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758640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江西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江西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江西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江西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答案.docx

《江西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西答案.docx

江西答案

2012年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真题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客观题

1.C[解析]骚体.古典文学体裁的一种。

起于战国时的楚国,以大诗人屈原所作的《离骚》为代表,并因此而得名。

这类作品,富于抒情成分和浪漫气息;篇幅较长,形式也较自由;多用“兮”字以助语势。

故本题选C。

2.D[解析]《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多年的诗歌(前11世纪至前6世纪)。

先秦时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按音乐的不同,《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

《诗经》多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3.A[解析]《诗经》的形式以四言诗为主。

章法上最具特色的一点是“重章叠句”。

《诗经》的“一唱三叹”这一特点,与音乐曲调有着密切的关系。

《诗经》的时代,流行于民间的曲调一般都比较短,唱了一遍,常常感到意犹未尽,于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唱。

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

4.C[解析]《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哲学、政治、经济、军事等)。

《史记》不同于前代史书所采用的以时间为次序的编年体,或以地域为划分的国别体,而是采用以人物传记为中心来反映历史内容的一种体例。

故本题选C。

5.C[解析]《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305篇作品,大约公元前6世纪中叶编集成书。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根据孔子生前的言行编纂而成的语录体散文集,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

《春秋》是古代中国的儒家典籍,被列为“五经”之一。

《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据传是由孔子修订的。

由此可见,这三部书的成书先后顺序是:

《诗经》、《春秋》、《论语》。

故本题选C。

6.C[解析]唐代着名的山水田园诗人是王维、孟浩然。

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7.C[解析]苏轼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写道: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苏轼认为,在王维的诗画作品中,诗中有画的境象,画中有诗的意味,诗与画皆达到情景交融。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创作潜移默化地渗透了他的绘画思想,充满了“诗中有画”的境界。

故本题选C。

8.C[解析]白居易(772—846),汉族,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钱塘湖春行》等。

《春花秋月》不是白居易的作品。

故C项错误。

9.C[解析]《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一首五言山水诗,描述了一幅冰天雪地寒江,没有行人、飞鸟,只有一位老翁独处孤舟、默然垂钓的景象。

故C项错误。

10.D[解析]《夜雨寄北》不是白居易的作品,是晚唐诗人李商隐身居遥远的异乡巴蜀写给在长安妻子的一首抒情七言绝句。

故本题选D。

11.A[解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出自《芙蓉楼送辛渐》。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昌龄。

诗的全文: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2.C[解析]四大古典悲剧说法不一,根据周先慎先生的评点,以《窦娥冤》、《赵氏孤

儿》、《长生殿》、《桃花扇》最有代表性。

所以A项说法错误。

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位元代杂剧作家。

四人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因此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所以B项说法错误。

“清代四大谴责小说”指的是《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

所以D项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13.B[解析]《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着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

四大名着中,只有《红楼梦》是清代的作品。

故本题选B。

14.D[解析]“满径蓬蒿老不华,举家食粥酒常赊”一句出自曹雪芹的好友敦诚的《赠曹雪芹》一诗。

曹雪芹一生经历了曹家盛极而衰的过程。

少年时代曾经在南京有过一段“锦衣纨绔”、“饫甘餍肥”的生活,晚年住在北京西郊,生活贫困。

家境的败落使他深刻感受到了世态的炎凉,对社会与人生的认识也随之加深,从而在“蓬牖茅椽,绳床瓦灶”的艰苦环境下创作了《红楼梦》。

15.C[解析]《暴风骤雨》是现代作家周立波l948年完成的长篇小说。

这是一部革命文学的经典作品,反映了解放战争时期东北地区的土地革命运动,生动地描写了广大农民在党的领导下,与封建地主阶级及******武装进行的极其尖锐复杂的斗争。

所以,C项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16.B[解析]《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作者周克芹,第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小说《芙蓉镇》,当代作家古华的代表作。

小说描写了1963--1979年间我国湘南农村的社会风情,揭露了左倾思潮的危害,歌颂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胜利。

故本题选B。

17.A[解析]周作人在“五四”文学革命中最突出的贡献是提出了“人的文学”的口号。

载于1918年12月《新青年》上的《人的文学》便是新文化运动之初思考新文学走向的先驱之声。

故本题选A。

18.C[解析]《复活》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

故C项错误。

19.B[解析]卢梭的《爱弥儿》是世界儿童文学史上第一部把儿童作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来描写的小说。

全书共分五卷,卢梭根据儿童的年龄提出了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进行教育的原则、内容和方法。

20.C[解析]《秘密花园》的作者是美国女作家弗朗西斯·霍奇森·伯内特,不是选自《一千零一夜》。

21.A[解析]列夫·托尔斯泰被称为“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

因为他的作品中描写了俄国革命时期人民的顽强抗争,因此被称为“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

22.B[解析]《万尼亚舅舅》是契诃夫的戏剧作品。

故本题选B。

23.D[解析]高尔基提出了“文学是人学”的思想。

24.C[解析]C项表述的是小说的概念,不是文学的概念。

文学比小说的范围要广泛,文学包括小说、戏剧、诗歌、散文等。

25.D[解析]D项诗句和作者匹配错误。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出自《村居》,作者高鼎,全诗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26.A[解析]《牧羊女和扫烟囱的人》是着名作家安徒生童话选中的作品之一。

《小红帽》的故事出自格林童话,《丛林之书》由英国作家吉卜林所着,《小海蒂》由瑞士作家约翰娜·斯比丽所着。

27.C[解析]《乌鸦兄弟》的作者是金江、王祖民。

故本题选C。

28.D[解析]童年期文学指一切适合童年儿童发展的文学,它的常用手法包括:

写实手法、夸张手法、幽默手法。

29.B[解析]童趣是儿童文学的重要特征,指儿童文学作品对少年儿童的想象、思想、情感、心理状态及与之相应的行为的艺术反映。

30.C[解析]在公元前约403—221年期间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着作。

31.B[解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话出自《论语·为政》。

32.B[解析]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疏导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疏导原则就是循循善诱原则,颜回的话正是该原则的例证;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以及品德发展现状,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措施,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是指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应积极主动协调多方面的教育力量,统一认识和步调,有计划、有系统、前后连贯地教育学生,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品德。

题干中颜回的话体现了疏导的原则,故本题选B。

33.B[解析]解答本题注意抓住“鱼”与“渔”的不同,之所以“授人以渔”可以让人受用无穷,就是说教给了别人捕鱼的方法,这样别人才能始终有鱼吃:

、同样在教学中,如果我们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那么学生也会受用无穷。

故本题选B。

34.B[解析]苏霍姆林斯基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出发,创造性地将“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个性发展”融合在一起,提出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并将其作为学校教育的理论和目标。

认知结构教育理论是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出的教学理论。

它在教学目标上侧重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在教学内容上强调学科的基本结构;在教学过程上,注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范例教学理论是以瓦根舍因、克拉夫斯基等人为代表的联邦德国教育家提出的一种教育理论体系。

这种理论认为,教学应该突出重点,追求深而不是广。

作为重点的知识内容就是范例,每个范例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是反映整体的一面镜子且相互联系。

运用有限的范例,进行深入的教学,并充分调动学生的迁移能力,能让学生认识那些在课堂上不教的同类学习内容或潜在的学习内容,从而引起学生自发地学习它们的兴趣。

教学过程最优化是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教育思想的核心。

他指出:

“教学过程最优化是在全面考虑教学规律、原则、现代教学的形式和方法、该教学系统的特征以及内外部条件的基础上,为了使过程从既定标准看来发挥最有效的(即最优的)作用而组织的控制。

”并最终形成“教学规律一教学原则一教学规则”三个层次的、操作性渐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控制体系,成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重要特色。

故本题选B。

35.D[解析]教师劳动的创造性首先表现在因材施教上,其次表现在对教育原则的运用、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内容的处理上,即教育有法,教无定法。

36.C[解析]顺序性:

从心理机能上看,儿童心理发展一般遵循感知一运动一情绪一动机一社会交往一抽象思维这样一个大的顺序。

儿童心理发展的这种顺序性反映着个体心理发展都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现象到实质的过程,说明人类心理发展是按一定模式进行的,个体的认知机能、社会适应行为和情绪反应等,毫无例外地按照循序渐进的程序发展。

不平衡性:

是指在连续不断的发展的过程中,儿童身心发展的速度并不是完全与时间一致地匀速运动,在不同的年龄段,其发展的速度和水平是有差异的。

阶段性:

是指在儿童连续发展的过程中,在不同年龄阶段会表现出某些稳定的、共同的典型特点。

这些特点无论从表现方式上、发展速度上,以及发展的结构方面与其他阶段相比较,都会具有相当不同的特点,所以又称为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

个别差异性:

是指在儿童发展具有共同整钵特征的前提下,个体与整体相比较,每一具体儿童的身心发展在表魂形式、内容和水平上,都可能会有自已的独特之处,这种表现于个体发展方面的差异性,来源于个体遗传素质和生活环境的差别。

“狼孩”的故事,主要说明了儿童发展的阶段性,“狼孩”的各个方面由于受环境的影响而和正常的儿童有所区别。

故本题选C。

37.C[解析]六书是指汉字的造字方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故A项正确。

A选项的六种条例中前四种是汉字的结构或造字法,后两种是汉字的注音方法。

故B项正确。

东汉的许慎受刘歆的启示编成《说文解字》一书。

故C项错误。

形声属于“合体造字法”。

形声字由两部分组成:

形旁(又称“义符”)和声旁(又称“音符”)。

形旁是指示字的意思或类属,声旁则袁示字的相同或相近发音。

因此本题选C。

38.C[解析]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

甲骨文(商)一金文(周)一小篆(秦)一隶书(汉)一楷书(汉末)一草书(东汉末)一行书(东汉末)。

以上的“甲金篆隶楷草行”七种字体称为“汉字七体”。

39.B[解析]汉语的音节结构严密,每个音节都由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部分组成。

故本题选B。

40.B[解析]多音节语素是指由两个以上的音节构成的语素。

现代汉语中的多音节语素数量较少,而以双音节形式为主,三音节以上的语素大多是音译外来语素。

故本题选B。

41.C[解析]诗歌是一种文学体裁。

诗歌按时代分为古体诗、近体诗和新诗;按表达方式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按内容分为田园诗、山水诗、科学诗和咏物诗四类。

故本题选c。

42.D[解析]“乃”先写撇,再写横折折钩。

“母”字的第一笔是竖折,第二笔是横折钩,第三笔是点,第四笔是横,第五笔是点。

“肺”字第八笔为竖。

“比”字第四笔为竖弯钩。

43.B[解析]

45.A[解析]愤:

心里想求通而又未通。

悱:

想说又不知道怎么说。

46.D[解析]“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两句对偶:

凛冽的北风传送着打更的声音,寒冷的月光照在盔甲上,衬托出了战地生活的艰辛。

47.D[解析]D项中,只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但是没有借物喻人。

48.B[解析]B项中,不是运用了拟人和夸张的修辞手法,而是运用了借代和夸张的修辞手法。

49.D[解析]A项中“乡愁”和“乡愁四韵”应该加书名号。

B项中“:

”和后面的“就是”重复,可以把“:

”换成“,”。

C项中的三句话是一个句子,前一句是总述,后两句属于并列关系。

应做如下修改:

成败与自己的想象有着直接的关联:

悲观地把自己想象成失败者,这足以使你不能取胜;乐观地把自己想象成胜利者,将给你带来无法估量的成功。

故本题选D。

50.A[解析]B项中“生活用品和床上用品”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C项中“只是”与“或者”相互矛盾。

D项中“焕发”和“芳香”搭配不当。

故本题选A。

51.D[解析]德国是世界上第一个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

52.B[解析]“不陵节而施”的意思是教学不能超过学生的实际能力,应循序渐进。

“温故而知新”体现了启发式教育原则。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体现了疏导性的原则。

“学而时习之”体现巩固性教学原则。

53.B[解析]“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意思是说要引导学生而不要牵着学生走,要鼓励学生而不要压抑他们,要指导学生学习方法,而不是代替学生作出结论。

体现了启发性教育原则。

54.B[解析]A、C、D三项都是课程标准里的表述。

B项应为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55.B[解析]B选项应该是正确处理学生的基本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关系。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

56.D[解析]略读是第二学段要学会的阅读方法。

浏览是第三学段要学会的阅读方法。

所以D项说法错误。

57.D[解析]第三学段侧重对文章表达顺序、作者思想感情、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等的把握。

58.D[解析]中年级的学生可以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语句。

高年级的学生可以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59.A[解析]A选项比较全面地概括了其他选项的内容。

60.C[解析]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查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简答题(共3题,每题4分)

1.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什么?

在我国现代教育中,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有哪些?

【参考答案】

(1)师生关系在本质上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传统教育里的人与物关系,学生不是教师和家长的附属物,而是一个独立的人。

具体说来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层面:

即教学上的授受关系、人格上的平等关系以及社会道德上的相互促进关系。

(2)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如下:

①尊师爱生。

学生尊重教师是尊重知识、尊重文化的表现,教师热爱学生是一种热爱祖国教育事业,关心人类未来的深层次情感。

②民主平等。

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的特点。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服从于对真理的探讨。

③教学相长。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2.语文是什么?

如果您成为一名语文教师,会怎样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参考答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

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学科特点。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应该从以下4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3.简述你对“阅读教学的一般程序”的理解

【参考答案】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一般程序可分为3个步骤: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通过讲授、图片、影像、游戏等各种方式,引导学生通读课文,总体感知整篇课文,初知大意。

期间包括预习性阅读、解题、认识生字、扫除阅读障碍。

这一环节旨在大体读通文句,提出疑难问题。

2.细读课文,深入领悟。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段进行细读深读,同时要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尤其是朗读和默读的训练。

通过熟读、背诵与听说等活动,强化阅读体验和语言积累。

3.熟读回顾,迁移运用。

综合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

这个阶段可以安排复述、诵读、有感情的朗读训练,还可以进行读写结合性质的写作训练。

三教师基本功测查(8分)

三。

这是一篇小学二年级的课本,请你根据学生学段特点,认知规律以及你对阅读教学的基本程序的理解,认真读教材,写一篇教学设计,要把教学过程写清楚,写具体。

欢乐的泼水节

西双版纳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

这一天,人们提着水桶,端着盆,早早的来到了大街上,大街的两旁早已准备好了清水。

清水里有的滴上香水,有的撒上花瓣。

开始泼水了,大家互相追赶,你拿瓢往我的衣领里灌,我端盆想你身上泼。

老人、孩子、姑娘、小伙儿,个个身上湿淋淋,人人脸上笑开了花。

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谁身上泼的水多,就意味着谁得到的幸福多,怎么能不高兴呢!

地上铺满了火红的凤凰花瓣,空中回响着欢乐的象脚鼓点,大家唱着歌,跳着舞,塞起了龙舟,放起了烟火,直到深夜还不肯离去。

《欢乐的泼水节》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课文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并对学生进行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教育。

全文紧扣“欢乐”来写,可通过指导朗读,学生能够体会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

课文配有插图,生动描绘了傣族人民相互泼水和唱歌跳舞的情景。

二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阅读、分析能力,但不是很强,所以可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学习课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学会本课16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6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情境创设、合作探究等形式,得到口语表达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的锻炼。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生能够了解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了解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和泼水节的情景。

培养学生对国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少数民族特殊的民情与风俗,并尊重不同民族的不同习俗。

得到情操的陶冶。

教学时间

二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凤凰花图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营造气氛,激发情感导入:

导语设计:

教师:

今天上课之前,老师先请同学们来听听音乐,看看图画。

(播放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同时出示火红的凤凰花画面)。

这幅凤凰花的图片展示的是一个地方的画面,是哪里呢?

——学生:

西双版纳。

在凤凰花开的西双版纳,生活着哪一群少数民族呢?

——学生:

傣族。

教师:

很好,看来同学们都已经预习过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一课——《欢乐的泼水节》了。

现在大家一起来看课本。

(导入:

运用画面和音乐,先声夺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异地风情。

二、初读课文,检查生字词学习情况。

1、指导学生初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并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标注生字词,运用工具书学习。

赛、湿、幸、离、淋、水桶、西双版纳、凤凰、傣族、吉祥

2、提问学生思考:

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为什么叫泼水节?

人们相互泼水表示什么意思?

读了这篇课文,所有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的。

三、精读课文第二段感受泼水节的欢乐。

课文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段,我把它分为三个层次进行教学,不断地给学生创设情境,发挥想象,体验情感,朗读感悟。

A整体感悟第二段

1、过渡:

想进一步去感受欢乐的泼水节吗?

学生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并请学生说一说读完后的感想。

(这是对第二段的整体感知,同时为下面的教学作好铺垫)

2、过渡:

想参加吗?

这里呀,老师刚刚接到一个邀请,傣家人要我们去过泼水节呢!

大家快去准备准备,读1——2句,读好了,待会咱们就去。

B第一个层次1——2句,体现“做一做、读一读”

请学生齐读1——2句。

(抓住“提、端、滴、撒”这些动作,让学生做一做,从而感悟文章用词的精当。

C第二个层次3——4句是教学重中之重,在此对学生进行读、说、演、感悟全方位语文素养的培养,因此设计了以下环节。

1、开始泼水了,自读3——4句,要求学生边读边想象当时情景。

2、谈话:

你都想到了什么?

(此处学生的发言很精彩,有描述书上句子的;有谈感受的;有提出疑问的;有抒发对泼水节的向往)

3、体验:

老师创设情境:

同学们,这是一个泼水的广场,来把你们的桶提起来,盆端起来,瓢拿起来,看一看,你的好朋友在哪里,快去泼吧。

学生下位,互相追赶,体验泼水节的快乐。

师生互相模拟泼水。

4、出示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录像。

师生观看。

5、教师:

体验后,观看后,把你们看到的、感受到的带进句子再读,男、女生赛读3、4句。

(以上环节设计,重在创设情境,激发想象,体验感悟,读出层次,突破难点,让师生融情于文,体验师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

D第三个层次:

第5句

1、角色体验:

教师指一名学生问:

你身上湿淋淋,为什么脸上还笑开了花?

出示第5句,指名请学生读。

2、教师述:

怎能不高兴呢?

怪不得人们那么高兴,原来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泼出去的水会给人们带来幸福呀,带着新的感受再读3——4句。

3、学生读3-4句。

(此环节设计是让学生更深刻领悟泼水的象征意义,领悟傣家独有的风情,从而更好的突破重难点)

四、第三自然段的教学,我进行了弱处理

A出示课件,《月光下的凤尾竹》响起。

师伴以音乐,渲染气氛,以读代讲第一句。

B第二句,以声像手段烘托,让学生在乐声中唱起来,跳起来,在象脚鼓声中赛龙舟。

在礼炮声中,在五彩缤纷的烟花中,感受泼水后欢快的热烈场面,读出高兴,不忍离去的心情。

1、象脚鼓声响起,看:

赛龙舟

2、听、看放烟火

3、师生读最后一句话四、回归全文。

激发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全文。

五、巩固练习

1.提问学生:

我们一起跟傣族人民度过了欢乐的泼水节,那场面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全班齐声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六、作业设计

1、在挂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   )的花瓣   (   )的泼水节   (   )的鼓点

(   )的清水   (   )的鸟儿     (   )的生活

2、照样子写句子。

例:

来鸟岛玩的人很多。

很多人来鸟岛玩。

(1)小草上闪烁着晶莹剔透的小露珠。

(2)花丛中飞舞着美丽的蝴蝶。

板书设计

欢乐的泼水节

早早        早已

泼水节

(吉祥如意)

追赶       淋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