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汽化液化专题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797129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63.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汽化液化专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汽化液化专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汽化液化专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汽化液化专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汽化液化专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汽化液化专题word版含答案.docx

《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汽化液化专题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汽化液化专题word版含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汽化液化专题word版含答案.docx

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汽化液化专题word版含答案

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汽化液化专题

1.(2019吉林,2)夏天清晨,有时路边的草叶上结有露珠,露珠的形成属于()

A.凝固B.汽化C.液化D.凝华

2.(2019呼和浩特,1)炎炎夏日,洒了水的地面,晾在阳光下的湿衣服,过一会儿就变干了;烧开着的水,过一会水就变少了。

关于这两种热现象,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前者是汽化吸热,后者也是汽化吸热

B.前者是汽化放热,后者是升华吸热

C.前者是熔化吸热,后者是升华吸热

D.前者是凝固放热,后者是液化放热

3.(2019兰州,1)初秋季节,小草叶片上出现晶莹的露珠,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与之相同的是

A.蒸锅上方生成“白气”B.初冬,草丛中出现霜

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D.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

4.(2019潍坊,4)夏天,刚从冰箱中取出的雪糕周围会出现“白气”,“白气”形成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

A.汽化B.升华C.凝华D.液化

5.(2019贵阳,8)冬季,通常可以看到教室的窗玻璃上附着一层小水珠,当室外气温更低时,还会看到窗玻璃上结有冰花。

下列关于水珠、冰花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它们均是水蒸气凝华形成

B.它们均附着在窗玻璃的室外一侧

C.它们均是水蒸气液化形成

D.它们均附着在窗玻璃的室内一侧

6.(2019天津,2)把酒精擦在手背上后,擦酒精的部位会感觉凉。

这主要是因为酒精(  )

A.凝固放热B.升华吸热C.液化放热D.蒸发吸热

7.(2019泰州,3)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A.樟脑丸逐渐消失—熔化

B.铁水浇铸铁铸件—凝华

C.擦酒精解暑降温—汽化

D.秋末屋顶上结霜—升华

8.(2019荆州,14)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了水凝固吸热

B.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是液化现象

C.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D.晾晒的湿衣服变干是汽化现象

9.(2019淄博,4)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描绘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加热过程中,水含有的热量增加

B.沸腾过程中,水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C.烧杯上方带孔的纸板可以减少热量散失

D.水的沸点是98°C,此时大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

10.(2019铜仁,2)在下列现象中,与所对应的物态变化相吻合的是()

A.冬天,室外盆中的水结冰——凝华B.清晨梵净山的雾——汽化

C.篮球场上的积水被晒干——蒸发D.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凝固

11..(2019扬州,4)《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喜爱,下列诗词中涉及的物态变化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雪是升华形成的

B.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霜是凝固形成的

C.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是液化形成的

D.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雾是汽化形成的

12.(2019淮安,3)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13.(2019鄂州,4)小曦用高压锅帮妈妈煲鸡汤时,联想到了许多物理知识。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高压锅煲汤更快是因为液面上方的压强越大,液体的沸点越高

B.鸡汤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C.煲鸡汤过程中,限压阀转动,此过程的能量转化与内燃机的做功冲程相似

D.限压阀口“烟雾缭绕”,这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14.(2019鄂州,2)如图所示是加热-30℃的冰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BC段是冰的熔化过程,温度不变,说明熔化不需要吸热

B.水的沸点是98℃,说明当地的大气压高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C.冰熔化时温度保持0℃不变,说明冰是晶体

D.加热相同时间时,冰升温比水快,说明冰的比热容比水大

15.(2019贵港,4)雨、云、雪……实质上都是水,只是形态各异罢了。

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热空气升上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变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就形成了云。

云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经过下列哪些物态变化形成的

A.汽化或升华B.汽化或凝固

C.液化或凝华D.液化或凝固

16.(2019安顺,1)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吃粽子的习俗。

下面与粽子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包粽子时,米粒之间有缝隙,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B.煮粽子时,锅上方冒出“白气”是汽化现象

C.手上沾些水,刚拿出锅的粽子不烫手,利用了汽化吸热

D.粽子放入冰箱冷冻一段时间,外表结了一层霜,这是凝固现象

17.(2019北部湾,12)小明通过观察妈妈“煲汤”的过程联想到一些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煲汤”是用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

B.汤锅上方“白气”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汤的温度越高香气越浓,说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D.喝热汤时先要吹一吹,是利用蒸发吸热可以降温的道理

18.(2019咸宁,15)下列自然现象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A.初春,湖面上的冰逐渐变薄

B.盛夏,地面上的水很快变干

C.深秋,草叶上出现晶莹露珠

D.寒冬,树枝上形成茸茸雾凇

19.(2019泸州,2)对下列自然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春天,大雾在太阳的照射下散去,这是汽化现象

B.夏天,农作物上露珠的形成,这是凝华现象

C.秋天,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需要吸热

D.冬天,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变成小冰粒,需要吸热

20.(2019巴中,4)风景优美的光雾山,夏天云雾缭绕,冬天大雪纷飞,宛若人间仙境,其中关于雾、雪成因说法正确的是(  )

A.液化、凝华B.汽化、凝华C.汽化、凝固D.液化、凝固

21.(2019绵阳,5)装有半杯水

封闭玻璃杯,放入冰箱被冷冻较长时间,取出后用干毛巾擦干玻璃杯表面,放一会儿,玻璃杯表面会变湿。

这是由于

A.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霜造成的

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水造成的

C.玻璃杯中的冰升华成水蒸气造成的

D.玻璃杯中的冰熔化成水造成的

22.(2019凉山州,5)在炎热的夏天,凉山州部分县市气温高达35℃,小马同学在家使用电风扇吹风,感到凉爽,是因为(  )

A.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够降低气温

B.电风扇吹出的风为冷风

C.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吸收人体的能量

D.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加快人体汗液的蒸发

23.(2019常德,3)如图所示是同学小探究水沸腾时的装置以及实验中不同时刻气泡的情形,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水沸腾时放出大量的热

B.图甲是水沸腾时的现象

C.沸腾时不断地冒出“白气”,是液化形成的

D.他可以选用量程为-80℃~60℃的酒精温度计

24.(2019德阳,6)对下面的热现象,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B.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D.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25.(2019北海,12)小明通过观察妈妈“煲汤”的过程联想到一些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煲汤”是用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

B.汤锅上方“白气”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汤的温度越高香气越浓,说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D.喝热汤时先要吹一吹,是利用蒸发吸热可以降温的道理

26.(2019宜宾,2)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主题是“绿色生活美丽家园”,下列图1中各图是小丽拍摄的生活美景,其中属于液化的是

27.(2019德州,3)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现象的是哪一组

①初春:

冰雪消融②盛夏:

洒水降温③深秋:

浓雾弥漫④严冬:

凝重的霜(  )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8.(2019烟台,5)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A.凝重的“霜”的形成是放热过程,是凝固现象

B.飘渺的“雾”的形成是吸热过程,是升华现象

C.晶莹的“露”的形成是放热过程,是液化现象

D.洁白的雪”的形是成是吸热过程,是凝华现象

29.(2019聊城,)夏季,晾在大阳下的湿衣服不久后会变干,这个过程中,水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熔化B.汽化C.液化D.升华

30.(2019盐城,2)夏天,从冰箱冷藏室中取出的饮料瓶在空气中会“冒汗”。

形成“汗”的物态变化是

A.液化B.汽化C.凝华D.升华

31.(2019山西,7)如图是一种沙漠里能收集空气中水分的甲虫。

清晨,空气中水蒸气含量高,甲虫从洞穴中走出爬上沙丘,迎着风整个身体呈倒立的姿势,很快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背部凝结成水珠,水珠越聚越多,顺着背部流入甲虫的嘴里。

科学家利用该原理制造了沙漠集水器,实现沙漠淡水的补给,能让沙漠变成一块块绿洲。

甲虫能收集到空气中的水蒸气,说明它背部的温度比外界气温(  )

A.一定高B.一定低C.一定相同D.无法确定

32.(2019攀枝花,2)清晨,人们在公园散步的时候常常看到树叶和青草上挂满晶莹的露珠。

从物态变化的角度看,露珠的形成属于(  )

A.汽化B.升华C.熔化D.液化

33.(2019通辽,3)下列物理现象及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这个过程要吸热

B.夏天,常用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

C.秋天,草木的叶子上有露珠,这是水蒸气液化吸热形成的

D.冬天,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这是水蒸气凝华放热形成的

34.(2019孝感,3)寒假,小华一家人驾车出去旅行时,小华发现汽车的前窗玻璃出现了一层水雾。

打开除雾开关后,不一会玻璃上的水雾消失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B.水雾出现在前窗玻璃的内表面

C.水雾是空气液化形成的

D.水雾消失是升华现象

35.有将玻璃管竖直放置,而是稍稍倾斜了,如图所示,则此时大气压强等于_____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如果现在在该实验室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测得水的沸点将___(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00℃。

36.(2019广州,23)把酒精反复涂在温度计玻璃泡上,用扇子扇温度计,温度计示数减小,用扇子扇表面干燥的温度计,温度计示数不变。

根据以上信息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_____

37.(2019无锡,13)云是由浮在空气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等组成,其中小水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上升到高空遇冷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此过程中水蒸气要  热。

38.(2019南京,14)如图为一辆正在匀速行驶喷射水雾的环保车,它的动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水雾喷出后一会儿就消失了,其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此过程需要  热。

39.(2019株洲,18)夏天,从冰箱里取出冰块,在冰块四周出现的“白气”是由  (填“冰”或“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  (填“液态”或“气态”)水。

 

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汽化液化专题答案

1.(2019吉林,2)夏天清晨,有时路边的草叶上结有露珠,露珠的形成属于()

B.凝固B.汽化C.液化D.凝华

【答案】B

2.(2019呼和浩特,1)炎炎夏日,洒了水的地面,晾在阳光下的湿衣服,过一会儿就变干了;烧开着的水,过一会水就变少了。

关于这两种热现象,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前者是汽化吸热,后者也是汽化吸热

B.前者是汽化放热,后者是升华吸热

C.前者是熔化吸热,后者是升华吸热

D.前者是凝固放热,后者是液化放热

【答案】A

3.(2019兰州,1)初秋季节,小草叶片上出现晶莹的露珠,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与之相同的是

A.蒸锅上方生成“白气”B.初冬,草丛中出现霜

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D.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

【答案】A

4.(2019潍坊,4)夏天,刚从冰箱中取出的雪糕周围会出现“白气”,“白气”形成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

A.汽化B.升华C.凝华D.液化

【答案】D

5.(2019贵阳,8)冬季,通常可以看到教室的窗玻璃上附着一层小水珠,当室外气温更低时,还会看到窗玻璃上结有冰花。

下列关于水珠、冰花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它们均是水蒸气凝华形成

B.它们均附着在窗玻璃的室外一侧

C.它们均是水蒸气液化形成

D.它们均附着在窗玻璃的室内一侧

【答案】D

6.(2019天津,2)把酒精擦在手背上后,擦酒精的部位会感觉凉。

这主要是因为酒精(  )

A.凝固放热B.升华吸热C.液化放热D.蒸发吸热

【答案】D

7.(2019泰州,3)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A.樟脑丸逐渐消失—熔化

B.铁水浇铸铁铸件—凝华

C.擦酒精解暑降温—汽化

D.秋末屋顶上结霜—升华

【答案】C

8.(2019荆州,14)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了水凝固吸热

B.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是液化现象

C.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D.晾晒的湿衣服变干是汽化现象

【答案】A

9.(2019淄博,4)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描绘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加热过程中,水含有的热量增加

B.沸腾过程中,水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C.烧杯上方带孔的纸板可以减少热量散失

D.水的沸点是98°C,此时大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

【答案】AD

10.(2019铜仁,2)在下列现象中,与所对应的物态变化相吻合的是()

A.冬天,室外盆中的水结冰——凝华B.清晨梵净山的雾——汽化

C.篮球场上的积水被晒干——蒸发D.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凝固

【答案】C

11..(2019扬州,4)《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喜爱,下列诗词中涉及的物态变化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雪是升华形成的

B.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霜是凝固形成的

C.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是液化形成的

D.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雾是汽化形成的

【答案】C

12.(2019淮安,3)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答案】D

13.(2019鄂州,4)小曦用高压锅帮妈妈煲鸡汤时,联想到了许多物理知识。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高压锅煲汤更快是因为液面上方的压强越大,液体的沸点越高

B.鸡汤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C.煲鸡汤过程中,限压阀转动,此过程的能量转化与内燃机的做功冲程相似

D.限压阀口“烟雾缭绕”,这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答案】B

14.(2019鄂州,2)如图所示是加热-30℃的冰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BC段是冰的熔化过程,温度不变,说明熔化不需要吸热

B.水的沸点是98℃,说明当地的大气压高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C.冰熔化时温度保持0℃不变,说明冰是晶体

D.加热相同时间时,冰升温比水快,说明冰的比热容比水大

【答案】C

15.(2019贵港,4)雨、云、雪……实质上都是水,只是形态各异罢了。

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热空气升上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变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就形成了云。

云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经过下列哪些物态变化形成的

A.汽化或升华B.汽化或凝固

C.液化或凝华D.液化或凝固

【答案】C

16.(2019安顺,1)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吃粽子的习俗。

下面与粽子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包粽子时,米粒之间有缝隙,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B.煮粽子时,锅上方冒出“白气”是汽化现象

C.手上沾些水,刚拿出锅的粽子不烫手,利用了汽化吸热

D.粽子放入冰箱冷冻一段时间,外表结了一层霜,这是凝固现象

【答案】C。

17.(2019北部湾,12)小明通过观察妈妈“煲汤”的过程联想到一些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煲汤”是用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

B.汤锅上方“白气”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汤的温度越高香气越浓,说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D.喝热汤时先要吹一吹,是利用蒸发吸热可以降温的道理

【答案】B

18.(2019咸宁,15)下列自然现象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A.初春,湖面上的冰逐渐变薄

B.盛夏,地面上的水很快变干

C.深秋,草叶上出现晶莹露珠

D.寒冬,树枝上形成茸茸雾凇

【答案】C

19.(2019泸州,2)对下列自然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春天,大雾在太阳的照射下散去,这是汽化现象

B.夏天,农作物上露珠的形成,这是凝华现象

C.秋天,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需要吸热

D.冬天,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变成小冰粒,需要吸热

【答案】A

20.(2019巴中,4)风景优美的光雾山,夏天云雾缭绕,冬天大雪纷飞,宛若人间仙境,其中关于雾、雪成因说法正确的是(  )

A.液化、凝华B.汽化、凝华C.汽化、凝固D.液化、凝固

【答案】A。

21.(2019绵阳,5)装有半杯水

封闭玻璃杯,放入冰箱被冷冻较长时间,取出后用干毛巾擦干玻璃杯表面,放一会儿,玻璃杯表面会变湿。

这是由于

A.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霜造成的

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水造成的

C.玻璃杯中的冰升华成水蒸气造成的

D.玻璃杯中的冰熔化成水造成的

【答案】B

22.(2019凉山州,5)在炎热的夏天,凉山州部分县市气温高达35℃,小马同学在家使用电风扇吹风,感到凉爽,是因为(  )

A.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够降低气温

B.电风扇吹出的风为冷风

C.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吸收人体的能量

D.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加快人体汗液的蒸发

【答案】D。

23.(2019常德,3)如图所示是同学小探究水沸腾时的装置以及实验中不同时刻气泡的情形,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B.水沸腾时放出大量的热

B.图甲是水沸腾时的现象

C.沸腾时不断地冒出“白气”,是液化形成的

D.他可以选用量程为-80℃~60℃的酒精温度计

【答案】C

24.(2019德阳,6)对下面的热现象,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B.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D.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答案】C

25.(2019北海,12)小明通过观察妈妈“煲汤”的过程联想到一些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煲汤”是用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

B.汤锅上方“白气”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汤的温度越高香气越浓,说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D.喝热汤时先要吹一吹,是利用蒸发吸热可以降温的道理

【答案】B。

26.(2019宜宾,2)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主题是“绿色生活美丽家园”,下列图1中各图是小丽拍摄的生活美景,其中属于液化的是

【答案】C

27.(2019德州,3)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现象的是哪一组

①初春:

冰雪消融②盛夏:

洒水降温③深秋:

浓雾弥漫④严冬:

凝重的霜(  )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A。

28.(2019烟台,5)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A.凝重的“霜”的形成是放热过程,是凝固现象

B.飘渺的“雾”的形成是吸热过程,是升华现象

C.晶莹的“露”的形成是放热过程,是液化现象

D.洁白的雪”的形是成是吸热过程,是凝华现象

【答案】C

29.(2019聊城,)夏季,晾在大阳下的湿衣服不久后会变干,这个过程中,水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熔化B.汽化C.液化D.升华

【答案】B

30.(2019盐城,2)夏天,从冰箱冷藏室中取出的饮料瓶在空气中会“冒汗”。

形成“汗”的物态变化是

A.液化B.汽化C.凝华D.升华

【答案】A

31.(2019山西,7)如图是一种沙漠里能收集空气中水分的甲虫。

清晨,空气中水蒸气含量高,甲虫从洞穴中走出爬上沙丘,迎着风整个身体呈倒立的姿势,很快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背部凝结成水珠,水珠越聚越多,顺着背部流入甲虫的嘴里。

科学家利用该原理制造了沙漠集水器,实现沙漠淡水的补给,能让沙漠变成一块块绿洲。

甲虫能收集到空气中的水蒸气,说明它背部的温度比外界气温(  )

A.一定高B.一定低C.一定相同D.无法确定

【答案】B。

32.(2019攀枝花,2)清晨,人们在公园散步的时候常常看到树叶和青草上挂满晶莹的露珠。

从物态变化的角度看,露珠的形成属于(  )

A.汽化B.升华C.熔化D.液化

【答案】D

33.(2019通辽,3)下列物理现象及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这个过程要吸热

B.夏天,常用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

C.秋天,草木的叶子上有露珠,这是水蒸气液化吸热形成的

D.冬天,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这是水蒸气凝华放热形成的

【答案】C

34.(2019孝感,3)寒假,小华一家人驾车出去旅行时,小华发现汽车的前窗玻璃出现了一层水雾。

打开除雾开关后,不一会玻璃上的水雾消失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B.水雾出现在前窗玻璃的内表面

C.水雾是空气液化形成的

D.水雾消失是升华现象

【答案】B。

35.有将玻璃管竖直放置,而是稍稍倾斜了,如图所示,则此时大气压强等于_____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如果现在在该实验室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测得水的沸点将___(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00℃。

【答案】750;低于。

36.(2019广州,23)把酒精反复涂在温度计玻璃泡上,用扇子扇温度计,温度计示数减小,用扇子扇表面干燥的温度计,温度计示数不变。

根据以上信息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_____

【答案】酒精汽化(蒸发)吸收热量

37.(2019无锡,13)云是由浮在空气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等组成,其中小水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上升到高空遇冷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此过程中水蒸气要  热。

【答案】液化;放。

38.(2019南京,14)如图为一辆正在匀速行驶喷射水雾的环保车,它的动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水雾喷出后一会儿就消失了,其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此过程需要  热。

【答案】减小;汽化;吸。

39.(2019株洲,18)夏天,从冰箱里取出冰块,在冰块四周出现的“白气”是由  (填“冰”或“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  (填“液态”或“气态”)水。

【答案】水蒸气;液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