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之园林景观小品工程四.docx
《园林景观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之园林景观小品工程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景观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之园林景观小品工程四.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园林景观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之园林景观小品工程四
园林景观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一、园林景观工程质量通病:
主要是指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管理不严而引起的质量问题。
其特点是具有普遍性、反复性,且往往不容易引起重视。
为了减少质量通病,主要从加强质量保证体系和掌握质量通病的基本理论知识及施工实践技能两方面入手。
1、加强质量保证体系:
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物业公司(只有庭、院、园、区等施工地点涉及物业公司)进行四级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对上道工序没有进行质量检查、验收,坚决不允许进行下道工序。
特别是“隐蔽工程”,往往容易被忽略,施工单位施工后认为工程隐蔽后,不被人发现,暂时没事就万事大吉,所以更要加强对隐蔽工程管理。
隐蔽前一定要进行质量检查,分部分项工程中没有“隐蔽工程记录”认为这项工程为不合格工程。
2、掌握质量通病的基本理论知识及施工实践技能:
很多参加过大型市政工程建设的老工程师和工长对处理质量通病有一定的现场施工经验。
怎样才能使我们施工的工程与高起点、高水准、高档次的城市发展同步,这是我们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如果仅仅从常规的环境绿化标准来操作城市配套的园林绿化项目,特别是为哈尔滨市这么一个北方城市作园林绿化配套,是远远不能达到高层次的环境要求。
作为新一代景观绿化工程师必须加强基本理论知识及施工实践。
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的因素细化无非是两个:
设计和施工.要使景观项目不断地提高内在质量和外在效果,必须从这两个方面着手来解决一些影响景观质量及效果的问题。
而提高质量的根本是提高操作者(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管理和技术水平.这里我们将质量控制要点从设计和施工两方面进行.1、设计控制从原则上讲,施工企业对于设计并无支配权。
但是,园林设计和土建设计是有较大区别的。
对于常规的土建图纸,施工单位无权作任何修改,除非是不符合规范标准或严重影响功能使用要求的,才能由施工企业向业主反映,由业主和设计人员沟通并做出合理的修改。
而作为园林景观项目,我们有一个通俗的说法,就是“园林施工是对园林设计的再创作过程”.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可以随意地修改设计图纸,而是要求我们施工企业在提高施工技术水平的前提下,对设计图纸不够完美的地方提出更改建议,使之与现场地形或环境更为协调,布置更合理,植物配置更丰富.设计控制一般需要从以下两种情况进行:
(1)设计交底和图纸答疑阶段:
在施工前,一般需要请设计人员对图纸作交底工作,其主要目的是向施工人员传递设计思想信息,以便让施工班子更好地理解设计意图,在实际操作中充分展现设计所需表达的意境。
对于重要的交底内容,施工管理人员应作详细记录,以作为今后向班组人员技术交底的基本资料。
在设计交底前,施工管理的相关人员应仔细阅读图纸,对图纸不明确或不合理的内容做出系统整理,特别是小品设计的节点处理、材料选择、园路标高和地形标高的关系处理、水景工程的防水材料选择及绿化植物配置的实际效果及合理性(品种选择、种植位置、配置效果、覆盖能力等)做出分析,然后分项列出问题清单,预先交给设计人员。
在交底完成后,设计人员可按照问题清单作图纸答疑,通过答疑,能进一步促进设计与施工的协调沟通,为提升工程实施效果打好基础。
(2)施工过程阶段:
在一般情况下,通过设计交底和图纸答疑可以解决比较明显的设计缺陷。
但鉴于目前园林设计队伍和施工企业管理人员的年轻化,对设计的瑕疵很难一次性发现和解决,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还会产生新的问题,因此设计与施工的沟通并不仅仅限于开工前的图纸交底和会审,而必须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一方面,设计人员要定期和不定期的到现场与施工人员进行沟通,这是坚持因地制宜、保证设计意图再现的最有效方法;另一方面需要我们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主动和业主、设计进行信息互通,在某些园林特殊材料采购困难、绿化材料达不到设计规格、品种要求、设计地形与现场实际情况冲突等情况发生时,一般应该由施工企业按照造景的需要,提出几个备选方案,书面提交业主代表或监理工程师,经审批后转交给设计单位,最后由设计确定。
变更内容应满足比原设计有提高、造价适宜、材料采购有保证等要求,现在有一个普遍的现象,那就是变更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造价,大量采用一些贵重材料,对造景效果的提升并无很明显的作用.这种手段不应提倡。
我们的目标应该是景观效果的提高幅度超过造价的提高幅度,让业主认为物超所值。
这才能体现施工现场管理班子的业务、技术和对外关系协调水平。
事实证明,业主、设计和施工配合得越好,设计意图就越能得到充分表达,而且,在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的不断接触和沟通中,可以使双方逐渐形成一种默契,使双方都学到不少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同时也可以最大限度地防止窝工、返工等现象发生,节约施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2、施工控制:
(1)熟悉施工项目概况:
在正式开工以前,必须对项目概况有一个系统的了解;(2)对现场进行踏勘,了解施工现场的位置、现状、施工条件,以及影响施工进展的各种因素;(3)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4)施工现场的准备;(5)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要点;(6)园林景观工程质量保证资料。
二、园林景观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为了提高园林景观工程的质量,控制景观工程质量通病,依据国家有关法规和规范,结合各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特总结相关质量现象及原因分析、防治措施;
2、本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是在园林景观工程质量通病范围,是以工程施工过程中以及完工后易发生的、常见的、影响安全和使用功能及外观质量的缺陷等进行总结分析;
3、园林景观工程质量通病的控制方法、措施和要求除本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外,还应执行国家、省、地方等相关园林景观工程的标准和规范;
4、本《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内容如果有错漏的,请各位读者发现后及时反馈,以便修改;
5、本《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一切解释权归本书主编。
6、为了能使读者分类分项进行分析、研究,本书将从以下内容进行总结、分析,所包涵的内容未必所尽,只是现场常见现象,未尽内容抱歉!
三、园林景观工程所包涵内容:
(一)园林景观土方工程;
(二)地下管网工程:
包括园林景观给、排水工程、污水处理工程;
(三)园林景观道路工程;
(四)园林景观建筑(小品)工程;
(五)园林景观绿化工程;
(六)园林景观电气工程;
(七)园林景观绿化养护工程;
我们以下将从这七个方面进行分析,其中包括质量通病现象、原因分析、防治措施及有相关质量缺陷的施工现场工程照片。
园林景观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之园林小品工程
(四)
四、园林小品工程
1、质量通病现象:
墙、柱饰面石材质量差:
石材的品种和强度不符合设计要求,石材表面色差大、色泽不均匀,表面有分化层,内部有隐裂纹。
原因分析:
(1)未按设计要求采购材料,没有检查材料的质量合格检验单,外观质量检查马虎,以致混入不合格产品;
(2)石材等级分离不清,优劣大小混杂,实际质量与材料的质量合格证明不一致等问题.
防治措施:
(1)按施工图规定的石材质量要求采购;
(2)按规定查验材料合格证明或试验报告,必要时抽样复检;
(3)对强度等级不符合要求或质地疏松的石材应及时更换;
(4)已进场的个别石材,如表面有分化层,应凿除后方可使用.
2、质量通病现象:
墙、柱饰面板材空鼓、不牢固、脱落:
构筑物外墙、柱贴面装饰板材安装不牢固,有空鼓声音或出现松动现象,易脱落。
原因分析:
(1)构筑物贴面砖、石板材与墙、柱体砂浆面层粘合不牢,粘合层不密实,有空隙;
(2)贴面装饰板材与墙、柱体的粘合层所用材料质量不符合设计要求,以及砌体灰缝过大,砂浆收缩后形成缝隙;
(3)贴面装饰板材如石材表面有分化层剥落,表面有泥垢、水锈等影响石材与砂浆的粘结力;
(4)没有按照铺浆砌筑施工规范进行操作,而是采用了先铺石材后灌浆,还有采用先摆好石柱后再塞砂浆或干填乱碎石的方法,造成砂浆饱和度低,石材粘结不牢;
(5)砌筑砂浆凝固后,碰撞或移动已铺贴的石材,造成脱落。
设计控制:
(1)应符合国家相关的建筑外墙装饰设计的规定;
(2)景观装饰墙设计应选择使用新型无毒、无味、耐久性好、质量稳定可靠的中、高档环保型墙面板或饰面材料;
(3)设计中尽可能避免大面积使用墙面板材;
(4)设计应充分考虑防渗、防污、防脱落等安全措施,在设计花台、花池、花槽时,应处理好安全及排水问题;
(5)对特殊具有标志性的墙或柱,墙面外贴天然石材,高度应控制在10m以内。
防治措施:
(1)板材饰面施工不宜在外墙砌筑完成后紧跟着进行,需待混凝土初凝后方可进行;
(2)粘合层材料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砌体灰缝大小应按设计要求施工;
(3)石砌体所用的石材应质地坚实,无分化层剥落,清除石材表面影响粘结的杂质;
(4)花岗岩板材贴面工序为:
选材试铺—基层焊接钢筋网(作固定板材使用)—试贴—用不锈钢金属丝将板材固定钢筋网上-校正并用石膏临时固定—灌浆,分层施工,且严格控制灌缝的细石混凝土的水灰比,且石子粒径不宜过大,高度一般掌握在5~7cm,灌缝前必须对墙体用水湿润,同时每次灌缝的深度不可超过板材高度的1/3,最上层灌缝应落口5~10cm,便于上下层混凝土的连结;
(5)灌好缝后的板材应严禁碰动,在挂贴第二板时,一定要在下层灌缝混凝土初凝之后再进行,每块板的上下边固定不少于2个点;
(6)梁底面、立面的施工①对于洞口顶面(过梁的底面)的花岗岩板材贴面施工应注意:
不可采用灌缝式工艺。
做法应该是:
梁底宽小于30cm时宜采用水泥砂浆粘贴法施工,梁底宽度大于30cm时宜采用干挂法施工。
校正后用石膏临时固定(必要时加临时支撑).②梁底面板材全部干挂安装结束后,在安装立面板材前清除板材与梁底面缝隙间临时固定石膏、残屑、在缝口面用水湿润先刷水泥浆一道,初凝时嵌填1:
2水泥砂浆,嵌深约30~40mm,与构件表面齐平,等终凝后再进行挂贴(灌浆)立面板材。
③立面板材与梁底面板材交角宜做成45°交角,缝隙控制在2mm左右,完成后清理缝隙残浆,注填密封胶;
(7)顶面板材的铺设尽可能减少接缝并做排水坡,顶面板材压盖侧面面砖,避免出现朝天缝,板材接缝要密实,采用砖、砌块等多孔材料砌墙时,墙脚处应做防潮层,防止地下水气进入墙身。
3、质量通病现象:
墙面垂直度及表面平整度误差较大:
墙表面凹凸不平,平整度和墙面垂直度偏差超过规范规定值.
原因分析:
(1)砌墙未挂线,砌乱毛石时,未将石块的大面放在上面;
(2)砌筑时没有随时检查砌体表面的垂直度,出现偏差后,也未能及时纠正;
(3)砌乱毛石墙时,将大块石全部放在外面,里面是小石块,以致墙内灰缝过多,造成墙面向内倾斜;
(4)在浇筑混凝土构造柱或圈梁时,墙体未采用加固措施,以致部分石砌体变形挤动,造成墙面倾斜。
防治措施:
(1)砌筑时认真挂线,在满足墙体里外错缝搭接的前提下,尽可能将石块较平整面朝外砌筑,球形、蛋形或过于偏薄的石块未经过修凿不得使用;
(2)砌筑时认真检查砌体垂直度,发现偏差过大,及时纠正;
(3)砌筑乱毛石墙时,应将大小不同块石搭配使用,禁止大石块全部放在外面,里面全用小石块填心的做法;(4)在浇筑混凝土构造柱或圈梁时,必须做好支撑,混凝土应分层浇灌,振捣不易过度。
4、质量通病现象:
饰面石材泛碱吐霜:
湿贴天然石材在安装期间,石材板面会现似“水印”一样的斑块,随着镶贴砂浆的硬化和干燥,“水印”会稍微缩小,甚至有些消失,但是,随着时间推移,特别是反复遭遇雨水或潮湿天气,水从板缝、墙根等部位侵入,天然石材表面的水斑逐渐变大,并在板缝练成片状,斑块局部加深、光泽暗淡、板缝并发析出白色的结晶体,常年不退,严重影响外观效果,此种现象称为泛碱现象。
原因分析:
(1)天然石材结晶相对较粗,存在着许多肉眼看不到的毛细管,花岗岩细孔率为0。
5~1.5%,大理石细孔率为0.5~2。
0%,其抗渗性能不如普通水泥砂浆,花岗岩的吸水率0.2~1.7%是较低的,水仍可通过石材中的毛细管侵入面传到另外一面。
天然石材的这种特性及毛细孔的存在,为粘接材料中的水、碱、盐等物质的渗入和析出并形成泛碱提供了通道;
(2)粘结材料(水泥砂浆)产生含碱、盐等成分物质.主要为镶贴砂浆析出Ca(OH)2(氢氧化钙)并跟随多余的拌合水,沿石材的毛细孔游离入侵板块,拌合水越多,移动到砂浆表面的Ca(OH)2就越多,水分蒸发后,Ca(OH)2就存积在板块里.其他,如在水泥中添加了含有Na+的外加剂,粘土砖土壤含有的Na+、Mg2+、K+/Ca2+、C1-、So42—、CO32-等,遇水溶解,会渗透到石材毛细孔里,形成“白华”等现象。
所以,粘结材料产生的含碱、盐等成分物质是渗入石材毛细孔产生泛碱的直接物质来源;
(3)水的渗入.由于墙面接缝用水泥砂浆勾缝,防水效果较差,雨水(或地面水)沿墙体或砂浆层侵入石材板内或在安装时对石材洒水过多等原因,使水侵入石材板内,并溶入Ca(OH)2和其他盐类物质进入石材毛细管形成泛碱.可见,水是泛碱物质的溶剂和载体。
防治措施:
天然石材墙面一旦出现泛碱现象,由于可溶性碱(或盐)物质已沿毛细孔渗透到石材板内(渗出板表面的可以清除),很难清除,故应着重预防,泛碱发生后可作以下一些补救措施:
(1)采用挂贴(灌浆)方法施工,工艺的工序流程按常规操作程序不变,但在粘贴之前必须对板材的反面作抗渗处理:
先对板材反面进行清扫浮屑尘土,并用湿布抹干净,然后用107胶水泥浆涂刷二度,刷浆后阴干养护不少于7天,107胶水泥浆重量配合比一般为107胶:
水泥=0.2:
1,刷浆必须均匀且不得漏刷.刷浆稠度以不咬刷帚为宜,不可过稀;
(2)做好墙面顶部压顶的防渗漏,一般设计无具体要求。
但在实际施工中应杜绝使用水泥砂浆做压顶的做法,因为水泥砂浆压顶面与花岗岩贴面容易发生裂缝,从而产生渗漏.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用板材做压顶;与立面板材交角处做成45°交角或挑边。
交角板缝应留设1。
5~2mm,缝中5mm深度内的砂浆必须清理干净,最后完成前用密封胶注满;
(3)板缝处理:
在现行《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规定,镜面天然石板材的接缝宽度如设计无要求时为1mm。
对于外墙挂贴(灌浆)石料板材在顶面无可罩雨设施情况下,接缝宽度应宜放宽1。
5~2mm,以便于注填密封胶。
挂贴(灌浆)时随即将缝表面5mm深度内砂浆清理干净,在最后完成前用同一色的密封胶注填密实。
这样并不会影响整体美观;
(4)采用优质低碱水泥,降低碱质的含量(Ca(OH)2、NaOH、KOH的含量不小于0.6%)或在水泥中加入硅灰类的混合物来提前反应水泥中的碱质;
(5)如发生泛碱时应及时对墙体的板缝、板面等全面进行防水处理,防止水分继续入侵,使泛碱不再扩大;(6)如发生泛碱时可使用市场上的石材泛碱清洗剂,该清洗剂是由非离子型的表面活性剂及溶剂等制成的无色半透明液体,对于部分天然石材表面泛碱的清洗有一定的效果。
但是在使用前,一定要先作小样试块,以检验效果和决定是否采用.
5、质量通病现象:
石材锈斑:
石材表面留下少量铁质残留物与空气中的水分、氧气产生氧化反应而生成锈斑。
原因分析:
(1)深层锈斑:
很多石材品种特别是花岗岩都含有一定比例的铁质成份,当这些铁质成份与水和氧充分接触后就会引起氧化反应,生成锈斑。
特别容易出现这种锈斑的石材如:
美国白麻、山东白麻(小花)、锈蚀等。
另外,水泥砂浆中的碱质成份在水的作用下与石材中的铁质成份发生反应,也会形成锈斑;
(2)表层锈斑:
石材在开采、加工、运输、安装的过程中,表面与铁质物质接触后留下少量的铁质残留物,这些铁质残留物会与空气中的水分、氧气产生氧化反应而生成锈斑。
防治措施:
(1)严格控制选材,包括材料的尺寸、色差、厚度等,加强石材材料的验收;
(2)对含铁质成份较丰富的石材品种,建议采用干挂法进行施工,尽量避免湿贴式施工法;
(3)尽量避免采用高碱性水泥砂浆作为石材的粘接材料,降低水泥砂浆中的碱质成份与石材中的铁质成份发生反应的机会;
(4)避免铁质物体以及酸碱性物质与石材直接接触;
(5)表层锈斑处理时,只需用除锈剂在表面涂刷,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干燥后一定要用优质石材保护剂做好防护处理.
6、质量通病现象:
墙面涂料剥落、龟裂:
使用涂料的墙面,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涂料成片剥离而脱落或出现龟裂的现象
原因分析:
(1)涂料的附着力与PVC(颜填料在干涂层中所占的百分比)涂料中大小有关,PVC在CPVC点(颜填料与乳液正好包覆时所占干涂层的重量百分含量)时附着力达到最佳。
如涂料配方PVC过低,CPVC过高,涂膜易成片剥离面脱落;
(2)基材不干净有油脂等污染物存在而未被清除,底漆与基底不相适应,如基底过于光滑等;
(3)当腻子强度低、耐水性差时,腻子易吸水膨胀或失去强度和附着力而导致面层涂料起皮脱落;
(4)底漆涂刷后暴露时间过长,有粉化存在;
(5)基底或腻子碱性过高,泛碱而导致涂膜起皮脱落;
(6)施工时气温过高(大于35°)或在有风的天气里涂刷或在低温下涂刷,导致涂膜干燥过快或过慢,成膜不充分而导致涂膜脱落.
防治措施:
(1)调整PVC—CPVC差值,提高涂膜中刚性颗粒的分布均匀性,施工过程中,涂料最好不加水,否则应充分混均匀;
(2)涂料配方设计时,要求有良好的抗水、抗碱性,如硅胶的添加可大大增强涂膜的抗碱性;
(3)清洁基底,保证基底干燥、清洁、坚固,旧墙面翻新时,铲除所有受影响而失去附着力的污染物,待墙面干透后上涂料施工;
(4)若基材粉化时,选用适合的、强渗透的底漆对其进行封闭;
(5)施工前,作好基底防水层,防止水分对涂膜的侵蚀。
7、质量通病现象:
假山山体沉降、裂缝:
石头堆置的假山山体出现整体或局部沉降,致使假山山体变形、开裂。
原因分析:
(1)假山基础处理不好,垫底山脚石没有垫平稳,水泥砂浆没有将缝隙灌实;
(2)各石块之间接合不紧密.
防治措施:
(1)设计假山时,要根据假山本身的荷载量,接合辍山地点的地质勘探报告情况,进行合理的基础结构的设计;
(2)对于基础层如遇软质断层或基础层立于水中的,则需要进行桩基处理;
(3)在基础垫层过程中,山脚石要垫平稳,用水泥砂浆垫脚石块间的缝隙灌实,各石块之间要紧密啮合,相互连接成整体以承托上面的荷载,垫底的边缘要错落变化,与假山山体相协调;
(4)起脚和做脚的做法应选择憨厚实在、质地坚硬、大小相同、形态不同、高低不等的料石,使其犬牙交错,首尾相互连接;
(5)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应将山体总上下堆置的石块紧密啮合,石块结合处的缝隙要填实、灌浆要饱满。
8、质量通病现象:
塑山山体面层裂缝、脱落:
面层批荡开裂,修饰层脱落
原因分析:
(1)基础处理不好,出现沉降现象;
(2)钢丝网铺设不当,分块过多,相互之间连接不密切;
(3)打底及造型选用的混凝土质量太差;
(4)上色修饰彩色水泥和107胶配比成份达不到标准或产品质量较差。
预防措施:
(1)在施工中处理好基础,如遇到软质地基或基础层立于水中的,则需要进行桩基处理;
(2)钢丝网铺设时尽可能减少分块,应用木棰和其他工具造型;
(3)打底及造型选用的混凝土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4)上色修饰彩色水泥和107胶应按照设计配比量进行配比,产品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9、质量通病现象:
园林木结构工程:
户外木制品、木构架、木平台等长时间经过风吹、日晒、雨淋,木材易发生开裂、变形、起翘等现象。
原因分析:
(1)木材发生开裂、变形等现象关键原因在于木材表面水分的蒸发速度要大于其内部,所以木材经过这种长期不断膨胀、缩小的过程,而造成不同程度的变形及开裂等现象;
(2)原材料加工时没有按正确的方法进行加工处理;
(3)选用的木材质量较差,没有经过防腐加工或防腐加工质量达不到标准;
(4)施工安装时没有按有关施工规范操作;
(5)没有做好日常维护保养工作。
防治措施:
(1)设计时应根据不同的木制品置放的位置和使用功能,选择相应的木材;
(2))挑选木材时应挑选质量上乘且经过防腐加工达标的木材;
(3)原材料加工时应采用正确的方法可延缓木材的开裂、变形;①机械法:
在已干燥的木材上用铁丝捆端头,使用防裂环、组合钉板等,用机械的方法强制木材不要膨胀和收缩,这样也可以避免木材发生开裂、变形。
②改进制材时下锯的方法:
木材各向异性,在同样的温、湿度变化的情况下,其湿涨、干缩系数最大的是弦向,其次是径向,纵向的变化最小,所以下锯时多生产一些径切板,可以减少开裂、变形。
特别是带有髓心的板材干燥时容易发生严重的劈裂,这是由于髓心附近径向和弦向的收缩差异引起的,它发生在干燥初期,最初裂缝仅呈现于端部表面,随着干燥的进展它可以向着髓心并沿纵向扩展。
这种裂纹在干燥时较难防止,最好的方法是在制材时避免生产带髓心的板材。
③涂刷防水涂料:
在木材的端部和表面涂刷防水材料,减缓木材表面的蒸发强度,可以减少木材内外含水率的差距,也可以减少木材的开裂、变形。
④采用高温定性处理:
减少木材内裂的方法可采用高温定性处理,对于产生内裂木材表层的伸张残余变形力,可以在干燥过程结束前对木材进行高温、高湿处理来消除.在处理时,木材表层因加湿膨胀而产生压缩、变形,与原有的伸张残余变形力抵消,处理后多余的水分被蒸发,随内层木材一起收缩,因而木材不会产生残余变形力,木材内裂也因此而消除.⑤用防水剂进行浸注、加压处理:
比较有效的方法是用防水剂加到防腐剂中,与防腐处理同时进行加压处理,使防水剂深深的进入到木材中,已达到持久性的良好防裂效果;
(4)正确使用和安装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开裂、变形等现象的发生;①在施工现场,防腐木材应通风存放,应尽可能地避免太阳暴晒直射。
②安装过程中,尽可能使用防腐木材现有的尺寸,如需切割、钻孔等,必须使用专用的防腐剂进行涂刷补救,以保证防腐木材的使用寿命.③在连接木材时应预先钻孔,这样可以减少开裂。
④防腐木材中使用的胶粘剂应是抗氧化性且防水的。
⑤如需要进一步保护木材防止开裂、变形或使用涂料来增加色彩的,一定要使用与防腐木材相应的木油,水性抗紫外线的涂料,使其保持原有的木纹及天然色调,但必须待木材干燥以后进行。
⑥浸渍防腐木材含有防腐剂,故含水率较高,需烘干至含水率为20%左右或户外风干72小时以上方可使用。
⑦正确的表面处理方法可以延长防腐木材的使用寿命并有效地防止开裂,可使用高品质的水封漆对其进行表面处理。
⑧厚度大于35mm的木方,为了防止其变形,可在其木芯的一面的中心线开一个宽度与深度均为10mm的水槽;
(5)正确的日常维护保养,可以减少开裂、变形等现象的发生;①制作木质园林小品尽量选用硬质木材。
②留有足够的时间用于木材的干燥或油漆和防腐处理.③在使用过程中应加强维护保养,每年雨季或冬季来临前,使用油漆等防护剂进行保养处理。
④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减少上述现象的发生。
10、质量通病现象:
喷泉喷射流量不稳定:
喷泉在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喷头水柱达不到设计高度,或者压力不稳定,时高时低。
原因分析:
(1)有关管道阀门系统、动力水泵系统、微电脑控制系统等使用的设备质量不符合要求;
(2)供水管供水不足;
(3)管道安装完毕后,没有认真检查并进行水压试验就安装喷头;
(4)电力供电不足。
防治措施:
(1)设计时对管网吸水管、供水管、补给水管、溢水管、泄水管及供电线路等工艺设计,在施工图中应详细说明,特别是总供水量、总排水量、电力供应总容量要与其他相关设计结合;
(2)设计时对于环形管道最好采用十字形供水,组合式配水管宜采用分水箱供水,让其获得稳定的喷流;
(3)施工前对所有的管道必须进行防腐处理,避免管道生锈后堵住管道,影响水流;
(4)安装前必须对喷头喷洒角度进行预置,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喷嘴,喷头与支管连接最好采用铰接接头或柔性连接,可有效防止由于机械冲击,同时,采用铰接接头,还便于施工时调整喷头的安装高度,所有的管道接头要严密,安装必须牢固;
(5)对管道阀门系统、动力水泵系统、微电脑控制系统等使用设备的选择,应严格选择好的生产厂家,控制好质量;
(6)所有电力和照明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