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海煤矿试运转方案3.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794588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79 大小:75.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苍海煤矿试运转方案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苍海煤矿试运转方案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苍海煤矿试运转方案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苍海煤矿试运转方案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苍海煤矿试运转方案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苍海煤矿试运转方案3.docx

《苍海煤矿试运转方案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苍海煤矿试运转方案3.docx(7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苍海煤矿试运转方案3.docx

苍海煤矿试运转方案3

苍海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苍海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系统及安全设施

 

 

苍海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二○一一年七月十日

第一部份生产系统及安全设施自检报告

一、矿井建设基本情况

(一)矿区地理位置、矿区范围及矿界面积

矿井位于贵州省织金县南西方向,矿区隶属于贵州省织金县阿弓镇所辖。

地理座标为:

东经105°28′25″~105°29′15″,北纬26°29′44″~26°30′28″。

矿界范围由4个拐点坐标圈定(见表1—1),矿区面积为1.3578km²,准采标高由+1850m—+1360m。

表1—1井田范围拐点坐标表

坐标

点号

X

Y

1

2933570.00

35547500.00

2

2933370.00

35548600.00

3

2931900.00

35547800.00

4

2932000.00

35547220.00

矿区面积:

1.3758km²;准采标高:

+1850m~+1360m

(二)煤矿资源赋存及储量

1、煤层

苍海矿区内可采煤层为M6、M16、M27和M30煤层,现将各煤层的主要特征叙述如下:

M6煤层:

产于龙潭组第三段(P3l3)底部。

一般厚1.72-5.15m,平均厚4.35m。

下距M16煤层约127m,煤层结构较简单,无夹矸,伪顶为泥岩,直接顶板为细砂岩。

煤层底板为泥岩,该煤层在区域内属不稳定可采煤层。

M16煤层:

产于龙潭组第二段(P3l1)底部。

全区煤层厚度1.50~2.30m,一般为2.40m,煤层结构较简单,块度好,厚度较稳定。

下距M27煤层约25m。

在矿区内基本无夹矸。

老顶为厚8m左右的粉砂岩或细砂岩。

该煤层在区域内属较稳定可采煤层。

M27号煤层,位于龙潭组(P3l1)段中部,下距30号煤层27m。

厚1.2-1.8m,平均厚1.10m。

顶板为泥质粉砂岩,底板为砂岩。

该煤层在区域内属较稳定可采煤层。

M30煤层:

位于龙潭组第一段(P3l1)中下部,厚1.40-2.10m,平均厚1.20m,下距茅口46.8m。

局部含夹矸,顶板为泥质粉砂岩,底板为砂岩。

该煤层在区域内属不稳定可采煤层。

煤层特征见表1-2。

表1-2煤层特征表

煤层

编号

平均厚度(m)

煤层平

均间距

(m)

煤层结构

顶底板岩性

稳定性

倾角(°)

容重(t/m3)

M6

4.35

无夹矸

细粉砂岩

泥岩

不稳定

12

1.45

127

M16

2.4

无夹矸

粉砂岩

粉砂岩

较稳定

12

1.45

25

M27

1.1

局部夹矸

泥质粉砂岩

粉砂岩

较稳定

12

1.45

27

M30

1.2

局部夹矸

粉砂岩

砂岩

不稳定

12

1.45

2、煤质

M6煤层原煤发热量(Qgr,d)为30.172MJ/kg,属低灰、低硫、特高热值无烟煤;

M16煤层原煤发热量(Qgr,d)为35.8MJ/kg,属特低灰、低中硫特高热值无烟煤;

M27煤层原煤发热量(Qgr,d)为31.327MJ/kg,属属低灰、中高硫、特高热值无烟煤。

M30煤层原煤发热量(Qgr,d)为31.173MJ/kg,属低中灰、中高硫、特高热值无烟煤。

3、源储量

根据贵州省地质勘查开发局一○五地质大队2008年6月提交的《贵州省织金县苍海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地质报告》和黔煤生产字[2008]1115号“关于毕节地区煤炭局《关于请求审批织金县苍海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地质报告的报告》的批复”及贵州省织金县苍海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地质评审意见书,矿井保有煤炭资源量(+1850-1360m)为:

1355万吨。

其中:

经济储量(331)39万吨,经济储量(332)1199万吨,经济资源量(333)117万吨。

经过计算矿井工业储量为1331.6万吨,设计可采储量为835.5万吨

(三)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30万吨/年,服务年限为19.9年。

(四)矿井设计工期,开工时间,实际完成工期

我矿设计矿井建设工期为18个月,开工时间为2009年3月,实际完成时间:

2011年7月。

(五)设计及实际完成的矿、土、安工程量、投资金额

项目

设计

实际完成情况

井巷工程

5282m

9000m

土建工程

3000m²

3580m²

安装工程量

1035台(件)

1285台(件)

概算总投资

6254.05万元

7860万元

二、联合试运转的基本保障

(一)生产及安全管理机构及人员配置

我矿安全管理机构配置如下:

煤矿根据生产需要及有关要求,设置了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矿领导中设置了安全矿长,成立了安检科,另外设置了生产技术科、机运科、财务人事科、供销科、办公室、调度室,共七科室共80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0人(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6人,初级职称2人)。

具体管理机构及管理人员情况如下。

矿长:

王志萍

安全副矿长:

龙跃飞

生产副矿长:

杨传爱

机电副矿长:

刘向

总工程师:

曾高平

安检科:

科长1人,员工14人;

生产技术科:

科长1人,员工7人;

机运科:

科长1人,员工18人;

调度室:

主任1人,员工3人;

通风科:

科长1人,员工30人;

(二)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制定及落实情况

我矿已按相关规定制定了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办公会议制度、安全投入保障制度、安全教育与培训制度、隐患排查整改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技术审批制度、矿用设备、器材使用管理制度、矿井主要灾害预防管理制度、矿井事故应急救援制度、安全奖惩制度、入井检身与出、入井人员清点登记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管理制度、班前会议制度、交接班制度、管理人员带班入井制度、安全员现场跟班制度、放炮管理制度等。

我矿各类规章制度已建立健全,并已逐一落实到位。

(三)矿井组织机构

2.1、矿长:

王志萍,负责全矿的安全生产工作,是安全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者;

2.2、总工程师:

曾高平,下设生产技术科(监管地测)、培训科,人员7人;负责矿井规划设计,各类计划、预案、作业规程的编制,地测防治水等其它技术业务工作及职工培训的组织工作;

2.3、生产矿长:

杨传爱,下设1个采煤队、2个掘进队、1个综合队(负责维修等各类杂工);负责采掘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与协调工作,业务范围内的安全隐患治理落实工作;

2.4、安全矿长:

龙跃飞,下设安检科(含防突队);负责一通三防具体工作及安全管理制度、办法的制定和现场管理的监督执行工作;

2.5、机电矿长:

刘向,下设机运科。

负责机电设备安装、维护及日常检修等机电安全管理工作,业务范围内的安全隐患治理落实工作;

2.6、办公室:

吴旺奇,下设供应科、食堂、浴池、仓库等部门。

负责安全生产的物资供应及其它后勤保障工作。

(四)各类特殊作业人员配置情况

我矿严格按照有关规定配置特种作业人员,实现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各类特种作业人员持证情况为:

(见下表)

项目

职务及工种

人数

备注

五职矿长

矿长

1

安全矿长

1

生产矿长

1

机电矿长

1

技术矿长

1

工程技术人员

采掘

1

机电

1

通防

1

安检

1

特殊人员

瓦斯检查工

14

安全检查员

14

绞车司机

9

井下电钳工

9

爆破工

14

防突操作工

9

瓦斯抽放工

4

安全监测监控员

4

从业人员

其他作业人员

102

三、生产系统及安全设施建设完成情况及自检报告

(一)开拓系统

设计开拓系统:

利用原工业场地,采用平硐-斜井混合开拓方式。

在井田东部中间、小道河西边,M16煤露头上方的平缓坡地上,利用原来的工业广场和主斜井、风井,新掘副平硐+暗副井,采用平硐+斜井开拓全井田。

设计矿井分煤组开拓,其中:

M16、M27、M30煤(下煤组)采用一个水平上、下山开拓,M6煤采用一个水平开拓。

设计主井、副井和风井兼作一水平(标高+1590m)一采区的运输、轨道和回风上山,在M16煤底板布置一水平的下山采区(二采区),二采区的运输、轨道、回风下山穿过M27和M30煤,落底在M30煤底板。

以一个水平,上、下山二个采区,采用正、反向石门揭穿煤层联合开采M16、M27、M30三层煤;设计M6煤利用原来的副平硐(作后期主井)、风井和新掘的副井平硐延长至M6底板,以+1742m作水平标高,在M6煤底板布置下山采区采用正向石门揭穿煤层单独开采M6煤层。

全矿井共有三个采区。

由于M6煤与M16煤煤层间距为127m,开采M16煤对今后开采M6影响不大,而且M16煤经煤炭科学总院重庆研究院鉴定,在+1591m标高以上不具有突出危险性,加上矿井目前在M16煤层布置了大量巷道,因此,设计将M16煤层作下煤组(M27、M30)的解放层开采,煤层开采顺序为先采M16、M27和M30煤,最后采M6煤层,水平内开采顺序由上至下、先近后远。

首采区为一采区。

利用主井井口标高为+1742.76m,方位角为131°,倾角为13°,长800m;新建副井口标高为+1743m,方位角为136°,倾角为3‰,长190m;利用风井井口标高为+1758.22m,方位角为131°,倾角为3‰,长130m。

主井、暗副井和暗风井落底在+1590m标高。

在副井井底,布置135m长的井底下部车场(含主井与副井联络巷);副井与主井之间,布置中央变电所和水泵房联合硐室,用联络平巷与风井联通,形成矿井通风系统;主井与风井之间用联络平巷联通作井下消防材料库;在+1585m标高布置总长为30m的主副水仓(其中主水仓15m,副水仓15m)。

主井安装皮带运输煤炭,并兼作矿井和11采区进风巷和安全出口;副井安装轨道,用于运输矸石、设备、材料和敷设管线等,并兼作矿井和11采区进风巷和安全出口;风井作矿井(兼11采区)专用回风道。

矿井工业场地利用原场地,设在主、副井口附近。

一采区煤炭通过工作面皮带,主井皮带运至至地面工业场地,然后装车外运。

后期二采区煤炭通过二采区下山皮带、平巷皮带、主井皮带提升至地面工业场地,然后装车外运。

M6煤煤炭通过采区上山皮带,利用后期主平硐皮带至地面工业场地,然后装车外运。

矿井分煤组开拓,其中:

M16、M27、M30煤采用一个水平分上、下山开拓,M6煤采用一个水平开拓。

通风方式:

并列式。

风井服务全矿井。

通风方法抽出式。

建设情况:

按照设计要求完成了主平硐、副平硐、回风井及三条下山的施工,布置了首采工作面和接替工作面。

自检结论:

矿井主斜井、副斜井、风井断面和设计断面一致,副平硐暗斜井按设计要求铺设了30kg/m钢轨,开拓系统完全符合设计要求。

(二)开采系统

设计矿井开采系统:

我矿设计规模为30万t/a,设计以一个水平三个采区开采。

布置11606首采工作面和11609运输巷、二轨道石门及顶板绕道掘进工作面(11609回风巷属利用巷道已掘进完毕)。

采煤方法:

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放炮落煤。

矿井一采区通风方式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

矿井以一个炮采工作面达到30万吨/年设计能力,首采工作面采用单体液压支柱配金属铰接顶梁控制顶板,排距1.0m,柱距0.8m,“三、四”排控顶,最大控顶距4.2m,最小控顶距3.2m,全部垮落法处理采空区。

掘进工作面采用炮掘工艺,人工装车,矿用工字钢支架支护。

建设情况:

按照设计要求布置了首采工作面11606和接替掘进工作面11609运输、二轨道石门及顶板绕道掘进巷。

采用钻眼爆破法落煤,采面运输采用SGB-420/30型刮板运输机运输;采面运巷采用可伸缩式DTL/20/2×30型皮带运输机运输。

自检结论:

开采系统各巷道断面均能满足通风、运输、行人、设备安装需要。

11606采面及运输巷安装了运输设备,11609掘进巷道安装和完善了相关的支护和运输设备,与开采方案和安全专篇相符。

(三)通风系统

设计矿井通风系统:

矿井采用中央并列抽出式通风。

矿井主要通风机选择FBCDZ-6-№16A型防爆对旋式轴流通风机,电机功率2×75KW,风量28.3-62.8m³/s;静压:

98-1970Pa,共两台,一台使用,一台备用。

建设情况:

苍海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主扇选用FBCDZ-6-№16A型轴流式抽风机,电机功率75KW×2,风量1280~3300立方米/分,风压:

98~1970Pa。

2007年元月主扇风机通过调试运行已投入正常使用。

自检结论:

通过运行后,整个通风系统达到设计要求。

通风系统风量及稳定性满足生产及安全需要,符合设计及安全专篇要求。

(四)瓦斯抽放

抽放设备、管径及材质设计选型

高负压抽放设备:

型号2BEA303-0型瓦斯抽放泵,2台,参数:

最大抽气量42m³/min,

极限压力40KPa,泵的转速为490r/min,电机功率为75kw。

管径及材质:

主管管径为D210×5,支管管径为D159×4.5。

材质为PVC管。

低负压抽放设备:

型号2BEA303-0型瓦斯抽放泵,2台,参数:

最大抽气量42m³/min,极限压力35KPa,泵的转速为590r/min,电机功率为75kw。

管径及材质:

主管管径为D210×5,支管管径为D159。

材质为PVC管。

实际安装情况:

在瓦斯抽放泵房内安装了高负压抽放设备2台,型号为2BEA303-0,其参数为最大抽气量42m³/min,极限压力40KPa,泵的转速为490r/min,电机功率为75kw,抽放主管管径为D210,干管管径为D159;低负压抽放设备2台,型号为2BEA303-0,其参数为最大抽气量42m³/min,极限压力35KPa,泵的转速为590r/min,电机功率为75kw,抽放主管管径为D210,干管管径为D159;并完善了其附属设施。

由于回采工作面倾斜长度为85米,选择在风巷布置钻场顺层抽放。

掘进工作面在巷道两侧布置钻场进行瓦斯抽放。

自检结论:

瓦斯抽放系统能达到设计要求,现可正常使用,

(五)监测监控系统

瓦斯监测监控系统设计:

瓦斯监控系统型号为KJ95NA,在地面设监控主机(KJ95NA)2台(其中1台备用),打印机一台,调度终端一台;设计有瓦斯传感器、负压传感器、设备开停传感器、风速传感器、水位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等对矿井瓦斯、负压、设备开停、风速、水仓水位、流量等进行监测监控。

实际安装情况:

我矿安装了KJ95N型瓦斯监测监控系统,并按要求安装了瓦斯、风速、负压、开停、风门开关传感器。

现系统使用正常。

井下所有掘进作业点已全部实现风电、瓦斯电闭锁。

自检结论:

瓦斯监测监控系统自安装以来,在地面监控室即可实现各点瓦斯监控和瓦斯报表打印,有效加强了瓦斯监管,通过瓦斯报警装置及断电,提高了职工的警惕性和安全意识,可有效预防瓦斯事故。

瓦斯监测监控系统符合设计和专篇要求。

(六)排水系统

设计矿井排水系统:

我矿为斜井开拓,在+1590m标高布置主、副水仓,并建水泵房集中排水系统,井下涌水经副斜井管道直接排至地面。

1、水仓:

设计布置两个水仓,一个主水仓,长度15m,净断面5.4m²;一个副水仓,长度15m,净断面5.4m²,水仓容量162.4m3,流水斜井和吸水井共计10m。

2、水泵:

设计选用80D30×8型水泵三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一台检修,其流量为Q=43m3/h,扬程为H=240m,配套电动机功率:

N=55kw。

3、排水管径及材质:

管径φ=112mm,材质:

钢管,两趟。

4、泵房:

主要泵房和通道均布置在岩层中,管子道为安全出口,高出水泵房7m。

实际建设、安装情况:

(1)水仓:

按照设计布置了两个水仓:

主水仓,长度75m,容量555m3;副水仓,长度45m,容量333m3,流水斜井和吸水井共计10m,采用砌碹或锚喷支护,掘进断面积6.2m3,净断面积4.2m2。

(2)水泵:

安装了80D30×8型水泵三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一台检修,其流量为Q=20m3/h,扬程为H=210m,配套电动机功率:

N=5530kw,电机转速2980r/min。

(3)排水管径及材质:

安装了管径为φ=159×4.5mm的钢管两趟,另加装了一趟管径为φ=159×4.5mm的无鏠钢管一趟。

(4)泵房:

泵房施工的断面为半园拱巷道,泵房内有两个吸水井,水泵房有两个出口,一个出口用斜巷(管子道)通到轨道下山,高出泵房底板7.0m,另一个出口通到井底车场,出口设置了的防火铁门。

泵房与水仓的连接通道,设置了闸门。

自检结论:

矿井设计正常涌水量20m3/h,最大涌水量60m3/h;现矿井涌水量为5.5m3/h,矿井联合排水能力为65m3/h,大于最大涌水量时的能力。

矿井排水系统符合设计和安全专篇要求。

通过试运行,水泵排水能力符合要求。

(七)提升运输系统

设计矿井运输系统:

1、主井:

主井设计选用SSJ-800/15/160钢绳芯带式输送机、采用变频驱动控制技术,运输能力200t/h,运距800m,带速2.5m/s,胶带宽度800mm,电机功率160kw,电压380v。

主井实际选用DTL-80/20/2χ132型钢绳芯带式输送机、采用变频驱动控制技术,运输能力200t/h,运距800m,带速2.5m/s,胶带宽度800mm,电机功率160kw,电压380v。

2、副井:

副井选择JTPB1.6×1.2型提升绞车。

其主要技术参数:

滚筒直径:

D=1.6m;滚筒宽度:

B=1.2m;最大静张力:

4500kg;允许钢丝绳最大直径:

Φ20.5mm;提升速度:

2.5m/s;电机转速730r/min;电机功率:

132kW;电压380V。

轨道型号:

30kg/m钢轨。

3、11609掘进风巷、运输巷选择JD-11.4调度绞车各1台运输矸石、材料。

首采面运输路线为:

煤炭运输路线:

采煤工作面(刮板输送机)→11606运输巷(转载机)→11606运输巷(皮带运输机)→主斜井(皮带运输机)→地面。

材料运输路线:

地面→副平硐(蓄电池机车)→副斜井(绞车)→轨道石门(矿车)→11606回风巷(矿车)→工作面各用料地点。

材料运输路线与矸石运输路线相反。

建设情况:

按照设计安装了主平硐胶带运输机、一采区运输下山、采面运输巷和采面刮板机,型号符合设计;在副平硐用防爆蓄电池电机车运料,一采区轨道下山用JTPB1.6×1.2型提升绞车运送物料。

整个提升运输系统于2011年6月25日安装结束,全部提升运输系统运行正常。

自检结论:

我矿煤矿布置有区段煤仓,容量为255T。

工作面刮板机运输能力为80T/h,采面运输巷皮带运输机运输能力150T/h,主平硐及一采区运输下山皮带机运输能力为200T/h,满足30万T/h设计能力。

副斜井绞车满足3.0万T/h的排矸量及运料。

提升、运输系统符合设计和安全专篇要求。

(八)供电系统

供电系统设计:

1、煤矿双回路:

矿井双回路电源一回路来自阿弓镇10kv变电站,至矿井距离约6.5km,线路型号LGJ-70;二回路来自三塘10kv变电站,线路型号LGJ-70,供电距离约7.0km。

新建第三回路来自阿弓镇变电站,

在地面设置10KV变电所向井下供电;井下设置中央变电所,采用660v向井下负荷供电。

地面10KV高压配电室内设KYN28A-12型真空固定高压配电柜共10台,KYN28A-12型电容器柜6台;高压开关柜采用220V直流操作电源,选用镉镍蓄电池直流屏ZKA86型1套,作为控制、保护、信号及事故照明用电。

2、变压器选型:

供地面的变压器为选取S11-1000/10/0.4型变压器两台;井下中央变电所设置4台移动变压器,KBSG-200/10/0.69型变压器二台供局扇专用,KBSG-630/10/0.69型变压器二台供除局扇外所有负荷。

实际安装情况:

1、煤矿双回路:

矿井双回路电源一回路来自阿弓镇10kv变电站,至矿井距离约6.5km,线路型号LGJ-70;二回路来自三塘10kv变电站,线路型号LGJ-70,供电距离约7.0km。

新建第三回路来自阿弓镇变电站,

在地面设置10KV变电所向井下供电;井下设置中央变电所,采用660v向井下负荷供电。

地面10KV高压配电室内设KYN28A-12型真空固定高压配电柜共10台,KYN28A-12型电容器柜6台;高压开关柜采用220V直流操作电源,选用镉镍蓄电池直流屏ZKA86型1套,作为控制、保护、信号及事故照明用电。

2、变压器选型:

供地面的变压器为选取S11-1000/10/0.4型变压器两台;井下中央变电所设置4台移动变压器,KBSG-200/10/0.69型变压器二台供局扇专用,KBSG-630/10/0.69型变压器二台供除局扇外所有负荷。

现供电系统已正常投入使用。

自检结论:

矿井设计投产时总负荷为1259KW(视在功率),现矿井实际负荷1996KW,井下实际负荷为974KW,常用负荷650KW,供电电压660V。

矿井变压器总容量为2260KVA,富余1276KW。

矿井入井电缆型号MYJV223*35。

主扇风机房、瓦斯抽放泵房、主排水泵房等一类负荷均已安装了双回线路供电,矿井供电满足安全生产需要,符合设计及专篇要求。

(九)压风系统

压风系统设计:

设计选用SSR-90型螺杆式空压机2台,其中一台运行,一台备用,配套电机功率90KW、380V,排气量:

15.3m3/min,排气压力0.85MPa。

压风主管选用φ108×4的焊接钢管,PN=0.85MPa。

实际安装情况:

我矿在地面设置了压风机房,安装了一台LG-20/8G螺杆式空压机、一台SA=21/8空压机,其中一台工作一台备用。

沿副井敷设管径为Φ108×4mm的无缝钢管作为主管路,去工作面的支管均采用

54×4无缝钢管。

最长供气距离约为1500m,井口及主干管与支管第一交岔口设了油气分离器。

自检结论:

现井下各采掘工作面迎头、用风地点风量、风压均能满足使用要求,矿井压风系统符合安全生产要求。

(十)供水防尘系统

给水设计:

工业用水:

矿井开采排出的井下水经过处理后可作为工业用水。

生活用水:

该矿生活用水和地面生产用水可取自附近小道河河水,其水质完全可以满足矿井生产、生活用水要求。

生活用水取自附近小道河河水(取水点标高+1726m),由D25-30×3型水泵(Q=25m3/h,H=90m,N=15kw)经DN108焊接钢管排至+1800m标高200m3生活水池,再由管路把水送到生活用水地点。

井下水经处理后由D25-30×3型水泵(Q=25m3/h,H=90m,N=15kw)经DN108焊接钢管排至工业广场+1800m标高构建300m3的生产消防水池。

再由DN108焊接钢管一条自流输水至井上、井下用水地点。

实际建设情况:

在工业场地附近+1875.0m标高的山上修建300m3地面生产、生活、消防水池一座。

在取水点建供水泵房,安装二台D25-30×3型水泵(Q=25m3/h,H=90m,N=15kw),一台工作,一台备用。

由水源处敷设Φ89×4.5钢管一趟至地面生活、消防水池,再由300m3地面生产、生活、消防水池敷设DN108钢管二趟分别至工业场地和生活区,以静压供水方式向工业场地及生活区供水。

工业场地最高供水点标高+1830m、与水池高差45m,满足静压供水要求。

井下水处理后复用到井下生产用水。

矿井通过建成的给水、防尘系统,将管路铺至地面、井下各防尘、消防点。

并在地面、井下安装了灭火器材。

此系统现已投入正常使用。

自检结论:

矿井地面储煤场、坑木房水量、水压均能满足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