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每章作业.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820462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7.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学每章作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教育心理学每章作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教育心理学每章作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教育心理学每章作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教育心理学每章作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每章作业.docx

《教育心理学每章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每章作业.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心理学每章作业.docx

教育心理学每章作业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和教学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揭示在教育、教学影响下,受教育者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和个性的心理规律;研究形成道德品质的心理特点,以及教育和心理发展的相互关系等。

二、简答题

1、教育、学习和发展之间的关系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人在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第二章学习理论

1、学习:

学习指由个体经验的获得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过程。

2、强化:

条件反应中一个最重要概念。

操作条件反应中,强化是伴随者行为之后有助于该行为重复出现的概率增加的事件。

3、操作性条件反射:

这种先由动物做出一种操作反应,然后再受到强化,从而使受强化的操作反应增加的现象是一种操作性条件反射。

4、观察学习:

个体是通过观察他人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发生的替代性学习。

5、发现学习:

就是通过学习者的独立学习,独立思考,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原则

6、意义学习:

有意义的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参与、全身心投入积极的实现自我潜能的学习过程。

7、先行组织者:

在有意义的学习中,呈现学习材料前,先用学生能懂的语言介绍一些引导行材料。

它的特点是:

比学习材料更一般,更开阔,与学习材料有关联,能充当新旧知识联系的“知识桥梁”。

8、认知结构:

简单来说说是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

广义上,认知结构是学生已有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及其组织;狭义地说,它是学生在某一学科的特殊知识领域内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及其组织。

(奥苏泊尔)

9、替代强化:

替代强化:

学习者本人没有受到直接强化,而是观察到榜样作出某些行为后受到直接强化,从而在自己身上也产生类似于强化的效果(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动机过程中的三种强化方式之一)

一、简答

1、如何理解学习的概念?

1、人和动物的学习(最广义的学习)

学习是个体适应环境的重要手段

是在先天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

2、人类的学习

1)动物的学习活动,只是对外界环境被动的适应;

2)动物学习是通过直接经验

3)动物的学习不是以语言为中介的。

人类的学习是有目的的、自觉积极主动的过程;人类可以通过间接经验来学习。

(看书、交谈、看电视);人类的学习以语言为中介,能掌握具体经验,也可以掌握抽象、概括的经验。

3、学生的学习。

(教育心理学研究主要在这个层次)

是在学校情境中,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

2、学生的学习有什么特点?

1、间接性:

以学习人类的间接经验为主。

2、定向性:

有目的、有方向、有指导

3、连续性:

循序渐进

4、意义性:

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都有意义

5、言语性:

以言语信号为媒介

3、简述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

言语信息:

能陈述用语言文字(符号)表达的知识。

帮助解决“是什么”,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是记忆。

智慧技能:

运用符号和规则办事的能力。

帮助解决“怎么办”。

它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概念和规则,进行逻辑推理。

认知策略:

对内调控自己的认知活动的能力。

包括个人控制自己的注意、记忆、思维等能力。

运动技能:

由有组织的、协调而统一的肌肉动作构成的活动。

态度:

影响个人选择行为的内部状态。

4、简述桑代克的联结论的基本观点

联结论的基本观点可集中在对学习的实质、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规律的认识上。

(一)对学习实质的认识:

学习的实质就在于形成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桑代克明确指出:

学习即联结,心即是人的联结系统。

”所谓联结,是指某种情境(即刺激)仅能唤起某种反应,而不能引起其他反应。

(二)对学习过程的认识:

学习的过程就是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的过程,而联结是通过尝试与错误的过程建立的。

桑代克依据他对动物(猫)实验的材料,认为一定的联结是通过尝试错误而建立的。

因此,他认为学习的进程是一种渐进的、盲目的、尝试错误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随着错误反应的逐渐减少和正确反应的逐渐增加,而最终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牢固的联结。

后人也称这种理论为尝试错误论,简称“试误论”。

(三)对学习规律的认识,桑代克认为学习有三条主律和五条副律。

学习的三条主律是:

即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和五条副律即多重反应原则、倾向和态度原则、选择性原则、同化或类化的原则、联想交替原则。

二、斯金纳的操作学习论 

5、简述斯金纳的操作学习论的基本观点,主要应用在哪两个方面?

基本观点:

(一)行为(反射)观:

行为分为应答性(经典性)行为与反应性(操作性)行为

(二)学习观

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的过程是反应---强化的过程,即有机体把强化和所做出的操作反应相联系的过程

学习的实质:

有机体某种自发行为由于得到强化而提高了该行为在这种情境发生的概率

学习的原则:

一是任何反应如果紧跟随以强化(奖励)刺激,这个反应都有重复出现的趋势,二是任何能提高操作反应律的刺激都是强化刺激。

(三)强化原理:

行为之所以发生变化就是因为强化作用

与经典性条件反应的比较

经典:

由条件刺激引起反应S-——R

操作:

首先是某种操作反应,然后得到强化,写成公式R——S

人与动物的两种习得性行为

(1)应答性行为,由特定的刺激引起的,被动的作出反应。

(2)操作性行为,自发产生的随意反应。

操作性条件作用的主要应用

1、程序教学

2、行为塑造

6、简述班杜拉的观察学习论的基本观点

学习实质:

个体是通过观察他人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发生的替代性学习。

学习过程经历四个阶段:

榜样刺激注意——保持——复制——动机行为反应

强化的分类

直接强化(外在强化):

学习者直接受到外部强化的影响,即斯金纳等强调的强化

替代强化:

学习者本人没有受到直接强化,而是观察到榜样作出某些行为后受到直接强化,从而在自己身上也产生类似于强化的效果。

自我强化:

指人根据自己设立的标准来评价自己的行为,从而影响自己的行为动机。

7、试述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的主要观点。

1)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2)学习的核心内容应该是各门学科的基本的知识结构并且提出了四条基本教学原则:

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

3)提倡在教学中的发现学习和发现教学法。

学习的目的是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

8、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和条件是什么?

实质:

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和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能够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条件:

客观条件:

奥苏伯尔提到的客观条件只有一个,即学习材料必须有逻辑意义。

主观条件:

首先,学习者要有意义学习的心向或倾向性;其次,学生认知结构中要有和新知识有关的、相应的适当观念;第三、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的进行相互作用,

9、加涅的信息加工模式由那三个部分构成;

1.感觉记忆(感觉登记):

学习过程中的第一个信息贮存库;容量无限大,损耗无限多;

2.短时记忆(工作记忆):

(1)时间短(10-20S),如用过的电话号码,如果不加复述,很快就会在记忆中消失

(2)容量有限(3)信息处于激活状态;工作记忆信息加工的途径:

组块和自动化;使工作记忆延长的策略:

复述、组织、精加工

3.长时记忆:

1)是人脑在经过感觉登记和认知加工后对信息永久储存的容器2)容量大,保持时间长3)短时记忆的信息进入长时记忆有两个方法:

复述和精加工4)精加工就是对信息深入的分析和加工,就是一种编码,用各种方式把信息组织起来。

三、论述

1、试述发现学习的步骤及其优缺点

步骤:

掌握学习课题、制定设想、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发展和总结。

优点:

发现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及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内部动机和学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自由回旋的余地,并有利于学生批判性、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2、根据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谈谈你对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的理解。

(1)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罗杰斯等人从他们的自然人性论、自我实现论出发,倡导在教育教学中以学生经验为中心的"有意义的自由学习",对传统的教育理论造成了冲击,推动了教育改革运动的发展。

(2)在传统的自然教学中,我们的教师多年来扮演着一种"更古不变"的角色,在课堂上把自己的知识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学生。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中,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教师是权力的拥有者,学生是服从者;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如讲演、考试、分数等)支配学生的学习。

就是这样的一种教育理论,教师把自己拥有理智的和事实性的知识,灌入学生这个消极的容器。

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中,师生的地位不在平等之席上,何谈教学中师生的和谐发展,共同促进。

(3)因此,罗杰斯提出废除在传统意义上教师的角色,以促进者取而代之!

人本主义的教学观是建立在学习观的基础上的。

所以,在科学课的教学中,我们老师也要从传统的教师角色中转变出来,由居高临下的权威变成平等中的"首席",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第三章学习动机

一、名词:

1、学习动机:

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个体的学习活动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部机制。

2、自我效能感:

班杜拉提出的一个概念,指一个人对自己在某一活动领域中的操作能力的主观判断和评价。

当学生感到有能力取得某一水平的行为结果时,就表明他们具有高水平的自我效能感。

3、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是指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和趋势,亦即个体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事情乐意去做,并努力达到完美地步的一种内部推动力量。

二、简答

1、学习动机的分类

根据学习动机的来源,分为1)内部动机:

学习者由学习的内在需要引发的动机。

对学习活动本身的兴趣引起的动机。

2)、外部动机:

由学习活动以外的因素引发的动机。

(由外部诱因引起的动机)

2、简述学校情境中成就动机的三种构成(奥苏泊尔)

1)、认知内驱力——为求得知识,解决学业问题的需要,求知的欲望。

2)、自我提高的内驱力——个体因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

3)、附属内驱力——个体想获得自己所附属的长者(家长或教师)的赞许和认可。

取得应有的赏识的欲望。

3、熟悉归因理论中的六个要素,三个维度的划分。

影响归因的因素:

六大因素:

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他人帮助、情绪。

这些因素可以归为三个维度:

控制源(外部因素、内部因素)、稳定性(稳定因素、不稳定因素)、可控性(个人能否控制这些因素)

三、论述

1、谈谈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适当扩充)

一、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二、利用学习结果进行反馈。

三、正确评价,适当运用表扬与批评

四、合理地开展竞赛活动,恰当运用竞争与合作。

五、保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新颖性

六、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求知欲

第四章知识的建构

一、名词解释

1、知识:

知识是个体头脑中的一种内部状态,是储存在个体长时记忆中的信息,这种信息有一定的组织结构,是主体和客观事物相互作用的结果。

2、陈述性知识:

是关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的知识,包括各种事实、概念、规则和理论。

3、概念学习:

学生能掌握一类事物的共同关键属性

4、概念形成:

是指学习者对同类事物的大量例子进行分析,对比他们与其他事物的区别,从而发现这类食物的共同关键特征的学习方式。

5、概念同化:

先把概念以定义的方式直接呈现给学习者,学习者利用自己的认知结构中现有的概念和知识经验进行理解,从而明确一类食物的共同关键特征的学习方式。

二、简答题

1、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奥苏伯尔把知识理解的类型分为哪些类型?

.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奥苏伯尔将知识学习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①符号学习:

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符号本身代表什么。

②概念学习:

指掌握概念的一般的意义,实质上是掌握同类事物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

③命题学习:

指学习由若干概念组成的句子的复合意义,实质上是学习表示若干概念之间关系的判断。

2、概念获得的方式有哪两种?

概念形成概念同化

3、根据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奥苏泊尔把知识的理解分为哪些类型?

①下位学习:

又称类属学习,是指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观念在包容和概括的水平上高于新学习的知识。

即新学习的观念可归属于原有观念。

在下位学习中,还可以分成两类学习:

一类是派生类属学习;另一类是相关类属学习。

②上位学习:

也叫总括学习,指认知结构中已经形成了几个观念,现在要在这些原有观念的基础上学习一个概括和包容程度更高的概念或命题,即新学习的观念是原有观念的上位观念,这就是上位学习。

③并列结合学习是指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又非总括关系。

即原有观念和新学习的观念是并列的,这就是并列结合学习。

三、论述题

1、试述影响知识理解的因素

(一)、学习材料的内容与形式

1)学习材料的意义影响学习者的理解。

若学习材料表达不清晰缺乏逻辑性,学习者不容易理解。

2)学习材料的具体程度影响学习者的理解。

越具体越容易理解

3)学习材料的表达形式的直观性影响学习者的理解。

(二)、原有的知识经验背景

1、原有的知识经验背景

1)既包括学习新知识所需的直接的基础性知识,也包括一般的经验背景。

2)既包括学习者在学校学习的正规知识,也包括他们的日常生活经验。

3)既包括和新知识一致的相容的知识经验,也包括和新知识冲突的经验。

4)既包括学生的可以表达出来回忆出来的知识,也包括一些潜在的缄默知识。

2、认知结构特征对知识理解的影响。

1)认知结构中有没有适当的、可以与新知识相联系的观念。

2)原有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是否稳定和清晰

3)新学习材料和原有观念之间的可辨别性。

第五章学习策略

一、名词:

1、学习策略:

在学习活动中,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率而采取的任何活动。

2、元认知:

是个体对自己认知活动的认知。

它包括两个相对独立的成分:

一个是元认知知识,即有关个人、任务以及策略的知识;一个是元认知控制,它包括计划、监控和调节。

二、简答

1、简述学习策略的结构

1)、认知策略:

是指对信息进行加工时所用的有关方法和技术。

包括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

2)、元认知策略:

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自我调节策略。

3)、资源管理策略:

包括时间管理策略、学习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寻求支持策略等。

2、元认知策略包括哪三种策略:

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

三、理解和应用:

1、复述策略:

复述是为了保持信息而对信息进行多次重复的过程。

复述要达到提高记忆的目的,适合采用复述与结果检验相结合的办法。

2、精加工策略:

精加工策略是对学习材料作精细的加工活动,即通过在要记忆的材料上增加相关的信息来达到对新的材料记忆的学习方法。

例如:

对材料补充细节、举出例子、做出推论、类比、打比方等,使其与其他知识形成联想,达到保持的目的。

3、组织策略:

根据知识经验之间的关系,对学习材料进行系统、有序的分类、整理和概括,使之结构合理化。

应用组织策略对学习材料进行深入的加工,进而促进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与精加工策略相比,组织策略更加侧重于对学习材料的内在联系的建构,更适用于那些需要深入理解与思考才能把握内在深层意义的学习材料。

三者联系:

精加工策略串起新旧知识之链条,使新知识顺利进入我们的大脑

组织策略编制新知识之网络,使得新学习的各个知识点相互联系,构成网络存储在学习者的大脑中。

第六章学习的迁移

1、学习的迁移:

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所产生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它活动的影响。

2、学习的定势:

指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心理准备状态。

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以及需要、愿望、态度等都能构成其学习的心理准备状态,对学习发生定势作用,从而使学习活动有一定的方向性。

2、理解:

迁移的类型

1、从性质和影响效果上看:

正迁移vs.负迁移.正迁移是一种学习能促进另一种学习。

负迁移是一种学习阻碍和干扰了另一种学习。

2、从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和概括水平上看:

水平迁移vs.垂直迁移

1)水平迁移(横向迁移)是指在内容和水平上相似的两种学习之间的迁移。

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并列的。

2)垂直迁移(纵向迁移)是指不同难度、不同概括性的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

分为自上而下(演绎式)和自下而上(归纳式)如:

学习牛羊概念-哺乳动物概念。

3、从内容上看:

一般迁移vs.具体迁移。

具体迁移是指某一领域的学习对另一种学习有直接的、特殊的适应性。

一般迁移(普遍迁移,非特殊迁移)是通常表现为原理、原则、方法和策略等的迁移,有时在两个看起来不相同的学习内容中也有发生,或表现出态度的迁移。

4、根据迁移的时间顺序划分:

顺向迁移:

先前学习对后来迁移的影响;逆向迁移:

后来的学习对前面学习的影响

3、简述:

影响学习的迁移的要素

(一)相似性

1、学习材料的相似性(英语——法语,英语——汉语):

包括结构特征的相似——本质特征的相似;表面特征的相似——非本质特征的相似

2、学习情境的相似性:

学习目标的相似;学习过程的相似

(二)原有认知结构:

学习者原有经验的水平;学习者经验的组织性;原有经验的可利用性

第七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1、问题:

是个体想做某件事,但又不能马上知道该采取什么行动时产生的。

即个体处于一种情境,此时个体对当前的任务没有现成的解决方法,因此需要动用个体已有的概念和规则组成新的高级规则,以便走出困境,达到完成任务的目标。

2、问题解决:

是由一定情境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运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使问题得到解决的过程。

3、创造性:

个体运用已有知识经验,产生出新颖的、对社会或个人有价值的产品的能力。

创造性主要表现为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简答题

1、问题包含三个基本成分是什么?

1.起始状态:

就是问题的给定的条件,就是一组已知的关于问题条件的描述。

2.目标状态:

某种情境下想要达到的目标,没有目标不会形成问题。

也可以说问题要求的答案。

3.障碍:

问题意味着问难和障碍,克服障碍就是问题解决,达到目标状态。

2、问题解决具有哪些特点?

1)、问题情境性

2)、目的指向性 

3)、操作序列性

4)、认知操作性

3、问题解决的策略有两类:

算法式和启发式;算法式又叫系列搜索策略

;启发式又叫选择性搜索策略。

有哪些常见的启发式策略:

1)手段——目的法

2)逆推法3)爬山法

4、简述影响创造性的因素

知识经验:

知识经验是创造性的基础,但有了知识经验不一定有创造性。

智力:

低智商不可能有高创造性;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有高的有低的;高创造性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人格:

高创造性者有如下个性特征:

有幽默感。

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

批判性思维,不迷信权威。

喜欢幻想。

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具有独立性。

敢为人先,不随大流。

具有较高的挫折忍受力,不怕失败,百折不挠

5、创造性思维的三个特点:

1)流畅性2)变通性3)独特性

6、阐述问题解决的过程步骤(普通心理学:

提出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一).理解和表征问题

了解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从各种信息中忽略问题的无关信息,识别出问题的相关信息,在此基础上,理解问题并形成问题的表征。

1)识别相关信息。

找出关键信息,忽略无关信息。

2)语义理解——在找到问题的相关信息后,还需要运用某一问题领域特定的知识准确的表征问题,理解问题中每一句话的含义。

3)理解问题的整体情境。

准确理解了问题的每一句话,并不等于完全把握了整个问题。

还要把所有句子联系起来,把所有语句整合到一个统一的框架来,达到对整个问题的准确理解。

(二).确定认知操作

1、算法式:

系列搜索策略

2、启发式:

选择性搜索策略

(三)执行方案

(四)评估结果

三、论述

1、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一)创设一个有利于创造力产生的环境。

1、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

2、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

3、改革考试制度和内容

(二)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1、保护好奇心

2、解除学生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

3、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

4、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

(三)开设创造性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1、发散性思维训练:

1)用途扩散2)结构扩散3)形态扩散4)方法扩散

2、推测和假设训练。

如让学生听无结局的故事,猜测结局

3、自我设计训练:

给学生设计一些物品,进行一个小制作等。

4、头脑风暴训练。

在集体之中群策群力,互相启发,尽可能提出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2、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的能力。

(一)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

1、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

2、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

3、重视知识之间的练习,建立网络化结构

(二)教授和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1、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策略

2、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

(三)提供多种形式的练习机会

提供多种形式的练习机会,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知识应用的变通性、灵活性和广泛性。

(四)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1、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

2、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

3、鼓励自我评价和反思。

第八章品德心理

一、名词解释

1、品德: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个人根据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心理特征或倾向。

二、简答

1、品德的心理结构是什么?

各因素在品德构成中的作用。

(一)几种不同观点:

二因素论:

道德认识、道德行为

三因素论:

认识、情感和行为

四因素论:

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

(二)四要素说

1、道德认识:

道德认识是指对道德行为及其意义的认识。

道德认识包括:

道德知识、道德判断和道德信念。

道德认识是品德形成的基础。

2、道德情感:

是伴随着道德认识产生的一种内心的体验。

是人的品德形成的内部动力。

3、道德意志:

是在自觉执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克服所遇到的困难和障碍时所表现出来的意志品质

4、道德行为:

是人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所采取的有道德意义的行动。

道德行为是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志。

品德结构中知、情、意、行四种心理成分是彼此联系互相促进的。

道德认识是品德形成的基础,是道德情感和道德意识产生的依据,

道德情感与道德意志是道德行为产生的动力,

道德行为是品德的最重要标志。

2、皮亚杰的品德发展理论把儿童品德发展分为哪两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儿童的道德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在10岁之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他律道德;在10岁之后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则多半能依据自己的内在标准,称为自律道德。

但是更准确地划分应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自我中心阶段”或前道德阶段(2-5岁),

该阶段儿童缺乏按规则、规范行为的自觉性,在亲子关系、同伴关系、价值判断等方面均表现出自我中心倾向;

第二阶段为“权威阶段”或他律道德阶段(6-7、8岁),

该阶段儿童表现出对外在权威绝对尊重和顺从,把权威确定的规则看作是绝对的、不可更改的,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时完全以权威的态度为依据;

第三阶段为“可逆性阶段”或初步自律道德阶段(8-10岁),

该阶段儿童的思维具有了守恒性和可逆性,他们已经不把规则看成是一成不变的东西,逐渐从他律转入自律;

第四阶段为“公正阶段”或自律道德阶段(10-12岁),

该阶段的儿童继可逆性之后,公正观念或正义感得到发展,儿童的道德观念倾向于主持公正、平等。

第九章教学设计

一、名词解释

1、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对教什么(课程、内容等)和怎么教(组织、方法、传媒的使用等)进行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子电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