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柴达木地区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规划.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836258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51 大小:2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海柴达木地区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1页
青海柴达木地区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1页
青海柴达木地区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1页
青海柴达木地区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1页
青海柴达木地区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海柴达木地区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规划.docx

《青海柴达木地区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海柴达木地区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规划.docx(1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海柴达木地区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规划.docx

青海柴达木地区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规划

青海柴达木地区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规划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规划背景

    “十一五”(2006-2010年)及到2020年,是青海加速工业化、城镇化和市场化进程,经济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关键时期,是消除贫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

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和构建和谐青海的新任务,加快资源开发,加速工业化进程是振兴青海、实现富民强省的主要途径。

柴达木地区是青海资源开发的重点地区,是青海重点发展的工业经济核心区之一,也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地区之一。

柴达木地区在众多的自然资源中,矿产资源尤为突出,地区内蕴藏有石油、天然气、煤炭、钾、镁、铅、锌、锶、钠盐等86种矿产,具有储量大、类型全、分布相对集中、资源组合好、多种有用组份共伴生等特点,其保有储量潜在经济价值达16万亿元以上,占全省全部矿产潜在总价值的95%以上。

因此,“十一五”期间及未来,加快柴达木地区的矿产资源资源开发,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有效配置、循环利用、永续利用,对加速推进青海新型工业化进程,形成特色的工业经济结构和产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西部大开发以来,柴达木资源开发坚持以优势资源为依托,高起点、大规模开发。

以钾资源开发为龙头,综合开发利用钠、镁、锂、锶、硼等资源。

目前,柴达木地区工业发展进入全面提升时期。

其主要标志是:

    一、围绕资源开发的特色经济工业框架已基本形成。

石油天然气、盐湖、有色金属、煤炭及其他资源的开发由产品单一、技术含量低、经济效益不明显逐步向多品种、高附加值产品延伸;

    二、工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一大批有技术、有资金、有规模的大项目在资源开发中占主导地位;

    三、所有制结构调整随着对外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通过招商引资环境的营造,基础设施的建设,柴达木矿产资源的开发已经走出了卖原料和资源粗加工阶段,迈向了综合开发、有效配置、循环利用的新台阶,使柴达木这一“聚宝盆”在西部开发大的背景下,开始显示出独特的魅力。

    面对新时期、新形式、新任务,柴达木地区工业发展要实现从“量”的扩张转到“质”的全面提升,必须着眼于推动资源由单项开发向综合开发转型,提高资源配置效益,推进各产业体系之间从原料、产品、废弃物的相互利用,构建起比较完善的循环产业链。

“十一五”期间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推动资源由单项开发向综合开发利用转型,将天然气利用、煤炭资源开发和煤转化、盐湖化工、有色金属、建材等几大主导行业紧密结合起来,从整体上提升行业关联度;

    二是以循环经济的理念来推进各种资源的联合开发,综合利用好盐湖有价成分及老卤、天然气化工尾气、盐化工和有色金属冶炼产生的氯气、有色金属冶炼中产生的中间产品和副产品等,将全省的天然气化工、煤炭资源开发和煤转化、盐化工、有色金属工业与制造业、建材等行业链接起来协调发展;

    三是重点鼓励和支持一些跨行业的多元化大型企业集团发展,为促进各个产业的加速融合创造条件。

同时,配合主导产业的发展,积极支持一些为主导产业配套的中小企业发展,使柴达木地区工业实现持续、稳定、健康、快速发展。

    为贯彻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方针,充分发挥青海省柴达木地区矿产资源的优势,使其潜在的巨大经济价值产生效益,实现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利用,发展青海地方特色经济。

2004年6月,在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安排部署下,受青海省西部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由青海省工程咨询中心牵头,利用国家开发银行技术援助贷款,进行柴达木地区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规划的研究、编制工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其配套法规,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规划管理暂行办法》、青海省国土资源厅《青海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及《青海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基本思路》,各级政府、发展和改革委等有关部门和单位提出的一系列发展方针和总体要求,青海省工程咨询中心组织编制青海柴达木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规划,并邀请中国石油规划总院、石油和化学规划院、国家化工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以及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等专家参与编制,开展此项工作。

    规划的主要目的:

    1、本规划为国家西部开发“十一五”规划提供储备项目,希望得到国家西部办、国家开发银行的关注与大力支持;

    2、在现有柴达木地区工业发展的基础上,根据柴达木及周边地区的资源优势,制定地区工业发展的总体框架和思路。

    通过本规划的实施将推进柴达木地区优势资源开发向综合利用、有效配置和循环利用转型,积极打造产业基地,逐步构建起具有地区特色的产业链网和工业体系架构,促进地区及全省社会经济可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第二节规划研究范围

    一、规划区域

    本次规划区域范围包括柴达木地区以及天峻县木里、江仓所属地区。

    柴达木地区北起祁连山、阿尔金山南麓,南迄昆仑山北麓,东界为青海南山、鄂拉山西麓,西至阿尔金山和昆仑山的祁曼塔格山汇合部分东麓,呈北西西~南东东方向延伸,长850公里,最大宽度450公里,面积约为25.6万平方公里。

    柴达木地区按行政区划包括青海省西北部的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境内乌兰、都兰、格尔木三市县和大柴旦、冷湖、芒崖三镇,以及天峻县所属地区。

(柴达木地区区域图)。

    柴达木地区以柴达木盆地为主体,同时包括茶卡等盆地和部分祁连山、阿尔金山、昆仑山地在内的区域,面积约为12万多平方公里。

    二、资源范围

    柴达木地区能源、盐湖、金属、非金属矿产资源,以及天峻县煤炭资源。

    规划重点矿种有18种,主要为:

    1、能源矿产3种:

石油、天然气、煤炭;

    2、金属矿产7种:

铁矿、铬矿、铜矿、铅矿、锌矿、金、银;

    3、盐湖矿产6种:

钾盐、镁盐、钠盐、锂盐、锶矿、硼矿;

    4、非金属矿产2种:

制碱用灰岩、硅灰石。

    三、项目范围

    1、依托天然气资源发展天然气化工,以及天然气化工与盐化工可结合的项目;

    2、煤炭资源开发及煤转化项目,以及与盐湖化工、建材可结合的项目;

    3、盐湖化工项目;

    4、以铅、锌为主的采掘、冶炼、深加工项目,以及与天然气化工、煤化工、盐湖化工可结合的项目;

    5、以生产建筑材料为重点的非金属矿产资源加工项目,以及综合利用项目。

    四、时间范围

    规划研究时间范围为2005年到2020年,规划研究分近期和中远期两个阶段,近期2005年到2010年,即为“十一五”;中远期为2011年到2020年。

重点为“十一五”期间。

    五、基础资料来源

    基础资料及数据来源以2003年底公布的信息为基础,部分为2004、2005年。

    第三节研究结论及相关措施

    一、主要结论

    2005年到2020年,力争实现一个目标,转变两种模式,构建三个核心系统,实施四大工程,推进矿产资源开发五大循环体系建设,建设七个百万吨级产品,形成两个千万吨级生产能力,发展六个国家重要产品生产基地。

    1、实现一个目标。

    即把柴达木地区建设成为全国重点循环型工业示范地区之一,基本建立较为完善的循环经济发展框架、运行体制、政策法规体系和科技支撑体系,建成一批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典型企业和工业园区,使柴达木地区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单位产值的资源消耗明显降低,废物排放明显减少,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实现新型工业化。

    2、转变两种模式。

    一是转变生产环节模式,另一个是转变消费环节模式。

    紧抓国家发展循环经济实验区,建设生态经济的机遇,在随后的5年左右或更长时间里,逐步将以往传统粗放式发展模式过渡到可持续资源效益型发展模式。

与此同时,营造一个绿色消费的环境,制定合理的绿色消费政策和规章制度,培育环境友好的商品与循环经济服务业体系,激发和引导消费环节的变革。

    3、构建三个核心系统。

    第一个是循环工业产业体系的构架,涉及四大产业,即油气产业、盐湖化工、煤矿开采和煤转化、金属资源开发,以及推进各产业的融合;

    第二个是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重点为水、能源和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系统;

    第三个是环境保护及生态保障体系的建设,包括绿色建筑、人居环境和生态保护体系。

    4、实施四大工程。

    实施天然气—盐湖化工工程;

    实施以煤气化、煤焦化为核心的煤炭资源开发和煤转化工程;

    实施以钾盐为龙头的多成分的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工程;

    实施金属矿产资源开发为基础的产品链多元化延伸工程。

    5、建设五大循环体系。

    第一是油气化工产业循环体系;

    

(1)构建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与盐湖工业循环产业链。

    

(2)构建天然气与电力、盐湖工业循环产业链。

    第二是煤产业循环体系;

    

(1)构建煤炭与盐湖工业循环产业链。

    

(2)构建煤—焦—焦油加工—精细化工循环产业链。

    (3)煤气化为核心的多联产能源化工系统循环产业链。

    第三是盐湖化工产业循环体系;

    

(1)盐湖工业与有色金属工业循环产业链。

    

(2)钾肥生产过程中资源的综合利用循环产业链。

    第四是有色金属产业循环体系;

    

(1)有色金属工业与天然气化工循环产业链。

    

(2)有色金属工业与煤化工循环产业链。

    第五是建材与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循环体系。

    6、建设七个百万吨级产品。

    甲醇:

新增生产能力129万吨,总能力达到139万吨。

    纯碱:

通过青海碱业公司纯碱项目新增180万吨纯碱生产能力,总能力达到276万吨。

    尿素:

新增297万吨尿素产能。

    PVC(聚氯乙稀):

新增166万吨PVC生产能力。

    硫酸钾镁肥:

在现有30万吨硫酸钾镁肥的基础上,新增150万吨硫酸钾镁肥生产能力,总产能达到180万吨。

    铁矿:

加快都兰铁矿与格尔木肯德可克铁矿资源开发。

形成年产铁精粉250万吨生产能力。

    天青石:

在现有30万吨天青石开采能力的基础上,新增70万吨天青石开采能力,使柴达木地区天青石开采能力达到100万吨,年产锶精矿30多万吨。

    7、形成两个千万吨级生产能力。

    煤炭工业:

在现有煤炭开采能力的基础上加快煤炭开发,海西大煤沟煤矿年原煤开采90万吨项目、木里一露天矿240万吨项目,木里二井田煤矿年产原煤150万吨、鱼卡矿区年产原煤800万吨煤矿项目,实现1337万吨煤炭生产能力。

    焦化工业:

以丰富的焦煤资源为依托,在“十一五”或稍长一段时间,建设400万吨焦炭生产能力,使全省总规划能力达到1000万吨。

    8、积极发展六个国家重要产品生产基地。

    

(1)钾肥生产基地:

在现有钾肥生产能力的基础上,新增95万吨氯化钾生产能力,到2010年实现230万吨氯化钾,72.5万吨硫酸钾、35万吨硝酸钾、10.4万吨碳酸钾、10万吨高纯工业氯化钾生产能力,进一步巩固作为国家钾肥生产基地的地位。

    

(2)钠产品生产基地。

通过青海碱业公司纯碱项目使柴达木地区达到276万吨纯碱生产能力,通过青海碱业公司氯碱工程及青海100万吨钾肥资源综合利用项目达到69万吨烧碱生产能力。

    (3)镁产品生产基地:

积极研究水卤镁石脱水工艺技术与高效电解镁工艺,综合利用察尔汗老卤,积极发展电解镁和无水氯化镁、氢氧化镁、高纯镁砂等镁盐系列产品。

通过建设青海100万吨钾肥产品综合利用项目二期工程、青海天然气—盐化工项目、青海盐湖镁资源高度应用产业化集成开发项目,到2010年或稍长时间内实现37.3万吨镁及镁合金和61.7万吨镁盐系列产品生产能力,成为国家重要的镁产品生产基地。

    (4)锂盐产品生产基地:

加快锂资源开发步伐,进一步开发东、西台吉乃尔湖和一里坪锂资源,通过建设青海中信国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西台吉乃尔湖锂钾硼资源开发项目、盐湖提锂及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化等项目,积极发展碳酸锂等锂盐系列产品,争取到2010年,全省锂盐生产能力超过3万吨,约占全国总能力的70%左右,成为国家重要的锂盐生产基地。

    (5)锶产品生产基地:

进一步开发大风山、尖顶山的锶资源,通过建设大风山天青石采选二期工程、山川矿业公司碳酸锶项目二期工程等,以碳酸锶为主导产品,积极发展锶工业,到2010年,天青石开采能力达到100万吨、锶产品生产能力超过10万吨,成为国家的锶产品生产基地。

    (6)硼产品生产基地:

加快开发大小柴旦湖的硼资源与其他盐湖中伴生硼资源,积极利用西藏的硼矿资源,以硼砂、硼酸为主导产品,发展氮化硼、碳化硼、氧化硼等产品。

到2010年,实现30万吨硼产品生产能力,成为国家重要的硼产品生产基地。

    9、培育两大主要产品生产地。

    

(1)天然气化工初级产品生产地:

争取在“十一五”末或稍长一段时间内,建成166万吨PVC、129万吨甲醇、297万吨尿素、20万吨醋酸生产能力,使柴达木成为国家主要的天然气化工初级产品生产地。

    

(2)铬盐生产地:

通过建设青海石油管理局5万吨铬盐项目和格尔木地区5万吨铬盐项目,使柴达木地区铬盐产能达到10万吨,约占全国产能的五分之一,成为国家主要的铬盐生产地。

    二、相关措施

    1、进一步加强产业结构调整。

    立足实际,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进步为支撑,突出重点,调整优化产业和产品结构。

对已经形成相对竞争优势的有色、石油天然气、水电、盐湖化工等支柱产业,重点提高其行业集中度、装备技术水平和产品技术含量,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促进主导产业的相互融合,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

    2、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在工业化进程中坚持基础设施先行,针对严重制约资源开发的基础设施滞后问题,统筹规划,加速完善柴达木地区今后工业发展重点区域的公路、铁路、电网等基础配套条件,为资源开发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3、加强资源勘探与管理工作。

    要加强对地质勘探的投入,进一步完善矿业权市场,多元化筹集勘查资金,加大地质勘查力度,增加后备资源储量。

加强资源的保护意识,加强资源开发的统一领导和管理,加强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切实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利用好有限的矿产资源。

    4、要加大科技研发的力度,增强科技对产业调整升级的推动力。

    加强与国内外科研院所的合作,选择一些科技攻关难题,重点突破,应用先进成熟工艺技术,实现优势资源开发的进一步升级。

    5、加大招商引资、引智力度。

    要立足资源特点和比较优势,围绕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开发,将招商引资重点放在有一定规模、技术资金实力的企业集团。

    6、继续实施名牌战略,加强培育龙头企业。

    采取扶优扶强、培新育大等措施,扶持企业向科技型企业转型,特别是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

进一步扩大氯化钾、硫酸钾镁肥、碳酸锂、硼酸、纯碱、碳酸锶等产品的影响,不断提升企业知名度和产品影响力,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积极培育名牌产品。

争取在石油、天然气、煤炭资源开发和转化、盐湖资源开发、有色金属等行业培植一批骨干企业,扶持企业做强做大,形成一批能带动地方经济较快发展的“巨人”企业。

    7、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着力做好工业发展的区域统筹工作,以生态理念为基础,以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避免环境污染为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协调发展。

    8、加快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设,优化工业布局。

    按照统筹规划,积极推进、分级管理、突出特色的原则,加快园区建设,推进生产、公用设施配套和产业链接,实现经营和资源配置的集约化。

    9、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把推进信息化放在优先位置,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原则,把传统工业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并以工业化推动信息化,使柴达木工业化与信息化互为动力,协调发展。

青海柴达木地区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规划

第二章矿产资源及其开发优势

    第一节矿产资源概况

    一、总体概况

    截止2003年底,柴达木地区现已发现矿产86种,占全省发现矿种的61%,产地1050处,探明储量的矿产57种,矿产地281处,其中:

大型矿床72处,中型矿床61处。

    柴达木地区按矿产类别分为四大类,编入全省《矿产储量表》的矿产有44种,其中能源矿产3种,金属矿产13种、盐湖矿产12种、非金属矿产16种。

计有矿区(井田)78处,单矿产地数238处,其中:

大型矿床41处(内含特大型矿床22处),中型矿床15处,小型矿床22处。

柴达木地区上表矿产种类统计表

矿产类别

上矿产储量表矿种

矿种合计

能源矿产

 

石油、天然气、煤

3

金属矿产

黑色金属矿产

铁、铬

13

有色金属矿产

铜、铅、锌、钨、锡、金、银、铌钽、镓、铟、镉

盐湖矿产

指产于省内第四纪和第三纪盐湖及含盐地层中的全部盐类矿产。

钠盐、镁盐、钾盐、芒硝、天然碱、石膏、硼矿、锂矿、锶矿及溴、碘、铷

12

非金属矿产

冶金辅助原料非金属矿产

熔剂用灰岩、冶金用白云岩

16

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

硫铁矿、重晶石、制碱用灰岩、化肥用蛇纹岩

建筑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产

压电水晶、熔炼水晶、硅灰石、滑石、石棉、云母、长石、水泥用灰岩、板岩、粘土

    二、主要矿产资源储量与特征    1、能源矿产    

(1)石油    据有关资料分析,石油预计总资源量41亿吨,截至2003年底,累计探明加控制石油地质储量4.08亿吨,累计探明地质储量为2.89亿吨,其中可采探储量3443.1万吨,居全国第13位。

主要分布在茫崖、冷湖、大柴旦地区。

    已探明油田17处,其中大型1处(尕斯库勒),中型6处,小型10处;主要油田为尕斯库勒,其次为花土沟、跃进、油沙山、七个泉等。

    

(2)天然气    预测柴达木地区天然气资源总量1万亿立方米,目前已探明加控制地质储量3409.1亿立方米,其中各气田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2512.86亿立方米,各构造控制天然气地质储量896.2亿立方米。

可采储量1289.47亿立方米,其中各气田探明天然气可采储量1282.78亿立方米,各构造控制天然气可采储量6.69亿立方米。

居全国第6位。

主要分布于柴达木盆地中东部的涩北、台南气田和柴北缘的南八仙、马海气田,以及柴达木西部的南翼山、乌南气田。

    (3)煤炭    已累计查明资源储量40.40亿吨,其中基础储量13.91亿吨;保有资源储量40.24亿吨,其中基础储量13.76亿吨。

主要分布在祁连山、柴北缘两大含煤区的天峻木里地区、鱼卡至大煤沟一带。

    探明煤矿区(井田)33处,归并矿床19个,其中大型(井田)4处(大型煤矿区2处),中型4处、小型25处,主要矿区有天峻木里聚乎更矿区、江仓矿区,大柴旦鱼卡矿区、绿草山、大煤沟矿区,其中天峻木里聚乎更矿区、江仓矿区为优质焦煤——焦煤、气煤、肥煤和弱粘煤等,保有资源储量分别为12.18亿吨、17.57亿吨。

大柴旦鱼卡煤田、绿草山、大煤沟矿区为优质动力煤——长烟煤和不粘煤,保有资源储量分别为4.7亿吨、2.2亿吨、1.03亿吨。

    2、金属矿产    

(1)黑色金属矿产    铁矿:

累计查明资源储量1.78亿吨,其中基础储量1.72亿吨;保有资源储量1.77亿吨,其中基础储量1.72亿吨。

主要分布在东昆仑山北坡的都兰、格尔木地区。

    上表矿产地14处,归并矿床13个,为中小型产地,其中中型5处,小型9处。

主要矿区有肯德可克、磁铁山、尕林格、清水河、海寺和白石崖等。

    铬矿:

累计查明资源储量12.5万吨,保有资源储量12.5万吨。

上表矿产地1处,主要分布于格尔木绿梁山,为中型产地。

近期可开发利用。

    

(2)有色金属矿产    柴达木有色金属资源主要以铅、锌矿和金矿为主,并伴生有锡、金、银、铜、锑、镉、锗、镓、铟、钼等贵重和稀有金属。

    铅锌矿:

铅和锌一般多为与铜、银、金等伴生的多金属硫化矿,独立矿产少且均为小型矿床。

    铅矿累计查明资源储量206.28万吨,其中基础储量172.9万吨;保有资源储量138.48万吨,其中基础储量102.82万吨,上表矿产地9处,归并矿床8个,其中大型1处,小型8处。

    锌矿累计查明资源储量247.66万吨,其中基础储量186.20万吨;保有资源储量170.72万吨,其中基础储量109.85万吨。

产地8处,归并矿床6个,其中大型1处,小型7处。

    主要分布于东昆仑—柴达木成矿区柴北缘、东昆仑北坡、沙柳河、野马泉—都兰成矿带,主要矿区为大柴旦锡铁山铅锌矿,其次为什多龙、赵卡隆、老藏沟等。

仅锡铁山矿区铅锌储量分别占全省总量的70.51%、68.86%。

    铜矿:

累计查明资源储量123.5万吨,保有资源储量123.5万吨。

主要分布在东昆仑山地区,产地1处,为小型。

    钨、锡矿:

钨累计查明资源储量1995吨/矿石千吨,其中基础储量1924吨/矿石千吨;保有资源储量1995吨/矿石千吨,其中基础储量1924吨/矿石千吨。

主要分布在都兰,探明资源储量的产地有都兰县沙柳河南区多金属矿床1处,为小型。

    锡累计查明资源储量7084吨/矿石千吨,其中基础储量2862吨/矿石千吨;保有资源储量7075吨/矿石千吨,其中基础储量2853吨/矿石千吨。

在地区分布上,主要集中在海西州都兰、乌兰。

探明资源储量的产地2处,均为伴生矿,主要伴生锡铁山铅锌矿中,为小型。

    铌钽:

累计查明资源储量2145吨/矿石千吨,保有资源储量2145吨/矿石千吨。

已探明资源储量的产地1处,主要矿区为乌兰沙柳泉铌钽矿,为大型。

    镓、铟、镉矿:

镓、铟、镉矿等,呈伴生元素赋存在铅锌矿等或多金属矿床中。

    镓累计查明资源储量8110吨,保有资源储量8110吨。

已探明资源储量的产地1处,为伴生矿产,大型。

    铟累计查明资源储量1014吨,保有资源储量1014吨。

已探明资源储量的产地2处,为中型。

    镉累计查明资源储量10835吨,保有资源储量10835吨,已探明资源储量的产地2处,为伴生矿产。

    金:

累计查明资源储量51796千克/矿石千吨,其中基础储量19695千克/矿石千吨;保有资源储量37797千克/矿石千吨,其中基础储量15128千克/矿石千吨。

金矿主要分布在柴北缘及东昆仑地区,以滩间山金龙沟金矿床和五龙沟、青龙沟岩金矿、野骆驼泉、红柳沟赛茨沟岩金矿、白金沟金矿和锡铁山铅锌矿为主,其中岩金主要分布于滩间山、五龙沟2个大型矿床,青龙沟为中型矿床。

伴生金主要产于锡铁山矿区。

    已探明岩金、伴生金资源储量的产地11处,归并矿床10个。

    银:

累计查明资源储量2342吨/矿石千吨,其中基础储量1339吨/矿石千吨;保有资源储量1707吨/矿石千吨,其中基础储量1207吨/矿石千吨。

    已探明资源储量的产地4处,归并矿床3个,主要产于锡铁山,目前未发现独立矿床,均为伴生矿产。

    3、盐湖矿产    盐湖资源是柴达木以及青海省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钾盐:

氯化钾已累计查明资源储量71328.5万吨,其中基础储量25196.4万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