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版中考化学试题C卷.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72892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0.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版中考化学试题C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版中考化学试题C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版中考化学试题C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版中考化学试题C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版中考化学试题C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版中考化学试题C卷.docx

《人教版版中考化学试题C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版中考化学试题C卷.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版中考化学试题C卷.docx

人教版版中考化学试题C卷

人教版2019版中考化学试题C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以下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对保护金属资源的认识

B.对安全的认识

①保留铁锈可防止铁进一步锈蚀

②对金属矿产应认真规划,合理开采

③自行车的支架喷油漆防锈

①油锅着火用水灭火

②煤矿矿井要保持通风、严禁烟火

③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

C.对保护环境的认识

D.对鉴别方法的认识

①含磷洗涤剂的大量使用造成了“赤潮”

②氟利昂的大量使用导致了“臭氧层空洞”

③汽车排放出来的尾气会对空气造成污染

①区分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后搅拌

②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用看颜色、闻气味

③区分氢气和一氧化碳,点燃,观察火焰颜色

A.A                           B.B                           C.C                           D.D

2.下列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干冰升华

B.瓷碗碎裂

C.酒精挥发

D.食物腐败

3.卟啉铁(C34H32ClFeN4O4)对人体缺铁性贫血有显著疗效。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卟啉铁是一种氧化物

B.1个卟啉铁分子中含有34个碳原子

C.人体补铁的唯一方法是服用卟啉铁

D.“缺铁性贫血”中的“铁”指单质铁

4.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B.硫酸钾属于氮肥

C.合金的熔点和硬度均高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

D.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立即升高

6.1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

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

“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

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实验

B.假设

C.观察

D.做结论

7.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B.稀有气体常用于医疗急救,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

C.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空中的氧气,鱼儿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属于可燃物

8.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水由水分子构成,冰由水分子构成,所以冰水是纯净物

B.碱溶液的pH都大于7,所以pH大于7的一定是碱溶液

C.有机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D.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9.二氧化硅在通讯、医疗、科技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它属于

A.酸

B.碱

C.盐

D.氧化物

10.夏季气温的升高,“共享单车”的充气轮胎容易发生爆炸的主要原因是()

A.分子停止运动

B.分子质量变大

C.分子本身的体积变大,分子运动速率减慢

D.分子间隔变大,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11.下列公共标志与消防安全有关的是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12.某纯净物M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则M的化学式是()

A.

B.O

C.

D.

13.关注健康,预防疾病。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胃液正常的pH范围在0.9﹣1.5之间

B.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

C.香烟的烟气中含多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D.人体缺氟会引起氟斑牙、氟骨病,氟过量会引起龋齿

14.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配制好6%的NaCl溶液,装瓶时不小心撒漏一部分,瓶中NaCl溶液浓度仍为6%

C.KNO3饱和溶液一定比KNO3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

D.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一定有晶体析出

15.下列化学方程式与对应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化学方程式

反应类型

A

Cu2(OH)2CO3△ CuO+H20+CO2↑

分解反应

B

4Al+3O2===2Al2O3

化合反应

C

2Fe+6HCl===2FeCl3+3H2↑

置换反应

D

SO3+2NaOH ===Na2SO4 +H2O

复分解反应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16.金属是重要的资源,在日常生活中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1)自行车上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_____(填序号)。

A橡胶轮胎       B钢制车架       C塑料挡泥板

(2)自行车的车架用钢制而不用纯铁制造的原因是钢比纯铁的_____.

(3)如图,向一定量硝酸银溶液中加入铜和锌的混合物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溶液甲和固体乙。

若溶液甲为无色,则固体乙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填名称)。

17.按下列要求写出化学符号

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

②2个碳酸根离子    ;

③用于人工降雨的干冰            ;

④铝土矿的主要成分            ;

⑤生理盐水中的溶质        。

18.化学无处不在,请按要求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问题

(1)将试管和胶皮管连接在一起,先把玻璃管口_____,目的是减小摩擦力。

(2)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因为_____。

(3)氮气作食品包装袋中的保护气,因为_____。

19.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

(1)生活中常用肥皂水检验硬水和软水,依据_______的现象可以确定水样是硬水;

(2)电解水实验中,负极产生的气体和正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_______;

(3)生活中常用水来灭火,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和隔绝氧气。

20.在下列横线上,选填“分子”、“原子”、“离子”“元素”。

(1)蒸馏水不宜养鱼,是因为蒸馏水中几乎不含氧_____;

(2)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_____,二氧化碳气体是由碳、氧_____组成;

(3)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_____;

(4)硫酸铜是由_____构成。

21.右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     (填“>”、“=”或“<”)乙物质的溶解度;

(2)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的是     (填“甲”或“乙”)物质;

(3)t2℃时,把50g乙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4)t2℃时,有一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可采用的方法(写1种)使它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三、实验题

22.如图示同学们关于制取氧气的相关装置图,请据图回答

(1)实验室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填反应基本类型),反应中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其中H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可选上图中的_____(填序号),若选用F装置收集氧气时,氧气应该从__口(填a或b)进,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E装置收集气体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

23.干粉灭火器是利用压缩的二氧化碳吹出干粉(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或磷酸铵盐)来灭火。

如图是学校实验室配置的一种干粉灭火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标识的物质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_________(写一种)。

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____。

(2)在钢瓶表面涂油漆可以防锈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3)干粉灭火器吹出的碳酸氢钠落在可燃物表面,受热分解会产生二氧化碳,其灭火的原理是___________。

(4)对于废弃灭火器中的磷酸铵盐可用作____________。

对钢瓶等废弃材料进行回收利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五、推断题

24.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这四种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其中A为无色气体单质,B、C为氧化物,且B为有毒气体,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A的化学式:

_____.

(2)写出由物质B转化为C物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写出C物质的一个用途是_____.

六、科学探究题

25.硝酸铜为蓝色固体,溶于水可得蓝色溶液。

某实验小组同学用如图装置加热硝酸铜,发现固体由蓝色逐渐变黑,同时产生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提出问题)硝酸铜在加热条件下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反应?

(查阅资料)

(1)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uO+H2SO4CuSO4+H2O

(2)含氮化合物中,只有NO2是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3)NO2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猜想假设)

Cu(NO3)2受热分解除了生成_____________,还可能生成了CuO和O2。

(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将反应后试管中的固体加水充分溶解,过滤,洗涤,向滤渣中加入____________,加热

固体全部溶解,得到_____色溶液

硝酸铜分解生成了氧化铜。

(2)在图A的试管和集气瓶之间连上图B所示的装置,重新进行加热硝酸铜的实验

集气瓶中气体为无色,带火星木条复燃

硝酸铜分解________(“有”或“无”)氧气生成。

步骤

(2)是同学们查阅了新的资料后才设计完成的。

该资料体现的是有关二氧化氮______的物理性质信息。

(获得结论)根据实验结果,Cu(NO3)2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已知相同状况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其分子个数比。

据此,同学们认为,即使没有资料③,依据实验结论和“加热硝酸铜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实验现象,也能推出NO2可能具有助燃性。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计算题

26.生活中存在许多有趣的现象,如水滴到红热的铁板上,水哧溜下就没了,而水滴到之处却留下了黑色斑点。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Fe+4H2O(气体)Fe3O4+4H2。

实验室中若用144g水蒸气与铁恰好完全反应。

求:

(1)需要消耗铁的质量。

(2)生成氢气的质量。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二、填空题

1、

2、

3、

4、

5、

6、

三、实验题

1、

四、简答题

1、

五、推断题

1、

六、科学探究题

1、

七、计算题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