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总结.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725282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90.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总结.docx

《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总结.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总结.docx

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总结

元素周期律

1.微粒间数目关系

质子数(Z)=核电荷数=原子数序

原子序数:

按质子数由小大到的顺序给元素排序,所得序号为元素的原子序数。

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中性原子: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阳离子: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带电荷数

阴离子: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带电荷数

2.原子表达式及其含义

A表示X原子的质量数;Z表示元素X的质子数;d表示微粒中X原子的个数;c±表示微粒所带的电荷数;±b表示微粒中X元素的化合价。

3.原子结构的特殊性(1~18号元素)

1.原子核中没有中子的原子:

11H。

2.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的倍数关系。

①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等:

4Be、18Ar;②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

6C;③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3倍:

8O;④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4倍:

10Ne;⑤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1/2倍:

3Li、14Si。

3.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1H、4Be、13Al。

4.电子总数为最外层电子数2倍:

4Be。

5.次外层电子数为最外层电子数2倍:

3Li、14Si

6.内层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

3Li、15P。

4.1~20号元素组成的微粒的结构特点

(1).常见的等电子体

①2个电子的微粒。

分子:

He、H2;离子:

Li+、H-、Be2+。

②10个电子的微粒。

分子:

Ne、HF、H2O、NH3、CH4;离子:

Na+、Mg2+、Al3+、

NH+4、H3O+、N3-、O2-、F-、OH-、NH-2等。

③18个电子的微粒。

分子:

Ar、SiH4、PH3、H2S、HCl、F2、H2O2、N2H4(联氨)、C2H6(CH3CH3)、CH3NH2、CH3OH、CH3F、NH2OH(羟氨);离子:

K+、Ca2+、Cl-、S2-、HS-、P3-、O2-2等。

(2).等质子数的微粒

分子。

14个质子:

N2、CO、C2H2;16个质子:

S、O2。

离子。

9个质子:

F-、OH-、NH-2;11个质子:

Na+、H3O+、NH+4;17个质子:

HS-、Cl-。

(3).等式量的微粒

式量为28:

N2、CO、C2H4;式量为46:

CH3CH2OH、HCOOH;式量为98:

H3PO4、H2SO4;式量为32:

S、O2;式量为100:

CaCO3、KHCO3、Mg3N2。

元素周期律及其实质

1.定义:

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

2.实质:

是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决定了元素原子半径、最外层电子数出现周期性变化,进而影响元素的性质出现周期性变化

3.具体实例:

以第3周期或第VIIA族为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

元素性质

同周期元素(左→右)

同主族元素(上→下)

最外层电子数

逐渐增多(1e—→8e—)

相同

原子半径

逐渐减小(稀有气体最大)

逐渐增大

主要化合价

最高正价:

+1→+7;

最低负价-4→-1;

最低负价=主族序数-8

最高正价相同;

最低负价相同(除F、O外)

最高正价=主族序数

得失电子能力

失能减;得能增。

失能增;得能减。

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

金属性逐渐减弱;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金属性逐渐增强;

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碱性

碱性逐渐减弱;

酸性逐渐增强。

碱性逐渐增强;

酸性逐渐减弱。

非金属气态氢化物稳定性

逐渐增强

逐渐减弱

 

电子层数:

相同条件下,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

判断的依据核电荷数相同条件下,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条件下,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微粒半径的比较1、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稀有气体除外)如:

Na>Mg>Al>Si>P>S>Cl.

2、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

如:

Li

具体规律:

3、同主族元素的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

如:

F--

4、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

如:

F->Na+>Mg2+>Al3+

5、同一元素不同价态的微粒半径,价态越高离子半径越小。

如Fe>Fe2+>Fe3+

①与水反应置换氢的难易越易,金属性越强。

②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强弱越强,金属性越强

金属性强弱③单质的还原性或离子的氧化性(电解中在阴极上得电子的先后)

④互相置换反应金属性较强的金属可以把金属性较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依据:

⑤原电池反应中正负极负极金属的金属性强于正极金属。

1

H2化合的难易及氢化物的稳定性越易化合、氢化物越稳定,则非金属性越强。

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②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强弱酸性越强,则非金属性越强。

金属性或非金属③单质的氧化性或离子的还原性阴离子还原性越弱,则非金属性越强。

性强弱的判断④互相置换反应非金属性强的元素可以把非金属性弱的元素从其盐中置换出来

①、同周期元素的金属性,随荷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小,如:

Na>Mg>Al;非金属性,随荷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大,如:

Si

规律:

②、同主族元素的金属性,随荷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大,如:

Li

F>Cl>Br>I。

③、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K>C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定义:

以12C原子质量的1/12(约1.66×10-27kg)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其国际单位制(SI)单位为一,符号为1(单位1一般不写)

原子质量:

指原子的真实质量,也称绝对质量,是通过精密的实验测得的。

如:

一个Cl2分子的m(Cl2)=2.657×10-26kg。

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各核素的质量与12C的质量的1/12的比值。

一种元素有几种同位素,就应有几种不同的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诸量比较:

如35Cl为34.969,37Cl为36.966。

(原子量)核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是对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取近似整数值,数值上与该核素的质量数相等。

如:

35Cl为35,37Cl为37。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是按该元素各种天然同位素原子所占的原子百分比算出的平均值。

如:

Ar(Cl)=Ar(35Cl)×a%+Ar(37Cl)×b%

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用元素同位素的质量数代替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与其丰度的乘积之和。

注意:

①、核素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②、通常可以用元素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代替元素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必要的计算。

定义:

核电荷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核素,互称为同位素。

(即:

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或核素)

同位素①、结构上,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

特点:

②、性质上,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只是某些物理性质略有不同;

③、存在上,在天然存在的某种元素里,不论是游离态还是化合态,同位素的原子(个数不是质量)百分含量一般是不变的(即丰度一定)。

原子结构、元素的性质、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间的相互关系

1.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⑴分区线附近元素,既表现出一定的金属性,又表现出一定的非金属性。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周期

金1

属B非金属区非2

性AlSi金3

逐GeAs属4

渐SbTe性5

增金属区PoAt增6

强强7

金属性逐渐增强

主族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

 

⑵对角线规则:

在元素周期表中,某些主族元素与右下方的主族元素的性质有些相似,其相似性甚至超过了同主族元素,被称为“对角线规则”。

实例:

①锂与镁的相似性超过了它和钠的相似性,如:

LiOH为中强碱而不是强碱,Li2CO3难溶于水等等。

②Be、Al的单质、氧化物、氢氧化物均表现出明显的“两性”;Be和Al单质在常温下均能被浓H2S04钝化;A1C13和BeCl2均为共价化合物等。

③晶体硼与晶体硅一样,属于坚硬难熔的原子晶体。

2.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⑴与原子半径的关系:

原子半径越大,元素原子失电子的能力越强,还原性越强,氧化性越弱;反之,原子半径越小,元素原子得电子的能力越强,氧化性越强,还原性越弱。

⑵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越强,氧化性越强;反之,最外层电子数越少,元素原子失电子能力越强,还原性越强。

⑶分析某种元素的性质,要把以上两种因素要综合起来考虑。

即:

元素原子半径越小,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则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越强,氧化性越强,因此,氧化性最强的元素是氟F;元素原子半径越大,最外层电子数越少,则元素原子失电子能力越强,还原性越强,因此,还原性最强的元素是铯Cs(排除放射性元素)。

⑷最外层电子数≥4,一般为非金属元素,易得电子,难失电子;

最外层电子数≤3,一般为金属元素,易失电子,难得电子;

最外层电子数=8(只有二个电子层时=2),一般不易得失电子,性质不活泼。

如He、Ne、Ar等稀有气体。

3.原子结构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1)电子层数等周期序数;

(2)主族元素的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3)根据元素原子序数判断其在周期表中位置的方法

记住每个周期的元素种类数目(2、8、8、18、18、32、32);用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减去各周期的元素数目,得到元素所在的周期序数,最后的差值(注意:

如果越过了镧系或锕系,还要再减去14)就是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纵行序数(从左向右数)。

记住每个纵行的族序数知道该元素所在的族及族序数。

4.元素周期表的用途

⑴预测元素的性质:

根据原子结构、元素性质及表中位置的关系预测元素的性质;

①比较同主族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碱性、氢化物的稳定性等。

如:

碱性:

Ra(OH)2>Ba(OH)2;气态氢化物稳定性:

CH4>SiH4。

②比较同周期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如:

酸性:

HClO4>H2SO4;稳定性:

HCl>H2S。

③比较不同周期、不同主族元素性质时,要找出参照物。

例如:

比较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钾的碱性,可以把氢氧化钠作为参照物得出氢氧化钾的碱性强于氢氧化镁。

④推断一些未学过的元素的某些性质。

如:

根据ⅡA族的Ca(OH)2微溶,Mg(OH)2难溶,可以推知Be(OH)2更难溶。

⑵启发人们在一定范围内寻找某些物质 

①半导体元素在分区线附近,如:

Si、Ge、Ga等。

②农药中常用元素在右上方,如:

F、Cl、S、P、As等。

③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合金材料、主要在过渡元素中找。

如:

Fe、Ni、Rh、Pt、Pd等。

例1:

两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a等于(B)

A.b-m-nB.b+m+nC.b-m+nD.m-n+b

例2:

两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之比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相等,则在周期表的前10号元素中,满足上述关系的元素共有(B)

A.1对B.2对C.3对D.4对

例3X和Y两元素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X元素的阳离子半径大于Y元素的阳离子半径;Z和Y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次相同,Z元素的原子半径小于Y元素的原子半径。

X、Y、Z三种元素原子序数的关系是(D)

A.X>Y>Z  B.Y>X>Z  C.Z>X>Y  D.Z>Y>X

例4:

周期表中16号元素和4号元素的原子相比较,前者的下列数据是后者4倍的是(AD)

A.电子数B.最外层电子数C.电子层数D.次外层电子数

例5:

同主族两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的差值可能为()

A.6B.12C.26D.30

例6:

有X、Y两种元素,原子序数≤20,X的原子半径小于Y,且X、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选项中m、n均为正整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若X(OH)n为强碱,则Y(OH)n也一定为强碱

B.若HnXOm为强酸,则X的氢化物溶于水一定显酸性

C.若X元素形成的单质是X2,则Y元素形成的单质一定是Y2

D.若Y的最高正价为+m,则X的最高正价一定为+m

例7:

2007年3月21日,我国公布了111号元素Rg的中文名称。

该元素名称及所在周期是(A)

A.钅仑第七周期B.镭第七周期C.铼第六周期D.氡第六周期

例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

A族元素的金属性比

A族元素的金属性强

B.

A族元素的氢化物中,稳定性最好的其沸点也最高

C.同周期非金属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

D.第三周期元素的离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

针对性练习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元素周期表中从IIIB族到IIB族10个纵行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B、除氦原子外,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

C、原子及其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

D、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不一定相同

2、X、Y是ⅦA族中的两种元素。

下列叙述中能说明X的非金属性比Y强的是()A、X原子的电子层数比Y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B、X的氢化物的沸点比Y的氢化物的沸点低

C、X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气态氢化物稳定

D、Y的单质能将X从NaX的溶液中置换出来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只有一种元素的单质呈液态

B.周期表中所有元素都有从自然界中发现的

C.过渡元素不全是金属元素

D.气态单质的分子都是由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形成的

4、随着卤素原子半径的增大,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A.单质的熔沸点逐渐降低B.卤素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增强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D.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增强

5、已知铍(Be)的原子序数为4,下列对铍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铍的原子半径大于硼的原子半径 B.氯化铍分子中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8

C.氢氧化铍的碱性比氢氧化钙强  D.单质铍跟冷水反应产生氢气

6、关于非金属元素N、O、Cl、P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通常情况下其单质均为气体  B.其单质均由双原子分子构成

C.都属于主族元素  D.每种元素仅生成一种氢化物

7、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

aA2+、bB+、cC3-、d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A>B>D>CB.a—c=1

C.离子半径C>D>B>AD.单质的还原性A>B>D>C

8、短周期元素X、Y的原子序数相差2。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X与Y不可能位于同一主族B、X与Y一定位于同一周期

C、X与Y可能形成共价化合物XYD、X与Y不可能形成离子化合物XY

9、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A与C的核电荷数之比为3∶4,D能分别与A、B、C形成电子总数相等的分子X、Y、Z,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Y、Z的稳定性逐渐减弱B、A、B、C、D只能形成5种单质

C、X、Y、Z三种化合物的熔、沸点逐渐降低

D、自然界中存在多种由A、B、C、D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10、在短周期中的X和Y两种元素可组成化合物XY3,说法正确的是()

A.X和Y一定不属于同一主族

B.X和Y可属于同一周期,也可属于两个不同周期

C.若Y的原子序数为m,X的原子序数不可能是m±4

D.XY3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11、X、Y、Z是三种短周期元素,X、Y位于同一主族,Y、Z处于同一周期。

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三倍,Z原子的电子数比Y原子少1,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非金属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X

B、Y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H3YO4

C、3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Z的气态氢化物最稳定

D、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Z>Y>X

12、元素A和B的原子序数都小于18,已知A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a,次外层电子数为b;B元素原子的M层电子数为(a-b),L层电子数为(a+b),则A、B两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的性质可能有()

A、能与水反应B、能与硫酸反应C、能与NaOH反应D、不能与碳酸钠反应

13、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

元素代号

L

M

X

R

T

原子半径/nm

0.160

0.143

0.102

0.089

0.074

主要化合价

+2

+3

+6,-2

+2

-2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R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能具有两性B、X单质在氧气中燃烧不可能生成XO3

C、离子半径大小:

r(M3+)>r(T2-)D、L2+和X2-的核外电子数相等

14、同周期的X、Y、Z三种元素,已知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是HXO4、H2YO4、H3ZO4,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含氧酸的酸性:

H3ZO4>H2YO4>HXO4B、非金属性:

X>Y>Z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按X、Y、Z顺序由弱到强D、元素的负化合价的绝对值按X、Y、Z顺序由大到小

15、R为短周期元素,其原子所具有的电子层数为最外层电子数的1/2。

它可能形成的含氧酸根离子有①R2O42—、②RO42—、③R2O32—、④RO32—。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当它形成①时,不可能形成④B、当它形成②时,不可能形成③、④

C、当它形成①时,不可能形成②、③D、当它形成②时,可以形成①

16、已知A、B、C、D、E是核电荷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半径按D、E、B、C、A的顺序依次减小,B和E同族,则下列推断中不正确的是()

A、D位于第二周期B、A、B、E一定位于不同周期

C、A、D可能属于同一主族D、C和D的单质有可能化合形成离子化合物

17.(2010全国卷1)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沸点:

B.熔点:

C.酸性:

C.碱性:

18.(2010上海卷)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

元素代号

X

Y

Z

W

原子半径/pm

160

143

70

66

主要化合价

+2

+3

+5、+3、-3

-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Y元素的金属性X

B.一定条件下,Z单质与W的常见单质直接生成2W2

C.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溶于稀氨水

D.一定条件下,W单质可以将Z单质从其氢化物中置换出来

19.(2010四川理综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一定处于周期表IIA族

B.主族元素X、Y能形成

型化合物,则X与Y的原子序数之差可能为2或5

C.氯化氢的沸点比氟化氢的沸点高

D.同主族元素形成的氧化物的晶体类型均相同

20.

、D、E5种粒子(分子或离子),它们分别含10个电子,已知它们有如下转化关系:

;②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含有10个电子的阳离子有___________,含有10个电子的阴离子有。

(2)

的电子式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

、D、E3种粒子结合质子

的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是(用粒子的化学式表

示)____________;这一顺序可用以下离子方程式加以说明: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2010天津卷)(14分)X、Y、Z、L、M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Y、Z、L是组成蛋白质的基础元素,M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回答下列问题:

⑴L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_;M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五种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⑵Z、X两元素按原子数目比l∶3和2∶4构成分子A和B,A的电子式为___,B的结构式为____。

⑶硒(se)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与L同一主族,Se原子比L原子多两个电子层,则Se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化学式为_______。

该族2~5周期元素单质分别与H2反应生成lmol气态氢化物的反应热如下,表示生成1mol硒化氢反应热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99.7mol·L-1b.+29.7mol·L-1c.-20.6mol·L-1d.-241.8kJ·mol-1

⑷用M单质作阳极,石墨作阴极,NaHCO3溶液作电解液进行电解,生成难溶物R,R受热分解生成化合物Q。

写出阳极生成R的电极反应式:

;由R生成Q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答案:

(1)

(2)

(3)

;①

;②

21

(1)O第三周第ⅢA族Al>C>N>O>H

(2)

(3)34H2SeO4b(4)Al-3e-

Al3+Al3++3HCO3-==Al(OH)3+3CO22Al(OH)3

Al2O3+3H2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工作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