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研究小课题研究中期报告.docx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研究小课题研究中期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研究小课题研究中期报告.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研究小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研究,小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研究实施方案
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研究实施方案
刘琼飞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现状
①、教学现状:
化学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学科,它积极倡导学生亲身经历为主的探究活动,而化学实验正是学生在实践中进行科学探究的有效途径。
有效的实验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科学知识,而且有利于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培养其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其养成严谨求实的态度、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但当前化学课堂实验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
很多老师还没有高度重视起实验教学,常常将教材上的实验探究人为地转化为简单的知识传授;有些老师觉得用多媒体课件来代替课堂实验,不仅形象生动而且节约时间等。
这些问题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提高。
为了能够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结合我校课堂实验教学的实际情况,我们提出“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最大限度地开设学生分组实验、开放性实验,以求实验教学的最佳效果。
②、学习现状:
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个体的感悟和知识建构的过程,是极具个性化的行为。
可是,教学过程中严重的划一性和同步性的缺陷,久而久之,会泯灭学生的个性发展,扼杀学生的创造天赋。
统一的模式,统一的
教学目标,得出同样的结论,已经不适合当今多元化个性、创新的社会现实。
因此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已迫在眉睫。
(结果终于过程)
③、研究的现状:
当前,课程改革以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来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养成。
把科学探究引入到理、化、生教学中来,其目的是希望在实验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个性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时代要求。
在国际科学教育领域,人们对于科学课程应当发展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已经达成了共识,许多国家的科学课程标准已明确提出了关于科学探究的目标。
但对于科学探究在科学课程中所处的地位和实现目标的途径则存在不同认识,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和亲身经历探究性实验而潜移默化地达到课程目标,不需要明确地教给学生如何开展科学探究;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应当明确地教给学生科学方法,甚至认为学生对科学方法或过程的理解比对科学知识内容的理解更为重要。
从科学课程的发展来看,后者得到越来越多的科学教育者认同。
这样,如何实现科学探究目标的问题就摆在了研究者和课程设计人员面前,成为科学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基于上述要求,我们提出:
要进行有效的实验教学,引导学生用科学探究的方式进行实验,提高实验过程的自主性和探究性;放手让
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自主研究,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体验探究学习的乐趣,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1、课题研究的意义:
学科知识、学科能力、学科思想是学科体系的三个要素,而学科思想是一个学科的灵魂。
通过实验教学来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增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学生科学学科思想的形成,对完善化学科学知识结构,解决实际问题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将有利于学生对科学的理解,从而形成符合科学学科特点的思维方法,大大提高他们的实验探究能力。
我校尚未有组织地进行过系统的研究,因此,本课题研究对促进本校理化生教学具有现实意义。
2、课题研究的现实价值:
从我校化学学科教学实践来看,课堂上师生更多关注学科知识(尤其是陈述性知识)的传授和识记,通过强化训练获得学科的一些零散的解题方法等,有些化学成绩好的学生是有效训练的产物,学科思想和学科方法基本是一片空白,更谈不上对学科的感情、兴趣。
有些学生的科学学科学习很吃力,对新情境的问题毫无头绪,缺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学习负担重。
部分教师对学科本身的特点和对学科思想和方法的研究不足,对通过什么教学方式来实现教学目标更缺少分析和研究;过分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很少精心设计探究活动来达成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目标。
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对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对研究如何培养学生学科思想和动手能力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三、课题概念的界定
1、化学实验教学:
所谓的化学实验就是根据化学实验目的,实验者运用实验仪器、设备及装置等物质手段,在人为特定的实验条件下,变革化学实验对象的状态或性质,通过实验观察获得各种化学科学事实(即化学实验事实)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化学实验与化学观察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种化学科学研究方法(或化学教学方法)。
化学观察与化学实验二者是相互依存的,化学观察是化学实验的前提,化学观察依赖于化学实验,化学观察需要化学实验的证实;化学实验必须进行观察,实验离不开观察。
特别是在现代化学科学技术中,化学实验是同化学观察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们都是对研究对象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特殊实践活动。
但是化学实验克服了纯粹观察(自然观察)的局限性,它有许多自然观察所不具有的优点。
2、自主探究能力:
指学生像科学研究工作者进行科学研究一样,自觉主动通过探究活动来进行学习的能力。
其中包括:
“实验探究”、“设计并实验”、“测定”、“调查”、“收集资料”、“查阅”、“交流”、“讨论”、“辩论”、“撰写小论文”等方面的能力。
3、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在高中化学教
学中促进学生自主实验研究、调查分析、信息整合、交流讨论等探究能力的形成,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以及怀疑的精神、论证的精神、善于接纳不同观点的价值观和社会正义感等。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目标
1、探索在高中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2、探索提高高中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二)研究内容
1、通过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从而寻找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2、通过对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研究和实践,摸索提高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五、课题研究的措施和方法
(一)本课题研究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
有计划有步骤的对教学实践中产生的问题由教师或研究人员共同合作边研究边行动以解决实际问题。
2、教育调查法:
对中学生进行调查,了解中学生探究能力的状况和水平,研究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3、个案研究法:
跟踪某一具体课题组的探究能力学习活动,通过个案来分析学生探究能力的一般规律,探索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基本策略。
篇二:
初中化学典型实验对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的研究开题...
《初中化学典型实验对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的研究》开题报告
罗山尤店中学顾云刘松李成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㈠选题背景:
传统化学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化学知识的传授和解题方法的训练,某些新知识的学习,虽然也借助于实验引入,但往往在处理实验时,忽视其所蕴含的思想性、探究性和发展性的功能,造成教师的讲实验与学生的记结论,虽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操作技能,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鉴于上述现状,我们要加强初中实验教学,尤其是注重在教学中挖掘典型实验,多进行探究性的实验的研究,为学生构建开放、宽松的学习环境,从而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移植应用能力、探索实验新现象等探究能力,具有现实的实践价值,也对课堂教学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㈡选题意义: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天然地具有进行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和科学方法的功能。
课题的研究就是在遵循基本科学知识的前提下,把实验作为提出问题、探究知识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按新课程的要求,剖析典型实验的探究过程,通过创设生动的情境,启迪学生的思维,改变过去传统的讲授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将本来单调的演示实验变为生动活泼的探究式实验,将学生的被动听课、“看实验”转变为主动探索实验原理,设计实验过程,主动地分析归纳和总结,提高实验的智力价值,从而让学生从模仿创新开始,逐步发展到独立的原创创新,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学会实验技能,养成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达到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目的,以适应当前化学学科中素质教育的需要。
本课题针对化学中的典型实验进行研究。
创新之处在于通过剖析典型实验,引导学生学会探究过程,从而培养探究能力,并合理评价,使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自主化。
二、课题概念的界定:
1.探究能力,包括以下内容:
观察现象并提出问题的能力;提出猜想、形成假设的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制定探究计划、进行设计
与实践的能力;科学解释和评价的能力;表达与合作的能力。
2.典型实验,在本课题中界定为:
探索性实验。
是指探索研究对象的未知性质,了解它具有怎样的组成,有哪些属性和变化特征,以及与其他对象或现象的联系。
简单理解为运用一些已经知道的外部因素去研究一些我们未知的东西,然后得到一个产生的结果,这个结果就是我们探索的结果。
三、课题研究目标:
1、根据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对化学中的典型实验的探究,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探究能力,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实验探究活动,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科学探究中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通过课题的研究,更新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及做法:
㈠用典型实验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的体验探究过程,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初步具有独立设计实验的能力。
1、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提问”,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提问”是学生进行探究的动力。
鼓励学生多提问,改变“教师问学生答”呆板的模式,变“学答”为“学问”,活跃思维,培养探究能力。
2、借助依据,鼓励学生“猜想”,培养学生形成假设的能力。
在设计中有意识的让学生对
知识进行猜想,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又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
3、师生互动,指导学生“操作”,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
”放手让学生进行开放性操作,使操作不仅成为获取知识的途径,更重要的是使操作成为培养探究能力的源泉,让新知识在操作中产生,让探究能力在操作中培养。
4、领悟过程,鼓励学生“奇思妙想”,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
对学生奇思妙想的及时鼓励,使那些善于动脑的学生真正体会到成功的乐趣,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
㈡借助典型实验进行探究,引导学生进行剖析,讲清一类实验的操作内容,阐明一类实验规律,在剖析、总结、归纳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1、确定典型实验,从原理入手,引导剖析。
每一类实验的原理、装置、操作等方面总有规律可循。
因此我们在讲每一类实验中的第一个实验时,首先向学生分析这类实验的设计原理和内容要求。
而后再指导学生亲自动手完成实验,在此基础上师生通过分析、对比,共同总结出这类实验的规律,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目的。
2、引用典型选题,把握原理,多方求证。
选用贴近生活,有现实意义、具有开放性的题目,如证明自来水不是纯净物、测定苹果、桔子的酸碱度、证明纸中主要成分是碳元素、氢元素、暖水瓶中水垢如何清除等,实验方案要求多样化。
本类研究注重学生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在实验中体验探究的乐趣,达到提高探究能力的目的。
3、改进和重设计典型实验,挖掘内涵,形成思路。
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提出新问题,探讨不足,寻找弥补不足的新方法,对实验写出详细的方案,让学生多方面探索知识、概念、原理的形成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㈢根据课堂教学案例的设计,制作适合课堂教学的典型实验课件,辅助课堂教学。
五、课题研究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
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研究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创设一种开放民主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真正成为探究问题的主人。
以全体学生的参与为原则,以学生的探究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为目的。
2、创新性原则。
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勇于创新,勇于突破传统教学的种种束缚。
3、开放性原则。
即把小课堂与“大社会”结合起来,让小课堂走向大社会,将“大社会”引进小课堂。
4、激励性原则。
培养学生学会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积极向上的情感,磨炼学生坚强的意志,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5、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用科学理论设计实验,从实验中探索总结内含的化学知识、原理,加深对化学知识的认识。
六、课题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及措施:
㈠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有关教育创新要求的理论。
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通常包括: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
科学探究能力和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是在学生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形成的,这就需要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有关教育创新要求的理论。
1、体验到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
2、意识到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基础,解决科学问题常常需要作出假设。
3、意识到科学探究可以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多种途径来获得事实和证据。
4、意识到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实验、调查,又需要进行推理和判断。
5、体会到科学探究需要正确地表达、需要与人交流和合作。
㈡用典型实验设计教学活动。
1、主题的设计要紧密联系生活,要能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
也可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提出问题的兴趣。
2、变讲授式为探究式,深入挖掘实验的原理,将知识形成过程重新展示给学生,引导他们分析、假设、论证,探索化学学科的探究方法。
3、面向全体学生,并关照个别差异。
4、注重实践运用。
新课标中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改为“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重点强调的是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而不是简单机械的应用,所以教师设计的选题,不仅要有利于巩固、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5、充分挖掘并利用各种信息资源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足够的支持。
㈢辨证地处理教师指导和学生自主的关系。
1、提高素质,驾驭课堂。
时刻关注学生参与,教师要随时进行调控,而不是放任自流。
2、积极探索,注意引导。
课题的顺利开展是以全体学生的参与并积极主动的探究为前提,教师要尽可能的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究的机会,放手让学生去做,给他们构建开放的空间。
㈣对学生探究活动的评价方式。
新课标指出:
对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在教学实践中,可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等评价方式。
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篇三:
中学生化学实验能力培养研究结题报告
中学生化学实验能力培养研究结题报告
中学生化学实验能力培养研究结题报告
20XX年11月26日
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立项号2011XKT-ZXHX016课题名称中学生化学实验能力培养研究负责人闫勇所在单位西安交大附中分校结题报告
关键词化学实验能力探究性主动创新实验教学结题报告摘要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的灵魂,是学生认识化学世界的窗口。
实验能力的培养应该从教师的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两个方面进行实施,通过创设实验的情景,创新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各种形式的实验中,才能提高实验的有效性,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结题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界定
(1)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的灵魂,是学生认识化学世界的窗口。
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核心,而如何更有效地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各项实验能力,如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设计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是值得深思的课题。
因为实验能力是创新教育的根本和核心。
(2)从目前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来看,受考试指挥棒的影响,传统教学模式仍严重束缚着学生的思维,忽视对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忽视将化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机结合;忽视对学生动手、动脑、操作技能的培养。
化学实验特有的生动性,无法在教学及学生的学习中体现。
在教学中,存在着教师“重讲授,轻实验”的偏向,演示实验“完成任务”,分组实验“走过场式“,教师在黑板上“画实验”,学生在教室里“背实验”,学生高分低能——笔试分数高,观察能力差,动手操作能力差,探究创新能力更差。
(3)为了改变传统实验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实验机会较少的弊端,而且能使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实验,并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对实验进行探究和操作,
从而真正有效地提高初中学生地化学实验能力,在西安市基础教育科研领导小组的悉心指导和附中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本课题组开展了《初中学生化学实验能力的培养》这一课题的研究,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探究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有效途径从而真正地、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各项实验能力,同时也为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一个平台。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及意义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我国著名化学家戴安邦先生曾经说过:
“化学实验教学是实施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
”可以说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的灵魂,是学生认识化学世界的窗口。
化学实验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对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新课标倡导“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化学探究意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新课标中强调“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教师要注意改进传统的实验教学,精心设计各种探究性实验,促使学生主动学习,逐步学会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本课题着重研究如何帮助学生了解化学实验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化学实验探究能力和态度,使学生掌握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实验基本技能,在实验教学实践中让学生获得实验探究的体验和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素质同时提高教师的化学实验教学水平。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方法、内容、阶段及过程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调查研究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化学实验的认识,提炼出对化学实验教学实施的指导策略;
2、通过教学实践,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精心打造“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教学的教学设计;
3、通过合理运用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指导策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和自主实验、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全面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从而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整合资源把研究过程的各种素材提炼、汇编成册以便资源共享。
5、制作实验教学实录光盘,设计实用的实验教学课件、进行自制实验教具比赛与展示(学生自制或师生合作制作)。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
1.课题研究的方法
(1)调查研究法。
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及个别交流的方法进行研究,并认真统计、分析调查结果。
(2)文献研究法。
主要是指利用图书、网络等工具,师生共同通过收集某些现象的发生、发展和演变的事实,加以系统客观的分析研究,从而揭示其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
(3)行动研究法。
教师直接对所从事的化学实验教学进行研究,在课题实施过程中,针对学生在实验教学活动中的表现,不断的调整、修订和完善相关的实施计划、实施内容、方式和方法。
探索出一般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方
法。
适当的将其延伸到课外的研究。
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1.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演示实验”的设计、和实际操作中,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的体验探究过程,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初步具有独立设计实验的能力。
(1)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对实验“提问”,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提问”是学生进行探究的动力。
鼓励学生多提问,改变“教师问学生答”呆板的模式,变“学答”为“学问”,活跃思维,培养探究能力。
(2)师生互动,指导学生“操作”,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
”放手让学生进行开放性操作,使操作不仅成为获取知识的途径,更重要的是使操作成为培养探究能力的源泉,让新知识在操作中产生,让探究能力在操作中培养。
(3)鼓励学生“奇思妙想”,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
对学生奇思妙想的及时鼓励,使那些善于动脑的学生真正体会到成功的乐趣,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
2.借助典型实验进行探究,引导学生进行剖析,讲清一类实验的操作内容,阐明一类实验规律,在剖析、总结、归纳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1)通过“调查问卷”等形式,选定典型实验的范围。
(2)选用贴近生活,有现实意义、具有开放性的题目,如:
证明自来水不是纯净物、测定学生常喝的各种饮料的酸碱度、用碳酸饮料快速制备二氧化碳、对比新鲜水果与久置水果中的VC含量、暖水瓶中水垢如何清除等,实验方案要求多样化。
本类研究注重学生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在实验中体验探究的乐趣,达到提高探究能力的目的。
(3)改进和重设计典型实验。
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提出新问题,探讨不足,寻找弥补不足的新方法,对实验写出详细的方案,让学生多方面探索知识、概念、原理的形成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3.精心设计化学实验课堂教学案例的,制作适合课堂教学的典型实验课件,辅助课堂教学。
(四)课题研究的阶段与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XX年5月至6月)
主要任务:
1、成立课题组,确定研究方向,讨论研究内容。
2、课题负责人闫勇老师和成员李惠娟老师分工合作收集相关资料,制定了课题研究方案和研究计划。
郭静、张庆伟分别从学生实验观察能力培养和以实验为核心的教学设计方面进行实践研究。
3、召开课题组成员大会,对教师进行培训。
4、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进行综合分析,再次确定研究的具体实验内容和方向,将问题进行系统归纳总结。
针对学生情况,结合课题研究的实际,本课题组特设置了三份调查问卷,对参与本课题的学生进行多方位的调查及综合分析,再次确定研究的具体实验内容和方向,将问题进行系统归纳总结。
具体调研情况见附件1
第一份调查《对化学实验的初印象调查表》
第二份调查《初中化学课堂演示实验问卷调查》:
以上两份调查表的共同结论是,学生对化学实验有着浓厚的兴趣,无论是课堂或课后,教师都应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参与动手实验机会。
各科协调,少给学生布置一些书面作业,给学生留出动手操作的时间。
第三份调查问卷《生活中的化学实验,你做过吗?
》通过本调查,启发学生思考,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学习,认识到化学实验与我们的生活真的息息相关,我们在化学课堂上学习的化学实验的相关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调查发现,孩子们还是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对比总结的能力的,相信本课题的研究一定能着实有效。
【第二阶段】实验研究阶段(20XX年6月至20XX年10月)
主要任务:
1、进行实验设计和探究工作。
对前一阶段的“理论”进行“实践”,在实际实验操作中实现对学生化学实验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