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名词解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763494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8.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史名词解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世界史名词解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世界史名词解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世界史名词解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世界史名词解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世界史名词解释.docx

《世界史名词解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史名词解释.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世界史名词解释.docx

世界史名词解释

三环外交由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提出的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的外交战略。

其主旨是企图通过英国在与美国、英联邦和联合起来的欧洲这三个环节中的特殊联系,充当三者的联结点和纽带,以维护英国的传统利益和大国地位。

1948年时处在野地位的保守党领袖丘吉尔提出了三环外交的概念。

第一环是英联邦,包括英国及其自治领、殖民地。

第二环是英语世界,包括英、美、加拿大等讲英语的国家。

第三环是联合起来的欧洲。

而英国恰恰居于三环的交接点,起着重要作用。

三环外交是战后英国政府的基本外交方针,但它并未能防止英国地位的下降。

丘吉尔的这一外交思想,就是试图以英美特殊关系为基础,希望法、德和解,恢复欧洲均势,并利用原有的殖民地体系,挽救和恢复在二战中被削弱的英国的国际地位。

乃是一个国力日趋衰微的大国在外交战略上的一种无奈选择。

它表明,英国外交既想努力适应环境的变化,又试图在变化了的环境中不与其传统的利益观决裂。

然而英国政治家们在推行“三环外交”的过程中,始终背者“世界大国地位”的沉重包袱,不能不面对实力有限与战线过长的矛盾。

这也是导致英国外交战略不得不逐步收缩,从大国全球外交逐步朝重点面向欧洲转变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环外交”曾对英国外交政策产生重大影响,战后初期的工党政府基本上奉行这一外交政策思想。

新东方政策1969年勃兰特出任总理,放弃哈尔斯坦主义,正式推行新东方政策。

其主要内容是:

一、承认战后欧洲各国的现有边界,改善与苏联和东欧各国的关系。

二、承认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表示愿意实现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并表示愿意以和平方式谋求国家统一。

其实质:

①改善与苏联的关系,1970年与苏联在莫斯科签订条约,双方保证战后欧洲边界不可侵犯,承认民主德国与波兰以奥得—尼斯河为边界线;②改善两个德国的关系,1972年两个德国签署《关于两国关系基础的条约》,实现了国家间的关系正常化,1973年两国同时加入联合国;③改善与东欧其他国家的关系,分别与波兰、捷克斯洛代克、匈牙利、保加利亚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新东方政策反映联邦德国在国际形势缓和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摆脱美国的控制,谋求独立的外交,提高国际地位的倾向。

“新东方政策”对70年代东西方关系的缓和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它实质上以联邦德国的地位和利益为出发点,以实现德国统一为目标,它是联邦德国凭借其经济实力向东欧和苏联推行自己战略的具体表现。

马歇尔计划 (Marshall Plan)战后初期,西欧经济极度困难,政局不稳,而美国的全球战略又需一个稳定的欧洲作盟友,于是美国推出了“欧洲复兴方案”。

该方案由当时担任美国国务卿的马歇尔于1947年6月5日在哈佛大学演讲时提出,因此又称“马歇尔计划”。

其主要内容是美国援助欧洲各国,接受援助的国家需接受美国提出的条件,并分别同美国签订双边协定。

从1948-1951年美国共向欧洲16国提供了一百多亿美元的援助。

该计划是战后美国对外经济援助最成功的计划,西欧经济得到了长足的恢复,同时美国也得以进一步确定对西欧的领导力。

加强了对西欧国家政治和经济的控制,把西欧纳入美国对苏联冷战的战略轨道。

它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对西欧的联合和经济的恢复起了促进作用,同时,也缓和了美国国内即将发生的经济危机。

杜鲁门主义:

杜鲁门接任总统以后,美国正处在扩张势头上。

杜鲁门政府采取了对苏“强硬”政策,大造苏联“扩张”的舆论,制造国际紧张气氛,并制订了以欧洲为重点的遏制战略。

1947年3月12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向国会两院联席会议发表咨文,以援助希腊和土耳其为引子,提出了美国政府内部酝酿已久的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他宣告美国作为世界头号强国必须而且能够在世界各地“承担义务”,运用自己强大的实力援助“自由”国家,遏制共产主义的“扩张”,以确保美国的安全和繁荣。

杜鲁门这番关于外交政策基本原则的讲话很快被称为“杜鲁门主义”,它成为美苏战时同盟关系公开破裂、美国发动对苏“冷战”的重要标志。

麦卡锡主义:

是1950—1954年间美国国内反共、反民主逆流的典型代表,由美国参议员约瑟夫·麦卡锡煽起的,在美国全国性的反共“十字军运动”。

以“麦卡锡主义”为代表的反共、排外运动,涉及美国政治、教育和文化等领域的各个层面。

麦卡锡主义成为政治迫害的同义词。

麦卡锡主义代表了整个美国社会上保守及排外团体的广泛的政治同盟,没有谁能逃脱他们的攻击。

即使是信奉学术自由的学术界也难以抵制麦卡锡主义的影响。

1950年2月9日,麦卡锡在西弗吉尼亚州发表了一次反共演说,他在演说中声称:

美国国务院里有“共产主义分子”。

随后,一系列有关反对共产主义的事件接踵而来,麦卡锡因此提高了知名度和煽动了公众的支持。

1954年12月2日,麦卡锡遭到民主党控制的参议院的谴责,并失去了其在参议院的所有主席职务。

此后,麦卡锡主义很快衰落下去。

麦卡锡主义是战后美苏冷战的产物,是美国在外交政策方面所遭受的一连串挫折的产物。

《旧金山和约》:

1951年9月8日在美国操纵下部分国家与日本签订的片面和约。

因和约在美国旧金山签订,通称《旧金山和约》。

1951年6月,美英两国在伦敦会议后,决定把中国大陆与中华民国排除在《对日和平条约》之外的。

1951年9月召开旧金山会议时,由于印度对「台湾归还中国,千岛群岛及南库页岛归属苏联」的条款在和约中未明确规定表示不满,拒绝参加;苏联、波兰、捷克三国虽出席会议,但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没有被邀请以及对条约内容不满等理由,拒绝在条约上签字。

当时有49个国家在《旧金山和约》上签字,但是,由于当时中国、印度、缅甸等国没有参加,以及苏联、波兰、捷克没有签字,所以,《旧金山和约》不足以视为对日本的全面讲和。

1972年9月日本田中角荣首相访问中国,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声明,才结束了中日两国之间的战争状态,实现邦交正常化。

雅尔塔体系雅尔塔体系是对1945年--1991年间国际政治格局的称呼,得名于1945年初美、英、苏三国政府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苏联雅尔塔(今属乌克兰)举行的国际会议。

其特点是:

以美国和苏联两极为中心,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争夺霸权的冷战,但不排除局部地区由两个超级大国直接或间接参与的战争(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阿富汗战争等)。

以1989年东欧剧变和1991年苏联解体为标志,雅尔塔体系最终瓦解。

新的国际格局正在形成之中。

(是二战后,世界大国开始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

实质:

美苏的两分天下,打上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

内容:

具体内容主要是在雅尔塔会议上确立,也包括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波茨坦会议确立的内容。

内容主要包括:

处置战败国,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重新确立战后欧亚的政治版图,重划法西斯战败国及其被占领地区的疆界;建立联合国。

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年7月1日,在美国新罕布什尔洲的布雷顿森林举行有44国代表参加的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简称布雷顿森林会议)。

经过3周的讨论,会议签订了《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实质是建立一种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其基本内容是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实行固定汇率制度。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促进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扩大了各国间的经济交往。

尤其是在50年代和60年代的部分时间里,布雷顿森林体系运行良好,对战后稳定国际金融和发展世界经济确实起到巨大的作用。

第四点计划也称“技术援助落后地区计划”,即对亚、非、拉美不发达地区实行经济技术援助,以达到在政治上控制这些地区的目的。

1949年1月20日,杜鲁门在连任总统的就职演说中提出美国对外扩张的四点主要行动原则,其中第四点主要用技术援助来开发落后地区,故称“第四点计划”,是当时实施于西欧的“马歇尔计划”的补充。

1950年9月美国国会通过《国际开发法案》,并成立“国际开发咨询委员会”和“技术合作署”负责第四点计划的实施。

第四点计划实施过程中,从1951至1953年共向35个国家和地区派遣2445名技术人员,总共拨款3。

11亿美元,客观上对于受援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亚非拉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沉重打击着帝国主义旧殖民体系,老牌殖民主义国家英法在战争中受到严重削弱,已无力维持其殖民统治。

美国正走向全球扩张道路,亚非拉地区成为其扩张的一部分。

第四点计划是美国全球战略和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战后初期美国向亚非拉地区扩张的一项政策。

影响:

美国通过经济技术援助,帮助亚非拉经济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发展民族经济,巩固执政的经济基础,防止亚非拉不发达国家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

作为扩张工具,拓展了美国在第三世界的势力范围,美国奉行“门户开放”政策,以此来排挤老殖民主义国家的势力,使非洲、近东、远东以及中南美等诸多经济不发达地区,纷纷成为美国的势力范围,美国垄断资本由此则获得巨额利润。

3.美国穿着自由与民主、和平与发展的外衣,打着经济技术援助的旗号,实现了新殖民扩张,这对战后世界政治与经济格局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小石城事件“小石城事件”是美国反对种族主义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1957年9月初,美国阿肯色州小石城地方法院根据1954年最高法院关于取消公立学校中种族隔离的决定,宣布该市公立中心中学接纳9名黑人学生入学。

白人种族主义分子激烈反对这一决定。

9月2日,该州州长福布斯以“防暴”为名派出国民警卫队前往阻止黑人学生入学,但未成功。

23日,在州长的纵容下,上千名种族主义分子包围学校,殴打黑人记者,并把8名入学的黑人学生赶走。

随后南方几个州也发生了袭击黑人的事件。

小石城事件震动了全世界,艾森豪威尔政府被迫于24日派伞兵部队1,000余人赶赴小石城,“保护”黑人入学。

在政府的干预下,地方当局于1959年宣布取消公立学校中的种族隔离制度。

旧金山体制1948年起,随着美国对日本单独站立的实现,美苏之间冷战的展开,尤其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重点开始从中国转向日本,对日政策也由削弱转变为扶植,日本经济得以重建。

1951年9月4日,美国在旧金山召开了对日媾和会议,有52个国家参加。

9月8日和会签订了《旧金山和约》。

和会上,苏联等国质疑和约草案,但在美国的强制下,最终有49个国家在和约上签字。

同天,美日又签订了《日美安全条约》。

这两个条约的签订,虽然使日本在名义上取得了独立,享有外交权,但《日美安全条约》又规定美军可以无限期地留驻日本,并且可以出兵镇压日本的“内乱”,日本实际上仍然处于美国的半占领状态。

这种半占领、半独立的日本体制就叫做“旧金山体制”。

旧金山体制是美国转变对日占领政策的必然产物,也是对日本民族尊严的嘲弄和挑战,但是,它使日本置于美国的军事力量保护之下,得以安心地走发展经济的道路。

蒙巴顿方案 蒙巴顿方案即“印巴分治”方案。

1947年6月由英国驻印度最后一任总督路易斯·蒙巴顿提出而得名。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帝国主义迫于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强大压力,提出“分而治之”的方案。

根据居民宗教信仰,英属印度分为印度联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分别建立自治政府;巴基斯坦由东巴基斯坦和西巴基斯坦构成;王公土邦在“移交政权”后享有独立地位,可分别谈判加入印巴任何一个自治领。

这个方案为当时的主要政党印度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所接受。

1947年8月15日,英国把在印度的政权分别移交给印度国大党和巴基斯坦穆斯林联盟。

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从此告终。

英国在印度的经济利益基本未受影响,而印度独立法规定的内容又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形成了一些争端,其中最严重的是克什米尔问题,为印巴日后的长期冲突埋下了伏笔。

埃维昂协议法国承认阿尔及利亚独立的协议。

法国政府和阿尔及利亚共和国临时政府为结束阿尔及利亚战争于1962年3月7~18日在法国埃维昂谈判,3月18日签署法阿协议的“总声明”,即《埃维昂协议》。

协议规定1962年3月19日在阿尔及利亚全境结束军事行动,法国承认阿尔及利亚人民有权行使自决权,成立一个独立和主权的国家,法国承认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为“合法新政治组织”。

法国3年内分批从阿尔及利亚撤出全部军队,但保留米尔斯克比尔(现凯比尔港)的海军基地,租借期15年,法国承担向阿尔及利亚提供为期3年的经济援助。

法国公司则保持它们在阿尔及利亚的石油租借权。

法国在1962年4月8日举行公民投票,以压倒多数赞成《埃维昂协议》。

同年7月1日,阿尔及利亚人民一致投票赞成国家独立,持续7年半的阿尔及利亚战争至此结束。

泛非主义,是全世界黑种人反对种族歧视和殖民统治的一个声势浩大的民族主义思潮。

早在帝国主义忙于重新瓜分殖民地的同时,受民族自决口号影响的泛非主义思潮及其表现形式泛非运动就已兴起,其领袖是美国黑人学者杜波依斯。

首次泛非大会于1900年在伦敦举行,至1974年第六届达累斯萨拉姆大会,先后召开六次大会,影响遍及非洲、加勒比、欧洲和美洲。

泛非主义不但强调民族解放,也强调世界上无论哪里的非洲人后裔,都有共同的利害关系并需要互助合作。

因此,历届泛非会议的召开,不仅对非洲大陆的民族解放运动及其先进人物,起了启蒙和推动的作用,而且组织了大陆以外的黑色人种大力声援非洲的独立运动,几乎所有非洲大陆早期的民族解放运动的领袖都曾是泛非主义者。

泛非主义运动由西印度群岛和美国的黑人发起的争取种族平等的运动。

“泛非”一词意为把非洲人作为统一的整体联合起来。

泛非主义运动开始于1900年西印度群岛律师H.西尔威斯特-威廉斯在伦敦倡议召开的泛非会议,主要代表人物为美国的W.E.B.杜波依斯。

西印度群岛的泛非主义者领导人是M.M.加维。

加维主张返回非洲,在非洲建立黑人国家,作为所有黑人的祖国。

他组织世界黑人进步协会。

1974年6月,美洲的泛非主义者J.K.尼雷尔发起,第六届泛非大会。

会议号召非洲以外的黑人的高级知识分子参加非洲的建设,反映了非洲以外的黑人后裔对非洲命运的关心。

泛非主义运动反映了非洲人民要求团结统一,非洲人的问题由非洲人自己来解决的强烈愿望,是非洲各国和非洲统一组织遵循的最高原则

  

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1、历史背景

①二战后期,美、英、苏三国首脑在雅尔塔等国际会议上,就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和战后和平等问题达到了若干协议,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雅尔塔体系。

②二战后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企图称霸世界。

③战后苏联实力的不断增强及在世界上影响的日益增大,引起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敌视。

④二战结束后,美苏反法西斯联盟的政治基础不复存在,同盟关系破裂。

2、“冷战”的兴起

(1)含义:

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

(2)表现

政治:

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着美苏“冷战”的开始。

1948年的柏林危机是美苏“冷战”的第一次高潮。

经济:

国务卿马歇尔提出的对欧洲援助计划,把西欧纳入美国对苏联“冷战”的战略轨道。

1949年初苏联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进行反击。

军事:

为进一步加强对西欧政治军事控制,1949年美英法等十二国在华盛顿签定了北大西洋公约,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为对抗北约,1955年苏联和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等八国政府首脑在波兰首都华沙签署《友好合作互助条约》,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

至此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3、历史影响

两极格局的形成对世界国际关系的发展造成了近半个世纪的影响。

①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之下。

②两强势均力敌不敢轻易动武,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③客观上两强竞争促进了科技的发展。

总之,世界在近半个世纪大局稳定小波浪不断。

二、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1、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1)背景①共同的地域使欧洲国家一直拥有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这是欧洲走向联合的基础。

②二战使欧洲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美苏两极格局下,西欧受到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为了提高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就必须密切联系,加强合作,实现欧洲的统一。

②在战后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2)进程

①1950年法国外长舒曼提出西欧国家在一些具体经济领域实现联合的“舒曼计划”。

②1951年法、意、荷、比、卢和联邦德国六国签订《巴黎条约》,建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

这个共同体促进了成员国工业的发展,使法、德两个政治宿敌开始走向和解。

③1957年西欧六国在罗马签署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统称《罗马条约》。

1958年,两个共同体正式成立。

④1967年三个共同体合并为一个,统称欧洲共同体。

⑤欧共体推行统一的对外关税和外贸政策;实行共同的农业政策和渔业政策;建立单一的欧洲货币体系,进一步加快向一体化方向发展。

⑥欧共体的扩大:

从1973年至1986年历经三次扩大,成员达到12国。

(3)影响

①促进了欧共体国家经济的发展,客观上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②欧共体的扩大,增强了同美苏抗衡的力量,使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3、不结盟运动:

是一个松散的国际组织,不设总部及常设机构,它成立于冷战时期的1961年9月,它包括了近三分之二的联合国会员国,绝大部分是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社会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其成员国奉行独立自主、不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中的任何一个结盟的外交政策。

不结盟运动的开展,成为第三世界崛起的,自万隆会议后的第二个划时代的里程碑。

(1)背景①二战后许多国家获得民族独立,为其成立奠定了政治基础;一些民族独立国家为摆脱大国控制,避免卷入大国争斗,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发展民族经济,采取了和平、中立和不结盟的对外政策。

②1955年召开的亚非会议求同存异原则,通过了团结反帝的纲领,显示了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巨大力量,给不结盟运动以思想启示和政治推动。

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涨;③为摆脱美苏控制和维护自身独立,新独立的亚非国家相互团结支持,推动了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2)形成

①1956年,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埃及总统纳赛尔、印度总统理尼赫鲁提出不结盟的主张,不结盟运动兴起。

②1961年,不结盟会议在南斯拉夫的贝尔格莱德举行,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

会议明确规定了参加不结盟国家会议的5个条件:

 ①奉行以和平共处和不结盟为基础的独立的外交政策;②支持民族独立运动;③不参加大国军事同盟;④不与大国缔结双边军事协定;⑤不向外国提供军事基地。

(3)特点①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②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和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是其重要任务。

(4)作用①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第三世界的崛起,并作为一支新的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②推动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加速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崩溃。

③影响世界格局的变化,有利地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不结盟运动的内容不断丰富,但始终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支持各国人民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以及发展民族经济和民族文化的斗争;坚持反对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和一切形式的外来统治和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呼吁第三世界国家加强团结;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冷战结束之后,不结盟运动其实也已经失去了继续存在的价值,各国的重心都纷纷从冷战时期的政治领域,转移到了经济领域,后冷战时期的多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组织,例如22国集团等,已经在为发展中国家争取利益方面,发挥着比不结盟运动更大的作用。

三、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2、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特点

当今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2)原因

①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使两极格局瓦解,冷战结束。

②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并极力构建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

③多个国家联盟力量中心的出现。

(3)影响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布拉格之春背景从60年代初开始,捷克斯洛伐克经济发展遇到严重困难。

虽然从1967年开始实行新经济体制但形势仍未好转。

经济困难导致部分工人罢工。

在政治方面,当时任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中央第一书记兼共和国总统的A.诺沃提尼对经济改革和为50年代初政治冤案的受害者平反采取消极抵制态度,压制批评和民主,在党内外引起强烈不满。

在民族关系方面,由于1960年制定的宪法取消了斯洛伐克的民族自治权,民族矛盾也进一步尖锐。

在这种背景下,捷共中央于1967年10、12月和1968年1月连续举行全体会议,就国内的困难、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党的领导方法等问题展开辩论。

是1968年1月5日开始的捷克斯洛伐克国内的一场政治民主化运动。

这场运动直到当年8月20日苏联及华约成员国武装入侵捷克才告终。

影响:

布拉格之春是一次有重大意义的国际政治事件,标志着华约内部的裂痕已经渐渐显现,可视为东欧剧变的前奏与导火索。

“布拉格之春”事件导致人们对苏联的“列宁——斯大林”模式的失望,使人们认清了在苏联控制下的社会主义不允许有民主的存在的现实。

人们对苏式的共产主义霸权感到恐慌,为此加深了冷战的程度。

它一方面使苏联的威权达到了顶峰,也为入侵阿富汗开了先例;另一方面也使与苏联关系交恶的红色中国认识到苏联不会容许异己的存在,与美国改善关系并对抗苏联的威胁的意愿日趋强烈,最终促使了中美建交。

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运动受到了当时苏联、保加利亚、民主德国、匈牙利和波兰的干预和武装干预。

改革以失败而告终。

第一次柏林危机 

随着德国重建的开始,美英与苏联在德国的问题上矛盾加深,苏联迟迟不愿让德国各占领区合并,并拒绝西方的经济政策。

为此,美国计划将德国西部占领区三合为一。

1948年5月18日,苏联政府通过了《关于在德国苏占区实行货币改革的决定》。

决定责成苏联驻德军事当局在西占区单独进行货币改革时立即在苏占区实行货币改革。

要求“苏联军事当局争取在整个大柏林地区发行苏占区新货币”。

6月18日,美英法三国宣布由6月21日起西占区实行单方的新货币改革,即发行有B记号之马克。

  苏联得知该计划后,6月22日,苏占区也实行货币改革,发行新的D记号马克,并于6月24日,全面切断西占区与柏林的水陆交通及货运,只保留从西德往柏林三条走廊通道,史称第一次柏林危机,形成第一次美苏冷战高潮。

6月29日,美国实行空运,派出大批飞机向柏林250万居民大规模空运粮食及各种日用品,实行反封锁。

  1948年9月,西占区以阿登纳为首的65名州代表开始拟定新宪。

1949年5月8日,德国议委会通过新法。

5月12日,美英法三国军事长官在法兰克福批准新法,同时公布占领法,标志著西德政府结构基本确立。

苏联于封锁中蒙受道义损失,它深知此时封锁不能阻止建立西德国家的进程,于5月12日宣布撤销封锁,延续462日的柏林危机结束。

5月23日,英美法三国代表参加下,西德通过“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

9月20日,西德建立。

苏占区在1949年5月30日通过宪法,10月7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宪法生效,东德建立。

德国彻底分裂为东西德。

  

第二次柏林危机

柏林于1949年分裂后,西柏林由于重建顺利,经济逐渐繁荣,令苏联决意解除问题。

1958年11月27日,苏联单方面向英美法三国发出照会,要求它们六个月内撤出西柏林的驻军,使西柏林成为自由市,否则,苏联会把西柏林的过境检查改由东德负责。

苏联自知统一无望,故迫使西方承认东德。

英美法三国拒绝了苏联的要求,并且宣称如果苏联封锁进入西柏林的通道,它们将不惜诉诸武力,苏联对回应作出强烈抗议,史称第二次柏林危机。

苏联对西方国家的强硬态度放低了调子,表明六个月的期限非最后通牒,并希望透过国家领导人会晤改善东西方关系。

美国表明如果苏联能先收回六个月的最后通牒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