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教育读书心得3篇.docx
《什么是教育读书心得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什么是教育读书心得3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什么是教育读书心得3篇
什么是教育读书心得3篇
《什么是教育》,是安徽人民出版社20xx年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杰克森。
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什么是教育读书心得,希望大家喜欢!
什么是教育读书心得范文1
读了《中国教师报》第398期教师节特别刊《教育是什么》一文我心胸澎湃,深有感触。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师,是教育发展的根基。
《教育是什么》这篇*从教师、学校、课堂、区域四个部分论述教育的内涵。
作为一个从教已十三年的普通农村教师,我将从教师角色的塑造和理想课堂的构建两个方面畅述自己的感想和看法。
一、教师角色的塑造。
教师是什么?
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这似乎拔高了教师的形象,把教师神圣化了。
教师是什么?
蜡烛?
春蚕?
在这种悲情的意象里,教师被刻画成默默耕耘的牺牲者,不求回报的奉献者。
教师是什么?
是我们通常大众所讲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书匠”。
这似乎又把教师庸俗化。
那么教师到底是什么?
我认为教师是受社会委托从事教育活动,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材的专业人员,教师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决定了教师首先要有崇高的师德。
“德高为师”,在教育活动中,学生往往是“度德而师之”,教师只有具备了良好的道德修养,才能有效地感染和教育好学生。
其次,教师必须要有广博的学识。
“给学生一瓢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
教师不仅要精通所授学科的专业知识,还应当更广泛地学习和掌握相关学科的其他知识。
再次,教师必须要有精湛的教学基本功,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完成教学任务。
最后,教师还必须要有健康的心理品质和民主意识。
因为良好的心理品质和民主意识有利于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使教师理解和尊重学生,使教师宽容和爱护学生,使教师赏识和赞美学生,使师生真诚互信。
教师是什么?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教师不应只有悲情的“苦教”而能从教育教学中发现快乐,感受幸福;不应是深陷职业倦怠,而是常常被学生感动,被自己激励。
我们教师也应与时俱进,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也在发展成就自己。
那教师最能成就和发展自己的地方是哪呢?
是课堂。
二、理想高效课堂的构建。
课堂是教师工作的主要场所,课堂是师生生命的际遇空间,是师生思想和情感聚会的场所。
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让课堂高效起来。
那么如何构建理想高效的课堂呢?
首先,我认为构建理想高效的课堂,教师应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体验探究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在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提升整个民族的科技创新能力。
其次,我认为构建理想高效的课堂,教师应通过创设课堂趣味,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张扬学生的个性。
再次,我认为构建理想高效的课堂,教师应逐步建立“民主、平等、互动、合作”为特征的新型和谐师生关系,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最后,我认为构建理想高效的课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无论是导入、过渡还是提问、结尾都要注意艺术性。
其目的在于更好地激励和引导学生。
总之,理想高效的课堂应该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安全、愉悦的课堂气氛,应该由以知识中心、学科中心转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真正对知识、能力、态度进行有机的整合,因材施教,充分体现课堂的生活性、生命性和发展性。
理想高效课堂的构建需要教师付出自己的汗水,而学生健康成长更是需要教师付出心血。
教育是什么?
教育在于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探索和全身心的践行。
什么是教育读书心得范文2
《什么是教育》这本书,令我感触最深的是第七章“教育是一项道德事业”中的“爱在教学和学习中的首要地位”这部分内容。
“我们是随随便便地使用“爱”这个字、没有什么严肃的意图吗?
我不敢肯定。
我觉得我们的意思是我们感到与那些自己承认喜爱的东西很亲近。
在某种意义上,我们认同它们。
我们拥有它们,它们变成“我们的”,我们赞成的东西。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些形式的情感减少了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分离,它们将两者紧密联系起来,这正是教育的主要目标。
…….
在理想的条件下,以这样或者那样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爱的情感啊触动了我们教育经验的所有组件。
它附着在了人、正在研究的材料和整体的经验本身。
另外,对于学生和老师,它都发挥了一样的作用,或者可以发挥一样的作用。
没有多种形式的情感表达,教育会失去其很多的吸引力,它的终极意义会被剥夺。
……
教师显然不仅仅可以喜爱个别学生,在工作的其他方面,他们也会有类似的感受,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情感。
在最基本的分类下,单个教师喜爱的主要有她所教的人、所教的内容和所教的方式。
当然,在理想的情况下,他对三个方面都有同样的热情,但是,这一令人愉悦的安排不会总是出现,他可能爱其中的一个方面更甚于其他两个方面,这些差异会影响他选择成为的教师类型。
……当然,我们想要的是对教学各个方面热爱程度都相当高的教师。
这一点恐怕并不是能够实现,但是,它是一项工作标准。
……在教育中,爱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教师和学生均是如此。
正是爱的胶水将事物粘在一起,让他们凝聚在一处。
这就是说,如果教学无法在教师所钟爱的某些方面给他们带来深深的满足,那么,教学根本无法进行。
规则很简单:
如果你不爱教学的任何一面,那么,就早日脱身。
……什么是教育的底线?
这正是我们所得出的一个结论,即教育基本上是一项道德事业,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它的目标是改善。
它试图让接触它的每个人,老师以及学生,比现在更好。
放眼全球,它尽力让世界变成一个更好的地方。
它的任务是无尽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每一代新人都需要接受教育,但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每一代新人都可以自由的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和扩张”…….”
在这部分,菲利普.W.杰克森提出,教育的理想状态,是教师不仅仅要喜爱她所教的人,即学生;还要喜爱她所教的内容,还要喜爱她所教的方式。
也就是,我们想要对教学各个方面热爱程度都相当高的教师。
虽然不总是能实现,但是,可以作为一项工作标准,来衡量教师的工作状态。
一、要爱学生。
记得有一次听专家讲座,那个专家反复强调,“教育其实很简单:
一腔真爱,一份宽容,如此而已。
”我以为,真爱是土壤,宽容是营养,学生就像自然界中生长的万物,有了适宜的土壤和充足的营养,没有不成才的理由。
每一个学生,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潜质,因材施教,也要因材评价,即有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
最基本的爱,应该是把孩子们当作活生生的人来看待,让校园里充满民主、平等、自由,让学生在校园里自由呼吸,从而到达心灵之花自由开放的生命田园。
真爱学生,我以为至少要做到几点:
1、把每个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孩子,而不仅仅是培养对象,服务对象。
学会欣赏学生,尽力找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不以成绩、性格、听话等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从而给于恩宠或歧视的待遇。
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给予他们亲人之爱,宽容、理解。
反思自己曾经的行为,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说错一句话、迟到、打闹、看小说等大动干戈,甚至体罚学生。
现在想来,对于学生的这些惩罚,不仅显得自己小气,也显得在教育上的无能。
任何问题都不能通过训斥、体罚等暴力方式得到根本的解决,而这样做的根本原因,是没有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来爱。
2、对学生的爱,要深沉、丰富、持久。
爱得深沉,是指为学生的发展看得远,不能鼠目寸光、急功近利。
爱得丰富,指尝试各种教学方法,指导学生爱读书、读懂书,而又不仅限于读书。
爱得持久,指持之以恒的关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学生的努力、进步、创新,还有失误、落后、挫折等,都予以关注。
3、用学生需要的方式去爱。
“恨铁不成钢”的愤怒,是格式化的爱;“严厉严肃严格”的管教,是近乎抽象的爱;“母鸡呵护小鸡”式的爱,是操心过度。
这些都不是学生内心里真正需要的爱。
先了解学生,再理解学生,有足够的耐心和合适的方式,指导他们慢慢成长。
写到这里,感触更真更深,又想到小峰同学。
他是我的一个学生。
当时他是办公室的常客,常常被老师狠狠地呵斥。
这时候的他,像一只可怜的小鸡,缩着肩,满脸的眼泪和鼻涕。
想来,我好像也没有为他刻意做过什么。
只是在布置作业的时候,给他的作业少一些简单一点;其他老师罚他补作业的时候,找个板凳让他坐下而不是趴着写;在他上课不带课本的时候,拿自己的课本给他看;在他与同学打架脸上受伤的时候,给他贴上一片创可贴。
除了这些,我真的想不到为他做了什么,但是,这些,他一直都记得。
初四毕业,他去了技校,临走时要了我的QQ号码,但一直很少联系,我的好友里也没有他。
前年他毕业参加工作,第一次QQ聊天告诉我这个消息,我才依稀想起这个孩子。
以后就偶尔打个电话,节日里发个短信,一直惦记着我这位并不重视他的老师。
所以,我想,每个孩子都是向善的,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关注。
也许他永远达不到我们眼里的“优秀”,但只要给他尊重和信任,他也会和别的孩子一样快乐的成长,而不是畏首畏尾,卑微的长大。
当我们教师俯下身,世界会在泪光中微笑!
或许我们无力承担起改变每一个孩子命运的重担,但至少可以尽可能把对孩子的伤害降到最低;或许我们无法改变其他同事对学生的时间压榨和冷酷粗暴,但至少可以向学生传递自己对他们的关爱与温暖。
一个信任的眼神,一句理解的话,需要的,不是什么人力物力财力,需要的,是我们的心力。
当一个孩子感受到来自成人世界充分尊重的时候,也就是他的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开始的时候,也就是一个人的心智自觉开启的时候。
一个孩子对一门课程的喜爱,有时并不是基于课程本身的什么价值,而很可能是些常常被我们忽略的十分微小的细节,当孩子从细微之处感受到了老师真诚的爱,当孩子同样爱上了自己的老师,也就是孩子热爱这门学科,热爱学习的开始。
我们大多数教师,这些都能够想得到,甚至思考得更为深远。
但真正的操作起来,总会有这样那样的误区和极端。
融洽的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成年人的善良、民主、宽容、仁爱,这一切,就是美好人性生长的最适宜的土壤,失去了它们,任何教育都将是徒劳的。
在我们教师能有权掌控的范围内,要做到尽力而为,问心无愧——为了心中的良好教育。
良好的教育到底是什么呢?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索和答案,也许我们很难给予它一个周全的描述,但我们可以肯定地说:
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感受过人性光辉的沐浴,从来没有走进过一个丰富而美好的精神世界;如果从来没有读到过一本令他(她)激动不已、百读不厌的读物,从来没有苦苦地思索过某一个问题;如果从来没有一个令他(她)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活动领域,从来没有过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和体验;如果从来没有对自然界的多样与和谐产生过深深的敬畏,从来没有对人类创造的灿烂文化发出过由衷的赞叹……那么,他(她)就没有受到过真正的、良好的教育。
对于所有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人们,大概都不难达成这样的共识:
不论是家人之间的纯美的至爱亲情,还是亲朋故交这间诚挚的友谊,也不论是师生之间的倾情给予,还是陌生人之间默默无言的相互关爱,都能给我们的心灵以温暖的慰藉,给平淡的日子以清新明丽的感动。
在教育中,如果我们能用心去营造一种充满真情与关爱的氛围,良好的教育就有了最切实的保障。
而“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
没有任何真正的教育是可以建立在轻蔑与敌视之上的,也没有任何一种真正的教育可以依靠惩罚与制裁来实现。
真正的教育只能建立在尊重与信任的基础上,建立在宽容与乐观的期待上。
真正的教育存在于人与人心灵距离最短的时刻,存在于无言的感动之中。
让年轻一代在人性的光辉里,拥有一个关怀的人生,这应是良好教育努力达成的一个目的。
二、爱所教的内容。
爱自己的专业,忠于职守,乐于奉献,对所教的内容感兴趣,勤学习、乐思索、勇探究,敢创新。
用一颗真诚的心对待自己所教的知识,用一颗进取的心对待所从事的职业,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执着的坚持。
三、爱所教的方式
享受你的课堂,“生命的闪光莫过于站在课堂上面对几十双眼睛的时候。
”以享受的态度对待教学,心灵就会充满着明媚的阳光,回响着和谐的音乐,体验着诗意的灵感;以享受的眼光走进课堂,课前有一种期待,课中有一种满足,课后有一种留恋。
教师享受自己的课堂,让学生享受教育的幸福!
最后,引用本书中的一句话,也是菲利普.W.杰克森最本质的观点,“教育基本上是一项道德事业。
”我想说,教育本身就是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什么是教育读书心得范文3
卡尔西奥多雅斯贝尔斯是二十世纪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神学家、精神病学家和等教育思想家。
“自由、生存、超越”是雅斯贝尔斯哲学思想的核心理念,也是其著名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根本基础。
雅氏的教育思想关注人与人之间灵魂的交流和生命的体悟,强调人的主体性的价值和张扬,注重生命信仰与精神陶冶在教育中的作用,揭示了教育对生命本原追问和超越的本真意义。
他的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具有极大的启示意义。
一、雅斯贝尔斯对教育本质的思考——人的灵魂的教育
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且明确地指出教育绝“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教育活动关注的是,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
他在《什么是教育》中反复谈及,“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的一部分”,“创建学校的目的,是将历史上人类的精神内涵转化为当下生气勃勃的精神,并通过这一精神引导所有学生掌握知识和技术”,“我们要想振兴,就必须让教育的内涵超越实用的技术教育和宗教限制”,“专门技术训练将人制造成最有用的工具”,虽然教育离不开知识,但真正的教育是用知识来充盈于人,服务于人,启迪人心,而决非把人变成贯彻某种知识的工具。
教育离不开必要的技术技能的训练,但训练是为了涵养人的整体智慧,而不是把人当作训练的机器,使训练成为与人的心灵隔离的异己的活动。
尽管知识技能的传授不可缺少,但真正的教育必须超越于此,而上升到培育人的精神、安顿人的心灵的高度。
雅斯贝尔斯把教育分成三个层次。
第一种是训练,它与训练动物相似;第二种是教育和纪律;第三种是存在之交流,“训练是一种心灵相隔离的活动,教育则是人与人精神相契合,文化得以传递的活动,人与人的交往是双方(我与你)的对话和敞亮,这种我与你的对话关系是人类历史文化的核心”,真正的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是年轻人“与人格平等的求知识获智慈的人进行富于爱心的交流”真正的教育是爱的教育,而绝不是“耳提而命”,不是役使,不是教训,甚至也不是“塑造”,更不是任意的“改造”,必须是立足于人与人之间人格平等之上的交流、合作、共同参与、共同创造、共同分享。
只有如此,教育才可能成为人的灵魂的教育,教育中的启发诱导才有内在的基础与可能。
而对于教师而言,教育需要有信仰,没有信仰的就只是教学的技术而已。
教育通过“培养”不断地将新的一代带入人类优秀文化精神之中,让他们在完整的精神中、生活、工作和交往。
在这种教育中,教师的个人成就已经不重要,教师不是抱着投机的态度敷衍了事,而是全身心的投入其中,在为人的教育服务。
此外,教育要有虔诚之心,对终极价值和绝对真理的虔诚是一切教育的本质。
二、雅斯贝尔斯对教育方式的看法——苏格拉底式的的教育
雅斯贝尔斯认为,迄今为比已存在的教育方式有三种:
一是经院式的教育。
这种教育仅限于“传授”知识,教师本人毫无创新精神,教材内容已成为固定的形式。
它的弊端就在于“人们把自己的思想归属于一个可以栖身其中的观念体系,而泯灭自己鲜活的个性”。
二是师徒式教育。
这种教育的特色是完全以教师为中心,教师的权威具有神奇的力量,学生对教师的爱戴带有绝对服从的特点。
这两种教育的方式都扼杀了教育中的人(教师、学生)的个性,忘记了什么是真正的教育。
三是苏格拉底式教育。
雅斯贝尔斯很欣赏这种交往对话的方式。
雅斯贝尔斯认为在苏格拉底式的的教育中,教师和学生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师生都可自由思索,没有固定的教学方式,教师运用“精神助产”方法,而不是强制性的灌输,唤醒学生潜在的力量。
激发学生对探索求知的责任感,使他们在探索中寻求自我永无比境的过程。
对学生而言,由于这种教育是靠自己的努力逐步认识真理、探索道德的,因此他们所受的教育就不是单单地增加知识,更重要的是其整个精神得到生长。
由此可见,苏格拉底式教育适合全人的培养,应予提倡。
可惜的是,经院式教育传统在我们当下的教育中仍然根深蒂固。
三、雅斯贝尔斯对教育过程的诠释——人与人的对话
雅斯贝尔斯关于教育过程的认识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理解:
第一,教育是师生之间自由交往的过程。
在书中,作者多次谈到交往的重要性。
他认为,人都是自由的,但作为个体的人的自由只有在同其它个人的交往中,并与其自由联系在一起才能实现,交往中双方都是自由的个体。
有了交往,“人就能通过教育既理解他人和历史,也理解自己和现实,就不会成为别人意志的工具”。
而如果没有交往,“任何中断这种我和你的对话关系,均使人类萎缩”。
而且在交往中,双方(师生)“处一种身心敞放、相互完全平等的关系中”,没有权威和中心的存在。
为此,雅氏特别推崇苏格拉底的“催产术”教育原则,这一原则正是顺应人的灵魂的需要,通过对话和反讽来唤醒学生内在的潜在力,促使学生从内部产生一种自动的力量,逐渐自我认识知识、探索真理,雅氏认为苏格拉底的对话是一种深入灵魂深处的对话,“苏格拉底主张经验不是知者随便带动无知者,而是师生共同子求真理这样师生可以相互帮助,互相促进师生在似是而非的自我理解中子找难题,在错综复杂的困惑中被迫去自我思考,教师指出寻求答案的方法,提出一连串的问题,而且不回避答疑”。
因此,对话不仅形成了师生交互性的关系,而且也使知识转变为学生个人的认识,使学生的精神受到对话的启迪和引导。
第二,教育是整体精神成长的过程。
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不只是获得知识、技能的活动,而且是师生共同参与的精神生活。
也就是说,教育过程首先是“个体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过程的”部分。
因为,“科学中根本不存在作为立身之本和对终极价值叩问的东西,因此也就没有绝对价值可言”。
教育作为整体精神成长的过程,是促进人的知、情、意统一发展的过程。
第三,教育是个体自我教育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雅斯贝尔斯十分强调学生的自我教育,“我认为真正的教育就是自我教育”。
“教育的过程是让受教育者在实践中自我练习、自我学习和成长”教育帮助个人自由地成为他自己,而非强求。
之所以重视自我教育,是因为“教育的目的在于让自己清楚当下的教育本质和自己的意志,除此之外,是找不到教育的宗旨的”。
所以,在教育中,教育者的终极使命就是把受教育者引到自我教育的道路上去。
四、雅斯贝尔斯对教育内容的看法——从精神需要出发
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发挥的引导作用,除了凭借自身的精神力量,挑选合适的教育内容也是必不可少的手段。
甚至还认为“全部教育的关键在于选择完美的教育内容和尽可能使学生之思不误入歧途,而是导向事物的本源”。
从他对教育本质的认识出发,雅斯贝尔斯认为人的精神发展有三个层次:
对宇宙的认识、对生存自我的体验和对上帝的领悟。
个体的人如想实现自我就必须实现三个超越:
超越现象世界、超越生存自我和超越精神之我。
实现这三个超越必须接受三方面的教育:
科学教育、哲学教育和宗教教育。
雅斯贝尔斯的教育哲学体系中,关于学校教育内容的选择就是以此为依据的。
科学教育是指对学生进行关于自然、社会认识的教育。
通过它,使学生获得关于世界的知识和自我生存所需要的智力和能力。
它所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如人文、历史、自然、科技等。
哲学教育,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发展理智和获得认识自身的能力。
“哲理课.,使人了解思想论争双方的焦点所在,以及如何运思而使问题得以澄清”,至于宗教教育,雅斯贝尔斯认为,对儿童来说,这笔精神财富将伴随他们一生而受用无穷。
因为这是最终实现自我超越的主要手段。
当然,雅斯尔贝斯关于教育内容的认识,由于受其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未免失之偏颇。
但从他这种认识中所体现出来的大教育观,这种对教育本质的精神层面的追溯,的确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