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经典文言文专项专题训练经典版带答案解析.docx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经典文言文专项专题训练经典版带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经典文言文专项专题训练经典版带答案解析.docx(5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经典文言文专项专题训练经典版带答案解析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经典文言文专项专题训练(经典版)带答案解析
一、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
1.阅读《伯牙鼓琴》,回答问题。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
“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
“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巍巍乎若太山:
________
汤汤乎若流水:
________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________。
(3)这个故事是个美好的传说,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做“知音”,用“________”这个成语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2.根据文言文,并完成练习。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________,问________。
一儿曰:
“________,而________。
”
一儿以________,而________。
一儿曰:
“________,及日中________,此不为________?
”
一儿曰:
“________,及其日中________,此不为________?
”
孔子不能________。
两小儿笑曰:
“________?
”
(1)根据原文填空。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________,问________。
一儿曰:
“________,而________。
”
一儿以________,而________。
一儿曰:
“________,及日中________,此不为________?
”
一儿曰:
“________,及其日中________,此不为________?
”
孔子不能________。
两小儿笑曰:
“________?
”
(2)两个小孩各是根据什么来判断太阳离人的远近的?
(3)从两小儿的辩论中可以看出什么?
(4)“孔子不能决”说明了什么?
(5)你感觉下列哪幅图中的太阳大一些?
请动手量一量,看哪一幅大,并说说这是怎么回事。
感觉第一幅大一点,实际一样大。
因为这可能是眼睛受到了外界的影响,造成了视觉上的差异。
3.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智子疑邻
宋①有富人,天雨②墙坏。
其子曰:
“不筑③固,必将有盗④。
”其邻人之父⑤亦云⑥。
暮⑦而果大亡⑧其财,其家⑨甚⑩智其子⑩,而疑邻人之父。
(节选自《韩非子·说难》)
【注】①宋:
宋国。
②雨(yù):
下雨,名词作动词。
③筑:
修补。
④盗:
小偷。
⑤父(fǔ):
古代对老年男子的尊称,这里译为“老人”,指邻居家的老人。
⑥亦云:
也这样说。
亦,也。
云,说。
⑦暮:
晚上。
⑧亡:
丢失。
⑨家:
指这家人。
⑩甚:
很,非常。
⑩智其子:
认为他的儿子很聪明。
(1)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面句子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国有个富人,天下雨,他家的墙毁坏了。
B.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钱财。
C.不把墙修好,一定会有小偷进来。
D.富人家的那个儿子十分聪明。
(2)这个故事主要想告诉我们( )
A.出现问题要及时补救。
B.富人的儿子非常聪明。
C.评价一个人要客观公正。
D.邻居家的老人多管闲事。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愚人食盐
昔有愚人,适友人家,与主人共食。
嫌淡而无味。
主人既闻,乃益盐。
食之,甚美,遂自念曰:
“所以美者,缘有盐故。
”薄暮至家,母已具食。
曰:
“有盐乎?
有盐乎?
”母出盐而怪之,但见儿惟食盐不食菜。
母曰:
“安可如此?
”愚人曰:
“吾知天下之美味咸在盐中。
”愚人食盐不已,味败,反为其患。
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惟无益反害之。
(1)给下面的句子断句,停顿处用“/”画开,(限断两处)
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惟无益反害之。
(2)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昔有愚人:
________
②食之,甚美:
________
(3)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主人既闻,乃益盐。
②愚人食盐不已,味败,反为其患。
(4)这则短文有何寓意?
5.提高题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
“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
“何不试之以足?
”曰:
“宁信度,无自信也。
”
(1)解释“度”字。
先自度其足________
吾忘持度________
宁信度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①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②何不试之以足?
(3)探究:
文中“之”字共出现五次,它们的意思一样吗?
任意选择三句,说说句中的“之”是什么意思,或有什么作用。
(只允许回答三个。
)
而置之其坐________ 至之市________ 而忘操之________ 反归取之________ 何不试之以足________
(4)《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6.学写古文。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
“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
“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
(1)志在清风,锺子期曰:
“善哉乎鼓琴,________。
”
(2)志在明月,锺子期曰:
“善哉乎鼓琴,________。
”
(3)志在春雨,锤子期曰:
“善哉乎鼓琴,________。
”
(4)志在________,锺子期曰:
“善哉乎鼓琴,________。
”
7.课外阅读。
欧阳公①四岁而孤②,家贫无资③。
太夫人④以⑤荻⑥画地,教以书⑦字。
多诵古人篇章。
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⑧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
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
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注释】①欧阳公:
指欧阳修。
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②孤:
幼年丧父。
③资:
财务,钱财。
④太夫人:
指欧阳修的母亲。
⑤以:
用……办法。
⑥荻(dí):
多年生草本植物,与芦苇相似。
⑦书:
写。
⑧闾(lǘ)里:
街坊,乡里。
(1)结合语境和注释,理解下列下划线字的含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
孤:
幼年丧父。
资:
财务,钱财。
B.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
以:
用……办法。
以:
原因。
C.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
惟:
只是。
务:
致力,从事。
D.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
及:
等到。
而:
但是。
(2)根据下面的句子,写出相关成语。
①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
②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
(3)“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4)欧阳修“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的根本原因是( )
A.欧阳修自幼聪明过人。
B.太夫人教子有方。
C.邻里街坊都有藏书,慷慨借给他阅读。
D.他刻苦读书,心无旁骛。
8.课内阅读。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
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日:
“此画斗牛也。
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处士笑而然之。
古语有云:
“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不可改也。
(1)下列划线词语解释正确的是( )。
A.所宝以百数(宝贝)
B.拊掌大笑(拍手)
C.今乃掉尾而斗(翘起尾巴)
D.处士笑而然之(认为……是错的)
(2)翻译下面的句子。
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有( )和( )。
A.艺术也是源于生活的,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不能凭空想象
B.艺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所以可以不符合实际
C.不能迷信权威,要从客观事实出发,要因事求人,大家都有自己的特长
D.知错就改是一种可贵的精神品质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
“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
“何不试之以足?
”曰:
“宁信度,无自信也。
”
(1)文中多次出现“度”。
根据你的理解,给加点字选择合适的解释。
A.尺码,标准。
B.刻度。
C.量,计算。
①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________
②已得履,乃曰:
“吾忘持度。
”________
③曰:
“宁信度,无自信也。
”________
(2)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3)根据情境,想象人物的表情或动作,填入句中横线上。
人曰:
“何不试之以足?
”
他________,说:
“宁信度,无自信也。
”
(4)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0.文言文阅读。
王冕孝亲(节选)
安阳韩性①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②。
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
时冕父已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
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白牛驾母车,自被③古冠服随车后。
乡里小儿竞遮道讪笑,冕亦笑。
(注释)①韩性:
绍兴人,大学者。
②通儒:
指博学多闻、通晓古今的儒者。
③被:
披。
(1)根据上下文,解释下面的字。
闻:
________遂:
________亦:
________
(2)这篇文言文叙述了王冕的一件什么事呢?
请简要概括。
________
(3)这篇文言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A.做人要勤奋刻苦
B.做人要诚实守信
C.做人要孝敬长辈
D.做人要顾全大局
11.阅读《郑人买履》,完成下面练习。
郑①人有欲买履者②,先自度③其足,而置之其坐④,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⑤,乃曰:
“吾忘持度⑥。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
“何不试之以足?
”曰:
“宁信度,无自信也。
”
【注释】①郑:
春秋时代的郑国,在现今河南省的新郑市。
②者:
(怎么样)的人。
③度(duó):
量长短,动词。
④坐:
通假字,同“座”,座位。
⑤履:
鞋子。
⑥度(dù):
量好的尺码。
(1)为文言文中的“度”字选择解释正确的选项。
度:
A.尺码;B程度,限度;C.计算,测量;D.气度。
①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
________
②已得履,乃曰:
“吾忘持底。
”________
③宁信度,无自信也。
________
(2)下列对句子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宁信度,无自信也。
A.我宁可相信量好了的尺寸,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B.我宁可相信量好了的尺寸,也不相信自己的感觉。
(3)“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 )
A.办事情应该严谨谨慎,不能粗心马虎、丢三落四。
B.办事情应该有随机应变的能力,不能不顾客观规律,搞教条主义。
12.古文赏析。
管宁与华歆,俱为汉末人。
初二人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
管挥锄,视而不见,与瓦石无异。
华捉而见喜,窃见管神色,乃掷去之。
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①过门者,宁读如故,华废书出观。
宁割席分坐②,曰:
“尔非吾友也。
”
【注释】①轩冕:
指车子。
②宁割席分坐:
后人以“管宁割席”“割席分坐”喻朋友断交。
(1)解释下列句中下划线的词。
①窃见管神色________
②尔非吾友也________
(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管挥锄,视而不见,与瓦石无异。
(3)管宁为什么要和华歆断交呢?
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13.文言文阅读。
青文胜为民请命
青文胜,字质夫,夔州①人。
仕为龙阳典史④。
龙阳濒洞庭④,岁罹水患,逋赋⑤数十万,敲扑死者相踵。
文胜慨然诣阙⑥上疏⑦,为民请命。
再上,皆不报⑧。
叹曰:
“何面目归见父老!
”复具疏,击登闻鼓以进,遂自经于鼓下。
帝闻大惊,悯其为民杀身,诏宽⑨龙阳租二万四千余石⑩,定为额。
邑人建祠祀之。
妻子贫不能归,养以公田百亩。
万历⑾十四年诏有司⑿春秋致祭,名其祠曰“惠烈”。
(选自《明史》卷一百四十)
[注释]①夔(kuí)州:
古州名,在今四川境内。
②龙阳:
古县名,在今湖南境内。
③典史:
县令的属官。
④洞庭:
指洞庭湖。
⑤逋赋:
拖欠赋税。
⑥阙(què):
宫殿外的望楼。
此指宫门外。
⑦疏:
给皇帝的奏章。
⑧不报:
不答复。
⑨诏宽:
皇帝下令宽贷。
⑩石:
古代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⑾万历:
明神宗年号。
⑿有司:
官吏。
(1)解释词语:
①仕________ ②濒________ ③具________
④悯________ ⑤邑________ ⑥祀________
(2)选择题:
①“文胜慨然诣阙上疏”中的“诣”,解释为:
( )
A.上告;B.到;C.登上;D.责骂。
②“妻子贫不能归”中的“归”,是指( )
A.回到娘家;B.回到故乡;C.没有住房;D.不能耕种。
(3)翻译句子:
①岁罹水患________
②死者相踵________
③遂自经于鼓下________
(4)理解:
这则故事除赞扬青文胜为民请命外,还说明什么?
14.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滥竿充数①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南郭处士②请为王吹竽,宣王说③之,廪食④以数百人。
宣王死,湣(mǐn)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注】①选自《韩非子》。
滥:
虚妄不实。
竽:
古代一种竹制簧管乐器。
滥竽,常用来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
②南郭:
复姓。
处士:
指没做过官的读书人。
③说(yuè):
同“悦”,高兴。
④廪(lǐn)食:
这里是供给粮食的意思。
(1)联系上下文,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Ⅰ齐宣王使人吹竽________ ①用;②派;③让
Ⅱ请为王吹竽________ ①请求;②敬辞;③邀约
Ⅲ好一一听之________ ①喜好;②常常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3)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
________。
15.课外阅读。
小儿不畏虎
苏轼
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①于水者。
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
二小儿戏沙上自若②。
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③其一就惧;而儿痴,竟不知。
虎亦寻④卒去⑤。
噫,虎之食人,先被⑥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亦无所施欤!
【注释】①浣衣:
洗衣服。
②自若:
神情不紧张。
③庶几:
差不多,有那么一点。
在这里是“希望”的意思。
④寻:
副词,随即,不久。
⑤去:
离开。
⑥被:
施加,给……加上。
(1)本文主要通过________描写来表现人物,展开故事情节。
(2)对画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是( )
A.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中午离人近;另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近,中午离人远。
B.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近,中午离人远;另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中午离人近。
(3)两个小孩分别是从________和________看问题的。
(4)“孰为汝多知乎?
”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
这说明了什么?
(5)写出加下划线的字在句中的意思。
①虎熟视久之。
________
②虎亦寻卒去。
________
(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
②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
(7)文中的妇人和她的两个孩子为什么对老虎的突然到来有不同的反应?
(8)从文中找出一句与“浣衣于水”句式一致的语句:
________。
(9)根据故事中的孩子的做法可以归纳出的词语是( )。
(多选)
A.望而生畏
B.虎视眈眈
C.无知者无畏
D.初生之犊不怕虎
16.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寇准雅量
初,张咏在成都,闻准入相,谓其僚属曰:
“寇公奇材,惜学术不足尔。
”及准出陕,咏适自成都罢还,准严供帐,大为具待。
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
“何以教准?
”咏徐曰:
“《霍光传》不可不读也。
”准莫谕其意,归,取其传读之,至“不学无术”,笑曰:
“此张公谓我矣。
”
(选自(宋史寇准传》)
[注释]1①初:
当初。
②入相:
当了宰相。
③僚属:
下属的官。
④及:
到了.的时候。
⑤罢还:
免去官来。
罢,被免官,停职。
⑥严:
这里作尊敬解。
⑦大为具待:
盛情款待。
具,备办。
待,接待。
⑧《霍光传》:
载于班固(汉书3)《霍光传》中有“然光不学亡术,监子大理”之语福光,西汉大臣,是西汉名将霍去病的异母之”,⑨莫谕:
不明白。
谕,了解,明白。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谓其僚属曰 谓:
________
咏适自成都罢还 适:
________
淮送之郊 之:
________
咏徐曰 徐:
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寇公奇才,惜学术不足尔。
②准严供帐,大为具待。
(3)本文表现了寇准的什么品质?
17.小古文阅读:
夸父逐日
夸父①与日逐走②,入日③;渴,欲得饮,饮于河、渭④;河、渭不足,北饮大泽⑤。
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仗,化为邓林⑥。
注释:
①夸父:
《山海经·海外北经》记载有一个“博父国”。
前人考证,“博父”就是夸父,是一个善跑的巨人。
②逐走:
追赶赛跑。
③入日:
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
④河、渭:
指黄河与渭水。
⑤大泽:
神话里的大湖,传说在山西雁门山北,纵横千里。
⑥邓林:
清代毕沅注释《山海经》说“邓林即桃林,邓桃音相近”。
(1)选文选自________,从文体上看属于________。
(2)翻译下列词语。
逐走:
________;河渭:
________
(3)翻译句子。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未至,道渴而死。
(4)作为成语典故,“夸父逐日”常用来比喻________。
(5)如何理解“弃其仗,化为邓林。
”的结尾?
(6)从这个故事中,你看到了夸父哪些优秀品质?
18.小古文阅读:
《伯牙鼓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
“善哉乎鼓琴,_______________。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
“善哉乎鼓琴,_______________。
”锺子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把原文补充完整。
(2)《伯牙鼓琴》这篇古文,就是我们所熟悉的成语________的来历。
现在用这个成语来比喻________。
(3)根据文中第2、3两句仿写句子。
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锺子期曰:
“善哉乎鼓琴,________。
”
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锺子期曰:
“善哉乎鼓琴,________。
”
19.文言文阅读。
勉谕儿辈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①。
酒肉一餐,可办粗饭几日;纱绢②一匹,可办粗衣几件。
不馋③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则子子孙孙常享温饱矣。
【注释】①费用:
花费钱财。
②纱绢:
一种细薄的丝织品。
③馋:
这里是饥饿的意思。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由俭入奢易:
________
②可办粗饭几日:
________
(2)翻译。
①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
②不馋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
(3)在经济繁荣的今天,商品供应充足,我们还需要“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吗?
说说你的看法。
20.文言文阅读。
邴原少孤①,数岁时,过书舍②而泣。
师曰:
“童子何泣?
”原曰:
“孤者易伤,贫者易感。
夫书者,凡得③学者,有亲也。
一则愿④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⑤感伤,故泣耳。
”师恻然⑥曰:
“欲书可耳!
”原曰:
“无钱资。
”师曰:
“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于是遂就书。
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注】①少孤:
年少失去父亲。
②书舍:
书塾。
③得:
能够。
④愿:
羡慕。
⑤中心:
内心。
⑥恻然:
怜悯、同情的样子。
(1)解释下列句中下划线的词。
数岁时:
________
过书舍:
________
有亲也:
________
故泣耳:
________
(2)翻译句子。
①孤者易伤,贫者易感。
②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3)从这则故事中,我们可以从邴原身上学到些什么呢?
21.文言文阅读。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①,兔走触②株,折颈而死,因③释其耒④而守株,冀复⑤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注释:
①株:
树桩,即露在地面的树根。
②触:
撞到。
③因:
于是。
④耒lěi:
古代指耕地用的农具。
⑤复:
又,再。
)
(1)解释下列文句中加下划线的词。
①兔走触株 ________
②释其耒而守株 ________
③冀复得兔 ________
④而身为宋国笑 ________
(2)找出文中作者发表议论的句子,并翻译这个句子。
(3)出自这个故事的成语是________。
从短文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________
2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司马光
①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②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选择朗读停顿正确的项是( )
A.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B.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C.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D.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2)“足跌没水中”中的“没”的读音是( )
A.méi
B.mò
(3)“足跌没水中”的意思是( )
A.把脚伸进了水里。
B.脚上的鞋子掉进水里不见了。
C.站在水里,水没过了脚。
D.失足掉进缸中被水淹没了。
(4)当小孩子落水后,其他人的表现是“弃去”,司马光的表现是“________”(用原文填空)。
可以看出司马光是一个________的孩子。
23.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
有戴嵩《牛》一轴。
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日:
“此画斗牛也。
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令乃掉尾而斗,谬矣。
“处士笑而然之。
古语有云:
“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不可改也。
(1)“好书画”中“好”的读音是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
杜处士最爱的是________,从文中的“________”的表现可以看出来。
(2)杜处士是一个怎样的人?
请用一个词评价,并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作为评价的依据,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杜处士:
________ 依据:
________
(3)结合下面短文,完成练习。
黄筌①画飞鸟,颈足皆展。
或曰:
“飞鸟缩颈则展足,缩足则展颈,无两展者。
“验之信然②。
乃知观物不审③者,虽画师且不能,况其大者乎④?
君子是以务⑤学而好问也。
[注释]①黄筌:
西蜀著名画家。
②信然:
确实如此。
③审:
细密。
④况其大者乎:
何况做大事的人呢?
⑤务:
致力。
①《书戴嵩画牛》和《书黄筌画雀》中的“书“的意思是________(相同 不同)的。
②黄筌画雀出现错误是因为“________”(用原文回答)
③“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与“君子是以务学而好问也’’中的“问,,告诉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要________。
24.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
“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
“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B.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C.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