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75248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科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大班科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大班科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大班科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大班科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班科学教案.docx

《大班科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科学教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班科学教案.docx

大班科学教案

1.有趣的舌头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探索了解人的舌头、动物舌头的特征及作用。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学会分辨熟悉的几种动物舌头。

3.激发幼儿观察动物的兴趣,培养幼儿关爱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两杯水、青蛙图片、PPT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一、了解人体舌头的功能。

1.品一品,尝一尝。

桌上放两杯水,分别是盐水和糖水,让幼儿观察。

(1)桌子上有两杯水,你能看出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吗?

(2)其实一杯是糖水一杯是盐水,你能看出哪杯是盐水哪杯是糖水吗?

(3)用什么办法可以知道呢?

我们的舌头还能分辨什么味道?

(4)我们的舌头长什么样?

请小朋友相互观察一下。

(扁扁的、宽宽的、淡红色、均匀小颗粒)

2.想一想、说一说。

(1)我们的舌头除了能分辨出各种味道,还有什么作用?

教师小结:

人体的舌头作用真大,不仅能尝出各种味道,还能帮助我们说话、唱歌,舌头还是搅拌机呢,能帮助牙齿把食物嚼碎。

(2)如果舌头生病了或受伤了,我们一定觉得很痛苦,我们应该怎么样保护自己的舌头呢?

教师小结:

我们吃东西不要吃太辣、太烫或太冷的东西,也不要吃得太快,以免咬着舌头,保持口腔卫生。

二、探讨青蛙舌头的特点及作用。

小动物们有舌头吗?

人的舌头有很多作用,小动物们的舌头也有很多作用。

1.议一议。

今天我们教室还来了一位小动物(青蛙),你们知道它的舌头有什么作用吗?

(捉虫子)小朋友们,它是怎么用舌头捉害虫的呢?

2.看一看。

演示青蛙捉虫的情景。

问:

青蛙的舌头有什么特点?

青蛙的舌头长在口腔的前端,而舌尖位于咽部,舌上布满了粘液,能很快粘住害虫,将其直接送入咽部而吞入腹中。

3.学一学。

启发幼儿用手部动作边学习青蛙捉虫。

三、观察并谈谈其它有趣的舌头。

1.猜一猜。

看图片,启发幼儿讨论。

问:

这些舌头有什么特征?

猜猜他们分别是谁的舌头?

2.操作游戏"找舌头",让幼儿给动物和相应的舌头连线。

3.谈一谈。

(1)啄木鸟的舌头上带钩,能伸进树皮里勾出害虫。

(2)蛇的舌头是裂开的,可以用来捕捉外面的气味。

(3)老虎的舌头上有很多肉刺,能帮助老虎把骨头上的肉舔干净。

(4)炎热的夏天,小狗的舌头能流出汗水,帮助它散热,可以凉快些。

(5)食蚁兽的舌头又长又圆,能伸进蚁窝,吃掉白蚁。

问:

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的舌头也很有趣?

四、活动结束。

人和动物的舌头这么有趣、能干,以后要保护自己的舌头,保护动物,还要多留心,观察其它动物,去发现一些更有趣的舌头。

 

 

2..神奇的温度计

活动目标:

1.认识常见的温度计,了解其用途。

2.帮助幼儿获取温度计指示温度的粗浅知识,初步掌握正确使用温度计及测量、记录的简单技能。

3.激发幼儿测量温度的兴趣,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份水温计,记录卡,笔。

2.每组提供冷水、热水人手一份。

3.温度计模型,气温计、体温计若干。

词卡:

温度计、热胀冷缩。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1.通过提问,帮助幼儿认识水温计,并知道它是测量水的温度的。

2.请幼儿仔细观察水温计,说出它的特征:

玻璃管子、红柱子、数字。

3.出示温度计模型,认读记录温度。

出示温度计模型,问:

“温度计里的红柱子和数字有什么用?

”告诉幼儿:

红柱子指的数字就是温度,我们可以用“℃”来记录,读作摄氏几度。

出示卡片℃。

)并且移动模型中的红柱子,指导幼儿记录温度,第一次可由老师记录,接下来可由幼儿上来记录。

二、幼儿操作活动:

测量并记录水温。

1.孩子们,你们觉得测量有趣吗?

现在桌上有许多的水,请你们去把它的温度测量出来,并记录在小卡片上。

2.在测量前提几个小要求:

(1)温度计是用玻璃制作的,特别容易碎,请小心使用;

(2)碰到困难,请仔细想一想,或与好朋友商量,想出解决的办法。

(3)结束后,请与好朋友说说,你是怎么测量的?

幼儿第一次操作,教师观察,了解孩子碰到的是什么困难?

是否想办法解决了困难。

3.幼儿交流。

“你是怎么使用温度计的?

怎样观察的?

怎样记录的?

碰到了哪些困难?

又是怎么解决的?

三、继续指导幼儿测量热水温度并记录。

1.第二次操作。

2.提问:

“刚才我们测量了冷水和热水的温度,发现了什么?

”(幼儿交流,温度计中的红柱子的长度会发生变化),是怎么变化的呢?

从冷水到热水怎么变?

从热水到冷水又会怎么变呢?

3.老师小结:

热胀冷缩。

四、游戏:

热胀冷缩。

小朋友,老师有个提议,我们来玩个“热胀冷缩”的游戏,好吗?

那这个“热胀”怎样来做出来?

这个“冷缩”怎么来做?

想出来后,师幼一起做游戏两遍。

五、认识其他的温度计;了解其用途。

小朋友,老师这儿有三个小问题,请你们动脑筋告诉我答案。

1.有位小朋友生病了,我们怎么知道他是不是发烧了呢?

2.我们怎么知道今天的气温有几度呢?

3.我们怎么知道水的温度呢?

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温度计,并告诉幼儿它们的名字:

测量体温的叫体温计;测量天气情况的叫气温计;测量水的温度的叫水温计。

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温度计”(出示卡片“温度计”)

(1)请幼儿比较三种温度计相同的地方。

(2)提问:

“温度计还有什么作用?

你在哪里见过?

”请了解后与好朋友或老师来交流。

 

3..下雨早知道

活动目标:

1.激发小朋友关注和探索天气现象的兴趣。

2.培养小朋友的观察力和较连贯的讲述能力。

3.进一步明确有哪些动物有预测天气的本领。

活动准备:

课件(动物下雨前的活动情况),幻灯片四幅(1.燕子低飞2.蚂蚁要搬家3.鲤鱼游到水面上4.蜜蜂忙着采蜜),录音机、磁带《夏天的雷雨》《我爱我的小动物》、各种动物头饰跟小朋友人数一样。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夏天的雷雨》,孩子们进入活动室。

2.猜谜语导入课题,引起小朋友的学习兴趣。

谜面:

千根线,万根线,落到水里看不见。

(谜底:

雨)

二、基本部分:

1.出示幻灯片:

引导小朋友观察每一幅图片中的小动物,它们的活动与平时有什么不同,在观察过程中,幼师引导孩子们了解一些动物预测天气变化的相关知识。

并问:

小朋友,要下雨了,图中的小动物在干什么?

(燕子在捉虫子吃,好多的蚂蚁在运食物呢,蜜蜂在嗡嗡的采蜜……),那它们为什么这么忙呢,怎么不一起玩呢?

(小朋友讨论)嗯,小朋友们真聪明,因为要下雨了,所以它们都在准备下雨前的工作啊。

2.师小结:

《下雨早知道》:

要下雨了,燕子飞的低。

这时候空气潮湿,小虫子飞不高,燕子就低飞去捉它们。

(燕子低飞要下雨)要下雨了,鲤鱼游到水面上。

这时候水里氧气少,它们只好呼吸到水面上的空气。

(鱼跳水,要下雨)要下雨了,蚂蚁忙着把家搬到高处,免得被雨水淹了。

(蚂蚁成群,明天不晴)要下雨了,蜜蜂很忙碌。

这时候空气潮湿,花儿开得多,它们忙着采蜜。

(蜜蜂窝里叫,大雨就来到;蜜蜂不出窝,风雨快如梭。

3.让小朋友说自己知道的其它的动物有预测天气的本领。

那小朋友们,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小动物跟平时不一样吗?

(老师我见过蜻蜓飞的很低……孩子们互相讨论)

4.出示下雨前预兆明显的几种动物的课件:

请小朋友进一步扩展知识。

重点让孩子们了解几种动物的俗语:

“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

“狗洗脸,猫吃草,不到三天雨来到”;“狗咬青草晴,猫咬青草雨”;“狗卧灰堆,天阴雨催。

蜜蜂窝里叫,大雨就来到;”“蜜蜂不出窝,风雨快如梭”。

“蚂蚁排成行,大雨茫茫;蚂蚁搬家,大雨哗哗,蚂蚁衔蛋跑,大雨就来到。

”等等。

5.请小朋友选择动物头饰,进行下雨前的准备活动状态。

引导小朋友在游戏中加深印象。

小朋友自由表演,老师及时观察表演到位的小朋友。

让表演好的小朋友做示范动作,全体小朋友一起跟学。

老师说出动物名称,小朋友学下雨前的动态。

6.分角色表演故事。

三、结束部分:

随音乐《我爱我的小动物》走出活动室,观察今天的天气有什么变化?

四、活动延伸:

1.把你知道的动物下雨前的预兆,讲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跟我们一起分享。

2.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观察天气的变化,让家人帮助记录下来。

 

4..有趣的影子

活动目标:

1.乐于参加科学探究活动,了解光和影子的关系。

2.对身体的影子及其变化感兴趣,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重点:

喜欢参加科学探究活动,体验游戏快乐。

活动难点:

了解光和影子的关系。

活动准备投影仪、音乐《雨中旋律》、幼儿具备“影子”相关经验(事先准备好的寻找影子视频)、人站在太阳下影子图片一张、教师幼儿具备做各种手影的经验、画有每位幼儿影子造型的长轴纸卷一个、蜡笔。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音乐律动)小朋友们,今天张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请大家认真听,比比是谁第一个猜出谜底。

我的谜面是:

有个好朋友,天天跟我走,有时走在前,有时走在后,我和他说话,就是不开口。

(是一种现象,有阳光的时候就会出现)(影子)

基本部分:

嗯,小朋友们很棒,都猜对啦!

我们的影子这么的神奇,那它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呢?

我这有一段小朋友们寻找影子的视频,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好不好?

那我们要带着几个任务去看,第一个:

你找到了那些影子?

(在什么情况下找到的)第二个:

我们去了什么地方影子就突然消失了,为什么?

(幼儿观看视频资料)(引导幼儿思考回答之前提出的问题)小朋友们回答得真棒,我们表扬下自己。

接下来,我们再通过一张图片更进一步的了解光与影子的关系(出示图片)(引导幼儿懂得在有光的情况下才会有影子,当光线被物体挡住后,物体后面光线照不到的地方就变黑了,这就是影子)(发现光和影子的关系)好,下面张老师就带着你们一起来玩影子游戏好不好?

第一个游戏:

手影游戏(老师先做出几个造型示范,幼儿猜并模仿,再请7--8名幼儿分别在投影仪前做不同造型的手影,边做造型边学小动物叫声,其他小朋友来猜并模仿)

第二个游戏:

给影子涂色(教师将每位幼儿做的影子造型提前画在长轴纸上,请每位幼儿找到自己影子造型给影子穿上漂亮的衣服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图案)结束部分:

教师与幼儿一起分享欣赏影子作品并和自己影子拍照留念。

 

5..呼---变大了

活动目标:

一、观察充气过程,感受物体充气前后的大小变化。

二、能用动作表现玩具充气前后的大小变化。

活动准备:

一、充气玩具,如气球、塑料袋、游泳圈等,打气筒

二、轻松欢快的音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好玩的玩具,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出示玩具气球,与幼儿一起讨论:

气球如何变大?

二、给气球充气

1.教师给气球充气,请幼儿观察。

师:

“小朋友仔细看一下气球发生了什么变化?

幼:

变大了、、、、、、

教师引导幼儿感受气球的变化;越来越大。

2.教师引导幼儿猜想:

如果气球一直充气,会发生什么变化?

三、教师分给每个幼儿一只气球,请幼儿尝试给充气玩具充气并提醒幼儿不要充的过满。

四、师幼共同游戏:

变成一只大气球。

1.请幼儿想象自己是一只气球,教师给气球充气

师:

“现在请宝宝一起变成一个小气球,老师要开始充气了,气球变大了变大了、、、、、、”

教师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气球渐渐变大的样子。

2.幼儿手拉手拉个圆圈,给气球充气。

师:

“现在我们所有的宝宝一起变成一个小气球,我们一起来充气吧!

教师引导幼儿通过合作表现气球逐渐变大与破掉的情形。

3.幼儿手拉手拉个圆圈,合作表现气球逐渐变大、漏气、越来越小的情形。

五、鼓励幼儿随着音乐变一变。

请幼儿随着越来越强的音乐表现气球逐渐膨胀的过程,随着音乐减弱表现气球越来越小的情形。

六、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尝试用身体的其他部位(如嘴巴、手)来表演变大变小的形象,增加活动乐趣。

 

6.弹力运动会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与实验,使幼儿进一步感知不同物体的弹性现象。

2.培养幼儿观察的敏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