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考编教育综合知识每日一练二.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802281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44.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考编教育综合知识每日一练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教师考编教育综合知识每日一练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教师考编教育综合知识每日一练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教师考编教育综合知识每日一练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教师考编教育综合知识每日一练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考编教育综合知识每日一练二.docx

《教师考编教育综合知识每日一练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考编教育综合知识每日一练二.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考编教育综合知识每日一练二.docx

教师考编教育综合知识每日一练二

1、“教书”和“育人”的关系是。

A、并列的B、递进的C、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D、互补的

2、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外,还要求具有一定的

A、交往能力B、研究能力C、管理能力D、学习能力

3、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予以保障。

A、国家B、社会C、学校D、人民政府

4、关心教好每一堂课,关心班级大小、时间、压力等问题,说明教师成长进入了

A、关注情境阶段B、关注自我阶段

C、关注他人阶段D、关注学生阶段

5、我国现行从法律上对教师职业的规定认为,教师职业是一种

A、私人职业B、从属职业C、专门职业D、附加职业

6、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制定本法。

A、宪法和教育法B、宪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

C、宪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D、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

7、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

A、美国B、英国C、法国D、德国

8、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

A、学费B、杂费

C、学费、杂费D、学费、杂费、住宿费

9、下列法律中含有规定我国小学生法律地位条款的是

A、《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B、《教育法》和《教师法》

C、《宪法》和《民法》D、《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10、我国义务教育的立法宗旨是发展【D】

A、专业教育B、中等教育C、职业教育D、基础教育

本帖隐藏的内容1.【C】

2.【B】【答案解析】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外,还要求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3.【D】【答案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人民政府予以保障。

4.【A】【答案解析】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等三个阶段。

在关注情境阶段教师关心的是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一般总是关心诸如班级的大小,时间的压力和备课材料是否充分等与教学情境有关的问题。

5.【C】【答案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一章第三条对教师的概念作了全面、科学的界定: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由此可见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的职业。

6.【A】

7.【D】【答案解析】义务教育起源于德国,1619年德国魏玛公国公布了学校法令。

它规定父母应送其6~12岁的子女入学,这是最早的义务教育。

8.【C】【答案解析】新法进一步明确了我国义务教育的公益性、统一性和义务性。

这是义务教育的三个基本性质。

所谓公益性,就是明确规定“不收学费、杂费”。

9.【A】

10.【D】【答案解析】《义务教育法》第一条规定:

“为了发展基础教育,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和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由此可以看出,《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主要是发展基础教育。

因此,答案为D

1、教师的【B】就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是一种可以使教师对学生施加的影响产生积极效果的感召力和震撼力。

A、权威B、威信C、角色D、社会地位

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端于【A】

A、鸦片战争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D、百日维新

【答案解析】:

1840年6月到1842年8月,英国政府以保护鸦片贸易为借口,发动了对华侵略战争—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和战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3、认为人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是【A】

A、孟子的观点B、朱熹的观点C、王阳明的观点D、程颐的观点

4、从伦理学的角度看,教师要公正地对待学生,首先是要真正【C】

A、给学生权利B、教给学生知识

C、尊重和信赖学生D、尊重学生家长

5、良心中最一般、最基础和最普遍的内容就是【D】

A、特殊良心B、个人良心C、职业良心D、一般良心

6、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A】

A、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B、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C、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D、正确应对和驾驭经济全球化

【答案解析】:

B、C、D三项都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一系列思想理论观点。

7、据说美国杜鲁门总统的成功与当学生的时候赢得英文教师布朗小姐的爱吻有关,这说明教师的仁慈对学生学习具有【D】

A、榜样作用B、心理健康功能

C、成功作用D、激发努力学习动机作用

8、教师在履行教育义务的活动中,最主要、最基本的道德责任是【B】

A、依法执教B、教书育人C、爱岗敬业D、团结协作

9、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标志是【D】

A、辛亥革命B、维新运动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答案解析】:

1919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生的带领下,3000多名北京学生冲破军警的阻拦,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还我青岛”,拥上街头,在天安门前集会。

五四运动爆发了。

五四运动的爆发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故选D。

10、我国陆地边界全长【B】

A、3.2万公里B、2.28万公里C、1.8万公里D、4.2万公里

【答案解析】:

我国陆地边界全长约2.28万公里。

一、填空题:

1、2011年2月26日以法国为首的北约国家空袭了哪个国家:

利比亚。

2、第十七届五中全会决定要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3、一切从实际出发依据的是(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这一哲学原理。

4、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管理国家的政治制度。

其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5、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6、经济发展“速度、比例、效益”发生矛盾时,应重(效益)。

7、农业在国民经济中起(C)A.决定作用B.主导作用C.基础作用D.稳定作用

8、法律的对犯罪行为的预测作用体现了法律的(预测作用)

9、近代训练学生思维,而忽视教学内容的教学理论是(形式主义教育理论)

10、教育起源于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是(心理起源说)的观点。

11、三维目标是指(指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这三个维度方面的目标。

12、德育的目标可分为总目标与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等方面的分目标。

13、“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复杂性、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

14、教学重点时放慢速度,提高音量,这是体现了知觉的(选择性)

15、儿童不善交流与人交往,属于(儿童问题行为)

16、触景生情是(C)A意回忆B无意回忆C间接回忆D机械回忆

17、教师体罚学生被告为(学校为被告、教师列为第三方被诉讼人)

18、其身正、不令而行,体现教师职业道德中的(为人师表)

19、教师素质的核心是(职业道德)。

20、新课程改革的理的基础是(建构主义与多元智能理论)。

二、名词解释:

1.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人的身心发展:

人的身心发展是指人的身体的发展,知识、技能的获得,思想、品德的形成,审美情操的陶冶,也就是德、智、体、美、劳几方面的发展。

3.德育内容:

德育内容是指在思想教育过程中用以影响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体系。

三、简答题

本帖隐藏的内容1.教师的劳动价值。

要点:

(1)发展价值;

(2)文化价值;(3)政治价值;(4)经济价值。

2.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

要点:

(1)课程结构日趋合理化;

(2)课程内容综合化;(3)课程形式多样化;(4)重视智力开发与学生能力培养;(5)重视个别差异。

一、填空题

1.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培养人一种社会活动。

2.教学原则对教学活动具有指导性功能。

3.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

4.我国中小学教育具有基础性、全面性、义务性的特点。

5.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了要探索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即刺激儿童的现实水平和潜在水平。

6.20世纪中叶,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了以学科的基本结构构建课程的理论。

7.任何知识都来自直接经验,直接经验是掌握间接经验的桥梁。

8.因材施教原则是依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提出的。

9.美国中小学课程改革发展趋势是加强基础、更新课程内容、加强课程现

10.教师的劳动具有复杂性、创造性、长期性、示范性等特点。

11.教育学研究的教育现象主要包括教育的社会现象和认识现象。

12.美国教育家孟禄主张的教育起源论被称为是心理起源论;而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教育只能起源于劳动。

13.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壬寅学制;正式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癸卯学制。

14.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国民教育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学校教育制度。

15.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客体),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16.直视手段一般可分为三类,一是实物直观,二是模象直观,三是语言直观。

17.我国中小学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方法是说理教育(说服教育),基本途径是教学。

18.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观察法;班主任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19.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有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

20.教师必须自觉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使自己的言行举止具有示范性。

二、简答题

21.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哪些基本特性?

①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②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不均衡性;

③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④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22.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点是什么?

①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劳动者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②使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③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23.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的知识素养?

①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

②精深的专业知识;

③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④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各科教材教法等。

24.我国中小学德育应完成哪几个方面的任务?

本帖隐藏的内容

①培养学生初步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②引导学生逐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③逐步使学生养成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法纪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④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良好的品德心理品质。

三、论述

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试论怎样上好一堂课?

11."强、平衡、不灵活"的神经类型与下列哪种气质类型对应 ( )

A.多血质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12.心理状态是从心理过程向个性心理特征转化的哪个环节?

 ( )

A.开端 B.中间 C.终端 D.外部

13.识记过的内容,因消退原因,完全不能再认或回忆是 ( )

A.暂时遗忘 B.永久遗忘 C.干扰遗忘 D.逆向遗忘

14."入芝兰之室,久闻不知其香"是 ( ) 

A.知觉 B.嗅觉 C.嗅觉适应 D.嗅觉感受性

15.下列哪个选项是影响深度知觉的双眼线索?

 ( )

A.线条透视 B.空气透视 C.运动视差 D.视轴辐合

16.注意的两个最基本的特点是 ( )

A.指向性与选择性 B.指向性与集中性 C.紧张性与集中性 D.紧张性与选择性

17."一题多解,演绎推理"是 ( ) 

A.再现思维 B.求同思维 C.辐合思维.D.发散思维

1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下列哪种情感?

 ( )

A.道德感 B.美感 C.理智感 D.热爱感

19.个人同时面临两种有意义的活动目标,二选一的冲突是 ( )

A.双趋式冲突 B.双避式冲突 C.趋避式冲突 D.多重趋避式冲突

20.狗听到主人唤它的名字就跑过去是 ( )

A.无条件反射 B.本能的行为 C.第一信号的条件反射 D.第二信号的条件反射

【参考答案】11.C 12.B 13.B 14.C 15.D 16.B 17.D 18.A 19.A 20.C

1.教育科学有诸多的分支学科,其中在整个教育科学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

A.教育哲学B.教育心理学C.教育学D.教学论

2.“四书”、“五经”是中国封建社会正统的教育内容,下列著作不属四书范围的是()

A.《大学》B.《中庸》C.《论语》D.《春秋》

3.一个社会的教育发展进程与其政治经济发展进程之间的关系是()

A.教育超前于政治经济发展B.教育滞后于政治经济发展

C.教育常常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D.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发展状况

4.教育者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考*试大%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

A.顺序性和阶段性B.不均衡性C.稳定性和可变性D.个别差异性

5.智力可以分解为多种因素,下列哪种因素是智力的核心?

()

A.观察力B.想像力C.思维力D.判断力

6.我国目前主要由下列哪一主体承担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责任?

()

A.地方B.中央C.社会力量D.学生家长

7.“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体现了教师工作的()

A.复杂性、创造性B.连续性、广延性

C.长期性、间接性D.主体性、示范性

8.“学而时习之”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的原则D.巩固性原则

9.“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说的是()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10.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B.全面了解学生

C.培养优良的班风D.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参考答案:

本帖隐藏的内容

1---5CDCBC6---10ADDCB

1.课程发展至今,经历了漫长的演进过程,影响和制约课程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a.传统思想因素b.人的身心发展因素c.科学文化因素

d.生产力因素e.社会因素

2.课程的基本类型有。

a.国家课程b.学科课程c.综合课程d.活动课程e.问题课程

3.我国中小学课程的基本表现形式是课程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

a.教材b.教学辅导书c.综合练习册d.教学目标e.教学指导书

4.课程计划的主要内容及顺序。

a.课程设置b.课时分配c.规定培养目标nd.学科顺序

e.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5.“拔苗助长”违背了什么教学原则。

a.直观性原则b.巩固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

e.尽力性与量力性相结合的原则

参考答案:

本帖隐藏的内容

1.bce,2.bcd,3.e,4.abcde,5.c

1.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教育代表作是()

A.《爱弥儿》B.《人的教育》C.《教育漫话》D.《教育论》

2.“教学与发展”理论的倡导者是()

A.赞科夫B.皮亚杰C.布鲁纳D.根舍因

3.“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

()

A.遗传B.环境C.教育D.社会活动

4.毛泽东同志在1957年首次提出的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是()

A.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

B.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

C.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D.培养脑体结合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5.《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并把其责任交给()

A.国家B.地方C.学校D.家长

6.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突发性事件作出迅速、恰当的处理被称为“教育机智”。

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

()

A.复杂性B.师范性C.创造性D.主体性

7.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B.上课C.课外辅导D.检查评定成绩

8.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进行顺序是()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C.以意为开端,意、知、情、行依次进行

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

9.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

A.成立了班委会B.开展了班级工作

C.形成了正确的集体舆论D.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

10.课外校外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其实施范围是()

A.在课程计划(教学计划)之中B.在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之中

C.在学校之外D.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之外

参考答案:

CABABCBDCD

1.《人是教育的对象》的作者是( )

A.裴斯泰洛齐B.乌申斯基C.斯宾塞D.福禄倍尔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历史时期是( )

A.原始社会B.古代社会C.近代社会D.现代社会

3.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内教育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 )

A.受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范的B.师生共同参与的

C.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D.学生自愿选择的

4.智育为其他各育的实施提供了( )

A.方向保证B.精神条件C.物质基础D.认识基础

5.班主任对团队组织起( )

A.领导作用B.主导作用C.组织作用D.指导作用

本帖隐藏的内容

【参考答案】1.B 2.B 3.C 4.D 5.D

1.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c)。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2.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b)。

A.北欧的尼德兰B.捷克的夸美纽斯C.法国的斯图谟D.德国的福禄培尔

3.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c)。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4.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d)。

A.观察法B.读书法C.文献法D.行动研究法

5.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a)。

A.劳动起源论B.生物起源论C.心理起源论D.生物进化论

6.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b)。

A.十五大B.十四大C.十三大D.十二大

7.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a)。

A.教育制度B.学校教育制度C.教育体制D.学校领导制度

8.《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b)。

A.1985年B.1986年C.1987年D.1988年

9.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于1981年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的学制实验是(d)。

A.六三制B.双轨制C.分支型D.五四制

10.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a)。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C.开展网络教育D.高等学校扩招

11.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a)。

A.认识活动B.教师教的活动C.学生学的活动D.课堂活动

12.师范学校的出现,与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从时间上来说,(c)。

A.是同时的B.师范学校出现得早C.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的时间早D.说不清楚

13.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c)。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不能起到主导作用

14.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b)。

A.并不重要的时期B.非常重要的奠基时期C.没有效果的时期D.最不会受外界影响的时期

15.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b)。

A.儿童中心论的代表B.教师中心论的代表C.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D.活动中心论的代表

16.在1951年提出“范例教学”主张的是(b)。

A.赫尔巴特B.瓦·根舍因C.怀特海D.克伯屈

17.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问题上,应坚持的是(c)。

A.坚持人文教育为主B.坚持科学教育为主

C.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携手并进D.要看情况而定

18.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b)。

A.主体B.客体C.教的主体D.学的主体

19.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

“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

”这是(b)。

A.遗传决定论的观点B.环境决定论的观点C.家庭决定论的观点D.儿童决定论的观点

20.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是(c)。

A.杜威B.怀特海C.布鲁纳D.克伯屈

1、开展教育工作,首先需要()

A、确立教育目的B、设计课程体系

C、加强德育工作D、选择教学方法

2、教师提高研究技能的三种途径是()

A、自主、合作、探究B、阅读、合作、行动研究

C、学习、讨论、创新D、兴趣、发现、研讨

3、许多人利用早晚时间学习、记忆,其效果优于白天,这是因为早上和晚上所受的抑制的干扰是()

A、双重抑制B、单一抑制C、前摄抑制D、倒摄抑制

4、“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翻译为白话文是“君子以他所说的超过他所做的为可耻”,这在当今仍具有强烈的教育意义。

这句话出自()

A、《大学》B、《中庸》C、《论语》D、《孟子》

5、所谓在教学时要“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指教师要有()

A、针对性B、逻辑性C、知识性D、创造性

6、三角函数的值是()

A、一个分数B、一个无理数C、一个比值D、一个正数

7、苏轼评价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一思维过程属于()

A、联想B、幻想C、理想D、想象

8、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师在学生不注意参与学习时突然加重语气或提高声调的现象,教师采用这种手段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的()

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兴趣D、知觉

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孔子这句名言体现出的德育方法是()

A、陶冶教育法B、说服教育法C、榜样示范教育法D、实践锻炼教育法

10、“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教师经常用这首诗鼓励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