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亭元宵节.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830765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8.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枫亭元宵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枫亭元宵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枫亭元宵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枫亭元宵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枫亭元宵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枫亭元宵节.docx

《枫亭元宵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枫亭元宵节.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枫亭元宵节.docx

枫亭元宵节

枫亭元宵节

【篇一:

谈莆田农历新年风俗】

谈莆田农历新年风俗

摘要:

百节年为首,过年是一个除旧布新的喜庆节日,民间对新的一年寄托无限的希望,因此庆贺新年的风俗就特别隆重和热闹,而莆田民俗独特的地方性也在新年得到了充分体现。

本文简要介绍了莆田民间的春节活动“五日岁”以及元宵节的盛况,侧重强调了莆田与其它地区新年习俗的不同和由来,力求突出莆田农历新年风俗的独特性。

关键词:

莆田做岁元宵游灯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也孕育一方文化。

自古以来莆田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文化,展现着种种神秘的色彩。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区域文化的不平衡,也在这里得到充分体现,它展现出自己的民风民俗像万花筒般的丰富多彩而令人感到神奇,而最具典型的要推欢度农历新年的习俗活动。

春节是莆田民间最大的节日,远在异乡的亲人大都回乡同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春节活动为时五天,俗称“五日岁”。

其习俗是:

除夕,午夜过后,家家燃放鞭炮,叫“开正”。

初一早,家家以线面、“福饭”(干饭)祭祀祖先;祭毕后煮线面,每人一碗,寓意“福寿绵长”。

吃线面时第一口不喝面汤,俗语有“初一早喝面汤,出门逢雨衣不干”之说。

吃面后,亲邻戚友间互相拜年,主人以红桔、瓜子、糖果、“寿面”接待客人。

是日,人们纷纷到城镇,或到山村游览名胜,叫做游春。

初二日,是禁忌日——“探亡日”,人们不敢互相串门。

此俗源于明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十一月廿九日,倭寇攻陷莆田,至十二月廿九日撤退,城破,城中人民纷纷避难山区,倭寇撤退的第二天,人们相率回城,城中腥秽,几不可居,家人遭倭寇屠杀,惨不忍睹,初二家家忙于掩埋尸体,所以自此之后,初二就成为全莆田的公共祭日(莆田民间每年在祖先死亡日的祭祀叫做“做祭”),各家例不相往来。

只有出嫁的女儿,遇到前一年父母丧,必须备办祭礼,偕丈夫回娘家祭奠,称“做初二”。

此外,禁不相访,即使路过亲戚朋友家门也不入,如有违俗至亲友家中,被主人视为不祥之兆,轻则不予接待,遭冷落,重则下逐客令,自讨没趣。

因此,正月初二被莆田人民订为“探亡日”。

这是一个难忘的日子,它是表示不忘倭寇侵莆的血腥暴行和痛悼亲友的日子。

初三日,因初一、初二两天闭井门不取水,初三早才祭神开井门汲水。

开店铺的生意人于此日早上也鸣炮开门营业。

新嫁女在这天由新郎作陪,回娘家向父母拜年。

在仙游,这天还是“做十”日,祝寿亲友络绎不绝。

祝寿的礼品一般有线面、鸡蛋、炮烛(女的“做十”要加花粉)、布料、鞋帽、中堂等,数量的多

少有一定的讲究。

此外,初三还是莆田民间“接神”的日子。

俗传灶公爷于这一天回归本位,所以家家户户于当天午夜当空陈设祭礼,焚香点烛,磕头膜拜,祈求返驾赐福。

群众还考虑到灶神回归有先有后,因此祭礼须待次日晨方可收起,此谓之“接神”仪式。

①此种接送灶神的习俗,实际是于崇敬之中表示从心底的轻蔑与讽刺。

因此鲁迅曾经说过:

“胶牙饧的强硬办法,用在灶君身上我不管它怎样,用之于活人是不大好的”。

②如今在莆田已鲜有“祭灶”敬灶王爷了,至少虔诚的程度已比解放前大大的淡化了。

初四日晚上做“大岁”。

此俗同源于明代嘉靖四十一年(1562),倭寇侵犯福建,占领宁德横屿、福清牛田和莆田林墩等地,建立据点,四处烧杀抢掠。

兴化府城(今莆田城)在农历十一月二十九的半夜时分被倭寇攻陷,并被占据达两个月之久。

兴化城内被焚毁殆尽,死亡3万余人。

当时,莆田男女老少奋起反抗,被倭寇割舌断胫,或火焚、钉死,惨不忍睹,倭贼灭绝人性的暴行震惊海内外。

次年正月廿五日,由于城内死尸腥臭不可居,倭寇只得暂退平海,直到抗倭英雄戚继光兵到,兴化城得以光复。

这时,逃亡山区的老百姓,才纷纷于正月初二返回家里。

大家一方面掩埋亲友的尸体,另一方面收拾破碎家园。

这时,年节已过,人们只得于正月初四重新做岁。

后来,莆田民间和以往一样,于农历十二月三十日夜“做岁”,但是为纪念莆田这一段悲惨的日子,于是,莆田民间约定改为正月初四“做岁”(围炉),并将年三十晚上改为“做小岁”,正月初四晚上称为“做大岁”。

同时约定正月初二日,作为探望亲友伤亡的不祥日子,俗称探亡日。

(上文已提)

正因为有这段历史的缘故,莆田境内也流行着贴白额春联的风俗。

原先,莆田正月初二探亡日每家都贴上白联,但在初四“做大岁”,又要按惯例贴上大红春联,在哀思亲人与吉庆佳节的矛盾中,人们选择了一个折衷的办法,即在刚贴过的白联上面,覆盖大红的春联,将白联露出一截(约10厘米),以示心有余哀。

从此以后,莆田地区在春节时,便流行贴上白额春联的风俗。

贴白额联的习俗,在莆田民间还有一传说,清顺治五年(1648)3月,明朝东阁大学士莆田人朱继祚率义军收复兴化城。

清兵多次反攻,城内不少百姓伤亡,家家都有丧事,门贴白联。

至年终,清政府强令家家贴红联。

城内居民巧妙地贴上红联时,留下原来白联的一段,以示对逝去的亲人和明朝故国的怀念之情。

初五如同初一,早饭每人一碗面,然后去游春或探访亲友。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夕节”。

莆田的元宵节,不只仅限于正月十五日这一天,有的村提前十来天,有的村则延长到正月底。

莆田闹元宵的时间持续整个正月,从正月初八起,涵江保尾、西天尾后卓等地开始闹元宵,至正月十五六为大部分农村闹元宵(即达到高潮),直至正月底的西天尾洞湖村等地渐渐收

场。

莆田元宵节家家张灯,户户结彩,活动搞得红红火火,节日舞台异彩纷呈,好戏连台,民间别开生面的“游灯”活动最为壮观。

元宵之夜,“明月满街流水远,春灯入望众星高。

”一支支长达数华里的灯队,宛若一条条金龙蜿蜒蠕动在乡间大道上。

相传“游灯”由来于明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倭寇骚扰兴化(莆田旧称)一带,戚继光奉命率部前来救援。

戚家军为了迷惑敌人,命百姓每家于夜晚各点一盏灯结队而游。

倭寇以为大兵到来,吓得仓皇逃命,从此“游灯”便成了一年一度于元宵节期间举行的民间纪念活动,给予人们一种颇为独特的美感和力量。

仙游县枫亭镇的元宵灯节十分独特,时间长达5个夜晚,其中还有一个典故。

传说宋朝年间,连江里(即今枫亭镇)在朝为官者很多,他们把京都灯会中较有特色的品种传回故乡,并与家乡的灯节特色融会贯通,形成独具特色的枫亭元宵游灯,与各地迥然有异。

据说有一年元宵节临近之际,枫亭籍在朝的官员各自纷纷邀请皇帝驾临枫亭观灯。

皇帝问道:

“何日灯会?

”众邀者均答是“正月十五”。

皇帝颇费心计,为了既不伤臣僚之间的和气,又得给邀请者面子,更要显示皇帝对朝臣的不偏不倚,遂答应驾临枫亭观灯,并谕准从正月十三晚至十七晚,相邀的朝臣各自举办一场游灯盛会。

在朝的枫亭籍官员就发动各自原居住地的乡民提早准备,极力操办,都想把各自的灯会办得隆重精彩,以博得皇帝赞赏。

于是,从当年的正月十三晚至十七晚,枫亭籍各朝官居住的乡村依次竞办了盛况空前的元宵游灯,皇帝亲临观赏,被那颇具特色的“蜈蚣灯”、“菜头灯”等所吸引,赞不绝口,御赐了“邀来元夜无双景,独占枫江第一春”、“大魁天下”、“天官赐福”的题赠。

从此以后,连续五夜的枫亭元宵游灯盛会相沿成习,而且越办规模越大,人物故事彩架、灯具品种不断增多,绵延数里的“灯龙”穿行于村间阡陌,甚为壮观。

在莆田一带的许多乡村,除在本境内闹元宵外,还到其他村境去“参服”(即出村境外去游灯)。

特别是莆田华亭霞皋村的每年元宵晚上,各家各户都按姓氏的男丁出灯笼,把灯笼安装在长约3厘米、宽6厘米左右的条木板上,组织一次有三四千人参加的大游灯。

从霞皋村游到城里广化寺前,一串接一串的灯笼,仿佛是一条条火红的蟒蛇,在山间小道上盘旋游动,蜿蜒约一两公里之长。

吃元宵。

莆田地区在元宵节期间,家家户户有吃元宵,吃“行傩仔”的风俗。

行傩、吃元宵是莆田民间以敬神为名,实为互相请吃,增进相互友谊的一种风俗。

“行傩”意即神所走的沿途路线。

“行傩仔”是元宵夜接待亲朋好友作点心的食品,有用糯米粉搓成实心和用糖做馅的两种,也有用意粿(用糯米粉做的甜粿)替代,将它切成块状.这些汤丸糖粿,象征着全家团团圆圆,日子过得甜甜蜜蜜,幸福美满。

跳棕桥。

在莆田,元宵期间,不论山区或是沿海各村落,大多举行跳棕桥表演活动。

跳棕桥即棕桥舞,是莆田地区的一种民俗舞蹈。

每队舞蹈者各抬一架高不到1米、宽不到30厘米、顶部饰以棕片的竹制小轿。

表演需在广场或庭院大坪上进行。

表演时,场、院中先燃篝火,一队年轻力壮的男性表演者,身着白色对襟上衣和红色灯心绒裤,腰扎黑色布带,脚穿麻编草鞋,个个英姿焕发,抬着棕桥,“踏着节奏明快的锣鼓点,绕着篝火游舞。

呈‘∞’形穿梭跳跃,周而复始,直到火熄而止。

总元宵。

在莆田特别是农村的元宵节,其宗教色彩较为浓厚。

从正月初六至二十九日,各村社都按举行元宵节的时间(每社1天),人神共庆元宵佳节。

在这期间有的宫庙还举行总元宵,如涵江鲤江庙、江口东岳观、头亭瑞云祖庙等许多宫庙都举行总元宵的风俗。

总元宵,实际是文艺“出游”,热闹非凡。

“出游”队伍中有马队、妆阁、彩旗队阵鼓、十间八乐、弄龙戏狮等,从早上八时起,一直游到晚上十二点回宫庙。

小结

莆田民俗熔铸着莆田人民反侵略、反压迫的优良传统。

千百年来,莆田人民传承着一种正义刚烈、不畏强暴的民族精神。

在看似寻常的岁时令中,透出强烈的爱憎情感。

如上文提到的春节贴“白额春联”,以示对侵犯者杀戮无辜的抗争;正月初四“做大岁”,牢记倭寇入侵曾犯下的滔天罪行等等。

优良的民俗传统对群体、乃至国民族的凝聚力的形成起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整合和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①民国《福建通志》总卷21《风俗卷》卷1

③陈国强主编《闽台岁时节日风俗》,厦门大学出版社,1992

④何绵山著《八闽文化》,沈阳:

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⑤林成彬,朱宪章,杨祖煌编著《民俗风物》,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

⑥黄金恳《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1

⑦朱合浦主编《莆田风情》,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

【篇二:

元宵节对联】

从正月初十起为“元宵”。

以正月十五日这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为元宵正日。

元宵节在莆仙相当热闹,虽然莆仙各地闹元宵的时间、内容、形式不完全一致,但均体现“以神为主,神民同乐”的基调,农村尤为突出。

莆仙城区元宵节以大型的群众文化娱乐活动为主,辅以里社行傩。

主要是舞龙灯、耍狮子、弄九鲤、车鼓队、十音八乐、迎神仪仗队、马队、妆架等盛大队伍。

在几天的元宵期中,锣鼓喧天,乐声悠扬,穿街走巷,把欢乐送给群众。

有的还把龙灯、狮子接到家门口表演,祈求新春吉祥如意,财源象龙灯、狮子翻腾跳跃,滚滚而来。

农村元宵节,境内从正月初十至二十日,各村(过去叫“境”)各宗族围绕各自的村社闹元宵,为期一般3天,有的还联合闹元宵。

以行傩迎神为主,伴随盛大的游灯活动。

城区元宵行傩以十五、十六两夜为多,故称这两夜为“元宵心”。

一般都不演戏,由里社首老捧出社炉绕境,各户或迎接入厅堂,进香拜祝,俗称“接行傩”,或在门口焚香烧火叩拜,俗称“炉纸”。

在社炉绕境的同时,行傩的执事以木雕的“社妈”1尊,头上插满鲜花,向各户“散花”,妇女祈子者,虔诚地从“社妈”头上取下一花插在自己头上,名为“请花”。

元宵夜,各户都煮糖食点心,全家共吃,并飨行傩执事。

有的里社除了举行“行傩”之外,还在里社广场上烧火堆跳棕轿,选年青力壮的男性抬着社神座轿越火而过,往返跳至火熄,俗称“跳傩火”。

涵江各里社庆祝元宵,一般是分两次举行,第一次是“行傩”,各户都在门口焚香烧火叩拜,不象城区接入厅堂,而在当夜各户煮面、汤点共食。

第二次是“行傩”后一二夜,一般都演戏酬神,并放焰火助兴,或扮僮身跳火祈平安等。

农村中庆祝元宵,普遍演戏酬神,并在“行傩”之外,穿插放焰火、跳(摆)棕轿,扮僮身踏、坐刀轿、掷铁球和扮神像出巡等各种活动,有的只是单项,有的兼有几种。

仙游枫亭庆元宵举行大规模的游灯,在闽中独具特色。

庆祝元宵,各里社已婚男子都要按年轮流担任“福首”,负责是年向社神烧香、清扫、祭祀、收藏社神袍服、祭器等,元宵时捧社炉随神座绕境,让各户进香。

当福首俗称“做头”,在元宵结束时,在社神前用筶杯卜定下一年的福首,称为“卜头”,已婚男子以做头为荣,认为会全年吉利。

元宵做头的,亲朋戚友均须送礼祝贺,福首也要大摆宴席酬客。

在庆祝元宵中,各地还流行各种习俗,各里社在前一年结婚和生育男孩的人家,每户须于元宵夜向神献礼,或燃点巨烛1对,称为“喜烛”,重的甚至达百余斤;或叠红橘1大盘,高与屋梁齐;或供大面龟1只,大如小圆桌之面;或奉大鲤鱼1只,有重逾四五十斤的。

有些地区的新婚夫妇,双双携灯到神坛前进香祈子;沿海地区以及涵江地带的一些乡村流行比较特殊的习俗,前一年新

婚的妇女,在元宵夜都盛装打扮,排坐在各自里社的庙前,让人们晤识新妇风姿。

元宵节对联

三五夜;一重春。

万户鼓吹;银光有焰。

五夜通明;天开美景。

风清月朗;灯彩星辉。

无边春色;有庆年头。

光天满月;火树银花。

月光皎洁;银烛辉煌。

月光照耀;银蜡辉煌。

金吾不禁;玉漏莫催。

星桥铁锁;火树银花。

树梢银花;心上春意。

一团拥宝炬;千点灿银星。

九陌连灯影;千门庆月华。

万家元宵夜;一街太平歌。

万家元夕宴;一路太平歌。

天上冰轮满;人间玉漏迟。

天上冰轮满;人间彩灯明。

天上一轮满;人间万里明。

元夕万家宴;宵月千里明。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索开。

火树祥光丽;星桥宝炬红。

灯月千家晓;笙歌万户春。

灯楼灿明月;火树暖春风。

花市千门雪;灯衢万里春。

青阳调玉烛;华月送清歌。

明月千门雪;银灯万树花。

兔魂连银海;鳌山接紫微。

放手擎明月;开心乐元宵。

春阳调玉烛;华月送清歌。

银花开火树;铁锁启金桥。

笙歌归院落;灯火接楼台。

锦城灯接彩;花市月含华。

访鸾镜于日下;驾鳌山之海峤。

一曲笙歌春似海;千门灯火夜如年。

一帘春色门垂柳;万斛珠光地涌莲。

九华灯炬云中挂;五彩鳌山海上移。

三五星桥连月阙;万千灯火彻天衢。

三千世界笙歌里;十二都城锦绣中。

万户春灯报元夜;一天瑞雪兆丰年。

【篇三:

莆田风俗文化】

莆田,福建地级市,隶属海峡西岸新兴港口城市、世界妈祖文化中心,自古为闽中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史称兴化、兴安,雅称莆阳,或称莆仙,为福建历史上八府(军)之一,有“文献名邦、海滨邹鲁”的美称。

有湄洲湾、兴化湾、平海湾三大海湾。

莆田留存了以妈祖、莆仙戏、南少林、三清殿为代表的文化遗产,莆商素有“东方犹太人”之称。

莆田是潮汕人的祖籍地,是福建省“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我们可以从莆田民俗文化,妈祖文化,莆田话,工艺美术,风景名胜,名优特产等方面展开全方位的调研。

(立意)

民俗文化:

莆田民俗丰富多彩,同一个习俗在不同的区域里,就有所异样变化。

例如春节元宵节,各地的活动日期不同,其项目内容、规模、形式等都存在差异性。

元宵节期间,平原人举行游灯、枫亭游灯最为典型。

沿海人元宵节,举行神祇出巡郊游、摆粽轿、演戏等。

莆田各地宫观寺庙数不胜数,而各个地方的宫观所举行的神祗庙点活动地大大不同。

但其功能或性质是大致相同的,却有一个共同的愿望——怡神祈望:

平安吉祥、子孙昌盛、万事如意。

民俗不光在过节上,风行的不成文的生活样式在生活中还有很多。

由于受到地域文化影响与制约,民间方言或普通行为习惯,亦产生出许多颇具特色的地方习俗。

一年过两次年

明代中后期福建受倭寇侵犯,时值大年三十,村民有些逃到山上避难,躲过一劫。

等风平浪静之时,已是大年初二.当地老百姓各回家中,家里惨不忍睹。

人们决定再过一次年,各镇各村不一。

原莆田县是大年初四,仙游县是大年初五。

在中国是很难找到一年过两次年的习俗。

而且大年初二不访友,为了警示大年间被倭寇入侵的史实,当地百姓规定了大年初二各不拜友,一直沿袭。

白头春联

清军侵入福建时,莆田人和清兵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

1648年,朱继祚克复了兴化府城,但同年七月在清兵大举反攻下失败。

清兵第二次夺下的地方例要屠城示威。

“封刀”之后,幸存的人又受到剃发令的威胁。

结果是每家每户都有人被杀,家家都办丧事贴白联。

到了新年,清军强迫贴红联给“新朝贺岁”,否则死罪。

按中国老习惯,丧家未到除服是不能贴红联的。

因此人们不得已贴上红联,但巧妙地留出一段白联以示抗议。

第二年为了纪念这一惨痛时刻就于大红纸上边特制一段白头,渐成习俗。

莆田闹元宵

莆田的元宵民俗活动从农历正月初六开始直到正月廿九妈祖宫举行“尾夜元宵”才结束,每天都有不同村庄、不同姓氏闹元宵,节目丰富多彩,盛况赛过春节。

元宵,是指新春第一个月圆之夜——农历正月十五晚,为我国民间传统的重大节日,亦称“上元节”。

莆田各地到处建有宫、庙、社、坛,每个里社均按古时划定的地域和固定的日子,其中以十四、十五、十六三天最为热闹,称为“元宵心”。

还有“总元宵”、“末夜灯”等活动,系较大社庙集中举行的大型元宵绕境活动。

体现出莆仙文化所独有的强烈内聚力和乡土气息。

清明节

莆田清明节时,民间有到郊外春游的习俗,叫“踏青”。

不少人家带着“清明龟”和“卷”,以及饭、菜、香烛、银纸上山扫墓,表示对先人的悼念。

回来时,带回一小束青枝绿叶。

清明节多逢下雨,百姓可在清明前后各3天去扫墓,俗有“清明前三日、清明后三日”之说。

“清明龟”是用米饭或面粉加糖做成的,先将饭团或面粉加糖捏成一个个粉块,然后放入木刻的“龟印”中,印成龟的形状。

莆田民间传说龟与凤、龙、麟合称为四灵,因此“清明龟”寓含祖先灵气长存,子孙平安长寿之意。

“卷”也是用米饭或面粉加工成约三坟长的长方形粉块,在粉块当中压一条小线,然后放入蒸笼里蒸,蒸熟后,粉块中的小线会自然展开,形似书卷。

有的人家还在“卷”上印制红花,寓意一家红火,子孙好学上进。

清明节期间,莆田人上山扫墓,除以祭品对着墓碑“呼神”致祭外,还要修剪墓围的野草,

疏通墓周的水沟,并在“墓龟”上培新土,并放上一叠纸钱,用小石头压住,以示此墓的后裔已来祭扫。

祭扫完毕,折下一枝松枝叶带回家,以示枝荣叶茂,一家顺意,子孙昌盛。

另外,莆田一些地方,清明节还有唱清明戏的习俗,所唱剧目多为人们所熟悉的莆仙戏《白蛇传》、《拾玉镯》、《人面桃花》等戏剧中有关清明故事的折子戏片断,用以烘托清明的独特气氛。

妈祖文化

妈祖,是中国古代神话中惟一的救苦救难的海神。

作为民间信仰,它延续之久,传播之广,影响之深,都是其他民间崇拜所未曾有过的。

在全国各地,尤其是在福建、广东、海南、台湾、东南亚中有广泛的妈祖信仰。

妈祖民俗是源于人们对妈祖景仰而逐渐形成的一种常规化古老民间习俗。

它有别于其他妈祖信俗集体性活动,指信众个体信仰活动,具有个人化鲜明特征,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妈祖游灯

为湄洲岛百姓为祈福、庆丰收举行传统民间活动。

在节日尤其元宵节期间晚上,人们都提着“妈祖灯笼”绕境游乐。

谢恩敬神

这是家族举行感恩苍天仪式,无论男女老少均统一着装列队到妈祖庙恭请妈祖参加,感谢圣恩,表达崇敬之情。

圣杯问卜

当信众家庭、事业遇到困难时,常会到妈祖庙用木质半月形“圣杯”问卜,祈求如何解决疑难问题。

换花求孕

指湄洲岛已婚未育妇女为祈生子育女到妈祖庙,与妈祖神像头上的花互换来求妈祖赐孕。

佩带香袋

许多信众保持着这一习俗,以避邪保身。

大门贴符

指信众在大门贴上妈祖神符,保佑全家平安。

颈项佩玉

指信众脖子上挂妈祖玉像,寓意妈祖时刻相伴护佑在身。

托看小孩

指信众外出,将小孩托付给妈祖庙看护,因为妈祖是他们最信任保护神。

妈祖挂脰

指在妈祖巡游过程中,信众向妈祖神像颈项上挂上用红绳子系的金锁、银锁或钱币,虔诚祈愿。

诞辰禁捕

指湄洲渔民在妈祖诞辰日前后自发不下海捕鱼,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民间性、亲和性、包容性是妈祖民俗显著特点,一千多年来世代相传,已与百姓日常生活水乳交融,充分体现妈祖民俗普及性和深入性,并与其他妈祖信俗一起,成为妈祖文化有机组成部分。

莆田话:

莆田话又称莆仙方言、莆仙话、兴化方言等,分布于莆田市、仙游县、泉州泉港的部分、乌丘屿(莆田市乌丘屿,由台湾代管),以莆田话为代表,属于汉藏语系汉语闽方言,在莆田和旁边的使用人口大致500万,莆田人外出经商很多,在莆田旁边的在福州和泉州的很多莆田人也使用莆田话。

新加坡很多莆田人,也会讲莆田话。

因历史上该地区属于兴化军、兴化府等,故莆仙话又称为兴化话。

以莆仙话为载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莆仙戏、

莆仙木偶戏等。

是长期受闽东话影响的闽南话,兴化方言属汉语方言系闽海方言群。

莆田话在整个语言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开始出现于西汉、东晋南朝时,在南朝隋朝形成,因为那时和之前时中原人南下,来源以西晋时中原正统语言为主体。

莆田话即莆仙方言,莆田话受福州省城话和泉州话双重影响,由于福州是省会,莆田与省城交流多,莆田比泉州更近福州,因此莆田话受福州省城话影响程度大于泉州话受福州话影响程度。

莆田话和台湾话近半可互通或相似。

说方言是一个族群传承祖先文化最基本的能力,很多人只会说普通话不会说方言,就等于是放弃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只接受了北方的文化,但普通话那么后来的语言,要怎么去承担接续祖先文化的责任呢?

莆田话已没有了那淳朴的氛围!

保护莆田话的任务十分严峻!

普通话的冲击,莆仙戏的没落和快板的消失,我们究竟还有多少文化值得我们骄傲的呢?

要复兴文化,要延续文化,请善待莆田话。

(莆田话正面临普通话的冲击,我们可以通过调研引起社会重视)

工艺美术:

莆田市是福建省、乃至全国工艺美术重点产区。

现有工艺美术企业4000多家,从业人员20多万人,年产值50多亿元。

规模以上企业51家,年产值9.4亿元。

全市工艺美术产品不但外向型程度高,而且内销业务近年来愈呈上升趋势,其中木雕、古典工艺家具、玉雕、银饰、宗教雕塑、油画框业和人造宝石的产值、产量均占全国同业首位。

莆田市工艺美术行业包括十大类:

木雕、古典工艺家具、玉雕、珠宝首饰、宗教雕塑、石雕(含寿山石雕)、工艺编织、油画框业、铜雕、漆器。

其中前七大类是

四大名果:

龙眼、荔枝、枇杷、文旦柚

另外海域南日鲍鱼,兴华米粉,莆田卤面,碗糕,红团等地方特产。

我们通过对莆田的全方位调研,了解莆田的民俗与文化,通过向莆田政府部门提供针对有关问题调查所得的数据,总结和建议,使政府能够重视莆田出现的有关问题,更好的实行解决有关问题的政策;通过发表各类文章使社会认识莆田,了解莆田,爱上莆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