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策略研究.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740299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哈尔滨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策略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哈尔滨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策略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哈尔滨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策略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哈尔滨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策略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哈尔滨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策略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哈尔滨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策略研究.docx

《哈尔滨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策略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哈尔滨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策略研究.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哈尔滨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策略研究.docx

哈尔滨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策略研究

哈尔滨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策略研究

摘要:

文化产业肩负着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任。

在哈市全面实施新战略,建设现代大都市的关键时期,把文化产业发展成为支柱产业,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点显得极为迫切。

要更加注重文化产业链中高端部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分析了文化创意产业的特征,提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性;全面分析哈尔滨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剖析哈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现实基础、优势和条件,提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重点领域,提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支持和环境建设。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文化产业园区;集聚效应

文化创意产业是以文化创意、知识产权和高科技为核心内容,与新经济(即知识经济)相结合的新兴产业,它抓住了现代文化产业的核心和实质,居于文化产业价值链的高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文化创意产业包含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与智能产权三项内容。

通常包括广告、建筑艺术、艺术和古董市场、手工艺品、时尚设计、电影与录像、交互式互动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业、软件及计算机服务、电视和广播等等。

此外,还包括旅游、博物馆和美术馆、文物遗产和体育等。

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指出文化创意产业要着重发展文化科技、音乐制作、艺术创作、动漫游戏等企业,增强影响力和带动力,拉动相关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发展。

在哈市实施“北跃、南拓、中兴、强县”新的城市发展战略,实现“超越自我、再塑形象、奋起追赶、努力晋位,把哈尔滨建设成为现代大都市”发展目标的关键时期,文化产业肩负着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任。

用3~5年时间把文化产业发展成为支柱产业,要更加注重其产业链中高端部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特征

新加坡贸易产业部认为:

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其实都是知识产权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是创意的平台和资源,文化提供了创意所必需的素材,而创意是思维的力量。

他们相互渗透,形成具有原创和生产能力的互动,而难以简单地划出彼此的边界。

1.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高知识性特征

文化创意产品一般是以文化、创意理念为核心,是人类知识、智慧和灵感在特定行业的物化表现。

文化创意产业与信息技术、传播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等的广泛应用密切相关,呈现出高知识性、智能化的特征。

如电影、电视等产品的创作是通过与光电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传媒等相结合而完成的。

2.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高附加值特征

文化创意产业处于技术创新和研发等产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是一种高附加值的产业。

文化创意产品价值中,科技和文化的附加值比例明显高于普通的产品和服务。

3.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强融合性特征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它是经济、文化、技术等相互融合的产物,具有高度的融合性、较强的渗透性和辐射力,为发展新兴产业及其关联产业提供了良好条件。

文化创意产业在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可以辐射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

把科技当做手段,以内容震撼消费者的心灵,把科技和文化结合,是创意经济的核心内涵。

创意所带来的利润并不是创意价值本身,它需要与具体的产品和产业链结合。

创意经济的知识密集型、高附加值、高整合性,对于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优化产业结构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创意可以大大提高传统产业的附加值,可以提高文化产业和服务业水平,将各种资源转化为营销资源,起到点石成金的作用。

服务业比制造业的效益高出一倍,而创意产业比服务业的效益高出三倍。

创意产业必须为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服务。

上海市经委正式确定的创意产业五大重点领域依序为:

研发设计创意、咨询策划创意、建筑设计创意、文化艺术创意、时尚消费创意。

二、哈尔滨市文化创意产业现状

目前国内尚未形成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统一概念标准、定义和分类方法等,哈尔滨市也没有相应的行业统计,所以在作现状分析时只能依靠现有文化产业分散的数据对哈尔滨重点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的规模结构、发展环境等进行基础性分析。

“十一五”期间,哈市文化产业以年均23%的速度增长,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7个百分点,对gdp贡献率呈逐年增加趋势,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005年的2.7%提高到2010年的3.79%。

哈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49.38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39亿元。

据《2010年文化产业统计概览》统计,从文化产业分层来看,一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艺演出等传统文化服务行业(核心层),2009年实现增加值48.61亿元,比上年增长20.8%,占文化产业增加值总量的43.48%。

二是网络文化、旅游文化、娱乐文化、广告会展等新兴文化服务业(外围层)所占比重加大。

2009年实现增加值29.00亿元,比上年增长21%,占总量的25.94%。

其中,网络文化服务和互联网信息服务增速较快,分别增长41.3%和41.5%。

三是文化用品设备生产和销售行业(相关层)所占比重有所增加。

2009年实现增加值34.18亿元,比上年增长19.3%,占总量的30.6%。

新兴产业发展快于传统产业。

以网络文化服务、休闲娱乐、旅游、广告会展等为主的新兴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增加值由2005年的11.63亿元增至2010年的36.1亿元,年均增长25.5%。

哈尔滨文化创意产业主要集中于文化产业的核心层与外围层,占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69.4%,这尚未包括文化产业相关层中处于产业链中高端的产值部分。

尽管现阶段文化产业核心层和外围层在哈尔滨占很大比重,由于哈市文化产业总量较小,文化创意产业规模必然弱小,但从发展趋势上可以看到,哈尔滨文化产业发展必须向文化创意产业转型,更注重于文化内容与创新科技在文化产品生产中的运用。

三、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基础优势和条件

1.哈尔滨高科技优势为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后盾

高新技术是创意产业的重要支撑与灵魂,高新技术的每一次革新与提高都会带来文化产业的飞速发展。

“十一五”期间,哈市科技综合实力和支撑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3%;高新技术产值占黑龙江省50%以上,有效发挥了全省科技创新先导的龙头作用。

哈尔滨市成为东北三省唯一的全国首批创新型试点城市,连续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被授予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全国科技强警示范城市。

“十一五”期间,哈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级重点新产品获批数量连续多年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一。

1708项科技成果获科技进步奖,其中国家级奖励68项,占全省77.8%,省部级奖励1270项。

累计申请专利24609件,是“十五”的2.2倍,授权专利12320件,是“十五”的2.4倍。

哈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35个,其中省级以上13个;企业技术中心达到63户,其中国家级6户、省级39户、市级18户,推动了高新技术向生产力转化。

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42个,国家级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到4家;在孵企业2176家,毕业企业783家(《哈尔滨日报》2010年12月16日)。

积极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文化产业,提升传统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改进传统文化产业的产品形态,以此来扩大传统文化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2.人力资源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必备条件

哈尔滨市现有科研机构440个,拥有7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53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r&d(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3.78万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2.76万人。

哈市共有研究生培养单位20所,招生1.7万人,增长4.9%;在校研究生5万人,增长14.4%;毕业生1.5万人,增长14.7%。

普通高校49所,共招收学生14.8万人,下降9.2%;在校学生53.1万人,增长1.4%;毕业生12.9万人,增长1.3%。

成人高校13所,共招收学生1.1万人,与上年持平;在校学生3.2万人,增长14.2%(2010年哈尔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9年,哈市从事文化产业活动的经营单位1.56万家,比上年增加955家;从业人员13.9万人,比上年增加1.1万人(2010年文化产业统计);从事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人员19737人(2010年哈尔滨市统计年鉴)。

特别是哈尔滨的艺术教育在全国有广泛影响,艺术教育有良好的社会基础,有利于培养艺术人才。

3.社会行为和社会活动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有效平台

哈尔滨市的社会活动丰富多彩,一年一度的“冰雪节”已经成功地举办了27届,成为世界“四大冰雪节”之一;“哈尔滨对俄经济贸易洽谈会”已经成功地举办了22届,形成了南有“广交会”、北有“哈洽会”的良好态势;“哈尔滨之夏音乐会”是国内首创的城市性群众文化活动,成为国内外颇具影响的音乐盛会,至今已连续举办30届。

还成功举办过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亚洲冬季运动会、世界北方城市市长会议等国际活动。

哈尔滨市对外交往十分活跃,先后与日本的新潟市、丹麦的奥胡斯市、加拿大埃德蒙顿、俄罗斯的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等美洲、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的23个国家的27个城市建立了友好城市关系。

哈尔滨市友好城市数量,居全国省会城市及副省级城市之首,展示了哈尔滨开放形象。

近几年,哈尔滨市注重提升城市形象。

在国内首次举办的中国城市形象媒体监测分析活动中荣获“最佳创意城市”称号,排名第3位。

跻身“十大节庆城市”、位居中国最美丽城市第20位、全国十佳避暑旅游城市第3位。

并先后荣获中国十大品牌城市、中国十佳宜游城市等荣誉称号。

4.文化产业园区基地的集聚效应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平台

近年来哈市先后投资约200亿元,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建设。

平房动漫产业基地截至2010年底,入驻企业258家,有经营活动的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对哈市动漫产业发展产生巨大集聚效应。

冰雪大世界、平房动漫游戏、松雷原创音乐剧、太阳岛景区、冰上舞蹈杂技等5个园区基地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四、哈尔滨文化创意产业重点领域

按照《哈尔滨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总体布局,重点扶持以下文化创意产业。

1.创意设计业

重点发展平面与广告设计、工业设计、建筑及室内设计、服装设计等等,形成一定产业规模。

2.文化旅游业

重点发展有文化创意内涵的旅游产业,如开发利用冰雪文化、欧陆风情文化、音乐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创建主题公园等有发展潜力的大型文化旅游项目。

3.动漫游戏业

以文化为内涵,以创意为核心,以科技为手段,以娱乐教育为目的,进行动漫游戏产品及衍生品的研制开发、出版发行和运营。

扩大动漫游戏对其他产业的渗透,加强与其他产业的融合。

4.演艺娱乐业

加强原创作品的生产,以国家音乐剧创作基地为依托,扩大我市儿童剧、话剧、音乐剧等创作与演出,打造演艺娱乐产业链,加大市场开发力度。

5.数字影视业

发展数字电视服务,扩大数字增值业务;增强影视制作能力,与高端影视制作公司合作,逐年提高影视剧制作数目;逐步拓展院线的空间布局,扩大票房收入。

6.工艺美术业

积极打造原材料与配件供给、研发设计、生产加工、专业市场、出口基地、展览、培训、传媒等完整的产业链。

特别是打造面向俄罗斯的工艺美术业产品集散中心。

五、政策支持与环境建设

今年出台的《2011-2015年文化发展纲要》和《2011-2015年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为哈尔滨市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拓展了广阔的空间,为实现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重点打造5个支持平台。

1.技术服务平台

包括研发支援中心、技术研发中心和信息编发中心,它所提供的数字化设计服务平台以及时尚产品数据库存储了巨量的现今流行时尚产品的款式记录,并且采用先进的数据库技术,检索极为方便,大大扩充了数据使用效率,还通过多媒体网页,采用会员制、免费服务和收费服务相结合的办法,与客户实现信息的双向交流和资源的社会共享。

2.会展服务平台

功能齐全的会议展览平台,采用会员制、免费服务和收费服务相结合的办法,常年为入驻企业举办各种时尚型工艺品、饰品、印刷品的展览和交易活动,包括建立一些专题性精品廊和陈列馆,举办diy培训班这样的职业技能型人才培训和大众服务培训。

3.教育培训平台

与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职能部门、哈尔滨市的行业协会、知名企业、国际组织、科研院所等进行多方面的合作,构建一个新型的文化创意产业实训基地,从创意、开发、发行到销售、技术服务、品牌维护等各个环节上,为产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方面的支持,成为哈尔滨市创意产业的人才培训中心、人才交流中心、人才管理中心。

体现实训理念,营造一个仿真的环境,通过文化创意产业运作过程的“全生态”展示,高水平的“实战训练”,向学员提供文化创意产业的示范效应,作为毕业生和待业人员过渡到合格文化创意产业企业员工的“快速通道”,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储备。

4.投资创业平台

组建哈尔滨市文化创意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吸纳国内外风险资本,吸引国内外的创业投资公司和基金,为工艺品、饰品、印刷品的设计研发等文化创意产业企业,提供战略规划、资金筹措、市场开拓等多方面的支持,帮助企业降低创业投资风险,扩大资本实力,成为产业投资中心、产权交易中心和企业孵化中心。

5.创业指导平台

在上述平台的配合下,通过创业指导中心,指导哈尔滨市和黑龙江省一批行将落伍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企业,帮助他们引入资金、人才和资源,协助他们开拓市场门路,逐步转化成为创意设计型企业,让更多的企业实现从“制造”到“创意”的转变。

countermeasureandsuggestionforthedevelopmentof

culturalandcreativeindustryinharbin

liuyi-mei

(sociologyinstitute,harbinsocialscienceacademe,harbin150010,china)

abstract:

cultureindustryisshoulderingthereadjustmentoftheindustrialstructure,importanttaskofchangingeconomicgrowthway.inthecityisfullyimplementingthenewstrategy,buildingamodernmetropolisinthecriticalperiod,developedintoapillarindustryofculturalindustries,developneweconomicgrowthpointisextremelyurgent.togreateremphasisonculturalindustriesinthechainofhigh-endparts-thedevelopmentofculturalandcreativeindustries.thisarticleanalysesthecharacteristicsofculturalandcreativeindustries,andproposedthedevelopmentofculturalandcreativeindustrytheimportanceofcomprehensiveanalysisofthecity’sculturalandcreativeindustrydevelopmentpresentsituation,analysetherealisticfoundationofcitydevelopmentofculturalandcreativeindustries,advantagesandconditions,proposedthedevelopmentofculturalandcreativeindustryfocusareas,andproposedthedevelopmentofpolicysupportandenvironmentconstructionofculturalandcreativeindustries.

keywords:

culturalandcreativeindustry;culturalindustries;culturalindustryquarteragglomerationeffec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