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下文言文经典考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792289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59.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下文言文经典考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九下文言文经典考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九下文言文经典考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九下文言文经典考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九下文言文经典考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下文言文经典考题.docx

《九下文言文经典考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下文言文经典考题.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下文言文经典考题.docx

九下文言文经典考题

饮酒

1、《饮酒》作者      是     著名诗人,自号。

答案:

陶渊明;东晋;五柳先生

2、《饮酒》一诗的名句是。

答案: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3.《饮酒》诗的前四句道出了一个什么哲理?

答案:

心远地自偏。

4.诗中“车马”是的代名词。

答案:

达官贵人

5.“喧”的反义词是,“无”字体现了作者在“人境”中怎样的生活?

答案:

静。

没有了人世间纷繁杂尘,为蝇头小利而奔走的丑态,为功名利禄而勾心斗角的龌龊。

6.“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一句中的“君”是谁?

回答了什么问题?

作者的境界是“境随心转”,还是“心随境迁”?

答案:

作者自己;人在尘世,却如此清净的原因。

是“境随心转”。

7.周敦颐曾赞叹“陶渊明独爱菊”,菊花有怎样的品质呢?

答案:

不慕春光,不与其他花竞相斗艳,独在百花凋零之季傲霜斗寒,卓然独立,有安贫守道的品格,不慕世俗之风骨。

(意近即可)

8.“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句话体现出作者什么样的生活情调?

答案:

辞官归隐后闲适、优雅、宁静的生活情调。

9.“飞鸟相与还”仅指傍晚时分飞鸟归林吗?

还有什么象征意义?

答案:

作者借飞鸟归林象征自己摆脱了官场的羁绊,重返自然。

10.作者欲辨的“真意”有哪些“意”呢?

答案:

造化自然之趣,宇宙人生之理。

(意近即可)

1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志趣?

答案: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不慕荣华,安贫乐道,超凡脱俗,恬淡宁静的生活志趣。

 

行路难

1.诗人、面对华美的酒席,却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连续的动词,形象地表现了自己的心情。

答案:

停 投 拔 顾;内心的苦闷、抑郁

2.诗人在“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两句中,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形象地表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比喻 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自己的政治出路被权贵堵塞

3.诗人在第7句和第8句中用了两个典故,诗人用典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

诗人暗用姜太公和伊尹终得任用的故事,表示自己对重回朝廷仍然抱有希望

4.最后两句诗,诗人的感情陡起,请说说诗人表达了什么感情,应该如何理解这种感情?

答案:

在经过前面感情的反复回旋之后,境界顿开,唱出了高昂乐观的调子,相信他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实现的一天 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5、“斗十千”的“金樽清酒”,“直万钱”的“玉盘珍馐”,为什么勾不起诗人的食欲?

答:

因为此时诗人政治上遭受挫折,心中抑郁不平,倍感世事艰难。

6、诗人拔剑四顾看到了什么?

答:

黄河冰塞川,太行雪满山。

这里指前途一片渺茫。

 

7、“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理?

答:

表达了诗人希望能跟传说中的吕尚、伊尹一样,有朝一日被朝廷重用,成就功名。

 

8、有一位同学在好友的毕业留言上写下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句话,他想表达什么意思呢?

请结合这首诗谈一谈。

答:

“长风”句表现了诗人冲决黑暗、追求光明的积极乐观的精神,同学们用它作为赠言,是希望友人对自身的能力坚信不疑,对人生前途充满希望。

游山西村

一、填空

1.此诗选自《》,作者,字,号。

(朝)著名诗人。

现存诗作近万首,是我国诗歌历史上最“多产”的作家。

有《》《》等传世。

答案:

剑南诗稿 陆游 务观 放翁 南宋 渭南文集 剑南诗稿

2.用诗句填空。

(1)本诗中写出丰收的年景和农民热情好客的一句是:

答案: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2)描绘乡村社日前夕热闹情景的句子是:

答案: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3)写作者主观心境的句子是:

答案: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4)“,”蕴含深刻哲理。

答案: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3.本诗的线索是    ,全诗句句紧扣“  ”字来写,因而主线突出又层次分明。

答案:

游踪,“游”

4.全诗描绘和表达的内容是什么?

答案:

本文生动地描绘了优美的农家风光,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表达了作者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和传统文化的热爱。

                     

4.本诗立意新巧,寓含哲理,尤其是“,”两句。

请对这两句略作赏析。

答案: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赏析:

这两句诗写山西村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

“山重水复”写地形复杂、变化无穷,“疑”是作者的主观感受,“又一村”则写出自己的欣喜之情。

这两句现用来比喻人在遇到困难时会生出许多希望。

邹忌讽齐王纳谏

1.按要求用原文回答问题。

(1)邹忌与徐公比美的基础条件是什么?

答案: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2)邹忌与妻、妾、客人之间的三问三答是什么?

答案:

(忌)谓其妻曰: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曰: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而复问其妾曰:

“吾孰与徐公美?

”妾曰:

“徐公何能及君也!

”问之客曰:

“吾与徐公孰美?

”客曰: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3)明日,徐公来,邹忌通过比较,得出一个什么结论?

答案:

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4)邹忌入朝见威王,以自己生活中的小事作论据,用类比推理的方式得出一个什么结论?

答案: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2、文中写齐王纳谏而达到国内大治的句子是①【】。

②【】

答案:

①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朝廷②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3、威王一“善”。

证据迥异,初时“门庭若市”,后来“无可进者”,请根据“无可进者”写出‘门庭若市’的反义成语【】。

“门庭若市”体现了威王的广开言路。

在我们学过的古文中,【】也提到了‘广开言路’的问题。

答案:

门可罗雀《出师表》

4、俗话说:

“忠言逆耳利于行”。

本文中的邹忌的忠言并不逆耳,齐威王痛快地接受了。

请问那句俗语是不是错了?

你怎样看待这一问题?

答案:

那句俗语没有错。

我们可以有新的理解。

劝诫别人要看对象,有人适合听顺耳之言,有人则非逆耳之言不起作用,但在多数情况下,我们一定要讲究劝诫方式。

既然是给别人提建议或意见,又希望被别人接受,最好选择一种让人愉快的方式,因而忠言未必逆耳。

5、请列举两个出自《战国策》的成语

答案:

南辕北辙门庭若市亡羊补牢

6、《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          体的历史著作《                》。

“讽谏”的意思是                。

答案:

《战国策》国别体下对上,不直指其事,而用委婉曲折的言语规劝,使其改正错误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朝服衣冠,窥镜(  )

答案:

察看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

答案:

偏爱

(3)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答案:

受蒙蔽

(4)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

答案:

间或,偶然

(5)朝服衣冠(  )

答案:

穿戴

(6)闻寡人之耳者(  )

答案:

使……听到

(7)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  )

答案:

当面指责;过错

(8)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

答案:

满一年(“一年”也可)

(9)邹忌修八尺有余(  )

答案:

身高

(10)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

答案:

确实

(11)皆朝于齐(  )

答案:

朝见

(12)今齐地方千里(  )

答案:

方圆

8、词类活用

(1)邹忌修八尺有余修:

答案:

(形容词作名词,长,这里指身高)

(2)朝服衣冠朝:

服:

答案:

(名词作状语,在早晨)(名词用作动词,穿戴)

(3)私我也私:

答案:

(形容词用作动词,偏爱)

(4)王之蔽甚矣蔽:

答案:

(受蒙蔽,这里的意思是因受蒙蔽而不明。

或:

(受)蒙蔽)

(5)闻寡人之耳者闻:

答案: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听到)

(6)吾妻之美我者美:

答案: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美,认为……美)

(7)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

答案:

(名词用作状语,当面)

9、古今异义词

(1)今齐地方千里 地方:

答案:

古义:

(土地方圆)今义:

(名词,地点,处所)

(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左右:

答案:

古义:

(国君近旁的近臣)今义:

(方位词)

(3)明日,徐公来明日:

答案:

古义:

(第二天)今义:

(今天的下一天)

(4)能谤讥于市朝谤讥:

答案:

古义:

(公开指责,劝谏)今义:

(诽谤,讥讽)

(5)窥镜而自视窥:

答案:

古义:

照今义:

偷偷地看

(6)邹忌讽齐王纳谏讽

答案:

(古义:

用比喻暗示之类的方法委婉劝说)今义讽刺

10、“而”作连词用时,通常有以下几种用法:

A表并列B表修饰C表承接D表转折E表因果F表假设,请对以下句中“而”的用法加以判断,并将结果依次填入后面的括号中(  )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 

答案:

A

②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

答案:

C

③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   

答案:

B

④暮寝而思之(   ) 

答案:

B

⑤林木茂而斧斤至焉(    )      

答案:

E

⑥夫差与之成而去之(   )

答案:

C

⑦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 

答案:

F

⑧越可以无听天之命而听君之令乎?

(    )

答案:

D

11.“者”可结合文意灵活地翻译,写出下面句子中“者”的意思或用法来:

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  

答案:

的人

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

答案:

的原因

③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     

答案:

的人

④虽欲言,无可进者(  )

答案:

的话、的事情

⑤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  

答案:

的原因

⑤陈涉者,阳城人也(  )

答案:

在判断句中表示停顿

⑦今者项庄舞剑(  )   

答案:

在时间词后表示停顿

12.掌握一词多义

上①受上赏( )                下①乃下令(     )

 ②上书谏寡人之过者(    )    ②受下赏(      )

答案:

上:

上等呈上下:

下达下等

若①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朝①朝服衣冠( )

②门庭若市() ②能谤讥于市朝()

③皆朝于齐()

④于是入朝见威王()

答案:

若:

如好像朝:

早晨公共场合朝见朝廷

之①齐国之美丽者也(        )       于①欲有求于我也( )

 ②孰视之(  )               ②皆以美于徐公(  )

 ③暮寝而思之()③能谤讥于市朝( )

 ④吾妻之美我者(  )        ④皆朝于齐(  )

答案:

之:

的;他,代指徐公;妻妾客说自己比徐公美这件事;不译用于主谓之间。

于:

对;比;在;到

孰①孰视之()      私①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

 ②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②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

答案:

孰:

仔细谁,哪一个私:

偏爱私下

诚:

①臣诚知不如徐公美()方①今齐地方千里()

    ②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    ②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答案:

诚:

确实,的确如果方:

方圆,纵横方才,刚

善:

①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间①奉命于危险之间()

②择其善者而从之()         ②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③京中有善口技者()           ③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④王曰:

“善。

”()       ④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答案:

善:

善好的擅长好,高明

间:

中间间或,偶然参与夹杂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答案:

我与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更美(漂亮、英俊)?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答案:

所有的大臣、官吏和百姓,能够当面指责寡人过错的,得上等奖赏。

(3)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答案:

满一年以后,就是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或:

一年以后,就是想说,也没有什么可进谏的了。

(4)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答案:

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

(5)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答案:

邹忌身高有八尺多,容貌光彩美丽。

(6)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答案:

命令刚下达,群臣都来进谏,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

(7)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答案:

能够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错,并且传入我的耳朵的人,受到下等的奖赏.

(8)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答案:

我的妻子认为我比徐公美,是因为偏爱我啊。

(9)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答案:

几个月过后,不时有人偶尔来进谏。

(10)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答案:

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啊!

12.简答题

(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的讽谏艺术有什么特点?

答案:

从小事入手,以小比大,以家比国,寓治国安邦之道于形象的比喻之中。

(2)课文内容理解填空。

 本文先写邹忌在与徐公比美的过程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接着写邹忌以_____设喻讽谏齐王,最后写____及其结果。

答案:

切身经历齐王纳谏

(3)邹忌成功说服齐王纳谏的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着这样的启示?

答案:

启示我们:

说话要注意对象,要讲究方式方法,要委婉得体。

或:

我们在劝说他人时力求语言委婉,用语得体,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得启发、明白道理,从而愉快地接受意见。

 

(4)本文劝谏的目的是为了使齐威王__________,以富国强民;本文邹忌进谏时采用了__________的方法说服齐王。

答案:

广开言路(纳谏)  ;借事说理(以事喻理、类比法、推己及人,均可)

(5)在生活中,你有时也会遇到不切实际的赞美。

请结合上文内容说说你应当如何正确对待这种赞美?

答案:

面对不切实际的赞美,我们要冷静思考,实事求是。

(6)齐王虚心纳谏表现在哪些方面?

收到了什么效果?

请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

答案:

①齐王称赞邹忌的建议很好。

并立刻下令:

臣民们凡能指出君王错误的,都能得到奖赏,并根据提意见的方式设立奖赏等级。

②群臣纷纷进谏。

一年后,人们都找不到意见可提。

燕赵韩魏都纷纷来齐国朝见。

(7)用你自己的话说说邹忌是用什么方法成功说服齐王的。

答案:

邹忌采用设喻说理的方法,言辞委婉地进行劝说,既不失对齐王的敬重,又使之受到启发,明白道理,并愉快地接受了意见。

(8)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邹忌劝说齐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从而使齐国内政修明,吸引各诸侯国前来朝见齐王。

(9)“门庭若市”的字面意思是现在用来形容。

答案:

门口和庭院里像市场一样(热闹)交际来往的人很多

(10)邹忌向齐威王进谏的方式与《出师表》中诸葛亮向刘禅进谏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答案:

邹忌用自身小事和切身感受对齐威王委婉讽劝;诸葛亮则用奏表向刘禅直接进言劝谏。

(11)阅读本文后,你对“忠言逆耳”这个成语又有了怎样的理解?

答案:

忠言未必逆耳,诚恳劝告别人的话如果让人听起来很舒服,劝说效果会更好。

(12)文章写齐威王下令后有哪些变化?

从这些变化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答案:

经历了由开始“门庭若市”,继而“时时而间进”,最后“无可进者”的变化过程。

启示:

齐王纳谏后朝政弊端越来越少,说明广开言路的重要性。

(13)邹忌认为“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什么?

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答案:

(1)宫中的嫔妃和身边的亲信偏爱齐王;

(2)朝中的大臣害怕齐王;(3)举国上下的人都有求于齐王。

(14)邹忌的进谏为什么能让齐威王称“善”?

答案:

①从日常小事人手,以家比国,以己比君②使用排比的方式,增强语势,有力阐明了自己的观点③语言委婉含蓄,使对方受到启发④处处为国为君着想,晓以利害

(15)邹忌得出“王之蔽甚矣”这一结论的依据是什么?

答案: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16)齐王纳谏之后取得了哪些成效?

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答案:

国内政治修明在各诸侯国中地位提高

(17)请仿照示例,补充一则与“纳言”相关的事例。

示例:

唐太宗善纳魏征良言,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

答案:

(1)鲁庄公采纳曹刿的建议,取得了长勺之战的胜利。

(2)楚王听取墨子的谏言,停止攻打宋国。

(18)妻、客都认为邹忌“美于徐公”,而说话的语气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

妻子的回答用的的反问的句式,语气非常肯定,是发自内心的一种赞美;客人用的是一种陈述的语气,语气平淡,是一种礼节性的应对。

(19)从邹忌进谏、齐威王纳谏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请就一个方面谈谈。

答案:

(1)邹忌善于进谏,给我的启示是:

在生活中,在与人的交往中,在提意见时,我们要讲究说话的技巧,要看对象,注意场合,要得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对方心悦诚服。

(还可从勇气和自知之明等方面谈)

(2)威王纳谏给我的启示:

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要胸怀宽广;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有利于自己的成长。

(可从个人、治国或工作、学习等方面)

(20)根据选段内容完成下联。

上联:

邹忌现身说法巧进谏 

下联:

________

        答案:

如:

齐王开张圣听振国威又如:

臣民面刺齐王受上赏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

积累·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

曹刿()又何间焉()玉帛()小信未孚()

登轼而望之()夫战()望其旗靡()

(答案:

ɡuìjiànbófúshìfúmǐ)

2.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齐师伐我:

答案:

军队

(2)肉食者鄙为人卑鄙

答案:

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品德低劣

(3)又何间焉:

答案:

参与

(4)弗敢加也:

答案:

虚夸,这里指以少报多。

(5)小信未孚:

答案:

为人所信服

(6)小大之狱牢狱之灾

答案:

案件监狱

(7)忠之属也为人忠实

答案:

尽力做好本分的事忠诚

(8)公将鼓之:

答案:

动词,击鼓。

(9)遂逐齐师:

答案:

追赶,这里指追击。

(10)既克:

答案:

已经战胜

(11)一鼓作气:

答案:

振作

(12)望其旗靡:

答案:

倒下

(13)虽不能察()

答案:

即使

(14)神弗福也

答案:

赐福,保佑

(15)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答案:

同“遍”,遍及 跟从,支持

(16)必以情真情实感

答案:

实情感情

(17)牺牲玉帛为国牺牲

答案:

祭祀用的牲口,舍弃自己利益或为正义事业而献身

     3、下列句子中“之”的含义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

   A、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B、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C、公将驰之。

 D、彼竭我盈,故克之。

答案:

B  

4.请判断下列句子的古汉语句式。

(1)夫战,勇气也。

()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

(3)何以战?

()

(答案:

(1)判断句

(2)省略句(3)倒装句)

5.下面句子的停顿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B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C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答案:

C)

6.翻译句子。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答案:

吃肉的大官们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2)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答案:

(像齐国这样的)大国,(它们的军事行动)是很难推测的,我恐怕在那里有埋伏。

7.文学常识。

《左传》相传是时期所作,《左传》原名或,是根据鲁史写的体史书,与、合称《春秋》三传。

(答案:

春秋左丘明《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编年《公羊传》《毂梁传》)

8.选出有语病的一项()

A.书,该读而未读,对读书人而言,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B.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增强。

C.南通的蓝印花布不仅闻名全国,而且享誉世界。

D.关注野生动物的生存权,是很多国家动物保护法中的重要内容。

答案:

B

9.名胜古迹对联往往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根据下列对联内容,联系所学的古诗文,在括号中写出相应的名胜古迹。

⑴黄鹤偶乘沧海月白云常带楚江秋()

⑵我其仙乎吞云梦者八九登斯楼也览气象兮万千()

⑶四顾八荒茫天何其高也一览众山小人奚足算哉()

答案:

⑴黄鹤楼⑵岳阳楼⑶泰山

10.作者是如何围绕“论战”,详略得当地安排材料的?

明确:

战争经过详写略写

战前论述作战的条件:

取信于民请见原因

战中战机的把握从战情形

战后论述取胜之道庄公之鄙

11.作者是如何表现曹刿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杰出才能的?

明确:

文章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展示曹刿的远见卓识和杰出才能。

一是战前准备中曹刿取信于民的思想,足以表现他政治上的远见卓识;二是指挥战争时关于战机的把握,则充分展示了曹刿在军事上的杰出才能。

文章中主要通过曹刿与庄公的对比来突出表现的。

阅读·鉴赏

(一)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刿曰:

“未可。

”齐人三鼓,刿曰:

“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

“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

答案:

参与

(2)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

答案:

同“遍”,遍及、普遍

(3)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

答案:

可凭借

(4)齐人三鼓()

答案:

击鼓

(5)望其旗靡()

答案:

倒下

(6)再而衰()

答案:

第二次

(7)惧有伏焉()

答案:

埋伏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答案:

大大小小的案件,我虽然不能一一了解清楚,也一定根据实情来处理。

(2)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答案:

(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着去。

14.用文中的句子填空。

(1)曹刿“请见”的主要原因是:

答案: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曹刿肯定此次作战取胜的先决条件是:

答案: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假如用自己话回答“取信于民”)

(3)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

答案: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4)文中解释“齐人三鼓”以后攻击的原因的句子是:

答案: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5)曹刿认为可以追击齐师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