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小制作.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77413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9.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单元小制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三单元小制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三单元小制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第三单元小制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第三单元小制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小制作.docx

《第三单元小制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单元小制作.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三单元小制作.docx

第三单元小制作

第三单元小制作

——角的初步认识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角和直角的初步认识,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

本单元有两个信息窗。

信息窗一:

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找一找、摸一摸身边的角、找出实物角的共同点,为抽象几何角奠定基础;画一画,由物到图,适时讲解,将感性认识提升为几何模型,并重视表象形成,培养空间观念;认识直角。

信息窗二:

引导学生经历对角比较、分类的过程,认识锐角、钝角。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锐角、钝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正确辨认直角。

教学难点:

角的大小比较以及锐角、钝角的认识。

学情分析

 

课时安排:

4课时

角的初步认识:

2课时

锐角、钝角的认识:

1课时

我学会了吗:

1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27页信息窗一角的初步认识

(一)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认识直角。

2.在认识角的过程中,初步培养观察、分析、动手操作和形象思维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角以及直角。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五角星、扇子、三角板、锦旗、剪刀、小正方形框、课件等。

学生准备:

三角板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制作吗?

(喜欢)大家都会剪什么呢?

(学生踊跃发言,激发学生兴趣)老师和你们一样也喜欢小制作,特别喜欢剪五角星,(老师亲自动手制作)漂亮吗?

看,五角星上有许多什么呢?

(老师用手指着五角星上的角)同学们,请观察课前发给你们的小五角星。

1.学生仔细观察。

2.同桌讨论、交流。

3.师引导学生说出角。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一)初步感知角的形状

1.五角星上哪里有角,能上来指一指吗?

(1)同桌交流观察到的角。

(2)学生上台演示。

2.你能说说你观察到的角是什么形状的吗?

(1)学生用自己的话谈出对角的感受。

(2)结论:

角是尖尖的,角有一个点和两条直直的线。

3.课件演示角从实际中抽取出来的过程,让学生从整体上理解角,认识角。

(二)知道角的组成

1.让学生给角的各部分起名字。

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2.让学生折出一个角。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出示实物(扇子、三角板、锦旗、剪刀、小正方形框)让学生指出角。

(1)学生观察。

(2)让学生上台演示。

2.观察这些角,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观察提问题)

3.像这样的角,我们把它叫做直角。

4.我们在什么地方还见过直角?

(1)学生观察、回忆

(2)交流、讨论

(3)指名回答问题

4、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新朋友——角。

角是由两部分组成的:

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而且两条边都是直的。

我们还认识了一种特殊的角——直角,我们的三角板上各有一个直角。

五、检测反馈

1.出示题目:

2.学生限时独立完成.

3.教师公布答案,同位互相批改。

4.教师当场统计学生答题情况,同时确定课下辅导对象。

(1)火眼金睛。

(是角的打“√”不是的打“×”)

(2)把下图里的直角标记出来。

板书设计:

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像这样的角,我们把它叫做直角。

课后反思: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29页信息窗一角的初步认识

(二)

教学目标

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能进行角的大小比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直角的进一步认识及角的大小比较。

教学难点:

直角的进一步认识及角的大小的比较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三角板、圆规(当活动角用)等。

学生准备:

三角板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下面哪几个图形是直角?

是的画√,不是画×。

2.教师设问:

角有大小吗?

(1)学生独立思考。

(2)同位交流。

(3)全班交流。

教师小结: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教师设问:

如何比较角的大小呢?

2.学生独立思考。

3.小组交流。

要求:

把你的想法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互相交流,比较一下有没有不同的想法,并由组长记录下研讨结果。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研讨情况,并为学困生提供适当的帮助。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全班汇报:

方法一:

用眼睛观察。

方法二:

与直角比较。

方法三:

用活动角比较。

学生上台演示:

先要将活动角与第一个角的顶点重合在一起,再将活动角上的两条边与第一个角的两条边重合在一起;然后将活动角移到第二个角上:

让顶点和其中一条边分别重合,看另一条边的情况。

2.同学们你能用你所学的方法看出这两个角的大小吗?

4、抽象概括,总结升华

我们经过共同努力,想出了多种比较角的方法。

方法一:

用眼睛观察;

方法二:

与直角比较;方法三:

用活动角比较。

5、检测反馈

1.出示题目:

(1)用三角板量一量,下面哪个角是直角,在( )里画√,哪个不是画×.

(2)量一量下面的两个角哪个大哪个小,在( )里标出.

2.学生限时独立完成.

3.教师公布答案,同位互相批改。

4.教师当场统计学生答题情况,同时确定课下辅导对象。

板书设计:

角的大小比较

方法一:

用眼睛观察。

方法二:

与直角比较。

方法三:

用活动角比较。

课后反思:

第3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31页信息窗二

教学目标

1.学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2.通过找角、剪角、画角、评角等一系列活动,培养动手能力、合作意识,激发创造性思维。

在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通过课堂中创设的生活情境,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学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剪刀、课件等。

学生准备:

长方形纸片、三角板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老朋友,你们想见见它吗?

(老师拿出一个长方形图片)你知道它是什么图形吗?

(长方形)我们一起来说说它有几个角,都是什么角?

(长方形有四个角,四个角都是直角。

(板书:

直角)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教师设问:

你们猜猜看,一个长方形剪一刀,剪掉一个角,还剩几个角?

预设:

生1:

3个。

生2:

4个。

生3:

5个。

……

师:

刚才同学们的猜想是不是都正确呢?

我们来试一试好吗?

2.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长方形纸片进行操作。

3.学生汇报。

一个长方形剪掉了一个角以后,真的会出现还剩3个角、4个角和5个角。

4.教师引导:

现在你们再看看这些角还都是直角吗?

如果不是,它与直角有什么不同?

请小朋友拿出刚才剪的图形同桌之间交流一下,然后进行集体交流好吗?

5.小组交流。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学生汇报:

我发现这些图形中有的角还是直角,有的角不是直角了。

2.教师设问:

你们能把不是直角的这些角分分类吗?

3.学生尝试进行分类:

有两类。

一类是比直角小的角,另一类是比直角大的角。

4.教师讲解:

在数学上把像这样比直角小的角叫锐角。

板书:

(锐角)在数学上把像这样比直角大的角叫钝角。

板书:

(钝角)

四、抽象概括,总结升华

我们已经会辨认锐角和钝角了:

在数学上把像这样比直角小的角叫锐角。

(板书:

锐角),在数学上把像这样比直角大的角叫钝角。

(板书:

钝角)

五、检测反馈

1.出示题目:

判断对错。

(1)直角都比钝角小,比锐角大。

(2)一个角的两条边越长,角越大。

(3)在所有的角中,直角是最大的。

(4)把一个角放在放大镜下面,这个角变大了。

(5)老师的大三角板上的直角比我的三角板上的直角大.

(6)三角板上最多可以有3个直角。

(7)三角板上有3个角,其中最大的那个角是钝角。

按要求画图

(1)开口向左的锐角

(2)开口向右的直角

(3)开口向下的钝角(4)开口向下的直角

2.学生限时独立完成.

3.教师公布答案,同位互相批改。

4.教师当场统计学生答题情况,同时确定课下辅导对象。

板书设计:

锐角和钝角

在数学上把像这样比直角小的角叫锐角。

把像这样比直角大的角叫钝角。

课后反思:

第4课时

教学内容:

我学会了吗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从图形中找角。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等。

教学过程

一、问题回顾

1.角是由几部分组成的?

2.你已经认识哪几种角?

分别介绍。

3.在身边找角。

二、综合练习

“我学会了吗”呈现了一幅用各种图形拼成的风景图。

该图图文并茂,用一首小诗增加了题目的诗情画意。

练习时,可通过找一找、比一比、做一做等形式,引导学生用本单元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

让学生认真观察图画,找出图中所包含的各种角。

然后组织交流回顾,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可引导学生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学习:

1.找一找图中的锐角、直角、钝角。

2.找出两个角,比一比它们的大小,并和同伴说一说你是怎样比的。

3.你能用带角的图形来创作一幅画吗?

三、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

单元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