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中考试题山东省济宁市中考真题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80280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2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中考试题山东省济宁市中考真题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历史中考试题山东省济宁市中考真题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历史中考试题山东省济宁市中考真题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历史中考试题山东省济宁市中考真题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历史中考试题山东省济宁市中考真题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中考试题山东省济宁市中考真题试题及答案.docx

《历史中考试题山东省济宁市中考真题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中考试题山东省济宁市中考真题试题及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中考试题山东省济宁市中考真题试题及答案.docx

历史中考试题山东省济宁市中考真题试题及答案

山东省济宁市二O一九年高中段学校招生考试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6页。

考试时间60分钟。

共50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先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然后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3.答第I卷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它答案。

4.答第Ⅱ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

务必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20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20分)

1.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位杰出人物,下列成就或措施与秦始皇有关的是

①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的大一统国家

②采用“皇帝”称号

③开创了中央集权制度

④实行三省六部制

⑤统一文字

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⑤⑥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秦灭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的大一统国家秦朝,故①符合题意。

秦始皇首创皇帝制度,最高统治者采用“皇帝”称号,故②符合题意。

秦始皇开创了一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后世沿用,故③符合题意。

实行三省六部制是在隋唐时期,故④不符合题意。

秦始皇下令统一文字,以小篆为通行全国的官方字体,故⑤符合题意。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在西汉汉武帝时期,故⑥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司马迁编撰《史记》的宗旨,这部史书记述历史的起止时间是

A.黄帝—汉武帝

B.黄帝—汉高祖

C.西汉—东汉

D.战国—五代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史记》是西汉司马迁所著的历史巨著,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鲁迅对《史记》的评价: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下图漫画反映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与其实施者对应正确的是

A.“削藩”——汉景帝

B.“推恩令”——汉武帝

C.休养生息——隋炀帝

D.“杯酒释兵权”——宋徽宗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可知漫画反映了统治者将诸侯的封地分成了若干块小的封地,汉景帝时期“削藩”引发七国之乱,故A不符合题意。

结合所学知识,这是指汉武帝时期的推恩令,汉武帝下诏允许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他子弟作为侯国,结果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而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故B符合题意。

隋炀帝的暴政导致隋朝短命而亡,故C不符合题意。

“杯酒释兵权”是在宋太祖时期,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下列有关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的史实,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指南针传入欧洲

②蔡伦改进造纸术

③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④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A.②③①④

B.③①②④

C.①②④③

D.②③④①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①指南针传入欧洲是在南宋时期,②蔡伦改进造纸术是在东汉,③雕版印刷术的发明是在隋唐时期,④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是在北宋时期,因此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②③④①。

故选D。

5.下列有关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都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②都城都位于今天的北京

③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

④都进行了制度的创新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D

【解析】隋朝和元朝都完成了全国的统一,前者结束了南北朝的分裂局面,后者结束了两宋以来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故①符合题意。

隋朝定都长安,即今西安,元朝定都大都,位于今天的北京,故②不符合题意。

元朝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但是隋朝不是,故③不符合题意。

隋朝和元朝都进行了制度的创新,如前者创建了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后者创建了行省制度,故④符合题意。

故选D.①④。

6.“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危害之大。

”宋太祖这一政治理念实施后产生的影响是

①造成重武轻文的局面

②使得军队战斗力增强

③士人更加受到尊重

④提高了官僚集团的整体素质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③④

D.②③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可知“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危害之大。

”可知反映了宋太祖派文臣担任地方长官,这造成重文轻武的局面,故①不符合题意。

宋太祖重文轻武的政策虽然有利于防止武将拥兵自重,但是不利于军队战斗力增强,故②不符合题意。

宋太祖重文轻武的政策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士人更加受到尊重,故③符合题意。

宋太祖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提高了官僚集团的整体素质,故④符合题意。

故选C。

7.认知和探究历史地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

与下边线路图相关的史实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图中“天津”“圆明园”“京师”,结合所学知识,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中侵略军并没有攻入北京,故AC不符合题意。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先后攻占天津、北京,并火烧皇家园林圆明园,故B符合题意。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八国联军虽然先后攻占天津、北京,但是没有火烧圆明园,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选取关键信息是识记历史事件的重要方法。

下列信息与太平天国运动无关的是

A.金田起义

B.洪秀全

C.“扶清灭洋”

D.《天朝田亩制度》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金田起义标志太平天国兴起,故A不符合题意。

洪秀全称天王,是太平天国领导人,故B不符合题意。

“扶清灭洋”是义和团运动口号,与太平天国运动无关,故C符合题意。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颁布的土地制度为核心的革命纲领,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甲午战败损失惨,洋务运动弊端显。

中国面临被瓜分,民族危机特空前。

”这首歌谣描写的是

A.《南京条约》的影响

B.戊戌变法的背景

C.洋务运动的背景

D.《辛丑条约》的影响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甲午战败损失惨,洋务运动弊端显。

中国面临被瓜分,民族危机特空前。

”,可知是指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后果,《南京条约》是鸦片战争的后果,故A不符合题意。

戊戌变法的背景之一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面临严重民族危机,维新派主张变法图强,故B符合题意。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宣告洋务运动失败,而不是洋务运动的背景,故C不符合题意。

《辛丑条约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后果,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下列图片中的历史人物在近代史上曾反抗过日本侵略的有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①是林则徐,领导过虎门销烟,打击了英国殖民侵略,故①不符合题意。

②是邓世昌,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殉国,故②符合题意。

③是李宗仁,指挥过抗日战争中台儿庄战役,故③符合题意。

④是彭德怀,指挥过抗日战争中的百团大战,故④符合题意。

故选B.②③④。

11.“北洋军阀统治前期,在中国满布阴霾的天空中,响起一声春雷,爆发了一场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猛烈抨击封建礼教的文化启蒙运动。

”这次“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A.《新青年》

B.《文学改良刍议》

C.《狂人日记》

D.《劳动界》

【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北洋军阀统治前期,在中国满布阴霾的天空中,响起一声春雷,爆发了一场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猛烈抨击封建礼教的文化启蒙运动。

”可知是指提倡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这次“运动”的主要阵地是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故A符合题意。

《文学改良刍议》、《狂人日记》都是发表于《新青年》的文章,故BC不符合题意。

《劳动界》是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于1920年在上海创办的刊物,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2019年是五四运动爆发100周年。

对下边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A.这场运动在上海爆发

B.运动是由学生最先发起的

C.运动后期的主力军由学生转变为工人

D.这场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五四运动首先在北京爆发,而非上海,故A符合题意。

五四运动是由北京的学生最先发起的,故B不符合题意。

依据题干“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

陆。

章去”和所学知识,运动后期的主力军由学生转变为工人,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故C不符合题意。

 “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管不理,且待日益严厉;及至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学生获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

陆。

章去。

”,表明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三个卖国贼职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3.年代尺是记录历史的工具。

下面某同学制作的简单年代尺,年代尺上①②处可以填写的内容分别是

A.星火燎原1931年

B.出师北伐1931年

C.星火燎原1937年

D.出师北伐1937年

【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可知年代尺上①处对应的是与“军旗升起”同样发生在1927年的事件,“军旗升起”可知是指1927年南昌起义,标志人民军队的创建,发生在同一年的还有毛泽东在秋收起义受挫后创建了井冈山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②处对应的是抗日战争的开始时间,应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4.从整体上看,该年代尺为我们呈现的历史发展进程是

A.中国共产觉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

B.北代战争

C.旧民主主义革命

D.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1921年开天辟地是指中国共产党诞生,1927年“军旗升起”可知是指1927年南昌起义,标志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后面则是国共第二次合作的抗日战争、国共再次内战的解放战争,最终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故A符合题意。

北伐战争发生在1926-1927年间,只是对应部分年份,故B不符合题意。

旧民主主义革命在1919年五四运动中已经宣告结束,故C不符合题意。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对应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5.下浏战役,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的有

①淞沪会战

②渡江战役

③淮海战役

④孟良崮战役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解放战争时期是1946-1949年间,淞沪会战发生在1937年,属于抗日战争时期,故①不符合题意。

渡江战役发生在1949年4月,属于解放战争时期,故②符合题意。

淮海战役属于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之一,故③符合题意。

孟良崮战役属于解放战争中粉碎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的战役之一,故④符合题意。

故选B.②③④。

16.历史图片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关于下图所反映历史事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A.时间是1946年7月

B.地点在陕西西安

C.此后,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国范国内迅速掀起

D.土地改革翻身后的农民踊跃参军,支援前线

【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图片“中国土地法大纲”,结合所学知识,1947年中共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故A不符合题意。

《中国土地法大纲》通过是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故B不符合题意。

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国范国内迅速掀起是在1949年新中国建国后,故C不符合题意。

1947年中共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开展土地改革,结果激发了农民的革命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