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对应什么花.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782292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十四节气对应什么花.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二十四节气对应什么花.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二十四节气对应什么花.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二十四节气对应什么花.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二十四节气对应什么花.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十四节气对应什么花.docx

《二十四节气对应什么花.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十四节气对应什么花.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十四节气对应什么花.docx

二十四节气对应什么花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二十四节气对应什么花

 

  篇一:

二十四节气气候习俗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每个节气约间隔半个月的时间,分列在十二个月里面。

在月首的叫做节气,在月中的叫做“中气”,所谓“气”就是气象、气候的意思。

  自小寒至谷雨共八气,每五日为一候,共计二十四候,每候对应一种花信。

  立春节气

  立春位居二十四节气之首,人们十分重视这个节气。

3000年前中国就有迎春仪式,至今已形成了许多固定的风俗习惯。

  每年的公历2月4日左右为立春,此时太阳达到黄经315度,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节气。

立春表示春季开始,万物有了勃勃生机,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

  中国古代将立春分为三候:

“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

”,三候所对应的花信“一候迎春,二候樱桃,三候望春。

”说的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

立春五日后,蛰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融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融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春天已经到来,然而冬天的寒冷还未消失殆尽,它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慢慢消融,大地解冻才能使万物复苏,才能有万物生长的土壤,所以三候的说法十分准确地把立春这个阶段的特征和预兆形象地表现出来。

俗语说:

“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

”立春后,随着气温的回升,春耕大忙季节将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陆续开始。

  立春”不仅是个重要节气,也是一个重大节日,中国民间将其称为立春节,并有吃春饼、鞭春牛等趣味习俗。

立春这天,一项重要习俗就是“咬春”。

北方吃的食品是春饼,而南方则流行吃春卷。

吃春饼和春卷,是人们对“一年之计在于春”的美好祝福。

因此,这一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值得一提的是,立春这一日,中国民间“咬春”的另外一种食品是萝卜。

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可以解春困。

其实其意义并不限于此,除解困外,萝卜还可以解酒、通气,具有营养、健身、祛病等功效。

除“咬春”外,民间还有“打春”习俗,又叫“鞭春牛”“鞭土牛”,起源较早,这种方式体现了人们对五谷丰登的美好期盼。

因为,春牛在塑制时,往往要在肚子里塞上五谷,当牛被打烂时,五谷就流了出来。

人们欢笑着拾起谷粒放回自己的仓中,预示仓满粮足。

现在,一些农村仍有“鞭春牛”的风俗。

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形象地反映了立春时节的自然

  景象。

时至立春,人们会明显感觉到白天变长了,太阳也暖和多了,气温、日照、降水趋于上升或增多。

  雨水节气

  雨水是24节[3]气中的第2个节气。

每年的2月19日前后,太阳黄经达330度时,是二十四节气的雨水。

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

雨水节气一般从2月18日或19日开始,到3月4日或5日结束。

雨水和谷雨、小雪、大雪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正月中,天一生水。

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

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

”意思是说,雨水节气前后,万物开始萌动,春天就要到了。

如在《逸周书》中就有雨水节后“鸿雁来”“草木萌动”等物候记载。

  古代将雨水分为三候:

“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

  劝。

”,雨水三候对应的花信“一候菜花,二候棠棣,三候李花”此节气,水獭开始捕鱼了,将鱼摆在岸边如同先祭后食的样子;五天过后,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再过五天,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草木随地中阳气的上腾而开始抽出嫩芽。

从此,大地渐渐开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雨水不仅表征降雨的开始及雨量增多,而且表示气温的升高。

雨水前,天气相对来说比较寒冷。

雨水后,人们则明显感到春回大地,春暖花开和春满人间,沁人的气息激励着身心。

[4]

  惊蛰节气

  传统上为春季,第三个节气。

即视太阳在黄道上自黄经345°至360°(0°)的一段时间,每年3月5日(或6日)开始,至3月20日(或21)结束,约15天。

这时太阳直射点由5°57′s移至赤道。

狭义上,指惊蛰开始,视太阳在天球上经过黄经345°的时刻,即在3月5日(或6日)。

古代分惊蛰为三侯:

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

花信为“一候桃花,二候杏花,三候蔷薇。

”。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二月节?

万物出于震,震为雷,故日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此时天气转暖,渐有春雷,冬眠的动物开始苏醒。

北京地区,北海冰融化,雁飞,蜜蜂开始群飞,春雪终止,榆树开花。

  “惊蛰”,是“立春”以后天气转暖,春雷初响,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的时期,此时过冬的虫卵也将开始孵化,由此可见“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节气。

然而真正使冬眠动物苏醒出土的,并不是隆隆的雷声,而是气温回升到一定程度时地中的温度。

有谚语云:

“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雷打惊蛰谷米贱,惊蛰闻雷米如泥”。

这是说惊蛰日或惊蛰日后听到雷声是正常的,风调雨顺,是个好年景。

[2]

  “惊蛰”节气后,南方暖湿气团开始活跃,气温明显回升。

常年节气平均气温淮北地区为6~7℃,淮河以南地区为7~8℃,比"雨水"节气升高3℃或以上。

该节气内黄淮地区的气温自南向北先后稳定升至5℃以上,而气温稳定升至5℃,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气象界限温度,它预示着树木开始发芽、春长,春播作物开始播种。

常年节气平均降雨量淮北地区为15~20毫米,淮河以南地区为20~40毫米。

  民俗

  惊蛰雷动,百虫“惊而出走”,从泥土、洞穴中出来,于是虫蚁开始活动,逐渐遍及田园、家中,或殃害庄稼,或滋扰生活。

因此惊蛰期间,各地民间均有不同的除虫仪式。

  客家民间则以“炒虫”方式,达到驱虫的功利目的。

惊蛰这一天,一些地区要吃炒豆。

在少数民族地区,广西金秀的瑶族在惊蛰时家家户户要吃“炒虫”,“虫”炒熟后,放在厅堂中,全家人围坐一起大吃,还要边吃边喊:

“吃炒虫了,吃炒虫了!

”尽兴处还要比赛,谁吃得越快,嚼得越响,大家就来祝贺他为消灭害虫立了功。

其实“虫”就是玉米,是取其象征意义。

[5]

  春分节气

  一年中第四个节气。

这时昼夜平分,即视太阳在黄经上自0°至15°的一段时间(约15.2天),从每年3月20日(或21日)开始至4月4日(或5日)结束。

这时太阳直射点由赤道移至5°57′n。

狭义上指春分开始,视太阳在天球上经过黄经0°与赤道交点(升交点)的时刻;即在3月20日(或21日)。

因这个时刻处于春季的中点,这交点也称为春分点。

春分点和秋分点,合称为二分点。

春分点系天文学名词,全球通用;但南半球的春分点指东经180°与赤道的交点,太阳在9月23日(或24日)经过此点。

中国文献中指的春分点,通常指黄经0°与赤道的交点。

春分点的确定,始于商代(约在公元前18一20世纪)。

  古代的春分分为三候:

玄乌至,雷始发声,始电。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

“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半。

”《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之篇》有:

“春节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

  好。

”此日阳光直射赤道,几乎全球昼夜等长。

其后阳光直射点位置北移,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则昼短而夜长。

天文学上规定,春分为春季开始。

此时,中国大部分地区的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华中农谚:

“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

北京地区,山桃、加拿大杨、连翘、杏树、玉兰等树木相继开花。

春分花信:

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兰

  春分时节,在中国的西北大部、华北北部和东北地区还处在冬去春来的过渡阶段,晴日多风,乍暖还寒。

根据近几年来对沙尘天气的统计,4月最多,3月次之。

春分15天,正处在3月底到4月初,在这些地区,大风

  卷起的扬沙、高空飘来的浮尘,特别是沙尘暴对大气造成的污染,每每都受到众人的关注,成为一时的热点话题。

  竖蛋

  在每年的春分那一天,世界各地都会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做"竖蛋"试验。

这一被称之为“中国习俗”的玩艺儿,何以成为"世界游戏",目前尚难考证。

不过其玩法确简单易行且富有趣味:

选择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

虽然失败者颇多,但成功者也不少。

春分成了竖蛋游戏的最佳时光,故有“春分到,蛋儿俏”的说法。

竖立起来的蛋儿好不风光。

[6]

  清明节气

  “燕子来时春社,梨花落后清明。

”踏着春天的节奏,4月5日中国又将迎来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清明节。

民俗专家表示,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在现实社会中有着巨大影响力的民俗节日,“清明节”的得名蕴涵了深厚的“文化密码”。

清明花信:

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

  清明源于“清明风”。

春秋时《国语》中记载:

一年中共有“八风”,其中“清明风”属巽,即“阳气上升,万物齐巽”。

汉朝刘安所作的《淮南子·天文训》中也有“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的记载。

古人将一年中的“八风”都起了名字:

东风叫明庶风、南风叫景风(亦名凯风),西风叫阊闾风,北风叫广莫风,东北风叫条风(又叫融风),东南风叫清明风,西北风叫不周风,西南风叫凉风。

  “清明风是一年中的八风之一,是冬至后吹过45天条风和45天景风以后吹来的温暖清新的风。

清明前后往往细雨霏霏、和风拂拂,正是种植庄稼的大好时节,这时的风和雨都是人们所喜欢的。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唐代诗人杜牧的千古名句,生动勾勒出“清明雨”的图景。

清明时节正是冷暖空气冲突激烈的时候,势力减弱的北方冷空气和南方的暖湿空气常常在长江一带交锋,致使江南地区常常“乍暖还寒晴复雨”。

“清明雨”对植物生长尤为重要,农谚有“清明前后一场雨,强如秀才中了举”之说。

  饮食

  清明节气中,不宜食用“发”的食品,如笋、鸡等。

可多食些柔肝养肺的食品,如荠菜,益肝和中;菠菜,利五脏、通血脉;山药,健脾补肺;淡菜,益阴,可滋水涵木。

  春天,肝阳上亢的老人,特别容易出现头痛、昏眩,这就是祖国传统医学所说的"春气者诸病在头"。

老年慢性气管炎也易在春季发作,饮食防治方法是多吃具有祛痰、健脾、补肾、养肺的食物。

[7]

  谷雨节气

  进入公历四月的谷雨节气,跟早春二月时的雨水节气,虽同有一个

  “雨”字,但在涵义上有着很大的区别。

雨水节气,不见雪花飞舞,静听春雨无声,意味着黄河中下游地区开始下雨。

而谷雨节气的名称,来自古人的“雨生百谷”之说,表示这个时期的降水对农作物的生长极为重要。

不过这谷雨的谷字不仅指谷子这一种庄稼,而是农作物的总称。

谚语说“谷雨无雨,交回田主”,是从相反的角度来说明雨水的重要。

下面说说谷雨期间的主要天气特点:

  春天由于天气多变,因此在饮食和养生方面很讲究,谷雨到时,已是暮春,我们该如何健康饮食、吃适合这一季节的食物呢?

暮春气候复杂,不过绝大多数地区都多大风天气,此时人体就容易流失水分,抵抗力就会随之下降,容易诱发、加重感冒与很多慢性病。

这个时候,"补"水就显得特别重要。

一夜春眠之后,人体内水分消耗较多,晨起喝水不仅可补充因身体代谢失去的水分、洗涤已排空的肠胃,还可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喝水量以250毫升为宜。

  风沙

  按照二十四节气,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处在暮春时节的谷雨,意味着春将尽,夏将至,冷空气大举南侵的情况比较少了,但影响北方的冷空气活动并不消停。

4月底到5月初,气温毕竟要比3月份高得多,土壤干燥、疏松;空气层不稳定,上层风动量下传,锋面气旋活跃,共同引发的大风、沙尘天气比较常见。

  1993年、1995年、1998年、20XX年的谷雨期间,都出现了强沙尘暴、沙尘暴。

其中,1993年5月5日发生在甘肃省金昌市的黑风,瞬时最大风速达34米/秒(12级),能见度陡降为零,风沙形成的沙暴壁高达300-400米,上下有三层结构,每层有一球状尘团滚动,最下层呈现黑色,中上部红黄相间,以每小时90公里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各地的气温急剧下降,最低气温降到-2-2℃。

造成人员重大伤亡和经济损失,至今令人毛骨悚然。

大范围的浮尘天气,昏黄的天空,落下的黄尘,让诗人所描绘得草长莺飞、花红柳绿、春意盎然的景象暗然失色。

谷雨花信:

一候牡丹,二候酴醾,三候楝花[8]

  立夏节气

  5月5日是农历的立夏。

此时,“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

”此时太阳黄经为45度,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日天的开始。

  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立夏后,是早稻大面积栽插的关键时期,而且这时期雨水来临的迟早和雨量的多少,与日后收成关系密切。

  篇二:

二十四节气详解—心田花开学校

  二十四节气详解

  二十四节气是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

由于中国农历是一种“阴阳历”,既根据太阳也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因此不能完全反映太阳运行周期。

但中国又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情况,农事完全根据太阳进行,所以在历法中又加入了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用作确定闰月的标准。

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

  立春

  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干支历的岁首,建寅月之始日;到达时间点在公历每年2月3-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时。

  立春是汉族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立”是“开始”的意思,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

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

从立春交节当日一直到立夏前这段期间,都被称为春天。

  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自古以来立春就是一个重大节日,叫春节(到民国后被易名)。

中国自官方到民间都极为重视,立春之日迎春已有三千多年历史。

立春时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

回来之后,要赏赐群臣,布德令以施惠兆民。

这种活动影响到庶民,使之成为后来世世代代的全民的迎春活动

  雨水

  24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

每年的正月十五前后(公历2月18-20日),太阳黄经达330度时,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

雨水节气时段一般从公历2

  月18日或19日开始,到3月4日或5日结束。

雨水和谷雨、小雪、大雪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正月中,天一生水。

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

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

”意思是说,雨水节气前后,万物开始萌动,春天就要到了。

如在《逸周书》中就有雨水节后“鸿雁来”“草木萌动”等物候记载。

  惊蛰

  古称“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3个节气,更是干支历卯月的起始;时间点在公历3月5-6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345°时。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惊蛰时间在公历3月5-6日之间这是正确的。

以前有人说“时间点在农历每年二月初一前后”,这是不对的,农历与公历日期是较大的出入。

  春分

  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

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前后(公历大约为3月20-21日期间),太阳位于黄经0°(春分点)时。

春分这一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是春分,在南半球来说就是秋分。

春分是伊朗、土耳其、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的新年,有着3000年的历史。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

秋同义。

”《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

“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春分也是节日和祭祀庆典,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

周礼天子日坛祭日。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

”另《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

“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礼记》:

“祭日于坛。

”孔颖达疏:

“谓春分也”。

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

“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

  民间活动上,一般算做踏青的正式开始。

活动有:

一放风筝,妇女小孩放风筝。

并在风筝上写祝福希望天上神看到。

二簪花喝酒:

无论男女老少都簪花。

三野外挑野菜:

朱淑真《春日杂书十首》:

写字弹琴无意绪踏青挑菜没心情。

饮食方面,则有春菜,春汤,春酒等

  清明

  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5个节气,更是干支历辰月的起始;时间点在农历每年三月初一前后(公历4月4-6日),太阳到达黄经15°时。

又名“三月节”或“踏青节“。

  《历书》:

“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气温上升,中国南部雾气少,北部风沙消失,空气通透性好),因此得名。

  清明的时间点在公历每年4月4-6日,而在农历上的日期并不固定,为每年三月初一前后,此因农历是阴阳历。

  中国古代从清明起的15天内每隔5天分出三候:

“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

”意即在这个时节先是白桐花开放,接着喜阴的田鼠不见了,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然后是雨后的天空中可以见到彩虹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

  《岁时  

百问》中说: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清明节与除、盂、九三节并称中国传统节日四大祭祖节日。

由于清明节是根据节气而定的,故清明是少数与西历大致吻合的中国传统节日。

清明为台湾、中国大陆、香港等地唯一根据节气而定的休假日,在澳门则还有冬至。

  谷雨

  是二十四节气的第6个节气,每年4月19日~21日时太阳到达黄经30°时为谷雨,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说。

同时也是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最佳时节。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气象专家表示,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大大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的生长。

  立夏

  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更是阳历辰月的结束以及巳月的起始;时间点在公历5月5-6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

立夏在农历上的日期并不固定,为每年四月初一前后,此因农历是阴阳历。

“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

  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

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小满

  二十四节气之一,夏季的第二个节气。

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

每年5月20日到22日之间视太阳到达黄经60°时为小满。

  芒种

  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更是干支历午月的起始;时间点在公历每年6月6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75°时。

芒种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

《月令七十二侯集解》:

“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

”此时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进入多雨的黄梅时节。

  夏至

  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公历6月21日或22日。

夏至这天,太阳运行至黄经90度(处在

  双子座),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的日照时间最长。

在北京地区,白昼时数可长达15小时。

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多,比南半球多了将近一倍。

  天文专家称,夏至是太阳的转折点,这天过后它将走“回头路”,直射点开始向南移。

夏至后北半球白昼时数逐日减少。

同时,夏至到来后,夜空星象也逐渐变成夏季星空。

  小暑

  二十四节气之第11个节气,也是干支历午月的结束以及未月的起始;公历每年7月7日或8日时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

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

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符合。

全国的农作物都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需加强田间管理。

  大暑

  二十四节气之一,北半球在每年7月22-24日之间,南半球在每年1月20-21日之间,太阳位于黄经120°。

大暑期间,汉族民间有饮伏茶,晒伏姜,烧伏香等习俗。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

“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

”其气候特征是:

“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

”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同时,很多地区的旱、涝、风灾等各种气象灾害也最为频繁。

  立秋

  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更是干支历未月的结束以及申月的起始;时间在农历每年七月初一前后(公历8月7-9日之间)。

“秋”就是指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

到了立秋,梧桐树开始落叶,因此有“落叶知秋”的成语。

从文字角度来看,“秋”字由禾与火字

  篇三:

二十四节气知识问答题

  二十四节气知识问答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二十四节气起源于哪个地方?

(黄河流域)“种瓜点豆”是在哪个节气前后?

(谷雨前后,种瓜点豆)哪一个节气有吃春饼和春卷的习俗?

(立春,这个习俗也叫“咬春”)农历新年通常是在哪个节气前后?

(立春)哪个节气到了,迎春花开?

(立春)鱼儿在池塘里度过一整个冬天,要被憋坏了,它在哪个节气时,感觉到春天的召唤,开始向上游,像要把冰面顶破一样?

(立春)哪个节气开始,天气回暖,无法形成雪花,下雨天气逐渐增多?

(雨水)人们常说“春捂秋冻”,“春捂”指的的哪个节气后的事情?

(雨水,因为雨水后天气回暖,但是冷暖变化较大,容易引发身体不适,所以古人提倡“春捂秋冻”)“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说的是哪个节气的事情?

(雨水)哪个节气柳树开始发芽?

(雨水)哪个节气杏花开放?

(雨水)冰化了,鱼儿终于可以跃出水面了,这是哪个节气的事情?

(雨水)农历的元宵节与哪个节气相近?

(雨水)哪一个节气里,开始打雷?

(惊蛰)古人在哪一个节气祭拜“雷公”?

(惊蛰)哪一个节气桃花开?

(惊蛰)冬眠的动物醒来,爬出洞外活动,这是在哪个节气?

(惊蛰)哪一个节气里会有二月二,龙抬头?

(惊蛰)“春日农家闲不住,赶马牵牛耕作忙”描写的是哪一个节气?

(惊蛰,早春耙地,保证春播的顺利进行)哪个季节表明春季已经过了一半?

(春分)“吃了春分饭,一天长一线”是什么意思?

(春分这一天,白天和夜晚的时间一样长,过了这一天,白天会越来越长,夜晚会越来越短,所以会有这种说法)到,海棠花开得热热闹闹。

(春分)哪个节气不仅是节气,也是祭祀祖先的传统节日?

(清明)哪个季节过后,雨水渐渐增多,雨滴变大,太阳光照在上面,形成七色彩虹。

(清明)踏青是哪个节气的习俗?

(清明)寒食节过后一两天是什么节气?

播种的最佳时机是哪个节气?

(谷雨)哪个节气,水开始变暖,鱼虾开始在暖海区活动,渔民们开始下海捕鱼?

(谷雨)春季里有一个节气,气候温暖,多雨潮湿,雨水大大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谷雨)前后,种瓜点豆。

(谷雨)牡丹一般在哪个节气开花?

(谷雨,牡丹也被称为谷雨花)池塘里的浮萍在哪个时节茂盛生长?

(谷雨,一叶经宿即生数叶)哪四个节气标志着季节的开始?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合称“四立”)立夏之后,有一种动物捕捉大量繁殖的小飞虫,是“农田卫士”,这个动物是什么?

芍药被称为“五月花神”,芍药在哪个节气前后开放?

(立夏)“立夏挂蛋”是什么意思?

谷物颗粒已经开始饱满,但是还没有成熟,这指的是哪一个节气?

(小满)

  38.“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蜻蜓翩翩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