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校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真题化学.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819193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91.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校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真题化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精校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真题化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精校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真题化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精校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真题化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精校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真题化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校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真题化学.docx

《精校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真题化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校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真题化学.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校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真题化学.docx

精校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真题化学

2015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真题化学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12小题每题各有一个正确选项,13-15小题每题各有一个或两个正确选项)

1.(2分)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海水晒盐

B.瓷碗破碎

C.食物腐败

D.干冰升华

解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答案:

C。

 

2.(2分)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解析:

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不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

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操作错误。

B、稀释浓硫酸时不能将水倒入浓硫酸中要将浓硫酸倒入水中,防止水浮在浓硫酸的水面上沸腾溅出,B操作不正确。

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将导管放入水中然后用手握住试管外壁看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C操作正确。

D、酒精灯不能用嘴吹灭,应该用盖盖灭,错误。

答案:

C

 

3.(2分)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金刚石硬度大﹣﹣切割玻璃

B.氧气有氧化性﹣﹣供给呼吸

C.生石灰能和水反应﹣﹣做食品干燥剂

D.铜有导热性﹣﹣做电线

解析:

A、金刚石硬度大,可用于切割玻璃,故A正确;

B、氧气有氧化性,可供给呼吸,故B正确;

C、生石灰能和水反应,可用于食品干燥剂,故C正确;

D、铜有导电性,可用做电线,故D错误。

答案:

D。

 

4.(2分)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见下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物质质量/g

18

1

2

32

反应后物质质量/g

待测

26

2

12

A.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化合反应

B.待测数据是23

C.参加反应a、d的质量比为4:

1

D.c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解析:

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b的质量增加了26g﹣1g=25g,故b是生成物,生成的b的质量为25g;同理可以确定d是反应物,反应的d的质量为32g﹣12g=20g;

c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由质量守恒定律,a应是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a的质量为25g﹣20g=5g,故待测的数值为18g﹣5g=13g。

A、该反应的反应物为a和d,生成物是b,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说法正确。

B、参加反应a、d的质量比,5g:

20g=1:

4,选故项说法错误。

C、由以上分析可知,待测数据是13,选故项说法错误。

D、c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说法错误。

答案:

A。

 

5.(2分)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

B.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中,观察到玻璃管内红色粉末变成黑色

C.把干燥的紫色石蕊小花放入盛满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的集气瓶中,紫色小花变红

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溶液由无色变蓝色

解析:

A、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产生火星,说法错误。

B、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中,观察到玻璃管内红色粉末变成黑色,说法正确。

C、把干燥的紫色石蕊小花放入盛满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的集气瓶中,紫色小花不变色,说法错误。

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溶液由无色变红色,说法错误。

答案:

B。

 

6.(2分)酸奶中的乳酸(化学式为C3H6O3)对健康有益,有关乳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乳酸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

B.乳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乳酸属于氧化物

D.一个乳酸分子由碳、氢、氧三个元素组成

解析:

乳酸是由乳酸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乳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3):

(1×6):

(16×3)=6:

1:

8,可见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正确;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乳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错误;元素是个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错误。

答案:

B。

 

7.(2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溶液中K+和SO42﹣能大量共存

B.氯化钠是由氯化钠分子构成的

C.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

D.氯离子和氯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解析:

A、钾离子和硫酸根离子间不能结合产生沉淀、气体或水,因此可以共存,故说法正确;

B、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说法错误;

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层结构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故说法正确;

D、氯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2、8、8,共三个电子层,氯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2、8、7,也是三个电子层,故说法正确;

答案:

B。

 

8.(2分)关于生活中的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厨房清洁剂除水垢

B.喝完汽水打嗝是因为压强增大气体溶解度减小

C.室内起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D.人被蚊虫叮咬后常抹牙膏、肥皂水

解析:

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不与厨房清洁剂反应,不能除去热水壶中的水垢,做法错误。

喝了汽水会打嗝,说明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减小,做法错误。

室内起火立即打开所有的门窗,会使燃烧物与氧气充分接触,增大火势,做法错误。

牙膏、肥皂水呈碱性,能和蚊虫释放出的显酸性的物质反应,从而减轻痛痒,做法正确。

答案:

D

 

9.(2分)下列微观示意图中

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参加反应的是两种物质

B.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单质

C.化学变化中原子可分

D.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解析:

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各物质反应的微粒个数关系是:

A、由上图可知,参加反应的是一种物质,故A错误;

B、由上图可知,反应物和生成物中有两种单质,故B错误;

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分,故C错误。

D、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种类不变,故D正确。

答案:

D。

10.(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氮气最多

B.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C.植物叶片发黄应施加磷肥

D.碳酸氢钠俗称苏打,是发酵粉成分之一

解析:

A、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氮气最多,故A正确;

B、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一定加快,故B错误;

C、植物叶片发黄应施加氮肥,故C错误;

D、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是发酵粉成分之一,故D错误。

答案:

A。

 

11.(2分)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B.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中一定含氧元素

C.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所有的微粒中质子数一定等于核外电子数

D.金属能导电,所以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金属

解析:

A、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例如空气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说法错误;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中一定含氧元素,故B说法正确;

C、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但不是所有的微粒中质子数一定等于核外电子数,例如离子中质子数不等于核外电子数,故C说法错误;

D、金属能导电,所以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金属,例如石墨可以导电,故D说法错误。

答案:

B

 

12.(2分)某学习小组测定实验室里一瓶NaOH溶液是否变质,以及变质程度,进行了下列实验,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

A.取少量样品,加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由无色变红色,证明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

B.取少量样品,加入少量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证明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

C.取少量样品,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变质

D.取少量样品,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由无色变红色,证明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

解析:

A、碳酸钠和氢氧化钠都显碱性,都能是酚酞变色,故A错误;

B、氢氧化钠全部变质成碳酸钠,碳酸钠和少量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碳酸氢钠,也不会出现气泡,故B错误;

C、碳酸钠和氯化钡会生成碳酸钡沉淀,氢氧化钠能使酚酞变色,取少量样品,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变质,故C正确;

D、氢氧化钡会引入氢氧根离子,对后面的检验造成干扰,故D错误。

答案:

C。

 

13.(2分)下列四个图象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  )

A.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水

B.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C.

向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铁和锌

D.

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大理石

解析:

A、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加水稀释溶液的碱性减弱,溶液的pH减小,但加再多的水溶液也呈碱性,溶液的pH也会大于7,故图象与实验操作过程不对应。

B、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后氧气逸出,剩余固体的质量减小,剩余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不变,则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增大,完全反应后不变,故图象与实验操作过程不对应。

C、金属与酸反应时氢气来源于酸中的氢元素,因为酸的量相同,金属过量,故生成的氢气应该相等,锌的活动性比铁强,故反应速率快,反应时间短;故图象与实验操作过程不对应。

D、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能与稀盐酸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前的溶液为稀盐酸,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为100)比逸出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大(相对分子质量为44),完全反应后质量不再改变,故沉淀的量先不断上升,最后形成一条水平直线,故图象与实验操作过程相对应。

答案:

D。

 

14.(2分)下表中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除杂质的方法

A

氯化亚铁溶液

氯化铜

加适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B

硫酸钠溶液

硫酸

加过量的碳酸钠溶液

C

硫酸铜

加适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将气体先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再通过足量的浓硫酸

A.A

B.B

C.C

D.D

解析:

A、氯化铜溶液能与适量的铁粉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铜,充分反应后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硫酸能与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碳酸钠(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加适量的水溶解后,铁能与硫酸铜溶液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C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CO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再通过足量的浓硫酸进行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答案:

AD。

 

15.(2分)现有一不纯的氧化铜样品16g,可能混有氧化铁、氧化镁、木炭粉、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加入2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没有固体剩余,生成3.6g水,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原固体样品中肯定不含木炭粉

B.原固体样品中只混有氧化镁

C.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中水的质量为184g

D.所用的稀硫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9.6%

解析:

A、没有固体剩余,说明原固体样品中肯定不含木炭粉,该选项说法正确;

B、16g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3.6g水,16g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5.4g水,16g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7.2g水,因为生成了3.6g水,所以一定含有氧化镁,也可能还含有氧化铁,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设硫酸的质量为x,

生成的水中的氢元素完全来自于硫酸,

H2SO4~H2O,

9818

x3.6g

=

x=19.6g,

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中水的质量为:

200g﹣19.6g+3.6g=184g,该选项说法正确;

D、所用的稀硫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100%=9.8%,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答案:

AC。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空1分)

16.(4分)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和数字回答:

(1)三个银原子  ;

解析:

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三个银原子表示为:

3Ag。

答案:

3Ag

(2)二个甲烷分子  ;

解析:

由分子的表示方法:

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个甲烷分子可表示为:

2CH4。

答案:

2CH4

(3)标出氧化镁中镁元素化合价  ;

解析:

氧化镁中氧元素显﹣2价,镁元素显+2价;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氧化镁中镁元素化合价为+2价可表示为:

答案:

(4)硫离子  。

解析:

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故硫离子可表示为:

S2﹣。

答案:

S2﹣

 

17.(4分)请你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健康,我们要均衡摄入六大营养素,如鸡蛋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也密切相关,贫血是因为人体中缺  元素造成的;从元素在人体中的含量来说,它属于  元素(填“常量”或“微量”);

解析:

鸡蛋中富含蛋白质,人体缺铁易患贫血,它属于微量元素。

答案:

蛋白质铁微量

(2)衣服的面料有用天然纤维织成的,也有用合成纤维织成的,与天然纤维相比,合成纤维具有的一条优点是  。

解析:

合成纤维具有弹性好、耐磨、抗腐蚀等优点。

答案:

耐磨(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18.(4分)水和溶液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1)在日常生活中常采用  方法使硬水软化;洗衣服需要用水,但衣服上沾有油漆却很难用水清洗干净,可用汽油清洗,是因为汽油能  油污。

解析:

在日常生活中使硬水软化是加热煮沸;衣服上沾有油漆却很难用水清洗干净,可用汽油清洗,是因为汽油能溶解油垢;

答案:

煮沸溶解

(2)电解水的实验中,负极和正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大约是  ;

解析:

电解水的实验中,负极是氢气,正极是氧气,负极和正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大约是2:

1。

答案:

2:

1

(3)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时,可用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和水配制,若量取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时仰视读数,其他操作均正确,则配制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3%(填“>”、“<”、“=”)。

解析:

量取水时是仰视读数,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小,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答案:

 

19.(5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

答案:

铝元素

(2)铁生锈的条件是  ,为了防止自行车的支架生锈常采用的方法是  ;

解析:

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用喷漆的方法能防止自行车支架锈蚀。

答案:

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喷漆

(3)将一定质量的铁粉放入硝酸铜、硝酸锌的混合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用化学式表示),所得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用化学式表示)。

解析:

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锌>铁>铜,可知铁只能置换出铜,根据铁与硝酸铜反应的方程式:

Fe+Cu(NO3)2═Cu+Fe(NO3)2。

可知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铜,所得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Zn(NO3)2和Fe(NO3)2。

答案:

CuZn(NO3)2和Fe(NO3)2

 

20.(4分)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1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  乙物质的溶解度(填“>”、“<”、“=”);

解析:

由溶解度曲线可知:

1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小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答案:

(2)40℃时,将40克甲物质放入100克水中,形成的溶液是  (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解析:

40℃时,将40克甲物质放入100克水中,形成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因为在该温度下,甲的溶解度大于40g。

答案:

不饱和溶液

(3)若固体甲中含有少量的乙,可用  方法提纯甲(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解析:

若固体甲中含有少量的乙,可用降温结晶方法提纯甲,因为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较大。

答案:

降温结晶

(4)40℃时,将等质量的甲和乙分别溶解于水恰好形成饱和溶液时,甲物质需要水的质量 

 乙物质需要水的质量(填“>”、“<”、“=”)。

解析:

40℃时,将等质量的甲和乙分别溶解于水恰好形成饱和溶液时,甲物质需要水的质量小于乙物质需要水的质量,因为在该温度下,甲的溶解度比乙大。

答案:

 

21.(4分)现有A、B、C、D四种没有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是稀盐酸、碳酸钠溶液、澄清的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为了鉴别它们进行以下实验,实验步骤及现象如下:

(1)先分别取少量的四种溶液样品于洁净的试管中,再分别向四种溶液中滴加适量紫色石蕊溶液,结果A溶液显红色,B、C、D溶液显蓝色;

(2)B、C溶液混合后有白色沉淀产生。

根据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①A物质是  (填物质名称);D溶液中溶质是  (用化学式表示);

②B和C溶液混合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③在A、B、C、D四种溶液中,若其中两种溶液混合能发生反应但无明显现象,加入另一种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加入另一种溶液之前,两种溶液混合反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解析:

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稀盐酸、碳酸钠溶液、澄清的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显酸性、碱性、碱性、碱性,取四种溶液分别滴加石蕊试剂,能使石蕊溶液变红色的是稀盐酸,其余为蓝色,故A为稀盐酸;B、C溶液混合后有白色沉淀产生,其中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方程式为:

Na2CO3+Ca(OH)2═CaCO3↓+2NaOH,因此剩下的D是氢氧化钠;在A、B、C、D四种溶液中,若其中两种溶液混合能发生反应但无明显现象,因此可以是盐酸和氢氧化钠、盐酸和氢氧化钙的反应,加入另一种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加入的是碳酸钠,碳酸钠和钙离子结合产生碳酸钙沉淀,因此加入另一种溶液之前的反应是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产生氯化钙和水;

答案:

①稀盐酸NaOH②Na2CO3+Ca(OH)2═CaCO3↓+2NaOH③Ca(OH)2+2HCl═CaCl2+2H2O

 

22.(7分)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取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的药品加热的仪器名称:

  ;

答案:

酒精灯

(2)写出利用A装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不宜立即收集的原因是  ,要利用B装置制取氧气时,长颈漏斗水伸入液面以下的原因是  ;

解析:

A装置是加热固体制取氧气,且试管口有棉花可知是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

K2MnO4+MnO2+O2↑,该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三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时,刚开始出来的气体是空气不是氧气,因此需要等段时间再收集;要利用B装置制取氧气时,长颈漏斗水伸入液面以下的原因是:

当液体全部流入锥形瓶后,气体可能通过漏斗出去,所以要插入液面以下。

答案:

2KMnO4

K2MnO4+MnO2+O2↑分解反应刚开始出来的气体是空气不是氧气,因此需要等段时间再收集当液体全部流入锥形瓶后,气体可能通过漏斗出去,所以要插入液面以下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为  (填字母),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

解析:

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不需要加热,属于固液常温型,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可以用装置D向上排气法收集。

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用燃着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

答案:

BD用燃着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

23.(7分)研究性学习在实验室进行了化学实验,向一盛有镁和铜混合物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观察到烧杯中有固体剩余,对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1)写出上述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解析:

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

答案:

2HCl+Mg═MgCl2+H2↑

(2)对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猜想,请你再补充一种猜想。

【猜想】小光猜想:

溶质为氯化镁;

小红猜想:

溶质为氯化铜和氯化镁;

你的猜想:

溶质为  。

解析:

镁与盐酸反应可能恰好反应也可能其中一种过量,如果盐酸过量时,溶质为氯化镁和氯化氢。

答案:

氯化镁和氯化氢

(3)【讨论】你认为  的猜想不合理,理由是  。

解析:

由于活动性由于铜在H后面,所以铜不能与盐酸反应,所以溶质中不可能有氯化铜。

答案:

小红由于活动性由于铜在H后面,所以铜不能与盐酸反应,所以溶质中不可能有氯化铜

(4)【实验】若你的猜想正确,设计一种实验方案证明你的猜想并完成下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反应后溶液:

  

  

你的猜想正确

解析:

要验证有盐酸的存在,使用紫色石蕊试液可以检验废液中是否含有呈酸性的盐酸;根据盐酸的性质,也可以选择活泼金属单质或碳酸盐检验废液中是否含有盐酸。

答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滴加几滴石蕊试液

溶液变红色

(5)【应用】如果你的猜想正确,把该废液倒入铁质下水管道可能造成的一条危害  。

解析:

通过以上探究,如果该废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腐蚀下水道。

答案:

腐蚀下水道

 

考试高分秘诀是什么?

试试这四个方法,特别是中考和高考生

谁都想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但要想取得优异的成绩,除了要掌握好相关的知识定理和方法技巧之外,更要学会一些考试技巧。

因为一份试卷的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题目的难易程度不等,再加上时间的限制,更需要考生运用考试技巧去合理安排时间进行考试,这样才能获得一个优异的成绩。

在每次考试结束之后,我们总会发现这样有趣的情形:

有的学生能超常发挥,考个好成绩,而有的学生却出现粗心大意的状况,令人惋惜。

有的学生会说这是“运气”的原因,其实更深次的角度来说,这是说明考试准备不足,如知识掌握不扎实或是考试技巧不熟练等,这些正是考前需要调整的重点。

读书学习终究离不开考试,像中考和高考更是重中之重,影响着很多人的一生,下面就推荐一些与考试有关的方法技巧,希望能帮助大家提高考试成绩。

一是学会合理定位考试成绩

你能在一份卷子当中考几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对知识定理的掌握和熟练程度。

像最后一道选择题和填空题,以及最后两道大题,如果你没有很大把握一次性完成,就要先学会暂时“放一放”,把那些简单题和中等题先解决,再回过头去解决剩下的难题。

因此,在考试来临之前,每位考生必须对自身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工作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