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第十一册第14课《在柏林》.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824063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719.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教材第十一册第14课《在柏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统编教材第十一册第14课《在柏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统编教材第十一册第14课《在柏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统编教材第十一册第14课《在柏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统编教材第十一册第14课《在柏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编教材第十一册第14课《在柏林》.docx

《统编教材第十一册第14课《在柏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教材第十一册第14课《在柏林》.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统编教材第十一册第14课《在柏林》.docx

统编教材第十一册第14课《在柏林》

统编教材第十一册第14课——《在柏林》教学设计《在柏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整体感知,利用语文作业本,通过短句的方式来梳理小说情节。

2. 交流印象深刻的情节,体会文章怎样通过情节、人物、环境的刻画表现战争主题。

3. 与《桥》的结尾对比,体会微型小说结尾的精妙之处。

【教学过程】

导课

1. 出示单元目录,回顾小说三要素。

2. 出示一组二战数据,对比引入《在柏林》。

壹、整体感知 梳理情节

1. 任务布置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梳理故事情节。

2. 交流展示

(1)选择2-3位同学展示板贴,学生交流,教师适时修改、补充。

(2)学生根据板贴,修改补充自己写的内容。

贰、聚焦情节 想象画面

1. 批注体会

哪一个情节让你印象最深刻?

在印象最深刻的情节中圈出关键词,并在边上批注自己的感受。

2. 小组合作

(1)四人小组交流印象深刻的情节。

(2)选择1-2处情节中的关键词写下来。

(3)小组派代表板贴关键词并交流感受。

3. 板贴梳理

(1)生讨论后记录、板贴词卡。

(2)教师整理,将词卡归类为描写人物和描写环境的两部分。

(3)发现板贴归类----环境和人物。

4. 聚焦词语

(1)预设:

尽是……看不到……

a. 说明战士都牺牲了,只有妇女和儿童。

b. 与后面老兵上战场呼应,发现了情节设置上的巧妙之处。

(2)预设:

两处“一、二、三” 。

为什么这三个简单的数字让你们印象深刻?

不同组补充发言,集体探讨。

a. 对儿子的思念。

b. 战争夺走了她的儿子,让她很绝望。

c. 为下文埋下伏笔,也是微型小说最扣人心弦的地方。

(3)战争中并非只有这一个母亲遭受了丧子之痛,出示战火中母亲的照片,学生谈感受并朗读标红语句。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小结:

战火无情,和睦的家庭分崩离析,不断重复的数字背后是三个儿子的命,是一个母亲难以承受的丧子之痛。

小说通过对老妇人——三个儿子的母亲这个人物的刻画体现出了战争的可怕,更是通过对这一个母亲的刻画,展现了战火中千千万万母亲的遭遇。

(4)预设:

平静和寂静。

同样是描写环境的静,这两个词有什么不同?

a. “平静”是由于老兵的威慑,“寂静”是由于老兵出言解释。

b. 车厢里突然寂静是因为老兵说的话,老兵说的话出乎我们的意料。

——微型小说总是能在最高潮的地方出现最让人意外的反转。

c. 战争让他失去了三个儿子,妻子也受到刺激疯了,现在他自己也要上战场,他们家庭的经历特别悲惨,车厢里的人也很震惊。

起初因为不明真相而嗤笑,后来又因为了解原因而寂静,所有的真相和原因都直指带给人们灾难的罪魁祸首——战争。

5. 出示解释的文本,齐读

老兵一家在战争中的遭遇,老兵缓缓道来的事情真相,让车厢内一片寂静。

这样一个失去三个儿子的后备役老兵都要上战场了,这,真是一场战争灾难啊!

让我们来看一组二战时的照片。

叁、引发共鸣 所思所想

1. 出示二战照片

a. 追问:

我们看的是照片,对车厢里的人来说,这一切却是真真切切地发生在身边,都是血淋淋的事实,此时车厢里真的是寂静的吗?

车厢里的人会想些什么?

请你打开书本,写在小说的结尾处。

b. 学生展示朗读。

c. 总结:

车厢是寂静的,每个人的内心是不平静的。

此时这寂静的环境更能让我们感受到战争的可怕。

▲滑动查看完整图片

肆、感受结尾 体会表达

1. 再读结尾

2. 勾连旧知

读着这样的结尾,你想到了之前我们学过的哪篇文章?

(《桥》)

3. 比较阅读

出示《桥》和《在柏林》结尾,对比寻找共同之处。

预设:

结尾出人意料。

总结:

这就是微型小说的特点之一。

 

4. 结课

这就是小说,总能触动你的心弦,大多是虚构的,却又有生活的影子。

板书设计

魏老师点评

《在柏林》是统编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一篇略读课文,作者是美国作家奥莱尔。

本文是一则微型小说,以二战为背景,以一列从柏林驶出的火车上的小插曲为故事材料,反映出战争对人民造成的深重苦难以及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为“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

此前,学生对小说情节的展开、人物的描写方法及环境描写的作用已有了一定了解,但是对《在柏林》一文所描述的战争背景缺乏认识,同时对微型小说这一题材了解不多,因此本节课如何借助情节、人物、环境三大小说要素深化课文主题是需要老师潜心钻研的。

陈老师凭借自己多年高段磨砺积累的教学内功,大胆地营造了“学为中心”的大气课堂。

1.    明确学的目标,学到点上思路清。

本单元是小说专题单元,篇章页指出“小说大多是虚构的,却又有生活的影子。

”在本课的教学中,老师没有对内容进行精讲细析,而是将教学目标紧紧结合,打出了一套“组合拳”。

在整体感知后,聚焦情节,从两次“一、二、三”中体会母亲的情感;再通过情节的前后变化定位“平静”与“寂静”这两处环境的对比,深化战争带给人的苦痛;最后请学生发挥想象,以车厢乘客的视角抒写感想。

本课前后两次都用到了目录页,把教材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使小说的文体特点得到强化。

可以说老师的三大教学目标紧紧交织,凝成了一股合力,为接下来口语交际、习作、园地的学习穿针引线、铺路搭桥,也使“学”在课堂中可视化。

明确学的目标,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假性的学习和无效的学习。

2.    拓展学的广度,学到浓时情愈真。

课文以二战为背景,离学生生活较远,老师充分运用数据、图片资源,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在导课环节,老师出示了一组二战中的真实数据,直观地展现了二战规模之大,伤亡之惨重,为后文的学习奠定了情感基调。

在聚焦情节,想象画面板块,老师出示了一组战争中母亲的照片,以她们痛苦的姿态、涣散的眼神配合理解文中反复出现的语言“一、二、三……”引导学生感受母亲丧子的极度悲伤与绝望。

在引发共鸣,所思所想板块,老师再次展示战地老照片,使学生意识到这些惨状真实地发生在当时的人们身边,为后续想象写话搭建情感支架。

通过课外资源的导入,使课堂的学更加完整,经历整体的学习态势,让学生的态度、心灵、情感浸润在文学作品之中,受到精神的洗礼。

3.    提升学的品质,学到深处意更切。

没有理性和逻辑的参与,教学就难有深度。

盲目的感悟体验,过分的热闹、煽情,缺少个性静静的思考会导致逻辑理性精神的匮乏。

六年级学生的思维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自主性、逻辑性,老师在教学中避免了问答的传统模式,营造了跟文本内容相匹配的“静课堂”,引领高年级学生走出浅表化、低层次的学习。

第一次默读课文后,老师请学生结合语作本上的情节图梳理小说情节,在学生默读——小组讨论——书写板贴——集中讨论的过程中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充分体现生本地位。

在学生抒发感想的环节中,学生们都跳出了“假大空”的呼吁模式,不少同学写得情真意切,更有不少同学红了眼眶,这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最好例证,也是老师对人物情感准确把握和多次引导的成果。

《在柏林》是小说单元的压轴之作。

作为一篇微型小说仅用350多字,内容少,辐射大,情节人物形象内敛而丰满。

本课的教学,老师充分结合了教学目标,拓展了各种语文资源,在学生主动学、创造学中为大家展现了真实二战场景之一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职业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