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一章读后感共17页.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733462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德经第一章读后感共17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道德经第一章读后感共17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道德经第一章读后感共17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道德经第一章读后感共17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道德经第一章读后感共17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道德经第一章读后感共17页.docx

《道德经第一章读后感共17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德经第一章读后感共17页.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道德经第一章读后感共17页.docx

道德经第一章读后感共17页

道德经第一章读后感

[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

  篇一:

《道德经》读后感  道可道,非常道——读《道德经》有感  道之精深,实为所动。

得道者,圣人也。

鲁迅有言:

“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

”对于老子,我觉得所有的注解都是有偏差的,都有着作者个人的主观成分。

所以,最真实纯粹的老子和老子的思想,都在这本5500余言的《道德经》里。

只有细心品读才能理解老子对天地人生的思考,从经典中汲取精华与力量。

  《道德经》第一章便说:

“无名,天地始;有名,万物母。

故常无以观其妙,常有以观其缴。

”可以这样说,无是常态,是永恒;有是暂态,是须臾。

既然如此,老子便常常登上巍峨的高山,或者沿着宁静的河岸,用智慧的双眼观察世界,以至常常物我两忘;然而他并不是位不食人间烟火的仙人,“常有以观其缴”,所以他也时常走进喧闹的尘世,思考着世事规律,体验着人生欢乐。

这就是我对第一章的理解,老子不是个偏执的人。

如果说后来佛教在“无”中走得太远太深的,儒家在“有”中不屈不挠的话,老子更是一位在“无”和“有”中从容出入的智者。

他不是孔子,循规蹈矩,在尘世间过于疲累;也不是释迦牟尼,在尘世外独伴青灯。

他是一位更贴近自然长者者,在向我们讲述他的道。

  那么道究竟是什么呢?

  就像老子开篇所言:

“道可道,非常道。

”就是说,如果道可以用言语来表达,那么就不是恒久不变的道了。

所以,道是无法解释的。

  按照老子自己的阐述,道是宇宙的本源,是天地万物所以存在的总原理。

但是有不同于天地万物,因为天地万物是具体事物的存在,是“有”,而道能创生天地万物却不是具体事物,谓之“无”。

所以,“无”就是道。

这个“无”是相对具体事物的“有”的,但并不是等于零。

道既不是实体的具体事物,也不是空无所有,用老子的原话来说就是:

“无状之状,无物之象。

”它是一种“惟恍惟惚”的存在。

正因为道的空虚,才能创生宇宙万物,成为宇宙的本源。

道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存在,所以老子才会说:

“道可道,非常道。

”  老子强调无为,有很多人把它理解成无所作为,这是完完全全的误解。

老子的本意是不妄为、不非为,是指按照自然界的规律,遵循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做到顺势而为。

这也是统治者和管理者所需要做到的关键之处,否则国家将会倾覆,企业将会失败。

所以,按照我自己的理解,我觉得老子的道所要表达的最重要的观点就是一个“势”字,这个“势”字,看似浅薄易懂,实则是自然万事万物生长的真理。

只有顺势而为,才能在对的时间做出对的选择,而不会在无止境的追求与渴望中痛苦。

  在整本书中,最让我有所触动的莫过于第八章。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  最善的人如水一般。

水能够滋润万物却又不与万物相争,而停留在别人都不喜欢的地方(低洼处),所以是最接近“道”的。

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而无私,说话善于恪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

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

老子在自然界万物中最为欣赏的应该就是水了,水不仅是圣人的化身,更是道的完美诠释。

  在成都读书,潮湿的天气时常出现。

因为常见,我也很少思考水中的哲学意义。

水源自高山之巅,能俯瞰世界,却是甘心一路顺流而下,滋润万物。

但它不与万物相争,甚至是安身于别人都不喜的低洼处。

而且水是最善于循环的物体了。

只要有一点不平,便会开始流动。

当它停下来的时候,表面是最平静的,而在平静之下仍是不断的渗透、循环。

这世间,有多少人能放弃自己所在的高出而甘心去卑下的地方呢?

有多少人能做到不与为争?

又有多少人能永不停留,在不断自我循环的过程中又不断向前呢?

  “以柔克刚”是我极为欣赏的一条处世之道。

而水应该是当之无愧“柔”的典范了。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不知,莫能行。

”滴水穿石乃是最好的写照,而洪水冲垮堤坝,形如猛兽,造成灾难也让我们对水的力量绝对不敢小觑。

柔弱如水,可以不与世为争,慢慢化解刚强的力量。

而水的柔更是到了一种无形的状态,只要有一点点间隙,水就能渗透进去。

当然,我们的至柔绝对不是懦弱,而是一种温柔的坚持。

人应该好好利用自己身上“柔”的力量,特别是在这个弱者强食的社会,当所有的人都在极力变得更强大而忘了很多生命的本性时,温柔会给人舒适之感,让人信任、亲近。

  《庄子?

山木》有语: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这里的水,可能是山中的清泉,沾满了大山的灵气;可能是甘甜醇爽的有着井之魂灵的井水;可能是小溪中绵长的涓涓细流?

?

总之,这水,明净、清澈,充满灵性,如此便成了对友谊至高的评价。

而且水能洗涤污垢,让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心保持明净。

如此才能干干净净、清清爽爽地立足于这世间。

若水乃为上善。

“道”是产生万物的总根源,先于具体的事物而存在,是世间万物的基本规律及本源。

它应该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心中,我们需要有明确的认知和理解。

而水,便是这世间最接近于道的了,水“无所不利”,正如“道”无所不在。

  冯友兰认为人生境界有四种:

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

他在《人生的境界》中写道:

“这四种人生境界之中,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

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创造。

自然境界最低,往上是功利境界,再往上是道德境界,最后是天地境界。

它们之所以如此,是由于自然境界,几乎不需要觉解;功利境界、道德境界,需要较多的觉解;天地境界则需要最多的觉解。

道德境界有道德价值,天地境界有超道德价值。

”我们只有脱离世俗的桎梏,才能让自己的精神境界更加完备,而从《道德经》中的得到的启发与思考,无疑对我大有裨益。

  其行越远,其知弥少。

老子最后骑青牛,踏出函谷关,从此杳无踪迹。

但他留下的精神财富却让我们享用不尽。

《道德经》玄之又玄,我对这本书的理解与思考还远不止这些,而这些顿悟出的哲理,势必会让我更好地参悟人生。

用老子的话,就是——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篇二:

《道德经》读后感  从《道德经》得到的启示  摘要:

《道德经》,一部千年前的作品,一直以其深刻的思想和智慧被人人津津乐道。

老子在书中阐述了“自然”的法则,包含了许多的优秀品德以及对生命本质的揭示。

对于当今浮躁的社会,老子的思想或许可以指导我们体会到不同的生活。

  关键词:

老子;道德;社会;生命  一提道德经,就著名的就莫过于第一章的那一句: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老子于一开篇就向我们阐述了“道”。

“道”是无法定义的。

老子又用之后的篇章来给我们阐释了“道”。

“道”,其实就是万物的自然法则,它基于世间产生,又作用于世间。

在外国,人们大都信教。

每个教都有自己的“主”。

它们都与中国的“道”不同,“道”并没有一个信奉的“主”,“道”不可琢磨,却又在影响着我们,这更能激起我们不停的探索未知的“世界”。

《道德经》里面包含了许多优秀的品质与美德。

而这些品质与美德却是我们现代社会越来越缺乏的东西。

  老子说:

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不行、不见、不为并不是字面上的意思,而只是希望人们遵循自然的规律,不要凭自己的主观意志去判断。

随着人们对世界认识的加深,人为了自己认识事物的方便常常给事物加上各种各样的名目和限制,这样可以提高认识的速度,却也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思维的灵活性和开放性。

我们在长大的过程中,被灌输了许许多多的思想,于是,我们的观念中形成了十分强烈的是非观,任何事情总是想要去寻求一个标准答案。

其实,这是我们再以他人的眼光看世界,以一种绝对的,缺少批判性的固定思维去生活。

这导致我们失去了许多的创造力。

老子说的“不为而成”,就是要抛弃自己,甚至是别人的固有观点,以认识世界的本质为宗旨来进行思考。

只有当我们通过自己的双眼来认识世界的时候,我们才能活出自己的人生,才能对世界有更深的认识。

因此,现代社会需要更多的探索性课程,而不是整天的经验传授。

  老子说:

用其光,复归其明。

几千年前,老子就教导我们,要学会感恩。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感恩变得是如此的廉价。

为了利益,可以出卖任何人,不管他以前对于你有怎么样的恩情。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做一个懂得感激的人,老子给了我们两个建议。

第一,“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在这里,老子想要告诉我们的是,有些人不懂得感激,原因就在于利欲熏心。

他们只是利用别人的帮助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当然不会怀有感激之情。

第二,“见小阅明,受弱曰强”。

有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不懂感激,而是忽视了别人的帮助。

所以我们要时常反省自己,时常停下来看看自己的得失,时常静下心来思考一下自己的经历,自然就会有所感悟,就会发现很多被我们忽视的东西。

  老子说:

知足之足长足。

知足才能常乐。

一个人如果处处拿自己的没有的和别人拥有的比较,就会越加向往别人拥有的东西,从而生出贪念。

要去除贪欲,最重要的是要“知足”。

一个人要多看到自己所拥有的,少看到自己所没有的。

要珍惜自己所拥有的,这样人才会得到满足感,才会每天生活在快乐之中。

  老子说:

自爱不自贵。

这也是当代人们十分欠缺的。

自爱,爱惜自己的身体,爱惜自己的尊严,爱惜自己拥有的一切。

可是,自爱不是自恋。

人最难看清的就是自己,特别是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之处。

所以我们应该多做自我总结,自我反省和自我批评,客观地认识自己。

自己不如他人的地方要多向他人学习,及时纠正;自己的成就也不要到处炫耀,而是要努力更上一层楼。

  当今社会科学发达,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殷实,而精神财富却越来越贫乏,道德沦丧的现象日益严重。

假酒、假奶粉、毒大米、毒火腿;坑、拐、蒙、骗;贪污、腐败等等触目惊心的社会问题时见报端。

“堂堂正正做人,兢兢业业工作”的呼声日益强烈。

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中,如何去面对金钱、地位、美女的诱惑呢?

  这些,老子在《道德经》中早已给出了他自己的答案。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

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君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则可寄于天下;爱以身为天下,乃可以托于天下。

”这便是教导我们有一颗纯净的心灵。

我们可以看出“宠辱若惊”的根源就在于“为吾有身”,“为吾有身”就在于人的心性不能清净如水,清澈透明,把个人看得太重,把自己的名利、地位看得太重。

如果恬淡处世,致虚守静而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何来“贵大患若身”呢?

由此,净心能使自己自觉地坚持自我反省,能时刻检束自己的贪欲之心、遏制自己的非份之想。

《道德经》十六章云:

“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

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殁身不殆。

”强调了致虚守静的工夫修养和复归之理。

“致虚”就是要消除心灵的蔽障和厘清混乱的心智活动,而后才能“守静”,通过“静”的工夫,深蓄厚养洞察力,才会“知常曰明”,不会因“不知常”,而“妄作,凶”也。

我们需要时刻保持自己的心灵处在“静”的状态,才能更好的观察世间万物,更好的学习,工作。

  《道德经》最高的境界是对生命的阐释。

让生命合乎“道德”的要求,避免非“道”的状态,这是《道德经》生命伦理的核心。

而抱朴守真则是合道的首要原则,因为“朴”是道的基本属性。

《道德经》第三十二章中说:

“道常无名,朴。

虽小,万物莫能臣也”。

第二十五章说: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朴”、“自然”皆是指未经雕凿装饰的本来如此、自然而然的状态,这实际上也就是生命诞生之初身体内信息系统和谐有序、阴阳平衡的状态。

但是,人在出生以后,由于外在物质环境的不良影响或感官欲望的牵引,人的行为常常违背道、德,与道日益相隔,离道越来越远,故体内的和谐有序状态日益遭到破坏,日积月累,演化成各种疾病,遂至不可收拾。

故老子告诫人们,养护身体必须防微杜渐,未雨绸缪。

《道德经》说: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

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当事物还处于安定时容易把持,未有征兆时容易谋划,脆弱时容易破解,微小时容易消散。

故要在平日注意保养身体,将疾病的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同时,还要通过一系列自我调整和修养,恢复到出生之时的和谐有序状态,“复归于婴儿”“见素抱朴”,“复归于朴”,才能够达到与“道”相合的生命理想境界,成为“处其厚,不处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的“大丈夫”。

  老子还认为,人处于世,“不争”便是“德”。

大自然默默地哺育万物,不争己功。

正因为如此,才能更好地保存和成就自己:

“天地所以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天地的重要特性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大自然默默地哺育万物,不争己功,正因为如此,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

《道德经》通过天地“不自生”却能“长且久”、“不争而善胜”这一事例,引导人们体悟无私、利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境界对于个体的养生延寿、拓展生命的价值,这就是:

“外其身而身存”,“既以为人己愈有。

既以与人己愈多”。

这就启发人们,付出和奉献才能更好地充实生命,实现生命的价值,获得和谐发展的人际环境。

从生物学层面的意义来看,慈让不争之德亦有利于保持泰然自若的心理状态,这种心态能把血液的流量和神经细胞的兴奋度调到最佳状态,从而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实现身心之间、体内各个系统之间的和谐有序,促进躯体健康。

相反,唯利是图,唯我独尊,必然损害他人利益,造成人际关系恶化,引起诸多烦恼和心理问题。

  为了防止人们孜孜于名利财富而伤害身心健康,老子语重心长地提醒人们说:

“名与身孰亲?

身与货孰多?

得与亡孰病?

是故甚爱必大费。

多藏必厚亡。

”众所周知,私欲膨胀乃是促使人们绞尽脑汁争夺名利财富的内驱力,而动机是与需要密切相联系的。

《道德经》的上述话语启示人们,生命才是最宝贵的,一旦失去则不可复得。

懂得了这一道理,便不会为声色财富这些个人私欲所牵累,自然能够在实践中做到去奢去贪,崇俭节欲,从内心深处认同俭朴廉洁等道德要求,将其化为自身的品德。

这是从人们贵生、养生的基本需求出发,通过确立珍爱生命这一价值取向,来调节人们的需要结构,从而淡化人们对于一己之私欲的过分贪求,淡化小我,不为物累,以求得心灵的安和与精神的自由,正如《道德经》所言:

“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如此,才可望实现体悟大道的人生理想。

  《道德经》里的智慧很多,现代普遍缺乏信仰的人们读一读《道德经》,或许会对这个世界,这个自然有不一样的认识,从而成就更加精彩的人生。

  参考文献:

【1】黄之晖任俊.《道德经》中的积极人格与美德.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xx年第26卷第三期.  【2】吕锡琛.论《道德经》的生命教育思想.大学教育科学.20xx年第4期(总第110期)  【3】熊静忍.《道德经》读后感.20xx年.  篇三:

《道德经》读后感  道德经读后感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春秋时期的老子(即李耳)所作的远古语录体。

在秦时《吕氏春秋·注》称为《上至经》,在汉初则直呼《老子》。

自汉景帝起此书被尊为《道德经》,至唐代唐太宗自认是老子李耳之后,曾令人将《道德经》翻译为梵文。

唐高宗尊称《道德经》为《上经》,唐玄宗时更尊称此经为《道德真经》。

  林语堂曾说:

"我觉得任何一个翻阅《道德经》的人最初一定会大笑,然后笑他自己竟然会这样笑,最后会觉得现在很需要这种学说。

至少,这会是大多数人初读老子的反应,我自己就是如此。

"我想这也正是每一个人读《道德经》的感受了吧。

  托尔斯泰年轻的时候曾在他的日记里写到:

“没有孔子和老子,《福音书》就会完全不同了。

而没有《福音书》他们却可以过得去。

”这是西方教育背景下的大思想家对主宰中国社会几千年的两个大思想泰斗的客观评价。

从他的话里我们不难看出,《福音书》里缺少的是老子和孔子的思想精髓,而在老子和孔子的思想会合出却从没缺少《福音书》里的任何内容。

我从没有读过《福音书》,无从知道它到底有那些优势和不足。

但是我在读《老子》的过程当中却感到了老子的博大精深。

每每拿起《老子道德经》,读上几遍,就仿佛看到白发须颜的老子骑着青牛在我眼前出现,向我讲述他的智慧与修养。

  老子把天地万物之生的总原理称为“道”,而且老子认为道的作用,是没有意志的,是自然如此的。

万物之所以成为万物的原因就在于道。

《老子》第一章曰: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是老子对“道”的一个总的理解。

在老子看来,“道”是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恍恍惚惚的东西。

道,无形无状,是宇宙唯一的存在,“先天地生”,为“万物之始”,是一个终极实在,是万物的根源。

并且在本质上道是不可界定和不可言说的,不能以任何对象来限定它,我们也很难将其特性用语言表达出来。

而老子对“道”的称谓也有很多,包括“无”、“朴”、“一”等。

道是一种无限的、无终止的状态,是一切事物产生的源泉。

“道”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处在永远不停息的,流转与变迁的过程中。

“道”还可以视作阴阳、刚柔等两相对峙的力量、事物、原理之相互转化。

  "道"生万物,但是"道"亦为虚幻。

在恍惚虚幻中,它含万物之影象;有含形色之实体;其实老子的"道",就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

它先于天地而生,周而复始。

今天,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科学家们也证实了自然界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它存在于互不相同的形形色色的事物之中。

此是此,彼是彼,任何事物都按其固有的轨迹运行。

人们能够用一定的方法去认识它、体验它、并按照客观规律改造它。

由此观之,老子在《道德经》中就已经揭示了宇宙的起初和自然的本源,这比之西方近现代的理论学说早了两千多年。

  老子的"道",寓意精深,无法企及。

使得我们只能用仰望的目光触及他深刻的思想。

而老子所提倡的"徳"也被为后世奉行为处世哲学。

  "德"不是我们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之人必备的世界观、人生态度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

他讲究"圣人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

""上善若水""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

"老子在自然界万事万物中最赞美水,认为水之德是最近于圣人之德的。

而理想中的"圣人",是道的体现者。

五行之体,水为最微,处于最末。

善居道者,为其微,不为其着;处众之后,却常德众之先。

以不争而争,以无私而私。

这就是水的最显着特性。

水滋润万物却无取于万物,并且甘心停留在最低洼、最潮湿的地方。

宁处别人之所恶也不去与人争利,所以别人也没有什么怨尤。

水有其种种美德堪比圣人,堪谓之"道".但是在现实社会中,人人都往高处走,难免竞争,有竞争就有争斗,有争斗自然就有流血牺牲。

水比人明智,甘居下位,滋润万物而不居功自傲,清净无为而又无所不为。

"上善若水",就是一种开朗乐观的人生态度。

一种修德的必备境界,一种养身之术。

我们心中有德,必然愈加崇敬自然和生命,我们离道就更近一层,更能体会到人生的终极哲理。

  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所以看问题要辩证地看待。

正所谓福祸相依,生活中的许多事情都应该抱着一种平常心,顺其自然。

更进一步来讲,要将生活中的每一次遭遇都看成生命成长的历程,将遭遇中的精神、能量转化为自身生命的体验中来。

对待生活,要有好的心态,不要过分关注荣辱得失。

这样的话,才能做到通过无为达到有为,通过不争而没有人与之争  我作为一名当代生,激烈的社会竞争逼的我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来应付没完没了的课本,参考书和作业。

为此我感到身心俱疲。

我想改变现状可又不知道从和入手。

冷漠逐渐形成一层厚厚的壳,将我于外界隔离开来。

而我却又偏偏没有能力去打破它。

  使我正确对待只一切的是老子所讲的道。

我想;到首先是指的一种宇宙的和谐有序,人类心中的基本道德规律。

他所讲的是人性,它让我们正视人性的缺点和优点,而人性是千古不变的。

所以老子讲的道不会存在时间的问题。

  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

对于一个想取得进步的人来说,外界的压力越大,心中就越需要一种强大的信念来支持。

而这个信念就是道。

  《道德经》是我们中华文明的瑰宝,其中妙理,还得是你亲自去读才可,每个人读"道",都可得不同之"道",每每思读收获无穷。

我想"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为道。

"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唐诗宋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