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docx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是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是构成的物质的微粒
2.知道分子的性质: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总在不停的运动着;(3)分子间有间隔;(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3.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
4.理解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探究导学】
一、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等微粒构成的
由于科学的进步科学家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观察到苯分子的真实图像(图3—2),后来又用探针成功的移动硅原子并构成“中国”的文字,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小的文字(图3-3)。
上述事实说明分子是。
二、分子的性质探究
1.从下列事实①分子用肉眼看不到;②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3Kg;如一滴水,所含有的分子数,由十亿人数,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地数,需要数3万年还要多才能数完。
③如果拿水分子的大小与乒乓球比,就好像拿乒乓球跟地球相比一样。
你能获取有关分子的什么信息?
。
2.实验探究:
分子的运动(教科书50页活动与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
1.向盛有40mL蒸馏水的烧杯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
酚酞溶液
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
2.取少量上述溶液置于试管中,慢慢滴加浓氨水
酚酞溶液变
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3.将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C,加入5mL浓氨水。
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
A烧杯内酚酞溶液变,B烧杯内酚酞溶液。
浓氨水具有性,氨分子运动到烧杯中,溶于水又得到氨水,使酚酞溶液变。
由于大烧杯的阻隔,氨分子不能运动到烧杯内。
结论
分子总是在不断
①日常生活中能说明分子这一性质的事实。
②思考讨论:
湿的衣服经过晾晒就会干燥,且在太阳底下比在阴暗处干得更快。
这是为什么?
【小结】2.分子是在,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度越
3.注射器中的气体能被压缩说明
①100ml水与100ml酒精混合体积小于200ml;②气体容易被压缩;③物质有热胀冷缩现象;④苯分子的图像中有阴影;⑤变瘪的乒乓球放到热水里面又会重新鼓起来。
上述事实均说明分子间。
【思考】气体容易被压缩,液体、固体不易被压缩,为什么?
分子之间的间隔大小与多种因素有关:
①气态>>液态≈固态;②温度越高,间隔越大;
③压强越大,间隔越小
【思考】一滴香油和一瓶香油都有香味;通常氧气能助燃,而二氧化碳却不支持燃烧,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
三、分子的概念
【讨论】
从分子的角度分析,水的蒸发与水的分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
在这两种变化中水的化学性质是否改变?
由此你能得出分子的概念吗?
解释:
(1)水变为水蒸气时,只是水分子之间的________发生了变化,水________本身没有变,水的化学性质也没有改变;所以该变化是________变化(即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
(2)当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分解时,水_________本身发生了变化,变成了____气分子和___气分子,然后生成氧气和氢气,所以该变化是________变化。
(3)水电解时,水分子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不再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获得结论】
1、化学变化前后,分子发生改变。
2、分子是保持物质________性质的最小粒子。
记忆: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水、氧气、氢气、二氧化碳、氮气等
【归纳小结】
一、分子的性质:
二、分子的概念
【课堂检测】
1.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分子在运动的是()
A.湿衣服晾一段时间变干了B.秋天校园内飘着桂花香
C.20XX年3月西北地区发生沙尘暴D.中秋节在桂花园中赏月,我们能嗅到桂花香。
2.以下生活、学习经验不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的是()
A、打气筒能将气体压缩B、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C、物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D、海绵能吸水
3.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
(1)俗语说,酒香不怕巷子深,
(2)为什么气体容易压缩,而液体难以压缩?
(3)湿衣服在太阳下晾容易干?
4.科学家们通过先进的科学仪器能直接看到苯分子的图象这说明了()
一滴水中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这说明()
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这又说明()
A、分子虽肉眼看不到,但是客观存在的B、分子的质量很小
C、分子的体积很小D、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5.氧气液化的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
A.氧分子的大小B.氧分子的构成C.氧分子间的距离D.氧气的化学性质
6.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A.氧分子 B.氢分子 C.水分子 D.氧原子和氢原子
7.如图所示,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条放在试管里,如图示放在实验台上。
(1)用胶头滴管吸取浓氨水,滴在管口棉花上(10~15滴),胶头滴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白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1、2、3标示的三个点最先变色的是。
【课后巩固】
1.物质是由或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分子的基本性质
(1)分子的和都很小.
(2)分子是在不停的;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速率;降低温度分子运动速度速率。
(3)分子之间是有;升高温度间隔,降低温度间隔。
通常:
气态分子间间隔最,液态其次,固态最小。
3.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
B.用警犬搜救地震中被埋人员——分子在不断运动
C.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原子间隔变大
D.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温度升高,分子变大
4..构成二氧化碳气体的分子与构成液态二氧化碳的分子具有()。
A.不同的体积B.不同的质量C.相同的化学性质D.不同的化学性质
5下列有关分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酒精的挥发是由于酒精分子不断的运动而扩散到空气里去的缘故
B.相同体积的冰和水含有相同数目的水分子
C.从空气中分离得到的氧气分子和高锰酸钾分解得到的氧气分子性质相同
D.1体积的水与1体积的无水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体积,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
6.水结成冰是由于()
A.水分子的运动停止了B.水分子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C.水分子变小了D.水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7、下列物质:
①氮气、②液态空气、③氧化汞、④矿泉水、⑤高锰酸钾、⑥二氧化锰⑦铁、
⑧冰、水混合物。
混合物有 ;纯净物有(均填序号) ;
单质有 ;
氧化物有 。
8、
(1)向容积为250mL的细颈玻璃仪器A中加水至虚线处,再滴几滴红墨水,一段时间后,A中的现象是 ,说明 。
(2)继续向A中加酒精至凹液面最低处正好与刻度线相切。
塞紧玻璃塞,将A中液体倒转摇匀,重复2次。
静置一段时间后,A中的现象为 ,说明 。
仪器A细颈部的作用是 。
9、某同学在玩耍中,偶然发现竹子浸没水中后,在竹子上打一小洞,会看到水中有很多小气泡冒出。
提出问题:
竹子中含有什么气体呢?
猜想与假设:
该气体中可能含有氧气,也可能含有二氧化碳。
查阅资料:
氧气可以支持可然物燃烧;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探究:
(1)他先将竹子浸在水中,钻个小孔,看到一串串气泡冒出。
然后采用______法收集到了甲、乙两瓶气体。
(2)将放有足量红磷的燃烧匙伸入甲瓶中(如右图)。
用放大镜聚焦,发现红磷燃烧,瓶内充满了白烟,这说明竹子里的气体中含有__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冷却后,将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打开止水夹B,流入甲瓶中的水约占瓶子容积的1/10。
(3)再往乙瓶中倒入适量澄清石灰水并振荡,发现石灰水变浑浊。
说明竹子里的气体中含有______________。
拓展与迁移:
那么竹子里的气体含量与空气中的气体含量有什么区别呢?
于是,他又用空气重复了上述实验。
相比较后得出的结论是:
竹子里的气体氧气的含量比空气____________;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中___________。
课题1分子和原子(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2.知道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不能再分。
3.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是:
,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
4.会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复习回顾】
1.分子的基本性质
(1)分子的和都很小.
(2)分子是在不停的;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速率
(3)分子之间有;升高温度间隔,降低温度间隔。
2.分子是保持物质的最小粒子。
【探究导学】
一、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几种分子模型
水分子氧分子氢分子
1、分子是由构成。
2、一个水分子是由个氢原子和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氧分子是由个氧原子构成;
一个氢分子由两个构成。
3、分子既可以由种原子构成,也可以由种原子构成。
二、原子的概念
【视频】水电解的微观解释
仔细观察下图,猜想在水电解的实验中,水分子是如何变成氢分子和氧分子的?
1.当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分解时,水_____本身发生了变化,分解成____原子和_____原子;大量____原子两两结合构成____气分子,然后聚聚在一起构成氢气;大量____原子两两结合构成____气分子,然后聚聚在一起构成氧气;所以该变化是______变化。
在化学变化中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填“分子”或“原子”)。
【小结】原子:
是中的最小粒子。
2.请从微观构成的角度观察分析氧化汞的分解示意图,把以下总结出几点信息或结论补充完整。
如:
1.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2.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而却不能再分成更小的粒子。
3.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原子之间的。
4.原子是的最小粒子。
5.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填“变”或“不变”)。
6.有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还有的物质是由直接构成的(金属汞)
记忆: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主要有:
(1)金属,如铜是由铜原子构成的;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金是由金原子构成的;
(2)金刚石和石墨(非金属)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
(3)稀有气体也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如氦气是由氦原子构成的
三、化学变化的微观解释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
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
分解重新组合
分子原子新的分子
四、分子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项目
分子
原子
不同点
本质区别
在化学反应中可
在化学反应中
构成物质的情况
有些物质是由构成
有些物质是由直接构成
相同点
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质量和体积都很小;都在不停地运动着;微粒之间有间隔;同种粒子性质相同,不同粒子性质不同。
注意点
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是中的最小微粒;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联系
分子可以原子,原子可以分子。
【知识拓展】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
物理变化:
没有生成新分子的变化;化学变化:
生成新分子的变化。
2.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
纯净物:
只由一种分子构成;混合物:
由多种分子构成
【课堂小结】
【课堂检测】
1.一壶水烧开后,壶盖被顶开,这是因为()
A.水分子运动速度快,撞开壶盖B.水由液态变成气态,分子间隔增大,体积膨胀
C.水分子变大D.水分子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后粒子数目增多
2.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的是()
A.酒精挥发B.水通电分解C.水蒸发变成水蒸气D.分离空气
3.右图是水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A.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B.水电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个数比为2:
1
C.水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不变
D.水分解过程中,原子的数目不变
4.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 )
A.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分成原子,而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B分子大,原子小
C.分子能构成物质,而原子只能构成分子D.分子的体积大而原子的体积小
【课后巩固】
1.经过“普九”工程后,校园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垂柳飘飘,绿树葱葱,花儿遍遍,坐在教室里不时传来花香。
花香这种现象说明了()
A.分子很大B.分子分裂成原子C.分子在不断地运动D.分子间有间隔
2.用微粒的观点回答下列问题:
(1)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2)水通电分解过程中,不变的微粒是。
(3)用湿抹布擦过的桌面,一段时间后变干的原因是。
(4)一定质量的水蒸气冷凝成水时,其体积变小的原因是。
3.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下列有关水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热时水分子的体积逐渐变大B.降温时水分子的化学性质发生改变
C.反应时构成水分子的原子种类发生改变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分子是可分的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中,分子的种类改变,但分子的数目不变
B.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所以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
C.分子能构成物质,有些原子也能直接构成物质
D.氧气是由两个氧原子构成的
5.从水的电解实验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B.水是一种化合物
C.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D.氢气和氧气都是一种单质
6.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分子质量大于原子的质量B.分子能运动而原子不能运动
C.分子能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构成物质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7.若用“●”表示氢原子,用“O”表示氧原子,则可表示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A.●B.OC.●●D
8.如图所示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单质的是()表示化合物的是(),表示混合物的是()
9、下图表示气体粒子的示意图,其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10.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常见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酒精挥发——分子间间隔变大B.食物腐败——分子的种类发生变化
C.热胀冷缩——分子大小改变D.丹桂飘香——分子在不停运动
能力提升
1利用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等观点回答以下问题:
(1)氧气是由氧________组成的,是由氧________构成的。
(2)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_______,氧气和液氧的都是由构成的,因此氧气和液氧具有相同的。
(3)氧气在化学反应中的最小粒子是氧______,每个氧分子是由_____个氧原子构成的。
2.从分子、原子的微观角度分析认识物质的分类又可得出结论(用‘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填空)
(1)只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
(2)由多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
课题2原子的结构(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记住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知道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2.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重点难点】原子的构成
【温故知新】
1、能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有、等
2、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的粒子是。
3、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
【自主探究】
一、原子的构成
看课本图3-9、53页内容和表3-1,总结原子的构成:
【小结】原子的构成
(带正电),每个质子带个单位的正电荷
(居于原子)(不带电)
原子(带电)
,每个电子带个单位的负电荷
(带电)
原子核带电荷。
和整个原子相比,原子的体积很小,电子在核外作高速运动。
核电荷数质子数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上
问题:
原子是由带电的微粒构成的,那么原子显电性吗?
分析表3—1几种原子的构成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或信息有:
(1)不同类的原子,核内不同,核外的也不同;
(2)在原子里,质子数(或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3)氢原子核内没有;
(4)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填“=”或“≠”);
(5)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即核电荷数)和核外的电子数,所以原子不显电性。
【课堂练习】
1.原子的种类是由的个数决定的;原子的质量是由和的个数决定的。
2.构成原子的粒子是()
A.电子和质子B.质子和中子C.电子和中子D.原子核和电子
3.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不显电性,说明原子内的质子数等于中子数B、原子是最小的粒子
C、含有相同中子数的原子,一定是同种原子D、同种原子内质子的数相同
4.已知一个原子中的质子数,则肯定知道其中的()
A.中子数B.核外电子数C.质量D.相对原子质量
5.下列关于原子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通常由中子和电子构成②通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③带负电荷④不显电性⑤不能再分
⑥体积大约相当于原子⑦质量大约相当于原子
A.①⑤B.②⑦C.③④D.②⑥⑦
二、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
1.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例1.1个碳原子的质量:
1.993×10-26千克;一个氧原子的质量是:
2.657×10-26千克;一个铁原子的质量是:
9.288×10-26千克。
则氧的相对原子质量=则铁的相对原子质量=
例2.已知国际上是以C-12原子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它的一个原子的质量为akg,则实际质量为bkg的另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阅读下列表格,完成填空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氢
1
0
1
钠
11
12
23
镁
12
12
24
铝
13
14
27
从上表中我发现:
相对原子质量= +
【拓展与提高】利用上述表格,回答:
(1)镁原子与钠原子相比, 原子质量大,二者的实际质量之比为 ,由此你可以知道:
两种原子的实际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 之比
(2)有钠、镁、铝三块金属。
若三块金属中所含的原子数相同,则金属块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若三块金属的质量相同,则所含原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是 。
【课堂练习】
6.原子中决定相对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微粒是()
A、质子数和电子数B、质子数和中子数C、中子数和电子数D、核电荷数
7.已知溴原子的原子核中有35个质子,则其核外电子数为,若其相对原子质量为80,则其核内中子数为。
8.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A、16gB、2.67×10-27kgC、16D、1/12
广州市中考题
1.(20XX年)在原子的原子核里,质子数等于()
A.核外电子数B.中子数C.中子数和电子数之差D.中子数和电子数之和
2.(20XX年)已知某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某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
如果该氧原子的质量为m,则该硫原子的质量为()
A.32mB.2mC.mD.不能确定
3.(20XX年)质量相同的Na、Mg、Al、Ca四种金属,含原子数最少的是()
A.NaB.MgC.AlD.Ca
【当堂检测】
1.下列关于原子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任何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B.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C.原子的核电荷数一定大于核内质子数D.原子核的体积占原子的大部分
2.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A.质子B.中子C.电子D.原子核
3.下列粒子一定带正电荷的是()
A.原子B.中子C.质子D.电子
4.在原子里,质子数一定等于()
A.中子数B.核外电子数C.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和D.无法确定
5.某些花岗岩石材中含有放射性元素氡。
已知氡原子的质子数为86,中子数为136,这种氡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50B.86C.136D.222
6.据中央电视台20XX年6月对云南抚仙湖湖底古城考古的现场报道,考古学家通过测定古生物遗骸中的碳14原子的含量来推测古生物的年代。
碳14原子的质子数是6,相对原子质量是14,下列有关碳14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其核外有8个电子B.其核内有6个中子
C.核电荷数为6D.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12
【课后巩固】
1.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这些粒子中选择合适的答案填空
(1)显示电中性的粒子有
(2)带正电荷的粒子有
(3)带负电荷的粒子有(4)质量最小的粒子是
(5)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6)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
(7)能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有
2.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①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②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③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④一切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⑤原子不显电性⑥原子之间有间隔
A.①和②B.②③和④C.③和⑤D.③和⑥
3.已知某原子的质子数为26,中子数比质子数多4,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26B、56C、82D、86
4.北约轰炸南联盟时,广泛使用了美制贫铀弹,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灾难。
已知贫铀弹中含有铀236(236为相对原子质量),它具有放射性,其质子数为92,则这种铀原子里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
5.钠原子的核外有11个电子,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则钠原子核内质子数是,中子数是
6.一个氧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而一个氧原子里有8个质子,则一个氧分子里有个原子核,有个质子,有个电子。
7.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相对原子质量就是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⑵相对原子质量只是一个比,没有单位
(3)氧的相对原子质量等于16千克(4)相对原子质量是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
(5)不同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比,等于它们的实际质量的比
(6)原子一定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
【拓展与提高】
8.已知每个电子的质量约为每个质子(或中子)质量的1/1836,所以在科学上计算原子的质量时只计算质子和中子的质量,电子质量忽略不计,下表是部分原子的构成指数:
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