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3生活中的静电现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77374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155.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章 3生活中的静电现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第1章 3生活中的静电现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第1章 3生活中的静电现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第1章 3生活中的静电现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第1章 3生活中的静电现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1章 3生活中的静电现象.docx

《第1章 3生活中的静电现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章 3生活中的静电现象.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1章 3生活中的静电现象.docx

第1章3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三、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一、单项选择题Ⅰ

1.下列与静电有关的图中,属于防范静电的是(  )

2.地毯中夹入少量的金属纤维是为了(  )

A.避免人走动时产生静电

B.将人走动时产生的静电导走

C.增大地毯的强度和韧性

D.对地毯起装饰作用

3.下列措施中,不属于防止静电危害的是(  )

A.油罐车后有一条拖在地面上的铁链条

B.静电喷涂

C.在印染厂中保持适当的湿度

D.在地毯中夹杂不锈钢丝导电纤维

4.为了避免静电对人体的危害,下列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A.避免穿化纤衣服、勤换衣服,最好穿全棉内衣

B.勤洗澡虽然可以有效地减少身体上的静电积聚,但注意冬天澡洗多了对皮肤不好,有条件的可冲淋浴15分钟以内

C.冬天尽量延长看电视、开冰箱、电脑等家用电器的时间

D.用完电脑后最好洗一下脸、手,以消除静电

5.下列用电器中,主要利用静电的吸附作用进行工作的是(  )

A.电冰箱B.复印机

C.电话机D.电饭煲

6.阴极射线管电视机的玻璃荧光屏表面经常有许多灰尘,这主要是因为(  )

A.灰尘的自然堆积

B.玻璃有较强的吸附灰尘的能力

C.电视机工作时,屏幕表面温度较高而吸附灰尘

D.电视机工作时,屏幕表面有静电而吸附灰尘

7.为了防止静电产生的危害,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在高大的建筑物顶端装上避雷针

B.小汽车上有一根露在外面的小天线

C.在高大的烟囱中安装静电除尘器

D.汽车制造厂车间里进行静电喷漆

8.下列有关生活中的静电,有利的是(  )

①静电除尘 ②静电喷涂 ③静电复印 ④雷雨天在高大树木下避雨 ⑤飞机轮胎用导电橡胶制成 ⑥电视荧屏上常有一层灰尘

A.①②③⑤B.①②④⑥

C.④⑥D.①②④⑤

二、单项选择题Ⅱ

9.雷雨天气时,下列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A.应注意关闭门窗,切断家用电器的电源,并拔掉插头

B.不使用喷头冲凉

C.在室内开灯应避免站立在灯头线下

D.继续停留在高楼平台上作业

10.物体中的电子因受原子核的束缚较弱,跑到另一个物体上去,使得到电子的物体由于其中的负电荷多于正电荷,因而显出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由于其中的正电荷多于负电荷,因而显出带正电,由此物体所带的电称为“静电”,当其积聚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火花放电现象,静电往往会带来一些不便或危害.下列做法不利于消除静电的是(  )

A.在机器设备上增加接地线

B.在地毯中夹杂0.05~0.07mm的不锈钢导电纤维

C.使用空气干燥机降低空气湿度

D.在干燥的季节尽量穿纯棉衣服

11.下列关于防雷措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雷电交加时,如果头、颈、手处有蚂蚁爬走感,头发竖起,说明将发生雷击,应赶紧跑开,这样可以减少遭雷击的危险

B.在雷击时不要接近裸露金属物,如水管、暖气管、煤气管等,更应远离专门的避雷针引下线

C.不宜在旷野中打雨伞和高举其他金属物件;不宜进入孤立的棚屋、岗亭等低矮建筑物;不宜躲在大树底下

D.一旦人体遭雷击后,往往出现“假死”状态,此时应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体外心脏按摩,往往可以出现奇迹.在抢救的同时还应立即打电话通知医院急救中心来现场抢救处理,这样生还的希望更大

12.图1-3-1为静电除尘器除尘原理的示意图.尘埃在电场中向集尘极迁移并沉积,以达到除尘目的.则尘埃(  )

A.一定带正电荷

B.可能带正电也可能带负电

C.靠惯性在运动

D.带电越多,在电场中某一位置受到的电场力就越大

图1-3-1   图1-3-2

13.静电在各种产业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如静电除尘、静电复印等,所依据的基本原理几乎都是让带电的物质微粒在电场作用下奔向并吸附到电极上.现有三个粒子a、b、c从P点向下射入由正、负电极产生的电场中,它们的运动轨迹如图1-3-2所示,则(  )

A.a带负电荷,b带正电荷,c不带电荷

B.a带正电荷,b不带电荷,c带负电荷

C.a带负电荷,b不带电荷,c带正电荷

D.a带正电荷,b带负电荷,c不带电荷

三、多项选择题

14.摩擦后带的电荷,在生产和生活上给人们带来很多麻烦,下列各种现象中,由于摩擦起电引起的是(  )

A.印刷厂里的纸张粘在一起不容易分开

B.化纤布料的衣服容易吸附灰尘

C.买食品时,装食品的薄塑料袋粘在手上甩不掉

D.冬天用湿手去摸室外的铁棒,手会被粘在铁棒上

15.滚筒式静电分选器由料斗A,导板B,导体滚筒C,刮板D,料槽E、F和放电针G等部件组成,C与G分别接于直流高压电源的正、负极,并令C接地,如图1-3-3所示,电源电压很高,足以使放电针G附近的空气发生电离并产生大量离子.现在导电性能不同的两种物质粉粒a、b混合物从料斗A下落,沿导板B到达转动的滚筒C上,粉粒a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粉粒b具有良好的绝缘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粉粒a落入料槽F,粉粒b落入料槽E

B.粉粒b落入斜槽F,粉粒a落入料槽E

C.若滚筒C不接地而放电针G接地,实际工作中,这是不允许的

D.若滚筒C不接地而放电针G接地,实际工作中,这是允许的

图1-3-3   图1-3-4

16.图1-3-4是静电除尘的原理示意图,A为金属管,B为金属丝,在A、B之间加上高电压,使B附近的空气分子被强电场电离为电子和正离子,电子在向A极运动过程中被烟气中的煤粉俘获,使煤粉带负电,最终被吸附到A极上,排出的烟就比较清洁了.有关静电除尘的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管A应接高压电源的正极,金属丝B接负极

B.金属管A应接高压电源的负极,金属丝B接正极

C.C为烟气的进气口,D为排气口

D.D为烟气的进气口,C为排气口

第一章 电场 电流

一、电荷 库仑定律

【巩固提升】

1.C

2.D 解析: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正电荷除了能吸引负电之外,还能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故答案选D.

3.A

4.D 解析:

原子核由中子和质子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所以原子核带正电.

5.C

6.B 解析:

B球上的-q的电荷转移到了A球,与A球上的+q的正电荷发生完全中和,C、D选项错误;中和过程中,电荷守恒,并不是消失,A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

7.A

8.C 解析:

库仑定律的适用范围是真空中两个点电荷间.

9.A

10.D 解析:

元电荷是一个正电子或负电子所带的电量,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只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D正确.

11.A

12.A

13.C 解析:

电量不相等的两个电荷之间的静电力大小是相等的,又因两球质量相等,所以张开的角度也应该相等,故答案选C.

14.B

15.A

16.BD

17.AD 解析:

当两电荷间距离r→0时,带电体已经不能被看做点电荷,库仑定律已经不再适用,故B错.当两个点电荷之间的距离r→∞,即两点电荷相距无穷远时,根据库仑定律F=k知它们之间的静电力趋近于零,故A对,C错.

18.BD

19.BC 解析:

根据库仑定律F=k可知:

若它们所带的电量不变,距离变为2L,则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变为,故A错;若它们所带的电量不变,距离变为,则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变为4F,故B对;若它们之间的距离不变,电量都变为原来的2倍,则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变为4F,故C对;若它们之间的距离不变,电量都变为原来的,则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变为,故D错.

二、电场

【巩固提升】

1.C 解析:

C选项为匀强电场,其中任何地方的场强大小和方向都相同,A选项中两点场强方向不同;B选项中场强大小不同;D选项中两点场强大小和方向都不同.

2.D

3.D 解析:

场强只由电场本身决定,不管放入其中的检验电荷的电量、正负和所受电场力的大小如何变化,场强都不变.

4.B

5.D 解析:

电场线不是闭合的,A错误;电场线是假想的,实际不存在,B错误;负电荷受到的电场力的方向与电场方向相反,C错误.

6.C 7.A

8.C 解析:

场强是矢量,以点电荷Q为球心,半径为r的球面上各点的电场强度大小是相同的,但是方向不同,所以不能说场强相同,即A错误;场强大小的判定方法是在该处放置一试探电荷,根据E=来比较的,与产生电场的电荷的正负没有关系,即B错误;电场强度的方向与试探电荷无关,C正确;虽然电场强度的大小可以用E=来计算,但E=并不是场强的决定式,电场中某点的场强大小是一个定值,所以由F=qE得,当电场力很大时,并不一定是场强很大,完全有可能是电荷量很大,D错误.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C.

9.B 解析:

因为只有一条电场线,所以不能确定场强的强弱,也不能确定产生电场的电性,A、C错误;正电荷运动中通过A点时,其受力方向沿AB方向,但运动方向不一定沿AB方向,D错误.

10.A

11.A 解析:

由a运动到b,电场力做正功,说明Q对q的作用力背离Q,即Q与q之间是斥力,Q与q为同种电荷,又因a点电场线比b电场线密,a点场强大于b点场强,由F=qE可知Fa>Fb.

12.B

13.D 解析:

因为不知道释放的带电粒子的电性,故不能确定其运动方向,所以A、B答案错误,而C是匀强磁场,带电粒子在其中受到的电场力不变,D图中,不论带电粒子向左还是向右运动,电场力都变大,故答案选D.

14.C

15.C 解析:

为了知道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可把一个试探电荷放入该点,该试探电荷受到的电场力F与自身电量q的比值可反映该点场强的大小,但该点场强由电场本身决定,与试探电荷的电荷量多少、电性均无关,所以A、B错.由F=Eq,当q一定时E越大F就越大,所以C正确.电场中某点的场强方向规定为正电荷在该点时受到的电场力方向,与负电荷所受电场力方向相反,所以D错.

16.CD

17..ABC

18.ACD 解析:

电场是客观存在的物质;电场强度的方向跟正电荷在该点所受电场力的方向相同;电场强度的大小由电场本身决定,与放入电场的电荷无关.

三、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巩固提升】

1.A

2.B 解析:

地毯中夹入少量的金属纤维是为了将人走动时产生的静电导走,B选项正确.

3.B

4.C 解析:

A、B、D选项都可以防止静电对人造成危害,答案选C.

5.B

6.D 解析:

带电体有吸引微小物体的性质.电视机工作时,屏幕表面的静电可以吸引灰尘等轻小的物体.

7.A

8.A 解析:

雷雨天,人在高大树木下避雨,容易发生雷击事故.电视荧屏静电吸引灰尘也是有害的,故正确答案选A.

9.D 解析:

雷雨天气时继续停留在高楼平台上作业容易发生雷击事故,答案选D.

10.C

11.A 解析:

在雷电交加时,如果头、颈、手处有蚂蚁爬走感,头发竖起,说明将发生雷击,应赶紧扒下,用手抱着头,答案选A.

12.D

13.B 解析:

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这一性质,a被负极吸附则a带正电,c被正极吸附则c带负电,而b不偏转则b不带电,故选B.

14.ABC 解析:

由于摩擦起电而使两物体带有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化纤布料由于摩擦带电吸附灰尘;用湿手去摸室外的铁棒,手被粘在铁棒上是由于水遇冷结冰,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15.AC

16.AC 解析:

A极吸附带负电的煤粉,则A极带正电,应接高压电源的正极;为了便于煤粉下落,烟气应该向上排出,因此C为烟气的进气口,D为排气口.

四、电容器

【巩固提升】

1.B

2.C 解析:

“300V 5μF”中的300V是电容器能承受的最高电压,电容器能在300V以下的电压中正常工作,A、B选项错误;电容的大小由电容器本身来决定,与电压无关,C选项正确.

3.C 解析:

因为a在左右振动过程中,ab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虽然电压不变,但导致电场强度发生变化,所以A错误;同理其电容也发生了变化,所以在连接电源的情况下,其电荷量也会发生变化;在a在向右振动过程中,其与b的距离减小,电容增大,故其电荷量增加,即电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