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混凝土技术.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769077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水混凝土技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清水混凝土技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清水混凝土技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清水混凝土技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清水混凝土技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清水混凝土技术.docx

《清水混凝土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水混凝土技术.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清水混凝土技术.docx

清水混凝土技术

清水混凝土技术

 

摘要针对抹灰工程质量通病带来的不良后果,从混凝土配合比,钢筋绑扎定位,模板施工工艺,混凝土浇筑及养护入手,介绍清水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浅析清水混凝土的利弊。

关键词清水混凝土;技术应用;利弊

引言针对时有发生的天棚抹灰施工质量不好或日久开裂剥落二导致的伤人事故,以及人们维权意思争强而逐渐增加的因抹灰层过厚导致成品房较设计房层高“缩水”纠纷,以及对承建商在施工质量控制方面日益精准现对本工程施工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以跟上时代的步伐,满足社会的需求。

为解决上述问题,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于20世纪90年代末即已率先进行了新的尝试,在当时的施工中逐步采用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经过多年的使用,集技术、环境保护于一体的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已相对成熟,经济和社会效益也已日益凸显。

清水混凝土技术最早应用于桥梁、水利工程以及工业构筑物等,其观感质量标准要求较低,主要要求无蜂窝、麻面和漏筋等质量缺陷。

其模板采用小钢模或钢框竹胶模板。

随着经济飞速发展和质量标准提高,促进了新型模板技术发展,增大了单块模板面积,减少了模板拼缝,提高模板强度和刚度,使混凝土表面质量有了较大提高,但在工业和民用建筑工程中仍需抹灰,仅降低了抹灰层厚度。

清水混凝土技术要求较高,下面主要从四方面来进行介绍。

1清水混凝土的原材料选择及配合比设计原则

1.1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

1.1.1水泥。

选用的水泥应具有质量稳定,含碱量低,C3A含量小,强度富余系数大、活性好,标准调度,用水量少,并且原材料色泽均匀一致,强度等级不宜低于42.5R。

1.1.2骨料。

精骨料选用的原则是强度高,连续级配好,并且颜色一致的碎石,含泥量应小于1%,大于5mm的纯泥含量,应小于0.5%,针片颗料含量不大于15%,骨料不带杂物。

细骨料选用中粗砂,细度模数在2.3以上,颜色应一致,含泥量控制在3%以内,大于5mm纯泥含量小于1%,有害物质控制量不大于1.0%,粗细骨料其碱活性必须符合要求。

1.1.3磨细矿物掺合料。

在混凝土中掺加矿物掺合料已是混凝土发展的一个趋势,故其粉煤灰等掺合量应不超过胶结料总量的25%,矿粉要求密度在2.5g/cm3左右,平均粒径0.1mm~0.2mm。

1.1.4外加剂。

外加剂要求减水效果明显,能够满足混凝土的各项工作性能,且与水泥相适应,如进入冬季施工时,应对各种外加剂进行试验选用,以达到施工及成品的效果。

1.2配合比设计原则

根据《混凝土的性能》和《混凝土》,清水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包括流动性、填充性、耐久性等,下面从以下几点来分析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则。

1.2.1耐久性为了提高清水饰面混凝土的耐久性,应主要从抗渗性、抗化学侵蚀性等方面采取措施。

适量的掺加磨细掺合料,混凝土的导电量明显降低,抗氯离子的渗透性明显提高,可以抵抗温度、湿度中性化作用、盐害、冻害等混凝土耐久性的侵蚀。

  1.2.2抗冻性当工程经历冬季施工,为增强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可采用具有防冻早强泵送、引气组分的外加剂,适当调低水胶比,并掺入适量的磨细掺合料,才能使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冻融性能。

1.2.3抗碳化碳化速度与混凝土密实度有关,需要通过控制砂、石的级配掺入磨细合料并控制好砂率,水胶比等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参数,以提高结构的密度。

  1.2.4体积的稳定性混凝土的收缩与混凝土的水泥用量、水胶比、混凝土养护失水等有关,要减少混凝土的自身收缩,可采用润湿的多骨粗细骨料代替,普通骨料,以起到“内养护”作用,掺加活性较小的矿物掺合料,增加减缩剂。

  1.2.5预防混凝土碱—集料反应当混凝土含碱料赤字大,在潮湿环境下会引起碱—集料反应,导致混凝土被破坏,因此必须控制水泥中含碱量,使用低碱活性集料配置混凝土。

2钢筋绑扎施工要求

2.1墙体钢筋绑扎

绑扎时扎丝多余部分向内弯折,以免因外露造成锈斑,双排筋外侧对应绑15mm厚塑料垫块,间距800×800,呈梅花形布置。

墙体水平筋绑扎时多绑二道定位筋,高出板面400mm,以防止墙体插筋移位,后浇带处墙筋增加两道竖向定位筋,楼板混凝土上放线后校正墙插筋和下层伸出墙筋,发现移位后,可将钢筋按1:

6的比例上弯,使其就位,以保证保护层的厚度。

在墙筋绑扎完毕后,校正门窗洞口节点的主筋位置以保证保护层的厚度。

可在洞口的暗柱筋上打好标高线,以控制保护层的厚度。

同时为防止门窗移位,在安装门窗框的同时,用ø12(端头刷防锈漆)钢筋在洞口焊好上、中、下三道限位(将限位焊在墙体水平筋的附加筋上,严禁焊在暗柱主筋上)。

为保证墙体双层钢筋横平竖直,间距均匀正确,采用梯形支撑筋,梯形支撑筋比原设计钢筋提高一级。

支撑筋在墙顶通长设置,在墙体中间间隔设置,竖向间距为1500mm,水平间距为1200mm。

2.2柱、梁筋绑扎

扎丝多余部分向内弯折,以免因外露造成锈斑,绑扎柱箍筋绑扎时在钢筋上部多绑两道定位箍,箍筋面应与主筋垂直绑扎,主筋与箍筋转角一定要绑扎到位,柱箍筋端头的平直部分混凝土面保持平行,要注意柱子别出现扭位现象,如发现可将部分箍筋拆除,重新绑扎,注意柱子直螺纹接头位置要尽量避开箍筋,柱筋的垫块绑在箍筋上(每个面不少于每1.5米两个)。

梁纵向受力钢筋出现双层或多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垫以同直径的短钢筋(不小于25mm)。

梁板钢筋如有弯钩时,上层钢筋弯钩朝下,下层钢筋弯钩朝上。

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在中层,主梁钢筋在下。

框架梁节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注意梁顶面主筋间的净间距要留有25mm,梁筋25mm厚的砂浆保护层垫块全绑在主筋下。

剪力墙上梁钢筋施工之前,必须将施工缝多余的混凝土剔除,保持表面平整,以免造成梁扭曲或超高。

允许偏差项目

项次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

1网的长度、宽度±10钢尺检查

2网眼尺寸±20钢尺量连续三档,取其最大值

3骨架的宽度、高度±5钢尺检查

4骨架的长度±10钢尺检查

5受力筋间距±10钢尺量两端、中间各一点,取其最大值

6受力筋排距±5

7绑扎箍筋、构造筋间距±20钢尺量连续三档,取其最大值

8钢筋弯起点位移20钢尺检查

9受力钢筋保护层梁、柱-5、+4钢尺检查,墙、板-3、+2钢尺检查

10柱子钢筋定位采用全站仪打控制点,钢尺检查允许偏差5mm

3模板安装拆除

模板工程质量直接影响到清水混凝土质量的好坏,是清水混凝土工程的中心环节,是最关键的一道工序,需要提前根据工程特点、荷载情况,精心设计、精心制作、精心施工。

模板设计中,对拉螺栓的位置,加班的排版布置,除满足强度、刚度外,应按均匀、对称有轨列车的设计原则,采用木夹板或竹夹板(竹夹板柔性较木夹板大,支撑、楞木的间距也相应较木夹板小,世纪施工时须加注意,材料不能随意代换)。

木夹板和竹夹板具有材质轻、板幅打、平整光滑、承载力大、保温性及透气性好,混凝土浇筑后质感好,抑郁加工、拆装方便等优点,能很好地保证混凝土的外观质量。

模板组装过程中,要求粗活细作,严禁随意变动模板设计,确保清水混凝土表面的模板痕迹呈现规律性排列,尽可能减少解封,解封位置必须整齐有规律,尽量隐蔽,解封处最好设置压缝条。

在中间七局安阳会展中心北楼项目上,层尝试了采用海绵条及胶带纸作密封处理,但效果均不理想。

海绵条在遇水情况下易滑动,在混凝土浇筑前湿润模板时,尤其是雨天,海绵条极易滑动、外漏,起不到密封效果;而胶带纸则易粘贴于混凝土面层上,难于清理,影响混凝土感官质量,经过认真的分析研究,反复试验,采用与混凝土同品种的水泥加适量胶水调制成水泥腻子进行模板嵌缝,楼板成型后采用打磨机适当把模板缝部位打磨,即可达到验收要求。

3.1墙体模板的安装、拆除

3.1.1施工准备:

A.墙模施工放线;

B.墙筋绑扎,隐检,浇筑砼处杂物清理;

C.墙模定位塑料套管(或锥头定位螺栓)设置、预埋线管、线盒安装、玻璃幕墙预埋件;

D.墙模板配件安装、涂刷脱模剂;操作平台搭设;

E.复核模板控制线、砂浆找平层

3.1.2墙模安装:

A.根据墙模施工放线和模板编号,将准备好的模板吊装入位。

B.将模板吊到合适的位置,通过定位塑料套筒带上穿墙螺杆或通过定位螺栓的锥接头套上可周转段螺栓,并初步固定。

C.调整模板的垂直度及拼缝,锁紧穿墙杆螺母。

D.销紧模板夹具,锁紧穿墙螺母。

E.检查模板支设情况,根据节点要求对局部进行加强。

3.1.3墙模拆除:

A.当同条件混凝土试块强度达到3.0MPa之后,开始拆除模板;

B.第一步先松开穿墙杆螺母,将穿墙杆从墙体中退出来;用锤头敲打模板夹具的销子,松开模板夹具的夹爪。

C.第二步松开墙体模板的支撑,使模板与墙体分离;

D.如模板与墙体粘结较牢时,用撬棍轻轻撬动模板使之与墙体分离;

E.将脱离混凝土面模板吊到地面,清灰、涂刷脱模剂,以备周转;

3.2柱模板的安装、拆除

3.2.1施工准备:

A.柱模施工放线。

B.柱筋绑扎完毕,办理隐检记录,柱模内杂物清理干净。

C.柱模板相应配件的安装及操作架的搭设。

D.柱模定位塑料套管(或锥头定位螺栓)设置、预埋线管、线盒安装、玻璃幕墙预埋件检查。

E.涂刷脱模剂。

F.复核模板控制线、砂浆找平层。

3.3墙模安装与拆除:

3.3.1墙模的安装

A.据墙模施工放线和模板编号,将准备好的模板吊装入位。

B.调整柱模的截面尺寸,用模板夹具和对拉螺栓将四片柱模锁紧。

C.调整模板的垂直度,紧固模板夹具和对拉螺栓。

D.将柱模支架固定好,并加设斜向支撑。

3.3.2墙模拆除:

A.当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之后,开始拆除模板;

B.先将柱模连接用的模板夹具和对拉螺栓松开;

C.调节柱模支架的可调丝杆和侧向钢管顶撑,使柱模与混凝土面分离。

D.将柱模板吊到地面,清灰、涂刷脱模剂,以备周转;

3.4吊装与运输

模板进场卸车时应水平将模板吊离车辆,并在吊绳通模板的接触部位加设垫方或角钢护角,避免吊绳伤及面板,建议两块一起吊,吊点位置应作用于背楞位置,确保有四个吊点并且均匀受力。

吊离车辆后,平方在平整坚实的地面上,下面垫木方,避免产生变形。

平放时背楞向下,面对面或背对背的堆放,严禁将面板朝下接触地面。

模板面板之间加毡子以保护面板。

模板吊装时一定要在设计的吊钩位置挂钢丝绳,起吊前一定要确保吊点的连接稳固,严禁钩在铝梁或背楞上注意模板面板不能与地面接触,必要时,模板跟部位置垫毡子或海绵。

模板施工中必须慢起轻放,吊装模板时需要注意避免模板旋转或撞击脚手架、钢筋网等物体,造成模板的机械性损坏和模板的安全事故发生,影响其正常使用。

并严格保证两根吊绳夹角小于5度,严禁单点起吊;四级风以上不宜吊装模板。

入模时下放应有人用绳子牵引以保证模板顺利入位,模板下口应避免与混凝土墙体发生碰撞摩擦,防止“飞边”。

调整时,受力部位不能直接作用于面板,需要支顶或翘动时,保证背楞位置受力,并且必须加木方垫块。

套穿墙螺栓时,必须在调整好位置后轻轻入位,保证每个孔位都加塑料垫圈,避免螺纹损伤穿墙孔眼。

模板紧固前,应保证面板对齐,严禁在面板校正前上夹具加固。

浇筑过程中,严禁将振捣棒作用面板。

模板拆卸应与安装顺序相反,拆模时轻轻将模板撬离墙体,然后整体拆离墙体,严禁直接用撬杠挤压,拆下的模板轻轻吊离墙体,放在位置准备周转使用。

装车运输时最下层模板背楞朝下,模板面对面或背对背叠放,叠放不能超过六层,面板之间垫棉毡保护。

3.5模板保养

必须加强模板的保护意识,现场需要有用于模板存放的钢管架,且模板必须采用面对面的插板式存放;模板与钢管架用铁丝连接,防止有风天气模板倾倒,模板上面必须覆盖塑料布,存放区作好排水措施,注意防水防潮。

模板拆模后及时清灰,刷脱模剂,检查面板的几何尺寸,模板的拼缝是否严密,背后的木方龙骨及扣件是否松动。

以防止使用时面板脱落,丝杠、穿墙螺栓、螺母等相关零件也应进行清理、保养,严禁在钢模板上开洞切边,破坏钢背楞体系。

面板的堵头位置应派专人检查,清理砂浆。

每次吊装前,检查模板吊钩。

4混凝土进场检测与浇注养护4.1对商品混凝土塌落度的要求

混凝土浇筑以汽车泵为主、塔吊为辅的方式浇筑,为了保证泵送能顺利进行,要求入泵时坍落度严格控制在18cm到13cm。

混凝土搅拌站根据气温条件、运输时间(白天或夜天)、运输道路的距离、砂石含水率变化、混凝土坍落度损失等情况,及时适当地对原配合比(水胶比)进行微调,以确保混凝土浇筑时的坍落度能够满足施工生产需要,混凝土不泌水、不离析,色泽保持一致,确保混凝土供应质量。

4.2对混凝土和易性的要求

为了保证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不离析,要求混凝土要有足够的粘聚性,在泵送过程中不泌水、不离析。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规定泵送混凝土10s时的相对压力泌水率不得超过40%,因此要求搅拌站供应的混凝土泌水速度要慢,以保证混凝土的稳定性和可泵性。

4.3对混凝土初凝时间的要求

为了保证混凝土浇筑不出现冷缝,根据当前气候,要求商品混凝土在结构施工期间的初凝时间保证在6-8h。

当气候有变化时,要求混凝土搅拌站提供不同温度下、单位时间内的塌落度损失值,以便现场能够掌握混凝土罐车在现场的停置时间,浇筑混凝土时,搅拌站要派一名调度现场调配车辆,以便根据混凝土浇筑情况随时调整混凝土罐车的频率。

4.4对混凝土的进场检验

严格执行混凝土进场交货检验制度。

由商品混凝土搅拌站人员向现场混凝土工长指派的人员逐车交验,交验的内容有目测混凝土外观色泽、有无泌水离析,实验员对每车的坍落度进行取样实验,是否符合商品混凝土小票规定的技术要求,并作好记录。

如遇坍落度大于18和小于13cm的混凝土必须退回搅拌站,严禁使用。

4.5配合比优化设计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在满足对混凝土强度和抗渗等级控制碱-集料反应的前提下必须具有良好的施工性能、良好的耐久性和满足清水混凝土的特殊要求。

为优选出强度、抗渗等级符合要求,施工性能优良(坍落度及经时坍落度损失、凝结时间符合要求,不泌水、离析,可泵性好),拌合物色泽均匀,符合混凝土总碱含量控制在规定范围的配合比,并在施工中严格按此配比,不得随意更改,配合比在天气变化时,在进行试配后,优化调整,以确保颜色无明显变化。

4.6混凝土的浇筑

4.6.1混凝土浇筑主要采用汽车泵,局部采用塔吊配合。

4.6.2混凝土泵送施工时,统一指挥和调度,搅拌站距离工地约5Km,从搅拌站到工地约需要20分钟,而每车混凝土浇筑时间约为墙体15分钟,楼板8分钟,因此,车数量为5辆,应用无线通讯设备进行混凝土地泵搅拌运输车与浇筑地点的联络,把握好浇筑与泵送的时间。

4.6.3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有专人对钢筋、模板、支撑系统进行检查,一旦移位,变形或者松动要马上修复,顶板钢筋的水平骨架,应有足够的钢筋撑脚或钢支架,钢筋重要节点应采取加固措施。

4.6.4关注天气预报,了解当地停电、停水安排,若停电、停水无法避开时,提前做好准备。

在不良天气施工应做好防雨措施,准备足够的防雨布,遮盖工作面,防止雨水对新浇混凝土的冲刷。

4.6.5事先观察好钢筋的情况,墙体根部的木屑等杂物必须通过清扫口预留干净。

对钢筋较密处预备好φ30振捣棒。

4.6.6墙混凝土浇筑

①浇筑之前将模板下口海绵条封堵密实,并用砂浆封堵模板根部,防止漏浆。

②第一车砂浆润管完毕之后倒掉,不得用来接浆,混凝土接缝处采用专用配合比砂浆。

③墙体混凝土浇筑流向以角部为起点,先在根部浇筑1-2cm厚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用铁锹均匀入模,注意不能用吊斗或泵管直接倾入模板内,以免砂浆溅到模板上凝固,导致拆模后混凝土表面形成小斑点;砂浆不得铺的太早或太开,以免在砂浆和混凝土之间形成冷缝,影响观感,应随铺砂浆随下料。

④砂浆投放点与混凝土浇筑点距离控制在3m左右为宜。

⑤浇筑时采用标尺杆控制分层厚度(夜间施工时用手把灯照亮模板内壁),分层下料、分层振捣,每层混凝土浇筑厚度严格控制在40cm,振捣时注意快插慢拔,并使振捣棒在振捣过程中上下略有抽动,上下混凝土振动均匀,使混凝土中的气泡充分上浮消散。

4.6.7振捣棒移动间距为40cm,在钢筋较密的情况下移动间距可控制在30cm左右。

浇筑门窗洞口时,沿洞口两侧均匀对称下料,振动棒距洞边30cm以上,宜从两侧同时振捣,为防止洞口变形,大洞口(大于1.5m)下部模板应开洞,并补充混凝土及振捣。

浇筑过程中可用小锤敲击模板侧面检查,振捣时注意钢筋密集及洞口部位不得出现漏振、欠振或过振。

4.6.8为保证混凝土密实,剪力墙底层混凝土振捣时间控制在50秒,上层混凝土表面应以出现翻浆、不再有显著下沉、不再有大量气泡上冒为准。

4.6.9为使上下层混凝土结合成整体,上层混凝土振捣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进行,并要求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

4.6.10沾在水平钢筋上的砂浆应用振动棒轻轻碰落,不能让其长时间滞留,也不能用振动棒振动上部钢筋传递振动振落。

4.6.11为保证竖向混凝土无冷缝,竖向结构浇筑完毕之后,紧跟着浇筑水平结构,浇筑方向应从四周向中心平行推进,并在浇筑前先在楼板上搭设人行栈道。

4.6.12根据结构特点,南北两侧窗下梁浇筑分两步,第一步,浇筑窗下梁至板面。

第二步,浇筑窗下梁板面以上部分。

第二步混凝土必须在第一步混凝土初凝之前进行,以免上下层混凝土出现冷缝。

4.6.13水平结构浇筑用“赶浆法”,即先浇筑梁,根据梁高分层浇筑成阶梯形,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再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随着阶梯形不断延伸,梁板混凝土浇筑连续向前进行。

浇筑与振捣必须紧密配合,第一层下料慢些,梁底充分振实后再下第二层料,保持水泥浆沿梁底包裹石子向前推进,每层均应振实后再下料,梁底及梁帮部位要注意振实,振捣时不得振动钢筋及预埋件来辅助下料。

4.6.14遇有梁柱节点或钢筋较密时,,振捣棒移动间距约为20cm,同时用φ30振捣棒振捣。

4.6.15浇筑板混凝土的虚铺厚度应略大于板厚,用振捣棒垂直浇筑方向来回振捣,并用铁插尺检查浇筑厚度,每棒振捣时间控制在20秒左右,以混凝土表面翻浆,无明显下沉为宜。

4.6.16混凝土第一次浇筑后,再隔20分钟进行第二次复振。

4.6.17振捣完毕后用木刮杠刮平,浇水后再用木抹子压平、压实。

施工缝处或有预埋件及插筋处用木抹子抹平,不允许用振捣棒铺摊混凝土。

4.6.18混凝土的养护

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拆模时间,拆模时间应能保证拆模后墙体不掉角、不起皮,必须以同条件试块实验为准,本工程清水部分混凝土拆模依据以同条件试块强度达到3MPa为准。

标准层墙体和窗下梁外侧拆模板之前就应对混凝土充分洒水进行养护,使水分通过混凝土和模板的间隙渗入混凝土中,待拆模后,在混凝土表面再洒一道水,然后用塑料薄膜包裹,边角接茬部位要严密并压实,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4.7冬施措施

混凝土中掺早强型抗冻剂。

砼在运输过程中罐车要有保温措施,保证入模温度不低于10℃。

对砼外加剂和砂浆外加剂的各项技术指标,要求商品砼供方必须提供有关技术资料,并保证添加的外加剂不对混凝土色差产生影响。

冬季施工混凝土养护不得洒水,拆除模板之前,在木模板背面粘贴50mm厚阻燃聚苯保温板,拆除模板后,马上覆盖塑料薄膜,塑料薄膜表面再加盖两层阻燃草帘,边角接茬部位要严密并压实。

在施工层及养护层两层高度内的外围四周用双层彩条布围挡。

围挡挂在外脚手架的内侧。

4.8质量标准及质量控制要点

4.8.1质量标准

1、表面观感质量,原则上以样板墙为标准,具体要求如下:

(1)颜色:

灰色。

要求色泽均匀无明显色差。

(2)表面:

混凝土密实整洁,面层平整,阴阳角的棱角整齐平直,梁柱节点或楼板与墙体交角、线、面清晰,起拱线、面平顺。

无油迹、无锈斑、无粉化物,无流淌和冲刷痕迹;无明显裂缝。

无漏浆、无跑模和涨模,无烂根、无明显错台,无冷缝、无夹杂物,无蜂窝、麻面和孔洞。

(3)结构工程保持拆除模板后的原貌,无剔凿、磨、抹或涂刷修补处理痕迹。

(4)穿墙螺栓孔眼整齐,孔洞封堵密实平整,颜色同墙面基本一致。

(5)混凝土保护层准确,无露筋;预留孔洞、施工缝、后浇带洞口整齐。

4.8.2外形尺寸

(1)几何尺寸准确、阴阳角的棱角整齐、角度方正;外檐阴阳大角垂直整齐,折线、腰线平顺;各层门窗边线顺直,不偏斜;各层阳台边角线顺直,无明显凹凸错位;滴水槽(檐)顺直整齐。

(2)垂直度、平整度允许偏差小于混凝土规范要求,达到普通抹灰质量验收规范要求。

外形尺寸允许偏差

项次项目允许偏差(mm)检查方法

1轴线位移墙、柱、梁5尺量

2截面尺寸墙、柱、梁±2尺量

3垂直度层高5线坠

4表面平整度3靠尺、塞尺

5角、线顺直4线坠

6预留洞口中心线位移5拉线、尺量

7挑耳±3线坠

8分格条(缝)直线度4拉5m线,不足5米拉通线,用钢尺检查

9接缝错台2尺量

5清水混凝土优缺点

5.1.1混凝土结构不需要装饰,舍去了涂料、饰面等化工产品,有利于环保。

5.1.2清水混凝土结构一次成型,不剔凿修补、不抹灰,减少了大量建筑垃圾,有利于环境保护;

5.1.3避免了抹灰开裂、空鼓甚至脱落的质量隐患,减轻了结构施工的漏江、楼板裂缝等质量通病。

5.1.4因其最终不用抹灰、吊顶、装饰面层,从而减少了维保费用,最终降低了工程造价。

5.2.1清水混凝土造价高,几乎为普通混凝土造价的4倍,维修费用也很高。

5.2.2清水混凝土设计还为普及,现有的也只是运用其技术,很难省去抹灰直接作为装饰使用。

5.2.3清水混凝土结构导热性能非常好,保温性能差,所以不能直接做墙体。

像安藤忠雄的设计都是“空心墙”,中间为保温层,内外两层混凝土,造价相当昂贵。

5.2.4清水混凝土反光性能差,不利于室内采光节能,从长远来看不划算。

结语清水混凝土技术在现有施工现状下可运用到普通混凝土施工中,以清水混凝土的标准做普通混凝土工程,不仅是对工程质量的进一步追求,更是对施工工艺的改进,清水混凝土的技术要求在普通混凝土结构工程阶段也是可以应用的,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清水混凝土技术会得到很大的应用。

参考文献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程》GBJ119-88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视频讲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