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建造技术水平评估指标体系.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794938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12.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船舶建造技术水平评估指标体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船舶建造技术水平评估指标体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船舶建造技术水平评估指标体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船舶建造技术水平评估指标体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船舶建造技术水平评估指标体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船舶建造技术水平评估指标体系.docx

《船舶建造技术水平评估指标体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船舶建造技术水平评估指标体系.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船舶建造技术水平评估指标体系.docx

船舶建造技术水平评估指标体系

 

船舶建造技术水平

评估指标体系

(试行版)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

二○一○年三月

 

船舶建造技术水平评估指标体系

1前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中国融入世界经济。

我国船舶工业迎来了一个重要的发展战略机遇期。

2004年11月原国防科工委在“国防科工委关于加快建立现代造船模式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加快建立现代造船模式是中国船舶工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选择,也是直接关系我国造船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

”文件要求“到2010年,骨干造船企业基本建立起以中间产品组织生产为基本特征的总装造船模式,造船周期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生产效率与日韩差距明显缩小。

到2015年,我国船舶工业全面建立现代造船模式,造船周期和生产效率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而后,原国防科工委又在“全面建立现代造船模式行动纲要(2006-2010)”文件中要求,“为更好地了解和掌握造船企业推进建立现代造船模式工作的成效和差距,要强化评估与考核。

尽快制订全行业统一的‘船舶建造技术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依托行业协会建模专家组对造船企业建立现代造船模式工作定期进行评估与考核,并根据测评结果及时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和船舶行业协会的领导下,行业协会建模专家组办公室组织力量,广泛听取造船企业和专家意见,经行业协会组织建模专家多次讨论审查,形成了“船舶建造技术水平评估指标体系”。

通过对指标数据的统计,可以发现问题,找出差距,采取相应改进措施,有利于加速企业全面建立现代造船模式,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2船舶建造技术水平评估指标体系框架

《船舶建造技术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由企业基本情况(表1A、表1B)、综合经济(表2)、生产设计(表3)、生产管理(表4)、单船建造技术(表5)和信息集成(表6)六大类组成,其结构框架见图1。

其中虚线框的指标项目仅作统计,以便为分析问题时提供依据。

 

 

3船舶建造技术水平评估指标结构表式与填表说明

船舶建造技术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的填报产品对象为船舶民用产品。

若含有难以分离的军用船舶产品,填报时请说明。

六大类指标的结构表式与填表说明如下。

3.1企业基本情况

3.1.1结构表式

企业基本情况如表1A、1B所示。

表1A企业基本情况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状态/数量

备注

1

建厂时间/造船起始时间

年·月·日

2

企业人员总数

3

造船

从业

人员

情况

①造船从业总人数

②直接生产/辅助生产人员数

③设计人员数

④其他工程技术与管理人员数

⑤非在册人员(外包工)数

4

厂区、厂房面积

平方米

5

造船

资产

固定资产原值

亿元

固定资产净值

亿元

6

年生产能力

万载重吨

7

主导产品

企业基本情况——造船基础设施如表1B所示。

表1B造船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名称

规格

竣工年月

最大设计产品吨位

起重设备

主要用途

长(米)

宽(米)

深(米)

类型

能力(吨)

数量(台)

3.1.2填表说明

3.1.2.1建厂时间/造船起始时间

建厂时间是指造船企业开始建厂的时间(年·月·日)。

造船起始时间是指造船企业开始建造第一艘船舶的时间(年·月·日)。

3.1.2.2企业人员总数

企业人员总数是指造船企业的造船从业总人数和非造船从业人员在内的企业全部人员(包括非在册人员)的总数。

3.1.2.3造船从业总人数

造船从业总人数是指在统计年度内企业从事造船业务的直接生产人员、辅助生产人员,以及企业从事船舶产品设计与生产技术管理人员的总数。

这里包括企业的在册人员和非在册(外包)人员。

人员按年平均人数填报。

具体范围是:

(1)直接生产人员是指直接从事船舶产品建造的作业人员,包括产品的技术调试人员;

(2)辅助生产人员是指为船舶产品建造直接提供支持和服务的人员;

(3)船舶设计人员是指从事船舶产品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包括设计管理人员。

一般指船舶产品设计部门的人员;

(4)其他工程技术与管理人员是指除船舶设计人员以外的从事造船技术与管理的人员和从事船舶产品建造的管理人员,包括技术管理、计划管理、物资配套、现场工艺技术、监造、质检、安全环保等管理人员;

(5)非在册(外包)人员是指企业采用外包形式、利用本企业生产资源、接受企业直接管理、在企业内部从事船舶产品生产管理和生产作业的人员。

表1A中造船从业总人数①=②+③+④+⑤。

对在统计本年度内流进与流出的人员,可按其出勤天数计算,累计出勤达85%算为一人。

3.1.2.4厂区、厂房面积

厂区面积是指从事造船业务的总装厂区平面占有的总面积(平方米)。

厂房面积是指总装厂区供造船业务用的各建筑物的建筑总面积(平方米)。

3.1.2.5造船资产

造船资产是指总装造船企业的造船固定资产原值和造船固定资产净值。

按现有统计要求计算。

对多元经营结构的船企,应将其中造船业务所占用部分分离出来。

对于暂时无法清楚地将造船与非造船所占用的固定资产分离时,可按造船产值占企业工业总产值的比例分摊,并在备注栏中说明。

3.1.2.6年生产能力

年生产能力是指总装造船企业在统计年度内上一年度完工交船的产量(万载重吨)。

3.1.2.7主导产品

主导产品是指造船企业的具有经济效益较好、有一定批量的(品牌)产品。

填报船型、吨位和已交艘数。

3.1.2.8造船基础设施(表1B)

造船基础设施主要是指船台、船坞、码头和船台、船坞的起重设备。

最大设计产品吨位是填报船台和船坞能建造最大船舶的吨位(载重吨)。

浮船坞加填最大举力(吨);码头不填。

主要用途是指船坞(台)、码头为造船专用、修船专用或造修船兼用。

基础设施名称

规格

竣工

年月

最大设计产品吨位

起重设备

主要用途

长(米)

宽(米)

深(米)

类型

能力(吨)

数量(台)

1号

船台

307.5

52

——

1987.3

150000

龙门式

580

1

门座式

100

2

1号

干船坞

192

28

5.5

1989.6

25000

门座式

40

1

造船专用

2号

干船坞

160

25

6

1985.9

8000

门座式

60

1

造修船兼用

中山号浮船坞

234

45

13

1996.5

28000

门座式

20

2

修船专用

1号

码头

380

7

2000.10

——

门座式

25

2

造船专用

2号

码头

54

3

1998.4

——

门座式

25

/

造修船兼用

造船基础设施填报举例如表1C所示。

表1C造船基础设施填报举例

3.2综合经济

3.2.1结构表式

综合经济指标如表2所示。

表2综合经济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年造船产量

年造船载重吨/艘

万吨/艘

年造船修正总吨/艘

万吨/艘

2

造船工业总产值

亿元

3

造船工业增加值

亿元

4

投入产出效率

%

5

人均年造船修正总吨

修正总吨/人·年

6

自主开发新产品能力

%

7

造船

综合

能耗

造船万元产值耗电量

千瓦时/万元

万元增加值消耗吨标准煤

吨标准煤/万元增加值

8

钢材综合利用率

%

9

造船生产效率

工时/修正总吨

3.2.2填表说明

3.2.2.1年造船产量

年造船产量是指在统计年度内造船总装企业全部完工交船的民用船舶产量。

按载重吨、修正总吨及艘数分别填报。

民用船舶的总吨与载重吨间换算系数、修正总吨与总吨间的计算方法和系数均按原国防科工委于2006年发布的最新规定执行。

民用船舶总吨与载重吨的换算系数见表2A。

民用船舶修正总吨与总吨间的换算关系按下式计算:

CGT=A×GTB

其中,系数A主要考虑船舶种类的影响,见表2B;

系数B主要考虑船舶吨位大小的影响,见表2B。

表2A载重吨与总吨转换系数表

船舶类型

船舶吨位

(载重吨)

原油船

成品油船

化学品船

液化气船

(LPG、LNG船)

散货船

集装箱船

滚装船

小汽车运输船

杂货船

冷藏船

驳船

5,000以下

0.64

0.80

0.76

0.66

0.65

0.51

5,000—10,000

0.63

0.80

0.68

0.76

0.68

0.62

10,000—30,000

0.63

0.85

0.65

0.87

0.83

30,000—50,000

0.63

0.90

0.61

1.00

1.00

50,000—80,000

0.59

1.50

0.55

1.10

80,000—150,000

0.53

0.55

150,000—250,000

0.50

0.51

250,000以上

0.50

注:

其它货船、客船、海峡渡船、渔船和其他非货运船的转换系数定为1,即可用满载排水量吨数作为总吨数。

表2B新修正总吨计算系数

船舶种类

A

B

油船(双壳)

48

0.57

化学品船

84

0.55

散货船

29

0.61

兼用船

33

0.62

杂货船

27

0.64

冷藏船

27

0.68

全集装箱船

19

0.68

滚装船

32

0.63

小汽车运输船

15

0.70

LPG船

62

0.57

LNG船

32

0.68

海峡渡船

20

0.71

大型豪华旅游船

49

0.67

渔船

24

0.71

其他非货运船

46

0.62

注:

成品油船列入原油船类中。

3.2.2.2造船工业总产值

造船工业总产值是指统计本年度内完工船舶的总产值,减去本年度内完工船舶中上年度已经计算过的在制半成品产值,加上本年度内的在制半成品产值。

计量单位为亿元(现价)。

3.2.2.3造船工业增加值

造船工业增加值是指企业在统计本年度内以货币表现的造船生产流动的最终成果。

统一按原国防科工委规定的生产法工业增加值方法计算,即:

造船工业增加值(仅指造船业务)=造船工业总产值—造船工业中间投入合计+本期应交增值税。

计量单位为亿元(现价)。

3.2.2.4投入产出效率

投入产出效率可有多种表达方法。

这里是指总装造船企业在本统计年度内的毛利润(扣除本统计年度内应缴各种税费后仅含员工费用的利润)与本统计年度内造船固定资产净值之比。

3.2.2.5人均年造船修正总吨

它是指统计本年度内造船完工的修正总吨与本年度内造船从业人员总数之比。

指标中的人员数按造船从业总人数统计方法统计。

计量单位为修正总吨/人·年。

3.2.2.6自主开发新产品能力

它是反映造船企业设计、建造新产品的自主创新能力。

这里用造船企业自主开发新产品的产值占全年造船产品总产值的比率表示。

可按下式计算:

3.2.2.7造船综合能耗

这是反映企业节能减排的指标。

综合能耗分二项填报。

①造船万元产值耗电量

造船万元产值耗电量是指企业在统计年度内用于造船业务的耗电总量与造船业务工业总产值之比值。

计量单位为千瓦时/万元。

②万元增加值消耗吨标准煤

是指统计年度内造船工业万元增加值与所消耗的吨标准煤的比值。

计量单位为吨标准煤/万元增加值。

吨标准煤的计算按现有国家规定的统计口径。

(注:

对于无法清楚地将造船与非船所占用能耗分离时,可按造船产值占企业工业总产值的比例分摊,并在备注栏中说明。

3.2.2.8钢材综合利用率

它是指一个统计年度内,企业在造船业务内配套完整的分段与自制完成的铁舾件的理论重量之和占船舶产品的钢材实际领用量的比率。

它反映了一个统计年度内企业对钢材(板材、型材)被综合利用的程度。

可按下式计算:

3.2.2.9造船生产效率

造船生产效率可有多种表示方式。

这里用每修正总吨消耗多少工时来表示。

其指统计本年度内完工船舶产品建造总工时与完工船舶产品修正总吨的比值。

计量单位为:

小时/修正总吨(HR/CGT)。

工时是指作业者为完成某项任务而实际投入的工时,称谓实动工时。

它包括有效作业工时、废返作业工时、等(停)工(无效)工时等。

这里船舶建造总工时采用实动工时计算。

对实动工时的统计规定如下:

①在生产一线直接从事船舶产品建造的作业人员(除辅助作业人员外),包括在册员工和非在册员工在内的作业者实际投入的工时。

②辅助作业人员所消耗的工时不计入实动工时统计范围。

其工时统计分析,如同管理人员一样按出勤考核规定管理。

③企业在船舶建造过程中,采用外协、外包或外扩的工程项目所投入的工时不在实动工时统计之内,可视为市场采购的中间产品处理。

3.3生产设计

3.3.1结构表式

生产设计指标如表3所示。

表3生产设计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状态/数量

备注

1

生产设计人员数

2

生产设计周期

3

三维设计建模率

%

4

设计图纸修改率

%

5

设计资源数据库

船型样本数据库船型数

型艘

建模标准模型数据库记录数

设计规范(标准)数据库记录数

工艺工装标准数据库记录数

设备样本数据库记录数

6

生产

设计信息

平台

设计软件系统名及用户数

设计的产品数据库记录数

型艘

3.3.2填表说明

3.3.2.1生产设计人员数

它是指造船总装企业从事造船生产设计的人员总数。

一般指生产设计部门的人员,包括生产设计部门的管理人员。

3.2.2.2生产设计周期

它是指生产设计从开始至结束的时间。

按自然天统计。

3.3.2.3三维设计建模率

三维设计建模是指在生产设计初始阶段,应用三维设计软件将船舶产品的船体结构零部件、舾装件(包括设备、管系附件、电舾件和其他铁舾件等)建立其模型,存入模型数据库的工作。

三维设计建模率可按下式计算:

三维设计建模率也可按专业分别统计,填报时必须说明。

3.3.2.4设计图纸修改率

设计修改图纸是指以经主管领导核准签发的仅由设计错误引起的修改的图纸。

设计图纸修改率按下式计算:

设计图纸修改率也可按专业分别统计,填报时必须说明。

3.3.2.5设计资源数据库

设计资源数据库是指设计所需的包括船型样本、建模标准模型、设计规范(标准)、工艺工装标准、设备样本等数据库的建库和应用情况。

填报时分别填写各数据库名称与数量。

3.3.2.6生产设计信息平台

生产设计信息平台是指在生产设计中应用软件系统的情况,包括设计产品数据库的建库和应用情况。

填报时分别填写软件系统名与用户数,以及库内船型产品数量。

3.4生产管理

3.4.1结构表式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状态/数量

备注

1

生产计划节点实现率

%

2

型船建造周期

生产周期

请用附页按

各船型填报

船台(坞)周期

码头周期

3

发电机系泊试验提交节点

4

主机系泊试验提交节点

5

安全生产、环境保护

/

请另用附页

6

制造资源数据库

企业标准数据库记录数

作业期量标准数据库记录数

7

生产管理信息平台

造船工程计划管理系统名及用户数

生产管理的产品数据库记录数

型艘

物资采购、物流管理系统名及用户数

生产管理数据反馈系统名及用户数

8

组织中间产品区域化生产

/

生产管理指标如表4所示。

表4生产管理指标

3.4.2填表说明

3.4.2.1生产计划节点实现率

生产计划节点设定为:

开工、上船台(船坞)、上层建筑吊装、下水(出坞)、发电机系泊试验提交、主机系泊试验提交、出海试航、完工交船8个节点。

生产计划节点实现率是指在统计年度内在M艘船中实现完成设定计划节点的总数(N)占M艘船设定生产计划节点总数(8M)的比率。

按下式计算:

3.4.2.2型船建造周期

型船建造周期包括生产周期、船台周期和码头周期三项。

⑴生产周期

生产周期是指船舶开工到完工交船的时间。

按自然天统计。

⑵船台(坞)周期

船台(坞)周期是指船舶上船台(或进坞)到下水(或出坞)的时间。

按自然天统计。

⑶码头周期

码头周期是指船舶下水到完工交船的时间。

按自然天统计。

(注:

型船建造周期应按在本统计年度内完工交船的各型船的平均水平和最好水平,以及船型与吨位分别填写。

请用附页列表。

3.4.2.3发电机系泊试验提交节点

发电机系泊试验提交节点是指发电机系泊试验提交验收完成的日期。

但填报时应填自船舶下水(出坞)到该试验提交验收完成的时间。

按自然天统计。

3.4.2.4主机系泊试验提交节点

主机系泊试验提交节点是指主机系泊试验提交验收完成的日期。

但填报时应填自船舶下水(出坞)到该试验提交验收完成的日期。

按自然天统计。

3.4.2.5安全生产、环境保护

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是企业文明生产的重要内容,更是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安全生产这里主要填报在统计年度内,企业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情况,包括次数、伤亡人数、处罚及处理结果等情况。

环境保护这里主要填报在统计年度内,企业发生影响环境保护事故的情况,包括次数、影响程度、处罚及处理结果等情况。

(注:

请另用附页。

3.4.2.6制造资源数据库

制造资源数据库主要指企业标准数据库和作业期量标准数据库的建库和应用情况。

这里的企业标准主要指企业的管理标准,包括管理工作的相关规定、规则和作业指导书等。

填报时填写它们建库和应用数量。

作业期量标准主要指计划编制中用的基础数据,如标准周期、设施设备产出能率、作业场地产出能率等管理的基础数据。

填报时填写它们建库和应用数量。

3.4.2.7生产管理信息平台

生产管理信息平台是指在生产管理中应用软件系统的情况,包括造船工程计划管理系统、物资采购与物流管理系统、已建完工的船型产品和生产管理数据反馈系统。

填报时填写系统的名称与应用数量。

3.4.2.8组织中间产品区域化生产

这是指反映建立合理的总装造船作业流程和与其相适应的生产组织体制,并与生产设计出图和中小日程工程计划相对应,实现按区域、阶段、类型与有序、有节拍地组织生产,形成以中间产品为导向区域定置管理和组织中间产品完整制造的情况。

填报时另用附页作简要的定性描述。

3.5单船建造技术

3.5.1结构表式

单船建造技术指标如表5所示。

表5单船建造技术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数量(平均水平/最好水平)

备注

1

钢材一次利用率

%

2

分段无余量制造率

%

3

分段(总段)上船台(进坞)无余量搭载率

%

4

分段总组率

%

5

主船体成型吊装次数

6

上船台(进坞)前预舾装率

%

7

单元模块数量

8

下水(出坞)前舾装工程完整率

%

9

压载舱涂层面积破损率

%

10

涂敷系数

/

3.5.2填表说明

3.5.2.1钢材一次利用率

钢材一次利用率是指单船船体结构设计套料重量与单船钢材实际领用量的比率。

它反映了钢材(板材与型材)在船舶产品建造中被一次利用的程度。

按下式计算:

钢材一次利用率=

×100%。

(注:

实际领用量是指扣除整张钢板和整根型材退料后的领用量;不包括舱口盖等铁舾件部分。

3.5.2.2分段无余量制造率

分段无余量制造是指分段在零件下料、加工和部件、组件直到形成分段的装配、焊接过程中实施无余量(可有补偿量)的制造。

分段无余量制造率按下式计算:

分段无余量制造率=

×100%。

3.5.2.3分段(总段)上船台(进坞)无余量搭载率

是指无余量搭载的分段数和参与无余量总组的分段数占全船分段划分总数的比率。

按下式计算:

3.5.2.4分段总组率

是指搭载前实施总组的分段数占全船分段划分总数的比率。

它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企业总装化造船的水平。

按下式计算:

3.5.2.5主船体成型吊装次数

主船体成型吊装次数是指在船台或船坞作业阶段分段、总段搭载吊装的次数。

3.5.2.6上船台(进坞)前预舾装率

是指分段或总段在上船台(进坞)前已经安装完成的舾装工程量(以工时计)占全船舾装工程量(以工时计)的比率。

按下式计算:

3.5.2.7单元模块数量

是指预先组装完整的单元或模块在船舶下水(出坞)前安装完成的数量。

3.5.2.8下水(出坞)前舾装工程完整率

是指在船舶下水(出坞)前已经安装完成的舾装工程量(以工时计)占全船舾装工程量(以工时计)的比率。

按下式计算:

(注:

在3.5.2.6与3.5.2.8计算式中舾装工程量以工时计算的工时统一用实动工时。

如用其他工时,在备注栏中说明。

3.5.2.9压载舱涂层面积破损率

涂层破损是在船舶建造过程中因焊接、火工、机械碰撞等原因引起涂层损坏抵达钢材的现象。

船舶压载舱涂层破损分1级涂层破损与2级涂层破损。

压载舱涂层破损总面积百分比(破损率)=

1级涂层破损面积百分比+2级涂层破损面积百分比。

1级与2级涂层破损面积计算方法可按中船集团公司应对IMO《涂层性能标准》工作领导小组发布的指导文件[船工轻(2007)314号]中《船舶压载舱涂层破损面积的评估与计算方法》执行。

IMO《涂层性能标准》规定船舶压载舱涂层面积破损率≤2%。

3.5.2.10涂敷系数

涂敷系数是指单船每平方米涂料的实际耗量与理论耗量的比值。

按下式计算:

涂敷系数=

(注:

3.5.2.1~3.5.2.10均应填写统计年度内的各型船的平均水平和某型船的最好水平,并在备注栏中说明船型和吨位。

3.6信息集成

3.6.1结构表式

信息集成指标如表6所示。

表6信息集成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状态/数量

备注

1

企业统一网络平台或局域网

2

企业统一数据库平台

/

3

造船集成系统及用户数

3.6.2填表说明

3.6.2.1企业统一网络平台或局域网

填报企业是否有企业统一网络平台或局域网。

若有,请填系统名或局域网个数。

3.6.2.2企业统一数据库平台

填报企业是否有企业统一数据库平台。

若有,请填数据库系统名。

3.6.2.3造船信息集成系统及用户数

主要表述集成系统的系统名称、开发单位、引入时间,对造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