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十三》观后感.docx
《《狗十三》观后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狗十三》观后感.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狗十三》观后感
《狗十三》观后感
(一):
少年李玩的长大
本片的主人公李玩和她的家人组成了一个经典的中国家庭,在发生争吵的时候,李玩的台词是什么样的,爷爷的台词是什么样的,奶奶的台词是什么样的,爸爸的台词又是什么样的,这些熟悉的台词都让你感到这就是曾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的重现。
青春期的少年,自主意识再度强烈的觉醒,渴望被当做平等的个体对待,可是在中国,绝大数的家长并没有敏锐捕捉到这个时期孩子身上的变化,从观念上也不接受长辈和孩子间平等的理念,所以盲目的把自己变成了处在青春期的孩子的“敌人”,并且随时准备用权威结束这场战争。
李玩为了丢狗和家人大闹一场,其实在和朋友谈心后在回家以前,听到朋友那句“以后这种事还有很多”的李玩已经接受了现实,但是她爸爸却没有给她足够的耐心,于是本片最精彩的一幕上演,回到家的李玩遭到爸爸的痛斥,“你为什么这么不懂事?
”,家长们仿佛都在指望孩子长大了就马上可以懂事,但其实李玩的家人并没有在这件事上给孩子做好榜样,丢狗却不找没有展现出认真负责的品质,找了一只外形相似的狗来蒙混过关更是没有表现出诚实踏实的品德,最最关键的是李玩所代表的少年的自尊仍然没有得到本应该有的尊重和保护,认为是孩子所以可以随便许诺却不遵守诺言更是教育的大忌,孩子渴望理想化的父母的愿望彻底破灭。
英语演讲比赛中,父亲出现的前后李玩的表现的差异则暗示了不良的家庭教育关系下,孩子所遭受到的父母的影响。
也许是因为从小父母离异的关系,依靠并不多的李玩对他人的幻想本来就很低,她显示出非常的早熟和聪慧,她对现状有着很好的判断,她知道她的命运如何把握,她知道获得想要的东西需要牺牲很多,她知道在完成目标前她需要禁得住许多的诱惑,她小小年纪就知道恋爱不能带给她想要的一切,轻描淡写的就拒绝了对她有好感的帅哥,从这一点上看李玩的堂姐在电影中则一直和她做着对比,生日聚会她微笑着挣脱堂姐的手代表着李玩永远不会走上的人生。
片尾李玩若有所思的看着同父异母的弟弟在冰场上跌跌撞撞的训练,我想在她的脑海里,对被弟弟分走的关爱和注意力的怨恨和委屈也许正在消散,因为她明白,在这样的社会和家庭中,任何的宠溺最终一定也会走上另一场战争,目前“风光”的弟弟也终究逃不出生活的“桎梏”和“洗礼”。
懂得延迟满足,了解喜欢未必一定要拥有,是少年李玩在这场战争中最宝贵的收获,所谓妥协不过是表面现象罢了。
《狗十三》观后感
(二):
长大!
长大!
!
不懂电影,冲着10块钱两部/屏幕大/听说白水老师做的配乐以及离学校近跑过去度过了一个电影资料馆日,直到观众提问环节才知道导演是李米的猜想那个,而李米的猜想让我印象深刻却是因为刮刮乐的音频剪辑。
大概吧我觉得吧国内这个文艺圈就是一群“怪逼”做出东西来给更多但在人群中并不占多数的另一群“怪逼”看的,“怪逼”们平日看一样的影像/阅读一样的观点和文字表达/听的也是差不多的音乐以至于陶冶出差不多的情操,虽然我并不觉得真的是怪逼。
在此类8小时劳动奉献之外的时光,人人需要共鸣,印证自己是精神贵族而非精神病的小共鸣,而不是老板和下属/父母和同学皆会有的全国人民大共鸣。
承认吧,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需要音乐/电影和文学,打麻将也可以愉悦人心。
一、狗和家庭的对立
宠物和人一样,谁养谁有感情,这不足为奇。
对13岁的小女孩而言,这也许是她人生第一次主动去爱世界上的另一个个体,也就是爱的首次萌发,这会尤其刻骨铭心。
而对之前标配的父母爱/爷爷奶奶兄弟姐妹爱,从毛不懂就被训练如何反馈,并不具有主体性。
对爱因斯坦的这个第一次的主动爱是李玩个体自我认识的第一次觉醒,而家庭在爱因斯坦一代走失之后对她的劝慰因少女的敏感使李玩产生了强烈的对立感和孤离感,从始至终她就认为只有自己善待狗而她的家人都施以虐待,这个结果是什么?
是她觉得自己特别傲娇有爱心关心粮食和蔬菜而别人都他妈冷血动物,所以各种推倒老爷爷之类的发疯卖萌桥段顺理成章。
说到底都是孩子的不懂事。
我的个人体会是,自己以前太不懂事了,做了很多让家人伤心还自以为是的事非常后悔,但又都是成长常情,简直没有任何说的必要。
最后结果在于每个人运气不一样,有的人阶段过去了就过去了,就像洗澡先把身子淋湿一样再正常不过地过去了;有的人在此翻船,人生万劫不覆;有的人磁带卡壳了,不断重复青春期,这种里边一部分人能适应就活成老顽童,不能适应的例子有自杀的诗人。
二、抢姐姐男朋友啊什么的
没办法这个世界上可爱的人太多了,我爱不过来。
我们往往不会爱上那些特别优秀/完美的人,对他们会有类似爱但绝不是的别的感情,我们会爱上的是:
脆弱的/软弱的和懦弱的人。
也就很好地解释了搞到最后我们总是发现我们爱的是贱人,当然也可能只是我的自我安慰。
两姐妹的男朋友太傻逼了,看到后段他在后颈纹了玩字时我脱口而出:
“他是打算全身都纹满女的的名字吗!
”
而影片的处理特别好:
“以后这样的事还多着呢”,这是整部电影里我最喜欢的一句话。
这个少女太聪明了,几乎未卜先知,放在电影的结尾便有了“经历了这些事李玩成长成这样了”的意味。
真羡慕她,我刚开始长大的时候就不懂“以后这样的事还多着呢”这个道理,也许现在也不完全懂。
失去与得到,多着呢;爱上/被爱上/不爱了/不再被爱,多着呢,这些就是组成你以后生活的全部单位,就算道理明白了也是没用的,每一次都还是照样高呼上帝,如同每一次感冒都照样咳嗽流涕。
为之纹身太傻逼了,只怕再过个几年你身上的皮肤就不够用了,虽然我知道你每一次都是真心的。
三、父母离异:
爱是一种缺乏
父女戏的好几次我都哭了,然后我在想,离异家庭里跟爸爸或妈妈的男孩是不一样的,女孩又有另外的不一样,如是,就异化出四种社会性别。
原本性别平衡家庭濡染出来的孩子大体是完整的,而离异家庭的孩子性别因素影响在他们身上失衡,这使得他们棱角锐利,或者说个性飞扬,或者被称之为坏小孩/怪小孩,他们或者太温柔而优柔寡断,或者太刚强而顽劣暴躁,而这和ta的生理性别重叠之后产生新的扭曲。
总体来说,父亲+女儿的搭配算比较好的,当然,更重要的是父母的意识。
然而,我并不认为家庭离异是问题,也不觉得这些孩子长成这些性格有问题,也就是说,并不影响社会安定团结啊。
这些孩子更需要爱,他们会以后天优势弥补先天不足,反而迸发出后发优势。
他们更加小心翼翼,结果是,他们爱得更好——除掉在青春期被彻底毁灭掉的那些。
因为社会已经是这样的了,可以责怪六七十年代的恋爱不自由,可就算恋爱自由,人也是会变心的动物,而责任感的要求则是额外强加的:
不爱了就是不爱了,为家庭责任要硬撑搭进去一辈子吗这是个人价值观的自由;家庭总是要分裂,只有少数人同时得到了充足的父爱和母爱,特别是陪伴。
设想一下,再过些年,离异家庭的孩子总数超过完整家庭的孩子,那会塑造出另外一种社会形态。
人们会更注重寻找伴侣时的合属性性。
四、初中生听腰乐队真的好吗
电影对主角的描述基本上可以理解为“我是怎样成为一名女文青的”或者“前文青时代”。
镜头扫到李玩的床,床头柜堆了很高的几摞碟,好吧我猜应该是打口碟,因为她的耳机里放出来的歌是涅磐和腰和迷幻电子什么的。
她还是一名天文学爱好者,嗯,迟早成为飞行员,飞去你的平行宇宙去吧,阿门。
其实从头到尾我对她都是满满的羡慕:
长得这么盘正条顺而且还平胸,平胸太好看啦,好想当平胸呀;我也想养狗啊我也想遛狗啊,特别是把狗放在很高的台子上让它下不来,盘桓几天思考出生而为狗的真谛;他爸有钱啊,真希望有个有钱的爸爸;更重要的是,她爸爸很爱她啊还带她去看天文展啊还跟她谈心。
嗯我知道这些根本都不关我事。
配乐是影片的亮点毫无疑问,但有点用力过猛了,不留空隙的结果是齁死人,对此,在答观众问环节导演解释这片本来是想做院线电影而不是独立,哦,好吧。
五、来啊我们一起来打死后妈的孩子吧
弟弟太贱了,打你妈狗!
哭你妈哭!
卖你妈萌!
装你妈装!
啊背地里使坏就是你!
欺软怕硬就是你!
小孩作为人性缺陷的暴晒机器,实在是让人很难忍住不想打死啊,这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
13岁的李玩多活了十年也就比她弟弟好一点点,很多地方还是散发出小孩的那种招人恨。
我是很幼稚的人,现在我意识到我错了,人们应该赶快成熟起来,而不是坚持孩子般的天真,因为,不成熟不懂事是会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伤害别人的,而且是最爱你的人。
结尾的镜头是欠揍的小孩在欠揍地哭着学滑冰,你姐活了十几年都没滑过真冰,你他妈才出生多会儿就天天玩这个,你不知道滑真冰很贵啊!
结尾挺好的,轮回,你觉得恨却离不开。
和解,是最伟大的主题。
长大的过程就是和解。
拒绝和爱因斯坦一代相认就是和解。
拍得挺好的,技术上说,相比同类题材同时期拍摄的《甜蜜18岁》《杨梅洲》等;节奏很舒服,这是很直接的观影体验;情节安排,有谈资,很多地方可以跟朋友展开讨论,反省自己的成长过程。
渐渐觉得,国内的这类电影开始超越台湾了。
《狗十三》观后感(三):
少女的孤独
《狗十三》是一部直白的电影,一上来就是一组镜头交叉。
女儿李玩畅谈梦想,父亲等待新生。
但镜头一转,围绕着中国特色的考试教育,多数人读书时遭遇过的长短脚科目,父女就爆发了冲突。
“老师和家长都是为了你好”,但女儿拒不让步,结果父亲粗暴干涉,矛盾就此结下。
所以到了结尾处,父亲在车内泪眼朦胧,称自己不是一个好爸爸之际,父女间又达成了和解。
但在此时,李玩似乎突然长大,接受了棱角被磨平,安静、懂事,听大人的话。
她不再希望甚至害怕找到爱因斯坦,也不再提什么平行宇宙时间简史,她终于落回了眼前的真实世界,镜头又注视着更弱小的弟弟。
不少人会事先猜测,这可能是一部讲述人狗情缘、大爱暖暖的正能量电影,不想事与愿违,《狗十三》是掉转直下,戳破了任何美好希望的可能,看着叫人不舒服,久久缓不过气。
电影片名里的狗,两条爱因斯坦,它们成为了父女战争的易燃易爆物品。
这类青春成长题材,光是中国内地就有多部。
它们往往一上来就告诉观众,这是个问题学生,逃课、叛逆、离家出走,人物形象上早早做好了引导。
《狗十三》的李玩显得更真实一些,她并没有那么出格,一身校服,脸上还写着稚气。
电影的冲突矛盾几乎全部来自家庭内部,尤其是在演讲比赛上,真正令她紧张、腻烦和悲伤的对象,也正是父亲。
这是一个缺失了母爱的小女孩,她那微薄的家庭爱意来自爷爷奶奶,同时还要被新生的弟弟所瓜分和剥夺(尽管在大半时间里面她并不知情)。
可即便如此,她还是无处可逃,毕竟那个人也是生她爱她的父亲——即便这种爱在很多时候是错误的。
如此深入的教育理念灌输,以至在打出这行字时候,我都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不想编导的诉求太过强烈,《狗十三》又变得过于直白。
比如,在李玩尚未真正和小狗形影不离时(或许她真的是太过孤单),小狗便走丢了,她嚎啕大哭,瞬间爆发。
又比如结尾处,为了为了引出父亲到李玩再到弟弟,这样一环套一环的成长循环,电影又多出了喝牛奶滑旱冰,好似例行的总结拔高。
倘若修剪一些枝节,在少女独自落泪那里收场,力量恐怕不会有任何削弱。
眼下的局面则是,《狗十三》有不少斧凿的痕迹,人物动机和桥段设计都太过明显。
时间跨度上,还是因为弟弟的存在,反而出现了不小问题,他的成长速度,远快于李玩的升学速度。
全片拍得最好的段落应该是突然的家庭暴力,这一段太过真实,以至于我在想,有朋友说它是这一年最震撼的电影,大概是来源于此处吧。
明处的父权威严以外,后面卫生间打狗,李玩去安慰吠叫的狗,父亲拿着网袋,一直站在了她背后。
置身于景深处的父亲虽然虚焦,却牢牢紧盯着猎物,他要捕捉的对象不再是狗,而是女儿。
这是一名焦虑的父亲,他不是酗酒烂赌的绝对负面形象,却好像随时都会爆发。
在自言自语里头,这名“永远在忙”的父亲也会有由衷的喜悦,唱起《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就是好》、《北京的金山上》,与女儿所听着的摇滚乐完全是两个世界。
当然,影片中显得太满的配乐又是另一回事。
《狗十三》还有教室内被击落的蝙蝠,有楼上被120拖走的“鸟人”,动物不可能凶猛。
救济站一段,李玩寻找着第二只爱因斯坦,镜头里是一片接一片的牢笼,许多狗狗在对视张望,寓意无需多言。
凶猛到有些“不可教”的李玩,难逃被打击、驯化,最后主动接受了规劝,吃下红烧肉,戴上了成长的紧箍咒,步入了成人的世界。
在大人描绘的孤独境界面前,她的孤独就好像就像墙上的青藤,只能悄无声息地蔓延。
如此切身的青春成长故事,没有美化和希望,只能情愿或不情愿的妥协和服从,恐怕很多观众(尤其是女性观众)基本无抵抗力。
之前一版电影,看到结尾字幕出现关爱动物和不吃狗肉,我就在想,这是哪跟哪。
在死命虐观众的同时,《狗十三》想批评的是父权威严以及中国教育方式。
或许,我也可以直接说了,电影片名就是一句粗口。
毕竟很多时候,粗口比谎言腻语来得更为真实。
《狗十三》观后感(四):
所谓懂事,不过是成长恶心的开始
国产青春片快要被玩烂的时候,我看了《狗十三》。
还好之前有《七月与安生》洗刷掉对国产青春片的惯性印象,不过它们倒也不撞型。
后者玩的是情感的细腻,前者就要听我细细讲来了。
电影的开头,张雪迎饰演的李玩讲了一大堆话,她“嘻嘻”一张嘴,是戴着牙箍的13岁少女。
那段话落点在“平行世界”,还好导演说的不是这个,其实这段话落点在“后悔”。
——你知道人总是这样的
——比如,今年过年我买了件绿毛衣
——从交了钱的那一刻起我就开始后悔
——红色的也好看啊
——但是,要是买了红的,我肯定也会后悔,对吧
——就像,人在夏天,很难记起冬天有多冷
——到了冬天,又忘了夏天有多热
——你看,如果存在平行宇宙,这样的问题就好解决了。
人总会后悔的,像电影里爷爷稍不注意就弄丢了狗。
李玩说了不要狗,之后狗腻腻歪歪在她房门外哼哼,她就忍不住把狗当成了最好的玩伴。
可是狗简单的是,你对它好它记得,对它不好它也记得。
人说养宠物取了名字就是有了感情,那李玩对狗的感情就始于“爱因斯坦”。
还要回到前面来说,忙着生意的爸爸急急忙忙去老师那商量改兴趣小组。
他只听到老师说孩子英语成绩赶一赶就上去了,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喜欢的是物理。
所以电影里李玩第一次放弃,就是她心底里无奈的说:
反正不选物理兴趣小组,也是可以参加比赛的嘛。
成人的世界无趣的地方,就在于他们理所当然的以为一切会用钱来解决。
用物质补偿代替其他,好像爸爸给了钱,给你买了陪你的小狗,爸爸就爱你一样。
李玩的生活里其实很单调,戴耳机听歌是日常,因为他寄住在爷爷家,半夜自己煮一碗泡面,觉得很美味,其实非常心酸,哪里是泡面好吃,是独享自由,有自己空间才有畅快感。
如果说李玩缺失母爱,是明明发育了,却没有人给她买合适的内衣,受到委屈了,没有妈妈抱着宠,唯一有母性色彩的,是那个懦弱,好多年没出门的奶奶。
奶奶好多年没出门,在很多人家里都是一件平常的事情。
大概是因为适应不了这个时代快速的发展,在看了那么多光怪陆离的社会新闻以后,老年女性很容易对这个世界心生恐惧。
而代表父权的爷爷却不以为然,甚至在丢狗的那个桥段,都有着满不在乎的无畏感。
他这哪里是无畏,其实他在后面自责的是自己的“无为”。
所以在后面他大吼自己的孙女,却没有责怪自己和奶奶的教育方式,只是一味的以自己的理解层面去宠爱自己的子孙。
这就是中国式家庭里的可悲,也是不幸的源头。
不理解,在三代隔阂里并不是隔代而已。
母亲只会在电话里问候,因为她有了自己的新生活,父亲在物质上补偿,却连自己的女儿不能喝牛奶都不知道。
所以你说电影讲了生命就是陷入了,一圈又一圈无用的轮回里也对,但导演显然不只是说这个。
我看曹保平的电影,一直以来都觉得少了什么。
《李米的猜想》里虎头蛇尾,从《光荣的愤怒》到最近的《追凶者也》,电影里一步步逼近高潮,却又在最后突然一下被“中国式”处理了。
但在《狗十三》里,却完全没有这个软弱,不需要,也就成了曹保平电影的最好。
姐姐李堂很早熟。
爱的轰轰烈烈,分的也干脆。
但她到底是孩子,在李玩的后妈给她礼物的当下,李堂咽了咽口水,忍住了自己想要的心情,成人化的开始周旋于“客套”。
但显然被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后妈看在眼里,所以她高兴的和她推来推去,内心是胜利的高姿态。
李玩经历了丢狗风波,被父亲和爷爷的父亲震慑,她学会了妥协。
以往戴着耳机听摇滚乐,变成了有反抗意识的“用音响大声播放”,孤独扩散成更大声,而成人世界的男女面面相觑,只当是内疚不敢发出父权的压制。
而当这一切都在亲情作为筹码出现时,李玩又一次选择了妥协。
而这次妥协,换来的是对待突如其来“弟弟”这件事的妥协。
于是李玩成长了,或是被父亲说成是懂事了。
她接受了不是自己的狗,被叫成是自己狗的替换,她自动接受了弟弟分割掉本属于她一个人的宠爱(虽然这宠爱本身并没有什么需求的价值),她甚至接受了忍辱负重前行,只为了讨好别人而吃下的那一口狗肉。
然而当代表她这个领域朋友角色的姐姐,其实也是对方阵营的时候,李玩在这件事上长大的标志,就是姐姐摸了她的手,她放开,然后还给她一个更客套的笑,这有多么讽刺。
父亲欢喜着脸,在英语失败,物理致胜的成人世界里。
大人之关心结果:
拿到了物理竞赛的第一。
而全然忘记了自己当下选择女儿兴趣的错。
李玩惩罚父亲,用的是带她去看自己那条陌生的狗。
而父亲全程铁青着脸,他不可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只是在“活着”这杆天秤上,生意显然高于一切。
于是当车内广播传来姜育恒的《再回首》,父亲失声痛哭。
而我对他的不耻,却远远不及对后妈这个角色的不耻。
后妈表现的一直都很假,很恶心,但她的最恶心,是饭局上父亲一次次婉拒了,承诺要答应女儿去天文展览时。
后妈那一句“听你张伯说话比看天文展览有用多了”这句话说出口时,阿谀奉承的最不耻。
而那个被说成是才高八斗的张伯,讽刺意味最大的功效,就是评价《时间简史》是一本小孩子看的书。
当李玩看着滑雪场里,一次次跌倒又站不来的弟弟,他苦笑着想到自己也曾是被这样宠溺的长大。
那该是多么难逃脱又恶心的一件事。
可是已经不重要了,当她站在滑雪场外围欣赏着内场里弟弟的那一刻,她的视角也从电影开头完成了少女走向成人的蜕变。
这是不可避免,也是不幸的。
所以当代表“伪善”的堂姐讽刺李玩抢走了自己男朋友是伪善,在片尾拉着她去找自己的狗时,堂姐才真的是伪善的。
李玩在转角想起自己的狗,看到被妥善喜爱。
心中一面想着就要失去了,就要对自己的无知而又纯真的时代告别了。
心中不舍,可想到那只叫做“爱因斯坦”的狗真正有了逃离这一切家庭怪圈的自由,又对它心生羡慕,并且觉得这也是不错的结局。
是的,生而为人向日子妥协,不外乎强忍着咽下去的就吐不出来了。
这种事情越来越多,被拒绝是,不拒绝也是。
酒局上赔笑陪哭的酒都喝了,不能喝的牛奶有什么不能喝的?
《狗十三》观后感(五):
是时候回头看看成长的残酷
曹保平执导的上一部作品《李米的猜想》“大腕儿”云集:
周迅、王宝强、邓超、张涵予。
时隔五年,此番他的新作《狗十三》却特别“接地气”:
九零后小演员张雪迎演绎了一个十三岁的女孩如何走向残酷的成人世界,伴随着她成长的是两只名叫“爱因斯坦”的狗。
影片中,刚上初中的女孩李玩与爷爷奶奶同住。
母亲在她幼时离家,父亲再婚,买了一只小狗哄她开心,着迷于理论物理的李玩将小狗取名为“爱因斯坦”。
小狗意外走失,李玩找了一夜,伤心不已,家人却觉得“这是多大点儿事儿啊”,找来只一样的小狗说是“爱因斯坦”,李玩觉得已无法逃脱成人世界为她编织的谎言。
影片在第十八届釜山国际电影节进行全球首映:
李玩捂着手上伤口坐在父亲膝头听他为自己的暴力致歉,这一幕让很多观众不禁落泪,有中国人、韩国人,也有美国人。
“我一直都相信观众会对这部片子产生共鸣。
一个女孩子和狗的故事让观众更有亲近感,再诉诸他们自己的成长经历,那些情感会更加猛烈和直接,”导演曹保平在专访时说。
这其实就是曹保平在北京电影学院的学生,影片编剧焦华静对自己成长故事的真实追忆,“大人总是不能够理解孩子们的世界,丢狗当时在我看来是件很大的事情,但家人却觉得是在无理取闹,”焦华静说。
影片中的李玩开始学着敬酒,开始曲意逢迎,开始深深隐藏自己的本真……《狗十三》描绘的成人世界很肮脏,充斥着人性中最消极的一面,之前纯净无邪的孩子,长大后却要承担成人世界太多的沉重。
片中有个镜头,爱狗如命的李玩在父亲朋友的劝说下吃了狗肉,很多观众看到这里忍不住惊呼:
太残忍!
但这却是曹保平最喜欢的场景,因为这一幕是李玩迈向成人世界的“临界点”,就像“江河入海时河海之间那条清晰的线”。
她终于接受了成人世界的一些规则,这是一种妥协,也是一种蜕变。
“没人注意到我们在什么时候忽然就长大了,一切好像自然地发生了,但那一天的到来其实是很残酷的,我想让大家回头看看这一天,”曹保平说。
在曹保平看来,当下社会的很多问题,其实就是因为一直往前走,把一切当做理所当然,却不回头看一看造成的。
导演徐克评价曹保平片中的人物骨子里都有一股暴力。
比如曹保平2004年执导的处女作《光荣的愤怒》,村支书叶光荣带领村民和四个村霸的打手群殴,这是硬暴力;再比如《李米的猜想》中,周迅扮演的女司机李米倔强地寻找失踪的男友,那种希望和失望之间的极大落差让观众直呼“虐心”,这是软暴力。
“有些地方挺狠的,妹子观众会看得大哭吧,”这次,有观众看完《狗十三》首映后在豆瓣网上写下了这样的影评。
“其实我并不是喜欢描绘暴力,而是想呈现人物在极致状态下的复杂的心理,只是通往那个极致的过程也许很暴力,”曹保平说。
曹保平刚拿到《狗十三》的剧本时,觉得与自己之前作品差别太大,关于青春的题材“离自己的年龄段太远了”。
但过了一年之后再看,还是觉得还是能唤起很多感受,于是决定以“一种能把它带上道的方式”拍出来。
“我以前喜欢把故事人物放在一个错综复杂的局面之下,去呈现他们的内心世界。
这一次的故事情节很简单,就是一个女孩子的成长,但把她面对世界极度崩溃时的焦灼描写得特别有质感,”曹保平说,“尽管表层叙事的动力不同,但底下的东西是一样的,是内省的复杂,故事里那种我喜欢的张力一直都在,这是特别触动我的地方。
”
《狗十三》本来完全可以用一种非常文艺的手法来拍,制造粗糙、颗粒感和艺术电影般的不动声色。
但曹保平没有这样做,而是采用了正常剧情片的拍摄方法,无论是布光还是镜头语言都是为了强化故事性,这在他看来是找到了最好的“脚和鞋”的关系,让影片特别真实,离观众更近,能打动人。
“对电影要有一种尊重,即使作为工业产品的商业片也可以做的致和精细。
而为了迎合艺术电影的手法而刻意去拍一部很闷的文艺片,是我骨子里特别排斥的,”曹保平说。
曹保平一直是个不紧不慢的电影导演,除了新作《狗十三》,近十年间他执导电影作品唯有2004年的处女作《光荣的愤怒》和2008年的《李米的猜想》,并凭此片荣获第五十六届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新导演单元最佳导演奖。
剩下的时间他一直在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执教,穿T恤、戴棒球帽和学生们打趣。
“如果我想拍,每年都能拍一个。
但电影是我真正喜欢的职业,我看重的是作品里究竟有没有能打动我的东西。
只有每拍完一部,你都愿意承认这是自己的东西,才能去做,”曹保平说。
《狗十三》观后感(六):
和爱因斯坦一起走丢的青春
爸爸再婚了,李玩跟着爷爷奶奶生活。
继母生了小弟弟,全家人瞒着李玩。
爸爸送到奶奶家一只狗,大概希望借此转移李玩的注意力。
李玩给这只温顺呆萌的小狗取名爱因斯坦。
相处久了,她和小狗之间的感情越来越好,大有相依为命的感觉。
爱因斯坦走丢之后,李玩发疯一般的在小区附近的大街小巷穿梭,喊着爱因斯坦的名字,希望找回她。
镜头客观冷静地跟着她奔跑在夜色之中,她敲开一户人家的门,泪眼婆娑地对主人说:
“叔叔求求你,让我看一眼我的狗在不在这里,我听见它叫了。
”得到的回复是一声冰冷的关门声。
成人世界的残酷开始向她无情的展开来。
为了安抚李玩的情绪,继母买来另一只相同品种的小狗替代爱因斯坦,并告诉她这只就是走丢的爱因斯坦。
李玩对这谎言并不领情,却被父母、爷爷奶奶斥责为不懂事。
她开始越来越不明白成人世界里的谎言——看似坚固,却一戳即破。
没有人会站出来承认他们的谎言。
她逃出去,找到姐姐的男朋友一起喝酒。
这是她逃避成人世界的方式,也似乎是唯一渠道。
被父亲找到后,被粗暴的打骂。
她在浴室里哭,用水声掩盖自己的仓惶和脆弱。
成长里的孤独、妥协与无力,就像浴室里氤氲而起的水雾,模糊一片,将她紧紧包围。
这时候,也许她开始接受那只不是爱因斯坦的爱因斯坦。
可能它和她一样,不被接受。
爸爸说因为爱她所以才打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