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开发时代.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808044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1.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沿海开发时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沿海开发时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沿海开发时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沿海开发时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沿海开发时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沿海开发时代.docx

《沿海开发时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沿海开发时代.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沿海开发时代.docx

沿海开发时代

沿海开发时代:

青年干部的素质与追求

韦怀余

(2011年9月24日)

同志们:

今天,我讲课的题目是《沿海开发时代:

青年干部的素质与要求》。

为什么要讲这个题目呢?

一是因为参加这次培训班的,都是近5年来新进入开发区的年轻同志,而这5年来也正是《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的提出、论证、确立和打基础的5年;二是因为在座的年轻同志在今后的10年中,将与沿海开发同呼吸、共命运,你们也将是我区实施沿海开发的先锋队和主力军。

今天这堂课的内容,主要有两个部分:

一是和大家谈一谈沿海开发时代;二是希望大家肩负起我区沿海开发的重任。

下面,我先讲第一部分:

沿海开发时代的来临

一、沿海开发的背景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1979年,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广东、福建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并决定在深圳、珠海、厦门、汕头试办经济特区,福建省和广东省成为全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省份。

1984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这14个港口城市,并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

此后,我国大力发展沿海地区,相继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1988年增辟了海南经济特区,1990年,又做出了开发上海浦东新区的决定,2006年,国务院又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至此,我国的东部沿海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新局面。

经过1978年到2009年30年的发展,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相继形成了以广东为龙头的珠三角、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和以北京、天津为龙头的京津冀三大沿海经济圈。

从国家统计数据来看,三大经济圈地区生产总值(GDP)占全国比重近40%,拉动全国GDP增长4.5个百分点,可以说,三大经济圈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但是,东部沿海的发展并不是均衡的、一体的,有三大经济圈这样的高地,同时也有一些洼地,如东北沿海地区、江苏沿海地区、福建沿海地区等。

以我们江苏为例,作为东部沿海经济大省,江苏的实际利用外资全国第一,财政收入全国第二,地区生产总值全国第三。

但是,江苏也有洼地,而这块洼地恰恰就在沿海。

在1984年国务院公布的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中,连云港和南通名列其中。

然而长期以来,江苏走着一条与其他沿海省份不同的发展路径:

沿沪宁线城市带成为国内经济高地,而沿海地区不仅难望苏南项背,更跌落至中国东部沿海发展谷底。

数据显示,江苏沿海的连云港、盐城、南通三个地级市,下辖14个县市,人口、面积均占全省的1/5左右,但经济总量却只占全省的1/10,人均GDP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60%左右,城市化水平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0多个百分点。

我省沿海地带每平方公里的GDP是广东沿海地带的1/6,山东的1/5,浙江的1/4。

著名经济学家、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所所长杨建文曾说过:

“东部沿海承担着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国家使命。

只有沿海地区的经济一体化,才能实现全国的经济一体化;有了沿海地区的区域协调,才能更好地进行全国的区域协调。

因此,我国从2007年起,就对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进行深入研究论证,并进行了新一轮的规划布局。

2008年,国务院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2009年5月,国务院公布《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同年6月10日,国务院通过《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7月1日,国务院通过《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

通过这一系列全新的发展规划布局,中国沿海经济版图渐趋完整。

从地理上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福建“海西”、江苏沿海、辽宁沿海经济带,恰好与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三大经济圈相间排布,我国东部沿海“三大四小”的开发格局基本形成。

同时,新一轮沿海开发,不仅包括经济指标的提升,还包括调整经济结构、推进技术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等,从这个意义上说,沿海地区发展的要求更高了,责任更重了。

二、江苏沿海开发

2009年6月10日,国务院通过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明确要求把江苏沿海地区建设成为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加快连云港、盐城和南通三个中心城市建设,集中布局临港产业,形成功能清晰的沿海产业和城镇带。

将一个省份的沿海发展战略升格为国家战略,足见国家对于江苏沿海地区发展的重视。

这也表明,江苏沿海地区的发展已经不再是一个省的事,甚至也不再是整个沿海地区的事,而是一项特殊的、十分重要的国家使命。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发展江苏沿海地区的重大意义。

一是有利于长三角地区产业优化升级和整体实力提升。

加快江苏沿海地区发展,将有效缓解长三角地区土地资源紧张状况,拓展新的发展空间,优化调整区域产业布局,推动产业升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进一步增强长三角地区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二是有利于完善全国沿海地区生产力布局。

加快江苏沿海地区发展,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将进一步增强长三角与环渤海地区的经济联系,促进两大区域在更高平台上开展合作,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内合理流动,区域经济在更深层次上实现对接融合,进一步完善沿海地区生产力布局,形成全国沿海地区共同发展、互动并进的新局面。

三是有利于促进中西部地区协调可持续发展。

加快江苏沿海地区发展,充分发挥陇海兰新沿线地区出海通道的作用,将进一步促进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交流,不断放大互动效应,为中西部地区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承接国际资本转移、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促进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

也就是说,江苏沿海发展战略,与中部崛起、西部开发等区域发展战略是相互衔接、密不可分的。

四是有利于强化我国与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及东北亚地区的合作。

加快江苏沿海地区发展,增强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作用,将进一步加强我国与欧洲、中亚、东北亚国家之间的沟通和联系,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实现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

其次,我们来看一看江苏沿海地区的发展优势。

一是拥有独特的区位优势。

江苏沿海地区处于我国沿海、长江和陇海兰新线三大生产力布局主轴线的交汇区域,同时又是长江三角洲的重要组成部分。

南部毗邻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上海,北部连接环渤海地区,东与东北亚隔海相望,西连新亚欧大陆桥和长江黄金水道,是陇海兰新沿线地区出海通道的战略要冲。

二是拥有良好的资源条件。

江苏沿海地区拥有约占全国1/4的海域滩涂湿地和百万亩低产盐田,生物多样性丰富,土地后备资源得天独厚;岸线资源优良,具备在淤泥性海岸建设深水海港的技术条件,特别是连云港港,可以建设30万吨级的航道和码头;海洋资源和风力资源丰富,旅游资源独特;地势平坦,水系发达;区域开发适宜性较好,空间开发潜力较大。

三是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

区域内拥有各类人才133.2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达6.8%;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较为发达,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3%,职业技术教育在校生超过32万人;拥有高等院校14所,在校大学生16.7万人;劳动力素质总体较高。

四是拥有较好的产业基础。

农业开发历史悠久,生产条件优越,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水平较高,是黄淮海平原和江淮地区国家粮食主产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呈现加速发展态势,纺织、机械、汽车、化工以及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等新兴产业都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和配套能力,区域产业分工格局初步形成;服务业发展水平逐步提升,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处于加速发展阶段,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模式不断创新。

五是拥有较完善的基础设施。

作为全国主要港口的连云港港和南通港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南通、盐城和连云港三个机场的运输能力快速增长,新长铁路、沿海高速公路、苏通大桥等相继建成通车,区域综合交通体系初步形成;能源结构逐步优化、供给充足;水利设施较为完善,有着较强的水资源供给和防洪保安能力。

第三,我们来看一看江苏沿海地区的发展机遇。

一是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

长三角地区地理上连为一体,经济发展和市场体系的内在联系十分紧密,多层次区域合作机制逐步形成。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08〕30号),把江苏沿海地区全部纳入了长三角范围,这对江苏沿海地区的开发建设和政策环境更加有利,将进一步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进一步加快我们与长三角核心区的对接和融合。

二是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深入实施。

随着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与东部沿海地区深化合作的内在需求进一步增强,对江苏沿海地区出海通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对外开放水平的提升提出了新要求;中西部地区的崛起,将为江苏沿海地区提供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为产业发展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撑。

三是国际区域合作不断深化。

随着我国积极参与和推动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江苏沿海地区与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国家以及东北亚各国的经济联系将更加紧密,为本区域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强化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的地位和作用创造了新机遇。

四是全球经济面临新一轮调整。

我国具有发展实体经济的良好基础和广阔市场前景,随着国际金融资本加速向实体经济转移,江苏沿海地区面临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新机遇;同时,随着我国扩大内需各项政策的推进,将有利于这一区域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强化以内需为主导的产业发展。

第四,我们来看一看国家对江苏沿海地区发展的战略定位。

总体定位:

立足沿海,依托长三角,服务中西部,面向东北亚,建设我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沿海新型的工业基地,重要的土地后备资源开发区,生态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富足的宜居区,成为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

一是我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

以连云港港为核心,联合南通港、盐城港共同建设沿海港口群,综合发展陆路交通和航空业;大力发展国际航运和现代物流,进一步提高综合服务能力,服务中西部地区和长江中上游地区的经济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陇海兰新沿线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和对外开放窗口,逐步形成亚欧之间重要的国际交通枢纽。

二是我国沿海新型的工业基地。

依托深水港口资源,优先发展石化、造船等临港产业;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加快发展现代纺织、新型装备制造、新材料、新医药等优势产业,提高高技术产业比重,推进传统产业全面升级,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新型工业基地。

三是我国重要的土地后备资源开发区。

立足沿海海域滩涂资源丰富的独特优势,科学规划土地资源,积极探索立足沿海海域滩涂资源丰富的有效的开发方式,合理划分农业、建设和生态用地空间,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创新土地利用管理机制,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进一步拓展长三角发展空间。

四是生态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富足的宜居区。

充分利用滨海临江、区域生态环境良好的优势,大力推进生态城镇建设,进一步优化人居环境,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局面;积极发展社会事业,不断增强公共服务能力,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打造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沿海宜居地区。

最后,我们来看一看国家对江苏沿海地区开发的布局

总体布局:

以连云港、盐城和南通三极为中心,以产业和城镇带为依托,以沿海港口节点为支撑,促进互动并进,形成“三极、一带、多节点”的空间布局框架。

“三极”。

重点加快连云港、盐城和南通三个中心城市建设,扩大城市规模,加强中心城市之间以及与周边地区的联系,增强辐射带动作用;以开发区为依托,以大企业、大项目为载体,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断提升产业层次;进一步增强现代城市功能,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成为外资进入陇海兰新沿线地区的集聚扩散区,积极承接国际资本与先进技术,并逐步扩散到内陆腹地。

“一带”。

依托沿海高速公路、沿海铁路、通榆河等主要交通通道,促进产业集聚,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新型装备、新材料、现代纺织、新兴海洋等优势产业,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加快现代物流、研发设计、金融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步伐,形成功能清晰、各具特色的沿海产业和城镇带。

“多节点”。

以连云港港为核心,连云港徐圩港区、南通洋口港区和吕四港区、盐城大丰港区、滨海港区、射阳港区,以及灌河口港区为重要节点,根据各自比较优势,合理分工,错位发展,集中布局建设临港产业,发展临海重要城镇,促进人口集聚,推进港口、产业、城镇联动开发,构建海洋型经济发展新格局,成为提升沿海地区整体发展水平的支撑点。

三、开发区的沿海开发

连云港南联长三角,北接渤海湾,向东与东北亚隔海相望,特别是向西通过陇海铁路与中西部地区一脉相牵,被称为“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是江苏沿海地区发展的重中之重。

继江苏沿海开发上升到国家战略之后,去年国家长三角规划把连云港整体纳入长三角经济圈,并在城市定位、战略定位等诸多方面对连云港加以突出强调。

今年5月31日国务院又批准在连云港设立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这是全国唯一冠以“国家”两字的示范区。

紧接着国家又把连云港确立为最新一批全国四个创新型试点城市之一。

作为一个地级市,能够有这么多个国家战略在这里叠加,在全国也是不多见的。

开发区作为连云港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工业经济的主战场,是连云港沿海开发的重中之重。

只有抓住当前的发展机遇,把战略机遇期转化为黄金发展期,我们才能真正走进沿海开发时代,实现后发先至。

首先,我们面临的是异常宝贵的发展机遇。

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和长三角规划,给予我们诸多的政策支持。

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总体方案》将在财政、投资、土地、开放、金融等方面给予我们一系列政策,赋予示范区相当于省级政府投资主管部门的项目管理权限,省委、省政府也正在制定具体的实施意见。

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也将获得国家在重大项目资助、重点创新基地建设等方面的倾斜支持。

7月5日,全省沿海地区发展工作推进会上,省委、省政府又制定了《沿海开发五年推进计划》,将我市提出的一揽子重大事项和重大项目纳入其中。

开发区作为我市沿海开发的排头兵,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产业合作功能区、科技和人才服务功能区,以及我市发展创新型经济建设创新型城市的主要支撑板块,必然会获得更多更好的政策支持,这为我们带来了异常宝贵的发展机遇。

第二,我们面临的是压力巨大的发展挑战。

现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连云港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

今年春节期间,中组部李源潮部长来连视察时,对全市、特别是东部城区的发展给予了高度肯定,并讲了“三个实践证明”,即连云港的发展实践,证明了科学发展要求的正确性,证明了对连云港开发要求加快发展、跨越式发展这样一个战略的正确性,也证明了连云港的发展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

省委、省政府再次强调举全省之力深入推进沿海开发。

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如果抓不住机遇,发展不上去,将愧对组织、愧对人民、愧对历史。

同时,当前的区域发展竞争咄咄逼人,从苏北开发区来看,连云港开发区不再是“一枝独秀”的国家级开发区,去年以来,徐州、盐城、淮安开发区都先后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而且他们大刀阔斧整合资源、集成优势、快速做大的力度非常之大。

据了解,上半年南通开发区外资到帐4.2亿美元,盐城开发区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02%,徐州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都达40%以上;从我市兄弟县区来看,也是你追我赶、互不相让。

在这样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容不得我们有丝毫懈怠,如果稍有松懈,就会落伍,甚至被远远甩在后面。

这些都是我们必须承担的压力与挑战。

第三,我们面临的是责无旁贷的发展使命。

有人说,看不到机遇是失误,抓不住机遇是失败,用不好机遇是失职。

面对多重叠加的战略机遇,我们一定要抢先一步,率先作为,不断加大向上争取和对接力度,把各类政策尽快争到手、争到位;一定要研究政策,吃透政策,用足用好用活政策,把政策资源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一定要乘势而上,加快发展,做大做强经济总量,力争在“十二五”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00亿元,工业销售收入2500亿元,财政总收入200亿元,一般预算收入7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9亿美元。

只有圆满实现“十二五”的奋斗目标,我区才能早日进入全国一流开发区行列,才是真正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第四,我们面临的是快速发展的沿海时代。

7月5日,在我市召开的全省沿海地区发展工作推进会,其规格、规模史无前例。

省委、省政府两套班子全体领导和省人大、政协的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省直机关部门、高校科研院所、重点企业、省级以上开发区及全省各市县区的主要负责人500多人参加了会议,对江苏沿海开发是一次强有力的推动,标志着江苏经济发展已真正进入到沿海时代。

省委罗志军书记讲,江苏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走过了苏南时代、沿江时代,如今正式进入了沿海时代。

省委、省政府把这次会议放在连云港召开,是对连云港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罗书记在讲话中多次表扬了连云港,与会人员在参观期间对连云港的发展变化,包括看了连云新城和临港新兴产业园建设,看了中复神鹰碳纤维公司之后,都感到很震撼,认为连云港和连云港开发区的发展变化大、空间大、潜力大、后劲大,看了之后既赞叹又羡慕;同时,也是对连云港的发展寄予厚望,希望连云港发挥好龙头作用,加快推动沿海开发和苏北振兴,为江苏贯彻“六个注重”、实施“八项工程”、推进“两个率先”作出更大贡献。

在我市深入推进沿海开发的进程中,市委、市政府要求开发区挑大梁、担重任。

今年初,市委王建华书记提出,开发区要在创新发展、转型升级上继续率先作为、领跑全市。

面对这新的要求,我们只有奋勇当先、奋力拼搏、奋发有为、奋起直追,才能真正跨入沿海时代。

下面,我再讲第二部分:

青年干部的素质与要求

沿海开发离不开人才的支撑,青年干部年富力强,精力充沛,是我区改革和建设事业的骨干,是沿海开发的生力军。

建设全国一流开发区,是我们的共同任务,同时也为青年干部施展个人才华、实现人生价值提供了广阔舞台。

那么,在这个沿海开发的时代,我们的青年干部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要求呢?

在全市开展的“争当新时期沿海人”思想解放大讨论活动中,市委要求广大干部要强化“四个意识”,具备“五种素质”,做到“四个特别”。

“四个意识”,就是开明开放的沿海意识,自信自强的强者意识,率先发展的争先意识,攻坚克难的拼搏意识;“五种素质”,就是率先发展、后发先至的志向和追求,开明开放、和谐包容的视野和胸襟,勇于担当、敢为人先的胆识和魄力,自信自强、创业实干的素质和能力,执行有力、克难制胜的作风和韧性;“四个特别”,就是特别有能力、特别能战斗、特别敢担当、特别讲廉洁。

应该说,经过近2年的沿海开发建设,我区的青年干部得到了充分的砺炼,但与开发区在全市发展的龙头地位、与开发区担负的历史使命相对照,我们青年干部的能力素质、精神状态都还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我觉得,我们青年干部应当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10个方面的能力建设。

一是要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青年干部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工作的水平。

学习是青年干部提高素质的必由之路,是成长进步的动力之源,如果不注重学习,就会落伍于时代,就会无法胜任本职工作。

因此,青年干部必须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一要向书本学习,在阅读中提高学习能力。

古人云: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

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进而不退者。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非常重视干部的学习,不仅提出了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政党的要求,而且带头学习、持之以恒、率先垂范。

所以,我们青年干部每天都应当拿出一定的时间来读书,每年都要集中阅读一些经典著作,特别是要注重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社会主义理论和国家政策法规,只有学好理论,我们开展工作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二要向实践学习,在工作中提高学习能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是最好的课堂。

日常工作中,青年干部应当把“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结合起来,深入基层一线,接受一些急难险重的任务,在实践中,可以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会有思想性、经验型和规律性的收获。

在工作实践中学习,是最管用的学习。

实践出真知,这是一句至理名言。

三要向同事学习,在沟通中提高学习能力。

青年干部要经常向周边的同事学习,进行深入的沟通,研究工作、探讨问题、处理政务都是向同事求教的机会。

要善于取同事之长补自己之短。

四要向群众学习,在联系群众中提高学习能力。

邓小平同志指出,“只有首先善于做群众的学生的人,才有可能做群众的先生,并且只有继续做学生,才能继续做先生。

一个党和它的党员,只有认真地总结群众的经验,集中群众的智慧,才能指出正确的方向,领导群众前进。

”我们只有植根群众、虚心向群众学习,以群众为老师,从基层汲取营养,吸取“地气”,广泛学习借鉴人民群众的经验和智慧,才能不断提高自身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要向领导学习,在观察中提高学习能力。

这种学习需要通过对领导言行举止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潜移默化的领悟。

青年干部要重点学习领导的政治观念、大局意识、思维方式和领导艺术。

思而不学则罔,学而不思则殆。

要学以致用。

新的时代产生新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青年干部要少一些自我满足、多一些自我加压,少一些浮躁心、多一些踏实感,少一些应酬事、多一些读书声。

二是要有扎实的调研能力。

“知道才能明白,接触才能理解,设身处地才能感同身受,这就是知和行的统一。

”青年干部只有深入基层调研,才能倾听百姓心声,收获社情民意,坚定工作的方向。

调研能力可以分为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能力,综合情况、分析问题的能力,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能力,发现典型、总结经验的能力,研究对策、提出建议的能力。

调研能力不仅是一种务实的工作作风,还是青年干部必备的基本功。

提高调研能力,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第一个是既要调查,又要研究。

近年来,我们的干部经常下基层调研,作风也越来越深入。

但值得重视的问题是,重调查轻研究,甚至是只有调查没有研究。

青年干部一定要注意这一点,一定要把调查与研究紧密结合起来,切实把着力点放在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提出新对策上。

第二个是既要重视实地调研,又要重视案头调研和网络调研。

实地调研非常重要,它有助于了解真实情况,深化感性认识;案头调研同样不可缺少,它有助于提炼理性思维,会使调研准确全面。

在互联网上调研,是“第三种调研”,它更为及时便捷,不受时空限制。

青年干部要把这三种调研很好的结合起来,交叉进行。

第三是既要注意发现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又要善于总结基层和群众创造的成功经验。

调研只要深入下去,就会发现大大小小的问题。

然而,发现问题并不是调研的根本目的,根本目的是研究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可以说,最有价值的调研能力,是总结基层和群众成功经验的能力,青年干部在调研工作中一定要把握好。

三是要有快速的反应能力。

反应能力是平常而又特殊的能力。

在沿海开发中,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将会进一步加快,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也将更加复杂多样,对青年干部的反应能力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增强青年干部的反应能力,实际上是提高青年干部应对复杂局面能力的具体化。

提高反应能力,主要是增强应急和应变两大能力。

首先,要增强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

应急能力也可以说是处置危机的能力。

在我们开展工作中,有时会面对一些突发事件,虽然这些事件有的是单个的,有的是群体性的,但都带有影响较大、范围较广、内容敏感等特征,如果不在第一时间及时加以正确处理,势必会酿成更为严重的后果。

青年干部在危机面前要临危不惧,承受得起各种压力,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化解危机。

其次,要增强对重大变化的应变能力。

力求做到及时反应、准确反应,动态把握变化趋势,科学掌握变化规律,预见可能出现的问题,防患于未然,积极应对变化。

四是要具备精准的判断能力。

判断能力主要是判断事物的能力。

青年干部开展工作离不开判断能力。

有了较强的判断能力,对形势就会有动态的方位感,对工作就会有强烈的责任感。

提高判断能力,重点是提高判断事物的准确率和前瞻性。

对事物的判断:

一要准确判断形势和任务。

形势决定任务,任务关系形势。

开发区已经进入沿海时代,经济社会面临着全面转型,发展创新型经济、建设创新型园区是大势所趋,青年干部特别要增强对形势和任务的敏感性,紧跟改革发展大势,掌握工作的主动权。

二要准确把握问题的性质。

问题往往是多层次矛盾的交织,青年干部在处理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材料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