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模板最终版72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79578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1.5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模板最终版72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模板最终版72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模板最终版72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模板最终版72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模板最终版72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模板最终版721.docx

《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模板最终版72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模板最终版721.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模板最终版721.docx

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模板最终版721

都(匀)香(格里拉)高速公路六盘水至威宁(黔滇界)段

LWTJ-6标(TYK10+500~TYK16+000)

玉江大桥人工挖孔桩专项施工技术方案

中交二航局第五工程分公司技术中心

中交二航局六威高速公路六标项目经理部

二0××年××月

都(匀)香(格里拉)高速公路六盘水至威宁(黔滇界)段

LWTJ-6标(TYK10+500~TYK16+000)

 

玉江大桥人工挖孔桩专项施工技术方案

 

编制:

岗位:

复核:

岗位:

审核:

岗位:

批准:

岗位:

 

中交二航局第五工程分公司技术中心

中交二航局六威高速公路六标项目经理部

二0××年××月

一、工程概况

1.1工程简介

都(匀)香(格里拉)高速公路六盘水至威宁(黔滇界)段LWTJ-6标段起讫桩号TYK10+500~TYK16+000,路线全长5.5km,设计车速80Km/h,整体式路基宽24.5米,分离式路基宽12.25米。

本标段工程地处六盘水市钟山区和水城县境内。

起点在钟山区明湖村,终点在水城县玉舍镇。

玉江大桥左幅起讫桩号为ZK15+896~ZK15+988,结构形式为4x20m现浇混凝土连续箱梁,全长92m,右幅起讫桩号为YK15+881~YK15+989,结构形式为5x20m简支箱梁,全长108m。

桥墩采用双排圆柱墩接桩基础,墩柱桩基共14根,直径1.8m,桩长12~20m;桥台采用U台和肋板式桥台配桩基础,桥台桩基共20根,直径1.5m,桩长11~17m。

桥梁结构形式见图1.1-1、图1.1-2、图1.1-3。

图1.1-1玉江大桥左幅立面布置图

图1.1-2玉江大桥右幅立面布置图

图1.1-3玉江大桥平面布置图

1.2主要工程数量

玉江大桥挖孔桩主要工程数量见表1.2-1

表1.2-1玉江大桥挖孔桩主要工程数量表

左右幅

桩基编号

桩长(m)

桩径(m)

根数

C30混凝土方量(m3)

右幅

0号桥台桩基

12

1.5

2

42.4

1号桥墩桩基

12

1.8

2

61

2号桥墩桩基

13

1.8

2

66.2

3号桥墩桩基

13

1.8

2

66.2

4号桥墩桩基

20

1.8

2

101.8

5号桥台桩基(大桩号)

13

1.5

3

69

5号桥台桩基(小桩号)

17

1.5

3

90

左幅

0号桥台桩基(小桩号)

11

1.5

3

58.2

0号桥台桩基(大桩号)

14

1.5

3

74.1

1号桥墩桩基

12

1.8

2

61

2号桥墩桩基

14

1.8

2

71.2

3号桥墩桩基

16

1.8

2

81.4

4号桥台桩基

13

1.5

6

138

合计

467

34

980.5

1.3施工进度计划

玉江大桥人工挖孔桩计划2016年3月1日开工,2016年5月31日完工,总工期3个月,具体进度安排见7.1节。

1.4地质、水文及气象条件

1.4.1地质条件

据《贵州省区域地质志》,场区属杨子准地台→黔北台隆→六盘水断陷→威宁北西向构造变形区,以北西向褶皱断裂为主。

经地质调绘,桥位区内无断层通过,岩层产状有一定变化,综合产状为11°∠31°。

场区岩体节理、裂隙发育,呈网格状,节理主要有J1:

100°∠70°,J2:

260°∠75°两组,节理间距100~200mm,单条节理裂隙地表延伸长度约1~3m,中风化层内节理面较为平滑,多呈闭合状,强风化层中节理裂隙多呈张开状,多为无充填,局部见黏土充填,无胶结,结合差,岩体被节理裂隙、切割成块状。

根据国家技术质量监督局颁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场区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s,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为0.05g,对应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

根据图1.1-1、1.1-2所示,桩基范围内主要存在四种地质条件,桩顶范围为卵石土或粉质黏土覆盖层,厚度0~3m,其下为强风化炭质泥岩,强度300kPa,最大深度达到6m,其次为中风化泥岩,强度600kPa。

以左幅2-2号桩基为例,其地质柱状图见图1.4-1。

图1.4-1左幅2-2#桩基地质柱状图

左幅2-2#桩基地质情况:

原地面以下0~3m为卵石土,3~8m为强风化泥岩,8~20.8m为中风化泥岩。

1.4.2水文条件

项目区位于分水岭地带,跨珠江流域及长江流域区。

场地属珠江流域北盘江水系(长江流域区三岔河水系)。

区内无地表河流通过。

场区地下水类型为岩溶水。

岩溶水主要赋存于碳酸盐岩中,与岩溶发育强度密切相关,其中溶蚀裂隙水较丰富,该类地下水在地表以井泉形式出露。

地下水位较深。

1.4.3气象条件

场区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据水城县气象站1961~1990年气象资料统计,年均气温12.3℃,极端最高气温32.4℃(1988年5月6日)。

年平均降雨量1227.1mm,年内分配不均,多集中于4~9月。

本桥桩基施工时间为3月~5月,不存在严寒、酷暑天气,但可能经历雨季,雨季施工容易引发挖孔桩渗水、塌孔等危险。

1.5工程特点及施工重难点

1、场区存在岩溶地质,在挖孔桩开挖过程中易造成人员坠落的危险。

2、挖孔深度较深,最深达到20m,施工风险大。

1.6主要材料、设备使用情况

1.6.1材料

挖孔桩施工主要材料包含钢筋、水泥、砂石料及模板等,具体见表7.4-1。

1.6.2设备

人工挖孔桩设备使用情况见表1.6.2-1。

表1.6.2-1主要设备使用情况表

序号

类别

设备名称

数量

备注

1

挖掘设备

铁锹、镐、钢钎、手持式凿岩机、空压机、风镐

12

2

提升设备

小型吊机

12

3

运输设备

手推车、小翻斗车、水泵等

12

4

安全设备

鼓风机、有害气体检测仪、氧气袋,低压、防爆照明灯、活动软梯、安全帽、安全带、安全活动盖板等

12

5

护壁设备

模板、支撑架等

12

6

其它

钢筋加工、安装设备,电焊机、对焊机、吊车等

2

二、总体施工方案及工艺流程

玉江大桥桩基全部采用人工挖孔,土层及软弱强风化岩层采用铁锹、钢钎、风镐等直接开挖,中风化岩层采用爆破开挖,每次开挖深度1m,开挖一级支护一级,人工配合小型吊机除渣。

钢筋笼标准节长9m,钢筋采用滚扎直螺纹接头连接,钢筋笼在工厂采用钢筋笼自动滚焊机制作,平板车运输至现场整体吊装入孔。

护壁和桩基均采用C30混凝土干浇工艺,护壁混凝土由人工配合吊桶浇筑;桩基混凝土由罐车直接卸料至漏斗,并在漏斗下方设置导管和混凝土减速装置保证混凝土不离析,导管底和孔底间距不大于2m。

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流程见图2-1。

图2-1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三、主要施工方法

3.1施工准备

3.1.1测量准备

1、对水准仪、全站仪、GPS、水准尺、棱镜等测量仪器和工具进行校验和校正。

2、开工前根据现场地形进行控制点、水准点加密工作,并且进行三角测量或者GPS联测。

3.1.2试验准备

1、桩基和护壁所使用的C30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成功,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并完成审批手续。

2、对桩基施工的原材料进行检测,根据砂石料实际含水率调整配合比,钢筋的焊接和机械连接试验完成审批手续。

3.1.3技术准备

1、组建以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为核心的技术管理体系,下设施工技术、质量、材料、资料、计划等分支部门。

2、施工前编制桩基施工专项方案、开工报告,作好分项工程及工序技术交底。

3、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

4、会同勘察设计、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等部门复核定点坐标、标高。

3.1.4施工资源准备

人工挖孔桩的设备及人员均以满足施工需要为前提,在此基础上,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做好施工设备、人员及材料的准备,根据进度计划及时组织人员及材料、施工设备进场。

挖孔桩吊机进场前需对出厂合格证及相关图纸、计算书进行复核。

3.1.5施工现场准备

施工现场做到“三通一平”保证人员、设备及材料顺利进场。

3.2桩位中心放样

在开挖前,初放桩位线,平整场地,清除坡面危石浮土后,测出桩基中心十字线,定出桩孔的准确位置;桩位确定后,用石灰在孔口洒出桩基开挖线。

桩位中心放样见图3.2-1。

图3.2-1挖孔桩桩位中心放样施工图

3.3锁口井圈施工

锁口井圈为挖孔桩护壁初始节段,是为了防止桩基孔口坍塌及孔口周边杂物吊入孔内的结构,分孔外和孔内两部分。

桩位及开挖线确定后,开挖锁口部分并进行锁口混凝土浇筑。

锁口井圈采用C30混凝土浇筑,孔外井圈顶厚45cm,高30cm;孔内井圈厚20cm,深70cm。

井圈大小比设计桩径大4cm。

为避免孔桩开挖放炮时,井圈被震裂,浇筑混凝土前井圈四周绑扎防裂钢筋网,主筋ø8间距为15cm,箍筋采用ø8钢筋竖向间距15cm。

钢筋网片主筋与下节钢筋搭接不少于24cm。

锁口井圈结构图见图3.3-1。

图3.3-1锁口井圈结构图

当锁口井圈混凝土达到2.5MPa,测量室将桩位引到井圈上,在相互垂直的四个方向上打入钢钉,用油漆做好标记,测出井圈高程,并按桩径对井圈进行检查校核。

3.4桩孔开挖

玉江大桥人工挖孔桩地质包含卵石土、粉质黏土、强风化炭质泥岩和中风化泥岩,施工中卵石土和粉质黏土采用非爆破开挖,强风化炭质泥岩和中风化泥岩采用爆破开挖。

为了减小同时开挖桩基之间的干扰,桩基挖孔顺序采取梅花桩式间隔开挖,挖孔桩每次开挖深度不超过1m,开挖一级支护一级。

3.4.1非爆破开挖

非爆破开挖即人工配合铁锹、钢钎、风镐等工具直接开挖,渣土采用小型吊机吊至井口,由人工运输至施工场地附近临时弃渣场,部分可利用的渣土可就近利用在路基填方中,多余渣土运至弃土场。

3.4.2爆破开挖

根据玉江大桥特点,桩基入岩后采用自上而下分层开挖爆破方案,多循环小进尺,循环进尺控制在1米以内;采用桶形掏槽,浅眼松动爆破,多段孔内毫秒延时起爆,起爆顺序为掏槽孔、辅助孔、周边孔(周边孔分二次爆破),以降低爆破振动、保护桩壁、控制飞石;采用毫秒延期导爆雷管进孔,簇联爆破网路,孔外电雷管起爆的起爆方式。

1、桩基开挖石方爆破参数设计

1)爆破参数设计原则

桥梁桩基开挖石方爆破采用Φ42小直径炮孔,进行浅眼分层爆破。

钻爆参数应根据所爆破的孔桩直径、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能、岩石的风化程度、岩石的结构组分、内聚力、裂隙性、岩石的变形性以及炸药的性能来确定。

2)单位用药量系数

孔桩入岩爆破的岩石为强、中风化,孔桩直径小,对所爆破岩石的约束力大。

根据对以往类似爆破施工经验,得出单位用药量系数K见表3.4.2-1。

表3.4.2-1单位用药量系数K表

岩石类别

强—中风化

中风化

岩石坚固性系数f

4--6

6--7

单位用药量系数K(g/m³)

1200--1600

1600--2000

3)炮眼间距

炮眼直径d=42mm。

炮眼间距a=(15-20)d,即a=630~840mm。

4)炮眼深度

炮孔的最大深度不大于桩径的0.75倍,即L=(0.5—0.7)D。

其中掏槽眼应比周边眼深100—200mm。

5)炮眼布置原则

根据桩基断面大小、爆破岩石坚硬程度布置炮孔。

炮孔布置是以桩基中心为圆心,布置3~4圈炮孔。

桩基中心布置1个中心孔,掏槽孔3—4个、周边孔7—13个。

掏槽孔采用锥形掏槽,倾角10—15°;周边孔用垂直孔,距孔壁10—20cm均匀布置。

以孔径1.8m的孔桩为例,炮孔布置如图3.4.2-1。

图3.4.2-1桩基开挖爆破炮孔布置示意图

6)装药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