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届高三教学质量测评试题语文.docx
《广东省汕头市届高三教学质量测评试题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汕头市届高三教学质量测评试题语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汕头市届高三教学质量测评试题语文
试卷类型:
A
2012年汕头市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试题
(一)
语文
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铅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
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
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铅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组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
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徘徊/槐树刚愎/腹部曝晒/曝光
B.鸟瞰/杆秤疫苗/战役曾祖/曾经
C.帆船/航行诞生/涎水勉强/强辩
D.愤懑/扪心隐讳/纬度抹布/涂抹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现在,方兴未艾的网络文学势头强劲,网络写手成为媒体追捧的对象。
有人扬言,网络文学使文学的概念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极有可能是未来文学的主流样式;有人则对网络文学不赞一词,认为它只不过是文学的大众游戏,很容易出现大众迷失;有人慎言网络文学尚在襁褓,还没有形成独立成熟的文本样式……对于网络文学,众说纷纭,各执一词。
A.方兴未艾B.不赞一词C.襁褓D.各执一词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9月29日,我国发射的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获得圆满成功;11月3日,“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在太空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我国成为继美俄之后第三个掌握完整的太空对接技术的国家。
B.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与国际海底管理局在北京签订了国际海底多金属硫化物矿区勘探合同,这标志着我国正式获得了第二块具有专属勘探权和商业开采优先权的国际海底合同矿区。
C.当前,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年轻人生活压力的加大,在北上广等大城市出现了大量的老人独居的“空巢”家庭,老年人的赡养问题成为一大迫需解决的难题。
D.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汽车保有量迅速增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无不毫无例外地承受着不断加剧的交通问题的困扰。
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对创新人才的培养,目前还有个认识误区:
总觉得外因不够、环境不具备。
①环境本身应当越来越好,但更重要的因素取决于在创新过程中,个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能动性,
②大家都知道,“西南联大”的时候,一边是烽火连天,一边是物质短缺,但“西南联大”培养出了很多顶尖人才。
③取决于人能否有扎实的知识基础,能否有攻难克险的坚强意志,以及百折不挠、奋斗一生、甘于寂寞、不受干扰的品格。
④况且,环境并不是决定创新成败的唯一要素。
⑤其实从国家到学校,努力营造创新环境的心愿和举措已经很好。
A.②①③⑤④B①③④②⑤C⑤④②①③D②⑤④①③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西门豹为邺令,豹往到邺,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
长老曰:
“苦为河伯娶妇,以故贫。
”豹问其故,对曰:
“邺三老、廷掾常岁赋敛百姓,收取其钱得数百万,用其二三十万为河伯娶妇,与祝巫共分其余钱持归。
当其时,巫行视小家女好者,云是当为河伯妇,即聘取。
洗沐之,为治新缯绮縠衣,闲居斋戒;为治斋宫河上,张缇绛帷,女居其中,为具牛酒饭食。
行十余日,共粉饰之,如嫁女床席,令女居其上,浮之河中。
始浮,行数十里乃没。
其人家有好女者,恐大巫祝为河伯取之,以故多持女远逃亡。
以故城中益空无人,又困贫,所从来久远矣。
民人俗语曰,即不为河伯娶妇,水来漂没,溺其人民云。
”西门豹曰:
“至为河伯娶妇时,愿三老、巫祝、父老送女河上,幸来告语之,吾亦往送女。
”皆曰:
“诺。
”
至其时,西门豹往会之河上。
三老、官属、豪长者、里父老皆会,以人民往观之者三二千人。
西门豹曰:
“呼河伯妇来,视其好丑。
”即将女出帷中,来至前。
豹视之,顾谓三老,巫祝、父老曰:
“是女子不好,烦大巫妪为入报河伯,得更求好女,后日送之。
”即使吏卒共抱大巫妪投之河中。
有顷,曰:
“巫妪何久也?
弟子促之?
”复以弟子一人投河中。
有顷,曰:
“弟子何久也?
复使一人促之!
”复投一弟子河中。
凡投三弟子。
西门豹曰:
“巫妪、弟子,是女子也,不能白事。
烦三老为入白之。
”复投三老河中。
西门豹簪笔磬折,向河立待良久。
长老、吏傍观者皆惊恐。
西门豹顾曰:
“巫妪、三老不来还,奈之何?
”欲复使廷掾与豪长者一人入促之。
皆叩头叩头且破额血流地色如死灰西门豹曰诺且留待之须臾须臾豹曰廷掾起矣状河伯留客之久若皆罢去归矣。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治新缯绮縠衣缝制
B.行数十里乃没没有
C.即使吏卒共抱大巫妪投之河中假使
D.烦三老为入白之空话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用其二三十万为河伯娶妇②为治斋宫河上
B.①洗沐之,为治新缯绮縠衣②恐大巫祝为河伯取之
C.①张缇绛帷,女居其中②令女居其上,浮之河中
D.①巫妪何久也②巫妪、弟子,是女子也
7.下列句子,都在表现西门豹“将计就计”的一组是(3分)
①豹往到邺,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②三老、官属、豪长者、里父老皆会,以人民往观之者三二千人③是女子不好,烦大巫妪为入报河伯,得更求好女④西门豹簪笔磬折,向河立待良久⑤长老、吏傍观者皆惊恐⑥巫妪、三老不来还,奈之何?
欲复使廷掾与豪长者一人入促之
A.①②⑥B.②③⑤C.②④⑤D.③④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邺县父老认为,给河伯娶媳妇,是造成本地民穷财尽的原因,而巫婆和官绅是首恶分子。
B.巫婆、官绅各家巡视,看到小户人家的漂亮女子,就说这女子合适作河伯的媳妇,马上下聘礼娶去。
C.到了为河伯娶媳妇的日子,西门豹如约来到河边参加盛会,来看热闹的老百姓也有二三千人。
D.巫婆和三个弟子被抛到河中后,西门豹又不动声色,假装客气,派人把三老抛到河中。
9.断句和翻译。
(10分)
(1)用“/”给下列文段断句。
(4分)
皆叩头叩头且破额血流地色如死灰西门豹曰诺且留待之须臾须臾豹曰廷掾起矣状河伯留客之久若皆罢去归矣
(2)翻译下面的句子。
(6分)
①其人家有好女者,恐大巫祝为河伯取之,以故多持女远逃亡。
(3分)
②西门豹曰:
“呼河伯妇来,视其好丑。
”即将女出帷中,来至前。
(3分)
10.阅读下面的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7分)
沉醉东风·渔父白朴
黄芦岸白苹渡口,绿杨堤红蓼滩头。
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①,点秋江白鹭沙鸥。
傲煞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
注释:
①不存机心、坦诚无私的朋友
(1)这首小令前两句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
这样的描写对全诗有何作用?
(2)请说说这首小令里“渔父”的形象特点。
(3分)
11.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题,多选则前3题计分)(6分)
(1)夫战,勇气也。
,,三而竭。
(《曹刿论战》)
(2)若夫乘天地之正,,,彼且恶乎待哉!
(庄子《逍遥游》)
(3),百草丰茂。
,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4)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
。
(李煜《虞美人》)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有意和无意
刘小晴
凡作书写字的人似乎都有这种体会,偶尔闲窗自适,兴之所至,废纸败笔,随意挥洒,往往得心应手,但一遇正经创作,一意求好,却往往写不出如意所愿的作品。
这里面有心理上的因素,刻意求工便会产生拘谨的心理,反不如随意挥洒来得顺手。
古人常喜酒后作书,苏轼自谓:
“吾醉后辄草书十数行,觉酒气拂拂从十指间出也。
”怀素也有“醉来信手两三行,醒后却书书不得”的传说。
这种借酒助兴的创作方法实际上要造成一种轻松自如的气氛,驱散拘谨心理,从而进入一个超然于法度之外的虚静境地。
基于以上原因,古人提出了“无意”的创作方法。
一个书者在创作过程中不能太拘,著意则滞,意为笔蒙则意阑,笔为意拘则笔死,贵在我顺笔性,笔随我势,心手相合,意法交融,便能超然于法度之外,于“无意”中达到一种炉火纯青的境地。
傅山《霜红龛集》中云:
“吾极知书法佳境,第始欲如此,而不得如此者,心手、纸笔、主客,互有乖左之故也。
期于如此,而能如此者,工也;不期如此,而能如此者,天也。
”由此可知,“有意”之书有“工”的特点,“无意”之书有“不求工”的特点,“有意之书具理性的把握,“无意”之书有自然的天趣。
晋人行书,流传下来的墨迹只不过是一些尺牍、便条,其初非用意,而逸笔余兴,随意挥洒,故百态横生,意蕴无穷。
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争坐位》、《祭侄稿》亦只不过是一些手稿,这些稿书,意不在书,在创作心理上完全超越了法度的束缚,达到了创作上的绝对自由,看似无意却意蕴无穷,看似不工却不离规矩,在“无为”中得不求工而工的效果。
诚如刘熙载《书概》所谓:
“学书者始由不工求工,继由工求不工,不工者,工之极也。
”由是观之,“不工”、“无意”只是一种假象,正是由于作者在深厚的功力中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
“无法”不是没有法,“不工”不是不能工,而是意不在书,不设成心,因势变化,以成其妙。
“有意”之书,很讲究法度,也很讲究形式的和谐,在意蕴上它追求情与理的统一,因此具有一种人工之美。
这种人工之美越亲近自然就越显得高级,背离自然愈远,就愈易被法度所缚,愈易走向形式主义的泥淖。
王羲之的书法,情致蕴于内,姿媚见乎外,在情致上,它接近于真切,在姿媚上它趋向于自然,因此他的书法艺术达到了一种很高的境界。
唐人楷书,虽规矩法度极为严格,但在情致上却过于端庄严肃,背离自然较远,故比晋人法书要略逊一筹。
至于“馆阁”小楷,则全被法度所缚,绝无自然的意致,虽严密精到,但格调已降。
由此可见,“有意”的创作方法偏重于情理,是书法艺术的基础,它以其自身的特点,赢得了历代许多书家的青睐。
翁方纲《复初斋文集·跋董尺牍》中云:
“今人论书,以颜公三稿皆信手点窜所为,故谓不加意之书更妙。
然亦不可以概论也。
有加意而愈妙者,有不加意而愈妙者。
若概以不加意为工,则亦非持平之论耳。
”加意而愈妙者,偏于人工之美;不加意而愈妙者,偏于自然之美。
从而形成书法创作的两大流派,前者重理性,后者重感性。
性格不同的人一般采用的创作方法也不同。
但不论采用哪一种方法,都应尽量向对方靠拢,不可一有一绝无,否则便会滑向形式美的反面。
我们必须记住,“意”必当以“法”为本,“情”必须以“真”为尚,否则就会使作品带上“虚情假意”的色彩。
一些不合情理,只图形式变异的创作,一些只想表现自我而置理法于不顾的所谓创新,只能显示出他们混乱和扭曲的心理,产生这种心理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否定了传统与规律,博浮誉于一时,贪捷径于咫尺,如此,则定然造就不出真正的书家。
(原文有删改)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
(12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A.作书写字若一意求好,刻意求工,会因心理拘谨反而写不出如意所愿的好作品。
B.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稿》等只不过是一些手稿,其意不在书,但最终成为“无意”之书的典范作品。
C.“有意”之书越亲近自然就越显得高级,越远离自然就越容易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淖。
D.唐人楷书、馆阁小楷因其离自然较远或缺乏自然的意致,在艺术境界上远逊于王羲之的书法。
E.不同性格的人在书法创作上一般会根据性格采用“有意”或“无意”的方法,但不管如何选择,都应避免走极端,不可一有而一绝无。
13.下列关于文中引用的古人言论的理解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A.首段引述苏轼的自述及怀素的传说,突出了酒后作书的神奇效果,揭示了古人喜欢酒后作书的原因。
B.第2段借傅山《霜红龛集》中的论述,既指出了“有意”之书与“无意”之书的特点,也揭示了书家创作不出如意所愿的作品的原因。
C.第3段引用的刘熙载《书概》中“不工者,工之极也”一语,道出了“无意”之书“不求工”的实质,“不工”不是不能工,而是要在“无为”中得到不求工而工的效果。
D.第4段中翁方纲《复初斋文集·跋董尺牍》中的论述,指出了“有意”与“无意”两种创作流派均能创作出精妙的作品,只是各有所侧重而已。
14.“有意”和“无意”两种创作方法的不同特点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请分点概要列举。
(4分)
15.结合全文,简述一个书者自身需要具备怎样的条件才能创作出“无意”之书?
(4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
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
作答前,务必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与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枯萎属于正常
余秋雨
①离开卢克索向东,不久就进入了浩瀚的沙漠。
这个沙漠叫东部沙漠,又名阿拉伯沙漠。
②穿行沙漠对我来说早已不是第一次,但刚刚还在古代遗迹中感叹人类文明的恢宏久远,没几步却跨进了杳无人烟的荒原,这种强刺激的对比经验却从未有过。
连个过渡也不给,使得几天来沉浸于历史文化中的眼神和表情不知往何处搁置,一时显得十分慌张。
③一切都停止了。
没有了古代和现代,没有了文明和野蛮,没有了考察和推断,只剩下一种惊讶:
原来人类只活动在这么狭小的空间,原来我们的历史只是游丝一缕,在赤地荒日的夹缝中飘荡。
④眼前的非洲沙漠,积沙并不厚。
一切高凸之处其实都是坚石,只不过上面敷了一层沙罢了。
但是这些坚石从外面看完全没有棱角,与沙同色,与泥同状,累累团团地起伏着,只在顶部呈现出淡淡的黑褐色,使每一个起伏在色调上显得更加立体,一波波地涌向远处。
⑤远处,除了地平线,什么也没有。
⑥偶尔会出现一些奇迹:
在寸草不生的沙砾中突然生出一棵树,亭亭如盖,碧绿无瑕,连一片叶子也没有枯黄。
这是怎么回事?
难道地母单独为它埋设了一条细长的营养管道?
但是光有营养也没有用,因为它还必须面对日夜的蒸发和剥夺,抗击骇人的孤独和寂寞。
由此联想,人类的一些文明发祥地也许正像这些树,在千百万个不可能中挣扎出了一个小可能。
从树叶丛中看,似乎很成气候;从整体环境看,始终岌岌可危,谁也无法保证它们的存活年限。
有人为它们的终于枯萎疑惑不解,其实,真正值得疑惑的是它们何以能够持续,而枯萎则属于正常。
⑦正这么想着,眼前的景象变了,黄昏开始来到。
沙地渐渐蒙上了黯青色,而沙山上的阳光却变得越来越明亮。
没过多久,色彩又变,一部分山头变成炉火色,一部分山头变成胭脂色,色块在往顶部缩小,耀眼的成分已经消失,只剩下晚妆般的艳丽。
⑧车队终于驶出了沙地丘陵,眼前平漠千顷。
暮色已重,远处的层峦叠嶂全都朦胧在一种青紫色的烟霞中。
此时天地间已经没有任何杂色,只有同一种色调在变换着光影浓淡,这种一致性使暮色都变得宏伟无比。
⑨谁料,千顷平漠只让我们看了一会,车队蹿进了沙漠谷地,两边危岩高耸,峭拔狰狞,猛一看,就像是走进了烤焦了的黄山和庐山。
天火收取了绿草青松、瀑布流云,只剩下赤露的筋骨在这儿堆积。
⑩像要安慰什么,西天还留下一抹柔艳的淡彩,在山岩背脊上抚摸,而沙漠的明月,已朗朗在天。
⑾我想,这一切都与人类文明没有什么关系,但它无可置疑的壮美,而且万古不息。
人类所做的,只是悄悄地找了一个适合自己居住的小环境而已,略加张罗,是为了沟通,为了方便,为了一点小小的诗意,这也就是所谓的文明。
须知几步之外,便是茫茫沙漠。
⑿文明太不容易,真应该好好珍惜。
16.作者笔下的沙漠不但雄奇惊险,也颇具诗情画意。
文中通过哪些景物来体现这样的艺术效果?
(4分)
17.第⑨段画波浪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请联系上下文作具体赏析。
(5分)
18.第⑥段作者说:
“人类的一些文明发祥地也许正像这些树,在千百万个不可能中挣扎出了一个小可能。
”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纵观全文,探究作者这样说的用意。
(6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医家微博为什么这样红
记者唐闻佳
“于老师,曾有朋友说,如果媳妇要从医生和护士里选,选医生不选护士,您怎么看?
”
“选对的女人,不选对的职业。
”
这个“于老师”不是于丹,而是于莺,北京协和医院一名普通急诊科医生,但如今关注她的人,不仅爱问她养生之道、医学常识,还会向她讨教“人生哲学”。
于莺走红网络并非孤例。
这一年,微博势力不断壮大,成为拥有3亿多用户、日发2亿多条信息的新型传播平台。
期间,一批医生开通微博,并很快成为“微博红人”。
强大的网络热情,与现实中略显紧张的医患关系反差强烈。
开微博“自说自话”
这一年,越来越多的医生加入微博大军,起初他们就是“自说自话”,评论、转发者也多是同事、同学。
渐渐地,这些记录医院工作轶事的微博,点击量开始飙升。
一日,于莺所在的急诊科讨论分诊制度,她在微博上记录道:
“根据患者的病情轻重分诊,在系统界面上显示为红,黄,绿。
病情危重的小红人马上进抢救室,没生命危险的小绿人,比如感冒、发烧、肚子疼的排队等着看,病情较重的小黄人由护士领着优先插队看。
护士代表说了:
万一遇上个特别不讲理的小绿人,直接把我打成小红人,我倒先进抢救室了!
”
微博发出数小时后,收获800多条评论。
有同行评论:
“分诊是件头疼的事情,每个来急诊的人都觉得自己急,实际上有多半跟急诊无关……”;也有网友担心,“如果小绿人排队,一直有小黄人插队,那么几天下来,小绿人是不是会变成小红人啊?
”“这样还算合理,只希望不要有太多的关系户由绿人变成红人”……在就医问题上,大家似乎都有很多话要说,医患双方在一个新平台上开始了新的互动。
打假派与科普派
杰西是一本国外健康杂志的编辑,平日喜欢搜集“养生之道”,又苦于无处求证,如今她只要搜到吃不准的健康咨询就会@“咄咄劈人李清晨”(@,微博用语,即转发)。
根据微博信息介绍,身为外科医生的“咄咄劈人李清晨”言辞犀利,属于医生微博中的“打假派”。
12月24日,他写的是:
“小儿生长痛的发生可能与钙、磷代谢、骨密度、肢体过度使用、痛阈值减低、骨骼生长及精神因素等等有关——总之还没搞清楚,毫不意外的,这个病也是中医药的重灾区……我在门诊遇到这类患儿,不给任何处置,直接打发回家。
在这个问题上,不要迷信任何专家。
多给孩子一点儿关爱,告诉孩子屁事没有就行了。
”
“根据日常接诊,医生会敏锐地发现某个时期集中的‘流行病’,上微博消除病人和家属的相关就诊误区,是许多医生微博的特点,也是他们受到老百姓追捧的原因。
”杰西说。
相比李清晨,以语言幽默著称的于莺也时不时会发送“科普”信息。
她告诉记者,之所以会在微博中发些科普消息,实为工作中接触太多比较震撼的案例,“能够避免的意外还是有必要科普的。
”
注意到网络民意,目前有更多的医生抢滩微博。
“这是抢占舆论阵地,医生不发言,倒让马悦凌、张悟本之流有了可乘之机。
”沪上一个三甲医院的副主任医生告诉记者。
“恕不接受网上看病”
在医生看来,微博140字的空间拉近了医患间的距离。
目前,许多医院,尤其是三甲医院中,科室里医生集体开微博的不在少数,他们互相“关注”,形成一个强大的信息交互圈,并由此形成一群忠实的粉丝。
记者从沪上三甲医院了解到,医院对医生开微博的总体态度是“不支持、也不反对”,而有部分科室是鼓励医生开微博的。
一种新的担心出现了,有人分析,医生微博有几个阶段:
从一开始医生“自娱自乐”,到之后的“科普与打假”,到现在网络到一定人气后,许多病人纷纷在网上向医生“求诊”。
“仅凭病人几句话描述,医生就此做一番指点,是很危险的!
”
目前,一些医生表示恕不接受网上看病。
11月25日,于莺在微博上“申明”:
“任何疾病的咨询、问诊,甚至挂号的要求,一律拒绝。
临床是需要看患者的,否则就是骗人!
”她的同事、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张羽在简介中直言:
“微博科普不看病”。
(载自《文汇报》2011-12-27)
19.文章用网友请教于莺医生如何选媳妇作为开头,请谈谈此开头有什么作用?
(4分)
20.根据文意,医生微博中的打假派与科普派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请简要概括。
(5分)
21.根据文意,探究本报道的写作意图。
请分点简要回答。
(6分)
五.本大题两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2.下图是资源回收的标志,试简要介绍这个标志的构成内容及其所表达的意义,不超过70字。
(6分)
23.“爱心包裹”项目是中国扶贫基金会发起的一项全民公益活动,通过动员社会力量捐购爱心包裹的形式,关爱贫困地区及灾区学生或家庭。
(6分)
项目主题:
小包裹,大爱心。
关爱形式:
100元捐购一个学生型文具包,一对一关爱一名贫困地区或灾区小学生;
1000元捐购一个家庭型温暖包,一对一关爱一户贫寒家庭;
10000元捐购一个学校型体育包,一对一关爱一所贫困地区或灾区小学。
这项活动得到社会各届的广泛参与。
一位中学生捐购了一个学生型文具包,一位公务员捐购了一个家庭型温暖包,一位企业家捐购了一个学校型体育包。
请模拟以上任一位捐购者,写一张爱心卡附在包裹里。
要求:
不超过60字,语言亲切、得体、生动,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六、本大题1小题,共60分
24.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猜是一种心理,猜是一种习惯,猜是一种能力。
因为猜,我们有了欣喜或痛苦;因为猜,我们解惑或迷惑;因为猜,我们愈走愈近或渐行渐远……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生活中与“猜”有关的经历或你对“猜”的感悟、看法。
自拟题目,自定写法,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