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实验登记表正式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802106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1.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实验登记表正式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科学实验登记表正式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科学实验登记表正式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科学实验登记表正式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科学实验登记表正式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科学实验登记表正式版.docx

《科学实验登记表正式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实验登记表正式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科学实验登记表正式版.docx

科学实验登记表正式版

科学实验登记表正式版

实验名称

体验静电现象

实验分类

演示实验

实验日期

班级

四年级1班人数

23

分组数4

仪器材料

塑料梳子或笔、碎纸屑

实验过程

1、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慢慢接近碎纸屑,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2、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再一次靠近头发,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仪器损坏与处理情况

备注

实验名称

不一样的电荷

实验分类

演示实验

实验日期

班级

四年级1班人数

23

分组数4

仪器材料

气球、羊毛制品、木尺

实验过程

将两个充气气球挨着悬挂在约1米长的木尺,用羊毛制品分别摩擦两个气球相互接触部位,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仪器损坏与处理情况

备注

实验名称

让小灯泡发光

实验分类

演示实验

实验日期

班级

四年级1班人数

23

分组数4

仪器材料

导线、电池、小灯泡

实验过程

1、导线连接小灯泡的螺纹与电池底部的锌壳,电池铜帽与小灯泡的锡粒接触,观察现象。

2、导线连接小灯泡的锡粒与电池底部的锌壳,电池铜帽与小灯泡螺纹接触,观察现象。

3、导线连接电池铜帽与小灯泡螺纹,小灯泡的锡粒与电池底部的锌壳接触,观察现象。

4、整理器材。

仪器损坏与处理情况

备注

实验名称

连接串联电路

实验分类

演示实验

实验日期

班级

四年级1班人数

23

分组数4

仪器材料

电池、电池盒、灯泡、灯座各2个、导线4根

实验过程

1、把电池装入电池盒里,把灯泡装在灯座上。

2、用导线把电池、灯泡、逐个串接法连起来。

使2个小灯泡同时亮起来。

3、拆分器材

4、整理器材。

仪器损坏与处理情况

备注

实验名称

实验分类

演示实验

实验日期

班级

四年级1班人数

23

分组数4

仪器材料

实验过程

仪器损坏与处理情况

备注

实验名称

实验分类

演示实验

实验日期

班级

四年级1班人数

23

分组数4

仪器材料

实验过程

仪器损坏与处理情况

备注

实验名称

实验分类

演示实验

实验日期

班级

四年级1班人数

23

分组数4

仪器材料

实验过程

仪器损坏与处理情况

备注

实验名称

实验分类

演示实验

实验日期

班级

四年级1班人数

23

分组数4

仪器材料

实验过程

仪器损坏与处理情况

备注

实验名称

实验分类

演示实验

实验日期

班级

四年级1班人数

23

分组数4

仪器材料

实验过程

仪器损坏与处理情况

备注

实验名称

实验分类

演示实验

实验日期

班级

四年级1班人数

23

分组数4

仪器材料

实验过程

仪器损坏与处理情况

备注

实验名称

实验分类

演示实验

实验日期

班级

四年级1班人数

23

分组数4

仪器材料

实验过程

仪器损坏与处理情况

备注

实验名称

实验分类

演示实验

实验日期

班级

四年级2班人数

23

分组数4

仪器材料

实验过程

仪器损坏与处理情况

备注

实验名称

实验分类

演示实验

实验日期

班级

四年级2班人数

23

分组数4

仪器材料

实验过程

仪器损坏与处理情况

备注

实验名称

实验分类

演示实验

实验日期

班级

四年级2班人数

23

分组数4

仪器材料

实验过程

仪器损坏与处理情况

备注

实验名称

实验分类

演示实验

实验日期

班级

四年级2班人数

23

分组数4

仪器材料

实验过程

仪器损坏与处理情况

备注

实验名称

实验分类

演示实验

实验日期

班级

四年级2班人数

23

分组数4

仪器材料

实验过程

仪器损坏与处理情况

备注

实验名称

实验分类

演示实验

实验日期

班级

四年级2班人数

23

分组数4

仪器材料

实验过程

仪器损坏与处理情况

备注

实验名称

实验分类

演示实验

实验日期

班级

四年级2班人数

23

分组数4

仪器材料

实验过程

仪器损坏与处理情况

备注

实验名称

实验分类

演示实验

实验日期

班级

四年级2班人数

23

分组数4

仪器材料

实验过程

仪器损坏与处理情况

备注

实验名称

实验分类

演示实验

实验日期

班级

四年级2班人数

23

分组数4

仪器材料

实验过程

仪器损坏与处理情况

备注

实验名称

实验分类

演示实验

实验日期

班级

四年级2班人数

23

分组数4

仪器材料

实验过程

仪器损坏与处理情况

备注

实验名称

实验分类

演示实验

实验日期

班级

四年级2班人数

23

分组数4

仪器材料

实验过程

仪器损坏与处理情况

备注

小学生科学实验能力考核方案

为了进一步促进我校《科学》实验教学的开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小学科学安排了大量的科学实验,给学生提供了通过探究实验活动获得科学知识的机会。

学生通过做探究性实验获得

科学知识,就需要有较高的实验能力。

根据有关文件要求,我校每学期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观察和实验操作技能考核。

一、考核的总体思路

小学科学课程(3—6年级)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即通过科学教育使全体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乐于探究,热爱科学,并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全体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为此,《科学》课的考核必须为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这一最高目标服务。

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无论是性格、心理特征、认知水平都是不同的。

我们在对学生进行考核时,不仅要注重学习的结果,更要注重学生技能和心理的发展和变化。

要以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既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又要重视学生的思想认识的发展,以及多方面潜能的发展,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创新能力培养、实践能力、实验观察和实验操作技能的提高。

小学生的实验能力不是仅仅指小学生操作实验的能力,而是一种综合的实验能力,是指小学生在科学学习中理解实验目的要求,按照教材提供的实验方案或者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有步骤地操作实验、采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数据、归纳总结实验结论的综合能力。

培养小学生的实验能力有利于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活动,提高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效果,增强小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兴趣,提高小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的自信心,综合发展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科学课的教学效率。

二、考核实验能力(包括实验观察和实验操作技能)应注重的方面

一、明确实验目的,有序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

爱动手是小学生的特点,动手做实验是小学生的最喜爱的活动。

可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们爱做实验,但是却不知道怎样去把实验做好。

教学中常常出现这种情况,当老师让学生动手做实验时,学生们忙得很开心,人人都想做实验,人人都要争着

做实验,可是却没有几个人是按照实验要求去做的,实验的场景可以一个字来概括一一乱,

实验的结果当然不如老师所意,也没有达到教学目的要求,学生也没有观察清楚实验中产生

的现象,没有把观察到的实验数据记录下了,没有弄清楚实验的结论。

学生做实验更多的是

满足自己一时的好奇心的需要。

在学生做实验之前,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养成认真细读实验目的要求的习惯,使学生了解

实验的目的要求,了解实验的方法。

只有让学生读懂实验目的要求,了解实验方案,学生才

能对做好实验做到心中有数,才能较好地完成实验,提高实验效果。

二、激发兴趣,及时督查,自主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

小学科学教材中安排了许多探究性科学实验活动,老师在每学期都要安排学生做较多的

实验,要想让学生做好实验,就必需要准备较多的实验器材。

要求学生课前准备实验器材,有很多好处,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老师准备实验器材不容易,懂得尊重老师的劳动;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学生在准备实验器材的过程中必然要细读实验目的要求、实验方法,必定细看教材,对课本有提前预习的准备,进而对实验目的要

求、实验方法有深刻地认识,为上课做好实验作了心理上和思想上的准备,为做好实验作了

铺垫。

三、面向全体,合理分工,主动参与实验,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探究既是小学生科学学习要达到的目标,又是小学生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学生参与课堂科

学实验,经历整个探究实验过程,是培养小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最佳途径,也是培养小学

生科学实验能力的最佳途径。

参与做实验,参与到整个探究实验过程中去,使所有学生都能

在实验过程中发挥作用,都能有机会动手做实验,都能细致观察实验中产生的现象,都能学

会记录实验数据,都能参与讨论,分析实验数据,分析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都能学习

归纳总结实验结论,都能学习总结实验成功的经验和实验失败的教训,都能学会与同学交流,

表达自己的观点,等等,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整个过程,在整个探究性学习活动过程中培养

学生做好实验所需要的实验能力。

但是,现实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参与探究实验活动的情况并

不令人满意。

虽然说小学生喜欢做科学实验,但是实际现象是有些学生还是不愿意动手做的,一种是就是不想动手做;一种是不敢做,担心做失败,被别的同学笑话;一种是没有机会做,

每次实验都被男生抢去做了,或者被动手能力强的女同学抢去做了,自己没有做的机会,久

而久之就再也没有机会做实验了。

这样下去,不动手参与做实验的这部分同学动手做的能力

必然被弱化,不做实验,她们的兴趣必然减弱,他们的实验能力必然得不到培养。

四、关注实验数据,描述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

学生喜欢做实验,但往往不愿意去仔细观察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现象,不愿意去主动用笔

记录观察到的实验数据,忙着做实验,甚至抢着去做实验,等到要使用实验数据时,却没有

完整的实验数据可用,也就无法通过对实验现象、实验数据的分析来归纳总结实验的结论,那做实验也就没有达到做实验的目的,实验几乎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为了避免这种事情的

发生,在做实验前,教师就要给每个实验小组的成员明确地分好工,安排好实验小组成员各

人的任务,实验时要求实验小组成员各行其事,有条不紊地做好自己的工作,观察实验过程

中产生的现象,获取有效的实验数据,保证实验顺利有效地完成。

因为有了这样的分工与合

作,同学们才测量到了可靠的可供分析用的时间数据,同学们通过分析时间数据,归纳总结

出了实验结论。

可见,在探究性实验过程中,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与动手做实验同

样重要,不可缺少。

同学们在分工合作中完成了实验任务,提高了科学实验的综合能力,还培养了同学们合作探究的优良品质。

五、全面分析数据,综合归纳结论,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

科学的结论是科学家经过无数次实验得出许多数据,并且通过分析无数的实验数据,归

纳总结出来的。

科学课中许多知识都已经经过前人探究得出,现在安排学生重新来探究,目

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的精神,养成探究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探究动手的能力。

生在做实验过程中得出实验数据,观察到实验现象,这还不够,还需要学生去分析,去研究,

去归纳总结,才能得出结论。

经过这样的实验探究活动,提高学生在探究实验过程中的分析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

学生从实验现象、实验数据到分析、归纳总结出实验结论,是一个由具体感性认识到抽象逻辑认识的思维过程,是由抽象思维到逻辑思维的一次质的飞跃,只

有实现这个质的飞跃,才能得出实验结论。

因此,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分析实验数据的习惯,培养小学生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提高小学生的归纳总结实验结论的能力。

六、模仿实验方案,自主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

小学科学教材中的实验方案都是教材编写者设计好的,学生只要按照现有的实验方案去

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比展现实验现象的操作实验更重要,设计实验是学生高水平实验能力的体现,所以我们要把训练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放在相当重要的位置。

我们在教学中要有目的、有序地训练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想来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

三、实验技能考核方案

1、考核对象:

随机抽取学校不同年级或者某一学段班级一定数量的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实验观察和实验技能展示。

2、考核项目:

教科版三、四、五、六年级科学实验

3、考核程序

(1)、根据学期科学实验内容与标准,教师随机抽取一道实验题;

(2)、填写《实验通知单》;

(3)、写出实验所需器材和材料;

(4)、进行实验操作,讲述实验步骤;

(5)、填写实验报告。

4、考核成绩

(1)、能够根据实验项目正确填写《实验通知单》;

(2)、实验材料选取准确;

(3)、能够按照标准进行实验操作,实验步骤完整。

(4)、实验报告填写认真。

赤峰市红山区基础教育科学实验研究课题

申请立项评审书

课题名称:

课题级别:

课题主持人:

所在单位:

申报日期:

研究周期:

年___月始___年___月止

、课题研究人员信息

课题主持人

姓名

性别

民族

出生年月

行政职务

专业技术职务

研究专长

最后学历

最后学位

工作单位

E-mail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十一五”期1教育科研情况

红山区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完成情况

其他教育科研课题完成情况

独立或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或出版的论文或论著(限10项)

论文或论者名称

发表论文(或出版论著)的报刊(或出版社)名称及日期

课题组核心成员{不含课题主持人}

姓名

工作单位

专业技术职务

研究专长

课题组中的分工

、课题研究设计与论证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及研究的价值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或课题设计)与重点

(四)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五)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六)预期的研究成果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负责人

(七)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包括:

课题组核心成员的学术或学科背景、研究经历、研究能力、研究成果;围绕本课题所开展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文献搜

集工作、调研工作等;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包括研究资料的获得、研究经费的筹措、研究时间的保障等)

三、课题主持人所属部门意见

(一)课题主持人所属部门意见

单位盖章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

(二)红山区教育科研部门意见

单位盖章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

(三)上级教科研部门意见

石家庄市小学科学试验创新设计方案

学校名称:

平山县王坡乡东王坡小学

实验题目:

磁铁的磁性

参评教师姓名:

樊素涛

指导教师姓名:

马素龙赵云国

磁铁的磁性

一、实验目的:

1.科学概念:

知道磁铁能吸引铁质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

2.过程与方法:

能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不能吸引什么物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和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分别有什么共同特点,体会到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的重要性。

二、实验材料:

磁铁、大头针、铁丝、曲别针、铁钉、铁夹、纸片、布条、铅笔、塑料尺、订书针,牙签、塑料珠、钢钉、橡皮等物品.

三、实验原理:

本课是人教版小学科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磁”单元的第1课,原课题是《磁铁的力量》。

为了使学生认识磁铁具有磁性,我设计了这个实验活动:

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三年级的学生对于磁铁的认识几乎都是从看到磁铁吸铁现象开始的.在他们对磁铁特殊性质的自发认识中,印象最深的也是磁铁能吸铁.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认识上是模糊的,甚至有的学生可能认为磁铁能吸引所有的金属.之所以形成以上“偏见”,是因为他们对磁铁的认识来自于生活经验,而不是科学的观察和实验,缺乏确切的证据。

那么怎样改变学生错误的认识呢?

这个实验的设计正是为了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强化正确认识,修正错误看法。

我首先呈现了大量的不同材质的物品,让学生预测其中哪些能被磁铁吸引,哪些不能被磁铁吸引,然后通过实验加以验证。

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验记录表格引导学生对所有检验的物品按照能被磁铁吸引的物品和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品进行分类,并分析这两类物品各自的共同特点,最终得出结论——能被磁铁吸引的物品都是铁制的,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品都不是铁制的。

四、实验创新点:

1、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让他们亲自动手试验,寻找证据,整个实验过程充满新奇和挑战,在给学生一定自由探索度的同时,既照顾到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又给学生提供了合作的机会。

2、尽可能多的向学生提供实验材料,并且要求学生搜集他们认为磁铁可以吸引的物体带到学校来验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入手,研究身

边的科学,既拓展了孩子们的研究空间,又解放了学生的思想,把课堂延伸到了课余。

五、实验步骤:

1、填写实验记录表“猜测”栏。

2、用磁铁靠近不同材料,观察现象,然后填写实验记录表“验证”栏。

3、利用实验记录表格,引导学生思考:

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和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根据实验结果,磁铁可以吸引什么样的物体?

实验结果与我们原来的观点是一致的吗?

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从一个个具体的测试结果中抽离出一个具有概括性的抽象的结论:

磁铁可以吸铁,并且适时的告诉学生,磁铁的这一性质叫做磁性。

附:

实验记录表格

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

学校:

班第()组

试验步骤:

1、猜测:

用打“的方法表示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

2、验证:

领取一块条形磁铁,依次验证各种物体,记录实验结果。

物体名称

猜测

验证

橡皮

铁钉

铅笔

回形针

大头针

纸片

布条

订书针

塑料尺

铁丝

钢钉

塑料珠

.O。

.O。

.O。

.O。

3、观察、讨论:

(1)仔细观察这些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点?

(2)结论:

磁铁能吸引什么材料做的物体?

()板书:

磁铁能吸引铁制物品的性质叫做磁性.

(设计意图:

这个试验的魅力就在于让学生亲自去尝试,去体验,去感悟,让学生切身体会科学研究的过程,这个过程正是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的过程,也是学生的感性经验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是学生的认知结构发生改变的关键环节。

在讨论过程中紧紧抓住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和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有什么不同的特点这个问题,促进学生对自己原有的观念进行反思和修正,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研究要用事实说话,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