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症及其治疗方法.docx
《失眠症及其治疗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失眠症及其治疗方法.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失眠症及其治疗方法
.
失眠症及其治疗方法
失眠症及其治疗方法
失眠症在中医里叫不寐。
亦称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
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
失眠症的症状轻重不一,轻者有入睡困难,有眠而易醒,有醒后不能再睡,亦有时睡时醒,还有虽睡却多梦等,严重者则整夜不能入睡。
失眠症亦可单独出现,也可与头痛、眩晕、心悸、健忘等同时出现。
早在《素问·逆调论篇》中,就有黄帝问歧伯为什么有人不得卧,歧伯解释说:
“胃不和则卧不安”。
《黄帝内经·灵枢》中黄帝又就不得卧先后请教伯高和歧伯。
伯高认为,阴虚者不得卧,治宜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和虚实,勾通阴阳,再服半夏汤一剂,便能安然入睡了。
歧伯则认为不得卧是由于阳气盛,阴气虚,见地与伯高相近。
由此可见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古人对失眠症的研究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今人与古人相比,受失眠症伤害的更普遍,更广泛,也更严重。
按说,“三十年前睡不醒”。
在传统的农业社会里,生活的节奏是如此缓慢,当人们把爷辈的成功经验一成不变地传给孙辈的时候,如若孙辈效而行之,成功率仍然是很高的。
与之相反,人们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许许多多严酷而惨痛的事.
.
实,告诫自己的孩子:
“不听老人言,吃苦在眼前。
”更何况孔夫子也说“三十而立”既然孔圣人到了三十岁才走向自立,那么三十岁以前依赖父母,听从父母就行了,自己无须操心,自然也就睡不醒了。
而今的青年人就不行了。
因为从他能看能说开始,至少有百分之九十的信息不是来自他的父母,他自小就必须自立去判断选择。
现实的生活是,那些自小依赖性很强的孩子最容易受到生活的伤害。
据我临床发现,也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在大中学生中受失眠症伤害也是非常普通,非常广泛,非常严重的。
导致失眠症的原因很多。
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心理方面的原因,二是生理方面的原因。
失眠症多为情绪所困,具体说,入睡困难是由于焦虑所致,醒后不能再眠是因抑郁所伤。
至于生理方面的原因,一般情况下,你很难用现代医学检测的方法及设备把它查出来,也很难用现代医学的语言把它描述清楚。
这里,只能用中医的诊断方法及语言把它描述出来:
即思虑劳倦,内伤心脾,阳不交阴,心肾不交,阴虚火旺,肝阳扰动,心胆气虚以及胃中不和等因素,均可影响心神而导致失眠症。
中医辨证论治,又有虚证、实证之分。
而青年人的失眠症大多属于虚证。
失眠症治疗的方法不少。
这里,我向你介绍几种简便易行而又经临床反复验证是卓有成效的方法。
.
.
1.心理调整法
谁都会遇上难以入睡,或醒后不能再眠,甚至彻夜难眠的时候,即使是那些睡眠状态一向很好,上床落枕就能入睡的人,也会遇到偶尔失眠。
为什么有的人没有得失眠症,而有的人却得了失眠症呢?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失眠症患者的“即刻如愿”思想在作祟。
一旦遇上难以入睡,顿时焦躁起来,“完了,今天晚上我会失眠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情绪变得越来越焦躁,心情也越来越烦,果然整夜都没有合眼。
到了第二天黄昏,失眠症患者又为自己的睡眠问题担心起来,心想:
“天啦,今晚我可不能再失眠了!
否则,我就一切全完了!
”结果,情况比昨晚更糟,不仅彻底难眠,而且还心慌、头疼!
从此染上了失眠症。
为了克服失眠症,失眠症患者也许翻阅大量的资料,寻求解脱的方法,甚至四处求医。
他也曾尝试过各种方法,但却没有一种方法能让他即刻如愿,以致他完全心灰意冷,甚至止步不前。
心理调整方法就是要失眠症患者放弃“即刻如愿”的要求。
患者本人也许有过这种体验,折腾了一个晚上,到第二天凌晨,心想:
“这一夜就这么过去了,想睡也睡不成了。
”不再强迫自己入睡,结果睡着了。
具体操作方法,就是上床以后不要强迫自己入睡,而是下决心不睡,因为已经有好长时间都没有睡了,也就不怕多今天一个晚上。
一旦你真的下了这.
.
个决心,不再强迫自己马上入睡,放弃即刻如愿的想法,结果,不知不觉的你就睡着了。
其实,我们的大脑二十四小时不休息也不会出什么问题的。
有一位作曲家告诉我,他从三十岁开始失眠,已经十多年了,最初对失眠还挺恐惧的,后来也就不以为然了,感觉还可以,并不觉得失眠会影响他作曲的灵感。
的确,我们没有必要对失眠感到恐惧。
世上有不吃饭饿死的,有不喝水渴死的,有不呼吸窒息而死的,古往今来却没有听说有谁不睡觉睏死的,等你真的睏死了的时候,你已经睡着了。
有一位失眠症患者告诉我,她就是这么想的,不再靠服安眠药入睡,而是下决心不睡觉,让自己睏死,难受了二天,她挺过去了,第三天她睡着了。
2.自我导引法
自我导引法就是上床以后,患者默念导语,逐步诱导自己进入睡眠状态。
操作时,患者以舒适的姿势抑卧于床,松开紧身的衣服、首饰,全身放松,自我导引法的导语如下:
深沉平稳的呼吸,全身放松,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已置身于安静舒适的环境中,随着导话积极体验自己的感觉:
⑴我的双手、双臂沉重而发热。
(5遍)
⑵我的双腿、双脚沉重而发热。
(5遍)
⑶我的腹部暖和、舒服。
(如患者有溃疡病则省略,5遍)
⑷我的呼吸深沉而平稳。
(5遍)
⑸我的心跳平稳而有规则。
(10遍)
.
.
⑹我的眼皮越来越沉重。
(10遍)
⑺我的眼睛睁不开了。
(5遍)
⑻我的大脑开始模糊不清。
(5遍)
⑼我的额头冰凉。
(10遍)
⑽我的全身越来越放松。
(5遍)
⑾一股舒服的暖流流遍我的全身。
(5遍)
⑿什么也用不着想了,安心地入睡吧。
(5遍)
⒀我的头脑越来越模糊不清了。
(10遍)
⒁什么也想不起来了,脑子都空了。
(10遍)
⒂我要睡了……
如果你感到默念不行,可事先录好音。
念的时候节奏一定要很慢。
大量的临床案例证明,自我导引法对医治顽固的失眠症有较好的疗效。
3.站桩养生法
从中医的角度看来,失眠症往往是由于肝气失于条达,疏泄功能失常而呈亢进状态。
肝藏血,肝气升发大过,血随气逆,并走于上,以至于躺下,感觉脑子热烘烘的,胡思乱想,一刻也静不下来,故而难以入睡。
站桩养生法则可改善肝的疏泄功能,使热毒随血下行到脚心,再由涌泉穴排泄出去,以达到上虚下实的功效。
上虚,是指上体(脐以上)虚灵;下实,是指下体(脐以下)充实,下元充沛。
只有做到上虚下实,才能达到心安神静,浑身感.
.
觉舒适的目的,从而改善人的睡眠。
站桩养生法的具体操作如下:
(1)姿势。
站桩养生法姿势共分五式。
第一式,入地式。
两脚平行站立,稍比肩宽,两脚屈膝下蹲,两手轻握拳,掌心向后,尽量向地伸,但不能触地。
第二式,浑园式。
两足分开,与肩同宽,两腿屈膝半蹲成马步,两脚脚尖用劲向里扣,两漆用劲往外撑,大腿屈平,大腿和小腿之间的夹角近于90度。
含胸、收腹、直腰;两臂抬起置胸前呈一椭圆形,两手手指相距30cm;放松颈部,两眼微闭,平视前方,口微合。
第三式,前推式,姿势同浑圆式,只是指尖向上,掌心向前推进。
第四式,伏按式。
姿势同浑圆式,只是两掌心向下如按物状。
第五式,手托式。
姿势同浑圆式,掌心向上如托物状。
习练者可根据自己的情况与兴趣选择其中一种姿势。
(2)运气。
既可用鼻自然呼吸,也可用腹式呼吸,做到心平气和。
(3)收式。
两腿用劲,慢慢站起,左脚移到右脚处,身体直立,将两手收,放在腹部,右手在里,左手在外,左手心贴在右手背上,两手同时按顺时针方向揉腹3圈。
最后,两手自然下垂,收式完毕。
如果你昨晚失眠,整夜没睡,第二天一早可按上述方法站桩一刻钟或半小时,你会突然间有一种释然感,就如昨晚熟睡.
.
了八个小时一样。
连续站桩几天,只要做到松静自然,操练方法正确,即使是顽固的失眠症亦可治愈。
4.服用养生茶
服用养生茶,即服用我依据养生心理学的原理用中药精心配制的养生茶。
采取上述几种方法,或许因患者急于求成,或许因患者缺乏毅力而均告失败。
服用养生茶则不受患者的心理因素的影响,无须患者作任何的努力,只要不抗拒服用养生茶即可,而且有的当天喝,当天就有效。
不要说是青年人,即使是有数十年失眠症病史的患者,当天喝了,当晚就能入睡。
我有一个朋友,从我这里拿了一盒养生茶送给他的老板。
他的老板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失眠症病史了,喝了养生茶后,当晚就睡了一个好觉。
第二天一早,这位老板对我的朋友说:
“你问一下杨教授吧,养生茶里有没有用镇静剂?
为什么这么神奇?
”我的朋友告诉他的老板:
“老板,您放心吧!
杨教授的养生茶是用纯中药配制而成的。
久服只会养生,没有任何的副作用。
”
依据养生心理学的原理,无论是因焦虑引起失眠,还是由于抑郁醒后难眠,都是由于肝功能失调所致。
而这类肝功能失调大多情况下是无法用现代医学检测方法查出来的。
养生茶之所以在治疗失眠症上如此有效,就是因为养生茶的功效能调和肝胆的阴阳,使我们的肝处在最佳的工作状况。
.
.
5.中医治疗法
对极少数患者,服用养生茶可能效果不明显。
根据中医诊断,这极少数失眠症患者均属实证。
实证患者大体分两类情况:
第一类则因肝郁化火。
其证候包括:
不寐,性情急躁易怒,不思饮食,口渴喜饮,目赤口苦,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而数。
分析:
本证多因恼怒伤肝,肝失条达,气郁化火,上扰心神则不寐。
肝气犯胃,则不思饮食。
肝郁化火,肝火乘胃,胃热则口渴喜饮。
肝火偏旺,则急躁易怒。
火热上扰,故目赤口苦,小便黄赤,大便秘结。
舌红,苔黄,脉弦而数,均为热象。
治法:
疏肝泻热,佐以安神。
方药:
龙胆泻肝汤加味。
方中龙胆草、黄芩、栀子清肝泻火;泽泻、木通、车前子清利肝经湿热;当归、生地养血和肝;柴胡疏畅肝胆之气;甘草和中。
可加硃茯神、龙骨、牡蛎以镇心安神。
如胸闷胁胀,善大息者,加郁金、香附、枳壳以疏肝开郁。
第二类则因痰热内扰。
其证候包括:
不寐头重,痰多胸闷,恶食嗳气,吞酸恶心,心烦口苦,目弦,苔腻而黄,脉滑数。
分析:
本证多因宿食停滞、积湿生痰,因痰生热,痰热上扰则心烦不寐。
因宿食痰湿雍遏于中,故而胸闷。
清阳被蒙,故头重目眩。
痰食停滞则气机不畅,胃失和降,故证见恶食,.
.
嗳气,或呕恶。
苔腻而黄,脉滑数,均为痰热,宿食内停之征。
方药:
温胆汤加黄连、山栀主之。
方用半夏、陈皮、竹茹、枳实理气化痰,和胃降逆;黄连、山栀清心降火;茯芩宁心安神。
痰热重而大便不通者,可用礞石滚痰丸降火泻热,逐痰安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