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数字记忆法 下.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782937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9.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数字记忆法 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历史数字记忆法 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历史数字记忆法 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历史数字记忆法 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历史数字记忆法 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数字记忆法 下.docx

《历史数字记忆法 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数字记忆法 下.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数字记忆法 下.docx

历史数字记忆法下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1—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薄积厚发】

1个农业始祖:

神农。

(炎帝)

1个基本经济:

农业经济。

(农耕经济/文明)

2条发展线索:

①生产力发展(根因):

a耕作方式进步:

刀耕火种。

(原始)

铁犁牛耕。

(春秋出现/战国推广/西汉普及全国)

b生产工具改进:

西汉:

曲柄锄(中耕)、大镰(收割)、耧车(播种)。

东汉:

耦犁(二牛抬杠)、一牛挽犁(直辕犁)。

唐代:

曲辕犁。

(标志耕犁技术的成熟)

c水利工程进步:

战国:

都江堰、郑国渠。

汉:

井渠、王景治黄河。

d灌溉工具改进:

立井水车。

(隋唐/北方)

高转筒车。

(隋唐/长江)

水转翻车。

(宋)

风力水车。

(明清)

②生产关系变革(实质):

(土地制度变化)

a国有制。

(井田制/夏商周/公田)

b私有制。

春秋出现——鲁/初税亩/前594年/私田

战国确立——秦/商鞅变法

均田制——北魏—唐前期

4个基本特点:

①精耕细作。

(铁犁牛耕)

②男耕女织。

③种植业为主。

(南稻北粟)

④重视水利等。

1个基本模式:

小农经济。

(以家庭生产、生活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缴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4个主要特点:

①精耕细作。

(即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铁犁牛耕)(分散性)

②男耕女织。

(即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结合)(封闭性)

③自给自足。

(即易阻碍技术进步和生产发展)(落后性)

④易受影响。

(即受天灾、苛政和土地兼并影响)(脆弱性)

 

1—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薄积厚发】

3种经营模式:

①官营。

(占统治地位/汉—明中叶/政府垄断/集中/大作坊/不流通)

②民营。

(私营/明中叶后/占主导地位/市场流通)

③家庭。

(副业/自己消费和缴税/剩余出售)

2种管理制度:

①工官制度。

(汉武帝/官办/专门制造官府专用和皇帝私用物品

/代表最高水平/有利有弊)

②匠户制度。

(从事手工业专业人户/无人身自由,创造性受束缚)

3大行业部门:

①纺织业。

a新石器:

人工育蚕和纺织技术。

15大行业成就:

b汉:

技术发达:

素纱褝衣、丝国。

c唐:

官营规模大,私营兴起。

d宋元:

棉(黄道婆)。

e明:

手工工场和雇佣劳动。

(资本主义萌芽标志)

②冶金业。

a商周:

青铜器。

(司母戊大方鼎)

b春秋:

人工冶铁。

c战国:

炼钢和淬火技术。

c西汉:

官营/煤炭/人力畜力鼓风。

d东汉:

水排。

(杜诗/水力鼓风冶铁)

e南北朝:

灌钢法。

(团钢法、生熟法)

③制瓷业。

a原始:

彩陶。

b东汉:

青瓷。

c唐:

越青邢白、唐三彩。

d宋:

定均景龙耀。

(白瓷孩儿枕)

e元:

青花瓷。

d清:

粉彩瓷。

(康熙形成、雍正顶峰)

4个主要特点:

①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之上。

②三种经营形态并存。

③技术不断进步,出现手工工场。

④长期领先世界。

 

1—3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薄积厚发】

8大商业概况:

①远古:

早期商业交换。

②商:

商业初步发展。

③西周:

出现骨贝和铜贝。

④春秋战国:

出现巨商和繁荣的商业中心。

(范蠡、吕不韦)

⑤汉:

商运活跃。

(丝绸之路)

⑥唐:

水路商运和陆路商运发达。

⑦宋元:

商业空前繁荣,海运发展迅速。

(北宋出现世界最早纸币——交子)

⑧明清:

出现会馆和商帮。

(晋商和徽商)

6种市的发展:

①秦:

法律规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

②汉:

有专门管理机构。

(九市/市令)

③南北朝:

出现民间集市——草市。

(草市尉/北集南墟)

④唐:

草市发达,夜市繁荣,管理严格。

⑤宋:

突破原先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⑥明清:

都市商业区繁华。

4朝商业都市:

①汉:

长安和五都(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

②唐:

长安、洛阳、扬州。

(扬一益二)

③宋:

汴京(开封)。

④清:

苏州和五镇(盛泽、汉口、佛山、朱仙、景德镇)。

4大商业特点:

①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之上。

②长期处于封建政府抑制之下。

(商周:

工商食官;春秋战国打破垄断)

③宋元时期空前繁荣。

④促进商业都会兴起。

 

1—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薄积厚发】

2大经济政策:

①重农抑商。

a含义:

强调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b目的:

维护小农经济,巩固封建统治。

c评价:

积极:

促进经济发展,创造辉煌文明。

消极:

阻碍工商业发展,阻碍资十萌芽发展。

②海禁政策。

a含义:

明清王朝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

b目的:

防范外夷入侵和抗清活动,维护封建统治。

c评价:

积极:

一定程度维护国家安全。

消极:

妨碍海外市场开拓,阻碍资十萌芽发展;

与世隔绝,逐渐落后。

1个经济萌芽:

资本主义萌芽。

a产生条件:

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明清)b产生标志:

雇佣劳动和手工工场的出现。

c实质:

资十的生产关系。

d特点:

地区性和不平衡性突出。

(少数地区少数行业,稀疏微弱)

e缓慢原因:

根因:

腐朽的封建制度;自然经济占主导。

主因:

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2—1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2—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薄积厚发】

3个经济变动:

①外国资本主义入侵。

②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a标志:

手工棉纺织业衰败。

b含义:

农业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

③买办商人出现。

(经纪人/中介人/代理人)

5个发展阶段:

1产生兴起:

1个标准:

机器生产。

1个时间: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2个代表:

①1866/方举赞、孙英德/发昌机器厂/上海。

②1873/陈启源/继昌隆缫丝厂/广东南海。

3个原因:

①列强入侵瓦解自然经济。

②外商企业丰厚利润刺激。

③洋务企业诱导。

3个途径:

①洋务派的官办企业。

②地主官僚买办商人投资所办企业。

③旧有手工工场使用机器。

3个特点:

①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②以轻工业为主。

③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3个影响:

①给中国社会带来新气息。

②产生新生产方式和新阶级。

③进一步改变中国经济结构。

2初步发展:

1个时间:

甲午战争到一战前。

(1894—1914)

1个代表:

1899/张謇/大生纱厂/江苏南通

3个原因:

①列强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自然经济。

②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③实业救国推动。

3民初春天:

1个时间:

1912—1919。

1个成就:

超过过去50年。

3个原因:

①辛亥革命扫除了一些障碍。

②民族资产阶级投资热情高涨。

③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中国侵略。

2个特点:

①以轻工业为主,未形成完整工业体系。

②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

4短暂发展:

1个时间:

1927—1937。

(黄金十年)

1个表现:

1936历史最高纪录。

3个原因:

①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②币制改革。

③反帝爱国运动蓬勃发展。

5陷入困境:

1个时间:

1937—1949。

3个原因:

①日本侵华战争破坏。

②美国经济侵略。

③官僚资本压迫。

④国民政府反动统治。

(内战、捐税)

 

2—3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

【薄积厚发】

3个阻碍:

①帝国主义。

(特权/侵华战争/不平等条约)

(3座大山)②封建主义。

(苛捐杂税)

③官僚资本。

(内债和滥发货币/直接投资/加入官股或收买敲诈没收)

1个特点:

两面性。

①革命性。

(反帝反封建)

②妥协性。

(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妥协)

1个地位:

是一种新经济因素,利于社会进步,利于中国近代化。

1个认识:

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

 

 

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3—1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薄积厚发】

3个发展阶段:

1奠基起步:

1个时间:

1949—1957。

1个奠基:

国民经济恢复。

(1953超历史最高)

1个起步:

一五计划。

时间:

1953—1957。

成就:

鞍钢、长春一汽、沈阳一机等。

意义:

标志工业化开始。

3大改造:

时间:

1953—1956。

内容:

农业手工业资十工商业改造。

意义:

①生产资料私有制变成公有制。

②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2初步探索:

1个时间:

1956—1966。

1个报告:

《论十大关系》。

(标志开辟中国特色道路)

1个大会:

中共八大。

(1956)

内容:

提出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主要矛盾:

人民经济文化需求

与不足之间的矛盾。

主要任务:

发展生产力。

意义:

成为中国探索社十开端。

2大失误:

①大跃进。

②人民公社化。

1个实质:

“左”倾错误。

(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

3十年动乱:

1个时间:

1966—1976。

2人整顿:

周恩来、邓小平。

2个危害:

①严重破坏经济建设。

②拉大与发达国家差距,失去宝贵发展机遇。

4个经验教训:

①必须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

②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④及时抓住发展机遇。

 

3—2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薄积厚发】

1个伟大转折:

十一届三中全会。

1个时间:

1978.12。

1个精髓:

实事求是。

1个决策:

改革开放。

2个重大改革:

1农村改革:

1个时间:

1978年。

2个发源地:

安徽凤阳县小岗村。

四川广汉县向阳公社。

1个政策: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包产到户)

1个实质:

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

2个意义:

①极大调动农民积极性。

②根本改变农村经济社会。

2城市改革:

1个时间:

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1个中心:

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扩大企业自主权。

4个开放步骤:

①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②1984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

③1985年起,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

设海南省,划为经济特区。

④1990年,开放上海浦东地区。

1个开放特点:

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

 

3—3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薄积厚发】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

2个历史背景:

①国际: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②国内:

计划经济束缚生产力。

5个建立过程:

①1992年春邓小平南方谈话,强调深化改革开放。

②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③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勾画出市场经济基本框架,使十四大提出的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

④1997年中共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进一步深化认识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等。

⑤改革开放30年,我国已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个根本转变:

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

(计划→市场)

3个伟大意义:

①推动经济高速增长。

②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③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

 

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4—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薄积厚发】

4大变迁:

衣:

3个男装:

①长袍马褂。

(近代男子通用)

②西装。

(鸦片战争后传入,民国流行)

③中山装。

(中西合璧,1911年后流行,男子标装)

4个女装:

①旗袍。

(晚清宽松肥大,民国合身适体)

②苏式服装。

(1949-66:

列宁装、连衣裙)

③军装和干部服。

(1966-76:

蓝绿黑白)

④时尚个性服装。

(1978后)

食:

4大菜系:

影响最大。

(鲁粤川淮扬菜)

1个西餐:

中西餐并行。

住:

1个民居:

四合院。

(北方)

1个新居:

中西合璧。

(洋房、里弄—上海石库门)

俗:

2个婚俗:

①反到包办,主张自主。

(清末民初)

②恋爱自由,婚姻自主。

(1949后)

3个丧俗:

①城市新式丧礼。

(清末民初:

追悼会、殡仪馆与公墓)

②农村传统丧礼。

③火葬。

(1949后)

4个新俗:

①剪辫易服。

②废止缠足。

③实行新式礼节。

(点头鞠躬、握手)

④普及女子教育。

1个特征:

中西合璧、土洋并存。

4大原因:

①社会变革推动。

(列强入侵、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

②欧风美雨影响。

(西方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传入冲击)

③思想观念改变。

④经济文化发展。

 

4—2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薄积厚发】

3大变迁:

行:

陆:

①人力车。

(是近代城镇主要交通工具)

②自行车。

(19C中后期传入;1950S后成为主要代步工具)

③摩托车。

(1978以来,重要交通工具)

④出租汽车。

(城市)

⑤家庭汽车。

⑥火车。

(19C末20C初:

收回铁路利权;1909京张铁路;

2006青藏铁路)

⑦有轨电车。

(1906:

天津)

⑧公共汽车。

(1924:

上海)

⑨地铁。

(1969:

北京)

⑩磁悬浮列车。

(2003:

上海)

海:

轮船。

(1865:

第一艘;1872轮船招商局:

最早航企)

空:

飞机。

(1920S初)

邮:

①1866海关试办。

②1896大清邮政。

③1911后中华邮政。

电信:

①有线电报:

1877:

丁日昌:

台湾:

自办开端。

②无线电报:

1906创设。

1932国际无线。

③电话:

1882传入。

1949邮电部成立:

邮电合一。

2003电话用户世界第一。

4大影响:

①促进人员商品流通与信息传递。

②加速城市化进程。

③改变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

④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4—3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薄积厚发】

5大变迁:

报:

①1873:

《昭文新报》。

(汉口:

开办报先例)

②维新运动:

《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办报高潮)

③民国:

通俗性报刊。

(消闲娱乐为特征)

播:

①第一座广播台:

1923英美报商上海。

②自办第一座广播台:

1926哈尔滨。

③第一座私营广播台:

1927上海新新公司。

④第一座全国性广播台:

1928中央广播电台南京。

⑤卫星传输:

1978后。

影:

①第一次电影放映:

1896上海徐园。

②自拍第一部电影:

1905《定军山》。

③民国电影:

《渔光曲》、《风云儿女》、《三毛流浪记》。

④1978后电影:

《牧马人》、《红高粱》、《英雄》。

视:

①第一家电视台:

1958北京电视台(1978中央电视台)。

②广电覆盖新格局:

1990s。

网:

①1993第一条互联网专线。

②2008底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

3大影响:

①传递信息,传播知识,娱乐大众。

(《申报》《大公报》)

②唤醒民众,制造舆论,推动革命。

(《民报》《新青年》)

③实行舆论监督,促进社会进步。

 

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5—1开辟文明交往的路线

【薄积厚发】

新航路开辟:

(地理大发现)

4种史观:

①文明史观。

②全球史观。

③世界史观。

④现代化史观。

1个含义:

是指15-16C西欧各国探寻通往印度和美洲等地的新航路。

5个原因:

①经济根源:

西欧商品经济发展和资十经济萌生。

(根本原因)

②社会根源:

欧洲人狂热渴求货币和黄金。

(主要动力)《马可波罗行记》

③商业危机:

土耳其阻断传统商路。

(直接原因)

④宗教根源:

热衷于传播天主教。

(精神动力)

⑤思想根源:

人文主义鼓励冒险进取精神。

4个条件:

客观:

①造船技术进步。

(多桅帆船)

②航海技术进步。

(罗盘针、星盘)

③地理知识进步。

(地圆说、经纬度)

主观:

葡萄牙、西班牙王室支持。

4个过程:

①1487年,葡萄牙人迪亚士到达好望角。

②1492年,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大陆。

③1497年,葡萄牙人达·伽马到达印度。

④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进行了环球航行。

3大影响:

①对欧洲:

a、引起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b、利于资本积累,促进资十发展。

c、促进欧洲殖民扩张。

d、证明地圆说,冲击神学论。

②对亚非拉:

a、亚洲:

大量白银流入,刺激经济发展。

b、非洲:

黑奴贸易带来深重灾难。

c、拉美:

传统社会遭受灭顶之灾。

③对世界:

a、加强世界各地联系。

b、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

 

 

5—2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

【薄积厚发】

西欧殖民扩张与掠夺:

5个殖民大国:

①葡萄牙。

(15C/最早/非洲西海岸、印度、巴西)

②西班牙。

(16C中叶/美洲中南部、菲律宾)

③荷兰。

(16C末17C上/马六甲、锡兰、好望角、台湾)

④英国。

(17C中-19C中/北美、非洲、印度、西印度)

⑤法国。

(17C中-18C中/北美、非洲、印度、西印度)

2个殖民强国:

①荷兰。

4个优势:

a地理:

大西洋沿岸商业金融中心。

b经济:

商业外贸发达。

c政治:

1581荷兰共和国。

d殖民:

美非亚:

新阿姆斯特丹-纽约。

1个特点:

商业资本发达。

1个影响:

17世纪垄断世界航运,成为“海上马车夫”。

②英国。

6个优势:

a地理:

大西洋航路中心.

b政策:

推行重商主义。

c经济:

1600东印度公司、圈地运动。

d军事:

1588打败无敌舰队;打败荷兰和法国。

e制度:

资十制度确立完善。

f殖民:

1607弗吉尼亚。

1个特点:

工业资本发达。

1个影响:

18C中成为世界最大殖民帝国。

(日不落帝国)

4种殖民方式:

①野蛮掠夺。

②野蛮屠戮。

③奴隶贸易。

④不平等贸易。

3大殖民影响:

①是世界市场建立重要途径。

②加速欧洲资本原始积累。

③加剧殖民地贫困与落后,迫使其卷入世界近代化进程。

 

5—3“蒸汽”的力量

【薄积厚发】

工业革命:

1个含义:

又称产业革命,是指以手工生产为基础的资十工场手工业过渡到采用机器生产的资十工厂制度的过程。

5个条件:

①政治:

代议制确立。

(资十制度确立)

②劳动力:

圈地运动。

③资本:

殖民扩张与掠夺。

④技术:

手工工场积累丰富经验和技术。

⑤市场:

殖民扩张与掠夺和圈地运动。

1个时间:

18C中-19C中

1个中心:

英国。

5大成就:

①纺织:

a1765/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开始标志)

b1771/阿克莱特/第一座水力纺纱厂

(标志近代机器工业和资十大工厂制诞生)

②动力:

1782/瓦特/改良联动式蒸汽机(标志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③交通运输:

a1807/富尔顿/汽船/美

b1814/史蒂芬孙/火车/英

5大意义:

①极大提高社会生产力,成为世界工厂。

②加快城市化、工业化。

③形成两大对立阶级。

④促进科教发展和科学共十诞生。

⑤促进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5—4走向整体的世界

【薄积厚发】

第二次工业革命:

5个条件:

①政治:

欧美确立资十。

②资本:

大量积累资本。

③劳动力:

革命或改革提供大量劳动力。

④市场: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⑤科技:

自然科学取得突破。

(直因)

1个时间:

1860s-20C初

2个中心:

①美国。

②德国。

8大成就:

(1)能源:

①1866/西门子/发电机/德(开始标志)

②1870s/爱迪生/电灯/电车/留声机/电影放映机/改进电话

(2)交通:

③1885/卡尔·本茨/汽车/德(最早)

④1894/福特/汽车/美

⑤1903/莱特兄弟/飞机/美

(3)石化:

⑥1867/炸药/诺贝尔/瑞典

(4)电信:

⑦1876/贝尔/电话/美

⑧1896/马可尼/无线电报/意

5大特点:

①科技紧密结合。

(含量提高)

②电力广泛应用。

(重工业)

③多国并举。

(速度快范围广规模大)

④交叉进行。

⑤产生垄断。

5大影响:

①促进生产力发展。

②产生垄断组织。

③进入帝国主义,掀起瓜分狂潮。

④推动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⑤进入全球化时代。

 

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6—1“自由放任”的美国

【薄积厚发】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个导火线:

1929纽约股市崩溃。

(开始标志)

6个原因:

①根源:

资+基本矛盾。

②政策:

自由放任主义。

③具因:

a生产和销售矛盾。

b贫富差距扩大。

c股票投机过度。

d分期付款超前消费。

3个特点:

①范围广。

②时间长。

③破坏力强。

4个影响:

①破坏社会生产力。

②激化社会矛盾。

③导致政治危机。

④导致国际关系紧张。

(德、日)

对美国4个影响:

①全面危机。

②金融危机。

③工农业危机。

④社会危机。

 

6—2罗斯福新政

【薄积厚发】

罗斯福新政:

3个背景:

①美国面临全面危机。

②胡佛反危机失败。

③罗斯福当选总统。

1个时间:

1933.3—1939。

2个阶段:

①1933.3—1935初

②1935-1939

2个目的:

①直接:

摆脱经济危机。

②根本:

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5大措施:

①整顿银行业,克服金融危机。

②恢复工农业生产。

③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

④保护劳工权利。

⑤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1大新特点:

国家干预经济。

3大影响:

①直接:

使美国渡过危机,经济恢复发展。

②间接:

缓和社会矛盾,避免走法西斯道路。

③深远:

开创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对美国及西方产生深远影响。

1个实质:

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1个局限性:

未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6—3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薄积厚发】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5个新模式:

①美国:

新经济

②英国:

混合市场经济

③法国:

计划指导型经济

④联邦德国:

社会市场经济

⑤日本:

政府主导型经济

7个新变化:

①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②出现人民资本主义。

③出现经营者革命。

④出现福利国家。

⑤第三产业蓬勃发展。

⑥知识经济兴起。

⑦适时调整经济政策。

1个新特征:

国家干预。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7—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

【薄积厚发】

2大政策:

①战时共产主义。

1个背景:

内忧外患。

4个内容:

a余粮收集制。

b工业国有化。

c实物配给制。

d劳动义务制。

3个评价:

a是非常时期非常措施。

b利于集中人力物力,保障军事胜利。

c不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②新经济政策。

1个背景:

出现经济政治危机。

4个内容:

a固定粮食税。

b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c实行自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