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76756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3.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docx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docx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一、判断题 注:

每题2分,在相应的选项后面打勾。

1.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具有资本主义性质()标准答案:

2.戊戌维新运动的目标是在中国建立民主共和制的资本主义制度。

()标准答案:

3.洋务运动的直接目的是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富强。

()标准答案:

4.太平天国后期曾出现“国中无人”“朝中无将”的危险局面,其直接原因是太平天国内讧()标准答案:

5.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起义特色的是《天朝田亩制度》。

()标准答案:

6.戊戌维新运动的导火线是《辛丑条约》的签订。

()标准答案:

7.维新派和洋务派当时斗争的焦点,在于是否要改变封建专制政体,是否要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标准答案:

8.中国近代最早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社会方案是《资政新篇》。

()标准答案:

9.中国农民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是近代中国最革命的阶级。

()标准答案:

10.戊戌变法的首要目标是夺取政权()标准答案:

1.维新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标准答案:

2.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是中法战争中清政府的“不败而败”。

()标准答案:

3.《资政新篇》主要反映了农民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要求()标准答案:

4.《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中关于社会经济的主张大同小异()标准答案:

5.身为顽固派的慈禧太后重用洋务派的原因是为了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标准答案:

9.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

()标准答案:

1.我国近代历史上,成立最早的新式学堂是洋务派举办的京师大学堂()标准答案:

3.中国近代史上有人提出:

“议院者,公议政事之院也。

……昏暴之君无所施其虐,跋扈之臣无所擅其权……”。

其主张是倡导民主共和()标准答案:

4.中国近代外交体制的变革始于总理衙门的设立()标准答案:

5.洋务运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早期工业化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标准答案:

7.《资政新篇》是农民平均主义的反封建纲领。

()标准答案:

9.太平天国运动的时期,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标准答案:

10.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指出“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

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这表明梁启超认为变法之本在于学习西方的科学知识()标准答案:

2.洋务派创办了中国第一家民族工业企业。

()标准答案:

9.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核心的洋务思想是一种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封建主义思想。

()标准答案:

4.中国近代早期改良思想家主张仿效西方议会制度。

()标准答案:

5.清政府内部洋务派和顽固派之间的根本分歧在于要不要维护封建的政治制度()标准答案:

7.1856年秋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鼎盛,其主要标志是攻占南京()标准答案:

9.19世纪六七十年代,清王朝内部的顽固派与洋务派的分歧在于要不要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标准答案:

3.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内讧。

()标准答案:

6.“君权与民权合,则情易通,议法与行法分,则易就,二者斯强也”反映的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观点()标准答案:

9.洋务派兴办洋务新政,并不是要使中国朝着独立的资本主义方向发展。

()标准答案:

3.洋务派倡导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抵抗外国侵略()标准答案:

9.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兴办真正的资本主义企业()标准答案:

2.洋务运动欲“自强”而不强,从根本上说是因为没有从根本上触及封建生产关系()标准答案:

10.近代中国表面上维持着独立国家和政府的名义,实际上已经丧失了拥有完整主权的独立国的地位。

()标准答案:

2.致使太平天国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的事件是安庆失陷()标准答案:

4.洋务思想与当时的封建顽固思想保持着根本的一致性。

()标准答案:

5.最先提出“中体西用”思想的是冯桂芬,系统论述“中体西用”思想的重要人物是张之洞。

()标准答案:

1.百日维新期间,维新派没有提出开国会,定宪法,是因为他们对封建势力作了妥协()标准答案:

二、单选题 注:

每题1分。

11.洋务派能够掀起洋务运动的主要条件是:

()()标准答案:

C

A.得到慈禧太后的支持

B.得到外国侵略者的支持

C.他们都是地方实权派

D.他们对资本主义有清醒的认识

12.在近代中国掀起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是()()标准答案:

D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五四新文化运动

D.戊戌变法运动

13.太平天国最先分封的五王之中,哪一位最先牺牲?

()()标准答案:

B

A.东王

B.南王

C.西王

D.北王

14.严复将英国人赫胥黎的《进化与伦理》的前两章翻译为()()标准答案:

A

A.《天演论》

B.《穆勒名学》

C.《原富》

D.《法意》

15.下列哪个条约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标准答案:

D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望厦条约》

D.《天津条约》

16.近代中国一些进步思想家主张进行政治制度的改革。

第一次提出。

“设投票箱,由公众选举官吏”的思想家及其论著是()()标准答案:

B

A.魏源的《海国图志》

B.洪仁玕的《资政新篇》

C.梁启超的《变法通议》

D.中山的《民报﹒发刊词》

17.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结合,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

这反映出的根本问题是()()标准答案:

B

A.中国的封建顽固势力相当强大

B.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

C.中国的封建传统思想根深蒂固

D.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日趋成熟

18.太平天国在1853年冬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是()()标准答案:

A

A.《天朝田亩制度》

B.《十款天条》

C.《原道醒世训》

D.《原道觉世训》

19.19世纪末,维新变法从一种思潮得以发展成为一场政治运动,关键是()()标准答案:

C

A.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符合历史趋势

B.同顽固势力的论战促进人们思想解放

C.把维新变法和救亡图存结合了起来

D.把西方政治学说同儒家思想结合

20.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的共同作用是:

()①直接推进了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 ②客观上促进了清政府的改革③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 ④打击了西方殖民者的侵略势力()标准答案:

D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能够比较典型反映太平天国农民政权特点的是:

()()标准答案:

D

A.《资政新篇》

B.《万大洪告示》

C.《劝世良言》

D.《天朝田亩制度》

12.较早通过翻译西方著作向国人介绍西方社会进化论的学者是()()标准答案:

D

A.康有为

B.梁启超

C.孙中山

D.严复

13.清末倡议变法的维新派领袖是()()标准答案:

A

A.康有为

B.谭嗣同

C.康光仁

D.梁启超

14.近代中国派遣第一批留学生是在()()标准答案:

A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维新时期

C.清末“新政”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

15.太平天国后期的两位负责人是()。

①洪仁玕②石达开③陈玉成④李秀成()标准答案:

B

A.②④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16.太平天国后期,提出《资政新篇》这一具有资本主义色彩改革方案的是()()标准答案:

C

A.洪秀全

B.杨秀清

C.洪仁玕

D.石达开

17.洋务运动创办新式学堂,主要培养军事、科技和翻译人才,从根本上反映了洋务运动()()标准答案:

D

A.从引进西方技术的实际出发

B.注重科技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C.认识到培养人才是改革的关键 

D.把培养人才才作为维护封建统治的手段

19.洋务运动最先从哪入手的?

()()标准答案:

D

A.兴办民用企业

B.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C.建立新式海陆军

D.兴办军工企业

11.1898年6月16日,康有为上书光绪帝:

“皇上勿去旧衙门,而唯增新衙门;勿革旧大臣,而渐擢小臣。

多召见才俊之士,不必加其官而委以差事,赏以卿衔,准其专折奏事足矣。

”这段话最能反映维新派在变法中的态度是()()标准答案:

D

A.要光绪帝加强对封建官吏的争夺

B.要光绪帝在变法中讲究策略

C.要使更多的维新派参与政权

D.在封建势力面前表现出妥协性和软弱性

14.1861年,慈禧太后发动(),从此开始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垂帘听政”。

()标准答案:

B

A.天京事变

B.辛酉政变

C.戊戌政变

D.亚罗号事件

15.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国运动的最主要的不同之处是()。

()标准答案:

C

A.参加者的阶级属性

B.对中外反动势力的打击

C.对西方文明的态度

D.抗击对象的不同

17.在维新派推动下实行“戊戌变法”的清帝是()()标准答案:

C

A.咸丰皇帝

B.同治皇帝

C.光绪皇帝

D.宣统皇帝

18.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是在()()标准答案:

B

A.洋务运动

B.戊戌维新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20.有首上海的旧民谣,讲述了清朝260多年的大事,其中与戊戌政变有关的句子是()()标准答案:

D

A.昊三桂要去借清兵,顺治帝登基享现成

B.林则徐严禁吸洋烟,忠心报国无人识

C.曾国藩团练起湘乡,淮军还有李鸿章

D.好头颅六个凭空送,菜市街夜夜叫冤魂

14.光绪帝支持维新变法运动的主要原因是()()标准答案:

C

A.被康有为言词所打动

B.要发展资本主义

C.不愿做亡国之君

D.慈禧背后主使变法

16.谭嗣同在戊戌维新时期撰写的宣传变法维新主张的著作是()()标准答案:

D

A.《新学伪经考》

B.《变法通义》

C.《日本变政考》

D.《仁学》

18.某思想家在1925年提到世人对他的评价:

“自戊戌以来,旧则攻吾太新;新则攻吾太旧……”该思想家是()()标准答案:

A

A.康有为

B.梁启超

C.严复

D.胡适

20.太平天国最大的战略失误是:

()()标准答案:

B

A.定都天京

B.偏师北伐

C.固守安庆

D.进攻上海

13.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过程中,放弃了建立在绝对平均主义基础上的公有制,而承认了私有制,这一转变表明了太平天国()()标准答案:

D

A.已认识到《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

B.要求发展资本主义

C.起义领导者开始向封建统治者转变

D.能够顺应形势的发展和变化

14.维新派的目的是要在中国建立()()标准答案:

B

A.民主共和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