅花式绑扎,技术人员严格把关保证钢筋绑扎正确,避免二次返工。

3.2.5.4钢筋和焊条的品种、规格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

将钢筋调直除锈后,每根钢筋都按大样图进行弯制,主管钢筋的技术人员逐一进行检查。

绑扎和焊接的钢筋网及钢筋骨架应当牢固。

同一截面的受力钢筋接头数量应符合施工规范。

3.2.5.5钢筋绑扎完毕后由技术、安检、钢筋工、木工自检,自检合格并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签认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3.3、模型工程

本桥模板工程配合整个框构中桥主体混凝土浇注分两次安装,即底板,边墙、顶板。

3.3.1本工程模板采用定制9015钢模板配竹胶板,选用牢固并且平整度好的钢模板。

3.3.2模板间用双面密封胶条挤严,保证模板接缝严密不漏浆及相邻搭接的模板无错台。

3.3.3安装前先用抛光机打磨、刷新型模板漆,施工时边墙模板及顶板模板在仔细清理后,模板表面有瑕疵的坚决不予使用,模板间用双面密封胶条挤严。

浇注混凝土前对已固定到位的模板进行认真的除尘,将各种杂物清除干净。

保证混凝土的外观光洁度,做到内实外美。

3.3.4底板模板

3.3.4.1底板9015模板以定制为主,边角处配以3015模板,模板卡连接。

底板模板用支撑结合穿拉筋固定在主筋上加固模板。

3.3.4.2考虑到中边墙施工时更方便的进行模板安装,浇注底板混凝土时,同时将中边墙底部的0.3m高梯形台一起浇注。

3.3.4.3底板模板工程量较少,但底板模板的位置正确和安装牢固将直接影响到模板后续施工,在施工中我们将把好质量关,为后续中边墙模板安装创造好的条件。

3.3.5中边墙模板。

3.3.5.1边墙模板以定制9015为主,边角处配竹胶板。

中边墙模板内模直立于浇筑底板时预设的混凝土平台上,外模直接自底板钢模上接。

3.3.5.2内外模加固一律采用二组φ50mm钢管水平加固,间距0.75m设置,外加一根纵向100×100mm方木,间距0.9m,使用钢管配支撑底座支撑模板。

3.3.5.3模板间采用与模板配套使用的M12螺栓连接,确保模板在同一平面上。

3.3.5.4为了有效克服灌注混凝土产生的水平荷载防止胀模,自9015模板孔中穿拉筋,拉筋采用φ16、Q235钢材,拉筋布设水平间距按0.9m,上下间距按0.9m,每块模板上设两根,在每根拉筋两头均设双燕尾卡与双螺母紧扣钢管加固模板。

除此之外,为防止墙体模板胀模还将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①放线准确无误,模板拼装平整,符合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②各种连接件牢固可靠。

③各加固支撑连接件与模板接触紧密。

④混凝土浇筑前仔细检查模板尺寸和位置是否准确,支撑是否牢固,拉筋螺栓是否拧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⑤每根拉筋采用双螺母,并将拧紧的螺母用电焊与拉筋焊牢,防止因螺母滑丝导致模板胀模。

⑥模板外侧竖向方木与拉筋的位置错开,保证使模板整体受力防止变形或出现胀模。

3.3.6顶板模板

3.3.6.1顶板模板拼装后不足模数的出入口部分和梗肋部分采用竹模板现场定制,与钢模对接处贴密封胶条密封。

竹模板制作好后预先钻眼,拼装时与下层水平方木(间距750mm)钉成一体,钉眼抹腻子找平。

3.3.6.2在模板安装后经自检合格后再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3.3.7支撑系统

3.3.7.1中边墙模板支架采用钢管与支撑底座顶在模板外竖向方木上,外模支撑作用于两侧防护桩,内模支撑则采用每根钢管设3道钢管卡子扣于主体内扣腕式脚手架上,支撑间距0.9m×0.9m。

3.3.7.2顶板模板竖向支架采用扣腕式脚手架配合顶部方木,做成满堂红体系。

纵、横向间距0.9m×0.9m,高度为组合立杆调到设计高度,上接U型可调托架,水平杆上下间距1.2m一道,边墙内侧两排脚手架设置在顶板斜梗变截面处,以方便支立顶板及斜梗处模板;顺桥轴线方向放置100×100mm方木,顺桥跨方向放置100×100mm方木,间距0.9m。

3.3.7.3考虑到刚度、稳定性,在每孔桥模板间施工时设剪刀撑撑固;加固和支撑要在受力大的地方,支撑的基础要坚实牢靠,并设扫地横杆,用来控制模板的平整度、垂直度,剪刀撑横、纵向5m一道设置。

3.3.8浇注砼前仔细检查各种预埋件位置,确保其位置正确牢固。

3.3.9框构中外形尺寸要求:

宽度±50mm,顶、底板厚度+20mm;-5mm,边墙厚度+20mm;-5mm,梗肋±3%。

3.4、混凝土施工

框构中桥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罐车运输,砼泵车灌注,灌注过程中有专人指挥,专人负责振捣。

混凝土等级为C35P10抗渗混凝土。

使用前要对厂家提供的原材试验数据、混凝土配合比等实验数据进行复核。

在现场浇筑前对混凝土的和易性、塌落度进行检验,同时按照规定制作混凝土试块。

混凝土涵洞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边翼墙、中墩距设计中心线位置

20

测量检查不少于5处

2

墙顶、拱座顶面高程

±15

3

孔径

±20

尺量检查不少于5处

4

涵长

+100

-50

5

厚度

+10

-5

顶板、底板、边墙各检查2处

6

涵身接头错台

10

尺量检查不少于5处

商品混凝土罐车在运送过程中如有离析现象进行二次搅拌,但不再次加水,搅拌好后测量其塌落度,合格后再使用。

3.4.1底板浇筑施工

3.4.1.1主体混凝土灌注前,将模板内杂质和钢筋上的污渍清理干净。

同时从左右两侧用泵车泵送混凝土,全断面的推进,泵送时随时移动泵车大臂,直至底板全部浇筑完毕。

3.4.1.2底板边墙位置浇注高度为底板的梗肋顶面。

3.4.1.3灌注底板砼时,在边墙施工缝处预留100*100mm凹槽,在灌注上层混凝土前凿毛并冲洗干净,保证施工缝的防渗水性能。

3.4.1.4底板前后端按照设计要求设置施工缝加强钢筋。

3.4.2中边墙及顶板浇筑

3.4.2.1在浇筑中边墙及顶板混凝土之前接茬处处理干净,清理浮浆,洒15mm与混凝土灰砂比相同而水灰比略小的灰浆后接灌注。

3.4.2.2墙体砼灌注采用左右对称、水平、分层连续灌注的方法,至顶板交界处,再整体灌注顶板砼。

3.4.2.3灌注时采用竖向串筒导送砼,串筒4米间距设置,长度设置保证混凝土自由落底高度不超过2米。

灌注时随时移动泵车大臂,保证墙体混凝土分层灌注厚度一次不超过0.5米。

3.4.2.4顶板混凝土浇注完毕后抹平压光,以利于施做防水层。

3.4.3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做好混凝土浇注记录,每不超过50m3的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每次浇注根据需要均做同条件养生的混凝土试件。

3.4.4混凝土振捣

3.4.4.1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按梅花形布置,垂直插入,并插入下层尚未初凝的砼中50-100mm,以促使上下层结合,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进行上层混凝土振捣。

3.4.4.2混凝土分层灌筑时,每层混凝土厚度不超过振动棒长的1.25倍;插点间距不大于1.5R(R为振动器作用半径),按照施工经验插点间距保证在500mm之内,并保证不出现漏振、欠振和过振现象的发生。

3.4.4.3振动器的操作,做到“快插慢拔”,每一插点掌握好振捣时间,过短不宜捣实,过长可能引起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一般每点振捣时间为20—30s,直到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

3.4.4.4振动器使用时,振动器距离模板不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0.5倍,并不紧靠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