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县域职业教育使命与契机.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74382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县域职业教育使命与契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县域职业教育使命与契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县域职业教育使命与契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县域职业教育使命与契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县域职业教育使命与契机.docx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县域职业教育使命与契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县域职业教育使命与契机.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县域职业教育使命与契机.docx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县域职业教育使命与契机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县域职业教育:

使命与契机

  摘要:

职业教育具有促进社会进步、经济增长、个性发展的功能,是教育与经济最直接的一种结合形式,也是促使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

县域职业教育所肩负的时代使命则更艰巨。

相比普通教育,县域职业教育的发展遇到了诸多的难题,解决教育结构严重失衡问题,是众多欠发达地区所面临的重点和难点。

政府要加大职业教育的投入,努力营造良好的县域职业教育发展环境;学校要转变办学观念,拓宽就业门路,以市场为导向,不断调整专业设置。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职业教育;县域职业教育;农村劳动力转移

职业教育具有促进社会进步、经济增长、个性发展的功能,是教育与经济最直接的一种结合形式,也是促使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

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是调整县域经济结构、壮大经济实力的迫切要求,是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劳动生产率的必由之路,是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实现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的重要渠道。

大力发展县域职业教育,是深化农村教育改革的切入点,是振兴农村经济的当务之急,也是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必由之路。

但目前县域职业教育的发展形势并不乐观,在很大程度上滞后于现实的需求。

“正像生物学家只需解剖一只青蛙而不是所有的青蛙,就能了解这类生物”一样,本文随机选取江西省赣州市所辖宁都、石城、兴国三县为研究案例,希冀通过三县的调查找到县域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契合点,以及拓展县域职业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功能与发展路径。

一、宁都、石城、兴国三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

宁都、石城、兴国三县均位于赣州市东北部,与福建省接壤,三县地貌相似,人谓“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是典型的东南丘陵低山地区。

三县的人口和经济发展水平各异。

但在建设新农村的背景下面临着相同的发展经济富民强县的任务。

三县均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地区性的贫穷和落后普遍存在。

从表1可以看出,三县的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有较大的比重,第三产业比重偏低,产业结构不合理。

县域职业教育面临的困境

中等职业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然而,三县的职业教育发展现状,离国家要求的高中阶段职普比大体相当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

从表3可以看出,2005年三县职业高中和普通高中在校学生比分别为。

11:

89、3:

97和17:

83,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结构严重失衡,经济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的要求以及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职业教育的需求无从满足。

无论是从三县高中阶段教育结构招生职普比例,还是从学校数量来看,职业高中都处于一个弱势的地位,职业教育仍然是薄弱的环节。

表3三县高中发展状况

资料来源:

2005年江西省职业教育工作状态主要数据。

相比普通教育,县域职业教育的发展遇到了诸多的难题,职业学校招生困难,普通高中教育与职业高中教育结构如何更好地反映市场的需要,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解决教育结构严重失衡问题,是以案例县为代表的众多欠发达地区所面临的重点和难点。

从表3可以看出,相对于普通高中的快速膨胀,县域职业教育的发展举步维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比例失衡,县域职业教育应有的作用荡然无存,而其面临的障碍则显而易见。

造成职业教育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社会对职业教育认识不足,重普教、重升学,同时高中扩招规模扩大,升入普通高中的学生增加,造成职业高中招生下滑。

二是职业学校办学条件相对较差,教学手段落后,教育质量偏低,不能适应现代化教学发展的需要和人才培养的要求,社会上普遍认为上职高没有前途,加之近年来高校不断加大扩招力度,学生均乐意上普通高中,然后考大学。

三是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劳动力市场对人才需求量有限,就业渠道窄,劳动就业措施落实不到位。

四是农村传统粗放型生产经营方式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善,特别是一些贫困家庭对子女接受高中阶段教育要求不高。

但是,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社会发展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潜在需求没有充分转变为现实的社会需求,社会需求没有充分转变为有效的受教育者个人需求。

县域职业教育适应时代需求的发展契机

一方面,从我国农村地区劳动力素质和对人才的需求来看,农村人口素质总体水平不高,受教育的文化程度低,尤其缺乏必要的技能培训,实用型、技能型初中级人才十分匮乏。

目前,我国一半的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在小学及以下水平,大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

据统计,我国现有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共88万人,平均万亩土地仅有个技术员,万名劳动力仅有个技术员,接受过中职教育的仅占%,接受过初职教育的占%,接受过短期培训的也只占20%,而没有接受过任何培训的竟高达%,乡镇企业平均6家不到1名专业技术人员。

市场对于职业人才的需求异常强烈。

另一方面,如本文的案例三县,农村人口都占到全县人口的80%以上,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有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分流,这些劳动力需要得到有效的培训和转移,同时,新农村建设也需要县域职业教育的支持。

这些都给县域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把巨大的人口压力变成优质的人力资源,给与新农村建设更多的人才方面的支持,也正是县域职业教育生存和发展的意义所在。

同时,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国家对县域职业教育给与了政策的支持。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初中级人才,尤其要加大教育为农业和农村工作服务的力度。

《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实施“职业教育与培训创新工程”,“要以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保持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比例大体相当”。

大量的有关中等职业教育方面的政策的出台,都体现了国家对县域职业教育的重视。

大力发展县域职业教育对促进新农村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职业教育对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发展县域经济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不管是在理论层面,还是现实层面,抑或是在政策层面,既有现实需求,又有发展需要,县域职业教育都迎来了发展的最佳契机。

三、县域职业教育的使命与功能的缺失和回归

新农村建设是县域职业教育的时代使命

1.县域职业教育的时代使命

新农村建设是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相联系,也是与农村非农产业的不断发展相联系的。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不断转移已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它是当代中国农村发生重大变革的表征,县域职业教育与其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

与传统意蕴不同的新农民是新农村建设中的题中应有之意,也是新农村建设需要进一步妥善解决的问题。

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甚多,其中农村劳动者缺乏一定的职业技能和文化科技素质偏低是制约转移的重要障碍。

  

在城乡劳动力的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既定条件下,我国现在进行的结构性调整导致的主要不是周期性或磨擦性失业,而是结构性失业,即现有城乡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不适应产业结构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

相对于庞大的仅能从事简单劳动的农村剩余劳动后备军来说,大中城市为从事简单劳动的农村劳动力提供的就业机会仍是极为有限的。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还需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它不能仅依托向现有城市的转移,同时更需要通过进一步发展农村非农产业经济和进一步推进农村城镇化而实现转移。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持续合理转移将愈来愈需要深度开发农村人力资源。

不断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以适应非农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需要,这反映出新农村建设需要县域职业教育的支持,也是县域职业教育义不容辞的时代使命,县域职业教育功能应该得到有效的释放。

2.三县劳务输出的经验性举措

县域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农村劳动者文化科技素质的主要手段,是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和保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村职业教育有了较大的发展,农村职业技术学校为各地培养了一大批实用型中、初级技术人才,为我国的农村改革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为开发利用好劳动力资源,宁都县通过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这一载体,大力组织劳动力转移培训,使劳动力输出人员素质实现从无技能、干粗活型向技术和管理型转变。

2006年,全县通过县、乡、村有组织输出的劳动力达到万人,占全县劳务输出总人数的16%。

石城县有计划、有重点、分层次建立就业培训网络,通过举办各种类型的农民夜校、短训班、电视教学等,开展短期职业技术培训,使农民掌握必要的基本职业技能,以适应就业的需要,使农村劳动力结构由体力型向智力型、专业型、技能型转变。

各级政府要给予必要的物质支持,并增加资金投入,为外出务工人员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得到更高收入。

兴国县把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作为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并提出了打造“劳务品牌”的理念,加快实施农民工“培训工程”。

自2004年起,兴国县尝试对农民进行“订单”式技能培训,建起专门培训农民的“技术培训基地”,并投入500余万元的资金,补贴农民培训。

目前,全县已有近2万“技术型”农民找到了有保障的工作。

据有关部门统计,兴国县每年有11万余人到全国各地务工,其中技术型工种就拥有170多种,人数达5万多人。

根据三县统计部门的数据,通过各种渠道和努力,对农村富余人口的职业培训,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农民收入。

新农村建设的征途上需要有县域职业教育的支持与回应。

县域职业教育功能的缺失与回归

从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有规模看,转向非农产业的劳动力数量与农业劳动力的实际剩余状况仍有一定差距,仍有相当数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业上,不能实现转移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劳动者素质偏低,在某种程度上说,县域职业教育在人才开发上的不力导致了潜在劳动力的巨大浪费。

目前,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虽然高于农村劳动力的总体水平,但由于包含转移劳动力在内的农村劳动力总体受教育水平不高,这导致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向城镇转移往往局限于对劳动者文化、技能素质要求不高的行业或领域,它既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社会就业的质量,同时也无法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劳动者就业竞争。

县域职业教育的功能无法彰显,凸显了县域职业教育功能的缺失。

应然与实然之间的现实差异,时代命题提出的需求,本身所应肩负的历史使命,都在呼唤县域职业教育功能的回归。

四、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就业是民生之本,发展职业教育的本质就是解决受教育者的就业问题,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快进行,更多的适龄青年需要走出去谋求职业,这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对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努力营造良好的县域职业教育发展环境

考虑到三县都是欠发达地区,经济和财政困难将是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长期因素,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县域职业教育发展环境,通过多种途径大力宣传中等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让社会各界都来重视职业教育,改变职业教育是“二流教育”的观念。

职业高中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要做到协调发展,三县当前特别要加快职业高中的建设,实施政府统筹、科学发展,形成政府主导,行业、企业、社会力量和个人共同参与兴办职业教育的多元办学格局,并将办好中等职业学校纳入县市政府的工作目标。

政府要加大职业教育的投入,积极改善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

三县政府还要制定政策,积极鼓励民办职业学校的发展,以解决优质职业教育办学资源不足的矛盾。

适应市场需求,进一步提高办学效益

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方向要瞄准市场,教学的内容、方法要立足市场,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职业学校在教给学生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应注重对学生的就业意识、创业意识和风险意识、市场意识各方面的培养。

职业学校应该成为当地技术培养中心、创业指导中心、市场信息中心和科技推广中心。

改革管理体制,增强职校活力。

实行校长负责制、教职工聘任制和结构工资制的“三制”改革,进一步提高三县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效益。

当前,特别要加强职业学校和企业的联系,县域职业教育要谋求发展,应走出校门,实行校企合作和“订单式”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