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监控解决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71920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63.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路监控解决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道路监控解决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道路监控解决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道路监控解决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道路监控解决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道路监控解决方案.docx

《道路监控解决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监控解决方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道路监控解决方案.docx

道路监控解决方案

[方案]视频服务器道路监控解决方案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伴随而来的是交通车辆的急剧增加。

虽然道路基础设施得到了很大改善,但是交通拥挤的状况却日趋严重,从而导致交警部门的管理警力投入和单位警力工作负荷也在不断增加。

   

    为改善上述局面,各城市正在逐步推广实施各重要交通道口区域实时交通状况图像监控系统计划,即在城市各重要交通道口区域安装图像监控设备,通过图像传输通道将各路面交通情况实时上传到道路监控指挥中心,中心值班人员可以据此及时了解各区域路面状况以便调整各路口车辆数量确保交通通畅,监控路面车辆违章情况,及时发现并安排处理道路交通事等等。

   

   一、各种道路监控模式的分析与比较

   目前,比较成熟的城市道路监控系统解决方案基本上可分为三种模式,即:

基于传统的模拟监控模式的城市道路监控系统,以硬盘录像机(DVR)为核心的第二代准数字化视频监控模式的城市道路监控系统,以网络视频服务器为核心的第三代全数字化远程视频集中监控模式的城市道路监控系统。

   1、传统的模拟监控模式

   传统的模拟监控模式在国内大中城市刚刚引入道路监控应用时最为盛行,而最近几年则日趋衰微,其主要缺陷如下:

   l传输通道敷设费用过于昂贵

   由于各道路监控点和监控中心之间通常相距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而有效传输距离仅300米左右的视频电缆显然无法达及,常规的解决办法是在监控点和监控中心之间敷设光缆作为传输通道,光缆两端接光端机作为视频/光信号转换设备。

但这种解决方案实在过于昂贵,仅光缆敷设费用就占了整个监控系统总投资费用的80%以上。

   l系统结构复杂,监控中心设备繁多,操作烦琐

    系统由摄像机、监视电视墙、录像机、控制矩阵、画面分割器、解码器及其它辅助设备组成,以同轴电缆为图像传输介质,以屏蔽双绞线为控制信号传输介质,设备繁多,结构复杂,扩容性差,而且多数设备是专用设备,要求操作者经培训方具备相应的操作能力。

   2、以硬盘录像机为核心的第二代准数字化视频监控模式

    与传统的模拟监控模式相比,基于数字硬盘录像机的准数字化视频监控系统不亚于一次飞跃。

在道路监控应用中,数字硬盘录像机放置在道路监控前端和摄像机相连,可以对视频源信号进行模拟/数字转化压缩后在本地硬盘录像,并可以通过城市里的电信数据网络或其它网络通道上传到监控中心,摆脱了传统模拟监控必须敷设光缆的局限性,使系统结构大为简化。

    但是,由于其本身技术架构的局限性,数字硬盘录像机始终无法解决基于网络的远程集中监控应用中的图像传输延时过长、无法实现多路同时监控、集成性差等问题。

    3、以网络视频服务器为核心的第三代全数字化远程视频集中监控模式

   第三代全数字化远程视频集中监控系统是以网络为依托,以数字视频处理技术为核心,综合利用光电传感器、数字化图像处理、嵌入式计算机系统、数据传输网络、自动控制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一种全新的数字监控模式,它不仅具有第二代准数字化视频监控模式所具有的计算机快速处理能力、数字信息抗干扰能力、便于快速查询记录、视频图像清晰及单机显示多路图像等优点,而且依托网络,真正发挥了宽带网络的优势,通过IP网络,把监控中心和网络可以到达的任何地方的监控目标组合成一个系统,真正适应了目前对视频监控系统远程、实时、集中的需求,其核心技术产品就是网络视频服务器。

   在城市道路监控应用中,这种监控模式可以利用周边环境中最便捷、经济的网络路由实现交通道口摄像机和道路监控指挥中心的实时连接,网络路由可以是宽带ADSL、电信E1专线、ISDN、城域网、单位内部专网等等。

道路监控指挥中心可以随时对各交通道口的路面状况进行全方位的监视、录像、控制管理。

而且,指挥中心区域之外的交警部门领导及其他相关授权人员,在获得授权密码后,也可以随时或在突发事件时通过联网的办公电脑观看任何地段的路面情况。

   

   二、翔视网络视频集中监控系统

   翔视网络视频集中监控系统属于目前国际上最新的基于网络的第三代全数字远程视频集中监控系统产品,是广州德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数字压缩及网络传输技术为核心,采用目前最先进的MPEG-4视频数字化技术研发的符合工业标准并适应中国客户需求的IP网络视频监控产品。

本产品能够充分满足客户对远程视频监控方面的需求,在技术性能上体现了目前视频监控领域中数字化和网络化两大趋势,具有高可靠性、高集成度的鲜明特点,可广泛应用于诸如对电力无人驻守变电站、电信机房、银行、道路交通、学校、海关、连锁营业场所的远程视频监控以及本地局域网络方式下的监控。

本系统核心部分主要由翔视DT1000系列网络视频服务器以及翔视网络视频集中监控系统管理软件组成。

在城市道路监控应用中,前者安装在前端各交通道口,主要执行将摄像机抓取的视频图像编码压缩成IP数据包并上传网络以及接收指挥中心指令控制云台镜头的功能;后者安装在道路监控指挥中心的监控电脑上,主要执行将数据还原成视频信号以及执行一系列的控制、录像、管理功能。

   翔视DT1000系列网络视频服务器已通过公安部安全防范报警系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公沪检:

031367)以及广东省公安厅生产登记批准书(粤1001027号),翔视网络视频集中监控系统管理软件获广东省信息产业厅颁发的软件产品登记证书(粤DGY-2002-0578)。

   与目前国内的同类产品相比,翔视网络视频集中监控系统不仅在功能上更加强大,而且具备一些独特的性能技术。

概述如下:

   六项独特性能技术:

   ü高图像压缩率!

   采用自适应P帧及B帧压缩技术,传输动态实时图像(352*288,25帧/秒)平均带宽需求仅250K,使用户在同样的网络条件下可传输的视频路数提高了数倍,无形中节约了用户的网络资源投入。

   ü低传输延时性!

   采用MPEG-4加强标准编码技术,远程视频传送延时不到一秒,极大地改善了远程实时监控的效果。

   ü无限制位点远程实时监控录像!

    采用独特流技术,可同时对无限多个监控位点图像实施远程实时监控录像。

   ü超标准图像分辨率!

    独特采样技术,突破同类产品352*288标准图像分辨率,最高可达704*576。

   ü报警预触发录像功能!

   可设置记录报警触发录像前一段时间图像,有效加强了用户对报警事件的事后追踪判断的效果。

   üADSL自动拨号功能

   国内独创技术,在ADSL宽带网络应用环境下,前端无须专门配备电脑即可实现ADSL自动拨号接入INTERNET网络,节省用户投入。

   十大系统优势:

   ü组网简单、扩容方便、标准开放、功能全面,特别适用于大中型的多点、远程、实时、集中监控系统;

   ü内置IP报告器,可实现在动态IP地址网络环境下的远程自动实时监控;

   ü无须画面分割器、控制矩阵,实现1、4、9、16画面远程同屏监控,多画面智能切换轮巡,远程云镜随意控制;

   ü智能感应技术,图像移动报警,感应区域可调;

   ü图像掩码技术,防止非法篡改录象资料;

   ü多种预警形式,实时、定时、报警触发、随时启停等多种录像方式,图片抓拍打印,智能快速录像回放查询;

   ü支持多用户同时对远程一个或多个监控点实施监控录像;

   ü支持PSTN、ISDN、XDSL、DDN等多种路由方式远程监控、录像;

   ü内置WEB服务器,实现远程软件升级和管理;

   ü基于专业嵌入式平台,系统稳定可靠免维护,全中文管理界面,授权分级管理,强大日志管理功能;

   

   三、具体应用说明

   根据城市道路集中监控应用的具体特点,结合翔视网络视频集中监控系统在城市道路集中监控的实际应用经验,提出以下道路监控系统全面解决方案说明,系统结构如图一所示。

   1、系统组成

   本解决方案系统组成结构简单而功能强大,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

各功能部分采用模块化结构,非常易于扩容、组网方便、配置灵活,并具有良好的用户接口。

   l在系统增加新的道路监控点时,只须将该监控点网络视频服务器接入网络并在中心做简单配置即可;

   l系统各项功能和运行状态不受扩建影响;

道路监控方案

一、功能简述:

1)在开发区内七个主要路口架设全天候摄像机各一台,通过先进的无线微波方式AY580将图像传回控制中心,中心能看到清晰高质量的各监控点画面。

2)从监控点到控制中心可传输10公里,如需距离更远或有严重遮挡的情况下可使用中继设备可满足传输要求。

3)前端指令接收机AY485R,接收到中心指令信号后输入解码器的通讯端口,解码器来执行中心的指令信号,控制云台进行上下左右转动,及镜头进行长焦、短焦的改变等。

4)中心接收前端发射的微波信号,通过低噪声滤波放大器将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滤波和放大,再将信号输送到卫星接收机还原成标准的视频信号。

这样就可以在矩阵或监视器或硬盘录像机上对图像进行处理。

5)控制中心可通过键盘或硬盘录象机对前端镜头进行长焦、短焦控制,云台进行上下、左右控制,做到全方位全天侯控制和监视。

6)中心设硬盘录像机一台,满足一画面同时观看八画面的需要,并进行硬盘实时录像,录像内容可根据时间或路径进行查询。

存储日期30天。

7)中心用户可根据需要设矩阵主机一台,对画面进行任意切换,控制,并可接入电视墙进行显示和顺序切换。

8)系统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中心铺设防静电地板。

二、设计依据

《工业电视工程设计规范》GBJ115-87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行业标准》GA/T75-97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

《彩色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GB7401-87

《安全防范工程费用概预算编制办法》GA/T70-94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

三、设计思想

设计原则:

本方案根据建设单位实际情况,本着“先进性、科学性、稳定性、经济性”相统一的原则进行系统设计。

先进性:

采用目前国内监控领域较为先进的微波传输和数字硬盘录像技术,以其集成画面多,录像、报警、智能控制、传输距离远,图像清晰实时,其性能可靠;高清晰、高画质,成为技术先驱。

可靠性:

系统采用双系统备份方式进行工作,使系统可靠性大大增强。

扩容性:

系统总输入信号为8路,现初步设计使用7路,为以后扩容留有足够容量。

实用性:

其计算机操作人机界面操作简便(通过鼠标完成),矩阵切换控制通过摇杆按键进行画面切换及云台镜头控制。

一般人员通过简单培训即可完成操作,维护简便。

备注:

微波图像传输系统一套包括:

发射机一台、接收机一台、滤波放大器一台、天线两根、连接电缆两根;无线指令遥控发射机一套含:

发射机一台、键盘一个、天线一个;无线指令接收机一套含:

接收机一台、译码器一台、天线一个;其它器材为参考器材;一个指令发射机可带256个指令接收机,且频率可调。

四、技术参数:

AY580L微波图像传输系统:

利用微波频段传输视频、伴音和报警信号。

系统由微波发射机、发射天线、接收天线、高频头、微波接收机组成;传输图像逼真,色彩鲜艳,安装简便,移动灵活。

技术指针:

频段:

L波段

功率:

0.1-5W

调制方式:

视频FM,伴音FM-FM

频道间隔:

25MHz

输出阻抗:

50Ω

天线增益:

14dB(L波段)

放大器增益:

30dB

接收灵敏度:

US=12WV(RW250Ω)

视频信噪比:

S/N≥42dB

微分增益:

≤3%

微分相位:

≤2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