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高中地理必修讲些什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725307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5.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高中地理必修讲些什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整理高中地理必修讲些什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整理高中地理必修讲些什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整理高中地理必修讲些什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整理高中地理必修讲些什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理高中地理必修讲些什么.docx

《整理高中地理必修讲些什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高中地理必修讲些什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整理高中地理必修讲些什么.docx

整理高中地理必修讲些什么

高中地理(必修)上册

致同学们

一、高中地理(必修)讲些什么

地理学:

一门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

二、高中地理(必修)教科书的结构

三、怎样学好高中地理(必修)

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

1.1人类认识的宇宙

人类目前观测到的宇宙

从质上认识:

宇宙是物质世界,宇宙由恒星、行星、星云、星际空间的气体、尘埃等天体构成。

从运动形式上认识:

宇宙是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的,由此形成天体系统。

人类目前认识的天体系统:

地月系

}太阳系

}银河系

}总星系

7大行星等

其它恒星组成的恒星集团

其它同银河系规模相当的天体系统,即河外星系

从温度上认识:

由高到低。

从密度上认识:

由密到稀。

宇宙中的地球

太阳系中,以太阳为中心,由内向外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4颗类地行星,木星、土星2颗巨行星和天王星、海王星2颗远日行星围绕太阳运转。

地球的位置适于生物生存和繁衍:

1、太阳光照稳定。

2、行星在同一方向、同一平面公转,比较安全。

3、地球距太阳近1.5亿千米,地球表面平均温度为15℃。

4、地球体积和质量适中,其引力可使大气聚集在地球周围。

5、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致热和地重力收缩以及地表温度的逐渐下降,地面形成了原始大洋。

1.2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辐射:

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

影响:

1、能维持地表温度,是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2、是人类生活生产的能源。

中国太阳能丰富区是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活动:

太阳从里到外有光球、色球、日冕三层大气,太阳大气的变化称为太阳活动。

(一)太阳活动的类型

1、光球上的黑子,变化周期为11年。

黑子数目最多的地方和周期,也是光斑出现频繁的地方和周期。

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2、色球上的耀斑,出现只需几分钟和几十分钟,耀班爆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对地球气候有影响。

太阳黑子数量的变化与地球降水量的变化有关联性,周期为11年。

2、对地球电离层有影响。

3、对地球磁场有影响。

月相及其变化(选学)

1.3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

宇宙探测的发展:

世界1957-1981年情况;中国1956-2005年情况;

开发宇宙

1、空间资源

2、矿产资源

保护宇宙环境

1.4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

地球的自转:

地球围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

一般从地轴位置、转方向、周期和速度等方面,说明地球自转的规律。

地轴:

北端指向北极星,穿过地心到南极的假想轴。

方向:

自西向东。

进度、周期:

一周转角360°,时间23时56分4秒,即1恒星日。

角速度为360°/24小时,即15°/小时,但两极点除外。

线速度公里/小时,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快。

地球公转,地球绕太阳运动。

一般从公转轨道、方向、速度和周期等方面说明地球公转的规律。

公转轨道:

地球公转的路线,它是近圆的椭圆轨道。

方向:

自西向东。

速度:

地球公转平均角速度为1°/天,平均线速度为30千米/秒,近日点角速度、线速度略快,远日点略慢。

周期:

一周期转角360°,时间365日6时9分10秒,即1恒星年。

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

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可以用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的关系表示。

两平面的夹角为23°26′。

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66°34′。

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周期为365日5时48分46秒,即1回归年。

在太阳直射点上,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最多。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使太阳辐射能在地球表面的分配,具有回归年的变化。

1.5地球运动的意义

(一)

昼夜交替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交界线叫晨昏线。

昼夜交替周期或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周期为24小时,叫做1太阳日。

昼半球太阳高度总大于0,夜半球太阳高度角总少于0.

太阳日制约着人类的起居,因太阳日时间不长,使整个地球表面增热和冷却不至于过分剧烈,从而保证了地球上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

地方时

地方时:

因经度不同时刻,称地方时,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由于地球自转,地球表面的物体在沿水平运动时,其运动方向会发生偏转,北半球向右偏转,南半球向左偏转。

气流和水流的偏转最为明显。

1.6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二)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某时某地太阳辐射能量的多少,可以通过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多少来表达。

(一)昼夜长短的变化

春分日到秋分日,是北半球的下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大于夜长;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南半球反之。

秋分到次年春分日,是北半球的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大于昼长,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

南半球反之。

春分日和秋分日这两天,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同一天,地球上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总之,全球除赤道以外,同一纬度地区,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变化而变化。

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同一季度,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纬度分异的规律。

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一)四季的划分

春(3.4.5月)夏(6.7.8月)秋(9.10.11月)冬(12.1.2月)。

(二)五带的划分

五带划分方法是采用纬度地带划分法。

五带反映了年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减少的规律,它是进一步研究地球表面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

 

第二单元大气

2.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布

大气组成:

低层大气由干结空气(氮、氧)、水汽、杂质组成。

大气的垂直分布:

依据大气的温度、密度、运动状况至下而上分为:

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

(一)对流层

1、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2、对流运动显著。

低纬度17-18千米,高纬度8-9千米。

3、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二)平流层

对流层顶至50-55千米。

特点:

1、气温随高度增高而增高。

在22-27千米高度处,臭氧含量达到最大值,形成臭氧层。

2、气流以平流为主。

(三)高层大气

平流层顶以上的大气,气压很低,空气密度很小。

2000-3000千米高空已与星际空间密度非常接近。

该层大气80-500千米高空形成若干电离层。

2.2大气的热力状况

大气的热力作用

(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

平流层的臭氧吸收紫外线。

对流层的水气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但对可见光吸收较少。

反射:

云层和较大颗粒尘埃将部分太阳辐射反射回宇宙空间中去。

散射:

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将部分太阳辐射散射到空中,从而使部分太阳辐射达不到地面。

(二)大气的温室效应

地球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是透明体。

大部分太阳辐射能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上,使地面增温。

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却是隔热层,把地面辐射放出的热量绝大部分截留在大气中,并通过大气逆辐射又将热量还给地面。

大气的这种作用叫大气温室效应。

总之,地球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即降低了白天的最高气温,又提高了夜间的最低气温,减小了气温的日较差,达到平均15℃,形成了适宜人类生存的温度环境。

全球的热量平衡

地面和大气之间除辐射能的转换外,还有潜热输送、湍流输送等热能形式的转换。

地球的地面和大气热量收支是平衡的。

但人类不断向大气输入二氧化碳等气体,可能全使地球的热量收支失去平衡,导致全球变暖。

2.3大气的运动

热力循环

近地面空气的受热或冷却,引起气流的上升和下沉运动。

空气的上升和下沉导致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

气压差异又形成大气的水平运动。

这样便形成了大气的热力循环。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高空大气中的风向是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近地面的大气中的风向是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与摩擦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成夹角。

2.4全球性大气环流

三圈环流

(一)低纬环流

(二)中纬环流与高纬环流

由于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作周期性的季节移动。

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北半球明显,南半球不明显。

季风环流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导致冬夏间海陆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是形成季风的主要原因,但它不是唯一原因,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等也是形成季风的因素。

2.5常见的天气系统

锋面系统

冷锋天气,暖锋天气。

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低压气旋是在升高过程中遇冷,容易凝云致雨。

地面气旋一般与锋面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

变压反气旋在下沉过程中遇热,不易凝结,天气晴朗。

2.6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气候形成因子

1、太阳辐射是大气运动最根本的能源。

2、下垫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

3、大气环流具有双重性质,一方面,促进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发生热量交换和水分交换,调整全球热量和水汽的分布,显著地影响着各地气候;另一方面,它本身也是一种气候现象。

4、人类活动对气候也产生影响

气候类型

1、热带雨林气候;2、热带草原气候;3、热带季风气候;4、热带沙漠气候;5、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6、地中海气候;7、温带海洋性气候;8、温带季风气候;9、温带大陆性气候(包括亚寒带针叶林气候);10、极地气候(包括苔原和冰源气候);11、高山气候。

(一)分析不同气候类型的气温特点

纬度:

高、低纬度不同;

下垫面:

海陆位置不同;

局部的下垫面:

山上山下不同;

暖流寒流:

暖流寒流流经地不同。

(二)分析不同气候类型的降水情况

不同地区的大气环境流形势决定其降水情况。

气流:

辐合上升雨,高压下沉旱;季风:

陆吹向海干,海吹向陆湿。

气候变化

地质时期、历史时期,19世纪末以来,世界气候出现波动上升现象。

2.7大气环境保护

全球变暖

二氧化碳排放会导致全球变暖,从而引起海平面上升和各地区降水干湿的变化,应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臭氧层的破坏与保护

平流层臭氧量的减少,除受太阳活动等自然因素影响外,人类使用冰箱等释放氟氯烃化合物也是重要原因,人类应逐步禁止使用。

酸雨危害与防治

PH值小于5.6的雨为酸雨。

主要是由于燃烧煤、石油、天然气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所致,水土酸化会危害鱼类及作物生长。

酸雨区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以南地区。

第三单元陆地和海洋

3.1地壳物质的组成与循环

地壳由岩石组成,岩石由矿物质组成。

组成地壳的物质处于不断地运动和变化之中。

组成岩石的矿物

地壳中自然存在的化学元素有90多种,在地壳中的含量差别很大,氧占48.6%,硅占26.3%,铝占7.7%,矿物常见的几十种,其中,造岩矿物不过二三十种。

岩石及其成因

岩石按成因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

(一)岩浆岩:

花岗岩、玄武岩等。

(二)沉积岩:

砾岩、砂岩、页岩、石灰流岩等。

(三)变质岩:

石灰岩变成大理岩,页岩变成板岩等。

地壳物质循环

岩浆—→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岩浆

3.2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

地壳的变动

地质作用:

内力作用: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外力作用:

太阳辐射引起的风吹、水流及生物生长等。

地壳运动与板块构造

地壳运动:

水平运动:

褶雏山系、裂谷、海洋。

垂直运动:

地表高低起伏、海陆变迁。

两运动相伴发生,但以水平运动为主。

板块构造学说将地球岩石圈划分为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6大板块。

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地壳运动留下的形态称为地质构造,而形成的地貌称为构造地貌。

(一)褶皱

岩层弯曲变形叫褶皱,常形成山脉。

褶皱有背斜和向斜两种基本形态。

(二)断层

岩层错动、位移叫断层。

上升的岩块形成山地,下沉的岩块形成谷地。

对人类而言,褶皱的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向斜利于储水,隧道经过断层必须加固,水库建设要避开断层。

外力作用与地貌

外力以风化浸蚀、搬运、沉积和固结等形式出现。

(一)流水作用。

(二)风力作用。

3.3海水温度和盐度

地球上的海洋

地球上海洋水占96.53%,陆地上的湖泊咸水和地下咸水占0.94%,陆地上的淡水占2.53%。

而2.53%淡水中,冰川水占主要,地下水次之。

余下的其它淡水中,永冻土底冰占主要,湖泊淡水次之,随后才是土壤水、大气水、沼泽水、河流水和生物水。

海洋蒸发水汽的90%返回海洋,10%的水汽由大气输送到大陆,再通过凝结降落,经过河流返回海洋。

滨海平原到大陆架是陆地和海洋相互作用最强烈的地区。

海水温度

太阳的辐射和海水的蒸发构成海水温度的收支,其收支是基本平衡的。

但在一年中不同季节各个海区的热量收支是不平衡的。

海洋表层:

随纬度增高而递减,并受季节、洋流的影响。

海洋深层:

随深度的增加而递减,但递减变化不大。

海水盐度

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为3.5%,海洋中的总盐量基本稳定,但不同海区和同一海区的不同时刻盐度是不同的。

在外海或大洋,降水和蒸发影响盐度,全球成马鞍形。

在近岸地区,河流影响盐度。

3.4海水运动

海水运动形式:

波浪、潮汐、洋流。

从海面向下180米深度以下,几乎无洋流迹象。

洋流的形成

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上升流、下降流)。

洋流在运动过程中,还受到陆地形状以及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表层洋流的分布:

(图略)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全球的大洋环流,对高、低纬度间的热量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分布,有着重要意义。

暖流:

水温比流经海区温度要高。

寒流:

水温比流经海区温度要低。

暖流和寒流的交汇处给鱼类带来了丰富的饵料,便形成大渔场。

3.5陆地水与水循环

陆地水占3.47%,其中湖泊咸水和地下咸水占0.94%,淡水占2.53%。

陆地水体类型

陆地水:

地表水(河流水、湖沼水、冰川)、地下水。

河流水16天更换1次,1年更换22次,地下水1400年更换1次。

冰川1600年更换1次。

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大气降水是陆地水的主要补给。

冰川、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水循环

海陆间水循环:

陆地上水循环:

海洋上水循环:

水通过一系列过程和环节,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有机地联系起来,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水循环系统。

水循环是自然界最活跃的物质循环之一。

它除了维护全球水量平衡,使陆地淡水资源不断更新外,还促使自然界物质的运动,对地表太阳辐射能起着吸收、转化、传输和调节的作用,从而使地球表层各个圈层之间,以及陆地和海洋之间实现物质的迁移和能量的交换。

水循环运动还影响着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并且使水成为自然界最富动力的因子之一,不断地塑造着地表形态。

总之,水循环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全球地理环境,有了它的存在,我们生活的星球才会变得如此生机勃勃。

3.6生物

生物的分布与环境

环境影响着生物的分布,气候是影响生物特别是植物最重要的因素。

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1、有使有机物和无机物得以转换的作用。

绿色植物的光和作用使无机物合成有机物,为动物提供了食物。

植物和动物的有机残体被微生物分解后又转化为无机物。

这种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构成生物循环,使有机物与无机物得以转换。

2、有给大气造氧和氮的作用。

3、参与了陆地水循环,起改善陆地水水分状况的作用。

4、参与了沉积岩的形成,加快了岩石风化,有促进土壤形成的作用。

5、有改造自然、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作用。

3.7土壤

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土壤的肥力特性及其重要性

它有能同时并不断地供应和调节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所需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力的能力即肥力的特性。

理想的土壤=45%的矿物质(钾、磷、钙、镁)+5%的有机质(氮)+25%的水+25%的空气。

土壤的形成

生物特别是植物在它的形成中起主导作用。

3.8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地理环境各要素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

在景观上,它们是协调一致的,与环境的整体性相统一。

2、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它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地球上的不同地区,由于所处的纬度和海陆位置的不同,故热量和水分与组合也不相同,从而形成了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

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

全球有:

1、冰原带;2、苔原带;3、亚寒带针叶林带;4、温带混交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带;5、温带草原带;6、荒漠带;7、热带草原带;8、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9、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10、热带雨林带;11、高山植物区。

(一)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太阳辐射由低纬度到高纬度递减,因温度和水分的不同,自然带有规律地随之更替,于是自然环境便产生地域分异。

(二)从海洋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因内陆降水较少,自然景观和自然带从沿海至内陆也产生了有规律性的地域分异。

如纬度大致相同,内陆上的温带荒漠带和沿海的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它们之间存在明显分异就是一个典型。

(三)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分异同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有些相似。

总之,地理环境的总体性是相对的,差异性是绝对的。

 

第四单元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

4.1气候资源

气候资源的特点

气候资源是一种可再生资源。

它与其它自然资源有相同的特点:

1、它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原料、能源和不可少的物质条件。

2、它离不开对其开发利用的技术条件和资金投入。

3、它与其它自然资源有不同的特点:

(1)有普遍存在性;

(2)有数值特征;

(3)有变化特征。

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

(一)气候资源与农业

农业依靠它,但也可用大棚等方式利用这一资源。

(二)气候资源与建筑

1、日照与街道方位

城镇街道宜与子午线成30°—60°夹角。

2、风与城市规划

(1)有主导风地区,应将居民区布局在上风口,排污企业布局在下风口,使其不受风污染。

(2)在季风地区,污染企业布局应避开冬夏对吹风向,居住区应布局在小风频的下风口,污染企业应布局在小风频的上风口。

(三)气候资源与交通

公路、铁路要避开泥石流区域修建,机场要在距城市较远较高雾少的地方修建。

4.2海洋资源

(一)

海洋资源与渔业生产

海洋有生物20多万种,其中动物18万种,包括1.6万多种鱼类。

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大陆架,饵料一般在温带海区比较多。

渔场主要有:

东北、西北、东南大西洋渔场;北、东南太平洋渔场。

海洋矿产资源与油气开发

矿产:

石油、天然气、煤、硫、磷、锰。

油气开发:

4.3海洋资源

(二)

海洋空间利用

空间利用:

海上、海中、海下。

(一)海洋运输和港口建设

菏兰的鹿特丹港很早是世界的贸易中心。

(二)围海和填海造陆

围海:

菏兰有1/5的陆地是通过围海造起来的。

日本、美国、法国、荷兰都建成了人工岛。

填海:

澳门用填海办法使土地面积扩大了1倍。

海洋环境保护

(一)海洋生态破坏

海洋工程缺乏科学论证,全球变暖、滥捕鱼类等导致海洋生态遭破坏。

(二)海洋污染

4.4陆地资源

陆地资源的特点

陆地资源:

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

(一)陆地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二)陆地资源的利用潜力是无限的。

(2)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包括使用长输管道输送危险化学品)的建设项目;(三)陆地资源有一定的分布规律。

土地、水、生物等资源,受地表各地水热条件影响,分布有明显的地带性。

矿产资源的分布主要受地质作用的制约。

(4)是否满足环境功能区划和生态功能区划标准。

(四)一个地域的自然资源组成相互联系的整体。

(2)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

环境影响篇章或说明陆地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1、陆地资源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的对象。

农林牧渔矿构成了社会的第一级生产,是其它社会生产的基础。

3.意愿调查评估法2.陆地能源资源是人类生产活动得以进行和发展的动力。

表二:

项目地理位置示意图和平面布置示意图;4.5气象灾害

3.划分评价单元台风

1.依法评价原则;12级以上在太平洋上叫台风,在大西洋上叫飓风。

台风在北半球以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南半球以顺时针方向旋转。

(2)规划编制机关在报送审批专项规划草案时,将环境影响报告书一并附送。

暴雨洪涝:

干旱:

寒潮:

1)直接使用价值。

直接使用价值(DUV)是由环境资源对目前的生产或消费的直接贡献来决定的。

4.6地质灾害

(2)辨识和分析评价对象可能存在的各种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发生作用的途径及其变化规律。

主要地质灾害

(一)地震

全世界有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两大地震带。

(二)火山喷发

火山:

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

(三)滑坡和泥石流

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1、一个地域内的地质灾害可能有若干种,它们在成因上是有关联的。

2、在一次灾害过程中,往往由一种原发性的主灾诱发其他灾害。

3、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以间接或直接诱发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的防御

1、加强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

2、加强管理,建立健全减灾政策法规体系。

3、实施预防措施。

4、开展宣传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