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题报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788368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2.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结题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结题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结题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结题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结题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结题报告.docx

《结题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题报告.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结题报告.docx

结题报告

《农村中学小班化课堂教学及学习方式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近几年来,全国大多数乡镇进入了人口低出生率、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时期,各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不断增加,并不断推动教育的改革,我们微山欢城也是如此,生源开始减少,班额自然成为“小班”,教师数量出现较多的充裕,如何充分利用、优化配置这些教育资源,势必为调整班级规模、改善教育环境、实施小班化教育带来了良机,为教育适应社会发展带来了良策,也为新课程改革带来了良机。

  

新课程与小班化教学如出一辙,有异曲同工之处。

(1)小班化可以转变课程功能,教育空间相对增加,教育关照度增加,学生有了更多的动手、动口、动脑的参与时空,小班化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还可以让学生更积极更主动、更多地合作与交流、更多的实践机会,从而更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小班化可以改变课程内容,给师生提供更为广阔的时空,为教学过程的活动组织与开展创造了条件,学生有了更多的时空动手实际操作,有更多的时空体验知识与教学内容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从而有效地指导和启迪学生思想的升华,使学生的创造性得到发展。

(3)小班化可以改革课程结构,由于班级人数的减少,使得更好地以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来设计和开展教学活动,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处于教学的中心;使得课程不只是书本、不再是权威,师生可以随时对课程进行补充、修改、重新开发和编制;使得教师减轻了负担,便于集中精力进行教学设计,也易于控制教学,照顾到个体差异,易于形成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4)小班化可以改变评价体系,它可以使教师对学生有更多的了解更倾向于全面了解学生情感、意志品质、个性特征、审美素养等多方面的发展,特别是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因材施教,为学生的特长培养、潜能开发和个性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班级教育机制。

我校现有30个教学班,班级额定人数为25左右。

班级人数减少和学生占有空间增大,有利于教师充分关注每一位学生,有利于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有利于每一位学生充分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是小班化教育的优势。

但是,长期从事大班教学所形成的“重教不重学”的讲授式教学方式,适合“我讲你听”的秧田式座位形式,为大面积提高质量而采取的“抓两头带中间”的整体发展策略等,阻碍着小班化教育优势的发展。

为此我校决定对以教师为中心的以讲授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策略进行根本性改革,以促进学生高效参与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构建自主互助课堂教学模式,是我校小班化教育的需要。

经我校研究由房保强同志申报,于2012年5月起开始“农村初中小班化课堂教学设计及学习方式研究”研究。

本课题研究参与的老师共5人,研究对象共涉及3个年级(7—9年级),主要以数学、语文、历史等学科的教学设计为主,逐步在向其他学科过渡。

基于以上认识、考虑,结合我校实际,定于2012年5月向微山县教体局申请微山县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实验校,进行本课题的研究,想探索一条适合我校特点的小班化教育之路。

  

二、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实行小班教学的前提是转变观念。

这里有——

 

(1)教育观念。

强调在小班教学中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主动、健康的发展,而不是简单传递书本上现成的知识;要让每位学生得到老师更充分的指导,为他们指点发展的方向和目标;要培养他们远大的志向、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要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方法,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给学生留有更多的自我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减轻他们的课业负担;教师要把在大班教学中花大量批改作业和试卷的时间、精力转移到对学生更多了解、交流和帮助上。

  

(2)课程观念。

强调人文精神,重视统编课程和校本课程的统一,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统一,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统一;为学生构建起多元化、生活化、体验化的课程体系,构建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个性和谐发展的新场景。

  (3)教学观念。

教师的教学不是辛辛苦苦地让学生学了大量考试之后很快就被遗忘的知识;学生的学习不是为了被人看重和分数;学校不是教人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我们的教育教学不能程序化。

培养学习兴趣,学得一技之长,增强能力和才干,增广见闻,塑造个性等,都只是教育的形式,而非教育的灵魂。

  (4)时代观念:

新课改。

教师要抓紧时间学习新课程思想理念,学习新课标,解读其基本要求;领悟、深化对“生活性、发展性、生命性”和“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与价值观”的理解;正确处理接受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的关系。

知识和技能应当要求学生牢固掌握,但应花大力气在激发学生求知欲和正确的学习习惯及方法上。

三、有关概念界定

1、小班:

指较少班额数下的教学班,是教育组织的一种空间形式。

不同国家、地区、时期的班额数有不同的界说。

按当代发达教育小班配置和我国具体情况,一般认为班级学额数以20—30人左右为宜。

本课题研究的客体均是不超过24人的教学班。

2、小班教育:

指在人数较少的班级中,开展教育教学的组织形式。

班额减少后,教育活动即会发生变化,教育活动与组织形式在时空上会得到重组;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的密度和效度以及师生关系会得到增加或增强;教育教学的方式、内容、策略、技术、评价等都随之变化,并会促进和带动教育理念的更新。

3、小班化教育:

在小班配置条件下,是以培养创新意识、能力、精神和以人的发展为本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观支配下的教育活动体系,形成以师生发生多向、充分的课堂交往为特征的教育过程,体现出合作与交往、强调个性化学习的小班教学特征。

四、研究组织管理和条件分析

1、建立了月例会制度,学习最新教育动态,交流研究进展,布置阶段性工作,进行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指导。

2、课题组成员经常深入课堂相互听课,参与评课,并定期向全校推出小班化教学的研究课,推动了全校的教学改革。

3、本课题组成员基本上都参加过市、区级课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研究经验和能力,由于本课题是有关新课程与小班化的研究,学校提供了人力、物力、财力上的全力支持。

4、课题组成员所在学校均正在进行新课程与小班化实验,且所有成员均为实验教师,有力地保证了本课题的顺利研究。

六、研究的目标定位

1、研究原则

(1)、教育均等性原则。

对每一个学生实行等距离教育,特别关注“问题”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阳光普照”。

(2)、教育充分性原则。

提高活动的频率,增加交往的时空,使每一个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处于活动的中心地位,发挥潜能。

(3)、教育综合性原则。

加强学科的渗透,综合教育进程,使学生达到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的统一,情意系统与认知系统的统一,

2、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文献资料法、调查观察法等研究方法。

3、研究目标

(1)、构建有效的小班化教学活动方式;

(2)、探索小班教育资源、环境配置、使之更具育人功能;

(3)、构建小班化教学体系;

(4)、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和谐发展和个性独特发展。

4、研究假说

本课题的研究主要探索小班化教育的环境设置和资源重组、小班化教学活动方式的选择、小班化教育评价方式的尝试以及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将帮助学校建立起符合当代和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课程观、评价观,能从根本上转变学校传统的教育教学机制,有利于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的、富有创新精神的未来人。

四、小班化教育资源配置的研究

(一)、研究过程:

召开课题组会议

                              ↓

确定研究方案、明确研究内容

进行人员分工

编制调查表格、进行调查研究

↙     ↘

硬件资源

 

软件资源

↘     ↙

调查汇总

开展研究

形成文字材料

七、研究内容:

 1、教室配置

 根据学校实际,我们给每个教学班配置了一个课用教室,公用音乐、美术、实验室等辅助教室。

在实验班教室里,我们利用学校借一些、班级订一些、学生凑一些的方法,开辟了图书角,开阔了学生的阅读视野;给每个实验班制作了展示台(柜),及时让学生的作品、作业等在班级里展览;还专门给老师留了办公角,让他们把学生的事情基本上解决在教室里。

如何让教室会“说话”、把教室装扮成一个学习的环境是教室配置的另一个重点。

我们在教室两边的墙壁上贴了一些动画图片、卡通像片、识字图片、名言警句等,合理利用墙体进行熏陶;在教室后面的墙和黑板上,开辟了识字擂台、我的发现、成长足迹、小组竞赛等栏目,努力创设学习气氛;在教室房顶上布置了一些飘带、彩球、小旗等装饰物。

这些,都是通过教师自己动手制作、书写、描绘的,既节省了学校开支、又富有山区或学校的特色,还极大地陶冶了学生的学习情操。

根据实验的进展,我们还不定时地调整学生的座位和小组人员,分别尝试了诸如马碲型、茶馆型、秧田型、对称型、丁字型等座位排列方式,并结合尝试成效各班自由选择座位排法,有效地为小组合作、交流、探究提供了情景,促进了实验的成功。

2、电化装备

小班教学除了自身人数少、时空大、交流多、易调控等特点外,还需要为小班配备多媒体等教学手段。

我们根据实验的成效,及时向学校提出了为每个实验班安装多媒体教学系统的建议,并得到了学校的支持,率先在全区为所有新课程班级配备了包括电脑、实物投影、显示屏等在内的多媒体教学系统,成为全区的典型。

至今,已总共为12个教室配备了多媒体教学系统,有利地促进了新课程与小班化教学实验的开展。

同时,我们还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使用和制作课件,要求教师每天坚持使用多媒体进行上课,使得教学做到动静结合、音画搭配,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便于师生、生生及时交流,极大地促进了教学效益的提高。

3、课程设置

我们严格执行上级主管部门核定的新课程教学计划和使用规定教材,充分运用新课程理念,大胆探索教学方法,顺利实施新课程。

同时,在不增加课时总数的前提下,要求语数等学科的教师每周开设一节活动课,自发开发校本素材,为学生提供当地或本地区相关的人文教育资料,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4、课堂资源

(1)师生关系。

师生之间建立和睦、融洽、信任、平等、交流的健康关系,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首要因素。

小班化班级学生人数少,更有利于构建和谐、平等、尊重、交流的师生关系。

(2)教学气氛。

建立合作、交流、探究的课堂氛围,开展师生、生生等的互动,培植创新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适时体验成功的乐趣,提高学习积极性,是完成教学目标的关键。

小班化学生少,活动分组少,交流便利,让学生动手探究的时空增大,更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

(3)教学素材。

如果教师能根据新课程和小班化的实际情况,适当重组有些不适合本地或本校学生的课程,适当变更教材的呈现方式,合理组织或设计练习,充实教学素材,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评价资源

(1)、增加多样化的评价手段 

小班化班级学生少,课堂有效时空大,学生受教师平均关注的时间增多,采取多种形式的有效评价的概率增大,为教师选择各种评价手段提供了可能。

经过本课题的探究、尝试,我们提出以下可供参考的评价手段:

 ①、过程评价

基于过程的评价是将整个评价放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它不仅包括学生的学习效果的评价,而且包括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这样,可以避免将学生的学习情况“一棍子打死”。

由于山区自然形成的小班化学生人数少的特点,我们就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关注对学生的过程评价,起码在教师巡视的过程中可以有时间发现学生中的诸多闪光点。

 ②、组内评价

合理利用同桌或小组资源,既让他们评价同学学习的成败等因素;又让他们评价同学学习的情绪等因素,并说说理由;还可以再将一个小组评价的结果交给另一个或多个小组评价,让他们充分学会对同学的评价。

由于小班化学生数少,形成的学习互动小组组数少、每组人数也少,便于我们进行这种方式的评价。

 ③、即时评价

 即时评价讲究的是及时、当场给予评价,是根据学习的进展情况,教师结合自己的巡视发现,对学生学习中的现象即时作出评价。

这样,可以发现有些学生的思维状况、学习态度等问题。

我们学校班级说数少,非常有利于教师进行课堂学习巡视,开展即时评价。

 ④、个案评价

 教师针对学生中出现的不同学习结果,可以采取个案评价。

评价时,可让学生认真观察、分析原因,从而给出正确评价。

而对于一些有困难的学生,则还可拿出帮困意见,以帮助提高学习成效。

针对班级人数少的优点,我们就能关注全班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有利于更好地进行个案分析、个别辅导、因人施教。

 ⑤、自我评价

 让学生给自己评价,并阐述理由,从而养成自我批评的好习惯。

也可以在学生自评的基础上,再交给另一个或多个小朋友评价,实现评价的激励功能。

当然,自我评价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小班化可以帮助解决这个问题。

 ⑥、综合评价

对于学生某一节或一单元的学习情况,应采取综合评价的方式进行评价。

不能仅仅凭借一节课或一单元的学习结果就给学生下定论,这样,容易导致不明真相、盲目表扬或批评、不能发现学生的错误或出现问题的原因所在等不良现象。

小班化为这种评价提供了时空条件。

⑦、师生合评

小班化班级的教师有足够的优势引领学生进行师生合评,可以在集体评价的基础上,给不同学生答辩或表述的时空,让他们充分阐述自己的理由,达成评价结果的一致。

五、小班化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方式构建的研究

(一)、研究过程:

确定研究内容

结合小班化和学校特点,制订研究计划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合理构建小班化课堂教学有效方式

与校内大班教学进行横向比较,找出小班课堂教学的优势

采用互上研究课形式,开展小班化教学有效方式的进一步探究和落实

形成书面材料

八、研究内容:

传统的大班课堂教学,学生被动接受的成分较多,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较少,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暴露了许多教与学的弊端,而小班化教育的出现,是解决传统的大班教学弊端的一条良好途径。

小班教学因班额的减少,座位编排的灵活,增加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的密度,更能关注每个学生、关注学生的个别情况,有利于学生合作学习、交流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小班教学为生动活泼、主动积极、以人为本的教学活动方式创造了条件。

1、课堂教学相关因素的探究

(1)、教学气氛的营造

教学气氛的营造除设计布置各种适合儿童发展的班级环境,使教室布置更趋现代化、动态化、家庭化、情趣化,挂上一些学生的作品外,还要经常更换符合学生心理需求的教学新用语,运用教师丰富的教学体态语言,创设有利于人际交往的教学时空。

我们结合班级学生数少而留出足够的教学时空的优点,要求每个教师尊重每个学生,使他们生动活泼、快乐地在合作中学习,并得到成长。

(2)、组织形式的探索

我们在发挥班级人数少这一群体优势的同时,全面渗透分组教学、个别化教学等新理念,从组织安排的角度,对时间、空间和人数等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利用,力争实现全班教学、分组教学和个别化教学的最佳组合,大胆采用五官体验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尝试教学法、鼓励教学法、师生交融教学法、活用资源教学法、动手操作教学法、留有余地教学法等全面实施新课程。

(3)、课堂教学的高效

实验老师根据小班化的特点,做到了备课备到每个学生,实行全班、分组、个别化教学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增加学生实践和施展脑、五官、手、足和身体功能的机会,把课堂的时空交还给学生;作业实行面改、通过多媒体教学系统进行集体反馈、个别指导修正、无书面回家作业,追求作业的有效性;实行无级考试,学生若对自己的成绩不满意可以再考,直到满意为止,积极谋求评价方式的转变;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强调学科学习,也强调养成教育,强调健康的情感和发挥潜能,做到多和孩子们在一起,使教学相长的原则落到实处,尽最大限度地获取课堂效益。

(4)、教学艺术的展现

在课堂中,小班化加快了师生交流频率,师生心灵的互相碰撞增多,极易激发出教师的灵感和机智,促使教师去钻研、探索一套符合小班教育的教学艺术,使得教师可以大胆地去尝试诸如书画特色课、语数结合课、说话活动课、音乐活动课、游戏美术课、综合活动课、唱游与体育活动结合课等。

这样,又促使教师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素质,把教学当作一门艺术去追求。

2、小班化课堂教学相关方式的探究

  小班化教学与大班教学在教材、师资、设备配置、管理等方面差别虽然不大,但小班化具有班级人数少、教学时空大等优势,为小班化教学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小班化相关研究提供了素材。

小班化教学时,可以有效利用班级人数少、分组少,有利于教师辅导和帮助等优势,采用这种教学方式,便于教师对每组学生的课题实验都能有时间和精力作出指导,真正实现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九、研究途径和方法:

(1).讨论合作式

提倡素质教育以来,讨论合作成了时髦的教学方法。

我们听公开课,总能看到这样的镜头,老师讲着讲着,提出个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在全班发言,很是热闹。

比起教师一言堂来,这当然是一种进步。

但是据我们观察,这样的讨论通常有以下几个问题:

这种讨论目的往往是把教师想说的话让学生说出来,就整堂课的教学思路来看,还是灌输式的。

换句话说,取消这个讨论,并不影响总的教学目标。

所以这种讨论只是一种点缀,一种故意安排的形式,而不是真正出于学习者的内心需要。

所讨论的问题往往是教师向学生提出的,而不是学生真正想问的。

学生是为了回答而讨论,不是为了解决自己的真实疑问而讨论,整个讨论有点像集体口试,缺乏研究和探讨色彩。

这种讨论是封闭的而不是开放的,有标准答案。

一旦学生说出标准答案,讨论即告完成。

在这种讨论中,教师不像个学习者,而像个裁判,教师好像对所讨论的问题一概成竹在胸,所讨论的问题对他不是真问题,而只设问,是故意的问。

既然不是师生共同学习,教师本人在讨论过程中也难以表现出研究和探讨的精神,他的精力都用在管理和评价学生方面了。

因此,我们觉得,课堂讨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A需要讨论再讨论,不需要讨论就不要讨论。

就是说,讨论这种教学方式最好事先不要定得太死,有时候可以临时决定组织讨论,有时候可以取消事先准备的讨论,全看学生有没有需要,讨论有没有实效。

B有不同意见再讨论,没有不同意见就不要讨论。

有不同的意见,才需要交流。

讨论是为了听到不同的声音,以便互相启发,若众口一词,那就不是讨论,而变成表态了。

教师发现学生对一个问题有不同的见解或不同思路的时候,组织讨论,效果较好,意见的反差越大,越容易激起学生兴趣。

若大家看法相似,组织讨论,实际上就不能提供多少新信息,会浪费很多宝贵的教学时间,不如干点别的。

C有真问题再讨论,没有真问题别讨论。

所谓真问题,指的是学生确实不明白而且想弄明白的问题,他发言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求知欲,而不是为了讨老师的喜欢或者应付考试。

也就是说,真问题是学生自主发出的问题,而不是教师布置的问题。

当然,如果教师布置的问题恰好是学生想知道的,那更好,那说明教师教学水平高,了解学生。

若做不到这一点,教师在讨论时宁可在一定程度上“跟着学生跑”,让学生议论他们真感兴趣的问题,只要离题不太远就可以。

有时候即使离题远了,教师也不要急于刹车,因为这种讨论虽然不会立即带来本章本节的具体收获,但是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很有利,能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所谓真问题,还包括教师自己的问题。

我讲公开课的时候,就曾经把自己确实有疑问的地方开诚布公的向学生提出,而且请教学生,学生很兴奋,效果非常好;但我这不是故作谦虚,我只是觉得我也是个学习者,心有所触,自然发问,如此而已。

通常,讨论是一种辅助的教学方式。

在课题探究式、自主自学式、教师讲解式的教学中,遇到比较集中的问题,都可以用讨论的办法加以解决。

那么,可不可以用讨论法独立上新课呢?

也不一定不行,我们就实验过。

那有点像对话课,大家聊天一样,就把新课上下来了。

但教师千万注意说话不要太多,否则他的发言就会占领课堂,又不成讨论了。

小班化教学由于分组少,一般会在4至6组之间,这样,教师就可以在教室中随意穿梭,随机调控学生间的讨论合作的有效进行,了解讨论合作的实际进展,及时给予帮助、指导,让学生获得讨论合作的真实结论,形成讨论、合作交流的有效学习氛围,提高讨论合作的效率。

(2)教师讲解式

前面谈到的课题探究式、自主自学式、讨论合作式教学方法,并不一定能解决所有的教学问题。

有些教学内容,非讲不可,还有些内容,虽然用课题、自学、讨论的方法也可以解决,但是不经济,时间不允许,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出马,使出“我讲你听”的看家本领,这也是必要的。

现在教师讲解式的教学方法之所以备受指责,主要是因为用得太多,太滥,太单调,太机械了。

但是我们这里所说的教师讲解式,与目前流行的宣讲式的讲解还是有区别的。

现在许多教师的讲解往往有以下弊端:

照本宣科,“计划经济”,从头讲到尾。

不从学生出发,而从教案出发。

你已经会了,我也讲,有人不会,我也往下讲,总之像个放音机一样,准时开播,按既定程序运转,准时关闭。

不知节约学生的注意力,不知节约教师的语言,大搞时空占领。

生怕漏掉点什么,全说到了,就觉得自己尽到责任了,对得起学生了,问心无愧了。

至于学生的感觉怎样,则不大注意。

这种讲课,与其说是为学生服务,不如说主要是为了获得教师自己的安全感。

如果发现有学生尚未听懂,不是另想办法,而是再讲一遍,又讲一遍,原样重复,美其名曰“诲人不倦”,其实是缺乏变通能力和创造性。

教师讲课态度居高临下,总是教训人。

好像自己是真理的展示者,而不是探索者,不像学者,而像个差劲的官员。

我们通过在小班化实验中尝试后以为,真正合格的教师讲解式教学方法,应该符合以下几个条件:

A量少用讲解法,实在需要用时,要惜话如金。

B解应该是教师的发言,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注入。

C讲解应该展示教师的思考过程,而不光是结果。

D讲解不一定求其系统。

系统不系统,不看教师的讲解,而要看学生脑子里知识的实际状况。

E讲解时必须注意学生表情。

讲解的方式可以穿插在课题探究式、自主自学式、讨论合作式的教学方式中间进行,也可以单独上讲解课,这要视情况而定。

教师在非讲不可的时候,也一定要不要忘记学生是有情感的活人,不是录音机,如此,才能真正发挥讲解的正面作用,避免它的负面作用。

(3)练习拓展式

以上二种教学方式全加在一起,在小班化教学中也还是有漏洞。

主要漏洞是,基础知识是否落实心中没底。

以语文为例,学生搞课题学习,能写出很好的论文,自学能力甚强,讨论发言很精彩,听教师讲解效果也甚佳,但是本学期应该掌握的字词他不一定实实在在掌握了。

他掌握的字词可能有很多早就超出了本学期的要求,但是本学期要求的某些字词他却没有落实。

课题探究式,自主自学式,讨论合作式,教师讲解式这几种学习方式可以“不拘小节”:

查资料是浏览,讨论全凭嘴来说,自学不认识的字可以蒙过去,写论文不会的字可以查字典,这里主要体现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考试就不是这样了,考试一般是笔试,要老老实实写出来,考试一般不开卷,查字典是不行的,考试题目要有相当一部分是死题,全考活题没法保证阅卷的信度和公正性。

这样,有些明明能力很强的孩子就可能考不出好成绩。

成绩不好家长是绝对不答应的,领导也会不满,于是前面几种教学方式的改革,就可能全被否定。

所以,我们必须想出个办法,在提高学生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他们的考试分数。

这样,教学改革才能真正站住脚。

办法之一就是搞练习拓展课,即除了平日适当留基础知识作业以外,用专门的时间,系统完整地做练习,把基础知识落实下来。

这种做法有“题海战术”、应试主义的嫌疑,但我们觉得限定数量的练习是必要的。

落实基础知识,也是重要的教学任务,不是外加的东西,练习自然是枯燥的,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所以这种课,也不可过多,而且不要连续搞,以免学生疲倦。

要特别注意少搞重复性的无效劳动,一个字如果抄3遍能记住,就不要让学生抄5遍。

学生水平不同,应该允许他们自己决定哪一类题多做,哪一类题少做,哪一类不做,别搞一刀切。

有些老师采用游戏、竞赛的方式上练习课,很值得提倡。

实际上,我们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教育学心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